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高校教师论文最新7篇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高校教师相关内容,快回答精心整理了7篇高校教师论文,欢迎查阅与参考。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 篇一

1.加强整体性培养:以党建工作为龙头,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增强职业素养与育人意识;要在推进社会实践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工作实效;要在完善政策机制上下功夫,全面推动成长发展。理想信念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占主导地位。一个人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能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头脑清醒,以执着的信念为引导,不迷失方向。因此,正确政治方向的教育,应成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一要针对青年教师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梦教育,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通过正确引导,是他们科学的理解党和国家的现行政策,正确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自觉坚定理想和信念,明确所担任的历史重任。而要从青年教师的思想实际和工作特点出发,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既讲道理有办实事即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时效性。三要以党建为抓手,认真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热情,坚持面向一线、一流,力求发展一个,影响一边、带动一批。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激发青年教师的上进心和荣誉感。

2.注重个体式帮扶: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搭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环境,创新教育工作方法,加强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教育活动,形成个别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邓小平指出:“我们政治工作的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建设的规律,努力创新方式方法。

3.健全激励性机制:加强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强化队伍建设,积极倡导人文关怀,以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为突破口,稳步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加强奉献精神教育,提升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为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4.建构绩效评估体系:以人的主体建构为核心,设置评估目标体系;以多种角度为切入点,优化评估内容体系;以多样性、综合性为特征,丰富评估方法体系;以自我评估为重点,构建评估反馈体系;建构上海高校青年教师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估体系。

二、结语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 篇二

【关键词】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建设

一、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与现状

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教师应具有怎样的职业道德?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我国有着明确的规范性文件中所作出的具体规定,如对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于2011年12月30日,由国家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印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一《规范》教高等学校教师的师德界定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等6个方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国家教育部2008年修订,亦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论从对师德的概述和分类阐述的内容看,虽然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师德内涵有所区别,但本质性的内涵是共通的,那么可以师德的共通性内涵来探讨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以特殊性内涵来探讨具体到某一层级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内涵。从师德的共通性来讲,教书育人是核心内容,教书育人需要“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与学生一瓢水”。教师的学识修养和师德修养共同构成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既需要在学识上成为能够以广博的修为来满足教给学生和教会学生的需要;亦需要在德行上能够以良好的修为。若教师在学识修养和德行修养上处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状态,又怎么能培养教育出品德高尚学识厚成的学生呢?“正人必须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俗语都可用来说明教师加强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代表个人的德行状况,黑必将与他们的学生的德行养成质量联系在一起。2.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不足。其一,弱化于“无形”。“形”指什么,指形成教育模式或规范。从高等师范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对比看,职业道德教育属于潜在的“无形”教育,专业课教育属于明显的“有形”教育。所谓“无形”是与“有形”相对比而言的。专业课教育的“有形”可见学校有明显的教育渠道和教育方法,有课程、实习、设备等作保证,而职业道德教育则缺乏这样的保证,处于说起来重要,体验到实际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上匮乏,处于缺乏“抓手”的运行状态。其二,僵化于“作业流程”。高市学校普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处于“例行公事”的层面,没有做到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缺乏内容、方法、载体方面的创新,没能结合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没有结合高师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摸索出适合高师院校的方法或方式,形式主义、课程主义思想严重,教育内容你改体现不出时代性,教育方法单一僵化,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得职业道德教育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僵化于完成一种作业流程。

二、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改善

其一,科学性与研究性兼容。高等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贯彻崇尚科学、严谨求实的理念。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探索符合高师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客观规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设计上体现科学性与研究性并重,保证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符合学生修养师德的实际需要。且注意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拿出新方法。其二,激励性与自律性结合。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要在加强师德建设课程建设基础上,积极开展“三热爱、三提倡、三增强”等主题式职业道德建设活动。“三热爱、三提倡、三增强”的主题即热爱教育,提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热爱学校,提倡爱校如家,增强为教育事业建功立业的事业心。学校有计划、定时间组织学生看师表风范、礼仪教育系列录像。通过观看,让学生进行自我对照,寻找自己的不足之。不断强化学生的现代教育理念,讲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时时处处能够自觉地以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其三,正面性与反面性示范相结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需要正反面电箱的示范作用。正面典型无疑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好的学生,可以是学生身边的同学,也可以是从同学身份已经转变到教师工作岗位上的学长们,树立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好的陷进典型为标杆,让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有身边的榜样作用可效仿。反面典型也能发挥示范作用,但这种师范的性质式来自反方向的,是反面的例子。在教师岗位上,也总有一些师德表现的反面例子,可以将这些反面的人和事拿来予以剖析,让学生在活生生的案例面前受到师德反面教员的警示和警醒。

