1. 主页 > 知识大全 >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缄默知识(8篇)

快回答整理了8篇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缄默知识,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缄默知识。

缄默知识 篇一

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都将传统存在于数学领域的缄默知识称作“过程知识”,大体意思主要指这种形式的知识不断存在于数学各个活动过程之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有猜测、推理、假设等。对于缄默知识范围的确定,不少学者认为目前存在的公式、定理等都属于明显存在的显性知识,缄默知识主要存在于这些当中一些推理或常识性判断的相关的思维范畴。在整个数学证明过程中存在的缄默知识的特点有很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它本身具有动态性。即缄默知识并不像显性知识那样仅存在于某个固定的领域,而是动态地呈现于所有数学知识当中。其次,具有隐藏潜伏性。缄默知识需要人为地进行思考、推理才能够发现,因此需要学习者的数学知识研究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最后,由于缄默知识需要学习者进行思考或推理才能更好地理解把握,所以传统的教育方法不能太适用。

2缄默知识系统分析

2.1关于缄默知识的理论分析

缄默知识被明确提出后,人们便开始对它进行研究和探索,心理学家们认为缄默知识属于进行智力活动的人群。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来进行表达,也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其内部内容。但其本身具备文化知识的属性,并且拥有层次性,即有些能够被感知但是无法表达,有些人类根本无法感知意识。而且最为明显的是缄默知识较现行的显性知识更早出现,人们通过对其进行论证研究而逐渐形成通用的定理、规则。

2.2关于数学证明知识的理论分析

数学证明的时间产生于比缄默知识更早的古希腊时期,最先出现的是几何证明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当今仍在使用的勾股定理。对于数学证明而言,至今没有相对统一的表述来概括其本身的内涵。本文综合各方研究结果认为数学证明是指以数学领域已经存在的某些定理或者公式为一种依据,同时对现实给出的问题进行论证和判断的一种过程。这一证明过程能够证实命题是否准确,又或者解释现有命题的存在。数学证明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在数学领域的逻辑思维能力。

2.3数学证明过程中缄默知识理论分析

存在于数学证明当中的缄默知识其实与缄默知识本身的概念并无太多区别。在数学证明领域的缄默知识大都具有不能言明的特征,不能通过语言进行简单的描述。而且该项特点还证明了其具有非公共性,因为即便理解该项知识的人想要进行表述传达也无法清楚地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内容,反而需要学生自己进行领悟。此外,缄默知识产生于数学学习以及证明的过程当中,是直觉也是体验,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因此无法对其进行批判,它具有非批判性的特点。

3数学证明过程中缄默知识获取教学建议

3.1具体要求

首先,数学教师应当不断地发现存在于现有数学领域中的缄默知识,自身可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其在数学证明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有选择性地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索。此外,教师在学生的整个数学证明过程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所以,为了提升缄默知识的推广率,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之上加大对缄默知识的解释力度。尽量让学生了解在数学知识的海洋当中,不仅仅只有目前看到的定理、公式、规则,还有推测、猜想、假设等缄默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进行思考的环境。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一味向学生灌输自己的想法,而应当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不断地发散思维。同时应当使整个教学的环境开放、民主、充满互动性,让学生有地方表述自己对缄默知识的想法,让学生有自由想象的课堂空间,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3.2具体应用在大学的数学证明过程中获取缄默知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

(1)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证明的机会。现阶段大多数教师对于例题都是采取讲述的方式而非让学生自己解答,极容易使学生被动接受灌输式的教育,减弱对题目进行思考的积极性,最终对整个证明思路不了解或者不熟悉。其实让学生自己寻求解题的思路并非要求其必须证明出结果,而是在整个过程当中,让学生感知到思考的魅力以及缄默知识的存在。

(2)教师在讲述证明过程的时候应当详细地进行解释,教授其中的原理和所有涉及到的内容。不仅是每一步如何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每一步会这样解,尽可能地将自己证明问题的思路传授给学生,确保学生学习到思考方法。

(3)在解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4结语

缄默知识 篇二

关键词:缄默知识;概念;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社会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增长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知识和教育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也使得社会大众越来越关注我们下一代的教学,这些不但促使了教育行业的飞快发展,也促使了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与改革。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我们现代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行业也同样如此。在信息化时代,现在的教育学家和研究专家们也都纷纷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发现教师和学生本身都具备一定的缄默知识,并且他们不同程度和层次的缄默知识对于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合理的利用和调动师生的缄默知识,并且形成共鸣,有助于教师顺利的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同时教师也能够充分的认识并理解其自身的缄默知识,并且对以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进而有利于推动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和创新,最终实现其教学目标和效果。文章主要从缄默知识和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出发,简要介绍和描述了缄默知识的概念内容和特征,并分析了缄默知识和教师知识结构的关系,最后就缄默知识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缄默知识的概念内容和特点

