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高一英语教学反思(最新10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10篇高一英语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高中英语教学反思的写作思路。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篇一

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我们现在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主题贴近现实生活,重点强调学生动口动手,而不是死记单词和语法规则。课堂上要求学生要听从老师的指挥,积极参与对话、讨论,发言,要敢于开口,不怕出错,珍惜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不放弃每一次用英语交流的机会。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大胆实践,才能提高交流能力。我们要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上全面发展,听说领先。主要以训练听与说的能力为主,以后逐步加大阅读和书面表达训练。

二、英语学习要重视句子和文章的朗读背诵,以培养语感。

学英语记单词很重要,但机械记忆的单词量再大,也不会真正提高英语水平。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句子比单词重要,记句子比记单词划算,要养成背句子的好习惯,因为句子中既包含了发音规则,又有语法内容,还有词的具体用法。学过的课文要高声朗读,精彩段落和文章要读透背熟。朗读也是提高口语的办法。学英语语感很重要,而朗读、背诵,多听多说有助于培养语感。通过大量的朗读背诵,我们的语感形成了,这时候我们的语音语调就更标准,常用句子就能脱口而出,说英语就更自信;在阅读文章时就能轻易地找到上下文关联的感觉,体会到英语文字的美。

三、英语学习要重视复习。

英语知识点多,需要大量记忆。很多同学抱怨,说自己的记性差,记了又忘了。最好的办法是反复地听,反复地读,课文中的语言点、词汇在录音带中不断被重复。这跟我们提倡朗读是一个道理,声音对大脑的刺激有助于记忆。英语首先是一门声音,我们要多运用耳朵和嘴巴,要大量进行声音的输入与输出。其次要经常复习,要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首先要及时复习。遗忘的规律是:前快后慢,先多后少,记忆后最初遗忘得较快,以后逐渐减慢。针对这一规律,学习新知识后应及早加以复习。其次在复习中要多尝试回忆,背诵。尝试着回忆与识记交替进行,印象会更深刻一些,同时也知道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复习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四、英语学习,跟任何知识的学习一样,以自学为主。

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语言学习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自己练会的。我们的英语教学是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以练为主。有些同学听力不好,只有一个办法:坚持听,每天5-10分钟,而且长期听,一定会有效果的;阅读能力要靠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词汇量的积累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丰富也是在阅读中完成的。

总之,要把握时机,提高听说能力;要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要学好语法,提高读写能力;要勤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总结 篇二

时间过得飞快,一个学期又过去了。由于文理分班,本学期我担当高一一班及高一二班两个理科班的英语教学工作。由于教学经验浅,刚刚接触教学工作仅一年,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校园老教师学习,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状况。

首先,对于我较上学期改变较大的是文理分科的影响。由于有些班级有拆,有些班级没有拆,造成了我所任教的两个班,有一个班的大部分学生是我之前的学生,而另外一个班对我来说几乎都是陌生的面孔,而理科班男生多的这一特点使得我的教学工作在前面一段时间遇到了极大的冲击。该怎样去使这些新面孔适应我的教学并喜欢我的教学,该怎样让这些视英语为敌的男生尽可能多地去学习并喜欢英语,这是我这学期一开始遇到的最大问题。我一向在寻找方法,寻找磨合点,也许这是对一个新教师的考验,也许逆境中才能成长,我相信,只要我认认真真备好课,不去忽略任何一个学生,用真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英语转成一件快乐的事情,一切问题都会解决的。其次,要上好一堂课很重要的是要充分认真的备好课。上好课难,备好课更难。因此,本学期,我在备课时努力做到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学习课标,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自如应用知识逻辑,并能好好地利用我们的教辅,英语周报。同时,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备课时用心向其他老师"取经"。备好课之后,组织展开教学活动也十分重要,在每一次的教学中,我都注意尽可

能把原本枯燥的知识点生动化,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然简单的课堂气氛。并且每一周会适当给学生听一些英文歌曲,鼓励学生把歌词翻译成中文,在这种场景下,学生往往更乐意主动地去学习英语。

英语是一种语言。困此,在课堂之外,多读,多听,多练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每一次的早读,我坚持了解早读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把听写但是关的学生留下来辅导,让学生及时的消化,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潜力。另外,为了提高英语听力,我坚持让每个班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每周至少听一次英语周报听力。

