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高中语文评课稿范文【最新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高中语文评课稿,快回答整理分享了7篇高中语文评课稿范文。

高中语文评课稿范文 篇一

关键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课程性质 德育理念 能力培养 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及教育实际的变化,语文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也必须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勤于反思、善于反思语文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稳步向前。2001年印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在十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中,一直作为纲领性的文件存在。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许多急需解决和改进之处也呈现出来,比如说语文课程性质的模糊定位和处理不当,教学中时代性内容的缺失等等,这些都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障碍,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在2011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与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导之下,根据其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在坚持实验稿改革思路和基本理念的前提下,对实验稿进行了修订,并最终形成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新课标)。下面,笔者从课程性质、德育理念、能力培养以及评价建议四个方面简述2011年版新课标对实验稿的补充与完善。

一、明确课程性质,回归语文本真

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证明,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准确定位和正确理解,直接影响语文课改的整体走向。可以说语文课程性质这一问题是课改的核心所在,它统率着课改的全局发展。只有准确定位,才能够制定出相应的课程目标、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实践。在新课改的十年里,一些教师因为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不清,导致了语文课程实施中的混乱现象,如不能准确选择语文教学内容、架空语文课程性质,曲解文本教材、随意扩展等。因此2011版新课标关于语文课程进行了如下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此次课标的核心变化,新课程性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验稿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一)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其综合性体现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众所周知,以前的传统语文课堂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更多地侧重于机械的死记硬背,以追求分数的提高为目的,这极大地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符合语文教育中提倡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在十年的语文课改中,语文教师致力于重建语文课堂结构,打破以往的教学陋习,更新课堂教学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实践中也存在工具性与人文性处理不协调的状况,比如说在实际教学中过度地重视语文的人文性,思想道德先行,语文教育落后,忽视了工具性,甚至抛却文本本身任性随意而为,这都是不恰当的做法。因此,2011年版新课标在保留实验稿中的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础上,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即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满足他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交往的需要,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语文的人文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本身的文化功能和其思想教育功能及自身人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以期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品格,最终落脚到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11年版新课标中提到语文是综合性的课程,即指语文教学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者不可偏废。只有二者结合,才能使学生在增长能力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2011年版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学生要在阅读、口语交际等语文实践活动上下功夫,不能只局限于以前的死记硬背。实验稿中对语文的实践性内容表述得极为模糊,这为现实教学活动带来了极大不便。2011年版新课标中对语文实践的内容、方式等各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说明。“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一改以前的模糊描述,增强了可操作性。比如说对于各学段要求的“有感情朗读”,在2011年版新课标“教学建议”关于阅读教学中做出了明确修正:“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同时还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2011年版新课标强调语文的实践性,最大力度开发语文教育资源,重建课堂结构,旨在让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相联系,根据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切实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三)语文课程的任务是语言文字的运用

新中国成立之前,语文称之为“国文”“国语”,新中国成立之后统一改称为语文。称呼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改变,但是语文实质未发生改变,都是指对学生进行的汉民族语的教育。2011年版新课标明确地指出了语文的性质,并最终落脚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基础目的之上。正如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所说:“本民族语是对学生进行普通教育的基础,本民族语本身包含着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最大可能性。”在课改中,一些教师在语文课程应根植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念驱动之下,试图在教育实践中将语文课程多项发展,打破语文存在的封闭格局,这是对语文课程开发的有益尝试。但有些教师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实际操作中,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艺术鉴赏课,使语文失去了自己的学科特点,比如有些教师在讲授《赵州桥》一课时,就将学习重点从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变成了单纯的欣赏桥梁结构上来,偏离了教学目标。在2011年版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比如在“教学建议”中就指出,阅读教学可以从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中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中的思想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到依据,总之,最后要落脚到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来。前面提到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的教学内容可以丰富多彩,语文的教学形式和活动形式也可以千变万化,但归根到底,这些都是服务于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核心任务的。

二、弘扬优秀文化,加强德育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与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实验稿中对德育的培养做了有益的尝试,但随着十年语文教育实践的发展,部分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求,所以2011年版新课标在德育上对实验稿进行了修订。

(一)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在近来的语文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外来经验输入我国,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部分研究者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引入语文教学,再比如说后现代主义等相关理论的引进。语文教育研究人员都希望通过西方理论的引入寻找适合中国语文教育发展的出路,但我们在学习西方经验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语文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比如说“诵读、积累、品味、感悟”等。2011年版新课标针对这一问题,特别指出了“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并且在“课程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等处着重强调。这里的优秀传统并非是那些老旧的做法,而是一些体现中国教育特色的做法,归纳一下主要体现在两处。一是强调读书,2011年版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多读书,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提高整体品味,“九年的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语文课程应注重多读书、多积累”等。着重强调读书,是因为读书转换成习惯以后可以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一部分,在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今天具有深远意义。而且正如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所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语言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语感的培养大多是通过反复地阅读实现的,所以说读书在整个语文教育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二是毛笔字教学,2011年版新课标中,对三到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了“兼修毛笔”的新要求。课标中指出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而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

十年来,基础教育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而德育又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世界全球化大背景和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氛围的影响下,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因而在德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成了必要任务。在十年的语文课改中,德育内容相对欠缺,也缺乏时代性。随着相关重要文件的相继出台,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所以2011年版新课标中加入了充满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例如,在“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和“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来,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2011年版新课标中坚持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并不矛盾,它们和谐地统一于社会进步和课程改革的进程之中。语文课改本身就肩负着历史继承与现代创新两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对课改造成不良的影响。课程改革一味追求现代教育而忽视传统教育,则现代教育无长远发展;反之,用传统教育而否认现代教育,传统教育必会失去现代性。课程改革必须意识到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对现代教学的益处,避免出现离传统教育过远而难以推行的状况。处理好坚持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的关系,对课程改革是否能顺利进行有着深远影响。

