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一个学校的家长会【最新6篇】

家长会(parentsmeeting)一般是由学校或教师发起的,面向学生、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交流、互动,介绍性的会议或活动。以下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6篇一个学校的家长会,希望能够让您对于一个学校的家长会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一个学校的家长会 篇一

基于以上认识,北京小学以“促进教育”为价值引领的家校协同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引导师长握手,促进家校合作,使管理日益走向开放,使教育更加走向生本。

理念先行,明确方向

1.以明确的价值追求为导向

当今教育改革越来越强调民主化、人性化,强调外部的监督与参与,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学校管理,将更加体现教育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但是,这种参与不能导致家校形成对立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友善的、积极的、合作与建设性的关系。特别是不能使家长成为没有正确思想引领的涣散群体,更不能使家长委员会成为一个家长之间有利益争夺的组织。因此,学校多年前建立以“促进教育”为目的的家长委员会,形成以“促进教育”为目的的正能量的家长团队,通过家长的参与进一步促进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发展,从而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教育”的价值导向在于家长建设性地参与学校管理工作,营造正能量的班级和学校教育的舆论氛围。这样的家校合作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建设,有利于学校教育思想的落实,有利于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推进与发展,使广大家长和学校一起成为良好学校教育生态的建设者、维护者。

2.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引领

用什么引领家长认同和参与“促进教育”?这就要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校长,不能只是教师的教师,也必须成为家长的教师;教师不能只是学生的指导者,也应该成为家长的教育指导者。广大家长不是专门的教育研究者,再加上今天的家长大多也是独生子女出身,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提高家长的教育认识,改进教育方法。特别是家校的深度合作,必须基于家长对学校办学思想的理解与认同。在这一方面,学校更为重视。比如,李明新校长在办学过程中提出“坚守基础教育本真”“建设良好学校教育生态”等教育主张,并形成了儿童成长要“五养”的教育理论。学校的四季课程建设、童蒙养正的德育措施、“实与活”的课堂文化构建等一系列改革都渗透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多年来,学校通过专题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中学名校长大课堂、家校座谈会、与家庭教育专家对话、学校微信平台、教育集团报、教师家访等多种途径,向家长传播学校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切实指导家庭教育工作,使广大家长理解学校、认同学校、支持学校。在推动素质教育思想的落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扭转家长不正确的教育理念,改善家校关系、师长关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3.以班级建设的思想为根本

在多年的扁平式管理探索中,学校实行年级工作制,将教育重心下移至年级和班级。我们始终认为,班级教育才是学校教育的真正主体,而每个班级由不同的学生组成,也有各自的特点。班主任正确的班级建设思想是班级成长的灵魂。只有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实施个性化的班级教育,通过有针对性和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才能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促进教育”家长委员会这个组织最终是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的,只有立足于班级发展,植根于班级建设,在学校办学理念和班主任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才能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

4.以凝聚家长的智慧为目的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职业身份的家长组成了北京小学的家长团队和“促进教育”家长委员会,我们需要携手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家长的参与不应是盲目的,也不应是简单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而应该引导家长共同研究学生的成长问题,发掘和凝聚家长的教育智慧,为孩子的成长助力,为班集体的建设出谋划策。学校始终倡导家长更多地提供智力上的支持,参与学校的治理。这种定位与导向符合我国的家长实际,有效地摒弃了因涉及资金及过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有可能带来的认知冲突与矛盾,更有利于营造纯净的、没有利益之争的家校合作环境。

5.以尊重理解与建立诚信为基础

在传统教育中,家长往往处于被动的位置,而新型家校关系以尊重理解与建立诚信为基础,确立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新角色。因此,参与“促委会”工作均是家长的自愿行为。每届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学校都会专门组织一次“促委会”成立动员会,宣讲目的意义、宗旨原则。我们倡导家校之间的相互信任,确保家长的权益,认真听取“促委会”传递的家长意见和建议,开辟校长信箱等多种途径的家校沟通方式,不但第一时间给予反馈,而且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例如,学校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明确规定教师要谢绝家长的任何馈赠,同时也明确要求家长全力支持学校工作,不给教师送礼。有的家长开始还不大相信,但是教师屡次谢绝馈赠的事实深刻教育了家长。目前,多种调查显示,学校100%的教师可以自觉做到这一点。同时,学校逐步形成了“爱生如子,专业立教,廉洁从教”的教师文化。通过上面的工作,我们和家长之间形成了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成为推进家校合作的重要基础。

搭设平台,促进合作

如何更好地实现家校握手,使广大家长发挥作用?学校为“促委会”这个组织搭建平台,提供实践的抓手,并通过这个组织带动整个家长群体积极主动地成为教育的参与者、服务者和实施者。

1.资源平台:家校课堂凝聚集体

我们鼓励“促委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基于班级特质和班级发展的需要,开发设计具有班本特色的教育课程或教育活动,我们称为“家校微课堂”。因为在我们的众多家长中,不乏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或者是有一定文化知识、兴趣爱好和综合素养的热衷教育的爱心人士。挖掘和运用好他们的聪明才智,扩充学校教育资源,凝聚整个家校集体是落实“促进教育”的最佳途径。比如,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班级开设亲子阅读讲堂,利用寄宿教育的时间优势,在“促委会”的安排下,家长轮流在晚课中讲绘本、读故事,陪伴孩子阅读成长。这样的课堂活动对家长的专业要求不高。还有传统文化课程、安全卫生课程、美德教育课程等,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再如,开设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微课堂”,科技节期间,班级请学生家长、气象专家、科学院院士杜祥琬爷爷讲《气候与我们的生活》等,深受学生欢迎。