高校教师范文 篇三

一、高校师德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生活也在悄然着发生改变,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都遭受都了巨大的冲击。高校教师也难以避免的受到了中西方各种不同思想的强烈冲击,高校教师的师德出现了严重的下滑情况,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坚定的政治观念与崇高的理想

支撑高校教师坚持贯彻义务,做到爱岗敬业离不开崇高职业理想与坚定内心信念的支持。当下大多数的高校教师都具备了较高的政治觉悟性,能够贯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在教学和教研过程中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可是因为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部分教师对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缺乏坚定的意识,没能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般方针政策,忽视了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缺少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分辨能力。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工作过程中感到茫然,提不起工作热情,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与人才素质的水平的培养造成严重影响。

(二)缺乏品格观念人格魅力较低

为人师表所起的是一个带头模范性作用,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要接受品德陶冶的学生。教师的工作是传道解惑,在这个过程中也肩负着塑造学生品德的作用。高校教师需要了解自身职业的特殊性特点,严格要求自己,培养爱岗敬业的无私品德,时刻树立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

可是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高校在人才价值取向与标准判断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误区。而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也只看重业务素质的提升而忽视了政治素质的培养,过分重视学历而不重视人格人品的培养。

(三)师德体系建设不够全面

有的教师大部分刚刚毕业没多久,从学生这个角色转变至教师这个角色让其难以快速适应。并且大部分的教师是从综合类大学毕业,没有接受正规的师范培养,这些教师从教之后,接受的职业道德培训也只有短短的岗前培训那一段时间,自身没能对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道德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缺乏系统完整的教师得到理念。参加工作之后,一些青年教师更是没能继续严格要求自己,所以造成部分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存在问题。

二、强化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策略

高校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是知识的化身,是道德的楷模是良知的表现,是据别高尚得到品质的尊敬对象。但是在社会转型阶段,本应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高校教师师德陆续了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强化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刻不容缓的任务。强化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考虑。

(一)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

国家与社会需要为高效教师师德的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提升其物质水平与社会地位。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一线骨干力量基本上都是高校教师,沉重的教学工作任务与不高的工资待遇,也会造成一部分的高校教师出现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社会和学校能够从实际工作于生活角度出发,密切关注教师的各项合理化权益,将师德的发展建设与教师的生存发展结合起来思考,优化教师的实际工作环境,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建立高效的师德评价标准

师德评价是一种外部强化方式,也是强化师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方式。将师德评价和师德教育、师德管理进行有效结合,用师德评价作为督导师德建设的外部力量,组成一项积极的师德建设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中最主要的解决问题是依托激励体制,让教师能够自觉的遵守职业道德,同时用高超的热情与创新的精神提升自我的师德建设修养。激励机制的内容主要包括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两个层面,有效的激励方式必然会大大的激发高校教师的个体创造欲。自然,高校教师激励制度的建设需要依照不同教师的不同情况而具体设定,设计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激励方式。例如表扬先进、树立典范等等。

(三)人本主义思想服务高校教师

师德建设过程中,需要树立起人本主义思想,也就是以高校教师为本,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贯彻坚持一切从高校教师的生存、发展层面出发,充分的尊重、关心、理解高校教师,以有效的调动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教学创造性,设立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轨迹规律,切实防止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成为一种形式主义工作而缺乏实际的建设效果。

高校教师 篇四

教育乃立国之本,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对前人研究的综述,探讨教学能力的内涵、教学能力的构成、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困境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路径,以期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通道,探讨其如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能力的内涵

有关教学能力的定义,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外国学者认为,教学能力是个体的综合特质,是进行有效教学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总和[1]。《教育大辞典》将教学能力定义为:“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构成。”[2]尽管学者们对教学能力的界定不同,但都认同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能力的结构

