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教学案例【优秀4篇】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但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教学案例,快回答整理分享了4篇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范文 篇一

关键词: 德育课 案例教学 案例选编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组织学生学习教材,分析、研究案例,进行价值引导,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1]随着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的不断改革,案例教学法因其不同于传统教学法的特点,已经被广泛运用于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我在德育课的教学中也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法来提高德育课课堂教学的效果。实践证明,德育课案例教学要获得成功,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成功的关键。在德育课教学中所选编的案例,必须具备教学性、德育性,既符合课程标准,贴近教学内容,又蕴含丰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知识和能力的延伸和拓展,以及满足开放性教学需求等要求。在此,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德育课案例教学中如何选编优秀案例来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材案例

德育课教师教学案例选编的首选途径应是德育课教材案例。首先,教材案例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便于教师的教。教材是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编写的,是教师和学生教学的重要依据。教材案例是编者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和设计的,所选案例能与书本理论紧密结合,使得教师的教学能够紧密联系教材,将教材深入地研究下去。其次,教材案例便于学生的学。运用教材案例,对学生来说,便于预习和复习、了解教材内容的要求。最后,现行的德育课教材提供了典型案例。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现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新增了很多典型和优秀的案例,引导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案例进行教学。以2009年江苏省各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为例,这本教材颠覆了传统的课程逻辑体系,采用了模块和话题的形式,一改传统的章节形式。教材共收集了91个经典案例,教材编写按照“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实践探究、启示感悟”等体例展开,由浅入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同学质疑讨论实践,这大大方便了教师对案例的选编和运用。

同时,我在教学中发现,在案例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使用书本上现成的案例,就很难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其一,教材案例缺乏时效性。教材的滞后性使得部分教材案例显得老化与陈旧,案例的说服性大大降低;其二,教材案例缺乏新鲜和乐趣性。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应该是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阅读材料。[2]好奇心强烈的学生在拿到一本新的教材之后,常会用最快的速度去翻阅新书,看看上面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只满足于利用书上案例进行引导的话,就不太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而且会有照本宣科之嫌;其三,教材案例缺乏针对性。德育课教材常常是全省乃至全国材,但各学校、各专业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班级的学生也有着自己的学习特点,所以,使用同样的教材案例,带来的教学效果相差很大。我的教学对象是护理专业学生,以上述《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教材为例,教材中案例很多,但整本教材没有一个关于护士的案例。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补充一些与自己学校和专业有关的案例,特别是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指导,除了教材案例外,还需要其他案例的补充。

二、课外文本案例

报刊、网络等媒介信息量非常大,更新非常快,是教师收集课外文本案例的理想渠道。通过一些报刊及相关的网站搜索相关案例,效率很高,并容易找到刚刚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能弥补部分教材案例时效性、新鲜性、针对性不足的问题。例如,在讲《劳动合同法》时,我选择了扬子晚报上的一则案例:《十二名应届生无薪酬工作半年后获知工作无望》,2008年5月至8月,南京市某医院陆续招聘了12名应届学生(其中一名是本校08年刚毕业的学生),并承诺年内有名额,她们都可以成为正式的在编人员。冲着这句承诺,她们接受了“进编前不签合同、不给报酬”的强势规定。然而到2008年底时,院方却忽然通知她们,2008年没有进编名额,要她们另谋高就,这些无助的学生傻眼了。案例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又与学生的就业息息相关,特别发生在刚毕业的学姐身上,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趁机提出了下列问题:大家以后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这样的事吗?假如你就是这位校友,你当初会接受医院提出的条件吗?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你身上,怎么办?你怎么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应具备哪些知识等?这一设疑导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的积极性,而且为后继教学埋下了伏笔。