2.公益平台:校园义工服务全体

“义工”是当今社会志愿服务的流行词,“促委会”的章程中也明确指出这是一项无任何报酬的公益事业,一切工作均为无偿服务。学校倡导更多的家长走进学校协助管理、服务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深入中体会,从而增进理解,促进合作。在学校提出“共建良好教育生态”的理念影响下,很多家长主动提出做义工的意愿:有每周五协助学校维持秩序的义工爷爷,还有班级组织外出实践活动或开展社团活动时协助老师组织管理学生的家长以及助教叔叔、阿姨等。其实,家长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做教育内心是自豪的,学生因自己家长做教育同样也充满自豪,在密切亲子关系的同时促进了学生整体的发展。

3.互动平台:开放活动陪伴成长

不管是班级还是年级,我们都更多地搭设一些亲子互动的平台,为寄宿的学生提供家庭互动空间,像科技节、运动会的亲子竞赛,元旦联欢会的亲子表演,四季课程中的亲子游戏等。我们还精心设计并邀请家长参加一些见证孩子点滴成长进步的重要教育活动,像一年级新生的入学典礼、入队仪式,六年级学生的12岁生日会、毕业典礼,学生年度荣誉奖颁奖典礼等。家长在参与组织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沟通协调功能,在参与中与学校教育理念达成共识,陪伴孩子成长。

4.管理平台:开放办学共同治理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树立现代学校理念,开放办学,不断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多元治理,让家长参与其中。比如,食堂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家长对于餐饮服务非常重视。因此,我们就主动创造时机,邀请“促委会”的代表品尝学生餐;我们还每学年组织各班的“促委会”主任参观供应学校肉类食材的加工厂等。再如,学校实行的是年级工作制。为了更好地促进年级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全校的年级质量报告会,评议年级负责人的工作报告与教育质量。搭设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平台,实现了共同治理,共促学校发展的良好局面。

机制保障,良性运转

明确的章程、制度、机制是保障和推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良性运转的重要依据。反之,则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学校将家校合作制度化,以明确的职责、权益、要求规范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与义务,同时鲜明了“促进教育”的价值导向。在“促委会”工作的逐步推进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系列保障机制良好运转的支持系统,不断提升家校合作的实效与品质。

1.建立规范的推选制度,促进家长的充分参与

为了充分体现和尊重民主,让更多的家长有机会参与学校工作,为学生成长服务,同时增进对“促委会”工作的信服与体验度,激发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我们建立了规范的“促委会”产生与改选制度。班级促进教育家长委员会成员由5-7名家长组成,设主任一名,负责委员会全面工作,其他委员职责由委员会根据班级需要自行确定。班主任是“促进教育”家长委员会的思想引领者,负责指导委员会结合班级实际开展各项工作。学校同时设立年级层面的“促进教育”家长委员会,每次改选后自动生成,由各班级推选的主任组成,年级“促进教育”家长委员会主任的任命实行班级顺序轮流制。

班级“促进教育”家长委员会成员由家长自荐或提名,在班主任的组织下,结合家长工作性质及班级工作需要,通过家长投票的方式确定候选人,最后经过与年级组协商确定人选。该委员会每学年要进行一次换届改选,让更多家长有深度参与的机会。

2.建立定期交流制度,促进经验的分享传递

促进好的方法、经验传递,及时发现问题、引领方向、共同探讨研究,成为家校合作的必要途径。在多年的实践中,学校逐渐形成了定期“促委会”交流制度,不断探索、创新交流的内容与形式。每学年的期末都会至少组织一次不同角度的校级层面的家校交流活动,统一理念,指导实施,传递分享。比如,我们曾组织“迎新春、求促进、话发展”家校茶话会,会议内容包括“学校一年大事记回顾”、校长讲话、宣讲讨论“促委会工作章程”、共同品尝学生晚餐等,简洁又不失温馨,充分体现了家校合作的相互尊重、信赖与工作的公开透明性。又如,组织召开“家校携手,共促发展”二、三年级“促委会”工作交流会等,深受教师、家长欢迎。形式多样、温馨亲切的互动交流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家长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帮助“促委会”梳理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做法,明确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促进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家长群体中形成。

3.建立专业的指导制度,促进合作品质的提升

当前,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认同与重视,为此,教育部在2015年还出台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因此,我们一直坚持对家庭教育工作和“促委会”工作的专业指导。一方面,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任务中明确提出:每学期要至少带动“促委会”开展一次班级教育研讨活动,共同探讨、研究班级发展目标、班级成长计划;组织一次育子沙龙活动,聚焦本班个性化的学生成长问题开展研讨,指导家庭教育;寒假期间组织一次有针对性的家校联席会,总结收获,增进家校沟通。在明确的指导制度推动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得到了很好的统一,也使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具体指导真正落地有声。

学校还成立了一个学术型组织“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要致力于当今家庭教育研究,培训青年教师,对学生及家庭教育进行个性化指导。这个组织中的负责人和各位研究员都是来自一线的优秀教师,由学校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校长聘任,任期两年。家教指导中心开辟了家庭教育热线,组织班主任家庭教育研究沙龙,同时还走进了集团校培训教师,现场进行家长教育咨询等。学校专业指导机构的成立,促进了家校合作工作的纵深发展和品质提升。

效果明显,展望发展

多年家校合作工作的探索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整体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与推动作用,表现在家长对学校办学的高认同度。家长们非常认同并在家庭教育中积极落实李明新校长提出的儿童成长“五养”理念,和教师们一起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家长与学校一道,积极落实“减负提质”精神,重视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家长们以非常积极热情的态度参加学校管理,参加班级建设。在“促委会”的组织中,形成了“帮忙不添乱”的共事原则。在六年多的探索实践中,在家长中逐步形成了“从自己孩子的家长”到变成“所有孩子的家长”的“公心为上”的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使学校教育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一个学校的家长会 篇二

2104.02.12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大家新年好!