RonaldD.Simpson等人认为,教学能力包括学术能力、计划能力、管理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评估和反馈能力、人际交往能力[3]。L.DeeFink则认为,教学能力包括专业技术知识、课程设计能力、教学实施及管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4]。国内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对教学能力的构成有不同的认识。教育学学者认同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和研究能力;社会学学者认为,终身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心理辅导及国际化适应能力、信息化能力是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心理学学者认为,教学能力由教学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监控能力三个因素构成[5]。部分学者认同教师教学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教师的认知能力,特殊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独特的能力。李旷认为,教师教学能力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综合,一般能力指智力、操作能力、言语能力;特殊能力指教育教学能力、管理学生的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自我意识能力[6]。此外,研究者强调教学中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如李晓静等认为,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更新能力、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7]。张建敏认为,观念革新能力、学习提升能力、指导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双语运用能力、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8]。对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界定,虽然国内外学者、不同学科领域有不同的看法,但有其共性。首先,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为实现培养人才的教学目标、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所表现出的个人能力;其次,教学能力是由多个维度、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能力;再次,教学能力还包括教师个人综合素质及教学研究能力。

三、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困境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研究是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一些研究者认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偏低,主要表现为对教学内容不熟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组织能力不强、教学研究能力欠缺等方面。佘远富认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对教学内容不熟悉、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模式单一、过分依靠多媒体且使用不当、教学研究不深入等方面[9]。赖富强等人认为,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语言组织技巧、课堂管理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同时缺乏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磨炼,教学业务能力不足[10]。智安然通过调查发现,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不平衡,在驾驭教学内容、因材施教、脱稿讲课、教学创新、反思以及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较为欠缺[11]。

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

研究者多从个人因素和学校因素探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而个人因素包括受教龄、从业态度、知识结构、实践经验等。袭雅楠调查发现,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包括择业心态与教学热情、教师道德与责任心、知识结构与转化能力、教学反思与自我发展动机[12]。此外,身份角色意识、专业文化素养、教学实践经验、教学反思等个人因素是制约教学能力提升的根本[13]。学校因素包括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政策制度两方面。学校的文化氛围指学校的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校园建筑、绿化、校风、学风、学校的文化底蕴、人际氛围等。学校的政策制度包括学校的职称评审制度、教学科研制度、考核制度、师资培训制度、激励机制等。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原因包括:学校考核评价方式不完善、轻视内部培养、欠缺能力助长机制[14]。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等校园文化,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13]。

五、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旨在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讨。西方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如美国发起了“未来师资培训计划”,旨在对博士研究生进行教学能力培训[15]。北美高校建立了“教学研究中心”,如加州高校为新教师开设了“教学和资料中心”、美国科罗拉多州高校建立“终身学习中心”等,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平台[16]。国内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多以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提升路径多从教师、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三位统一体的方案。束仁龙认为,需要改革教师培训模式,加强教学管理的力度,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方能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17]。张宇庆提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需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地位;搭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成长体系,构建有效的教师考核制度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倡导教学学术,加强教学研究[16]。

作者:马定松 单位:云南中医学院

参考文献: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8.

[5]张大良,纪志成,周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和影响因素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9,(9).

[6]李旷。教师的工作积极性[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7]李晓静,刘劲。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素质[J].现代教育科学,2006,(1).

[8]张建敏。全人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12).

[9]佘远富。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考察与对策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

[10]赖富强,罗永红,夏敏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探讨[J].科教导刊,2012,(3).

[11]智安然。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3.

[12]袭雅楠。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13]金利。地方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14]童靖。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现状透视[D].长沙:中南大学,2007.

[15]汪泽贤。美国的“未来师资培训计划”与博士生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1,(3).

高校教师 篇五

一、为人师表的内涵和要求

“师表”一词, 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意思与“师范”相同,是指学习的榜样。为人师表原是对官、师的共同要求,现代则主要用于对教师的要求。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即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罗国杰先生在《伦理学百科全书》中把为人师表具体化为五方面:言行一致、文明礼貌、语言美、仪表端庄、作风正派。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人师表的内涵不断丰富,为人师表的要求也不断扩大范围,对高校教师来说,为人师表的要求主要是:模范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廉洁从教;仪表端庄大方,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生保持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谦虚谨慎,诚实守信;尊重同志,团结友爱;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积极参加和谐校园创建活动。

