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短文两篇》教案优秀13篇(《短文二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短文两篇教案,快回答整理分享了13篇《短文两篇》教案。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 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4.积累有关日月的诗句。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位文章诗化的语言。

2.难点: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日》和《月》是两首很有感情的散文诗,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文章诵读起来很有一种音韵的美感。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理解课文的主旨,培养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2.讨论点拨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点拨文意,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讨论环境,诱发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预习,备课。

五、教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1.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导入设计:同学们,对于“夸父追日”和“姮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我们耳熟能详。在当代作家巴金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完成的散文诗《日》和《月》中,则赋予了它们别样的深意。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两篇短文,去感受作者心灵的无限风光。(板书文题、作者)。

2. 明确目标(略)

(二)自主学习(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并思考下列问题:

(1)《日》一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2)《月》一文中的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文中的哪些词句表现了这点。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简介作者及历史背景。(略)

2.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日》文中写“飞蛾”、“夸父”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

(2)、《日》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3)、《月》文中的句子 “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月》文中“嫦娥奔月”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文意回答。

(5)、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两篇文章所表现的主题相通吗?为什么?

讨论交流明确:(1)写“飞蛾”、“夸父”的目的是为了写人,写那些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的人。这是托物言志(借物写人)的写法。

(2)《日》和《月》都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中华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怕牺牲。作者以飞蛾、夸父的追求光和热,象征志士仁人为祖国轰轰烈烈的献身,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3)作者在前面已经用了很多语言描述自己在月光中清冷的感受,于是在这里才会说出这句话,他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

(4)目的是想改变这个冰冷的星球,改变那冰冷的月光。

(5)两者是相通的。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明显突出,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四)自主学习(二) 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再次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并用下列的句式进行赏析。我认为“ ”这句子很美,它美在

(五)质疑问难,巩固拓展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的】

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难点】

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课时】

2课时。

【课型】

综合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读──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行道树》

一、看导语,默读《行道树》

二、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贪婪堕落点缀自豪冉冉苦熬繁弦急管红灯绿酒多姿多彩

三、朗读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方法:

《行道树》这样的文章中有精辟的议论,是点睛之笔。初读要抓住这种文眼,再读,要从文眼入手,回味思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引出应有的结论,从而获得教益。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⑴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

⑵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⑶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

⑷语句上几处疑难:“堕落”“悲凉的点缀”“忧愁”的含义。

⑸找出课文中的一个哲理性语句,三个关键词。

老师点拨:

⑴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⑵为神圣的事业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他们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

⑶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⑷堕落是沦落、流落的意思。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

在行道树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⑸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关键词是“神圣”“痛苦”“深沉”。

五、合作研讨

研讨方式:同桌二人切磋。

六、总结

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第二课时

学习《第一次真好》

一、默读《第一次真好》

二、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雏形丰硕稀疏珍重累累低回沉甸甸眼巴巴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回味无穷不可磨灭

三、朗读练习

四、内容研讨

1、学习方法引导:

探究的收获,首先取决于探究什么问题,问题有价值,探究才有价值。

你认为阅读这篇短文,提出什么问题最有价值?

如果问题是“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这样的问题可以使我们对课文内容把握得具体一些,但是思考价值不太大,因为只把课文中的一些词语集中起来就有了答案。“喜悦”“新奇”“奇妙”“值得你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惊喜”“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等等,说的都是“好”,“好”就是指这些。“愿你珍重一次”,是作者对读者的希望,“珍重”的含义是什么,探究这个问题就更有价值。

2、合作研讨:

⑴文章的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⑵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⑶ “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⑷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⑸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3、全班交流小结。

五、语言应用

1、只是一种点缀。

2、当夜幕降临的时候。

3、冉冉升起。

4、一硕大的沉甸甸垂吊在枝头。

5、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6、值得低回品味。

7、给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8、玲珑剔透。

9、第一次看到,但觉。

10、使人回味无穷。

11、愿你珍重。

《短文两篇》优秀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进行驳论的论述方法。

2、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文章的论证方式,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表达效果。

难点:理解“不求甚解”和“会意”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我们早就在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里知道“不求甚解”这个词了,当时我们就对这个词加以了讨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也对这个词加以了自己的见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整体感知:

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勾画生字词。(学生要对朗读的同学做出自己的客观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⑴ 学生勾画中可能会涉及的字词有(课件):阐明 要诀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狂妄自大 因小失大 豁然贯通 开卷有益

⑵ 作者一开头就提出了一般人常常认为的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对此,作者又是怎样看得呢?