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向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参加会议的各位家长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我们今天能有机会坐在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的进步、为了孩子的明天。在孩子小学的学习生活里,我们一起努力着,付出着,收获着,我们共同经历了几多欣喜,几多忧虑,几多忙碌,几多感慨。对于今天的家长会,我们学校也是期待已久的,让我们共同把握住这次机会,使学校更加了解各位家长的需求,也让你们更加了解学校的工作,更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可以说,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大家的到来使咱们的学校蓬荜生辉, 让老师们感受到你们对孩子的关心及对学校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各项工作才开展的红红火火,在此,我真诚的对各位家长道一声:“谢谢”!

今天的家长会分两个时段:第一时段是召开学校家长会(9:30---10;10);第二个时段是召开班级家长会(10:10---10:30)。下面进行学校家长会:我宣布**希望小学2014年春季学生家长会现在开始:

第一项:宣读**希望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职责和工作安排

1、定期听取关于学校发展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对学校的近期规划和计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2、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对学校工作、教师工作进行评议,协助学校共同做好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提升。

3、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促进家长和学校的双向沟通,起好桥梁作用。

4、充分利用家长的社会资源为学校作出相应的贡献,组织家长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5、组织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学生活动,帮助学校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家长对孩子的全面关心。

6、组织开展“家校论坛”,进行家长教育经验和家校共建交流,促进双方的协调发展与提高。

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各班推荐家长委员会人员,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

2、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领导机构,组织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今天刚产生的家长委员会机构是:

主 席:刘连阶(**希望小学校长 党支部书记)

副主席:沈秀成(**希望小学副校长)

李培运(**希望小学党支部副书记)

家长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富国(**希望小学德育处主任)

成 员:刘桂刚(三年级学生刘增旗的家长)

姚光峰(三年级学生姚安怡的家长)

曹乃平(六年级学生曹恺强的家长)

李 勇(五年级学生李林昊的家长)

杨荣友(四年级学生杨春旭的家长)

李培峰(五年级学生李子怡的家长)

程限菊(四年级学生石子轩的家长)

李和胜(二年级学生李润涵的家长)

曹乃富(一年级学生曹泽华的家长)

3、召开家长培训会

三月份:

1、举行家庭教育专家讲座。

2、举行学校春运会,邀请家长来校参观。

3、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来校听课。

4、召开家长培训会。

五月份:

1、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

2、举行“庆六一”节目汇演,邀请家长来校观看。

3、第二次家长委员会会议。表彰优秀家长。

九月份

1、召开家长培训会

2、邀请参加庆十一活动。

十一月份:

1、举行家庭教育专家讲座。

2、邀请参观冬运会。

3、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来校听课。

第二项:邀请学校校长刘连阶同志致欢迎词,请大家欢迎。(刘校长自担任我校校长以来,以校为家,治校有方,为学校管理、发展建设费尽了心血,同全体教师一道,同甘共苦,始终践行打造“家园、花园、乐园”式品牌的办学特色,真不愧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校长。)

第三项:邀请班主任代表李培运老师发言,请大家欢迎。(李培运老师担任班主任近30年,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他的发言诚恳、实在,听后让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我们同行中学习的榜样,他所带的班级在全镇都是首屈一指的,我们为有这样的老师感到骄傲和自豪。)

第四项:邀请教师代表李健老师发言,请大家欢迎。(李健老师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工作认真、扎实、肯干,精益求精,无怨无悔,她的发言道出了对教学、对学生充满爱的心声,她所教的学科成绩名列全镇第一,是年轻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代表。)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今天家长会的胜利召开,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架起了学校、家庭沟通交流的桥梁,更取得了家长朋友们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携手努力,家校共育,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坚信:有各位家长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希望小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丽辉煌!借此之际,衷心祝愿家长朋友们马年吉祥,幸福安康!祝愿你们的孩子在新的一年学习进步,天天向上,全面发展!

一个学校的家长会 篇三

一、规范程序,使家委会的产生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家委会是由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代表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是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组织。家委会的产生要走群众路线,让家长自行选举负责人,订立活动规程,确定讨论议题,切不能“钦定”。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往往流于形式——由班主任指定两三个人,使家委会沦为傀儡的地位。

要避免家委会成为摆设,就要采取民主选举的办法,由学生家长自主推选,让那些重视子女教育,重视班级和学校发展的家长能够参与到家委会中来。我们可以按年级为单位组织,明确家长委员会的人数,一般以年级学生总数的4%左右为宜。每两年改选一次,既要吸收新鲜血液,也要保留50%左右的人选。这样既有利于家委会的稳定性,也使新进入的家长有行动的标兵,以利于家委会工作的开展和发挥最大的效益。当然,我们还要注意他们的参与热情度是否高、是否懂得教育、是否有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人品是否中正。因为家委会在家校教育中起着沟通、制衡、互补的作用,也是家长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平台,如果没有奉献精神,没有参与热情,家委会也就容易失去应有的作用。

二、落实职权,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

家长、学校、教师形成良性互动,并作为一个教育联盟来促进学生和学校发展,以达到家长间互相教育的效果,同时又使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延伸,拓展、补充学校的教育资源——这可以说是家委会的主要功能。但是,在目前的工作实际中,家委会的权利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国家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来明确家委会的性质、职责和权利,使他们合理合法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监督中来。