三、注重能力培养,重建知识教学

在十年的语文课程改革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通过各种有益尝试,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但在一些教学活动中,盲目地追求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基础学习的教学,使学生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另外,社会生活的发展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因此2011年版新课标对基础学习进行了补充,以期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重视写字和写字教学

众所周知,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财富,而把汉字书写工整和正确更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电脑输入而非亲自手写,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汉字书写机会的减少和汉字书写质量的下降,汉字教育问题随之突显出来。因此,2011年版新课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在实验稿中,关于识字是这样阐述的: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在十年课改中,语文教学存在这样的缺陷:小学只在第一学段重视写字,到了第二、三学段时,逐渐弱化写字教学,以致最终出现有写无教、放任自流的现象。另外,在长期的语文写字教学中,“识字”与“写字”往往相互关联,在这种关联中,加之低年级学生写字负担过重,写字往往被弱化,所以除第一学段以外,其他学段中经常出现“以识”的不良现象。

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2011年版新课标做出了以下几点修正。首先,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字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修正点有两处:一是强调将写字教学的范围由第一学段(1-2年级)拓展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也就是说,写字教学不仅是第一学段的“重头戏”,也是二、三、四学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和附庸,要对写字教学予以绝对的重视;二是将“识字”与“写字”区分开来。在2011年版新课标中用一个顿号将识字与写字区分开来,这一改变提醒我们写字与识字是同等重要的,写字教学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其次,减轻低年级学生写字负担,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变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最后,关注写字姿势和习惯,强调书写质量,例如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良好的写字习惯”“按照规范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二)重提知识教学,提倡随文学习

语文知识作为整个语文学习的基础之一,具有重要意义。韩国车炳直在《常识的力量》中指出“被人们遗忘的、最基本的知识,往往能给人带来最真实的力量。”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存在争论的地方。实验稿中对于语文知识有这样的阐述:“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且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在实验稿这一纲领性文件以及唯分数论的双重影响之下,语文教师由原来过分拘泥于知识的讲授改为忽视或放弃语文中双基能力的培养,这一做法,使教学中“理解”“感悟”成为常态,教师不重视语法、修辞这些工具性知识,更多地倾向于人文性的讲授,以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去知识化”的直接后果是学生不理解老师的工具性知识,更严重的导致部分教师片面抽象地教学,大肆宣扬精神,鄙弃知识运用。

在2011年版新课标中删除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指出“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和操练”。这里对语法知识的强化并非是强调对知识的死板记忆,也并非是恢复旧有的教学模式。2011年版新课标中强调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学习通过随文学习来解决,“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即语文修辞知识重在具体的运用,其学习过程是随机的、结合实际的,并非生拉硬套。“随文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语文学习的手段和方法。

四、评价多元并进,促进学生发展

语文课程的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程实施环节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和反馈,学生根据评价和反馈及时查缺补漏,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所以课程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评价建议”作为2011年版新课标中改动最大的部分,它在吸取十年语文教育改革得失的同时,对实验稿也进行了必要的补充。

(一)评价目的由注重甄别到注重发展

语文教学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运用,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实验稿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这一提法将评价目的局限在甄别与选拔之上,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在2011年版新课标“评价建议”中开篇便旗帜鲜明地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对比修订前后,我们发现2011年版新课标中删除了原来“考察”“检验”等字眼。区别于实验稿的泛泛而谈,2011年版新课标中指出“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并新增“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是说,评价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鼓励、表扬等各种方式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教育。总的来说2011年版新课标将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由原来的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现状变为突出诊断和发展功能。

(二)评价方式的多样与评价主体的多元

实验稿中提及到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但并没有对其特点做出具体阐述,且对二者关系表述不多。在2011年版新课标中,补充阐释了两者的特点“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进行教与学活动”“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结论”,并就二者的关系表述为“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对于评价的实施也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并且指出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另外,2011年版新课标针对评价主体也做出了调整。修订后,一改实验稿中评价主体单一的缺点,“根据需要,可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争取社会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更多关注和支持”“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这样就将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都纳入到评价的主体当中来,使评价的主体趋向多元,将狭隘的学习空间拓展到整个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这不仅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有益尝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语文课程资源。

(三)具体评价建议增强可操作性

在实验稿中针对具体建议是这样阐述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这样笼统的提法在现实教学中不具备可操作性。2011年版新课标中的具体评价建议针对实验稿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修正,修正后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都新增了分学段阐述的具体评价建议,不像实验稿那样笼统概述,这样就增强了评价建议的适切性和评价实施的可操作性。

比如说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加入了“讲普通话”和“纠正地方音”的提法;在阅读的评价建议中,对诵读、精读、略读都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将学生的兴趣和阅读的教材作为评价的一个标准,且分学段做出了具体的指导,以便在教学中实施;在写作方面首次明确强调“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对作文的修改则进一步说明了修改的对象和内容;在口语交际中重要的修订之处在于增加了三个学段的评价建议,以提高学生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在综合性学习中除明确三个学段的评价目标外,又增设了“应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反思中不断前进的。2011年版新课标对实验稿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有望被提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逐渐强化,语文教育向着趋于合理健康的方向前进。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和教育事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2011年版新课标不会解决语文教育中的所有问题,在一个时期以后,新的问题将会出现,课程标准必将会做出新的调整。在这种动态发展中,要专注语文教育实践,也要善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课程改革稳步向前。

(指导教师:雷传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冯辉梅。语文教育的省思与突围[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4]孙智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理念解读[J].中小学教育,2012,(4).