明确:“盲目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⑶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在讲议论文的相关知识时,提到如果作者先提出一个错误的观点(树靶子),然后加以论证,最终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从而更有力地表明正确的观点,我们称这种文章叫什么文章?(驳论文)

3、研读课文:

⑴ 作者是怎么驳斥那个“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错误观点的呢?也就是说,作者是怎样来论证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谈谈本文的论证思路。

学生独立思考,再同座位讨论,明确:首先,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其次,阐述了“不求甚解”四字的两层含义;再次,作者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接着全面、更明确地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最后提出自己所认可的读书方法(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课件:竖靶子→引出处→释新义→援例子→引语录→结上文

⑵ 你能否谈谈你从这种论证上学习到什么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写作的方法)

答案是多面的,如写作思路一定要清晰,要符合人的思维过程;如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举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文章更具说服力,性;再如论证一定要完整,语言表述一定要严密、准确。还有,论证时一定要明确而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见解或观点。

4、探究:

本文中作者对“不求甚解”四个字赋予了两层含义:虚心;不固执一点,不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你能对这两层含义谈谈你个人的见解或看法吗?再者,你也可以谈谈你个人对“不求甚解”这个词的理解。

课件:名人的读书观

几种常见的读书方法

5、拓展训练:

请同学们用“别人都说……而我觉得……因为……的句式说一段话,学习运用驳论。可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⑴ “见风使舵”新解

⑵ “班门弄斧”辩

⑶ “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⑴ “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

⑵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敢于向挑战”的新意。

⑶ “滥竿充数”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的新意。

6、作业:

⑴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⑵ 在拓展练习中找一个相关的词,仿照本篇课文,写一篇小作文。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篇四

1、 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及蕴含的哲理;

2、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借日月所表达的热情洋溢和细腻幽静的思想感情; 3、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4、积累有关日月的诗词。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及蕴含的哲理;

2、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借日月所表达的热情洋溢和细腻幽静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词兼美、意蕴悠远的古典诗文,请把你收集到的你最喜欢的诗词在全班交流。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颇能现实巴金艺术风格的优美散文诗《日》和《月》,去感受其中的言志言情的动人风采。

二、教材助读

1、作者链接

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 “*”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影响。

2、背景链接

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三、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字词。

2、听读课文,积累字词。

旸谷 姮娥 皓月

3、通读课文,回答问题:

(1)在两篇短文中,日和月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日:光和热 月:冰冷

(2)两篇文章引用了哪些故事?

“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

四、文本探究

本文是一篇课内自读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自读习惯、方法和能力。教学时主要以学生阐释自己的理解或提问,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为主,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以便打开思路,激活思维。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文章的理解或所提问题

有可能较为肤浅,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主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把握: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赞美飞蛾,怀恋夸父,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2)、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重点把握: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飞蛾、夸父的行为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写飞蛾和夸父是为后文“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作铺垫。

(3)、“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把握:“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姮娥奔月”应是作者所不屑的——孤寂凄冷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对照两文可看出);但结尾处作者用“难道„„吗?或许„„”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姮娥奔月”的传说作者用疑问的语气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4)、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把握: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某某人”可能有多种理解,不要求形成一致答案,但依据要充分。教师引导时要着重分析当时的背景,以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五、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短文两篇》教案 篇五

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

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课时

《行道树》学习内容:

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课文导入 :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2)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情况,表演自编的朗读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识记字词

整体感知

①思考质疑

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③交流研讨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研讨赏析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④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

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

b.与人类的盲目和无知行为对比。

⑤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

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样的,芜杂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出重点,明确中心。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①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②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提示: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④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布置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布置相关作业进行强化训练

②预习《第一次真好》。

第二课时

《第一次真好》学习目标: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②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③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整体感知