作为家委会,从家长中来,到家长中去,应该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反馈学校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的处理意见,配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由于学生家长们与社会联系紧密,作为家委会成员也应该为学校去争取支持,以改善办学条件。

目前,家委会对于学校的监督往往与书面的文字有着很大的距离,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听取学校报告、审议学校计划、咨询学校工作,提出办学意见和建议,这些应该是家委会应有的权利,但也只是形成在纸上,并没有“落地”。关键问题在于学校建立家委会的时候,思想上没有认识到开放办学的重要性,没有具体举措让家长进入管理的通道。因此,作为学校要有这样的意识:虽然学校有围墙,但我们的教育没有围墙,必须让家长充分参与到教育学生的行动中来。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家长和教师委员会有任免校长、选聘教师的权利,学校、教师和家长可以实现平等交流。虽然我们的家委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既然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就应该让家长们独立地参与到教育中来,而且他们作为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方也有权参与了解和推进学校办学。所以,那种架空家委会的做法可以说是无知甚至是愚蠢的,我们应该让家长拥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评议权。

家委会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可以说是家委会长期存在并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的一个必要条件。首先,要解决参与度的问题。要让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是怎样的一个“参与管理呢”?教育主管部门要明确什么情况可以向校长质询,哪些事情可以参与决策,什么教育问题可以直接介入等等。只有解决了参与度的问题,才能明确独立性的内涵和参与的规范性。其次,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和结果如何表现,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家委会参与进来了,怎么表现出来呢?作为一个群众性组织,他们做出的决定或者和学校一起形成的共识,一定要体现出他们的声音,展示出他们的形象。我们可以在宣传中或者在公示时让他们的建议出现在其中,以肯定他们的付出,也是对于他们存在的一种宣示。第三,学校必须有宽阔的胸怀,善于、乐于听取家委会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落实的情况进行公示。再者,学校对于家委会成员的进出校园和工作方式要给予充分的权利保障,让他们可以自由独立地选定主题和工作方向,在不干扰正常教学的情况下,让它们自由地出入于学校,开展工作和探讨问题。只有家委会充分独立,只有学校胸襟宽广,只有程序公正、制度明确、工作透明,才能使他们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教育中来,才能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

作为家委会,如果只在一个学校“一花独放”,可能会存在“生态”问题,不利于家委会的健康发展。如果能够建立校际的区域性家委会联合组织,那么就能更好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做到各校间的信息共享,工作更公正、更透明、更公开,家委会也因有广泛的代表性影响力更大,对于规范管理和民主决策、参与教育活动之类的工作也更全面、更深入。

三、评价展示,使家委会的工作持续发展

为了充分调动家委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政府或者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建立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学年为单位,对家委会成员进行评分和表彰。可以通过校园网、校讯通、校长信箱等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来打造家校通讯工作平台,并展示在每一个家长面前。通过这个平台,家长可以了解学校的教育情况,交流教育的得失,实现家长的自我教育;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建议反映到学校。当然,这样做,更重要的是对家委会也能起着一个督促和监督作用。你家委会谁做了什么,如何做的,做的效果如何,一目了然。这对家委会成员是一个鞭策。而公开透明,这一点对于家委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无疑有着其他任何方式无法取代的作用。

我们在评选“优秀家长”“文明家庭”中,对于家委会中的优秀成员可以优先考虑,给予表彰、奖励,并将这些优秀家长名单、照片,以及在家委会中的工作业绩到家校网上展示风采,使他们的工作赢得更多的理解、尊重和肯定。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进行评价。但是不管采取怎样的措施,一个健康合理的激励机制都是必需的,因为它是家委会能否长期存在并且不会形同虚设的重要保证。

一个学校的家长会 篇四

一、当前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瓶颈

1.学校方面:理念出现偏差

这里的理念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的教育理念。

首先,一个学校的生存乃至发展都离不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反映的是该学校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家校合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决定了学校对家校合作活动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组织管理热情和检查指导机制。在当前“唯分数论”大行其道的环境下,若学校的办学理念不进行创新改革,仅仅停留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把学生培养成高分低能的“人才”上,那么,学校和教师对家校合作的目的就会产生错误的理解,其合作效率也会大大降低,不但不能促进反而会阻碍家校合作活动的正常进行。

其次,教师的教育理念也是影响家校合作的关键因素。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担任的角色除教师本身外,还包括活动的推行人、指导者、咨询者、活动资源开发人、家长交流的对象等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家校合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然而,部分教师在理念上的“重智轻德”、对家庭教育的不信任等都严重影响了家校合作的效果。这些结果的背后是家校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理念不正确、不一致,如何寻求共同的、合理的目标和理想是其中的关键。

2.家长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前,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家长能够积极主动提出要求的少之又少。家庭作为家校合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而家长又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家长的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那么,家庭教育必定是失败的,而家庭教育的失败又将导致家校合作产生断层。因此,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之融入科学的家校合作中,并让他们感受到家校合作所带来的孩子的成功,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家校合作是尤其重要的。

然而,有家长认为,只要学校需要,我愿意为学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学校的工作出谋划策,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做。显然,对于部分有良好的教育素养和经济条件的家长,其缺乏参与家校合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本质不是意识及行动上的懈怠,而是没有一个适合的方式、渠道来表达。