(一)缄默知识的概念内容

所谓的缄默知识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就是隐性知识,主要是指人们不能清楚的用语言、文字、图画或者符号等表达出来的知识,这种知识被教育学家分为两种,也就是无意识知识和有意识但无法形容和表达的知识。这两个知识虽然是隐形的,但是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知识类型。

(二)缄默知识的特征性质

由于缄默知识是一种无意识的知识,它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使得这种知识具备了非逻辑性的特征。而每个人的无意识知识或隐形知识都不一样,而且也无法表达,进一步体现了缄默知识的非公开性,主要就是因为其无法以正规的形式来传播,但是这种知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合作以及探究的方式来进行传递,而学生也可以自己多注意观察和模仿来进行缄默知识的传递。最后,缄默知识还有一种特征,就是非批判性,所谓的非批判性是指具备着无法对其缄默知识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显性知识一般可以通过推理而来,但是缄默知识基本都是个人体验和感悟而来,因此,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就无法进行批判和反思。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缄默知识是一种个人经验的感悟或者体悟,而感悟和体悟一般都是触景生情而来,因此缄默知识具备情景性,而每个人的文化层次和感悟能力不一样就使得每个人缄默知识的文化和层次也不一样,就像小学生和高中生的缄默知识一样,小学生无法理解高中知识,由此可见缄默知识还具有文化性和层次性的特点,而人们的交际圈子不仅决定于社会的显性规则上还决定于社会的缄默规则上。

二、把缄默知识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根据上文对缄默知识概念和内容的讨论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缄默知识,教师和学生同样也是如此。对于一个教师而言,他得主要任务就是把自身所学的知识教给学生,包括一些个人经验和感悟,也就是缄默知识。缄默知识是一个教师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们认识社会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条件。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和学生的缄默知识层次和文化也有一定的差异,包括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和进度等方面都有不同。不同种类的知识有不同的缄默知识,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行为和思想都会受到其缄默知识的影响,因此,要加快信息技术教学改革首先就要学会如何把缄默知识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中去。

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着重关注其教学过程中的缄默知识的显性化表达,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学生的主观思想和主体作用,每个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缄默知识,都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然后学生利用已经具备的缄默知识来学习并获取新的隐形知识,并将原来的缄默知识表现出来,使得其显性化。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分析并理解学生的缄默知识,并帮助学生学会用显性语言来表达旧的缄默知识,理解新的缄默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要本着尊重学生缄默知识的主体作用,以教导为主的教学思想来进行教学,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和探究能力,注重学生缄默知识的学习和缄默知识结构的建立。

其次,教师要在充分挖掘学生现有的缄默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基础上,来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要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缄默知识和水平,进而辅助学生进行新一轮知识的学生,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缄默知识学习系统,使得教师能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发挥缄默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办公室自动化的应用程序中的文档排班时,就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书和教材目录等内容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旧的知识来理解新的内容,进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最后,由于缄默知识的不能用语言表达的特征,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就可以对其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加大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实践,通过各种训练、讨论、合作和深入研究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优化其学生自身具备的缄默知识结构,扩大并提高学生的缄默知识范围和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课后多多联系和实践,例如可以为学校来建立网站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加速学生缄默知识显性化的过程,最后实现教师的预期教学目标和效果,进而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水平,加速缄默知识和信息技术教学融入和改革。

结束语

简而言之,通过对就缄默知识理论的研究和分析,教师要想加快信息化技术教学改革进程,提高其教学能力和效果,就要充分的认识并理解其缄默知识的概念和内涵,并学会调动自身的缄默知识来处理并分析课堂教学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有效的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和实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份助力。

参考文献

[1]郭凯,陈琳。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获得缄默知识[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

[2]段春艳,马宏霞,郭枫。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初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0).

[3]赵夫明,胡云江,马雪明。论专家型教师缄默知识的构成[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01).

[4]于文华,喻平。榜样的效能:缄默知识视阈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10(02).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缄默知识 篇三

河南省周口市第一高级中学 周口 466000

【摘要】缄默知识又称为“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指的是“不能或不完全能用言语、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等可直接传递的形式表述的知识”。缄默知识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因此,关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缄默知识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缄默知识视野下探索物理新课程的结构、内容、实施以及提出落实新课程目标的物理教学策略。

【关键词】缄默知识 物理教学 新课改

1.缄默知识概念界定。缄默知识又称为“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指的是:“不能或不完全能用言语、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等可直接传递的形式表述的知识”。缄默知识的研究以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波兰尼(Polanyi, M.)为代表,他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就是:“我们能在成千上万张脸中认出某一个人的脸。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却说不出我们是怎样认出这张脸的”,而这种能认出某张脸的知识就是缄默知识。

本文中所讲的缄默知识是指: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一类不能或很难用言语、文字、图形或公式符号表达的物理知识、方法、思想等,它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个体之中,存在于物理学科知识内容之中,是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或言语沟通,而且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