二、高校教师为人师表状况

1.当前教师为人师表方面取得的成绩

其一,大多数教师能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以及社会公德。在教学过程中,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注重身教,自觉维护人民教师形象。其二,大多数教师作风正派,廉洁从教。树立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以教谋私,不打人情分,不利用工作之便向学生和家长谋取不正当利益。在对“改试卷时,你有过打人情分的情况吗”的调查回答中,85%的教师选择了“没有”。

2.当前教师为人师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一是教书育人方面。对学生关心不够。少数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在经济、利益、荣誉面前过分注重个人得失,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不够,认为育人是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的事,与己无关,不愿意花点时间做学生的工作;二是遵纪守法方面。有的教师不但不严格要求学生,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自己也做一些有悖校纪校规的事,甚至违法犯罪,在学生中造成恶劣的影响;三是关心集体方面。有些教师集体观念不强,协作精神欠缺,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对集体不闻不问;四是工作作风,诚实守信方面。少数教师学术研究的作风不实,存在浮躁心理,甚至出现学术虚假现象,自毁教师形象;五是廉洁从教方面。有的教师经不住利益的诱惑,出现了对学生乱收费、打人情分等现象,虽属个别现象,但影响很坏。

三、教师如何做到为人师表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就是说我们做教师工作的,必须要做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那么教师应如何做到“为人师表”呢?

1.自觉修养,注重实践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要教育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自己必须不断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人的道德品质的善恶优劣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一个教师良好的为人师表形象也不是先天具有的。教师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了受外部条件影响外,最主要因素是教师有没有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并且做到持之以恒。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有关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强化“为人师表”的意识,把“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看成是一种与职业需要不可分离的部分,以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为人师表水平。实践是检验教师为人师表的标准,是教师为人师表的动力,是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最佳途径。教师在处理自身与同事、学生、家长和社会及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实践中,通过不断的体验和提高,使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真正做到“培育德行,为师垂范”。

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师作为施教者,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德行的指导者,行为、价值判断规范的榜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折射出一定的社会、政治、道德观点,教师个人形象也作为范例出现在学生面前,容易被学生所认识、模仿,总之,教师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孔子在论述教师以身作则)快回答○www.kuaihuida.com(的重要意义和师表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时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充分地肯定了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也指出“一个教师必须好好地检点自己!他应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奥地利教育哲学家马丁・布贝尔所说:“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足以对学生的整个人起真实的影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身教最可贵,行知不可分”。这些话,时刻警醒每一位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教育者身份。要求教师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按时上班,关心集体,诚实守信,自觉抵制教育领域的不正之风,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示范,用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作风和行为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3.严谨治学,热爱学生

常言道:“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教师以学而不厌的精神,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地更新知识,勇于更新观念,不断接受新事物,不断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不断认知教育规律,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改善教学方法和技能。正如加里宁说的:“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严谨治学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严谨治学要求教师以严谨的态度把教育和教学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以负责的态度对待教学。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该把自己的爱给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育人的过程首先是老师热爱学生的过程。不少学生是因为受到老师热爱才热爱教师,才热爱他所教的那门学科的。师爱是最神圣的。教师要在思想、学业、健康等方面关心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耐心细致地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身得到不断的成长和进步,而同时,教师的治学严谨和对学生的关爱精神,对学生会有积极的影响,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对学生热爱、相信、尊重、关心、爱护,无不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以老师为榜样,努力学习,关心他人。

4.培养魅力,引导成长

教师要具有学识的魅力和人格的的魅力,教师有了这双重魅力,才能言以诱人、行以导人,才能堪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孟二冬老师的影响力为什么这么大,成为全国广大教师和学生学习的榜样,因为在他身上,不仅体现了学识的魅力,而且体现了人格的魅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学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正是要求教师要建构精深的广博的知识结构,广泛涉猎,博采众长,完善技巧,提高适应教学能力。教师要具有学识的魅力,就要甘于寂寞、严谨治学。在治学的道路上不畏劳苦、脚踏实地、不拘陈规、勇于创新,坚决抵制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浮躁之风,坚决抵制贪图虚名、弄虚作假的违反科学和学术道德的不良风气,做一个有科学道德和学术良心的人。教师要具有人格的魅力,就要明辱辨耻、率先垂范。按照师德的基本要求,不断加强思想修养,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恪守基本道德规范,提高道德素质,确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观;不断加强法律修养,增强法制观念,确立社会主义的法制观。教师要时刻不忘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率先垂范,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积极实践者,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用良好的思想道德影响学生,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学风和高尚人格的力量为学生做出榜样,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5.仪表整洁,语言得当

