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我们从小就学的,那么大家知道数学的课堂实录怎么写吗?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课堂教学实录相关内容,快回答精心整理了9篇公开课课堂实录,欢迎查阅与参考。
公开课课堂实录 篇一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筛选信息,抓文本的主干。
2.掌握文本中使用的拟人、比喻、排比等的修辞方法。
3.领会拟人、比喻在文本中的用处,并学会运用比喻手法。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由于是借班开课,又是下午第四节,先说了些题外话)很抱歉,让大家辛苦了。(学生:没关系,老师,你上课吧。)谢谢,那么我们开始上课了。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有这么两句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这句诗写出了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同时也说明人类与天气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而判别天气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云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板书)
这篇文章比较简短,只有七个自然段,请同学们先给各段标上序号。
我来朗读全文,朗读时请同学们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关键性的句子进行说明。
教师朗读课文。
读完,提问:从文章中找出关键性的句子说明这篇文章究竟写了什么?
生1.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师:这句话告诉我们识别天气的变化对我们人类有着重要意义。还有吗?
生2: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师:这是课文的第一句话,天上的云变化无常,那么如何通过他们来识别天气的变化呢?
生3:第二段:“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底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师:很好,这句话告诉我们该如何识别天气:薄云,大多是天气晴朗,底且密的云大多是阴雨风雪天。还能找出别的句子吗?
生4: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师:很好,云不同,天气也会跟着不同。(板书)不同形态的'云与天气的关系。薄云,天气晴朗, 底而厚密的云, 阴雨风雪
生5:还有第六段: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师:(板书)光彩不用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由于时间有限,这堂课我们将只讲第一部分内容:不同形态的云与天气的关系。下面请同学们找找,课文中一共介绍了多少种不同形态的云?它们分别叫什么?
生6:我只找到四种,它们是: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师:好的,四种了。哪位同学继续补充?
生7:还有卷层云。
生8:还有高层云和积雨云。
生9:还有雨层云。
师:好的,八种云我们都找齐了。下面,我们将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介绍这八种云,例如卷云:“我叫卷云,是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同学们可以商量一下,选出其中一种云来介绍。(1分钟后)现在,我们按照云的排列顺序,一个个地往下讲。可以适当地进行联想,或对语句稍加变动。
生10: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就是我,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师:了解你的特点吗?
生10:我很薄。
生11:卷云如果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就成了我——卷积云了,我好象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由于缺水,所以我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师:缺水,这个词用得好。这也是卷积云的特点。
生12:我叫积云,像棉花团似的白云,我们常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
生13:我是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生14: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就是我——卷层云。
生15:如果卷层云向前推进,越来越厚,看东西朦胧不清,这时他的名字就叫高层云,也就是我了。
师:卷层云是怎么向前推进的?
生16(大声):来势汹汹。
师:是不是?
生(齐):不是,是慢慢地。
师:对,请继续。
生17:云越来越厚,越来越低,天空都被严严实实地遮盖了,这就是我了,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生18:我是积雨云,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天空中首先会看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我了。
师:好的,八种不同形态的云我们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方式已一一介绍完毕,请问,刚才我们介绍的方式运用了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生(齐):拟人。
师:请同学们与原文作个比较,你更喜欢拟人的方法介绍还是书中的这种……叫……的方法呢?
生(齐):拟人。
师:那请思考,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使用有什么好处?
生19:更形象生动。
生20:让我们记得更牢,也更容易记住。
生21:理解起来也不那么困难了。
师:拟人的手法有这么多的好处,将来你看书时若有理解较困难的地方,就可以试着采用拟人的方法了。对这八种不同形态的云的介绍,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生(齐):比喻。
师:我们找出几句来分析一下比喻的作用。
生22:卷云丝丝屡屡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可以看出,卷云通常是单独出现的,颜色是白的,羽毛和绫纱说明它轻盈,绫纱说明它薄,透明。
生23:卷积云是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象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鳞波说明有层叠起来,比卷云要厚一些。而且说明它的皱纹比较多。
生24:积云像棉花团似的,这说明积云的样子是一朵朵的,比较厚,颜色也是白色的。
师:好,我们就分析这三句吧。使用比喻句有什么好处呢?
生25:很形象,可以把各种云的样子、形状都表现出来。
生26:如果不采用比喻的话,就很难表达清楚,比喻又形象又生动。
生27: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师:大家说得很好。课文中,除了这里使用了比喻之外,还有一处地方比喻用得相当的精彩,知道是哪一段吗?
生(齐):第一段。
师:对,现在,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一段。
生齐读第一段。
师:这段用了许多精彩的比喻,还用了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下面我们来做一练习,请同学们看课后练习二: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运用四个比喻组成排比句式,后面有两小题,请同学们任选其中一道进行仿写,可以合作进行。(离下课时间只有8分钟了)
生28:我选第二道。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星星,像月亮,像太阳,像……还像字。
(解释一下,星星,月亮,太阳说明亮的范围越来越大,字是霓虹灯上有字,应该说,这个比喻用得实在不怎么样。)
生29:我也说第二句: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星星,像眼睛,像彩虹,还像太阳照耀下的片片鱼鳞。
师:最后这句用得好,片片都在闪光。
生30:我选第一道。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参天的大树,像骆驼背上起伏的驼峰,像蜿蜒盘旋的蛇,像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为她鼓鼓掌。
生鼓掌,还有举手的,但时间已到,老师只能抱以歉意。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还学习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学生补充:还有排比),对,还有排比的修辞手法,在文章中采用这些修辞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也更容易入脑。由于时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只能介绍前面部分,后半部分将由你们的语文老师来完成。非常感谢同学们。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反思:这是一堂职称评审课。朗读课文时还比较紧张,读完两三段后情绪逐渐平定,读完时已镇定自若了。看来稳定情绪,朗读课文是个好办法,既给了稳定情绪的时间,也使课能继续下去。这堂课开始的提问不太理想,也许学生对筛选信息比较陌生,再加上初一学生刚接触此类文章,不容易接受。用拟人的方式作自我介绍,开始学生比较新奇,但由于准备不足,语言的表达基础不是很好,同时有八种云需要表达,内容显得太多,所以后面几种云的介绍明显有勉强迹象,但碍于公开课而不得不做做样子,所以我要谢谢同学们。后面部分我比较满意。我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没有能够展开就收手,是这堂课的败笔。总的来说,这堂课是不成功的。
公开课课堂实录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知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干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身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引导同学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快回答§www.kuaihuida.com 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俺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身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身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发明出无法想象的奇迹。(板书,完成课题)
3.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身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4.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筹齐:筹集齐全。本课是指瑞恩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募捐:广泛征集捐款或物品。
颠簸:上下震荡。
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一声不吭:吭,出声,说话。“一声不吭”是指一直缄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
5.同学再读课文,考虑: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小朋友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
1.(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身疑惑的问题。)
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身的梦想的?