2.缄默知识的转换。波兰尼和斯腾伯格都认为,缄默知识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

2.1 个体水平的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间转换。缄默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意味着要寻找一种方法来表达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它是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方法,比如,物理概念教学中建立概念可以采用:“情景”、“类比”和“模型”三个阶段,是将缄默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之一;情景引发概念,类比化解矛盾(与相反或相类似的概念之间混淆),模型明确概念。

2.2 个体水平缄默知识与群体显性知识间转换。一种个体缄默知识转变为群体显性知识,有两个阶段,首先是个体缄默知识转变为个体显性知识,然后是个体显性知识转变为群体显性知识。“意识”(conscience)是指从个体的缄默知识转变为个体的显性知识。“同化”是与这一过程相反的过程。

缄默知识转换理论,给物理教学的实践性提供依据。只要教师关注物理教学中缄默知识的存在,以及意识到缄默知识对物理教学的重要性,便会自觉的运用缄默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物理教学中缄默知识的实践意义。

3.1 关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缄默知识,可引领解决物理“难教”的现状。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于为学生提供确定的、客观的显性知识,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以保持和记忆确定的知识结果为标准,至于学生个体对知识是否理解及理解程度如何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实知识并不仅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物理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主动参与,对于不便于言传的缄默知识,必须由学生亲自去操作、使用、探究。

3.2 关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缄默知识,可重新审视物理“难学”的现状。一方面,实践表明,在当前高中物理难学的潜在因素中,所涉及的知识均存在着“难以告知”的缄默之维。从缄默知识的视界研究高中物理教学,为解决物理学习中“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状提供一种思路。另一方面,学生的物理学力水平有待提高。“学力”也由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组成。“显性学力”是靠“隐性学力”的支撑才能存在和发展的。尝试在教学中,从缄默知识的视界来整合不同的教学方式与不同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物理学力水平。

3.3 关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缄默知识,能调和“新课程理念与应试情结”之间的矛盾。从新课程理念到实践需要一个不断学习、内化、反思、实践并检验的过程。随着学生缄默知识的合理利用,教师教学缄默知识的增长,师生只有“双边和谐沟通”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才能在“新课程改革和应试教育的博弈”中做到双赢。

4.缄默知识视野下物理教学策略。物理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一直以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一种不错的教育隐喻,却暗藏了某种教育的隐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这种隐患将会突现。“授人以鱼”固然简单保守,“授人以渔”亦免不了受缄默知识的嘲弄。因为在缄默知识的视野中,知识(答案)自然不是一件简单的可以告诉或言传的事情,而与知识相关的“方法”、“技能规则”、“价值观”有更多不可言传性。于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缄默知识的视野中可被改写为“授人以渔,不如由人以渔”。

“由人以渔”意味着将自由选择的机会重新归还给学生,意味着把亲历、体验、发现、生成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物理教师的智慧在于提供科学、有效的信息,教会学生亲自感知,让学生在亲历中对物理知识“心领神会”。

“由人以渔”是教学的一种大度,免于我们陷入“细节教学”的灾难。物理知识的学习并非完全是焦点知觉,也不完全是附带知觉,真正的物理知识学习是在大量的附带知觉支撑下的焦点知觉。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或帮助学生创设适当的、有意义的、有效的物理学习情景,将物理还原于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物理情景,并且附带地拥有“细节”知识,教师并非勉强的将“细节”知识单独地提出来言说、讨论,以免学生徒增知识“怯场”的苦恼。

“由人以渔”使教学并非“放羊式”教学。“由人以渔”的核心方法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物理情景之中,学生的活动能够产生一些物理观念,证实一些物理观念,坚守一些物理观念――即察觉到事物的物理意义或内在的联系。但是,教师不是袖手旁观,保持沉默,而是要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在这种共同参与的活动中,教师可能是学习者,而每位学生也可能是一位教师;最高的教学境界是:无论是教师或学生越少意识到自己在那里施教或受教就越好。

例如:向心力教学,教师可以告知学生F=mrω2的结论,并练习巩固,有时短期效果还很好。笔者设计思路是:图片、视频和实际实验等,让学生体会向心力的存在学生动手实验:小球在水平桌面做圆周运动,感受向心力的特点用不同质量、不同半径、不同转速等对比,在玩耍中感知向心力的大小及与什么因素有关用向心力演示仪科学验证学生的“感知”用DIS实验进一步精确验证结论。

这样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自体验,在玩耍中,强化原有的正确认知,纠正原有的错误认知,经历概念的建立过程,那么其效果就不仅仅是知道F=mrω2的结论,而且,概念背后道不明、说不清的缄默知识,也得到体验与领悟。

缄默知识范文 篇四

【关键词】教师 缄默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5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206-01

1 知识的缄默性

最早提出“缄默知识”概念的是英国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Polanyi,M.)。直到1958年,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明确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

