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可能性》教学设计优秀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7篇《可能性》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可能性教学设计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一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兔子家族正在运动场上举行长跑比赛,推选出的6名运动健将个个雄心勃勃,想取得胜利,你们猜猜谁能得第一?(指名回答)要是再来一场比赛呢?

是呀,在不同的比赛中,每一只兔子都有可能取得胜利,这就是可能性。

(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动脑体会可能性。

二、小组游戏

师:接下去我们一起玩摸球游戏。每个小组里都有一个袋子,袋子里放有4个白球,2个黄球。摸球要求如下(小黑板出示):

1、每组4个人,再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白队和黄队。

2、每次摸一个球,摸球时不可打开袋口看,摸完后再放回袋中。

3、每组的2人中,一人摸球,共摸30次;一人记录,把结果记录在练习纸上。

4、摸到白球次数多的算白队赢,摸到黄球次数多的算黄队赢。

师:按这样的游戏规则,你们猜一猜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

学生游戏。

同学之间交流结果。

三、引导探究

1、师:现在我要给赢的队颁奖,你们有意见吗?

2、黄队为什么不同意?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师小结:黄队认为袋中的黄球个数比白球少,摸到的可能性就小;反之,白球的个数比黄球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所以,这个游戏规则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对于这样的分析,大家同意吗?

4、学生发表意见:比赛要公平,取胜才光荣。

5、你们认为怎样修改这个游戏规则,比赛才公平?

(小组讨论,修改规则)

6、集体交流得出:在袋中再放入2个黄球或拿掉2个白球,使白球和黄球的数量一样多。

7、学生根据新的游戏规则重新开始游戏,并统计结果。

8、活动反思:通过刚才两组摸球游戏,你对游戏的公平性有什么认识或想法?在刚才的合作过程中,你们小组有没有什么好的做法或不足?

四、巩固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1-3题

2、阅读资料。

学生先自己阅读再交流体会。认识到:随着实验次数的不断增加,正反面向上的次数会越来越趋向于相等,硬币正反向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五、课堂总结

用一句话说说这节课的收获或体会。

反思:

本节课我以游戏贯穿整堂课的探究新知中,使学生在好奇、有趣的情感体验中有序、有效地完成了新知的探究、尝试应用的学习任务。

1、实践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会记忆深刻。因此,我在这节课中创设兔子赛跑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摸球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摸球的实践活动中,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展开,问题才会自然而然地被学生发现并解决。

2、课堂上时间分配比较合理,学生参与面广,游戏的广度深度符合学生的特点,整堂课气氛活跃,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虽然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数学的思维方法还是要渗透的。在第一次师生共同摸球时,就渗透了一些摸球的方法:摇一摇,不能偷看,为后面的小组实践打下了基础。

4、尊重相信每位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探索空间。

5、数学学习是充满这观察与猜想的活动,因此,运用观察、猜想这些策略是非常有价值的,本课的摸球游戏是按“现实情境--猜想--实验――验证猜想――分析原因”这一数学思考的线索展开的。经过两次的循环,帮助学生建构起正确的数学认知,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及自主探究新知的能力。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经历简单数据的统计过程,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统计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会进行数据的统计,会制作统计图,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据的统计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近视眼发病率。

1、出示明光小学20xx年一年级至六年级近视眼发病情况统计表。

2、制作统计图。

(1)先让学生观察这张统计图,说一说统计图的横行表示什么?竖列表示什么?

(2)观察竖列,看一看一格表示几?

(3)要求。让学生说说在制作统计图的过程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回答问题。

(1)问题:几年级的发病人数最多,达到()人。

(2)问题:全校的近视眼人数共多少人?要求学生列式计算。

(3)问题:六年级发病人数是一年级的几倍?要求学生列式计算。

二、1分钟跳绳。

1、出示三(1)班男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情况。

2、统计数据。

有的学生可能说通过同桌合作完成,也有学生可能一个一个进行统计……

(2)建议大家同桌合作完成:一个学生报成绩,另一个学生用“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

(3)交流统计的结果。

3、制作统计图。

(1)观察统计图的横行和竖列分别表示什么?1格代表几?

4、回答问题。

(1)问题:三(1)班男同学跳绳成绩最好的是几号同学,跳了几个?