2.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人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从而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指导同学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3.引读课文,尝试回答上面的问题。
引读课文,深入体会以下句子的含义。
①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俺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俺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段话与前面写瑞恩在第一次捐钱时听募捐项目的负责人说挖一口井得要2 000块钱时的表示形成了对比:那时的瑞恩还不知道2 000块钱是个多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那俺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从“兴奋”到“坚定”,一方面表示了瑞恩在短短的两个月内,通过筹齐打井的2 000块钱,已经迅速地长大了,他现在已经清楚地认知到买钻井机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表示了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一梦想的坚定态度是不可动摇的。
②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是指瑞恩“给非洲的小朋友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的实现,给安格鲁的小朋友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们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示,也令瑞恩和家长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作者在此点题,满怀深情地阐发议论,以反问句抒发自身的情感,并引发读者的考虑──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四、联系上下文,体会题目的含义
梦想的力量在课文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只鼓动着他自己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执著地为达到梦想的此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实际;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使安格鲁的村民们对瑞恩以加拿大人民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这不就是梦想的力量吗?
五、回读全文并选择自身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六、拓展,深化主题
1.同学畅谈自身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身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身的思想认知。
2.资料展示
瑞恩·希里杰克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20xx年,在加拿大国际发展协会的协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20xx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10月,他作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这一切来自于他6岁时的一个小小的愿望──为非洲儿童挖一口井!起初,挖井的钱是靠他一个人做家务赚来的。然后亲戚、朋友、邻居也加入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人,协助瑞恩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人们纷纷解囊相助。到20xx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有七十多万加元,已经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0xx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参与“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邀请瑞恩和他的妈妈到中国做客。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在这次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俺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俺爸爸那个年纪。”
公开课课堂实录 篇三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实录”中小标题为整理者所加)
一、导入——铺垫月情
师:苏轼一生跌宕起伏,但有一样东西却自始至终伴随了他一生,这样东西就是月亮月亮总是和中国佛教——禅宗联系在一起的,有诗为证:“见山不是山,见水何曾别?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苏轼笔下的明月浸透了独特、丰富、复杂、幽深的人生顿悟和喟叹 ,真正领略到月的“阴晴圆缺”他的高洁情操,只有明月可以朗照,可以寄寓,可以见证!
师:苏轼曾悲月——
生:(课件)“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师:苏轼曾叹月——
生:(课件)“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qī),寂寞沙洲冷”
师:苏轼曾问月——
生:(课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苏轼曾祭月——
生:(课件)“……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师:苏轼曾咏月——
(课件)“……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师:他在《赤壁赋》《后赤壁赋》中说道——
生:(课件)“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师:(出示课件)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
孤寂伴随了苏轼黄州四年的生活,“月亮”成为了他的精神密友,我们来看看84个字的“神品”——《记承天寺夜游》
二、破题——蕴涵月情
师:课题中有哪些信息?
生:点明了时间“夜”;地点“承天寺”;事件“游”
师:就这些?
生:还有,点名了文体是“记”
师:很好“承天寺”是张怀民寓居之所,张怀民在元丰六年也被贬谪到黄州,他修了一座亭,苏轼给亭命名为“快哉亭”,并写了一首《水调歌头》送给张怀民,其中有一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辙也曾写过《黄州快哉亭记》从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苏轼与张怀民之间关系如何?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
生:朋友知己
生:志同道合
师:呵呵,二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月亮、张怀民,都是苏轼黄州时期的密友
三、朗读——体悟月情
师:我们来看文章的内容,请一位同学把“夜游”的故事用现代汉语说一遍,可以对照原文进行翻译
生:(叙述情节)
师:大致情节说出来了,请大家点评下他的翻译
生:文言文翻译时,人名、地名、年号、官民、国名等可按原文保留
生:“积水空明”比喻月光如水一般清澈透明,而不是庭院里溢满了水(生笑)这里还由一个比喻词“如”
师:情节清楚了,我们来请一位同学朗读,注意节奏,同时,语速应该缓慢些
(生朗读)
师:原文有三段,三段你们觉得分别要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生:第一段要读出“欣然”的味道
师:“欣然”是什么意思?
生:“高兴地样子”
生:第二段要有一种“惊喜”的味道
师:呵呵,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惊喜”的心情?
生:“盖竹柏影也”中“盖”是“原来是”的意思,哦,原来是竹树、柏树的影子啊!一开始,苏轼过于投入,以至于产生幻觉
生:第三段读出“纠结”之情
师:纠结?具体说呢?
生:旷达
生:我认为不可能是“旷达”,而是一种“自怜”和“悲叹”
生:两种都有可能
师:谁分别来示范下“旷达”和“悲叹”
(生读)
师:老师也来示范下: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哈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旷达;“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悲叹;
四、披文——分析月情
师:刚才我们初步体会了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所蕴含的复杂的情感,接下来我们老规矩,进行“披文入情”,什么是“披文入情”?
生:这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句子:“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师:第一段老师已经划出了九个词或短语,正好九个小组,你们按19顺序作准备,小组讨论——“披文入情”
(投影展示)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各组研究,2分钟后——)
师:请各组依次回答
生1:首句中“元丰十月十二日”点明了夜游的具体时间,表达较为准确,时值秋日,天气寒冷
师:点明时令,与文章有何关系?