3.合作手段:缺乏有效方式

目前,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有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电话交流等。家长会是学校召集学生家长参加的会议,目的是互通信息,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它是一种会议形式的家校合作,一般在每学期的期末开展。家长学校是指向家长传授教养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学校,目的在于宣传家庭教养知识和方法,帮助家长掌握抚养、培养、教养子女的知识和技能。家访和电话交流大多是学生在校出现了问题才进行沟通联系。显然,无论是家长会、家长学校,还是家访、电话交流,这些合作方式都是单向的,都是由学校方面主导、主动发起的,学生家长则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做一名“忠实”的倾听者,而且会因时间短暂,话题仅局限于学生成绩及所犯错误,并未能够进一步谈及培养发展。目前家校合作方式的局限、单向性,以及具体操作的流于形式,使得合作并未能收到预期效果。因此,追求合作的实效性,寻求科学、合理的家校合作方式是当前家校合作的重要任务。

二、家长委员会――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重要方式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中由家长代表组成的一种群众性教育合作组织。其一方面代表家长,反映家长和社会的要求,协助并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学校通过这一组织协助做好家长工作,对家长的子女教育工作进行帮助和指导。家长委员会与家校合作中的其他各种方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长委员会是一个由家长代表组成的组织体,它代表的是大部分家长的意见,道出的是家长真实准确的心声。有了这样的一个渠道,家长能够平等地以教育者、管理者的身份参与到学校的事务当中来,促使家校合作常态化,并且家长与教师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沟通交流。这样的优势是家长会、家访等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1.建立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要求

当前,从学校这一角度来看,管理主体范围上还比较狭窄,仅局限于校长和领导班子,学校的大事主要是由校长来决定。但如果校长及领导班子在知识、能力、信息等方面有所欠缺,就可能造成学校的决策失误。现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怎样让学校工作建立在信息广泛收集和管理之上,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我们认为,应扩大学校的管理主体,不仅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还要把家长作为学校管理主体纳入进来,形成一个多元管理主体管理学校的氛围。很明显,现今的“5+2=0”的现象已经告诉我们: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严重脱节已经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其次,从家长角度来看,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不希望被排斥在学校围墙外面,他们希望能够成为学校管理主体中的一员,希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够有效结合来实施。因此,一批有意愿、有能力参与学校管理的家长,期望在子女教育、学校发展等方面能够得到更多的话语权。

最新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建立家长委员会。民主管理是学校管理构成的一个基本方面,是学校管理体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它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应该具有的地位。但是,要真正使民主管理的这种地位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得到落实,充分地发挥民主管理的作用,还必须找到一种能够体现它的这种地位的组织形式。家长委员会是从属于学校管理的组织机构,因此,家长代表能够以平等的学校管理者、教育者身份参与到校园民主管理中来。伴随着社会对学校管理方式转变的要求,中小学应建立家长委员会,它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的保证,是现代学校民主管理的要求。

2.有助于保障家庭教育权的实施

劳凯声认为,国家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在不同的教 育领域里力量消长会有很大的不同。在具体学校组织的举办和运作上,社会利益群体将会获得主导权,国家在这方面的教育权行使将会被削弱,其行使模式也会逐渐转向对社会教育主体授权,交由社会利益群体或者个人具体实施,尤其在个人实施社会教育权方面会获得重大进展,从而形成群体教育与个人化教育相结合的多元化社会教育权行使体系。显然,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发展趋势。儿童的教育是父母与国家共同的权力和责任,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利于儿童最大利益的实现。对我国而言,整体上还缺乏对父母教育权,特别是父母对学校教育参与权的认可。目前,父母教育权的法律地位并不明确,内容上还欠缺法律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我们从观念上已打破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分离的观念,需要的不仅是法律制度上的认可,更需要一种合法、合理的形式,使父母通过家长委员会组织这一合法的形式行使其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决策、管理权利。家长委员会拥有自己的章程,由家长代表组成,通过这样的一个组织群体,家长的家庭教育权才能够有效实施,他们才能够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中来。

3.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与经验分享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中流砥柱的这一代面临的是上有老下有小,每天生活节奏相比以前更为快速和紧凑,加之人际关系的越发淡漠,家长与家长之间几乎没有机会进行教育孩子的经验交流。因此,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家庭教育方式,许多没有意见的家长也只会随大流,强压自己的孩子参加奥数班、假期特长班等等。这一系列的社会家庭教育现象虽然引起了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而且媒体也曾多次报道负面新闻,但是却屡禁不止,还愈演愈烈,因此,社会把矛头指向了考试制度。但究其根本,笔者认为,家长的教育理念才是要害所在。家长委员会对于家长来说,得到的不仅有来自学校方面的专业性指导,还有来自家长之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这有利于家长提高自身教育子女的水平和能力,也给了家长一个教育孩子的参考和借鉴。其他家校合作的方式都难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4.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发展

学生的家长来自不同领域的不同行业,他们拥有不一样的专业学识、不一样的社会资源,无疑对于学校的发展是有很大益处的。但凡成立一个家长委员会,其委员都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能够代表家长们的意见。不仅要有较高层次的干部、经理等,还要有普通劳动者的代表;不仅要有出点子的人物,也要有干实事的人物,要求形成最佳组合,发挥整体效能。家长队伍中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教育资源,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开采,借以支持学校的发展。比如,让做律师的家长向学生讲预防青少年犯罪和自我保护的知识;请做心理医生的家长讲身心健康的养成和如何抗抑郁情绪等等。还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争取一些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创设良好的平台,让学生体验生活,动手实践。不仅学校应该主动,家长也应该通过家长委员会适时召开会议,结合自身优势条件,主动整合社会有利教育资源,支持学校发展。