问题:学校规定,1分钟达标成绩是110个,三(1)男同学达标人数是几个,占男同学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观察这张统计表,说一说你看了以后想要发表什么意见或建议?

学生独立制作统计图。完成后先与同桌进行交流,然后再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些数据后你有什么感想?

(1)让学生思考通过怎样的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

让学生思考:如何检验统计的结果是否正确:把统计结果的人数加起来看是否等于原先的人数。

独立完成其制作。完成后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课题第二节复习课课时52

教学目标:1、根据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知道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能够列举结果,并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解决问题,在可能性中能列举结果和可能性的大小。

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回收报纸的统计表。

1、出示三(1)班同学回收废报纸的情况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1)问题:全班共回收报纸多少千克?

要求学生列式完成。

25+28+30+18+24+25=150(千克)

(2)问题:平均每个小组回收废报纸多少千克?

(3)问题:如果每千克废报纸值6角,这次回收的共值多少元?

在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单位的换算。

150×6=900(角)=90(元)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掷小正方体。

1、出示小正方体的情况:6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2、3、4、5、6。随意抛一下,小正方体落在地上后哪面朝上?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2、实验。每个同学抛20次,并记录每次出现的数字,记在书上。

6、观察这些数据后,你想说说什么?

三、摸一摸、猜一猜。

1、口袋里有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从中任意拿出一个球,可能是什么球?

2、口袋里有8个红球和2个黄球,从中任意拿出一个球,拿出什么球的可能性大些。

要求学生列式完成:

150÷6=25(千克)

学生讨论汇报

要求学生能够罗列出现的结果。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3、个人汇总。将自己抛了20次的结果进行汇总,出现每个数字的次数分别是多少次。

4、小组汇总。每个小组的成员将自己的结果汇报给小组长,小组长进行统计。

5、全班汇总。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情况进行全班汇总,将结果出示在黑板上。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事件的可能性进行判定,并能用数字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通过摸球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验证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用“不可能”、“可能”、“一定能”对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判定,用数字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体会学习用数字表示可能性的方法和探究过程。

教具准备:

5个纸盒,黄、白乒乓球若干。

教法与学法: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旧知识的迁移,课堂实践,合作探究与总结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那么今天,在上课之前就让我们交流、畅谈一下自己的理想怎么样?”……(学生畅谈理想,教师适当点评激励)

现在老师这里有三个盒子,第一个盒子装有4个黄球,第二个盒子装有2个黄球、两个白球,第三个盒子装有4个白球。假设老师盒子里的球是有魔力的,摸到黄球你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摸到白球你的理想就无法实现,你会到哪个盒子里摸球呢?为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学生发言,引出新知

(1)学生发言:选择到第一个盒子当中去摸,因为第一个盒子里装有4个黄球,任意摸一次就一定能摸到黄球。第三个盒子里全是白球,没有黄球,所以不可能摸到黄球。第二个盒子中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

(2)教师板书学生发言,板书:

一定能 可能 不可能

(3)验证:

任选学生到每个盒子中摸4次,看是否和猜测一致。

2、用数字表示可能性,并说明理由。

一定能 可能 不可能

1 1/2 0

3、实践验证(装有2个黄球2个白球的盒子里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接近1/2)

(1)分组。

(2)分工:1人监督(公正性、次数)1人统计(共摸20次,每摸完一次把球放到盒子里,摇一摇,有画正字法统计摸到黄球的次数。)

(3)活动开始,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交流。

有的组少于10次,有的组正好10次,有的组多于10次,这是因为理论和实践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因为有一定的`偶然性,是可以理解的。

4、想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变大一些该怎么办?(把其中的1个白球换成黄球)

集体验证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接近3/4。

5、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变小一些,变成1/4,该怎么办?(盒子中放1个黄球,3个白球)

6、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可能性有大有小)教师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

可能性的大小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条件改变,可能性逐渐变大,趋于一定能(1),条件改变,可能性逐渐变小,趋于不可能(0)。

三、巩固练习

1、用“一定能”、“可能”、“不可能”判断下列有关可能性事件。

(1)老师今年24岁,20年后,你们的年龄会超过老师。

(2)老师的身高是1.82米,若干年后你们的身高会超过老师。

(3)明天下雪。

(4)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29届奥运会中,中国的金牌数超过美国,排在第1位。