三、视频案例

在德育课案例教学中,视频案例是师生都喜爱的一种案例形式,视频案例相比较课外文本、教材案例等文字案例更生动、形象、有趣,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眼球。如同学们简单地认为创业比较自由,不受约束,还能挣大钱,毕业后都想创业。在学习创业内容时,我从网上下载了2008年中央电视台7套《致富经》节目《潘勤创业》视频,案例讲述了潘勤从学校毕业后一直闲在家里,不愿意过朝九晚五的生活,想干一番大事,但又不知如何着手,后来到一个偏僻的山村养鸡,经历了艰苦的过程,到最后小有成功的过程。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如:同学们想创业吗?我们现在去创业怎样?创业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创业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创业如何取得成功?等等。引导同学结合书本讨论,教师总结知识,布置同学撰写创业计划等。在后来的调查中,同学们反映这节课让她们印象深刻,终身难忘。

教师收集视频案例的途径有电视节目、各种影视出版物、网络等。现在视频案例很多,但能直接拿来用的较少,教师使用视频案例需克服一些困难:一是耗时,网络等媒介信息量大,查找便捷,但需要花较多时间沙里淘金;二是剪辑技术不过关,收集的视频案例观看时间长,需要进行剪辑,剪辑的工作量大,设备条件要求高,教师缺少相关技术;三是教学设备得不到充分保证。

四、表演类案例

在德育课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演,模拟、再现社会情境。这种方式直接让班级学生参与到案例的准备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这种方式直观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面试》内容时,我首先对几年来接受我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作了调查,了解我校学生面试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然后编写成小剧本,请同学在班级表演。在教学中,案例一呈现即刻引发学生主动思考“面试时我该怎么办”,大家互相讨论,出谋划策。

表演类案例适用于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此案例在使用时,也有些不足的地方:一是课堂占用时间长,学生上课表演耗时较长,并且有的同学表演时会紧张,影响效果;二是对表演场地要求较高,讲台地小,不太适合表演;三是课前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指导学生的表演,否则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但德育课老师同时上四五个班的课,还要分别指导,工作量大。由此可见,此案例不适宜经常使用。

五、自编案例

为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师还需要自己编写案例。自编案例的优点在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理解力、专业特点等实际情况进行加工,使案例更具时效性、针对性,更适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如在学习就业心理内容时,教师根据往届学生的经历自编就业心理案例,在教学中更贴近学生心理,学生更愿意参与讨论学习。

自编案例对教师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自编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为教学服务,做到“源自生活,服务教学,回归生活”;(2)在进行典型化的处理时,强调学生对基本原则、根本问题的把握;(3)案例的篇幅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尽量简短,语句通俗易懂;(4)多采用正面案例,不过分强调社会中的消极面,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5)结合专业特点,强调职业色彩,引发兴趣,增强实效性。

在生活中,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平时看到与教学相关资料要及时收集,建立一个分门别类的庞大的案例资源库。教学时,教师应事先阅读多种案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案例。教学后,应及时总结案例教学的得失,不断完善案例,为以后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谢树平。思想政治课的理念与实践范式[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207.

[2]黄建新。选编教学案例要略新探[J].成人教育,2005,(4).

[3]刘红霞。案例教学中选择案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29):117.

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篇二

关键词 案例;精心选择;精心设计

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

一、案例的精心选择是案例教学获得预期效果的基础

第一,案例的选择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论性强、枯燥乏味是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普遍印象,利用案例教学法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案例进行教学分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到“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时,可举“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故事。通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 学生感到看起来深奥难懂的知识,其实也亲切有趣、易于理解,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用生活中鲜活的案例来解读课本理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政治知识。而且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讲辩证否定观的时候选择了苹果手机发展历程的案例来讲解,苹果手机是当前学生特别关注而且恰好又是苹果5上市的时候,学生对这些代表时代潮流的通讯工具非常感兴趣,他们能够自己讲述苹果手机的发展过程,并且自己阐述各自的优缺点,从学生自己的阐述中,归纳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也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学生很易于接受,这个难以理解的哲学名词就在学生对自己周围身边感兴趣的案例中学习并掌握了。

第三,案例的选择要讲究时效性。所选案例要是最近发生的,而不能是陈年旧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比如在讲到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的时候,中日之间关于问题的纷争是当时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生非常关心和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个热点问题客观分析了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坚决不称霸,但是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我们会坚决捍卫我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的、干涉我国的内政。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我国的领土,任何国家都不能侵犯我国的领土。维护我国的独立和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二、 案例的倾心设计是案例教学获得预期效果的关键