生1:更能衬托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悲凉、忧愤和感伤
生:我们小组有补充:正是这一年张怀民也被贬谪到黄州,也是这一年苏轼结束了黄州四年的“谪居”生活
师:好,继续
生2:通过“夜”突出月光的空明、澄澈的特点
师:苏轼在夜下干什么?
生2:他夜不能寐,内心纠结,“夜”,点出了他复杂的情愫
生3:我们组认为,“入”将月光拟人化了,既体现了当时景色的优美,又说明了“欣然起行”的原因十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苏轼视月为友
师:在这夜不能寐的夜晚,一轮明月悄悄入户,仿佛也懂得了苏轼此时的心境一般
师:(补充解释“户”),“户,是单扇门此时因 “乌台诗案”被贬官的苏东坡生活境遇并不佳
生4:“欣然”是高兴地样子,体现了诗人对见到月光后十分高兴地心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师:见月光为何“欣然”了?
生:久违的好友在自己最最寂寞、无聊之时,一轮明月朋友般的悄然而至
师:第五组——
生5:我觉得“无与乐”的意思是说没有人与我同乐此时的苏轼被贬官至黄州担任闲职,所以心中感到十分悲凉这也是下文寻找张怀民的一个重要原因
师:太精妙,你很会知人论世啊
生6:“遂”解释为“于是、就”从上文中“无与乐者”看出苏轼正找张怀民,而且从“遂”也可以看出,苏轼第一反应是去寻找张怀民,可见两个人之间情谊很深,关系是十分融洽前面“快哉亭”也证实了这一点
生7:“寻”,寻找此时已夜已晚,而苏轼夜不能寐,却在月色皎洁的夜晚去独自寻找张怀民,说明二者之间情谊深厚
师:“寻”能否换成“访”?
生: “寻”和“访”不同,“寻”隐含了急切之情,月光如此皎洁,所以很快想到了怀民,所以急切的寻找要与好友一起分享月色
师:有道理第八组——
生8:“亦”是“也”的意思苏轼夜游寻怀民,而怀民也没有睡,这仅仅是一个巧合吗?但更令人信服的理由是怀民此时也被贬官到黄州,而苏轼于四年前也被贬官到黄州同样的夜、同样的月、同样的宦海浮沉、同样的心态,才有同样的行为,同样的心心相印
师:妙不可言
生9:“步”,是漫步之意月夜下漫步静中有动,徒步徐行,表示当时两人心怡,也流露出内心隐隐的寂寞
师:皎洁的月光下,唯有志同道合的人默默无语散步于中庭才不至于打破那份宁静你看,皎洁的月色、宁静的心境、偶尔泛起的一丝纠结,都化着了两人从容的步履,此刻,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不说;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就这样一直走着,人与月浑然一体,“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了
五、赏析——感受月情
师:第二段、第三段,请同学们先在“素材本”上翻译;然后对整句进行赏析可以“披文入情”也可以结合苏轼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进行赏析独立完成
(生独立完成,5分钟后——)
师:请大家对照下老师的翻译,看看和你的有什么不同,有疑问,请举手——
(出示课件,生对照师个别辅导)
月色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师:关于这两段的赏析,我们来请几位同学说说
生1:句中无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写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静谧之感用“藻荇交横 ”四字,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这个世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无尘俗的胸襟
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闲人”不常有既表现出自我安闲自适的心境,还透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甚至也讽刺那些追名逐利,趋炎附势,奔走钻营,无法自拔,也无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的人
师:你的赏析很准确再有——
生2:慢慢地走在院子里,与张怀民一起四周纯洁通透,清澈空明有一种游览于蒙蒙山涧中的错觉潭里藻荇的影子在随风摇曳,就像洁白的盘子一样,上面用油墨描摹几笔,竹柏又屹立起来之后便是发现的欣喜,但最后又归为平静他们的情绪起伏就像一首跌宕的肖邦钢琴曲,最柔弱的地方,都蕴含着巨大力量他们很感伤,想为朝廷奉献,让自己有用武之地,但如却被贬官黄州,“先生穷到骨”;他们很豁达,心明如水远离城市的喧嚣,对于趋炎附势的官人很是痛恨无果或许我与他们不再同样的思想高度但我觉得他们悲伤、感叹深微的源头是无果自己的美好幻想在现实一个一个巨大的打击面前,都变成了镜中花,自己的努力与汗水换来的大都是别人的猜测,变不了预期那样文章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无果还掺杂着希望
师:“无果还掺杂着希望”,太妙了,“闲人”的意味或许就在这里
生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单独成段是有它的妙处的本句无一句写月,却又无处不在写月把月光比喻成空明的水,清澈透明,反衬出月色的皎洁轻柔而那水中的藻荇竟然也是竹柏的影子,交映成趣“一切景语皆情语”用在这儿是在恰当不过了诗人见月色如何便欣然起行,那种温暖、月亮的陪伴,使他与张怀民步于中庭他来了兴致,竟然能产生月光如水的错觉,而一个“盖”字,蕴含了他多少的惊喜普通的景,却又非凡的情,诗人的旷达溢于言表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诗人触景生情,连声感叹,这种复杂的心情是很难说清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虽说不是夜夜有月,处处有竹柏,但大自然永远是美的,只有你有一颗豁达的心,一切都是美妙的,不是吗?可诗人无法释然,那所谓的“闲人”是对他不能实现政治抱负的遗憾可他又何尝不释然呢?也许是他在安慰自己,能享受到自然之美的人不多所以他此刻内心是十分复杂的我们仅仅是观文者,只披文入情,而真正的一切是缀文者情动辞发后,留给我们的悬念
师: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对你的赞美这三位同学的赏析不仅“披文入情”,还能依据苏轼的经历甚至思想进行赏析让我们领略了文章中苏轼复杂的情愫
结语——月情袅袅
师:同学们,一路走来,苏轼把一腔情愫寄于明月!没有屈原写悲壮,不效陶潜归园田步月淡心,悠然自得,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和恬淡“一蓑烟雨任平生”,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也无风雨也无晴”,举重若轻,大无大有——完成了一位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
师:下课!