(5)二十年后,你们当中的某个人乘坐“神舟十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

2、同学们看过非凡少年这个栏目吗?少?二等奖的可能性是多少?三等奖的可能性是多少?抽到奖的可能性是多少?(用分数表示)

四、小结本课

用“一定能”、“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

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有理想,努力加之自信能使不可能变成可能,可能变成一定能。祝同学们梦想成真。

板书设计:

可能性的大小

一定能←—— 可能 ——→不可能

1 3/4 1/2 1/4 0

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开头我让学生畅谈理想,然后巧设悬念,激发起他们的思考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这一环节,学生的反响很强烈,达到预期效果。

接下来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识的迁移把数学从生活中提炼出来,也把学生从生活中引入数的殿堂。学生的合作验证探究过程进行的也很顺利,尤其是在集体验证盒子中装3个黄球,1个白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3/4中,共摸了20次,恰好摸到了15次黄球,猜想与实践完全吻合,学生惊叹不已,这既是必然又是一种巧合。

一节课当中,如果没有让学生练习的时间我觉得算不上一节成功的课,所以在练习巩固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许多生活化、情境化、学生关注、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乐于去思考,自然效果也不错。

当然这节课当中,我也有一些很困惑的地方,此如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阐述理由的时间太少,可能有一些同学没有理解透彻,但如果在这里耽搁了太长时间,那么后面就没有了练习的时间,就会顾此失彼,这一环节怎样处理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给我一些合理建议,我一定虚心接受。

在教学的结尾,我送给学生一句话:有理想、自信加之努力,能使不可能变成可能,使可能变成一定能。这既照应了导入,又体现了可能性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这一思想,同时又对学生的一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第94-96页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八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能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能联系实际对可能性大小的计算结果,判断相关游戏的规则是否公平。

3、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4、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教学重点: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昆山商厦正在进行迎国庆购物中大奖活动,凡购物满100元,可以到转盘上转1次指针,猜猜中奖规则是怎样的?

(1)学生凭生活经验阐述(指明学生交流)。

(2)提问:虽然有些不同,为什么大家都认为指针停在红色区域是一等奖?(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有利于商家)你知道中一等奖、二等奖的可能性是多少吗?

2、小结:以前我们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可能性的大小,那可能性的大小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数学语言来表示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

二、初步感知。

1、教学例1

(1)例1场景图 ,提出问题。

谈话:打乒乓是同学们喜爱的一项运动。你们打乒乓球时是怎么决定谁先发球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介绍一般比赛中的方法。)

提问: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

(2)学生讨论后明确:一共有2种情况,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对于运动员来说,无论猜左还是猜右,猜对的可能性是一半,猜错的可能性也是一半。

(3)问:可能性是一半用分数怎么表示?你怎么想到是1/2?

追问:2表示什么?1呢? (及时板书)

(4)小结: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所以猜的结果只有“对”或“错”两种可能,猜对与猜错的可能性相等,都是1/2。用这种方法决定谁先发球是公平的。

(5)以前都是说一说谁的可能性大一些,谁的可能性小一些,现在我们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完成课题板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同步体验(第94页的“试一试”)。

课件呈现一个不透明的口袋。

(1)谈话:接着,我们来研究一下摸球活动中的可能性。这个袋子里原来有一些球,现在放入一个红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学生肯定有疑问)

(2)打开袋子(一红一黄)问:有答案了吗?你怎么想的?

(3)交流中明理:一共2个球,任意摸一个,有2种情况:摸到红球或摸到绿球,所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2。

(4)如果再往袋中放入一个绿球,现在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为什么?摸到绿球和黄球的可能性呢?

(5)讨论:为什么两次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会不同呢?这说明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6)小结:虽然袋子里红球只有一个,但球的总数发生了变化,所以每次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也在变化,可能是1/2、可能是1/3等等。

(7)追问:如果要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6,口袋里至少要怎样放球?(答案不唯一,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三、迁移提升。

1、教学例2

出示例2中的实物图:谁来介绍一下这六张牌?(或者让学生一起说说)

(1)问:把这些牌洗一下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你是怎样想的?

(2)交流后明确:因为一共有6张牌,红桃a有1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1/6。

(3)追问:摸到黑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摸到其他每张牌的可能性呢?