通过角色的分配巧设教学案例。学生是问题探究的主人。教师要明确案例设计的目标。高中政治教学的知识体系中,有很知识点是难以理解的概念,比如货币的本质,政治生活中的民主监督等在讲这些知识的区别时,如果只是采用简单的知识介绍,会显得枯燥乏味。但是如果能在课堂中设置几个角色分配的情境,让学生成为其中角色的主体,运用课本的原理解决整个情境中提出的问题,贯穿始终,往往便课堂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这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商品的含义和货币产生的过程和本质,这节课是经济生活的第一课,也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政治的第一课,这节课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及其关键。货币本身不同于我们平时理解的纸币,学生相对来说比较难以理解。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状况,在讲述货币产生的过程时,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拥有红珍珠的人、拥有咖啡的人、拥有牛奶的人、拥有贝壳的人,让他们互相交换,以获得自己想要的商品,并且让他们阐述自己在交换过程中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思考面对交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从而引出一般等价物的概念,进一步讲解货币的本质。学生在整节课中都融入到了这个角色分配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进入角色运用知识中学习知识,是一种很好的探究途径设置方法。

巧用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悖论设置教学案例。思想政治课程设置摆脱了过去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述,更多的体现了理论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阐述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我们在设置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如果能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与课本理论的关系,并解决与现实的一些悖论,则可以把一节课的重点知识引串起来,环环相扣,层层设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培养质疑能、探究、解决问题能力。

案例2:《消费及其类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消费的类型,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通过消费结构分析消费水平,掌握恩格尔系数。经济生活的情境应该从生活中来,通过一张“网上账单”作为案例,将整节课堂贯穿始终。

其他 200(洗涤生活用品、生病吃药等) 钟点工300元;洗涤生活用品200元;父母200元;医疗费用200元

首先,学生自学课本,分析甲、乙两张账单中哪些属于生存资料的消费、发展资料的消费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接着让学生算出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从而引出恩格尔系数的概念及其意义;然后让学生比较甲、乙两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学生发现恩格尔系数低的家庭生活水平并非更高,似乎恩格尔系数“失灵”了!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悖论”?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案例设置源于生活的帐单,理论知识恩格尔系数与生活中消费水平相悖的“失灵”现象是点睛之笔,把整节课的知识体系有机地串联起来,完成整个课堂教学,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案例教学法 篇三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法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254-02

随着杜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依法治国方略的逐步确立,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定性力量,而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质量的法学教育。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既需要学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实践能力。但目前中国在法学教育方面注重对法律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法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法律知识和培养学生的从事司法实务基本技能,而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法律思维,即训练学生“像法律职业者那样思考”。对学生来说,法律思维的培养比法律条文的简单记忆更重要,因为法律条文不是永恒不变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对其进行修改,所以,法律院系的学生如果把精力仅仅放在法律条文上,而不注重法律思维的培养,一旦条文发生了变化,学生们就像迷途的羔羊,对现实生活的新问题不知从何入手。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中国的法学教育教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其教学体系日趋完善,但教学模式与方法却未有较大发展,目前大部分任课教师仍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所谓传统教学方法就是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一般只是被动地做笔记、被动地接受知识,形成了“讲—听—记”的模式。当然,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有时也会给学生讲些案例,但它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有关重点、难点内容,与案例教学法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能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1.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法学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具有法学基础知识和从事司法实务的专门型人才,这就要求在整个大学法学教育过程中,法学教师必须贯彻传授学生法学理论并培养学生从事司法实务基本技能的教学思想。传统的法律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据,把对教材中的内容的讲解作为教学重点,导致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学生在遇到一些案例时很茫然,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因此,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依靠教师的讲授来实现的,而应是通过教师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大量案例的分析来提高的。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形成了教学与训练的封闭化、单一化、形式化的倾向。这种倾向,束缚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课堂气氛平淡,课后学生只是注重概念和原理的机械记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效果不明显。实际上,高质量的法律人才不仅仅是只掌握一些法律原则和规则,而是融扎实的理论、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于一体,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意义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法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组织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发现问题与法律规则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以及提高法律操作技能的一种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教学方法。在法学教育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相关案件资料的分析,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法学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1.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案例教学法中要正确地处理好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而老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主要在选择案例和引导讨论等方面发挥作用,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自身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新颖活泼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挑战,敢于提出和坚持不同的见解。学生通过对一个个生动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和深入的讨论,发现案例中所蕴涵的理论原则,并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掌握法律原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传统的法学教育在内容上侧重于法学理论体系和抽象原理的讲解,在方法上主要是教师主导型的课堂讲授。只注重按照教材的内容向学生灌输法律规则、基本概念,使课堂与实际生活脱节。而案例教学无论是“从案例到理论”,还是“从案例到法则”,都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推理,从而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了学生对法律理论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突破重重障碍,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实施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在大量的案例中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并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些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能够实现培养学生严密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事先要考虑到学生针对案例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准备如何解答。这种教学方法就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出色的组织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在学生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角度对教师也会有所启发,这就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1.选择适当的案例。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选择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案例的真实性和典型性。案例最好是近期发生的且具有代表性的,以便激发学生的讨论探究兴趣。二是案例的疑难性。要尽量选取看似简单但仔细分析起来又难以定性的案例,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实践证明,案例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课堂活动的成败。