①集体朗读

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②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出示问题组: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b.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c.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d.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猜想印证,形成解释。

研讨探究

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方式,合作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学生谈不透,教师要予以引导、点拨。)

d.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e.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研读赏析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研讨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与赏析作品的语言,以求达到对课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体同学讨论。

出示问题组:

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④找出课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

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逐渐了解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体验反思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课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理解。

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

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④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教师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拓展巩固: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课后记:本课结合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比较成功。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篇六

师生共同赏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一、检查预习成果,疏通文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借助页下注释,读准字音。

2.反馈预习情况。向大家推荐认为值得积累或要引起注意的字词。提出自己拿不准的字词请求帮助。

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想 遂:于是,便 至:到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盖:原来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

3.请学生翻译全文,要求其余学生能做出中肯评价。

4.全班齐读短文,要求字音准确,句读恰当。

(考虑到本文篇幅不长且难于理解的字词不多,因此本文对于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以交流预习成果的形式展开,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诵读,体会作者情感,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的兴趣及能力。)

二、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1.请同学说说对苏轼的了解。

苏轼是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2.教师补充对苏轼的看法。

师:关于苏轼,刚才大家都说了,苏轼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平常常地过日子,却说人生无趣。看来他们真的该好好地学一学苏轼,问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希望下课的时候大家能从苏轼这里获得使人生快乐的真谛。

(这一环节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了解苏轼,一方面是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另一方面苏轼是中国文学举足轻重的人物,多些介绍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难句解疑,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1.文中哪一个词可以让我们看出苏轼此时的处境?如何理解“闲人”一词的含义?苏轼心情如何?

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日:“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旬。苏轼要养活一家老小,好像很忙啊。要开荒种地,要种麻植桑,还要造房子,为糊口奔忙。他是闲人吗?

大致明确“闲人”的含义。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这里的“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2.从文中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

提示学生揣摩下列句子,边读边品,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①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提示:为什么独寻张怀民?

补充资料:张怀民,1083年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荡,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亦”字显示出“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有失意的落寞,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3.学生齐读四句话,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这一环节直接从“闲人”一词切入,在整体把握作者情致的基础上,再逐句抓住重点字词品读作者的情感。教学中,始终要将读和悟紧密结合,并且教师要努力营造出良好的交流探究的气氛。)

四、品味写景的妙处

1.“一切景语皆情语”,有这样一种赏景的心情,看看作者眼中的景致又是如何。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有表情地诵读。

(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提问: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学生想象画面,思考。

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美;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游的美景了。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人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3.学生背诵此句。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赏析文中景物描写,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高超技巧。)

五、反复诵读,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绘的美景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呢?读写景句子。

抓住“空明”突出心的干净、澄澈如水。

2.心静如水,多好的评价啊。设若教师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续一句诗文,大家来看看哪一句最合适。

①丛中蛙鸣一片。②院外遥闻几声狗吠。③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④空中流萤飞舞。

(学生先独自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探究。)

师:正如大家的意见,因为苏轼描写的夜景是宁静淡雅的,这4句中任何一句添加进去,都打破了这种气氛。作者在这时候的心情就像他描写的景色一样宁静、深远。

3.指导朗读,学生尝试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①讨论本文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读出怎样的情味?

②有感情地背诵短文。

(这一环节旨在探讨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主要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来进行。创设一个续写的情境,学生通过交流、争论、思考、分析、选择来体味文章的意境,进而进一步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

六、联系现实,体会作者情感

1.徜徉于两篇美文中,我们也由衷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大家也经常有机会接近大自然,为什么我们的眼中却不曾发现这样的美景?常人有什么杂念呢?或者说心里忙什么呢?