(4)小结:一共有6张牌,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1/6。

2、提问迁移。

(1)提问:从这6张牌,你还想到什么问题?(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

(2)指名口述问题,可能有: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摸到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摸到2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3)逐题交流,重点交流第1个问题,明确各种思考方法。

方法可能有:

①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1/6,红桃有3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3个1/6,也就是1/2;

②一共6张牌,红桃有3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3/6,也就是1/2;

③6张牌平均分成2份,红桃是1份,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1/2。

3、教学“试一试”。

谈话:刚才我们研究的几个问题都是可能性相等的例子,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都是可能性相等的情况吗?我们继续研究摸球活动。

(1)课件出示第95页“试一试”题目及图片。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各自的想法,多请几位学生来说说。

(2)比比两种球的可能性的大小,思考为什么。

4、谈话: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6页,独立完成第1题。

课件出示练习十八第1题,学生完成后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追问:如果在每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学生在书上写出分数后进行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并关注全体学生练习情况。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些知识有什么用?想想,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是可能性知识的运用。(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结合学生所举例子简单分析,如抛硬币时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相等,各是一半,可能性都是1/2;玩飞行棋扔色子时每个数朝上的可能性也是相等的,可能性都是1/6,等等。

五、实践与应用。

1、课件出示练习十八第2题。

(1)学生思考第1个问题,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评价。

(2)出示第2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和同桌交流,再请几位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2、课件出示练习十八第3题。

提问:桌上有9张卡片,任意摸1张,小明和小红在玩游戏,出示规则:如果摸到奇数算小明赢,摸到偶数算小红赢,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追问:游戏规则怎么改就公平了?

3、课件出示问题:教材95页“练一练”

提问:我们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再来研究一下商场里摸奖用的这个大转盘。指针转动后,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停在黄色或蓝色区域呢?如果指针转80次,可能有多少次停在红色区域,可能有多少次停在黄色或蓝色区域?停在红色区域一定是10次吗?

小结:这只是根据可能性进行的预测,实际结果是不确定的,可能正好是10次,也可能大于10或小于10次。

数学《可能性》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活动,充分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判断、推理、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会判断生活中一定、可能、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教具学具:

课件、彩球、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初步感受事情发生的确定性

(1)用一定来描述事情发生的确定性。

师:同学们,老师最近学会了一种很神奇的魔法,想表演给大家看,你们想看吗?

生:想看。

师:老师手里有一个魔袋(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装着一些彩球,请同学们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我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的。你们相信吗?

(学生有的说信,有的说不信)

师:那我们就试试吧。

(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装有彩球,请学生任意摸出一个球,老师都能准确猜出球的颜色。学生猜测,袋中装的都是黄颜色的球。)

师:因为袋中装的全都是黄球,所以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怎样?

师:当事情确定会发生时,我们可以用一定来描述。(板书:一定)

把白球倒入空的不透明的袋子中,请学生描述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开始由猜球游戏导入新课,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兴趣盎然、主动参与。使学生在参与猜球的过程中明白一定的涵义,初步体验到什么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一定的。]

(2)用不可能来描述事情发生的确定性。

师:林老师想从袋中(刚才装白球的袋)摸出一个红球,行吗?为什么?

师:确定不会发生的事情,我们就用不可能(板书:不可能)来描述。从这个袋中还不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理解一定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进一步体验什么情况下事件的发生是不可能的。至此,学生对确定性事件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识。]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六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好吗?我们还设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3个小组中,哪个小组得星最多,合作得最默契。先来玩第一个游戏,猜猜礼袋里装着什么?

学生有的猜。。,有的猜。。。。。

提问:一定是吗?(不一定)

小结:也就是说,现在你们只能是猜测,可能会是。。。,也可能会是。。。。,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二、摸球游戏

1.用一定来描述摸球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谈话:那么袋子里究竟是什么呢?

指名学生上台并指导摸球:先搅几下,摸一个,拿出来。放进去。搅一搅,再摸一个,拿出来

引导:怎么他每次摸到的都是红球呢?(生猜测:里面都是红球)同意他的猜测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请XXX把里袋拎出来)

小结:对了,你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袋子里装的都是红球,那我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是?(红)一定吗?(板书:一定)

2。 谈话:你们也想来玩摸球游戏吗?好,请组长拿出袋子。不过,在摸球之前先讲清楚摸球规则:由组长先摸,摸前手在口袋里搅几下,然后任意摸出一个,并告诉你们小组的同学摸到的是什么球,再把球放入袋中并做好记录,依次传给其他组员摸,明白了吗?就让我们比一比哪组合作得最好?开始吧!