公开课课堂实录 篇四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的一位奇女子,她凭一份清高、一份脱俗,独步词坛,光耀千秋。她半世孤苦,却心细如尘;她一生坎坷,却经意执着。她用七十年短暂的生命,书写了中国千万代流传的妩媚和凄婉。她就是李清照。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读她的名篇《声声慢》(放幻灯片:李清照的图片。板书:读)
我们先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朗读一下(指名同学读),初味词情。(放幻灯片:一、初读:初味词情)
生读。
师:好,请坐。请这位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我觉得他刚才读出了词人当时的一种很愁苦、很凄凉的感情。
师:嗯,读出了词人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什么?
生:凄凉的,愁苦的。
师:凄凉的,愁苦的。很好!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放幻灯片:愁)
生:“凄凄惨惨戚戚”。
师:“凄凄惨惨戚戚”,要读准。很好!除此之外还有什么问题?
生:很好。
师:读的可以?这位同学的评价是不错的。还有一点大家注意,在下片,“独自怎生得黑”,大家齐读一下,一二!
生齐读。
师:这个“得”是轻读呢,还是重读?
(生小声讨论)
师:这个“得”不是助词“得”,我们看一下注释是什么,“得”可以解释为什么?
生齐说。
师:嗯,“独自怎生得黑”,所以我们应该怎么读?感觉一下。
生齐读这一句。
师读“独自怎生得黑”。
师:这位同学已经读出了愁,虽然味还不浓。好,大家在齐读一下,看看能不能加深一下“愁”字。
生齐读。
师:好。再请一位同学说一下感受。(指名同学)你听我们刚才齐读得怎么样?
生:比刚才要好。
师:嗯,好一点,那么还有要改进的地方。那么如果要一首诗词的情感读准读透,还应该怎样?
生:还要了解这首诗的内容。
师:嗯,还要了解这首诗的内容。我们还需要去沉入词的中间,(放幻灯片:二、研读:品味词语)去研究它,去品味词的意象,去感悟词的意境,去研究哪一些词富有表现意义。好,下面我们分组讨论。来,大家转过身来,找出你认为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说给你的小组听,然后我们请个同学起来说。
生分组讨论。
师:来,哪一位同学能起来说说,展示一下你们小组讨论的成果。
生1:我想说的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句话词人选取了几个景物,有“梧桐”“细雨”和“黄昏”。
师:好,是三个意象,“梧桐”“细雨”和“黄昏”。
生1:三个意象都可以表现出词人当时愁苦的心情,然后这里也运用了借景抒情和融情于景的手法,可以说更贴切,传神的表现出了诗人当时那种愁苦的心情,也使我们仿佛融进了那种情景之中。
师:说得好!不过能不能再具体分析一下,“细雨”是怎么表现愁的?
生1:“细雨”是可以表现出诗人心中的细细密密的愁丝的。
师:很好。能够表现词人心中细细密密的愁丝,“细雨”的特点就是细细密密。好的,那么“黄昏”呢?
生1:“黄昏”是指一天中最后的时光,也是……
师:也是最让人愁苦的、昏暗的时候。好的,还有谁来补充?
生2:我们认为“三杯两盏淡酒”中的“淡酒”,“酒”前加了一个修饰词“淡”,这个“淡”字我觉得不是酒淡,而是思人的愁之深。酒力压不住愁情。
师:很好很好。(鼓掌)很不错!是借酒消愁,但酒力压不住,所以她感觉到酒太淡。真好。还有没有?
生2:还有“雁过也,正伤心”,这个“雁”,联系李清照写这首词的背景,当时是北宋灭亡,她的丈夫赵明诚又刚刚去世,这个“雁”我们都知道它是要南飞的,这个“雁”正好使诗人想起了她的故国。
师:哦,因为“雁”是从北方飞来的,所以她想起了自己的故国。好。那么这个地方,请坐!我还要问一句,这句话说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是不是?那么她正在伤心的时候后面用了一个“却”,“却是旧时相识”,请问为什么?我偷偷的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在明代有一位多事之人,他非常欣赏李清照,说李清照是古今第一才苑,他说这首词非常好,可是就有两个词写得不太好,不太好理解,其中有一个,他提出来就是这个“却”字。他说这个“却”字要改,改成“因”,改成“因为”的“因”就好理解了。那么我们看看,这个“雁过也”,刚刚分析了这个“雁”从北方来,从故国来,她伤心,我觉得用“因”效果还是比较好吧。来,谁来说说?
生3:我觉得“却”比“因”好。
师:你却认为“却”比“因”好,为什么?
生3:如果是“因”的话,她看见了旧时相识的大雁,所以她才伤心;而如果用“却”的话,她已经很伤心了,她看到了大雁,然后她又想起了她丈夫的往事,她丈夫去世了,更使她的愁思更加的深。
师:哦这样有一个契机,有一个层次感。本来“雁过”就已经伤心了,但是却有一个转折,那应该把“却”改成“更”,“雁过也,更伤心”,“更”怎么样?
师:好的,我觉得这个同学已经说得不错了,是不是呀?“却”为什么转折呢?转折是为什么?因为后面一句话“旧时相识”。古代有四大喜事人们说,哪四大喜事?
师生同说: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师:那现在李清照漂泊在南方吧,忽然遇到一个旧相识的大雁,她心情怎么样?心情会一惊吧?很高兴?是真的高兴吗?不是,为什么不是?因为这只燕子过去怎么样?你知道吗?
生4:大雁它从北方飞到南方,它还会再回去,而她现在只能寄居于江南,而回不去了。
师:哦,对了,老朋友来了,还可以回去,而自己是回不去了。还有,还有一点,还有什么?这只大雁曾经干过什么事呀?
生5:为她和她丈夫传过书信。
师:鸿雁传书,而现在呢?