最后,在努力上好课之余,为了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及业务潜力。我参加了本学期校园组织的青年职业技能比赛并获得了二等奖,另外,我用心参加各种讲座,本学期参加了在毓英中学举办的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调研会及透过网络学习了新课改教材专业发展思考,还报名参加了08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继续教育培训。不断给自己"充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于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作为一个新老师,我还在不断的摸索,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期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别人学习,争取进步。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篇三

本学期,我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不仅在教学上有所提高,在业务水平上也有了不小的进步。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意高一与初中的衔接过渡

由于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大多都是哑巴英语。他们都不敢大声朗读课文,因为发音不准或是压根不会读,自卑的心理很明显。新学期伊始我特意花了两节课学习音标,从根本上帮他们找自信,让他们认识到英语是一门语言,读起来很美,和语文一样,可以欣赏享受的。

另外,通过找学生问话,测词汇量量等方式,我了解到学生在词汇量和语法上面存在困难。因此,在努力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在课堂上从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系统复习,以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教学。

二、注意营造英语氛围,注意学习方法的辅导

在上课过程中,我坚持用英语授课,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下课后鼓励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一个学期下来,大多同学都能够表达,而且也没有胆怯。此外,尽量多讲一些关于英美国家的文化,生活故事,并组织学生排演了课本剧,让他们体会到应用语言的快乐感和成就感。同时根据“抓住阅读、抓住高考”的成功经验,大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英语周报》为依据同步进行阅读培训。

另外,加强作文训练,本学期先后共进行了8次作文训练,每次都努力做到认真批改,认真写评语,力争使学生快速提高作文成绩。

三、认真批改作业、坚持基础教学

坚持布置适量的作业,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布置作业时,坚持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形式多样化。每个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掌握程度,都会在作业中得以直接体现出来。因此,我用《导学案》中的题目进行练习。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作业,课上利用时间统一详细讲评每个错误;对于学生不该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及时纠正。每隔两天布置听写任务,对所学新单词、新短语、好句子进行听写。认真及时地批改听写。并针对学生的听写情况,认真透彻地进行讲评,根据其情况不断改进教法。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只有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掌握英语基本知识的能力、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另外,自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大量的独立的阅读,要求学生人人必备一本英汉词典作为工具书,让学生勤查字典。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不打击、不恶语相向,多鼓励、多表扬,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提高两班的英语水平。因此,我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反思 篇四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呼唤本色语文

笔者认为,课改以后几十年的语文教学,教法纷纷出台,其目的和结果不外乎两个:

1、标新立异,“乱花渐欲迷人眼”

课改之后,如何上好语文课引起了人们的争议,批判了过去填鸭式教学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语文教学的尝试:讨论式教学,活动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这些语文教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老师只是一个站在旁边看热闹的观众,课堂气氛活跃,但效果如何呢?一位高中老师说:“很热闹,但收效甚微。”

2、死守高考,“不敢越雷池一步”

教育重功名已是众人皆知的现象。能否培养出“当官的人”“出名的人”,能否考出状元,能否培养出少数尖子生,考取高等院校人数的多少,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于是语文教学瞄准高考,一切为了高考的做法越来越普遍,初一,高一,甚至小学都是如此。

贵族化,戏剧化的语文教学象一场戏,可能很完美,但也只能是几个人在舞台上演演而已得了。高考化,应试化的语文教学象一次机械化的操作,但我们培养出的只能是一大批规格相同的产品。这两种语文教学方式使许多有心上好高中语文课的老师越来越不知道该怎样上语文课。回归语文课的本色,彰显语文的本色,已成为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的心声。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呼唤本色语文。

什么是本色语文?全国优秀教师黄厚江教师的阐述非常精辟。

本色语文,就是必须把语文当作语文教,就是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语文课必须以语言为核心,必须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必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目的。

本色语文展现了语文最本质的特征,没有过多的修饰,也没有固定的教条式的约束,它具有语文学科的特点,契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价值,教与学相互促进。

二、“本色语文”课怎么上?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如何实现“两性”统一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本色语文以学生为本,以语言为本,以学科为本,从而实现二者有机统一、

(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强化教师的角色作用。

课改以前,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课改之后,又有人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前一种填鸭式的做法还是后一种冒进式的做法,都不能充分反应高中语文教学的特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能淡化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二者是交织融合的关系。