2.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案例教学法通过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剖析以达到对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它注重对思维过程的研究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认真准备,这对案例教学法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起着关键作用。在讨论开始之前,教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提前2~3周将所选案例布置给每位同学,介绍完案例有关情况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案例积极思考,让学生觉得案件的处理并不仅仅是只套用一下法律规定即可。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理解法律、运用法律,如何去把握案件的争议焦点,要让学生认识到法院的判决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现有的立法规定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合理。通过对案件的讨论分析,要让学生感受到对同一事实如果适用法律错误,最后的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并组织小组讨论,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写出书面总结。

3.组织讨论。这是案例教学的核心部分,对案例教学能否成功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教师应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成为课堂的主角。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案例的争议焦点进行讨论,学生分别从自己的角度分析案例,表述自己的观点、见解,相互之间进行辩论,形成热烈探讨问题的气氛。学生除积极参与讨论发言外,还应该听取别人的分析,与自己的观点和思路进行比较,使自己对案例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其次,教师要很好地控制讨论的节奏,一方面激发学生参加讨论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抓住机会,指引学生围绕案例的争议焦点进行讨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案例讨论中教师应讲究教学方法和技巧,不要过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否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要随意地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判,并作出好坏对错的结论,以免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4.教师点评。学生发言结束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然后教师对案例作深入的分析说明。教师点评时,要重点突出、语言精练,将案件村料与所涉及的法律条文、法学理论结合起来,要突出一定的学术性。对学生的回答,要重点评判学生的思路及论证分析,对确实无法给出标准答案的,教师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供学生参考。

5.书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组织学生书写案例分析报告。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对案例分析与讨论的整理可以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为书写案例分析报告不是对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简单地罗列,而是围绕争议的焦点将理论知识与案例结合起来,才能有理有据。因此,每次案例教学后,学生要根据课堂讨论的情况书写案例分析报告,不仅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具体化,而且也提高了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总之,案例教学法虽然具有传统讲授法所不可比拟的优点,它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上存在的不足,丰富法学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而提高法学教育的教学效果,但案例教学法并不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甚至也不是一种独立的教学方法,它不过是实践教学和发现教学等教学模式的交叉。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司法操作能力方面的效果较好,为学生适应将来具体的司法工作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该种教学法需要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方能有效的开设,因此,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在适当的时间使用案例教学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小龙。浅探案例教学-快回答§www.kuaihuida.com 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

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篇四

关键词:个体软件过程;互动案例教学;正副本案例;PSP进化框架

0、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社会对软件开发也渐渐有了需求。我国一般将软件从业人员分为初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员和项目经理四大类,他们从事各个行业、各种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同印度等国家相比,我国高素质软件开发人员相对紧缺,因此高等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填补这种人才需求缺口。