三、家长委员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最近,有多篇报道指出家长委员会已经成了学校乱收费的“白手套”,成为了代替学校乱收费的组织。而且我们的家长委员会没有保障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得到落实的功能。因此,学校的任何决策都不需要得到家长委员会的批准后执行,而且家长委员会中的家长代表大都是那些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带“长”字头的人员组成,他们不能反映广大家长对学校管理的要求。学校教育改革实践中出现的“家长委员会”,或有形无实,或远离真正的学校管理事务。部分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是建立起来了,但其在职能履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如:家长委员会难以保障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家长的意见对于学校来讲可采纳可不采纳;家长委员会的家长代表并未真正“代表”家长们的意见;家长委员会形同虚设等等。这些问题使得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并未能够发挥出来。

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学校和家长两者对家长委员会作用的认识尚缺乏深入而全面的理解,学校和家长往往仅把家长委员会当作一种摆设或为了某方面的需要,功利性地利用一下,因此,导致家长委员会流于形式。二是目前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本身建设尚存在着先天的不足。既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机构,又缺乏权威性。三是虽然教育部门认识到其重要性,但是明文提及成立家长委员会的法规还是比较少的,即使提到了家长委员会,对其规定也不够全面,目前还没有法规明确规定家长委员会成立的条件及权利与义务等。

一个学校的家长会 篇五

《中国教师》: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两者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但现在我们为什么提出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联盟”,形成教育合力?

姜宏德:家庭和学校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两个最主要的场所,家长和教师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两支最重要的教育力量。家校“联盟”的宗旨在于,通过家校双方的联系、沟通与配合,实现两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两支教育力量的优化组合,以实现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家校“联盟”的价值与意义在于:

第一,它是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研究表明,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单靠一个方面的力量已无力撑起一个完美无缺的教育空间。家校联盟,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就能产生1+1≥2的教育功效,儿童受益最大。相反,如果家校不和,各行其是,沟通不畅,甚至纠纷不断,就会产生1-1≥0的负面效应,最大的受害者是儿童。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家校联盟,形成教育合力,首先是儿童发展的需要。

第二,它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必然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治教、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家校联盟,建立新型家校关系,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民主与科学发展的时代潮流。一方面,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对象――学生的监护人,是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方,有权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有权参与相关的教育活动并实施有效的民主监督。另一方面,家长以社区居民的身份参与学校教育,有助于将家长的专业优势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引入学校,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格局,这对促进学校发展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第三,它是提高家长教育素质和育儿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家校联盟是一种双向互动,一方面需要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又需要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家长通过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更新家庭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和问题,这对提高家长自身的教育素养和育儿能力,提高家校合作水平,形成教育合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教师》:参与家校联盟的主体有哪些,他们各自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发挥的作用有哪些?

姜宏德:在家校联盟中,家长和教师皆为主体,他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作为家长,在家校联盟中主要通过扮演三种角色来发挥作用:一是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的角色来发挥作用。家长应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者,同时又是家庭教育科学知识与方法的学习者。二是作为志愿者的角色发挥作用。家长本着自愿的原则为学校提供志愿服务,在校本课程开发、学生安全、校外活动、图书与餐饮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三是作为决策参与者的角色发挥作用。家长通过参与学校管理与决策,包括决策的形成、执行与监督,在涉及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方面产生影响,将有助于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进程。

作为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家校联盟中主要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一方面他们要尊重家长、信任家长、依靠家长,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和利用家长的资源优势,以促进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作为组织指导家庭教育的主阵地,有责任、有优势、有条件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和育儿能力,使家长和教师同心协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中国教师》:教师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重要桥梁,尤其是班主任,那么,您认为班主任应当采取哪些方式促进家校联盟?

姜宏德:学校是组织指导家庭教育的主阵地,班主任则是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主力军。班主任是学生德育和日常管理的主要实施者,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最为密切,最易赢得家长的信赖,在家校沟通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班主任应当发挥这一优势,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建立联系,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形成相互尊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为了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水平,班主任还要加强学习,掌握家庭教育理论,尽快使自己成为家庭教育指导的行家里手。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要从了解学生家庭做起,了解影响学生发展的家庭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化水平。

《中国教师》:家校联盟是家校沟通与合作的重要的协同教育模式,那么,站在学校的视角,您认为搞好家校联盟,学校应该怎么做?

姜宏德:在家校联盟中,学校处于主导地位。为了搞好家校合作,学校应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树立家校合作教育的新理念。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处于一个封闭的办学体系之中,缺少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这种封闭式的办学体系,在家校之间设置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势必制约学校对家长的接纳以及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影响家校合作的进程。部分学校将家校联盟视为“份外”之事,强调“工作忙、顾不上”,担心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会“添乱”,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这种认识上的偏见,不仅会影响家校交流与合作,还是导致家校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实中,部分学校不思家校合作,“求稳怕乱”,其结果却往往是“越怕出乱越出乱”:家校矛盾纠纷不断,校长、教师身缠其中,难以解脱,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因此,搞好家校联盟,学校需要摆脱封闭式办学体制与理念的束缚,树立家校合作教育的新理念。

其次,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层次。家校联盟成功与否,家长参与的层次是标志。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基础层面的参与。家长以参观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参与学校事务,如家长会、开放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家校联系(包括书面、电话、网络、个别约见与访问)等。二是联合层面的参与。家长作为志愿者的角色为学校提供服务,帮助教师、学校管理者以及学生开展工作。三是决策层面的参与。这是家长作为管理者的角色参与学校决策的一种深层次的合作,需要责任担当,对参与决策的家长在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很高。实践证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层次的扩大和提升,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促进家校合作的健康发展。