[5]王尚文。语文新课标值得称赏[J].语文教育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6).

[6]何立新。2011年版课标对语文新课程实验误区的反正[J].语文建设,2012,(5).

[7]刘春文。语文课标“评价建议”部分修订前后的对比[J].语文建设,2012,(7).

[8]朱瑛。加强语本 突出人文 学用并重 科学减负[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2,(27).

[9]李翠芬。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浅探[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2,(7).

[10]巢宗祺。五个强化:语文课程标准新视角[J].教育科学论坛,2012,(4).

[11]应建君。语文课程性质的新发现及其实践意义[J].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2,(4).

[12]蒋蓉。现代视角下语文教育的回归: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J].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2,(5).

[13]李亮。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对“实验稿”的坚持与调整[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2,(3).

[14]钱加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高中语文评课稿 篇二

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作了很具体的规 定。在“教学目的”中,要求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把“听说”和“读写 ”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并列地位。在“教学要求”中,明确要求“初中阶段继续培养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高 中阶段“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这就确定了听说读写是整个中学阶段必不 可少的教学内容。

就近年高考语文而言,听说能力的考查有明显的加强的趋势。一是直接命题考查考生的语音、停顿、重音 、歧义、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方面的能力;二是结合作文试题,考查考生实际的口头表达的能力,比如 广播稿、演讲稿、讨论稿、节目主持人发言稿、通知等应用文体和谈话语体的写作及修改。

再就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言,21世纪的人才必须是思维敏捷,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是娴于辞令 、口齿伶俐、善于社会交际的人才,必须是耳聪目明,“听人说话,能够了解对方要旨”(叶圣陶语)的人才 。

然而,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由于语文教学的影响,仍然是只重视书面表达能力 训练而忽视口头语言训练;有的甚至将教材中有限的听说专项训练改为学生课外自学;现行中学教材(尤其是 高中部分)虽然有听说能力的专项训练,但指导性不强,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实施,而且没有科学的系统,更 没有专门的教材;不少教师认识到口语训练的重要,在教学的实践中想方设法给学生锻炼口才和听力的机会, 但毕竟无序;农村中学教学设备的有限又使得有识之士的“教改”实验只是“空中楼阁”;结果,学生读了十 几年书,学了十几年语文(且不说在生活中的学习),大多数听说能力却较差,发音不准,吐字不清,语调平 淡,语速不当,话不成句,表情难看……成了十足的“书呆子”。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听说教学必须改革,而改革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之中迅速地大面积 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中学语文听说教学改革的出路何在

陷入困境之后,必须走出困境。近十年来,笔者一直在农村中学任教,而且一直与同仁一道努力探讨听说 教学改革之路。于此且作一总结以就教于大家。

(一)改进教学的组织形式

语文教学必须改革,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进组织形式,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在研读大量文献和各种语文教改资料的基础上,结 合本校(省属重点农村中学)实际,学生实际个人(自身)素质的实际,大胆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实行“以 小组教学为主,以班级教学和个别辅导为辅”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地说,这种组织方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成立语文学习中心小组。每班4-5人,由有语文特长和语文兴趣较浓的同学组成,语文学科代表兼组长。 中心小组的主要职能是:①参加教师备课,研究讨论教学的难点,分析落实教学重点,具体讨论确定教学要点 ,分析安排训练的知识能力点和训练方式;②负责组织指导、督促和考核本班学习小组(见第2点)的语文学习 ;③编选拟定语文课文练习和单元练习,组织进行单元检测;④帮助老师批阅修改评析部分作业;⑤在老师的 具体指导之下负责讲析(或安排组织其他同学讲析)部分课文。——总而言之,让中心小组成为老师的帮手, 成为小老师,负责组织、管理具体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

2.成立了语文学习小组,每组4个成员,各小组同学的语文素质大致相当,座位临近(前后左右同桌,如不 是同桌,在语文课和语文活动课时自行调节)。其主要任务是在教师和中心小组的组织引导下完成各项语文学 习任务(其中包括课内外的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3.组建了语文中心小组和学习小组之后,教师主要的职责是:①具体指导语文中心小组的工作,在各种语 文学习和语文活动中做好示范(比如示范朗读,示范备课讲课,下水作文等等);②组织中心小组讨论制订单 元教学要求和课文学习重点;列出课文和单元教学的知识能力点;③重点指导学生学好最重要的基本篇目;④ 补充语文中心小组讲析课文时遗漏的知识点和未处理好的重点难点,补充与课文或单元有关的重要的基础知识 和基本理论;⑤编制单元练习,组织单元考试;⑥科学评价语文中心小组和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并提示补正方 法;⑦负责课文或单元或语文活动的重要的关键问题的小结或撰写相应的专题论文;⑧编印优秀作文集,组织 优秀作文稿;⑨指导各种重要的语文活动(如朗诵、征文、创作课本剧,等等);⑩精选印发课外练习并指导 课外阅读。

(二

)优化听说能力训练的方法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采用的听说训练的主要方式有如下4种:

1.朗读。这里所说的朗读主要包括:①早自声朗读课文,精彩片断和要求背诵的篇目;另外每学期补 充10篇古诗文,要求背诵。每周三节早自习,每节40分钟,一学期下来,诵读时间达40小时,三年初中或高中 ,诵读时间达120小时,课文背诵达60多篇;②名篇赏读,间周一节课(课外活动),主要从《中国青年报》、 《杂文报》、《散文》、《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报纸杂志选择精短时文;③新闻会,间周一次,要 求全体同学写稿投稿(也可从报纸上荐稿,大量采用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编拟的新闻稿,每天晚上7:00至 7:30是全校学生收看电视新闻的时间);中心小组选稿改稿定稿,再安排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用普通话 脱稿播送。

2.读书报告。主要有三种形式:①故事会,每学期2次,在期中考试后进行(因为本校每年春秋两期分别有 音乐之春和艺术节,在中期考试后第3周左右进行,故事会就安排在此间的课外活动之中),主要讲成语故事、 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生活故事、名人故事、民间传说等等;②读书报告会,每期开学第一周进行,主要讲所 读的书籍(以文学名著为主)的基本内容、故事梗概、人物形象;朗诵其中的一两个精彩片断;宣读自己的“ 文学评论”(实际上是读书心得,往往既省“评”,又省“感”);③假期见闻报告会,每期开学第一周进行 ,主要是概述自己假期所见所闻所感,在此基础上重点叙述二三事。

3.讨论论辩。①讨论,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其具体方式包括个人钻研、小组讨论、班级讨论、教 师(或中心小组)总结发言。②论辩,即组织论辩会,不定期举行,从课本、影视、生活中去选择与语文学习 相关的重要的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进行论辩。要求各学习小组在认真准备材料,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写出书 面发言材料(或提纲),然后采用双方论争的形式进行辩论;同时组织好“评委会”进行裁判和评定。

4.讲课比赛。

我这里所说的“讲课比赛”主要有两种方式:

①讲析课文。每期一周,一般在期中考试之后的第一周进行(因为本校每期期中考试之后有一次运动会, 停课2至3天,学生相对较轻松,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去备课),但必须在开学之初公布教学计划时就要安排各学 习小组具体的授课任务(我的教学计划和总结往往是先由中心小组讨论草稿,然后我定稿打印,学生人手一份 )。作为教师一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好“讲课”示范,二是具体指导如何备课、如何确定难点、如何设计练习 、如何讲课,教给学生“教学”的方法。

②评讲试卷。这里所说的“评讲试卷”主要是指在语文教学其是语文复习中,让学习小组在分头准备认真 讨论的基础上对语文试卷进行评讲。要求学生必须讲清:“试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怎样考的(角度、 题型)——怎样解答(答题技巧)”;必须评准:“试题好不好(难度、信度)——好在何处(科学性)—— 有何启示(相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学生评讲时出现不足,教师要认真分析,予以补正。

(三)寻找检测听说能力的科学方法

我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具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听写:从内容上说,包括听写词语、句子、句群、语段;从文体上说,主要是古诗文;从方式上说,可 以老师朗读学生听写,也可以是学生互相听写。

2.听话答问:通过同学老师诵读或播放录音,要求学生答问。问题不宜设置太多,问题的内容可以是记忆 性的,可以是筛选性的,也可以是理解性的。

3.听话笔记:其中包括听课笔记,要求记准要点,记清思路,记住难点,突出重点。

4.书面作业:主要是名句填空,背诵默写,重音练习,停顿训练等。

高中语文评课稿 篇三

论文摘要:英语写作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相对落后于其它四项基本技能。本文拟从教师方面入手探讨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方法,指出教师要融合不同的教学法、培养学生写作策略和改进作文评议模式。

一、前言

作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必修课,写作通过书面表达体现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实现语言习得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写作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尽管教师们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但收效甚微。如何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教师层面来论述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水平。

二、融合不同的教学法

目前,写作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有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一直以来,成果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其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写作理论教师分析范文教师命题学生模仿范文写作教师批改作文,成果教学法强调写作中语言知识的掌握,注重词汇、语法使用的正确性。在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完全处在教师的支配下,缺少自由发挥的空间,写作成了机械输入——机械输出的过程,显得枯燥乏味。

与传统的成果教学法不同,过程教学法视写作为过程,而非仅注重最终的写作成品。它是一种“非线形的、探索性的、生成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习作者不断地去发现、整理自己的思想观点”(zamel,1983:17)。claudia l. keh (1990)把过程教学法分为七个步骤:输入阶段写初稿阶段同学互评阶段写二稿阶段教师批阅阶段师生交流阶段定稿。自始至终,过程法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包含学生之间的互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广开思路,发挥想象力,提高写作兴趣。实践证明,过程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其写作的自信心,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然而,过程导教学法比较耽误时间,不适用于有特殊目的的短期培训课程。(祁寿华,2001:65)。体裁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语篇,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

每一种教学法都有其长处和不足,随着外语教学的发展,单一的教学法已不能适应大学英语写作课教学。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将成果法、过程法、体裁法融为一体,扬长避短,灵活运用。

三、培养学生写作策略

写作策略是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构思、搜集材料、撰写草稿、修改、评价作品所采取的有目的的思维和行动,涉及写前策略、写中策略和写后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策略,让学生融入写作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应用和掌握写作策略。

写前阶段用于搜集材料、阅读、计划构思,涉及的策略有审题和列提纲。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审题、理解题意和根据要求列提纲,搭起文章的写作框架。写作阶段是一个一方面写下已有的想法,另一方面不断思考新观点的过程。教师对学生写中策略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词汇、句子、段落和篇章层面。词汇层面,应指导学生准确用词,避免中式英语,词汇要富于变化,避免单一重复,如喜欢可以用like,love,be fond of,be keen of,enjoy等表示,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适合的词汇。句子层面,句子按使用目的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按结构可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并列复合句,按修辞角度可分为松散句、圆周句和对偶句(丁往道,2005:35—37)。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不同种类、结构、形式的句子,使文章鲜明、生动、有活力。段落层面,应指导学生做到主题明确、前后照应、衔接一致。篇章层面,要指导学生做到行文流畅、内容充实、段落连贯、过渡自然。写后阶段主要是准备公开作品,使其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采取的策略有准备最后的成稿、决定作品和大家分享或发表(陈艳龙,2006:93)。