“缄默知识”是当代认识论或知识理论的一大发现。在当代知识理论中,“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相对,是指人们不能清晰的反思和陈述的知识。通常被称为知识的东西,如用书面语言、图表或数学公式表达出来的知识,就是显性知识。但是,它实际上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不脱离认识本体、只可意会、无法明确表述的知识,如建筑师的建筑诀窍,作家的写作技巧,这是缄默知识。根据缄默知识能够被意识和表达的程度,可以将它划分为三个层次:“能够意识到且能够通过言语表达的知识”,“能够意识到但不能通过言语表达的知识”和“无意识的知识”。

尽管比起显性知识来,缄默知识有上述许多的不足之处,但是在波兰尼看来,缄默知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因为它事实上支配着整个的认识活动,包括科学认识活动,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了最终的解释性框架乃至知识信念。总之,无论是在认识活动中,还是在实践活动中,人们都离不开相关的缄默知识。可以肯定地说,缄默知识构成了人们广泛意义上的认识和实践行为的必要基础,因此,对缄默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识和实践行为。

2 教师的缄默性知识

传统理性知识的观点认为,教师专业知识与个人理论的概念是不存在的。此种观点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被动的、受他人支配的,本身并不具备建构知识的能力,教师知识是由学者专家决定的,教师只不过是“传声筒”而已。反省实践的认识论者则认为,传统知识理论的观点过于贬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忽略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他们强调教师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主体性,以及个人反省意识与能力对教师知识建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师本身具备建构知识的能力,相对于结构制约的自主性,同时扮演着文化传承、文化创造者双重角色。换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接受结构的影响,透过个人对事件的知觉与思考,主动地诠释情景,并采取适当的行为。因此,教师知识并非全然由学者、专家或研究者可以完全控制,而是正式与非正式的知识形式不断互动而提炼出来的知识精华。教师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有其主动性与被动性,只是因人、因事、因物而异。所以,知识不仅仅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普遍适用的“原理”或“规律”,或书本上的知识,它富有“个人特征”。

对于“教师知识”,我们在这里只关注教师自身专门作为教师时所拥有的知识。所以,教师知识深深地依赖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情境,它是“情境化”的,通常还是“隐性的”,即教师知识具有“缄默性”。教师知识的缄默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性”和教师知识的“个体性”。

教师知识具有“情境性”特征。教师知识是与其专业场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实践知识产生于教学实践的场景并服务于这一场景。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课程的目标、意义、内容、价值等是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实现的。它是对内在知识体系的选择与转换,让教师在变化迅速的教学过程中作出各种决策。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作出一系列的思考与决定,而这瞬间的抉择,是以实践性知识为指导和依据的。实践性知识本身具有复杂性和缄默性,它来源于个人以往的经验、先前的概念、生活史、个人的价值观、信念、经验或哲学观的基础上,也可以说是内在价值体系或假设的过滤与转让,惟有在教学过程中和真实情境中才能形成。即教师知识来源于情境并在情境中得以体现和发展,具有不同于一般知识的情境性。

教师知识具有“个体性”特征。既然教师的实践知识来源于具体工作情境,是教师通过对自己经历过或已经做过工作的反思所获得的结果,而不同教师先赋的知识前提不同,个性也存在差异,那么不同的教师面临同样的情境会做出不同的理解,从而总结出富有个性化的实践经验。此外,教师自身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也使得他们呈现出不同的知识结构特点。因此,实践知识是教师实践中的个体性知识,以“缄默”的方式存在于教师身上,在教师的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教师自身知识及情境知识中都包含着隐性,即缄默知识的成分,它切实存在于教师知识结构之中,在教师做教学决定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缄默知识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一方面,它们是学生接受课程知识的基础,它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起促进或干扰的作用。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接受起来不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白己所持的缄默知识与教学内容自发产生冲突所致,所以对缄默知识的无视或无知,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它又是人们行为无意识的向导。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特别是当显性课程知识与缄默知识发生冲突时,其实应用最多的还是缄默知识。因为缄默知识中,有一类程序性缄默知识,它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对人们的实际行为起具体的指导作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跟着感觉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态度和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教师缄默的专业知识与教育价值观念,以及有关教育活动的一些隐性、内在的观念制约和控制的,并且将最终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和效率。因为,无论怎样,我们仍然不能否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学习活动的。所以,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意识到自身的缄默知识可能对教学活动产生的影响,不能在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之间很好地达成一致和内在的统一,不能通过自身在学习、教育中所获得的显性教育理论知识来不断呈现、修正、反思、批判自己的缄默知识,不能使自己的缄默知识成为显性的教育知识储存的“主人”和“向导”,那么,由于这两种知识的脱离、矛盾,将直接导致教师的教育行为无法摆脱经验性与非理性,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将会重新徘徊在陈规陋习之中。

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反思他们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缄默知识,并使之显性化,以便更好的发挥缄默知识的作用,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白己显性知识和想法中所蕴涵的缄默知识,特别是缄默的认知模式,从而不断提高元认知的水平,提高对自我学习行为进行分析和管理的能力。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缄默知识的存在,帮助学生将有关学习活动的缄默知识显性化,并得到检验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第223-258页。