学生主体的真正实现离不开教师的主体作用。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明确指出:“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换句话说,就是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的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学生不主动地去学,单凭老师硬灌是不行的。所以,学生主体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教师不但应把教材上的内容讲清楚正确,而且还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能够“举一反三”。绝对不能让学生觉得老师讲完了,自己也学完了,老师说对则对,说错则错。教师讲得透彻,能让学生真正领会教学内容的精神实质,这是课堂教学的一方面,但还应注意教学的另一方面,即要求学生在教师“举一例”的基础上能够从这一例类推而知道得更多。因此教师讲课在“举一例”时要讲得深透,讲得明白,让学生在疑难的问题上通晓,才能对学习发生兴趣。对于其他类似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解决,敦促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这样,则推动了学生向着知识更深层次去探索。最后寻求出问题的答案。这就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主体的实现应该体现在学生主体的实现之中。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共同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外因)必须通过“学”(内因)起作用。在课堂上学生听得有味,积极思考,踊跃参与课堂讨论,想问、敢问、好问、会问,并且能自主解决问题,与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分不开的。

语文教学过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个主体有机构成。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则是教的对象、客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等则成为学生的对象、客体。二者不是两个抗衡的主体,而是主体与客体的辨证统一。二者在课堂教学中也不是对立的,而是交织融合的共时互动的行为。忽略任何一种行为,教师只能“抱怨”着教书,成为教材、课标的奴隶,学生只能“埋头”学习,成为书本、考试的奴隶。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两个主体在行为方面的互动结果。我们语文教师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作用。

二者交织融合的纽带是“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作用就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主要在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让学生去寻找教师的答案。所以,一个好的问题,既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从而更全面的理解课文,甚至产生一系列的古代或现实生活的联想,得出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和认识,使教学达到激疑起智的目的。如在讲解高中现代文阅读文段时,我不仅把它作为考试的文段,而且重点阐述作者的观点和思想,并进行相关联想,也请学生阐述对文段的理解和进行的相关联想。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激发了他们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加深了他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

问题解决的过程,正是学生主动学习进而真正实现学生主体的过程,也是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进而真正实现教师主体的过程。

(二)以语言为本,把语言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活动。

语文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这一个活动中,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示范和学生的语言训练同等重要。

教师上课的语言,往往体现了教师的学科素养和职业气质,渗透着教师的智慧和人格,展现出一种精神境界和生命气象。教师细心揣摩课文内容,精心组织课堂语言,恰当而有激情地进行语言表达,才能既体现教师个人的气质特征和素养,又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语言示范,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

第一,选择语言的能力。

对应不同的课文内容,语言组织应该有所不同。在教学《再别康桥》时,对应诗人对康桥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选择轻柔而优美的语言能引导学生进入康桥的世界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在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时,选择激愤而铿锵的语言,能让学生明白刘和珍君的无悔选择和鲁迅先生悲愤的情感,在教学《项脊轩志》时,选择舒缓而哀伤的语言,才能表达出归有光对亲人深深的爱和想念之情。

通过不同特色的语言示范,让学生在长期的熏陶中,体会不同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逐渐培养出对文学作品的敏锐感知能力,形成一种选择语言的能力。

第二,组织语言的能力。

从学生的作文中可知,大多数学生的词汇量少的可怜,口语化现象严重,一般只用陈述句,还不时有错别字和病句,可见,现在大多数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很差,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积累少。平常文学类的书读得少,优美的新鲜的词汇接触的少,更不用说有意识的去记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词汇储备少,用起来怎么可能随心所欲?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运用少。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是为写作文而写作文,也就是为了完成700字的任务。虽然写作时绞尽脑汁,但搜肠刮肚挤出来的,还是少的可怜的几个词汇,使人读起来很干瘪,味同嚼蜡。作文的语言有几个层次:有较多的错字与病句,这是最低层次;语言基本通顺,这是第三层次;语言朴实流畅且富有文采,这是第二层次;语言优美,辞藻华丽,富有文采,这是最高层次。就学生的现状而言,要达到最高层次是比较难的,但第二层次通过努力一般能达到。如在写作时,有意识地采用新鲜优美的词语,运用多种句式,以及多种修辞,并且能持之以恒,作文的语言就会越来越丰富,也会越来越有文采。积累少,无词汇可用,运用少,不能激发自己去积累,这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写作文变成了“挤牙膏”。

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丰富教案内容,精心组织授课的语言,使课堂语言优美,流畅,富有文采。这样的课往往能吸引学生,他们在获得课堂的知识含量的同时,自己也在品位老师的美言,美句,美文,从而思考,这个词用在这比别的词都好,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述会是怎样的效果?这种思考也是学生潜意识中提高自己组织语言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能够长期持续,学生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有意识地去积累词汇,组织语言,组织语言的能力自然会提高。有了源头活水,何愁作文之水不清?