正确的写作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上系统地分析学生的语言水平、学习需要、课程要求、写作任务的特点和目的,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写作策略(侯香勤,2007:72)。

四、改进评议模式

传统的作文评阅主要有两个弊端:(一)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只侧重语法、句法、词汇等语言形式的使用,而忽视内容、篇章结构、逻辑思维等因素,这种只改错误或简单给分的方式会使学生逐渐丧失英语写作的兴趣;(二)目前的写作教学中,修改和评价作文均由教师一人完成,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反馈的分数,而对反馈中的评语和修改处视而不见。因为在学生的传统意识中,批改作业只是老师的事,与己无关,因而反馈效果极差。

针对上述现象,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改革。首先,修改作文时,可采取学生互评互改和教师抽样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完成初稿后,除交给老师评阅外,还可同时交给3位同学,每位同学要对自己收到的作文进行修改和评价。这样可以强化和拓展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为同学变相建立长期的笔友,极大地刺激学生写作的动机(王静,2008:114)。其次,学生接到同学的反馈意见对初稿加工改正后,把修改稿交给老师,老师要在课堂上比较分析初稿和修改稿,让学生了解自己写作中的问题从而进行改进。然后,教师再提供参考作文让学生比照和对比,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写作的不足之处,从而加以改正。最后,教师批改作文时,不要停留在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层面,要从文章的篇章结构出发,对学生的作文从整体上做出中肯的评语。还有,教师不要更正学生作文中的所有错误,而是要把错误标示出来,让学生课下自己订正,或与同学相互交换订正,以提高其学习自主性。

五、结语

总之,在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中,写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语言功底。作为产出性技能的写作在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英语综合能力,提高整体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中占据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zamel,v.the composing processes of advanced esl students:six case studies [a].tesol quarterly[j].1983:17.

[2]陈艳龙。从学习者主体看大学英语写作困境及对策[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6,(2):93.

[3]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侯香勤。大学英语写作课教学刍议[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9):72.

[5]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高中语文评课稿 篇四

【关键词】过程化 作文 初中

毋庸讳言,作文教学一直被视为语文学习的“老大难”问题:“老”在多年来总未能圆满解决,“大”在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难”在众说纷纭却有缺乏有效的应对办法。笔者在深入分析初中作文教学的现实不足基础上,尝试以过程化训练方式改进作文教学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现论述如下,以就教于里手行家。

一、一次作文训练的完整过程设计

1 初稿前的指导与互动。

(1)兴趣激发。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写作的状态中,作文能力提升的效率就会大受影响。因而,每次写作内驱力的调动显得不可或缺。大致上可以从三方面努力:一是“头脑风暴”法,即尽可能让学生围绕给定的题目要求畅所欲言,最大限度的打开思路,让学生体会参与的乐趣,如特级教师李胜利以一枚鸡蛋和“这可能是一枚什么鸡蛋”“它可能关乎哪些故事”等问题使学生跃跃欲试;二是生活导入法,即设法让学生从喜闻乐见的生活化的情景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写作准备状态,如一教师为训练学生围绕一件物品叙事,以奶奶给自己求“平安符”现身说法,一下子打开了学生记忆的闸门;三是成功体验法,即让学生获得以前的成功体验的,进行超越自我的良性循环。

(2)点拨互动。教给学生各个环节的一般做法进而形成良好习惯后,每次都应当给予适当的提醒点拨,引导学生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中,真正弄清题目的要求限制和发挥空间、范围束缚和个性天地、侧重点和自由度等,极可能地打开思路,力求“文如其面,各有特色”。当然,此时的点拨只应弄清楚共性的要求,不必就写什么、怎么写等问题指点得过细,替代或束缚了部分学生的思维。

2 初稿后的交流与指导。对初稿的交流与指导要注重“四性”:

一是参与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许多作文课学生表现消极懈怠就是因为他们沦为了无事可干、静待“宣判”的旁观者。教师应当选取典型作品,讲清楚此次习作的成败得失,然后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对自己和同学们作文的评价与鉴赏的活动之中,让他们在认真阅读,冷静思考基础上畅谈自己的感受、点评意见和修改建议,确实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二是针对性。不仅要用作文的一般评价标准衡量这一次的作文,更要以本次写作训练前的几点要求一一对照评判,可能本文不甚完美,但合乎本次要求即可判为“优良”;不仅要讲出本次作文带有普遍性的倾向或不足,还应针对突出现象进行对症下药式的指导;不仅要辨明问题的表现,更要提出补救性策略。

三是期待性。不仅自己示范评讲时注重以期待式的眼光和语气,激励学生扬长避短;更要要求学生发现同学们习作的亮点,即便提出建议也应当热情洋溢,摈弃盖棺定论式的结语。

四是提升性。此时的交流与指导主要着眼于进一步的修改升格,所以,不能仅仅停留于对初稿的结论性评价,应当在初次较低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太高修改稿的门槛标准。如初稿要求“围绕中心选合适的材料”,二稿进一步要求“材料的详略安排要合理”;三稿还可以再要求“优化材料的组织方式”……总之,一步一个台阶,精心设计作文提升训练的层级。