(学生联系自我,结合现实自由做答。)

2.司马迁有句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往往利欲熏心,心被名利塞住了,心盲了,致使有眼无珠看不到美景。苏轼正是因为不汲汲于名利,所以才能“闲”啊。我们来看看外国人对苏轼的评论吧,大家一起念。

20xx年,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3.教师小结:

现在让我用三句话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第一句,雕刻大师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第二句,苏轼告诉我们: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第三句,苏轼告诉我们,要“胸中廓然无一物”。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德国有位大诗人荷尔德林说过: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中到处都有诗意,到处都有美。我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地去领略生活。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可惜人们只是匆匆而过。后来有有心人在路边插了一个标语牌,上写大字:“慢慢走,欣赏啊!”在此,我也送给大家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让我们把这句话也放在我们人生的路标上,让我们都像苏轼一样豁达,有一个诗意的人生。

4.全班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本环节主要是想唤起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人拥有乐观的心态的可贵,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最后的小结旨在引导学生明确美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心境去感受,用怎样的方式去发现。启发学生能以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七、布置作业

1.诵读两篇短文。

2.这两篇短文意韵隽永,富有诗情画意,就其中一篇写一段读后感。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篇七

1、过程活动化。我们可以把学生课堂活动是否充分作为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改革的标尺。如果课堂上没有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升华精神的活动,就没有语文教学的改革。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我们的教学。教师必须追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起来且真正学有所得的高层次教学境界,简单地说,就是课堂教这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目标,设法让学生充分地“活”起来,“动”起来,就是要将教师“教”的活动科学巧妙地转变为学生“学”的活动,将本需由教师讲析出来的内容由学生在充分的课堂活动中读出来,找出来,析出来,悟出来,练出来,品出来。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将积累语言、赏析语言整合为编写《读书名言精评》这一学生活动,既凸显了语言教学这一重点,又教会了学生读书的方法,也让学生享受到了求知的愉悦,感受到了思想的启迪。在教学第二篇短文中,教师又将学心论证方法这一教学重点难点转化为学生小组合作比较阅读,学生在比较中自悟自得,自得其乐,其乐融融。

2、关注学生体验。关注学生体验即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对接,学生情感与外部世界对接,原有经验与新鲜经验对接,构筑了师生交往对话的平台。另一方面,组织思维工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使学生在体验中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编写《读书名言精评》,与培根“对话”,比较阅读,自拟名言等,促进了学生在体验中自得自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

3、充分利用课文价值。赵树理说:“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教者是善于利用教材的人,以其独特的眼光,穿透文字表面,发掘到了教材独特的价值:一是知识积累的价值。教师选择了读书名言这一角度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选择比较阅读这一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知识。二是美育的价值。学生在编写《读书名言精评》的全过程中,不仅探寻到了语言的美点,而且从中感受到了求知的乐趣,获取了求知向上的精神源泉。三是思维训练的价值。在比较阅中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在与培根“对话”和自拟名言中培养了学生创造新思维。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个教例中,因为拓展迁移不够,所以让人感觉到学生学习空间窄了一些。但是,这里的确为学生展示了读书的无穷魅力。

《短文两篇》优秀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 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 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

——皮果夫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英】菲尔丁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读一读,记一记:

怡情 傅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伦理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3、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明确: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学习论证方式

象这种论证方式,叫做立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要有格物致知精神〉〉都是这类文章。与之相对应的一种论证方式,叫做驳论,即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我们即将学习的〈〈不求甚解〉〉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驳论文,区分的关键就看在文章的开头是否有一个作为靶子的错误观点。

五、品味文章语言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六、体验反思

对作者的读书观,你是怎么来评价的呢?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六、布置练习:

1、把《谈读书》中的有关“读书”方面名言警句摘抄下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作论点,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300多字的议论文。

3、字词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篇九

【导入】

1、今天老师要来考考大家,多义词掌握的情况。

请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个“书”字,试试看你能用这个书字,组哪些词语。

书本、书写、书信、书桌、书包、书皮、判决书、楷书等

2、请大家一不做二不休,继续通过查工具书来解释这些词中“书”的意思。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书的注解:

书(shū):⑴写字;记录;书写。⑵字体。⑶装订成册的著作。⑷书信。⑸文件。

给刚才大家所组的词语对号入座。例如:

书本──⑶装订成册的著作。

书写──⑴写字;记录;书写。

书信──⑷书信。

楷书──⑵字体。

判决书──⑸文件。

【引入课文,感知内容】

一、下面要来考一考大家,让大家“学以致用”

1、请大家看大屏幕:“答谢中书书”中的两个书该如何理解?