第三,朗读的能力。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对语文课的一个基本要求,朗诵是语文课中一朵永不凋零花,没有朗读的语文课,总给人一种沉闷之感。怎样的朗读才是最好的朗读呢?一位老师在教学《泪珠与珍珠》时,最后插入了一个朗读片段。朗读的内容是这位老师自己所写的有关汶川大地震之后的感言。朗读结束后,学生眼里都溢满了泪水,沉寂了两分钟左右,教室内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一次成功的朗读告诉我们,除了读准字音,掌握断句外,浓厚的感情和饱满的激情是朗读必不可少的因素。

课堂上一次成功的朗读之后马上给学生集体朗读或单独朗读的机会,往往能事半功倍,因为这既给了学生一个朗读示范,也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念经式的读书变成充满激情的朗读,其间的进步不言而喻。

在课堂教学中,对比朗读给学生的启发性也许更大。有比较才能明优劣,有比较才能明得失。在教学《将进酒》时,我将自己的现场朗读和著名朗读家的朗读录音进行对比,让学生评价优劣,最后把问题集中在朗读这首诗时,应有怎样的的感情历程。经过对比,学生了解了诗歌的朗诵方法,也了解了诗歌的主旨,真是一箭双雕。

在课堂中,教师的一切语言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而进行的,一切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不只是为了使课堂氛围感人或展示自己的朗读功力。

所以,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容忽略的是语文教师讲课,语言必须有艺术,有特色,要言之简略,言之有序,言之有趣,言之生情,总之教师要讲得津津乐道,学生才能听得津津有味。好的语言课,最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那就是教师在挖掘教材中深含情感色彩的内容后,要通过自己抑扬顿挫的语调,还要辅之以表情,将文中的思想感情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思想受到感染,受到教育,获得知识,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言教学质量。语言教学不能像一潭死水,总是一个腔调,一种语速,一味地平铺直叙,只能把学生带人昏昏欲睡的境界。在语言教学中,生动的语言是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工具,既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愿意读书,就会产生一种执著的追求。

(三)以学科为本,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和谐。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少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的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现状:语文课人文性的缺失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内涵一直比较模糊。黄厚江老师立足学科本位,阐发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丰富健康的感情。

现在,教育的功利性使得人文性在课堂上逐渐消失。人们过分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和知识的获得,所以,幼儿园学小学的课程,小学学中学的课程,中学学大学的课程,大学学做人。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培养了一批畸形儿:高智商,低情商。大扫除时家长上阵,读大学时带保姆已不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大学生因生活不能自理而退学,xx大学生因承受不了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而自杀的事情也时有耳闻;更有甚者如杀室友,杀亲人。“救救孩子!”是时下许多有识之士发出的感叹。

如何救孩子?这既需要社会这个大环境少些功利,多些人道主义关怀,也需要教育更多地关注思想道德教育,并将这一点落到实处。就语文教育而言,就是要增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培养学生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丰富健康的情感。这也许是杯水车薪,但如果能细水长流,物质水平高而文化素质低这样一种畸形现象,或许能慢慢解决。

时代的形势要求增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但这并不是说要忽视其工具性,如果这样,必然会导致人文性的泛化,模糊其学科的个性特征,语文学科价值的体现,必须以其工具价值的实现为基础。