3 定稿后的点评与互动。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基础上,可以从三个角度引导学生全面点评:一是伙伴换评,要求小组内、外的同学对习作进行评价;二是作者自评,要求习作者在评价和被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总评,可以纵比几稿总结经验教训,可以横比他人畅谈心得体会;三是教师终评,教师在综合习作几稿、他人建议、作者意见等基础上,给出中肯的评价和建议。这种操作看似繁琐,其实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懂得自己的习作肯定会有多个读者,受到多次关注,渴望被肯定的天性一定会促使他慎重对待的。

二、一堂作文教学课的具体实施过程

作文课按性质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种课型:

1 写前指导课。初稿之前的指导课形式和过程可以不拘一格,但大致上都要完成三件事:一是审准题意,即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命题者的考查意图,明确要求限制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二是打开思路,尽可能启发和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到合乎题意的写作方向;三是初步构思,即指导所有学生初步考虑好立意、选材、组材、结构、开头、结尾,通常列出写作提纲。

2 限时作文课。为了节省时间,很多老师喜欢让学生课后找时间自行完成作文。其实这种做法不值得肯定,因为“作业像考试一样,考试就会像作业一样”,在教师的督促下限时当堂完成,不仅可以避免抄袭、套作、宿构、拖欠等不良现象,还能培养学生们的效率感,更能适应考试。

3 修改指导课。在初稿之后、定稿之前的修改指导课可以反复进行,形式多姿多彩,但必须完成的任务主要有三个:一是示范评价,主要由教师对上次写作情况进行总体评述、佳作点评、典型分析、升格建议等,目的在于给随后的学生参与和修改重写指明方向;二是多向交流,是在教师组织下学生们参与对习作的欣赏点评、给出意见;三是新增要求,即在前一次写作要求基础上,提出更高的形式和内容方面的要求。

4 定稿评讲课。作为一次作文训练的终结的课型,定稿评价课主要致力于三点:一是情况综述,从训练要求、习作质量、经验教训、实践感悟、分类点评等角度作出几稿情况的概述;二是训练点归纳,重点分析本次训练对于写作技能点的达成情况、技能点的知识要领、努力方向等方面梳理总结;三是典型作品推介,既有对优秀习作的鉴赏品味,也有对典型病文的中肯意见。

综上所述,写作教学的过程化训练不仅体现在在一次作文训练从审题到发表的逐渐完善的过程中,还表征于一堂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指向的作文课的实施当中。这种设想和实践可能比传统的作文方式耗时费力,但由于其成效远远优于人们习惯去做而常常备受诟病的方式,必定受到广大语文教师们的认同、接纳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何更生《作文教学心理学》

[2]李胜利《李胜利讲语文》

高中语文评课稿范文 篇五

近年,笔者尝试开展“课前三分钟”的活动,并致力于研究如何有效地安排、利用课前的三分钟。所谓“课前三分钟”,就是利用每节汉语课前三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学生说话的方式,以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锻炼胆魄,充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这一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具有其它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

(一)以学生为本。传统的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主,是典型的“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的活动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课前三分钟活动,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

(二)注重实践。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享有对教育的“参与性”和“选择性”,使学生真正能够发挥出“自主性”,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单靠几个问题的设计,几道练习的做答是很难完成的。汉语课前三分钟活动,让学生查阅资料,充分准备,背诵资料,参与评价,心、口、手、脑并用,是汉语知识和汉语素养的一次综合展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模式

(一)内容与形式

因为学生的汉语基础参差不齐,一开始就要求过高的话,有可能因为达不到要求,使这项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所以在初始阶段,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演讲内容。基础好的同学可选择较长的正式演讲稿,背诵文章或自己的作品皆可;基础差的同学可选择短小的寓言或笑话,在以后的演讲中逐步加深。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我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可上网查资料,制作课件,用多媒体辅助演讲。还可以两人或多人合作,以相声、小品的形式完成演讲,形式不拘一格。每一位同学可与自己相比较,每一次演讲比上一次有进步就是成功的。

(二)充分准备,脱稿,说话流利

要求脱稿,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记诵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背诵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每一次背诵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次提高的过程,如果手拿讲稿,照稿宣科,念完为止,像是在应付一件苦差,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如果学生没做充分的准备,当次的活动完全失去意义。为使活动顺利进行下去,第一轮时要求学生可以偶尔看稿,第二轮时要求不能看稿超过两次,逐渐达到完全脱稿。在讲的时候要求做到:语言流利,不能结结巴巴,语调尽量要标准,最关键的一点是站在台上时,仪态要大方,声音要洪亮。不能达到要求的,必须重讲,次数不限,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三)同学点评

每一位同学演讲完后,要求两到三名同学点评。点评时关注点要全面,可以从内容出发进行分析,也可以补充文中内容相关联的人、事物或者文章,还可以就同学说的效果问题进行评价,不拘一格。同学们也可以就前面评价中认为有问题的地方评价或者反评价、批评,也可以辩论。须注意的是,点评应以鼓励为主,如有缺点,应婉转地提出建议。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尊心强、渴望受到鼓励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演讲中的闪光点,如一个别致新疑的题目、一段引人入胜的开头、一段发人深思的结尾、别具一格的形式,与众不同的内容,广阔的视角等等。这样既可以使演讲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听者深受启发,在以后的演讲中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

三、效果显著

课前三分钟一般以学号或座位为序,做到全员参与,学生每学期可有两次以上训练机会。使爱说话的有了表现的机会,不敢说的也得到了锻炼。刚开始训练时,很多学生心理紧张,站到讲台上两腿发抖,结结巴巴的说不出所以然。但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大多数同学都能镇定自若地畅叙所闻所感了。