请大家根据自身的认识,猜测一下两个书分别该怎样去理解。(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考虑)

2、让大家这样凭空猜测两个书的意思,似乎有些为难大家了。这样吧,老师把“答谢中书书”的出处告诉大家,可能协助大家正确理解“书”的意思。(大屏幕上展示《答谢中书书》一文)

请大家齐声朗读这篇文章,了解一下以“答谢中书书”为题的文章,会是一篇怎样的文章,你能从中得到启示吗?

明确:本文属于书信体裁的文章。

3、请同学们再来说说,读了文章以后,你想怎样理解这两个“书”字?

书⑴:中书,南朝时候的官员称呼。

书⑵:即书信,是文体的一种。

所以由此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

二、关于文章的一些知识介绍

1、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谥号贞白先生,丹阳秣(mò)陵(今江苏江宁县)人。

2、谢中书,名谢微(或作徵),字元度,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豫章王记室,因曾任中书鸿胪(lú),故称“谢中书”。

三、请大家齐声朗读这篇文章,来感受一下读古人的书信的滋味吧

【深入探究,解析课文内容】

一、根据课文导引局部的语言,引导学生在细读语文的基础上,全面品析文章

有人评价《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请大家再读课文,回答:

1、说它“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那么这幅山水画中有那些景色呢?

明确:

所描绘的景色有: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

夕阳沉鳞

2、说它“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那么这又是怎样一首诗呢?

请将文中描写山水美景的语句找出来,并使其出现为诗歌的形式:

明确: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沈鳞竞跃。

请大家来朗诵这首诗歌,领略一下诗歌所描绘的美景。

二、比较《答谢中书书》和现在书信的联系点和不同之处,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请大家说说《答谢中书书》和一般现在的书信有什么不同?

明确:描述的重点不同。一般书信重在通过文字,或说明写信者的意图,或说明写信者自身的'观点来劝说收信者,写信有明确的用意。本文则大篇描绘美丽绮丽的景色,似一篇写景散文。

2、两者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明确:本文在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点明作者的写作意图。

3、请大家带着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来品味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认真读,仔细考虑,相信大家会在我们一起学习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收获。

明确: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说说自身的理解,要言之有理。

【课外延伸】

请大家用现代文来大胆地扩展描绘文中的景色,可以合理运用想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目

标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

3、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设想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把握作品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微妙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内容、步骤、方法、学生活动和板书)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本文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

一、导入并简介作者:

1、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他们为我们奉献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今天我们来学习南朝梁代陶弘景写的一篇山水小品--《答谢中书书》

2、简介作者: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①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②自由朗读课文两三遍,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沉鳞竞跃:鱼(借代)夕阳欲颓:坠落(拟人)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此指欣赏

②全文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3、背诵课文:①小组内自由竞背;②教师抽查背诵

4、阅读理解:?文章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山峰、水流、石壁、竹林、禽兽、游鱼……

?作者为要在书信中描写景物是不是能产生特别的效果?

--作者欣赏大自然的妙处,从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他以书信形式,把自己的感受直接与友人交流,有表白心志和求得知者共赏的意味,也正充分利用发挥了书信的功能。

三、研读与赏析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奇者。”

2、作者是怎样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

--先仰视“高耸入云”,再俯视“清澈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能分析出一两点即予以鼓励表扬)

3、怎样理解首句和末句的含义?

--首句点题,表达欲与友人交流观赏山川美景的感受。末句感慨自谢灵运以来,无人能真正领略大自然的妙处,颇有惆怅、寂寞之感,也有对自己能真正欣赏山水之美的得意之情。

四、拓展延伸:

背诵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词文章,看谁积累的多。(如:《望岳》《三峡》《望海潮》《与朱元思书》等)

五、作业:1、背诵默写课文。2、翻译课文

山水相映之美仰视静

山川美色彩相配之美俯视欲界仙都

晨曦变化之美平视静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仅八十余字,就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月亮是古代文学的重要意象之一,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2、苏轼及写作背景:由学生介绍,重点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①学生听读,划出生字词,注意句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②明确重点文言词语:

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3、背诵课文:竞背抽查背诵

4、阅读理解:?将短文划为三个层次,并用简练的话予以概括。

--①“……相与步于中庭。”--记叙。夜不能寐,约友散步。②“……盖竹柏影也。”--月光如水,竹影摇曳。③--议论。感叹人生,百感交集。

三、研读与赏析

1、作者笔下的月景有何特点?--空明澄澈,似真似幻。

2、你是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的?