实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的实践主要是读与写。读的过程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反复读,读出感情,读出精神,读懂道理,就达到了文道统一。而写作的过程,更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作文的内容与形式相协调,相统一,文章才能优美、深刻,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讨论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激发学生思想的灵光,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也容易引导学生从人文角度去感悟课文。但在讨论时应要求学生“手不离书,言必有据”,“据”就是文本。只有这样,才算面对文本,进入文本,体验和感悟文本。脱离文本,任其天马行空地乱谈,谈得再好,也不是语文课。感悟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人文的角度去感悟,同时也应该而且有必要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去感悟,明白为什么这里边要用这个词?为什么这个句式更能表达出这种感受?然后习得方法,在以后的阅读与写作中学会迁移,这才是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也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不提倡本色语文,高中语文教学就难有出路,教师就没有办法教学,学生也没有办法真正学到语文。洗尽铅华,返璞归真,还语文课以本色,才能上出语文味,实现语文课的价值。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篇五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的英语学习很好。”;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rdquo;托尔斯泰还说:“这是一场灾难;成功的教学不需要强迫,而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rdquo;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时,他们才会专注于倾听和思考。

以下是我对新课程改革下英语教学过程的反思:

首先,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我们常说:“亲近老师,相信他们的方式。”;要使学生愿意学习,首先必须整合师生的情感。教师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感染学生,向学生传达亲切、信任、尊重和友好的感情。要让学生享受学习,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找出学生学习中的亮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从教师的鼓励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胜利果实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英语教学应该尊重个体差异,不能为学生制定统一的标准

英语学习的评价也应该是多样化和多层次的。这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实施分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同样,分层评估也有其优点和缺点。首先,分层评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近期发展区”。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明显成效,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自尊。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继续向高层次发展,让他们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让技能强的学生有机会进入高等教育。然而,它也会给一些更迟钝的学生一个自利的借口。

三、定期开展英语活动

通过英语阅读比赛、词汇比赛、诗歌戏剧表演比赛、教材戏剧表演比赛、手工报比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在学校营造英语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语言生活,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篇六

要迎接好新课程的挑战,我们就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本事与知识本事,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终身化意识,主要表此刻:

首先,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广泛的反思性教学实际上就是要求英语教师对教学不断反思、对业务不断提高、对自我不断发展,以促进教师发展朝终身化方向发展。反思将强化教师的创造性、激励个人成长愿望、有益于传授主要知识和培养课堂技能,养成教师的专业气质。

以高标准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教师将逐渐构成敏锐的专业确定力,使英语教师更加专业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克服一次性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使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成为教师反思和提高的机会。那么受益的学生就远不只一堂课、一个班级。

自我发展的终身化就要求知识必须不断更新,那么英语教师的备课就要随时光的变化而变化,随班级、学生的不一样而变化。这就意味着要求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要上出新意,都要推陈出新,无形中培养了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意识。

英语教师要力图把每一堂课都当作提高自我教学质量、指导课堂教学、拓宽自我专业眼界的机会。因为无论一个教学过程多么好,都能够改善或改革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其次,分析自我的教学经验,写教后感,有规律地反思成功或失败的经验。

还要经常分析教学实践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创新,把学生的需要与长期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一旦养成终身的自我评估习惯,教师将不断地挑战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把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和赋予课堂教学以活力当作自我的职责。

挖掘学生和当前语言教学的知识深度、开拓他们知识的资料广度、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认知发展。要明确地认识到英语教学是一个发展的领域,所以英语教师要经常研究教学实践,精通专业人文知识,同时还要了解英语教学的前沿问题,跟上学科的发展。经过创新,经过各种方式主动研究自我的教学,追求、探索自我不熟知的领域,自觉养成终身研究的习惯。

再次,英语教师要不断分析、评价自我的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构成自我教学行为原理,促进终身自我发展。

还要经常与同事交流、参加团体备课和研讨课,以类似的研究强化终身型的学者气质。另外,为更新自我知识,还要积极地与其它学科教师进行有效的互相交流和学习,积极寻求同事的帮忙,以教师和学习者的身份继续发展自我。

同时,参与同行教师的教学、欢迎同事以他们的观察帮忙自我做自我评价,或学习其他在教学上富有经验的教师。从而提倡内部合作与团队精神,实现跨学科、跨层次教学。

高中英语的教学反思 篇七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与认真学习,本人对于高中英语新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材使用及目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一、 高中英语新课程有效教学的体会

首先,在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挖掘学生和当前语言教学的知识深度、开拓他们知识的内容广度、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认知发展。要明确的认识到英语教学是一个发展的领域,所以英语教师要经常研究教学实践,精通专业人文知识,同时还要了解英语教学的前沿问题,紧跟科学和时代的发展。通过创新和其它各种方式主动研究自己的教学,追求、探索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自觉养成终身教研的习惯。 其次,英语教师要不断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自己教学行为原理,促进自我终身发展。还要经常与同事交流、参加集体备课和研讨,通过不断的研究来强化自己终身学者型的气质、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另外,为更新自我知识,还要积极地与其他学科老师进行有效的相互学习和交流,积极寻求同事的帮助,以教师和学习者的身份继续发展自己。