再次,加强家校联盟的组织制度建设。家校联盟需要组织制度方面的保障。我认为,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是家校联盟这驾马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早在1998年,全国妇联、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对家长学校的性质、任务、工作对象作了明确界定,并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2011年,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家长学校建设提出了“有挂牌标识、有师资队伍、有固定场所、有教学计划、有活动开展、有教学效果”的规范化建设目标。目前在全国52万所中职和中小学幼儿园中,仅有约33万所建立了家长学校,仍有约36.5%的学校的家长学校属于空白。而且在已挂牌的家长学校中,也大多未达到规范化家长学校的建设目标。不难看出,家长学校建设任重而道远。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教育部于2012年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家校合作的纽带与桥梁,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家长委员会工作机制,主要包括:学校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以保障家长委员会有效参与管理;科学的评价机制,以保障家长委员会实施有效监督;开放教育教学活动,以保障家长委员会成员的有效参与;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畅通沟通渠道,确保家长委员会依法、规范、有序、有效地工作。然而,现状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委员会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极不平衡,许多学校尚未建立家长委员会组织。从已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来看,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全面履行应有职能的学校数量为数不多,家长委员会建设亟待加强。

《中国教师》:您认为是否有比较典型、做得比较好的家校联盟学校?可供其他学校借鉴的做法有哪些?

姜宏德:山东省济南市舜耕小学在家校联盟方面做好家长委员会建设的经验就很值得借鉴。2011年春,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现场调研,充分肯定了该校的经验。我受中国教育学会的委托也现场考察该校。

该校于2009年2月成立家长委员会(又称舜友联合会)。它是以学生家长为主,由社区有关领导、社会各界热衷于教育事业的相关人士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它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在“家校沟通、支持学校教育、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发展。该校重视家校联盟,把家长委员会建设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校长亲自抓,班主任老师尽心尽力,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健全组织机构。学校在家长自愿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地推选出由各年级家长代表、班主任代表、社区代表组成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家委会组织,在各个级部和班级也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分会,形成了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体系。学校经民主考核,选择有爱心、有教育理想、有奉献精神和管理能力的家长担任会长。

第二,完善制度建设。学校组织家长委员会建章立制,先后制定了《舜友联合会章程》、《爸爸俱乐部章程》、《家长护卫队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家长委员会下设的财务部、组织培训部、宣传部、联络(协调)部、安全部、活动策划部等机构也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工作制度,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工作,层层落实职责,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第三,规范运行机制。家长委员会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规范的章程约束,有明确的职能分工,有严格的例会制度,有科学的激励机制,职责划分明确,工作程序清晰,促进了家委会的规范化发展。

第四,科学民主决策。家长委员会坚持集体协商的原则,重大决策须经家长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家长委员会通过每月例会等形式听取广大家长意见,通过家长委员会博客、QQ群等网络工具公开家长委员会工作,设立监督电话和来访邮箱,接受广大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第五,有效监督评价。家委会通过常委会议和代表大会,定期收集、反馈家长的意见建议。每学期家长都要对教师的师德、业务能力以及家校沟通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分值占教师考核总权重的30%。学校在各项活动中都将家长评价作为一项指标。尊重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评价权,使家长的监督评价为学校教育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中国教师》:作为家校联盟的重要形式之一,请您介绍一下家长委员会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进行家校联盟操作的?

姜宏德:以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为例。上海地区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委员会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家长委员会和家校联合会。家长委员会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能。

第一,参与学校管理。这是当前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家校合作中充分发挥家长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大成功探索,其中包括学校重大事项公布前的家长听证制、家长作为“助理校长”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等,这一职能的发挥在上海市已成为家长委员会的一项基本职能。譬如,普陀区新杨中学家委会已成为学校许多重要决策的“高参”,学校的“家长听证制”持续多年来,让家长真正感受到了“学校教育也是‘我’的事情”,不仅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管理咨询,而且对学校的各种要求真正做到了“家长知情在先、参谋在先、携手在先”。

第二,参与教育改革。上海市中小学校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长参与学生评价。即学校邀请家长以一个教育评价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各种评价活动中来,对学生的德育活动、学业考试等进行评价。譬如,卢湾区师专附小自“二期课改”以来,坚持探索“家长参与学生考试”的教育改革行动,家长自愿向学校报名,参与对学生期末学业考试的评价,不仅激活了小学生的考试形式,而且让广大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学习和考试,得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同。二是家长参与课程改革。家长群体拥有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校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良好助手和合作伙伴。多年来,长宁区新虹桥小学不断探索“妈妈讲师团”制,充分发挥“妈妈讲师团”在学校德育课程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和功能,得到了历届学生的喜欢,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品牌项目。地处浦东新区的上海实验学校等一批中小学校充分整合和利用家长的各种专业资源,运用到学校的“小课程”建设与推进之中,几年来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丰富了学校课程,激活了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是家长听课制。这是一项开展多年、得到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普遍认同并坚持进行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制度,只是各区、校(园)提出的形式和名称有所不同。譬如采用最多的是“学校教育活动家长开放日”、“家委会成员听课制”等,家长不仅深入教室、深入课堂,而且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各自的认识和建议。

第三,参与组织学生实践活动。即学校充分发挥家长的“社会角色职能”和家长拥有的各种教育资源,家长与教师合作,共同设计活动、调用资源、组织落实等,拓展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学生的社会实践。譬如,宝山区贺王幼儿园充分利用家长的社会资源,在高境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整合社区教育力量,提出“让幼儿生活社区成为和谐的社会化课堂”的市级研究课题,探索家长、社区在幼儿社会化进程中的教育合作,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果。

第四,提供教育志愿者服务。家长志愿者在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中正越来越受到家长的认同和重视,“参与教育、共同担当”的“家长观”正在年轻一代的家长心中逐步确立,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家委会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深入到学校日常的多个岗位,同时将教育有计划地延伸到了校外,逐步走向“校内外教育无盲区”。譬如,浦东新区崂山西路小学家委会根据学校门前路窄车多,学生上学和放学时段校门前车流量大、学生安全问题,自发安排家长承担“门前义务交警”,主动承担起每天2次的校门前疏通车流、保障学生安全的工作,得到广大家长和社区的一致称赞。