缄默知识 篇五

论文关键词:缄默知识 教师教育教学 作用

论文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这些缄默知识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首先,教师的缄默知识对其显性知识具有导向作用;其次。教师的缄默知识支配其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的缄默知识对其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规定性的影响.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显性知识,而且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缄默知识是一种深埋在人们潜意识里的知识,是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的,但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的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它通常难以用语言、文字、图像加以表述,而是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习惯等形式存在的一类知识。这种知识能在我们面对自身和周围的环境时,施加一种强烈的影响。然而人们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大量缄默知识的存在并没有给予足够充分的注意和重视。但这并不能说明缄默知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没有价值或其价值微不足道。相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这些缄默知识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教师的缄默知识对其显性知识具有导向作用

虽然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缄默知识目前并不为人们所知.但研究者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即缄默知识对于认识与实践的影响非常复杂。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所说:“缄默知识既能成为一种提高行为效率的资源,也能成为导致行为效率低下甚至是失败的根源。缄默知识的功效取决于人们对它们的接受及有效使用。”‘在显性知识的获得方面.缄默知识既可以起到一种基础的、辅助的和向导的作用,也可能干扰和阻碍与之不一致或相冲突的显性知识的获得。”②因此,只有对缄默知识有充分的认识、了解,人类才能获得更多的显性知识;只有借助于缄默知识的力量,人类的知识创新才有可能。

可以说,缄默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人类所拥有的任何通过语言和其他表述形式呈现的显性知识实质上都植根于缄默知识。显性知识的增长、应用和理解也都依赖于缄默知识,都必须有缄默知识的支撑。在许多情境中.缄默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内核。而显性知识只是在内核上赋予了可以表达的外形。这就是说在人的认识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实际上是缄默知识。它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最终的解释性框架和知识信念。“它是最丰富的提取显性知识的素材库,只有缄默知识的参与,才能理解外在的显性知识并将其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从而创造一个新的知识框架。否则只能是机械地模仿或言语复述”。

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对显性知识的记忆、掌握、理解与运用,却忽视了缄默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实际上,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将一般意义上的技巧如观察、记录、分析等活动予以个性化、实践化。使其真正变成他们自己独特的知识后,才能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实际的影响,而这种个人独特的知识正是缄默知识。恰恰是这些缄默知识使教师具有了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这里所说的技巧并不只是从书本中所学到的技巧.虽然从书本中学习到的技巧(显性知识)是有用的.但是它却是很不充分的。就像一个科学家,他要想做出科学的发展。就必须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形成许多连他自己也不清楚的“科学技巧”,或者说必须将那些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技巧,如观察、记录、描述、资料分析等方面个性化、实践化,转变为他自己的独特的知识,使之成为他自己科学实践结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好比教一个人学游泳,无论你怎样把游泳规则这种显性知识教给他.对于他来说都是不充分的,他必须在此过程中对这些规则进行个性化理解,并且从中发展出只有自己运动着的身体才能够理解的新规则。没有这种对游泳规则的个性化的理解与应用,他就不可能学会游泳这一技巧。

这些通过学习者亲身经历所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缄默知识,由于它融入了学习者特定生活场景中的特定心理体验,包括那些不可言喻的下意识或潜意识的心理体验,因此这种知识对学习者本人而言是生动的、鲜活的。而且这种知识也是影响、指导学习者目前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真正的知识。可以说,与显性知识相比.这种缄默知识才真正是一个人自己的、使其终生受益的知识。尽管它的获取相对来说较为缓慢,但一经拥有就会实实在在地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与行动。因此,与教师从书本中所学到的显性知识相比,教师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所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缄默知识才是真正对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发挥作用的知识。并且这种缄默知识对其从书本中获得的显性知识具有导向作用。教师头脑中的缄默知识由于先人为主,构成了教师教育观念的底色。新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要进入教师的大脑,都要先经过教师本人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加工,并最终在他们原有旧观念的基础上构建起新的观念大厦。在这个构建过程中,教师原有的旧缄默知识可能就会起到导向作用。

虽然缄默知识对显性知识具有导向作用,但并不能否定显性知识的作用。应该说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从教师的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看,如果教师没有掌握大量的、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那么教师缄默的教育教学知识就无从发展。反之,如果没有教师缄默的教育教学知识的揭示、分析和批判,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或显性的教育教学知识也就不能转变为教师真正的思想和精神财富,就不能够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仅认识到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或显性的教育教学知识的重要性。还应意识到缄默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更好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更好地发挥缄默知识对显性知识应有的导向作用,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二、教师的缄默知识支配其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缄默知识的存在.但它实际上却影响着教师对有关问题的看法,也影响着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实践方面,缄默知识可以使我们在面临各种复杂因素时能克服信息不充分的缺陷或者在繁多的信息面前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理学研究发现.那些与认知偏好、情感偏好密切相关的缄默知识会自动地影响着个人判断和决策,与缄默知识有关的直觉、经验等在人的心理和行为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教师应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摸索、反思,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使自己丰富的想法和做法得到提炼和升华.使个人的缄默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从而更好地支配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缄默知识 篇六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缄默知识;传递;效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深入,国内多所本科院校开始逐步实现向职业教育的转型和过渡,从而使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如何能够在当前的形势下使高职英语教学呈现出与本科院校“学院讲授式”英语教学的不同特质,又能够让以“技能传导式”的高职英语教学彰显其教育职能,是值得每一位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一、缄默知识概述