生5:而现在她丈夫死了。
师:来了也无法传了。很好,所以“却”字之后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情感?愁,更深的愁,但是“旧时相识”后面说了没有?没有,“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后面戛然而止呀,是不是?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感?我们自己再思索。好的,这个“雁”意象说完了,好的,还有没有?谁来再说?我们已经很好了,表现很不错,来,除了意象之外,还有一些词语也很好,来……
生6: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用叠词的话就是让我们更直观的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寻寻觅觅”讲的是诗人的动作,“冷冷清清”讲的是诗人的环境,“凄凄惨惨”讲的是词人内心的感受,这样层层递进,而且运用叠词,让我们慢慢的一步一步的了解词人的心境,也能更准确的感受到她此时内心的愁苦。
师:嗯,这位同学非常有层次的分析了这十四个叠字,好的,请坐。这位同学慧眼识珠呀!这首词最突出的就是这个叠词的运用。在百度上一查,就能查到三十六条古人的评论,这位同学的评论可以算是第三十七条了。那么我还要问,她刚才说的是词人的'动作、环境和情感,我就搞不清,她为什么要寻呢?她在寻什么?是不是?她寻到了吗?来,谁再来补充说说?
生7:作者此时心里非常的不安,然后她试图寻找一些东西让自己平静下来。
师:哦,是因为不安。
生7:但是貌似在寻找……
师:她在寻找,找什么东西?
生7:让她内心平静的东西。
师:哦,能让她内心平静的感情寄托,找到了吗?
生7:没有。
师:哦,没有,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她没有找到呢?
生7:她的心情描写是“凄凄惨惨戚戚”。
师:哦,心情描写是“凄凄惨惨戚戚”,表现她找的结果是前面的哪一个?
生7:“冷冷清清”。
师:好的,她找到的只是外面的冷冷风和室内清冷的自己,所以后面有了“凄凄惨惨戚戚”。很好!这位同学分析的在寻找感情寄托。著名的作家梁衡说过:“她在找什么?她可能在找她的丈夫,可能在找她的幸福生活,也可能在找挽回大宋江山的策略,但是一切都没找到。”这位同学能够看出叠词的妙处,很不错。这就是李清照的专利呀!(板书:易安的词)李清照在词坛写传意的词很多,有人说这个传意是无人能比的,而且后面是一片深情愈唱愈妙,好,除此之外还有,来……
生8:在下片“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独”字写出了作者当时独自一人的情景。“怎生得黑”写出了长夜的漫长,衬托出作者的孤独感,更加写出了李清照的愁。
师:你在这里说写出了什么的漫长?
生8:长夜的漫长。
师:哦,长夜的漫长。好,请坐。有没有不同意的?
生9:我觉得应该没有到黑夜。
师:没有到黑夜,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9:“独自怎生得黑”。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9:是熬到天黑。
师:是熬到天黑,还没有到天黑。这样的日子对于李清照来说可能就是漫漫长夜。好,她为什么感到难熬?
生9:因为她在黄昏的时候看到了一些凄凉的景物,触动了她内心的愁绪。
师:她还看到了什么?
生9:看到了满地的黄花。
师:满地的黄花。你说说黄花为什么能触动她的愁思?
生9:因为黄花它是秋天的花。
师:秋天是黄花盛开。
生9:带给人凄凉的感觉。
师:秋天的黄花有凄凉,因为秋天来了,所以有悲秋的感觉。这个地方的黄花为什么又凄凉的感觉呢?
生9:“堆积”。
师:哦,“堆积”,除了“堆积”之外还有什么?
生9:“憔悴损”。
师:“憔悴损”,是黄花盛开,但是已经落下了,看到这落下的黄花,所以她内心凄惨,还有没有?
生9:还有她说“如今有谁堪摘”。
师:你说……
生9:说明她在回忆。
师:她在回忆什么呢?
生9: 想起当年她和她丈夫也是在秋天共同摘过黄花,但现在她丈夫去世了,只能她一个人看着这残败的黄花,所以内心非常的愁苦。
师:很好。这位同学看到了“如今”这个词,很好,请坐!是如今与过去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李清照此时孤寂的心境。我们大家可能还有很多内心的感触,对一些见解,我们课后再交流。总之,我们这首词选用了很多富有表现力的意象和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传情达意,使我们这首《声声慢》整首词细腻柔婉,含蓄蕴藉,因而这首词被人们称之为“婉约之首”,(板书:婉约的词)可以看出它的高度。这首词既有音乐美,又具有绘画美。一个动作,一个意象,可能就对应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而这一幅幅图画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整首词它的意境。下面我们请大家听读。(放幻灯片:三、听读:体味词境)一边听一边想象一个最能打动你的画面,然后用动情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
师范读。
师:我们请同学们来描述一下你刚刚想象的是哪一个打动你的画面,谁来描述一下?要敢于表现自己。
生10:日已西斜,天近黄昏,可是屋里却没有人烛,也许她也不愿意这样做吧,她只是依靠在窗前,独自一人,默默地注视着窗外的景物,眼前的迷茫和愁苦,使她不忍再看,她的眼中没有泪水,因为她的泪水已经干了。
师:好,很好,这位同学描绘的词人形象是一个欲哭无泪的形象,很好!还有吗?哪一位?
生11:寒风相送,一个离愁当头的女子在屋前独酌,旧时相识的大雁飞过,留下一个小小的缩影,雁过尚且留声,人去了,只能在回忆中独自落泪。
师:这位同学描写得是雁过的景象,很好。雁过留声,而现在她只有一人,独自在这儿。还有没有?
生12:虽然拿着一个酒杯,然后倚在门廊的柱子上,一只手紧紧抓住衣角,然后晚来的风把门帘吹起,传来尖啸的风声,词人通过门帘吹起透过的光看外面被风吹乱的景。
师:这是写风吹动门帘的景,很好!她用了细节的描写,风吹动门帘,她透过门帘看窗外的景,很好!还有没有?刚才都是女同学,男同学有没有?当然女同学也可以,描述一下就行,来,这位同学在看我,你来。
生13:词人打开窗子,入映的是满地的黄花,堆积在地上的黄花枯萎、凋谢,谁能想象它盛开时的艳丽?词人不仅仅想起了以往与丈夫共同赏花的情景。
师:好的,请坐。这位同学描写的是此人看到满地黄花的情景。冷冷的眼神,想到了她和她丈夫共同赏花时的情景。刚刚我们同学都用丰富的想象去沉入了意境之中,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我也很受感动。我在听大家描述的时候,我在自己朗读的时候,我就隐隐感觉好像李清照在向我提意见,提什么意见呢?好像她不同意我们刚刚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全词的感情,为什么?因为李清照在词的最后,面对着淅沥的细雨、飘零的梧叶和惨淡的黄昏,她发出的由衷的感叹是什么?