(让学生分组摸球,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摸球情况:每组派代表说一说,你们一组摸到了什么球呢?(黄球和绿球)

猜一猜,袋子里是什么颜色的球?(黄球和绿球)

组长倒球验证,(师作出摸球的动作)轮到我摸了,我从这个袋里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是?(黄,绿)一定吗?(不一定)那要怎么说?(可能是黄,也可能是绿)(板书:可能)

提问:那能在这个袋子里摸到红球吗?为什么?(板书:不可能)

3。小结:通过摸球游戏,我们发现如果袋子里都是红球,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

如果袋子里有黄球和绿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绿球。但不可能是红球。

三、实践拓展

1.练一练。

(1)(出示装有2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袋子)瞧,在这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黄球吗?那会怎样呢?

(2)(出示有2个绿球和3个红球的袋子)那从这个袋子里一定能摸出黄球吗?为什么?

(3)(出示装有5个黄球的袋子)这个袋子呢?为什么?

小结:让我们来看看现在各小组的得星情况,问:猜一猜哪组有可能夺得今天的最佳合作奖?那这一组一定会是今天的冠军吗?对!在比赛还没有结束前,我们每个小组都有可能获胜,大家可要继续努力啊 ! 2.装球游戏。

谈话:前面我们玩了摸球游戏,接下来我们要来装球,根据老师出示的要求,请先在小组内讨论,应该放什么球,不应该放什么球。讨论好了请组长把小篮里的球装在透明袋里,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又好又快!

安排3次装球活动,依次出示要求:

(1)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绿球。该怎么放呢?(学生讨论,放球,师巡视)

说说你是怎么放的?放3个5个都可以吗?

师表扬,说的好,只要全部是绿球,那摸到的一定是绿球。

(2)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绿球。该怎么放呢?(学生讨论,放球,师巡视)

谁愿意来说一说?这么多放法都对吗?只要怎样?(不放绿球)

交流: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绿球,应该怎样装?装球时是怎样想的?

小结: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有很多种装法,可以装一种、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种颜色的球,但是不能装绿色的球。

(3)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绿球。

(每次装球后,请组长把透明袋举起,展示本组装球情况,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装球,老师相机引导、鼓励)

3。转盘摇奖活动

1、猜测:(师出示红黄蓝三色转盘)观察转盘,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会指在哪里?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

2、体验: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呢?刚才装球最快的那一小组的小朋友上来,请你们轮流拔动转盘试试看,

4.联系生活。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通过玩一玩、猜一猜、说一说,学会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表述游戏中的各种情况,那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也有些事情可能会发生。下面请小朋友们举例说说!

小结: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冠军是哪一组?那下次他们也一定是冠军吗?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四、总结谈话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可能性的。问题,你学得开心吗?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2、回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再调查一下,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能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或一定会发生,一星期后举行一个交流会,比比谁讲得多讲得好!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4页主题图、例1、第45页“做一做”及相关练习,第49页“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借助猜测、实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准备:

课件、节目卡片、抽奖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活经验

(一)游戏1:猜猜硬币在哪只手里。

1.教师将枚硬币握在手中,并在背后交换位置,让学生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里。说一说你能确定吗?

2.教师打开没有硬币的手,再让学生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里。说一说你能确定吗?为什么?

(二)游戏2:猜猜抛出的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1.教师将这枚硬币抛出,让学生说出可能是哪个面朝上,要求说出所有可能。

2.让学生猜一猜是哪个面朝上。

3.教师揭示结果。

(三)揭示课题。在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感知生活中的随机现象。

1.课件出示主题图:联欢会抽签表演节目。

2.指名回答(问题预设)。

(1)同学们用抽签的方式表演节目,能事先确定自己表演什么节目吗?