第五,参与家庭教育指导。长期以来,学校一直艰辛地“独立”承担着家庭教育的指导职能。近几年来,这种现状在上海市许多中小学中得到逐步的改变,多元化的家长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正成为上海市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一个新的生长点。譬如,静安区多所学校都探索建立不同类型的“家长沙龙”,定期或不定期地针对青少年儿童发展中的敏感问题,家长、教师共同讨论问题,研究对策,加强交流,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国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国学校在构建家校联盟、充分发挥家长资源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姜宏德:家长是极具潜力的教育资源,学校吸纳家长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工作,无异于直接增加了教育资源。然而,毋庸讳言,家长参与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而言,既是有力的支持,同时也是极大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以教师观念及角色的转变为例,教师从单独工作到与家长作为教学助手结成伙伴关系,在工作方式、内容等方面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对久已习惯于独立工作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与家长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家长参与层次的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更加透明,完全在家长的监督之下,无疑要求学校更加虚心地倾听家长的呼声,进一步加大办学的开放性。

一个学校的家长会 篇六

学校决策向校外开放

南京市汉江路小学刚成立时,只有9名教师,学校日常运转都困难。好不容易招收了100多个学生,但第一个学期就有30多名学生择校转学。在最困难的时候,学生家长成立的家委会成了支撑学校的重要力量。“学校运动会,家长是裁判员;音响系统没有老师懂,家长主动担任了调音师。元旦庆祝会,家长是设计师兼化妆师。集体舞比赛,家长是司机、摄像和场务。家长和我们一起建设着学校。”该校校长许彩霞说。尽管只有9个教师,新学校却很快运转起来。

学校尝到了资源整合的甜头,申请参加南京市的试点,成立了校务委员会。按照南京市的设计,校务委员会不同于传统的家委会,不仅仅是资源的提供者,还必须纳入学校管理体制框架内。校务委员会这一新机制让80多所试点学校的校长和许彩霞一样,工作顺手了不少。新学校怎么发展?该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在校务委员会的策划下,家长们献计献策,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设想,汉江路小学“水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逐步成型。校园规划、环境设计和建设,学生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都有校务委员会的影子。校务委员会的最主要特点是开放,把学校的决策权向校外开放,在推进决策民主的同时,带来了和谐:“学校对家长封闭的结果,是形成双方沟通障碍,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成立校务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还能够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一体化,促进学生发展。学校越来越受到周围社区居民和孩子的欢迎。”许彩霞说。

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说,校务委员会加强了学校和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赢得了社会各界对学校的理解和支持,一些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正是校务委员会出面,既解决了学生和家长的实际困难,又保证了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副局长陈云龙说,南京市29中新校区搬迁时,部分家长反对,甚至写出公开信,但在校务委员会的沟通下,家长们对学校的决策理解了,也支持了。桃红中学的食堂管理一度引起家长不满,学校及时通过校务委员会征求家长的意见,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付诸实践后,家长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由原来的不足30%提高到80%以上。

据悉,南京将继续深化校务委员会建设,逐步构建完善“一主两翼”现代学校管理体制,即以校长负责制为主,以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校务委员会制度为辅,学校其他各种工作制度有机配合的新型学校管理体制。未来将有更多的南京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完善创新家访制度

2012年,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力主推动中小学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及幼儿园都应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可以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工作计划和重要决策,特别是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2010年,福建省漳州市的课题组选择了一些学校,开展了家长委员会建设的先试先行工作,效果很好。2011年,漳州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的意见》中提出,漳州市范围内的中小学校,没有设置家长委员会的,应成立家长委员会。

成立家长委员会,漳州市实验小学在吸收家长委员和开展活动方面有很大的改进。该校副校长张继红说,过去的委员是由班主任指定,“而从前年开始,我们就采取了家长自荐和班主任推荐相结合的办法。一般是在一些热心于学校工作的家长自愿的前提下,由了解情况的老师确定名单,最后诞生5个左右的班级家长委员,其中一名是召集人。”

漳州市实验小学的家长委员会分为三个级别:校级家长委员会,下设年级委员会和班级家长委员会。年级委员从班级委员中产生,校级委员从年级委员中产生。学校家长委员会设立常务理事会,每学期至少开一次会议。每届学生学习期满,年级和班级家长委员会自行解体,并从新一年级中补充委员。

“学校家长委员中有很多专家人才,他们会为孩子们义务授课。这两年来,我们的校本课程已经形成规模。”张继红介绍。而为加强联系,学校设立了家长委员会联络办公室,由校长担任主任,为家长委员会提供必要的服务。家长委员会可以做什么?从漳州市实验小学不难看出,首先是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建立重大事项通报制度,及时向家长委员会通报,以取得其支持。家长委员会还能促进学校与社会沟通。比如,完善创新家访的制度,通过网络平台和定期征求意见平台等;不定期召开研讨会,探讨家长教育行为背后的问题并解决。此外,家长委员会也将丰富学校资源。每班聘请2名至3名家长当志愿辅导员,协助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比如护校团、志愿者、才艺班等。

家长进入学校决策

目前在中小学实行的“校长负责制”已经开始受到挑战。据了解,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北师大密云实验中学等已经开始试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丰台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学生家长、社区属地居民作为学校理事会决策成员参与公立校决策,这在北京公立学校尚属首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上面这6篇一个学校的家长会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一个学校的家长会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