(一)缄默知识释义

“缄默知识”这一概念最初由英国学者波兰尼在其专著《人的研究》中提出,并在其后续的著作《缄默维度》中,对这一术语进行了系统性阐释。波兰尼指出,作为社会个体的人通常兼具二种知识,一种知识为可以借助言语、文字对他者进行传递的知识,此种知识即为显性知识;另有一种知识难以借助某种介质向他者进行知识的传递,此种知识多表现为带有鲜明的个体性经验特质,其传递过程并非是线性的,而通常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感受习得。基于这个意义,有学者将缄默知识也称为“隐性知识”。结合波兰尼的理论,笔者对缄默知识作如下定义:缄默知识即是个体自身所掌握,独有的并且难以借助言语、文字等方式向他者传递的知识。

(二)缄默知识的特质

1.非语言传递性。缄默知识的特质之一,即在于其同显性知识的知识传递模式不同,显性知识能够借助语言、文字或者符号等方式实现知识传递,而此种知识传递模式无法用于缄默知识,即如波兰尼曾列举的一个例子,人们可以辨识出一副面孔,也能够在汹涌的人潮中对这副面孔作出准确的辨识,然而人们无法阐述清楚其如何做到对这副面孔的有效辨识。此种特质通常被称为缄默知识的“默会性”。2.个体专有性。缄默知识通常表现为个体性的经验特质,因此其不同于显性知识的公共性特质,也就是说,缄默知识的知识载体是个人,其知识架构难以借助常规的传递模式实现,盖因掌握缄默知识的个体难以对自身所具备的缄默知识进行系统性阐释。3.情境体验性。缄默知识的习得通常同特定的情境存在关联,也是对特定问题及其解决方式的直觉把握,其所体现出的效用同情境的再现存在不可割裂性。

二、缄默知识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效能

就国内英语教学而言,除去教育层级的不同以及内容、难度有所不同之外,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模式方面实质上是趋同的,即均遵循着“夯实基础——强调发音——拼写范式——词性强化——一词多意——语法时态”的教学思路,此种英语教学思路,尽管秉承着循序渐进的知识传递模式,然而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易使其产生高等教育同高中阶段、乃至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别无二致的感觉。在此种感觉的暗示下,学生便会产生英语学习懈怠感,进而使其难以在高职阶段的英语学习保持足够的学习动力,易产生学习焦虑感,最终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获益极其有限。以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为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多呈现在其认知方面,表现为难以顺畅的进行发音与掌控节奏,刚学习过的词汇转瞬便被遗忘,尤其可能出现一些较为极端的状况,诸如逃课、在课堂躲避教师目光和避免与教师目光直视,课前未能进行充分的课程预习便来上课等,前述情形均会造成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过程中出现理解效率低下,同时产生紧张和不安的不良情绪。缄默知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传递效能,在于其能够激发起受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使其将他人的经验吸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理念,同时能够将此种价值理念奉为自身的外部行动准则,进而指引自身的外部行为。如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十分重视授课英语教师的个人风格塑造,其原因即在于个性鲜明的教师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形成对教学风格鲜明的授课教师的拜服,进而转变对英语学习的印象,不再将学习过程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过程,而将学习视为充实自身、提高个人格调的有效方式,从而大幅度提升学习效率。此例中的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之所以强调教师的鲜明教学个性,其目的即在于使英语教师依托教学个性彰显的方式,如英文演讲、英文歌曲演唱等方式,使学生由对教师的尊崇潜移默化为对知识的尊崇,从而实现教师个人向学生的缄默知识传递。再如英语教师在回答学生关于如何学习英语,提高听力与阅读水平时,经常使用“语感”一词,并建议学生借助收听英文原声歌曲、阅读英文报刊培养“语感”,然而却很难对“语感”下一个精准的定义,似乎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其实,所谓的“语感”即是英文领域的缄默知识,借助“语感”的习得,将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肯定和自我激励,进而提升学习效能。

三、缄默知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现路径分析

(一)平等沟通实现缄默知识的多向度拓展

创设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学界也已多有论及,笔者在此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此种平等乃是建构在教师对课堂掌控的情形下的相对平等,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担任着“威权”式角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缄默知识理论,不仅能够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使教师由以往的“威权”式角色转变为“平权”式角色,其自身即是缄默知识的传递对象,同时也是缄默知识的接收对象,此时与之形成对应的知识传递主体成为学生。而作为缄默知识接收对象的身份,本身便体现为对学生及其所掌握的缄默知识的重视,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认同感,并由此种认同感形成向主动学习的转化。此外,缄默知识的默会性也有助于知识的生成,如教师在讲授同旅游相关的主题对话之前,可以借助相关的话题切入,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同交际对话主题存在关联性的缄默知识,如旅游路线选择等,在进入到旅游对话教学阶段时,学生便能够借助缄默知识实现对其显性知识(句型、功能言语等)的习得与使用,从而实现“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的多向度、交叉性的知识生成与知识再创设。