曾有过这样的格言:“脸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一个人的仪表、语言往往反映出这个人的思想风貌、文化素质,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仪表和语言,以体现出内在的知识和道德修养,使学生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总的说来,教师的仪表必须整洁、朴素大方;举止必须端庄、得体。具体来讲,在仪表方面,要求教师衣着朴实整洁、举止稳重端庄、态度和蔼可亲、风度从容典雅、教态高雅洒脱。在语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的交流中,在参与学生的活动中, 要使自己的语言具有平等性、教育性、启发性等,做到表扬不失实,批评不伤心。

6.健全制度,规范引导

要做到为人师表,单靠教师的自我约束肯定是不够的,必须与外在规范相结合。外在约束包括制度、道德、氛围和环境等因素,其中,制度是关键性因素。我们必须先从外在规范对教师的行为加以引导,调动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并使之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追求。

高校教师 篇六

高校教师辞职报告范文(一)

尊敬的校长暨校董事会:

本人自从××年××月××日开始,有幸与××学校签约,成为教书育人队伍的一员,收获很大,也十分珍惜这段美好时光。最近,由于本人(1.身体;2.家庭;3.个人兴趣;4.教学能力;5.发展需要;6.个人志向;7.私人;8.其他。)原因,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辞去所担当的课程教授任务,离开××学校。希望校长以及校董事会能够批准本人的请求。

此致

敬礼!

XXX

XXXX年XX月XX日

高校教师辞职报告范文(二)

尊敬的校领导:您好!

首先,非常感谢您这几个月来对我的信任和关照。

这段时间,我认真回顾了这些天来的工作情况,觉得来昂立工作是我的幸运,我一直非常珍惜这份工作,这两个月来校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教导,同事们对我的帮助让我感激不尽。在学校工作的这段时间中,我学到很多东西,无论是从专业技能还是做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感谢学校对我的关心和培养,对于我此刻的离开我只能表示深深的歉意。非常感激学校给予了我这样的工作和锻炼机会。但同时,我发觉自己从事培训学校教师的兴趣也减退了,我不希望自己带着这种情绪工作,对不起您、也对不起我自己。真得该退出了,刚好此时是试用期有此次机会,所以我决定辞职,请您支持。

请您谅解我做出的决定,也原谅我采取这种离别方式。 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我们学校已经招了很多学生,我很遗憾不能为学校辉煌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只有衷心祝愿学校越办越大!学校领导及各位同事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XXX

XXXX年XX月XX日

高校教师辞职报告范文(三)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因为诸多个人原因,经过深刻冷静的思考后,郑重的向学校领导提出辞职要求。

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学校给予了我良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学到了一些新的东西充实了自己,增加了自己的一些知识和实践经验。学校的工作气氛很好,同事们工作都很努力,领导也很体谅下属,在学校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对于学校长期的照顾表示真心的感谢!

所有的前续工作在学校上下极力重视下一步步推进。也正是考虑到学校今后推进的合理性,本着对学校负责的态度,为了不让学校因我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我郑重向学校提出辞职,望学校给予批准。

祝学校推进顺利创造辉煌,祝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们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此致

敬礼!

XXX

XXXX年XX月XX日

看过“高校教师辞职报告范文”的人还看了: 1.高校教师辞职报告怎么写

2.高校教师辞职报告怎么写

3.特岗教师辞职报告范文

4.教师离职申请书模板

高校教师 篇七

第四代评价理论为评价领域提出了全新的理念与方法,基于关注利益相关者和主张价值多元化,提出“回应、协商、共同构建”的建构主义方法论,启示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要重视利益相关者,并在丰富评价理念的基础上注重对教师教学的质性评价。

关键词

第四代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启示

所谓“第四代评价理论”是指由著名评价专家古贝(E-gonG.Guba)和林肯(YvonnaS.Lincoln)提出,并于20世纪80-9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评价理论。该教育评价理论提出“回应、协商、共同构建”的建构主义方法论,对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启示。