生齐说:“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怎一个愁字了得”。也就是说一个“愁”字是无法概括的了得。(放幻灯片:四、悟读:玩味词心)那么此时,激励着李清照去写作这首词,她的心境是什么样子?她写作这首词的时候,她有着怎样的复杂的情感呢?要好好的去玩味玩味此时李清照的心境。当然要了解这个我们还要怎样?对还要了解背景。大家再翻过来看一下我给大家印的李清照的事迹,浏览一下,然后我们再翻过来,再默读一下李清照的这首词,去玩味玩味此时李清照的心境仅仅是愁吗?还有哪些复杂的情感?……好,抬起头来,谁来说还有什么情感?
生14:还有怨。
师:还有怨,她怨什么呢?
生14:怨她的丈夫过早地抛弃她而去。
师:怨她的丈夫。
生14:怨国家不再。
师:好的,好的,请坐。还有怨,怨她和她的丈夫美满的婚姻难全,怨她的丈夫过早的离开,现在是天上人间各半。还怨大宋江山沦陷,很好!还有吗?
生15:还有茫然和不知所措。
师:还有茫然和不知所措。
生15:她的丈夫已经早去了,她不知道她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她陷入了愁苦。
师:很好,请坐。她迷茫,她不知道她的余生应该怎样煎熬过去。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16:我觉得她还有对国家的担忧和对自己未来的漂泊的担忧。
师:还有担忧,担忧自己国家的未来,是不是?请坐。现在的国家南宋苟且偏安,江山一天天沦陷,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尽头。她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漂泊到何地,漂泊到什么时候。很好!我们经过这样的深入的玩味此时李清照的心境,我们对这首词的情感的把握就会更进一层。好,下面我们再来读这首词,我们为了让大家尽可能的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们不齐读,散读,自己大声的读,读出这些情感,开始。
生读。
师:好,我们读了一遍,我们请哪位同学起来给我们读读试试?敢于去展示自己吧,谁来?哪一位?来,这位女同学。
生读。
师:好,请坐。读的声调已经有愁味了,但是我们还要怎么样?能不能再读得慢一点,去表达情感?来,你来试试。
生读。
师:好的,读得很好,请坐。尤其前面的“凄凄惨惨戚戚”最后的“戚戚”让我们听到好像在哽咽,是不是?我们再把这十四个字读一遍,慢一点,来,“一二”……
师生齐读。
师:这首词感动了中国千千万万的人,也感动了许许多多的外国人,其中有一位法国的诗人就深受感动,于是就把这首词进行了改编,改写成了另外一首诗,题目叫《绝望》。大家想不想看看?(幻灯片展示诗歌)好,大家齐读一下。
生齐读。
师:好,我们比较一下这首《绝望》,跟我们的《声声慢》相比,它表达感情的手法有什么不同?谁来说?
生1:意象不同。
师:这首诗没有任何景与意象。
生1:只用了一些动词来抒发感情。
师:非常直白的来抒情,而《声声慢》呢?
生1:很含蓄。
师:比较含蓄。相比较我们的《声声慢》用了许多我们中国比较传统的意象来表达感情,细腻柔婉。而这首词呢,写的非常直白。(板书:中国的词)我们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中国传统的诗词跟西方的诗的不同。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2:我觉得他在学李清照的叠词,他用了这么多重复的词。
师:哦,有可能在学她,请坐。他用了反复的手法,用了叠词。我们经过比较,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声声慢》,(放幻灯片:五、赏读:回味词韵)我们再来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再来回味《声声慢》的韵味。咱们换一种方式读,大家抬头看,我们先请女同学用柔婉细腻的声音来读,女同学读完划线的地方,我们男同学再用雄浑深厚的语调来重读一遍,读到划双线的地方,我们齐读。好,开始。
生读。
师:很好,读出了韵味。(放幻灯片——初读:初味词情;研读:品味词语;听读:体味词境;悟读:玩味词心;赏读:回味词韵。)
今天我们就用读的方式感悟了我们易安词的特色,品味了婉约词的风采,体会了我们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课堂虽然短暂,我衷心的希望我们能够记住这个虽然弱小,但是伟大的女词人!愿我们能够沐浴在我们中国传统诗词当中,去咀嚼品味,含英咀华,快乐地成长。
谢谢大家,下课!
公开课课堂实录 篇五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课前准备】
鲁迅的诗《自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入:
人都有生死。对待生和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有的人活得无耻、卑微。在死的问题上,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哪个同学能举出这两方面的例子?
学生举例,教师评析、小结。
2、根据本课内容,介绍鲁迅的《自嘲》和散文诗集《野草》。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基本内容
3、听录音带,或者教师范读全诗:
学生自读诗歌。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分清诗歌的结构层次。
(诗的第一节写了两种“生”和“死”,是全诗的总纲;第二、三、四节写了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第五、六、七节分别与上面三节对应,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结局。)
二、小组合作,阅读研讨
1、找出哪些诗句写出了诗人对鲁迅的纪念?
(每节诗的后两行。)
2、诗歌的首节中“活”与“死”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三、精读诗歌,领会诗歌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体会每节诗歌中感情。
指名朗读诗歌,读出各节的真情实感。
(对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或者变化语气、语调使学生真正把握住诗歌的内在感情。)
对比是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诗歌中使用对比,能产生强烈的感情冲突。这首诗每一小节都使用了对比的手法。细读诗歌,体会诗歌对比的写法。
公开课课堂实录 篇六
一、从生活中引入分数。
师:老师今天来到旅馆,打开旅馆说明书,就看到了分数,哪个同学知道是多少?(师出示说明书)
生:把说明书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师:老师走进会场,看到“教海探航”的会标,也看到了分数,谁知道是多少?