轮到的同学在讲台上演讲的时候,其他的同学都在认真听,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有的同学还在积极准备要从什么角度去评,或者找到自己的共鸣点。另外,其他同学点评时通过对同学演讲内容的概括复述以及同学演讲情况的分析,既锻炼了听力理解能力,也提高了概括复述的能力,也有助于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箭多雕。

总之在汉语教学中,进行有目标、有要求、有层次的课前演讲,将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高中语文评课稿 篇六

【关键词】大数据 高职英语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141-02

写作是语言表达的最高形式,写作能力也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英语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十分重要。 然而,当前高职英语写作课堂仍沿用的是“教师讲解范文―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学生模仿写作―教师批改”这一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模式,重结果,轻过程,教学缺乏实质性内容,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往往导致学生对英语写作失去信心,甚至对英语写作产生厌烦心理。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这种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改进原有的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和英语写作能力,是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为此,本文试从过程写作的含义出发,针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基于大数据的高职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模式的优势,并探讨基于大数据的高职英语过程写作实施过程,以期为英语写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过程写作的含义

过程写作是近年来流行于西方教育系统(从中小学的母语教学到高等院校的第二语言教学)写作课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法的宗旨是,任何写作学习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监督指导,更需要学生自身在这个过程中对文章立意、结构及语言的有意学习。过程写作法认为写作是一种发现意义并创造意义的循环式的过程,它对写作的结果并不看重,更加注重的是写作过程,这也正是过程写作教学法的核心所在。

就目前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学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是成果教学模式,也就是比较注重写作的结果,对于写作的过程较为忽视。相比之下,过程写作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且能够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将所想的内容用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过程写作学生能够得到多种形式的写作反馈,并且能够进行反复的修改,最终使学生的英语写作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英语作为国际上通用的语言,不仅能够加强世界各国的沟通与交流,还能能够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国际交流环境中英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将传统的知识性教学理念转变为现代的应用实践性教学。现阶段的高职英语教学对英语理论知识的教学过度重视,忽视了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就目前情况来看,高职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英语写作教学会产生不良影响。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可以将其总结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写作训练系统性问题,另一方面是写作训练连续性问题。这两大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对于英语词汇和语法的正确运用,在实际的英语写作过程当中这类错误频频出现。

此外,目前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英语写作仍然停留在纸、笔上,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过度重视结果,教师在给出命题之后,要求学生套用基本的框架结构进行写作,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结构和内容上的评价,这种英语写作教学往往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在高职院校中,有很多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让其自行完成英语写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再加上教师对于英语写作指导不到位,导致学生丧失英语写作的信心,甚至会让学生对英语写作产生厌恶心理,阻碍了英语写作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最终使得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无法得到保证。

三、基于大数据的高职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模式的优势

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模式是在交际理论基础上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对写作教学的本质进行深入的分析。实际上,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模式是一个循环式的心理过程,是将现实社会与思维创造相结合的过程,能够把英语写作转化成一个社会交往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主观思想的发挥以及写作思想的表达。在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模式当中,写作修改占据着重要地位。一般英语过程写作教学分为五个步骤,即准备工作、初稿写作、写作评价、网络修改以及成稿上交。在英语过程写作教学当中,学生不仅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来进行写作,还能够一边写作一边进行修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在无形中提高自身的英语写作能力。

基于大数据的高职英语过程写作优势的具体体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与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相比,大数据背景下的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使英语写作的过程和修改成为了英语写作教学的重点。由于写作过程更加充实,学生更容易理解将要写作的内容,同时也更容易掌握写作技巧。二是在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模式下,修改贯穿于整个英语写作过程的始终,学生通过修改能够对写作内容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三是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英语写作的辅助,能够让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加丰富,修改更加全面,在信息共享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将相互协作、相互帮助进行了充分的体现。四是基于大数据的写作语料库具有开放性特征,这为教师针对英语写作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教师能够通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分析,因材施教,找到最符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将写作分为几个阶段,同时可以将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阶段性的对比,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整体的提高。五是利用语料库的实际功能,教师可以使自身写作评价更加客观,同时还能够提升写作评价效率。

四、基于大数据的高职英语过程写作实施过程

(一)准备工作

英语过程写作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确定写作的主题。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确定合适的写作主题非常重要。比如,我们可以在英语教材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作为写作的主题,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加强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同时,将英语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实现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W的完美结合。再如,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生活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话题作为写作主题,使学生能够将生活与写作相结合。确定主题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写作主题进行讨论,以此来营造和谐融洽的写作氛围,从而活跃学生的写作思维,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为过程写作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初稿写作

基于大数据的英语过程写作的初稿一般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的。在准备工作环节结束之后学生就可以利用网络来收集一些写作材料进行初稿的写作,还可以在班级论坛中进行初稿的写作,这充分体现了写作形式的多样化。因为初稿的写作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学生利用网络来自行检索写作资源,使自身的写作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另外,在计算机网络进行初稿写作的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学习软件对初稿进行修改,例如,一些语法错误或者单词拼写的错误,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写作评价

写作评价是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完成初稿写作之后,利用网络论坛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和批改。在写作评价的环节中学生之间互相批改,针对写作内容进行讨论,并根据写作内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给出一些修改意见,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还能够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阅读其他同学的文章时,学生的思考角度和表现形式也能够得到拓展。此外,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良好,同r还能够将协作精神充分体现在写作教学当中。