软件开发技术随着电子、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最初软件开发主要是程序设计与编码,软件规模小、参加的人员少,基本上属于作坊式的手工模式。随着计算机性能提高,软件规模增大,没有软件开发思想和理论指导的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难以估计,软件质量低,文档缺少,产品不可维护,于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1968年提出了“软件工程”,把“工程方法学”引入软件开发过程,指导软件的开发。后来人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定义了一系列任务框架,规定了完整软件开发各项任务的步骤,这就是“软件过程”,如Rational公司的RUP、敏捷过程、极限编程与微软过程等。再后来,为了提高效率,避免重复劳动,避免一切“从零开始”的软件开发模式,人们又引入了“软件重用”、“软件构件”等技术,进而形成软件体系结构开发的思想。

软件开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如何培养高质量软件开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应该结合当今成熟的、先进的软件开发思想和经验设计合理的、积极的教学过程,把一些纯净的开发理念和技术最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少走弯路,从而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良性发展。

案例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案例可以使学生更加轻松地跨越理论与实践的沟壑。笔者主要研究如何结合个体软件过程的思想来设计解决实际应用的案例并采用这些案例教学。

1、个体软件过程

为提高软件质量,便于软件生产的管理,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CMU/SEI)提出了SW-CMM(CapabilityMaturityModel for Software)模型,为提供对其过程支持的具体知识和技能,CMU/SEI又先后开发了PSP(PerSonalSoftwareProcess)和TSP(TeamSottwareProcess)过程。

PSP是一个基于计划和质量的软件过程,从个体一级培养实施CMM所需的软件工程知识和技能,提供一种支持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过程,以改进组织工作的个人规范,帮助软件工程师改进和评价自己的工作方式,培养他们把工程化方法应用到个体软件开发中,并提供详细的估计和计划方法,指导软件工程师按计划跟踪任务执行情况,利用已定义的过程来指导开发工作。

根据需求,PSP过程会制定一个计划脚本来指导软件开发工作,制定一个计划总结表来记录计划数据。软件工程师在工作过程中把开发软件的时间和发现的软件缺陷登记在“时间和缺陷记录表”中;工作结束时把上述记录的时间和缺陷数据填人计划总结表,最后把产品和完整的汇总表一起交付。PSP过程的流程如图1所示。

为提高个体能力,PSP提供了4个级别7个台阶的阶梯式进化框架,循环渐进地改进个体软件过程;并提供分析和度量的工具,使软件工程师了解自己的表现和潜力,从而提高技能,帮助个体能力成长与发展。个体软件过程的框架如图2所示。

该框架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使软件工程师明确过程改进原则,掌握有效生产出高质量软件的过程。PSP0个体度量过程用于建立个体过程基线,使工程师学会采集过程数据与使用各种表格,养成良好的编码标准,掌握软件规模大小的度量方法,提高过程意识和质量意识。PSP1个体规划过程通过对需求任务的分析与分解进行软件规模估计。PSP1.1规划任务和进程,同时对自己时间和进度进行评估,提高个人的评估能力。PSP2通过建立程序缺陷检查表、设计复查和代码复查来提高个体质量管理。PSP2.1提供了设计模板,指导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PSP3把软件工程师在软件过程中获得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延伸到大型的程序。

基于PSP互动案例教学的研究与设计主要采用PSP1框架,向下结合PSP0,向上结合PSP2设计案例,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从而培养高质量软件开发人才。

2、互动案例教学研究

案例教学由哈佛大学创造并使用,要求授课教师将真实一典型的事实或者问题作为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带领学生进行问题探讨和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灌输方式为主导的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以实际应用为中心,以启发方式为主导,以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目的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软件开发类人才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对学习目的产生迷茫,总产生“我学习这门课能干什么?”的疑惑。很多学生学过多种语言后,却写不出有用的程序,更谈不上解决实践问题,毕业后找工作看到岗位要求“编程经验”就底气不足,望而却步。为解决这些问题,自2006年起我们就引入案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并提出了三段式教学等研究成果。六年来涉及多门课程的案例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连续几年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质量稳步提高,每年参加各类编程竞赛的人数和获奖人数都在上升。