1第四代评价理论的缘起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者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增值的过程[1]。美国学者泰勒(RalphW.Tyler)在其开始于1933年的“八年研究”中正式明确提出“教育评价”(EducationEvaluation)概念,并提出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即教育评价的泰勒原理。古贝和林肯梳理了评价理论的发展,并将其分为四代。评价理论的第一代被称之为“测量时代”,盛行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30年代。这一时期,评价等同于测量,评价者主要是掌握测量的工具和技术,继而实施测量并收集数据。第二代评价被称之为“描述时代”,以泰勒研发的测量新的课程体系作用的测试模式为代表,评价者担任描述者的角色,强调的是描述绩效与目标的匹配程度,主要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后期。第三代评价被称之为“判断时代”,在描述的基础上坚持主体价值判断,评价者在延续前两代角色的基础上还要制订评价标准、目标等,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古贝和林肯对前三代评价理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首先是管理主义的倾向,管理者拥有评价工作的主导权,决定评价结果是否公布以及向谁公布,并可以规避对自己不利的评价结果,最终影响评价的进行与最终结果。其次是忽视价值多元化,前三代评价理论虽标榜“价值中立”,却以自己的价值观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没有考虑到除此之外的其他价值观念,如多元文化间存在的“价值差异”等,这问题也造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很难普遍认同该评价理论。再者,其过分强调评估的科学范式,评价过程是固定不变的流程,缺乏弹性。此外,使评价工作在过分强调追求真理的同时忽视了对价值方面的追求。鉴于前三代评价理论存在的问题,加上20世纪80年代后,各国的教育普遍进入改革高潮,1989年,著名评价专家古贝和林肯出版专著《第四代评估》,标志着第四代评价理论的基本成型。

2第四代评价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四代评价是以利益相关者的主张、焦虑和争议作为组织评估焦点,决定所需信息的基础的一种评价形式。第四代评价又称“响应式建构主义评价”,以两个因素作为基础:第一个因素是响应式聚焦,即以利益相关者参与为基础,决定要解决的问题和收集的信息;第二个因素是建构主义方法论,即正哥研究程序的实施是在建构主义范式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上的[2]。第四代评价从建构主义出发,认为现实并不是纯客观的、外在于人的东西,而是人们在与对象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建构物”。

2.1回应是评价的出发点

“响应式评估”最早由斯泰克(Stake)提出,由利益相关者通过大量时间、资源的消耗进行互动协商,最后确定评价的参数和界限。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持有不同的“主张”、“焦虑”和“争议”,而任何评价过程都是以确定要提出的问题以及需要收集的信息开始的,评价者的工作是发现这些不同的因素,并在评价中给予回应。第四代评价将回应的对象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评价活动的人,即提出评价需要、使用评价结果以及实施评价工作的人;第二类是评价的受益者,即通过评价、评价方案或评价工具而有所获益的人;第三类是评估的受害者,即从某种评价中获得负面影响的人。第四代评价认为需要回应的内容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主张”“、焦虑”和“争议”。“主张”是由利益相关者所提出且有利于评估对象的方案,如某些教师声称某种阅读教学法能迅速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焦虑”是利益相关者提出的不利于评估对象的方案,如某些教师提出使用计算机会降低学生的计算能力,而评估对象的运用将增加家庭作业;“争议”是理智的人不一定都赞同的某种事情状态,如在学校进行宗教教育等。

2.2共同建构是评价的本质

古贝和林肯认为,价值(value)是“评价”(evaluation)这个术语真正的根基。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评价时,大都把它的本质属性归结为价值判断[3]。要做出价值判断就需要有价值标准,第四代评价否定了前三代评价的“价值中立”,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体系,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价值标准。评价是众多利益相关者,特别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通过不断的交流协商,双方达成共识的建构过程。共同建构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利益相关者的识别,并要求其提出各自的主争议和焦虑。第二阶段,由其他群体对第一阶段中利益相关者提出的主张、争议和焦虑进行评论,提出赞同、驳斥或其他回应。许多原先的主张、争议和焦虑将在此阶段被解决。第三阶段,上一阶段中未被解决的主张、焦虑和争议会成为评价中所收集信息里的先导组织者。第四阶段中,通过评价者的引导,利益相关者开始协商所收集到的评价信息,尽量争取能在每个有争议的问题上取得共识。当然,这样的协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这些未能被解决的问题将作为下一轮评价的核心。