(四)网络修改

网络修改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反馈意见的一个环节。在写作评价环节完成之后,教师和学生则开始进行分别点评。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网络将文章的修改进行完成,是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模式的特点之一。学生通过对自身的英文写作进行修改,可以找到自身所存在的写作问题,同时还能够将文章的框架、结构、内容、语法等进行重新检查,之后进行修改完善,这也是英语过程写作教学的特点之一。如果没有这一修改的过程,那么写作的结果也不会理想。值得注意的是,修改并不是一两次就能够完成的,而是要进行反复的修改才能够更加完善。

(五)提交成稿

在成稿完成之后,学生将自己的文章到网络上。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成稿进行审阅,针对从初稿修改至成稿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关键点。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意见修改完成文章之后,就可以将文章上传至班级论坛。将成稿至网络给学生一个展示成果的机会,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热情,促进其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写作能力。

总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职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大数据资源与高职英语课堂的充分融合,将有效发挥高职英语课堂的探索性。基于大数据的高职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模式能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的自身思想与情感在写作中得到体现,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交际性写作教学策略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3(1)

[2]李新利。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11)

[3]张楠。“多维度”大学英语课堂写作教学模式下的动态评估体系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11)

[4]文卫霞。动态评估理论视角下教师反馈提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

[5]欧阳江涯。跨境电商平台下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9)

【基金项目】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立项课题“基于大数据的高职英语过程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GZGZ5414-54)

【作者简介】黄金花(1980― ),女,湖南长沙人,硕士,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学。

高中语文评课稿 篇七

关键词: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写作训练 评价策略 过程性评价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背景和现状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比较理想和科学的方法是,通过创设与课文和学生实际相关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书面表达训练,加深对综合运用语言的理解,从而使言语技能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发展成为自然和可能。现状不容乐观,学生表达能力参差不齐。文章缺少普遍的地道性和严谨性。部分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和动力,丧失对英语写作的信心甚至英语学习的信心。

笔者认为这主要与传统英语的终结性评价机制有关。其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和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因此,笔者认为要实现评价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机制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能够认识自我,改进学习方式,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二、过程性评价运用的意义

1.变传统的片面的评价模式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体系不仅评价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水平,还评价个体的兴趣、态度、策略等。

2.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它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各种努力和尝试作为评价的重点,包括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预、复习的进程等。

3.加强对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包括学生记录学习的进展和自主学习中的问题、感悟和收获。老师不定期地抽查记录册,作出书面反馈与评议,评估的空间从课堂一直延伸到课外,使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方式。

三、过程性评价在写作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1.在起始阶段,老师要激发学生写的动机,特别注意预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写作时言之有物,产生表达的欲望,与潜在的读者沟通信息和情感。

2.写初稿。写初稿是进一步整理写作思路、整合写作内容的过程,鼓励学生在写初稿时尽量发挥想象,不必过于顾及表达的外在形式,有时还有可能重写。

3.同学互评。把学生分成六人小组,对同伴作文进行评价。如涉及主题是否鲜明时可提问:“本文的观点是什么?”“各个段落的中心大意是什么?”

4.再稿。通过小组讨论,互批互改,最终成文。在这个环节,我们简要传授批改策略,要求学生重点检查语法、拼写等错误。

5.教师批阅。教师批阅包括对学生作文的描述、定义、一致性等因素所作的指导,并且每一项指导都配有相关的评语。每篇作文通常阅读三遍。第一遍,进行通读,了解文章的大意。第二遍,针对文章的内容写出评语,包括优点、问题及建议;第三遍,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划出语法错误及用词不当的地方。

6.师生交流。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生讲述文章的大意,回答教师在评语中提出的问题。

7.定稿。学生把从各方面得到的意见加以汇总,重新考虑修改以后,完成最终作品。学生把成稿和所做的各种笔记、提纲、初稿等一并交给教师,教师对文章的总体内容及可读性作出评价,同时还要指出成稿较初稿有何改进。

8.展览。数次整理修改后的成稿,应是学生最得意之作。我们把学生参与收集的素材,初稿、再稿、定稿、师生评语等做好整理,归入个人写作档案袋。引进竞争机制,张贴优秀范文,小组之间进行评比,获奖、张贴次数最多为胜。

以下是运用“过程性评价”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前上网查询家乡临沂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并且结合自己对家乡的了解,为描述临沂的风土人情做好了相关的英语语言的准备。在写前准备阶段,老师就范出描写文的框架分析,为学生写临沂的方位做好铺垫。然后四人一组就Quiz about Linyi(1)展开讨论,很快得出了答案:

Linyi is called the land of and Yi

Linyi is named after the River Yi

学生对临沂的地理位置进行确认:

Geography of Linyi:

In the North In the west In the east In the south

提问:In general,where do people keep fish in Linyi?

学生模仿范文写出Fish is kept everywhere.All around the city of Linyi,south to Lanshan,west to Feixian,north to Yinan,down to the River Yi,people keep fish.的精彩句子。第二段在学生对Linyi的relics and ruins了解基础上开展讨论Quiz about Linyi(2):Can you tell us some relics in Linyi?学生经过老师指点写出了Wang Xizhi Home,

就范文第三段提问:How many rivers are mentioned?引出Quiz about Linyi(3):Are there any rivers in Linyi?

在地图辅助下,学生模仿范文反复讨论修改,最后以对比表格的形式梳理了范文的篇章结构,为学生写家乡Linyi建立了基本的框架结构。

通过几乎完美的输入阶段,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带着极大的热情认真撰写一稿、二稿,师生评改,每个学生都完成了令人满意的成稿。

四、结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7篇高中语文评课稿范文,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高中语文评课稿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