同时,参与其他教师的教学、欢迎同事从他们的视觉来帮助自己做自我评价、向其他富有教学教研经验的老师学习。从而强化内部合作和团队精神,实现跨学科、跨层次教学。 再次,新课程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和定位。长期以来,我们高中英语教学都是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目的是为了高考能够出成绩。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目的,忽略了语言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有重要的人文与社会意义。”

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我们首先要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过去我们教师把自己作为中心,要学生围着自己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和发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 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问题1:教师对《新课标》认识不够

虽然新课改实施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但是依然有相当数量的老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许多老师还是新课程老办法,与高中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有较大的距离。许多教师手里没有《新课标》和《新课标解读》,不明确高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从而导致新课程教学的不到位,甚至偏离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

建议: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学校应该提供有关《课标》的研读材料,教师们应以《课标》的学习和研究为重点,了解课程的性质,掌握课程的理念、设计思路,研究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明确实施途径,研究和掌握新课程的教材教法及教学评价方法,把握《课标》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要求,只有通过学习研究,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新《课标》中新的教育理念的真谛,并自觉有效地运用其来指导、规范和衡量高中教学每一模块每一单元每一个主题内容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主动性,避免盲目性。

问题2:教学内容多与课时不够的矛盾突出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遇到的最直接的问题是英语教材模块教学内容容量大,教学任务重,而课时又少,从而造成课堂教学缺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仍然采用传统讲授法,学生仍然以听讲为主,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建议:

针对目前模块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教师应在重点掌握教材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特点的前提下,研究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任何试验都是在大胆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标准”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调整及取舍,更科学、更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教学条件和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敢于打破教材顺序,整合教学内容,在规定的课时数内完成模块的教学,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备课过程应透彻理解教科书中各章节的内容,把握其重点、难点和关键,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设法调动一切教学手段,把重点和难点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信息。

问题3:初高中教学缺乏衔接,导致教学困难

原因有三方面:

1.学生在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学习上,尤其在听力和语法上很难适应高中的学习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突变。这些变化使得刚步入高中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教学。

2. 任高一年教学的教师多数是高三年下来的教师,他们往往下手重一些,对学生的要求偏高,有的过早地使用高考题,造成大部分学生感到授课内容难。

3.中考后经过两个月的假期,学生的部分语言知识已经遗忘,加上高一年新的语言知识,造成学习困难。

建议:高一教师应首先解决学生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问题,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要在对自己学生进行摸底后,根据本校、本班的情况,确定衔接内容、时间长度和方法。有机建立起初中知识体系与高中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 这样有助于新课程教学的实施。 问题4:教辅质量差或与教材不配套,影响了教学效度

在教学中课本和教辅是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提供了基本材料。在本次教学调研中,教师们普遍反映他们使用的教辅有的虽然出自同一个出版社,封面设计新颖,然而内容却是陈旧的或练习高于教学目标要求,甚至是取自高考模拟题,造成学生解题困难和时间精力的浪费;有的则存在印刷质量问题或由于匆忙上市而未对错误进行订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度。原因是学校和教师在选择教辅时,没有获得多种由正规出版社出版的、由英语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编写队伍的版本进行比较和选择;或在选择教辅时没有以教科书框架、脉络、知识、技能体系及各章节之间知识的联系为依据慎重进行挑选,结果造成教与学的困难。

建议:针对目前所使用教辅的不足和缺点,在使用教辅时,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对哪些内容必须让学生牢固掌握,哪些内容只须让学生了解,哪些习题应让学生练习,哪些习题可以选做或不做,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以免造成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诚然,在任何改革中经验与问题都是共生的。改革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能否适应新要求。因为对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改变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角色定势,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育方式、教育行为,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就像把一个习惯用右手的人变成一个左撇子那么艰难。尽管改变会使我们困惑和痛苦,但更多的是欣喜,因为改变给我们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只要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本着务实求真的态度,认真实践和研究,就能使新课程的实施起到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作用。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反思 篇八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对课文用心去感悟,他们所"读懂"的也只不过是根据以前的思维定势而得到的"微言大义",至于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都无从知道。因而,课上学生自能"读懂"等课结束了学生没有问题可以问了。其实这种没有问题实则是最大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是学生缺乏独立思维的一种表现。