生:上面的图案把会标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1/4。
师:老师来到超市,买了一块巧克力,又看到了分数,谁知道是多少?(师出示一块巧克力)。
生:1/8、2/8、……8/8。
师小结:像这些都是分数。
二、探索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
1、(从上面这些分数中任选两个分数3/8、5/8)师问:这两分数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生1:3/8与5/8合起来是8/8。
生2:分子都比分母小。
生3:分母一样都是8。
师:感觉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
生1:我认为3/8大。
生2、我认为5/8大。
师问: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1:比如吃蛋糕,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老师您说吃5份多,还是吃3份多?(师让学生上来画图表示)
生2:比如吃香肠。把一根香肠平均分成8份,吃5份就比吃3份多。(老师在黑板上同时画出了线段表示图)。
2、师:你能找出比5/8小的分数吗?能找出比5/8大的分数吗?
3、师:自己任意写一个分数,然后找出比它大的分数,比它小的分数。
生1:我写的是3/2。比3/2小的有1/2、2/2,比3/2大的有4/2、5/2、6/2……。
生2:我写的是4/9。比4/9小的`有1/9、2/9、3/9,比4/9大的有5/9、6/9、7/9、8/9。
师:把你写的分数同学互相检查一下。
师:分母相同的分数怎么比?
生:只要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比较大。
三、探索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1/2、1/4)师: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
生1:我认为1/2大。生2:我认为1/4大。
师:认为1/2大的同学有没有办法说服别人。
生1:把两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分别折成1/2、1/4。通过比较得出1/2>1/4。
生2:把正方形纸对折是1/2,再对折就得到1/4,,比较得出1/2>1/4。
生3:一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1份就比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来得大。
(电脑演示,圆的1/2>圆的1/4)。
师:如果再分得多一些1/5怎么样?
生:更小了。
师:再分得多一些1/7、1/8、1/9、1/10……1/100……1/1000呢?
生:越来越小了。
师:最后会怎样?
生:越来越接近一条线。
2、师:分子相同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
生: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就小。
3、师:能把黑板上的这串分数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吗?
四、小结: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
生:学习了分数大小的比较。
师:还有没有问题?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象这样的分数2/5、1/6能比吗?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研究。
公开课课堂实录 篇七
板画一棵树,写好课题。有课件。
组织教学:
这组小朋友坐的真好。坐正坐直,眼睛看老师了,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1、读课题。为什么一个是方括好,一个圆括号。
给是多音字
在中国小朋友最喜欢过年了,……掌灯结彩……希奇洋洋……拜年,……洋人也过年,他们也过年。12月25日是什么节?
圣诞节!以及圣诞树中给予树的来由。(在讲述中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给予上树)
2、解决字词。
t:这个小朋友坐的特别直。(在表扬中提出了听读的要求;坐正,眼看,耳听)
(1) 听老师读文。
(2) 读生字:予 圣 诞 享 默 糖 逛 援 仁 偿(有拼音)指读,齐读。
(3) 检查词语:如愿以偿 读,说意思。
t:什么是“如愿以偿”?
s;就是梦想成真。
s:就是愿望实现了。(教师在其中进行点评,学法的渗透)
宽裕 卡片
老师写“裕”的衣字旁,指导“捺”变成了点。
丰衣足食的谜底是什么?为什么?(书写的指导。用猜字谜的方式让孩子记住)
卡的指导。
学生把“裕”“卡”写两遍。“字如其人”
表扬学生的写字。
三、初读课文。
a
1、自由读。老师拉了2个学生上台读。(评)
2、划自然段
3、交流;5个小节。“我读的是第几节。”然后在开始读。
4、指读。
t;不错,不错,所谓不错,就是“马马虎虎”。
t:读是读了,可不是一字一顿的读。
(一次次的纠正,要求学生连贯的读,要求快!)
t:就是这么读,鼓掌!
继续读。老师边听边点评。
t:小男孩,握握手,我就需要你的这种读法。(掌声)
t:谁来读第一段?
s;……
t:你为什么不高兴?
(老师点出文章这第一段的基调)
老师示范读。无奈。s:
t:对了,你很聪明。
b读人物的语言。
s;读第四节。
t:还有么?
s:……
齐读“我紧紧地拥抱……以及一个陌生女孩的`如愿以偿的笑脸。”
能背么?
出示: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齐读。
出示:我 极了,紧紧……。
s我填“激动”
t:为什么?
s:我填“骄傲”
t:为什么。骄傲是不好的词。
s我填“高兴。”
s我填“自豪。”
t:我激动几了,我骄傲接了,我高兴接了,我自豪接了,为有这样的饿女还感到骄傲!
t:母亲为什么“担心”,后来为什么“生气”,最后又变成“高兴”?
s:……(交流)
(其实是对课文内容的归纳)
c
指读“纸条上的内容”。
s1:“我一直……娃娃……”
为什么用“我”?
编辑叔叔的问题:“我”“洋‘
齐读
s2:
“我叫扬科,我喜欢音乐……”
“我叫凡卡,我的爷爷是一个善良的老人。他四了,我很伤心。我盼望圣诞老人能带我去天堂陪伴我的爷爷。”
“我是一个买火柴的小女还,我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只火炉,一只靠额,还带我去见乃乃。”
(出现一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老师补充)
还补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出示圣诞图。总结;“给予”
公开课课堂实录 篇八
课题:小母鸡种稻子
使用教材:北师大语文第一册
授课时间:20xx年11月7日
教学目标:
1.学会15个生字,并会灵活运用。
2.能用愿意造句。
3.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
教学重点:熟练识记15个生字。
教学难点:掌握生字,进行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教学方法:练习、活动、游戏。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交朋友。你好!(与学生握手)我叫王睿!
生:你好!我叫×××。
师:我们已经成为好朋友了,还有谁想和我交朋友?