(二)情境设定激发缄默知识的深层次挖掘

高职教育的技能性特质决定了高职英语教学要凸显实用性,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助先期性的学情分析,掌握学生的知识背景,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从而实现切入式的兴趣发掘教学引领模式。教师可以在授课中,结合当前学生热衷于《摩登家庭》《破产姐妹》等美剧的喜好,在英语阅读授课中以此为切入点,借助对美剧字幕的翻译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且由其自身所掌握的缄默知识,让学生之间相互分析字幕翻译的得失,从而让缄默知识得以显性化,实现了学生之间知识的互补与完善,同时也使学生获得了不同于以往的英语学习体验,在凸显了高职英语教学实用性的同时,最终提升了高职英语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芳祎。研究型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成长——一位专家教师的个案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0,(01).

缄默知识范文 篇七

一、学生的缄默知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也就是缄默知识。但目前对缄默知识的研究与探讨重点放在教师身上,对于学生方面的关注甚少。追本溯源,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研究教师的缄默知识,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研究学生的缄默知识与研究教师的缄默知识属于同一本体性两种活动,对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两者同等重要。

学生的缄默知识作为一种个体化的、不可言明的、非逻辑化的知识很容易被教师忽略,因为他们每天从事的是安排得十分紧凑的教学活动,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关注学生个人身上那种捉摸不定的知识要素,也没有将这些看不见的知识和能力利用起来。应该说,关注学生的缄默知识以及默会能力对其学习成绩的提高有重要作用。让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共同的心愿。那么为达成这一共同目标,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要知道学生个人的知识体系结构是怎样的,他们这种自发的知识体系如何更好地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因此,只有通过将学生的缄默知识“显性化”才能得以实现。

二、促进学生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方法是情境创设。缄默知识的形成有环境背景,在课堂上创设与之相似的情境或再现这种情境,以激发学生内心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缄默知识并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创设情境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用语言直接描绘。教师应该将书本上一些符号化的文字生动化,以精练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情境;二是利用多媒体展现情境,从声音、画面等角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结合课本内容,预期对其内容达到充分的理解;三是以师生表演的方式创设情境。有些生词用简单的语言又很难让学生马上准确地理解,教师可以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语境来理解生词词义。

2.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学生的缄默知识具有很强的内隐性,难以用语言进行描述,一旦形成,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众多学者认为,用“学徒制”的方法对获取学生的缄默知识是一种明智的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示范行为被学生观察与模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自身的缄默知识。教师的示范行为就是将其自身的缄默知识尽可能显性化的过程。在实践中教师的缄默知识难以言表,但通过行为的表达常常被学生潜移默化的吸收,实践中获得的技巧往往比纯粹的讲解更易于内化,知识也更易于理解。

缄默知识 篇八

“缄默知识”概念是由英国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拉尼1958年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也被译作隐性知识、默会知识、暗默知识等),他将人类通过认识活动所获得的知识区分为内隐和外显两种形式,外显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言语、文字或符号的方式加以表达的知识,而内隐的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无法言传或不清楚的一类知识。“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我们可以说,我们一直隐隐约约地知道我们确实拥有缄默知识。”渡拉尼由此提出他最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通常认为,缄默知识源自个人的亲身体验,具有个体性、实践性、内居性的特点,与个人信念、视角及价值观等精神层面密切相关。人们常说的经验、直觉、秘诀、预感等都属于缄默知识的范畴。

缄默知识的理论,近年来对国内教育教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闻评论领域,它也比较有效地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教学和业界的一个问题:评论写作是可以教会的吗?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曾指出: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这句话也完全可以用在新闻评论的教学上。

新闻评论的教学,传统的方法是重视显性知识的传授,例如新闻评论的选题、立论、结构、语言,讲授这些环节必须遵循的原则、分为哪几种类型、与其他体裁的区别等,同时举出一些典范评论作品进行分析、综合和条理化,通过这样一种机制,向学生展示新闻评论的思维规律和表达规律,即强调格式、套路。但是,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重视显性知识传授的结果是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写起来磕磕绊绊,仍然写不出、写不好。在新闻业界,也有大量的实例表明,没有经过新闻评论写作专业训练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同样可以成为专业的评论员。这使人产生新闻评论写作知识无法言说,写作技巧不必传授的错觉。