(2)有哪些可能?(此时由于不知道抽签的内容,因此有多种可能。)

(二)活动探究,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1情境)教师拿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告知学生),放在桌上,选三名学生依次上来抽签,并分三步分析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逐步完成研究报告。

剩下卡片张数

确定

不确定

3

2

1

1.桌上有三张卡片时的抽签情况。

(1)让学生分析:第一名同学能确定抽到什么节目吗?他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请说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此时有三种可能发生的结果)

(2)让第一名学生抽签,展示抽到的结果,填写报告单。(假设抽到跳舞)

2.桌上剩下两张卡片时的抽签情况。

(1)让学生分析:第二名同学能确定抽到什么节目吗?他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请说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此时有两种可能发生的结果)

(2)进一步分析:他不可能抽到什么?能确定吗?(由于舞蹈已被第一名同学抽走,因此能确定第二名同学不可能抽到跳舞。)

(3)让第二名学生抽签,展示抽到的结果,填写报告单。(假设抽到朗诵)

3.桌上剩下一张卡片时的抽签情况。

(1)让学生分析:第三名同学能确定抽到什么节目吗?为什么?(由于舞蹈和朗诵都被抽走,可以推断出剩下的卡片是唱歌,因此能确定第三名同学不可能抽到舞蹈或朗诵,一定抽到唱歌。)

(2)让第三名学生抽签,展示抽到的结果,填写报告单。(抽到唱歌)

剩下卡片张数

确定

不确定

3

可能抽到唱歌、跳舞、朗诵

2

不可能抽到跳舞

可能抽到唱歌、朗诵

1

不可能抽到跳舞或朗诵;一定抽到唱歌

4.对照研究报告分析、总结。

(1)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抽签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得出事件发生有时是确定的,有时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如果是确定的,可以用“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如果不确定,可以用“可能”描述;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与剩下的卡片有关等。

(三)游戏巩固,丰富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

教师拿出抽奖盒(事先准备好教材第45页“做一做”中的抽奖盒),规定:抽到绿色棋子为中奖。

1.抽奖比赛,大胆猜测。

(1)教师选两组学生依次在左边和右边抽奖盒抽奖,中奖人数多的为获胜。

(2)猜一猜:左边盒子里放的什么棋子?右边盒子里放的什么棋子?

(通过学生在左边盒子里摸出的均为红色,可以猜到左边盒子里都是红棋子;学生在右边盒子里摸出的有红、黄、蓝、绿各色棋子,可以猜到右边盒子里有红、黄、蓝、绿棋子。)

2.教师展示抽奖盒中的棋子,验证猜想。

3.分析提升。

(1)小组讨论:为什么左边盒子没人中奖而右边盒子有人中奖?

通过对比,可以分析出左边盒子里面均为红棋子,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因此不可能中奖;右边盒子里有绿棋子,因此可能摸出绿棋子,就有可能中奖。

(2)课件出示“做一做”,学生回答问题并分析下述问题。

①哪个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为什么?

分析:在左边的盒子里装的都是红棋子,所以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左边的盒子里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而右边的盒子里有红棋子,所以可能摸出红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右边的盒子里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②哪个盒子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哪个盒子可能摸出绿旗子?为什么?

分析:左边的盒子里没有绿棋子,所以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在左边的盒子里不能摸出绿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在右边的盒子里有绿棋子,可能摸出绿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绿棋子,“在右边的盒子里摸出绿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③如果在右边盒子任意摸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分析:右边的盒子里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棋子,所以摸出的棋子颜色有红、黄、蓝、绿这四种可能的结果。

(四)联系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课件出示教材第49中“生活中的数学”,了解身边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2.学生举出其他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创设“联欢会上抽签”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感知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接着让学生亲自参与“抽节目”的活动,逐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通过对研究报告的分析,学会用“不可能”“一定”和“可能”来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进行描述,并能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然后借助摸棋子游戏,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最后通过“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理解,学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一)基础练习

1.判断下列事件是否可能。(一定的打√,不可能的打×,可能的打○)

(1)三天后下雨。()

(2)爸爸的年龄比儿子的年龄大。()

(3)小明跑完100米只用了2秒。()

(4)地球绕着太阳转。()

2.以学生说一说的形式完成教材第47页第1、2题。

(二)综合练习

1.以学生独立完成的形式完成教材第47页第3题,学生交流答案,并说说为什么。

2.以学生独立完成的形式完成教材下题,学生展示不同答案。

【设计意图】练习分了两个层次。其中基础练习主要是巩固学生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认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判断,并能列举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综合练习则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一)学生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二)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学会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希望大家今后能更多地关注生活中的可能性,我们还将进行深入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使学生自主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归纳本课获得的经验和方法,教师的总结则是进一步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而对全课进行总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7篇《可能性》教学设计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可能性教学设计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