--“闲人”既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3、就全文而言,作者的思想感情先后有什么变化?结合创作背景,谈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月光入户,欣然起行”,写心奋喜悦之情;“念无与为乐者”,转忧,写孤寂之情;“相与步于中庭”,宽慰;赏月观竹,远离尘世,乐极;然而像今夜这样好心情能有几时?…生悲。本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也有对自己身处被贬境地的牢骚不平。

4、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对月光的描写。--月光如水

5、体味最后一句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各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四、问题及拓展:1、怎样理解文章中表现的复杂的思想感情?①从文字本身去细细体味②结合作者的身世揣摩

2、本文在表达方式上与上文有何异同?-上文主要是描写和议论,本文多加记叙。

五、作业:1、完成“研讨与练习”;

2、收集描写月亮的诗句

3、写一篇300字的短文,通过描写景物本身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尽量避免直接抒情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第十一篇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3.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师生共同赏读《答谢中书书》。以背诵为突破口,指导学生美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文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再现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回忆旧知,导人新课

1.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请同学们搜索自己的记忆库,背诵一些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文。(《望岳》、《沁园春雪》、《与朱元思书》、《湖心亭看雪》等)今天我们又将一起欣赏一篇六朝山水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

(以回忆诗词导入可以巩固所学,也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入境。)

2.学生自己书写标题,解题,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有关作家作品介绍:齐高帝曾经召陶弘景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

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像听到fllI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把书写标题及解题的权利教给学生,教师从旁补充,意在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意识。)

二、反复诵读,师生探讨背诵的方法

1.指名读,弄懂字音,大致把握骈文的朗读节奏。

2.教师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3.教师提问:根据你们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如若要求大家很快将短文背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教师总结:翻译记忆法(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记忆); 情境再现法(将内容想象为丰富的画面方便记忆);举纲张目法(抓住文章脉络记诵,就能条理清晰地记住全文内容);关键词句记忆法(抓住句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带动全句的记忆)。

学生的回答大多是自己的经验之谈,可能概括性不强,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回答加以提升明确。

师:学无定法,关键是适合自己。今天咱们不妨用这些办法来学习这篇小品,看看最适合你的方法是什么?

(这一环节为全堂课的学习定下主调,以诵读作为学习的主旋律,将文言文的背诵作为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克服畏惧文言背诵的心理,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与规律。)

三、利用翻译记忆法,初背全文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学生圈点短文中的重点字词,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如有拿不准的可以与同桌商量,仍然无法解决的可以直接写在黑板上老师预留的地方。

2.教师明确重点字词。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夕阳欲颓:坠落 四时俱备:都 能与其奇者:参与;杰出

3.请一个小组接龙翻译短文。

4.学生尝试背诵短文。(若不能背可以读文)

(这一环节其主要目的仍是落实文言字词的积累,为学生打好扎实的文言基本功打基础。)

四、品读短文,感受文字魅力,再背短文

1.理清短文结构层次,尝试背诵短文。

师:有的同学记性不错,已经背的八九不离十,有的同学还需努力。为了方便记忆,我们不妨一起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殿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人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序井然。

2.合作学习,赏读语言,美读全文。

①分小组承接任务,小组合作共同描绘美景,赏析重点词语。

师:已经有更多的同学可以背诵短文了,可是我的遗憾是这样一篇漂亮的文章我们却还没有读出情味,让它焕发出生命。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描绘文中抒写的美景,让文字美起来。

②集体交流各小组讨论成果,创造意境,描摹美景。

“高峰人云,清流见底”。山水相伴相映,神采焕然,情味盎然。这里是“高峰人云”。峰,其形峻峭;入云,高人天际。山下是“清流见底”。水流迤逦,清明澄澈。峰高水清,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熠熠耀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且倒影入清流,景象绚丽动人。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是如絮如带,再而是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鱼飞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