孟子云:“大匠能予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在新闻评论的课堂上,笔者常常感到,新闻评论写作中总是有那么一些难以用语言、文字讲出来的东西,它们存在于选题、论点的提炼、结构的形成等各个环节。极大地影响着写作水平。它们依附于个体的体验,只有通过写作实践才能产生。这些事实上就是新闻评论写作教学中存在的缄默知识。传统教学的问题正是出在忽视对缄默知识的开发和显性化上面。

评论教学中的缄默知识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情境的依附性,总是与特定的写作任务情境联系在一起,是对某一问题或任务情境的一种直觉综合和把握,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表达和运用。二是非逻辑性,它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进行明确的逻辑推理与说明,通常是对评论对象的意会。三是强烈的个体性,它是一种或许连知识主体自身都未必能够清晰表达的知识,无法在常规的教学组织形式中普遍性地传递。有学者研究认为,缄默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一种领会,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重组个体经验的能力。

事实上,像每一门技艺一样,新闻评论技能是可以通过调动评论者自身的体验、经由实践而获得的,而新闻评论教学的目标就是帮助那些尚不能自觉通过个人体验获得评论写作规律的人们。学科程式化的显性知识无法代替个体体验,因此。新闻评论的写作教学重点是内隐的缄默知识的开发和提高,开发效果对于教学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评论教学中无法表达的缄默知识

新闻评论教学中什么样的缄默知识难以表达出来?是那些有关过程的思维和知识。例如选题和立论的教学:

选题――评论什么事件或问题。

立论――对事件或问题作何评论。

如果通过提供典范评论作品给学生阅读来讲选题和立论,他们读到的只是已经选定的论题、已经确立的论点,至于作者为什么这样选题、立论,经历了怎样的思考过程,鲜有原始材料提供历史上新闻评论写作过程的文献记录。而这些过程,恰恰是解决学习者如何选题、从何处下笔的关键技巧。再者,学生做选题和立论的练习,结果是教师只看到其呈现的选题和立论的优劣高下,为什么优?为什么劣?在写作过程中是怎样发生的?这个过程往往习焉不察,这个动态的过程决定着最终选题和立论的质量,但是在完成后的作品中表现不出来。事后追记,连作者自身也难以表述。这正如曹禺谈创作体会:“要我来解释自己的作品,我反而茫然。”《雷雨》的写作只是起因于“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的直觉。过去的作者常用“灵感”、“文思”来解释这种情形。

为什么难以表述?波拉尼认为缄默知识包含两种意识:焦点意识和辅助意识,大致可以对应理解为目标意识和工具意识。如果把写作活动比作敲钉子的过程,那么写作知识相当于手和锤子,写作过程相当于敲的动作,文章相当于钉子,意识集中在钉子上,而不是锤子和敲击的动作,人们关注的是写作目的,而对于过程和动作就不明确了,因为这是一种附属意识。

新闻评论教学的障碍,一方面在于教师的缄默知识传授困难。由于这些缄默知识是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的,并非以整体经验为基础的知识,教师想让学生领悟的东西,并没有在讲义和教材中写出来;教师自身的写作经验,深藏在个人体验层面之下,无法言传;即使有些能够表达,也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难于补充到多年来已经体系化的教材中去。

另一方面的障碍还在于不同学生缄默知识的差异。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的认知事实上是带着主体的认识图式进行的,学生的社会背景、传统观念和风俗习惯等构成了潜移默化制约他的理解和解释活动的缄默知识,使得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解释哪些可能性、怎样去理解时都带有其特定的角度和观点。(这种特性有学者称之为“文化地图”、“预存立场”。)学习本质上就是学生个体利用其缄默知识.对教师提供或指定的显性知识的吸收和深化、创新。因此。有的学生达到了目标,他却不一定知道是怎么达到的,而教师则要做到在班级教学中促使达不到目标的学生从前者身上分享经验,这是困难的。

探索开发缄默知识的方法

在新闻评论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尝试开发教师和学生的缄默知识。

诵读文本。诵读是我国古代文人长期实践并证明行之有效的开发缄默知识的经验。“‘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非高声朗诵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不能得其深远之韵。”(曾国藩《家训》)诵读是对典范作品文本思维、审美、语言风格等的直接体悟,属不言而教。笔者曾为大四学生推荐评论篇目,他们按要求坚持每晨诵读,反馈效果明显。

写作体验与说出思考过程相结合。缄默知识一般只是难以表述的知识,并不是完全无意识的知识,重要的是在体验性学习中引导学生强化过程意识。最有效的学习来自直接的经验,像儿童学习吃饭、走路和说话一样,给学生大量的试与误的练习,并要求他们之后清晰地说出思考的过程。例如选题。完成选题之后要回答:你的选题来源于哪里?同时横向比较的有哪些事实和问题?你个人为什么对这个选题有评论的冲动?你预设的媒体定位和受众需求是怎样的?你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与这个事实有怎样的契合?……说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使学生清晰地意识到选题的思考过程,使他内隐的缄默知识显现出来,加深了自身的认识。

汉屈群策,策屈群力。上面这8篇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缄默知识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缄默知识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