语文教学怎样走出没有问题的误区呢?我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放手去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语文教学反思,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就象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了。

高中英语的教学反思 篇九

随着英语新课程的推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的提出和倡导,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纷纷出现,课堂教学异彩纷呈,极具观赏性。但是认真审视一下目前英语的课堂教学,不难看到存在着重现象不重本质、摆花架子的问题。通过近段时间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新理念、新观点的研读,我感到,由于对新课程缺乏深入理解,在一些理念,观点上有必要进行反思,正确认识和理解新课程的设置,有针对性地避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一、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体现这一理念,教师是否就应该退避三舍、让出讲坛?有的教师不惜大量时间创设情景,让学生耗费大量精力,一味的体验和感悟新的语言点,尤其是观摩课,展示课活动中,只怕评委说自己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观念陈旧,于是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让学生讲,让学生活动,让学生探究。

课堂上,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知识的生动表现,是教师导学的重要依据。然而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课堂气氛很热闹,表面看上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教师以提问的方式“灌”,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见解,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反复。

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现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方式,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运用语言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感知,体验,实践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这在客观上保证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塑造和构建了学生主体,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兴趣的培养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机,而且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所以兴趣是激发学生进步,开拓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不可缺少的源泉。教师应对学生倾注爱心,注重在平时的教学中全面关心,爱护学生,多给学生以鼓励和帮助,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

2.其次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传授的指示只有通过学生的消化,吸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指示。并在运用的同时形成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现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各个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人们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

我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特别强调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有时课前3

分钟用美妙的英文歌曲作前奏来迎接课的开始;有时用一些英语笑话、国外趣闻来拓展他们的眼界,也培养了师生间的情感。有时,课前五分钟有一两个学生Do duty或者Daily talk,有三至五人Retell。每节课中都进行全班pair work和group work,让每个学生有开口练的机会和人人参与的机会。课后小结三、四分钟,仍让全班学生参与学习讨论。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生生活动和师生活动,总结出本课的要点。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

高中英语的教学反思 篇十

我们英语科组举行了科组学习交流活动,我们大家听了黄桂程老师的一节高效课堂英语写作示范课。使我明白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写作中是如何体现的。并理解了高中英语新课标写作的目标:能够让学生正确的表示事实、观点、情感力、想象力,培养学生规范的写作习惯。同时写作教学融入了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在词、句、篇上狠下功夫,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的能力和兴趣。

听了黄桂程老师的写作课,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使我认识到了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存在许多弊端。下面谈谈本人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写作练习进行了反思。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石,让学生在平时中做到以下几点:

1.积累短语词汇

2. 摘抄阅读理解中的优美句子和段落,并加以背诵。

3.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互依赖的,对四者的牢固掌握是写好英语作文的前提条件。 4. 控制写作时间和书写规范,集中精力,一气呵成。

二,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1.构思阶段:

首先要帮助学生认真审题,明确要点、人称、时态。讨论可用的语言素材,按照时间或地点的转移等某种顺序,形成写作思路。最后明确作文结构,注意句子之间的过渡,让学生做好初稿的准备。并做到心中有数,有条有理,清晰分明。

2. 评价阶段

写作讲评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每一次认真高效的讲评都会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对于学生出现的典型性的错误要及时在课堂上反馈。对于作文的批改可用多种形式:如学生自评、采用投影集体评价、教师讲评等。采用这些灵活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批改作文,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并且积累同学中优秀习作的好句式。同时有错误的地方教师又能及时纠正,让同学们产生共鸣,注意,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3. 写作要注意的方面:

(1).过好审题关,审清题目要求,包括文体、题材。

(2).过好语法关,除了注意情节的完整性之外, 特别要注意句子的完整性,如人称、时态和语态等的一致性和行文的连贯性等。

(3).为了使文章连贯,要恰当地使用连接词。

(4).书写要细心、工整,避免涂改。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学习,使我认识到自己在平时写作教学中许多不足之处,我要不断

借鉴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渐写出优秀的作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10篇高一英语教学反思就到这里了,希望在高中英语教学反思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