案例一般由教师精选、设计并讲解其实现过程,学生主要是被动的学,难以发挥其主动性。为使学生真正体验软件开发过程,需要他们主动参与到案例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积累软件开发的“工作”经验,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平滑过渡。我们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又研究了“互动案例”教学法,得到学校“521质量工程”的资助。“互动案例教学”有一条主线和两条从线:“以应用为中心”的主线是选定社会需求量高及企业最为关注的项目案例;两条从线是:①选取教学“案例”正本,用于教师讲授软件开发的知识点,使学生“被动学”;②确定“案例”副本,让学生根据案例正本“主动”地设计,实现该案例。副本案例与正本案例“互动”,从内容到形式辩证统一,使学生们做到学以致用。

软件工程师还应具有良好的编程风格,能根据开发任务规划开发进度,估计程序规模,并采用TDD(测试驱动)开发技术,进行测试设计与测试执行。所以互动案例教学基于PSP过程,引入个体度量、个体规划和个体质量过程的概念,把计划制定、时间管理、缺陷管理、软件规模度量以及设计评审等内容纳入案例,全面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3、互动案例教学设计

基于PSP的互动案例教学重点是案例正副本的设计。正本案例从软件(程序)需求、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到集成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实现。我们走访了许多软件公司并和全国著名的培训公司如达内、师创等进行合作,结合实际项目选取学生熟悉的、易于接受的案例。案例设计采用PSP1的基本流程,并融入PSP0与PSP2的培养目标,做到新颖、实用以及目的明确。

互动案例设计步骤如图3所示。首先确定任务,这是案例设计的基础,不同课程确定不同的任务。下面以。NET框架下B/S架构程序设计为例讲解案例设计过程。WEB应用程序包括前台页面和后面的逻辑代码,比较流行的有电子商务、电子政务、OA办公等信息管理系统等。我们选取网上商城和教务管理系统作为开发案例,它们均来自实际的软件系统且贴近学生生活。针对教学要求我们做一些取舍,把大的任务分解成小的任务,每个小任务包含若干知识点,并由此设计时间管理、计划制定、缺陷管理、软件规模度量以及设计评审。系统可以分解为登录、查询等子系统,然后再逐步细化。

例如把登录子系统进行元素分解,具体到知识点可以分解为WEB控件的使用,如文本框、标签、按钮、图片控件;AJAX或微软VS的集成开发环境提供的一般处理程序(*.ashx)以及数据库编程等。具体子任务分解为:①登录页面,主要包括文本框、按钮等WEB元素;②用于验证码改变的一般处理程序;③基本类,如判断是否登录的类、数据库实体类等;④后台逻辑代码,即页面对应的隐藏代码;⑤CSS样式文件与js代码。然后对每个小任务的工作量(时间)进行估算,具体单位为分钟。表1是登录案例的任务分解情况。

根据估计结果进行任务设计,设计时间日志记录表用于记录时间的进度。整个过程按照图1的顺序设计,根据项目的进度表使用Gantt图公布项目的进展情况,为每个任务分配ID并对设计、编码、编译、测试和后期的处理跟踪,填写各项数据表。最后根据跟踪数据对整个案例过程进行度量分析,使用个人过程提供的各种表格,完成对编码阶段每小时引入缺陷数统计,测试阶段每小时排除缺陷数统计等,从而计算出过程效益。例如通过计算程序的缺陷密度,来衡量软件开发人员的个体成长过程。

上述正本案例讲授过程中尽量还原真实开发过程,以指导学生进行副本案例设计与开发。与登录案例相关的副本案例是论坛的注册界面设计,具体需求如下:论坛发帖或回帖用户需要注册成会员后才能进行,注册界面简洁美观,注册用户需填写用户名、注册密码、确认密码、电子信箱和验证码等,注册成功后进入论坛主页,并对电子信箱合法性进行验证,密码不能为空且不能少于6个字符。要求学生根据正本案例进行任务分解、计划设置,并管理自己的编码、测试等过程,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度量评估。

4、结语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这4篇教学案例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教学案例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