生:我......(举手表示)
师:看来你们很喜欢交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四个新朋友,见到它就喊出他的名字。
生:鸡、鸭、猫、猪。
师:(课件)你想和哪个好朋友说说话呢?
生1:我想对小鸡说你好!
师:(课件)小鸡对你点头问好呢!
生2:我想说小猪你该减肥了!
师:小猪一定会听取你的意见的。
师:我们再来读读好朋友的名字并记住它!每个字读三遍。(课件)
二、新授:
师:这四个朋友我们都认识了,它们之间还有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生:想!
师:好!(板书课题)老师就给你们讲“小母鸡种稻子”的`故事(指课题读)。你们也来读一读。
生:(齐读课题)
师:谁最细心发现题目中的哪个字与原来学的读音不一样?
生:“种”字。
师:原来读什么音?这里呢?
生:原来读“种子”的“种”,这里读“种稻子”的“种”。
师:(课件)大家一起读读。
师:故事开始了。
师:故事中的小母鸡(板书鸡)都请谁帮忙了?
生:请小鸭种稻子,请小猫锄草,请小猪收稻子。(课件)(板书鸭、猫、猪)
师:小母鸡最先请小鸭帮忙的,我先看看它们是怎么说的?(课件)请打开书77页,用铅笔把红色的生字圈出来,一边圈一边多读几遍,看看能不能记住。
生:(活动圈字、读字、记字)
师:这些字你记牢了吗?请你们轮流当小老师,把你记住的字教给你组里的小伙伴,如果你的小伙伴都会了,就把字贴在大苹果上,比一比看哪组的大苹果最先长熟。
师:(下去巡视)
生:(活动认字、贴字)
师:哪组苹果熟了?
生:我们组......(举手)
师:(下到小组中去考考)
师:(贴完苹果)这么多小组的苹果都长熟了,苹果上的字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生1:看拼音学会的。
生2:问小组里的同学。
生3:在课文中读一读学会的。
公开课课堂实录 篇九
课时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悬念: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自己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1、 藏胞们为什么要躲红军呢?(害怕)
他们害怕到“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引读)
你怎么读这句话。
2、 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朱德急到什么程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急坏)
藏民的躲藏并没有影响红军的休整,为什么种总司令却急坏了?(担心藏民在深山受苦)
试试把朱德当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3、 红军长征历经了两万五千里,一路上翻山越岭,还要与敌人周旋,十分的疲累,当他们来到这里想休整一段时间,却被当地的藏族同胞误解,以为他们与反动军队一样,藏民们都躲进了深山,这可怎么办呢?
三、教学2~5自然段
自读课文2~5自然段,你能从朱德总司令和翻译的这两次对话中感受到什么?
1、“这么多天了,藏胞们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换个说法怎么说?哪种说法效果更好,更能表达出这是朱总司令着急的心情?
谁会读
长时间呆在深山,吃住条件都十分恶劣,朱德同志担心藏胞们受不了。说这句话时,朱总司令带着什么样的感情?(着急、担心、关切)
我们读的时候也要带着这样的感情。
你能试着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吗?
2、听了这样的话,翻译带着几个红军战士进山去找藏民们,过了大半天才回来。他对朱总司令说了什么?指名读
翻译为什么要叹气?(没有成功劝他们回来)为什么会说藏胞“真糊涂”?(不知道红军跟反动军队不一样)
“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怎么理解?
藏民同胞由于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对红军的到来非常害怕,躲进了深山,当红军到来时他们又误认为是反动军队又回来,藏民对红军不了解。
3、当翻译回来报告说,藏胞一见红军就跑,埋怨他们糊涂时,朱总司令有没有责怪的。意思(没有)朱总司令不仅没有责怪藏胞,而且还表现出深深的体谅。他是怎么说的?
4、 这些话里的那一句能看出朱总司令很理解他们?(这也怨不得他们……)
指导朗读
5、 这一次朱总司令没有再派人去找藏胞了,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帮藏胞把地……(引读)
6、 前一次急得是担心藏民们在深山受苦,这一次急的是什么?(节气不饶人,怕耽误了藏胞的“春耕”,来年就要挨饿了!)
可见总司令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十分关心藏胞的疾苦。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2~5自然段
四、教学6~7自然段
我们的红军和欺压百姓的反动军队是不一样的,为了让藏民们能回来,为了能改变藏民们对红军的认识,朱德总司令动员红军战士们为藏民们进行春耕。在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说了这么一番话:
指名读
1、 自己读一读,你觉得可以怎样读?并且说出你的理由
A、“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什么意思?(朱总司令要求红军把藏族同胞当亲人一样看待)
“尽心尽力”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在春耕时不能有一点马虎,要非常认真)
把这些词去掉能体现出这种感情吗?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更要把感情投入进去。
B、“要让红军的种子~结果……”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指什么?(春耕)
但又不仅仅是指春耕,还指什么?
通过自己的行动是藏族同胞消除误解,从而支持和拥护红军,使红军真正把根扎在藏族同胞的心上。
这里用上省略号有什么意义?(永远长存,不会消失)
2、 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引读)
“热火朝天”是一种什么景象?你能使使用这个词说句话吗?
五、教学8、9自然段
这些种子终于发芽了,这在藏族同胞眼睛上的乌云也被红军的真诚所驱散了。
1、 齐读8、9自然段
2、 当他们看到红军所做的一切,终于留下了感激的泪水。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会想什么?
3、 引读:他们说:……
庙里的菩萨是什么样的?(善良、慈祥)
藏民们大多是信佛教的,菩萨在佛教中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
藏民们把红军比作他们所崇敬的菩萨,这是对红军们最高的评价,藏民说这句话时肯定是非常激动,这是他们由衷的话语,让我们好好的疤这句话再读一读,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情。
六、总结课文
藏族同胞之所以称红军是“菩萨兵”,是因为他们发祥红军与反动军队有着本质的区别,红军为他们耕种土地、打扫院子,对他们像亲人一样,所以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激红军,称红军是“菩萨兵”!
让我们也满怀着感激把课文读一读。
七、布置作业(课后迁移)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9篇公开课课堂实录就到这里了,希望在课堂教学实录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