2.3协商是共同建构的途径

第四代评价包括12个基本步骤:(1)与委托人或授权评价的赞助人订立协议;(2)组织评价;(3)明确利益相关者;(4)通过解释学辩证循环过程完善利益相关者内部的联合(或协作、共享)建构,具体集中在利益相关者的主张、焦虑和争议上;(5)通过引入新的或另外的信息,使组织成员发展更高层次的应付新信息的能力,以检验并扩大群体内部的建构;(6)挑选出已解决的主张、焦虑和争议,即那些一致同意的部分;(7)把未解决的主张、焦虑和争议按优先次序排列;(8)收集有关未解决的主张、焦虑和争议的信息;(9)为谈判协商准备议程;(10)实施谈判协商;(11)把达成的共识及行动计划拟成报告;(12)再循环。以上12个步骤并不是严格的线性排列,有时候是来回往复或有跳跃性的,其中步骤4至步骤11都是协商的过程,是持不同价值观的各方参与者不断交流、讨论、协调评价标准间的分歧,进行共同建构,进而达成共识的途径。

3第四代评价理论对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启示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其过程和结果直接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及高校的发展。第四代评价理论虽有一定的不足,但仍可以为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3.1重视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利益相关者

随着高校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高校内部各项管理活动不是单纯的高校管理者的管理事务,而是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是高校内外部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职责。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内部利益相关者,如高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也包括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政府、社会和学生家长。为了使评价工作能真正起到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必须纳入高校教师教学评价领导者和组织者的重点考虑范围内。首先,应确立并保障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其次,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教师教学评价创设平台。再者,推动不同利益相关者在教师教学评价中达成共识。

3.2丰富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理念

第四代评价理论尊重多元化,并在此基础上主张通过协商达成共识,使评估处于和谐状态。理念指导行动,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理念是指导评价的重要思想,也是影响教学评价价值取向确立的主导思想,关乎着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及效果。高校教师评价涉及众多方面,教师教学评价作为教师评价中的重要部分,目前在整个评价中所占权重却很小。因此,要丰富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理念,首先要使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之间建立平衡关系。“教学学术”(scholarshipofteaching)是美国在针对教师教学与科研失衡的问题上所提出的概念,以此将教学提高到学术的高度。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第七任主席欧内特•L•博耶(ErnestL.Boyer)对“教学学术能力”是这样定义的: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在教师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之间建立桥梁,认真计划并检查教学程序,刺激主动学习,超越知识传播实现知识的改造和扩展[4]。“教学学术”的提出丰富了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的理念,是教师教学评价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美国高校通过提出重视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的发展,带动本国高校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推动大学教学,值得我们借鉴。

3.3重视对高校教师教学的质性评价

所谓质性评价,是指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5]。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采用诸如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以及领导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普遍采用可量化的评价量表,这存在一定的不足,重视对高校教师教学的质性评价是有必要的。首先,质性教学评价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价值。“生成价值”是指教学过程中个体身上体现的非人为控制的、不可预期的价值,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的教学智慧和人格魅力等。这是教学评价应该考量的重要方面。其次,质性教学评价关注评价的长效性。教学具有其自身特殊性,它不像学术研究,在一定时间内有可见的研究成果,教师的教学成果是体现在学生身上的内在表征,甚至是连学生自己也难以觉察的,具有长效性。针对该性质,美国高校在一定时间内对毕业学生情况进行追踪调查,以便收集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信息,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有效方式之一。再者,质性评价的功能是促进沟通、反思与改进[6]。质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通过评价者的观察、评价双方的对话等,对过程进行描述与反思,将评价结果切实用于高校的内部持续改进。一方面,高校管理者通过收集教学评价的信息可以充分了解本校教师的教学情况,发现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做出相应改革;另一方面,教师本身也能通过评价结果了解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及时调整,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作者:周柔玲 单位: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85.

[2]EgonG.Guba,etal.第四代评估[M].秦林,蒋燕玲,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

[3]陈玉琨,赵永年。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MichaelTheall,:ValidDecisionsfromValidEvidence[J].NewDirectionsforTeachingandLearning,2001.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的7篇高校教师论文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高校教师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