③各自在音乐中尝试美诵全文。

(这一环节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理解文章所创造的意境。)

五、小组竞赛,美诵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小组接龙训练背诵短文,推出一名组员参加比赛。

2.小组间开展竞赛,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评价标准:字音准确,抑扬顿挫自然妥帖,感情充沛,能给人美的享受。

辅助手段:教师提供一些乐曲供学生自由选择。

3.在评点中自然总结出文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实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这一环节以多种形式的诵读来调动学生诵读的热情,同时启发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运用一定的诵读技巧将之表现出来。当短文在学生的诵读中焕发出生命的时候,文言的魅力就以最恰当的方式感染了学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短文

2.预习《记承天寺夜游》。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第十二篇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陋室铭(刘禹锡)

一、预习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第二课时

爱莲说(周敦颐)

一、预习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2.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3.请再次朗读课文。

4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5.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讨论并归纳: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6.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讨论并归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讨论并归纳:

(1)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2)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

远益清”的芳香;(3)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8.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讨论并归纳:作者把菊花比喻象征成隐士,把牡丹比喻象征成富贵的人,把莲花比喻象征成君子。

9.提问: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讨论并归纳: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四、小结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句式骄散交错运用,读起来控骼悦耳,顿挫有致。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第十三篇

一、《马说》谋篇立意

《马说》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

从这一见解出发,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集中的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二、《马说》结构内容

文章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千里马的遭遇。

第1段,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指出正因为“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才终被埋没、摧残。

第2段,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

第3段,抨击了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却大呼“天下无马”的人。

三段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千里马的被埋没、被摧残,是“伯乐不常有”造成的,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所造成的,是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的人造成的。“千里马常有”,而“执策”的庸人却曰:“天下天马!”这强烈的对比,是一个极大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三、《马说》写作特点

1.托物寓意

托物寓意写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例如,用“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的终身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它才能被埋没的原因,都能激发人们的不平感,也表达了当时千万个才能之士的悲愤。又如,用“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来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更具有辛辣嘲讽的作用。

2.清晰的条理

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始指出惟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间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面食”,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然后痛斥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四、《马说》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所以即使有马,却只能屈辱于低等人的手中,(和其他的马)一块死在马厩里,不被人称为千里马。

能够跑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完一石谷类,喂马的人却不懂得以千里马(的食量)而去喂它。这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特殊的本领和英武的体态都无法显露出来,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日行千里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马叫了,也不能通晓它的意思,还拿着鞭子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好马!”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是真不识好马啊。

五、《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谋篇立意

韩愈在这篇赠言中,既对董邵南不得志的遭遇予以深切的同情,又以诚挚的感情,殷切的希望,对董邵南提出忠告。以“董生勉乎哉”的微辞,劝他到叛变未息、割据剧烈的河北之后,要提高警惕,不要走入歧途。并让他到河北后,要以忠臣望诸君和义士高渐离等为榜样,劝其主和其他豪杰之士归顺唐朝。固然,这是劝告董邵南的赠言,但文中也明显的表现韩愈主张统一、反对分裂的儒家“大一统”的思想。

六、《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结构内容

文章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愿和劝勉。

第1段,写董邵南在京城不得志,往游燕赵之地,一定会有所遇合,鼓励友人努力。

第2段,写古往今来风俗移易,社会环境变化了,燕赵之行也可能没有什么结果,友人应有思想准备。

第3段,嘱托友人替自己凭吊望诸君墓,并向燕赵豪侠之士致意:当今圣上英明,赶快出来为国效力吧!隐有劝友人不要离开京城之意。

七、《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写作特点

1.多用典故,引经据典,如“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指荆轲、高渐离之类的风尘豪侠;其次还有“望诸君”、“屠狗者”。

2.跌宕起伏,含蓄婉转,作者先对友人的举动表示理解和同情,然后笔峰一转,以朋友的身份规劝他去河北之后能劝说河北豪杰效力于朝廷,写作意图跃然纸上。

3.韩愈写这篇文章,能因事立意,在较短的篇幅里,表达了充实而完整的思想内容。在赠序这种文体上,脱前人窠臼,颇有独到之处,劝告之意鲜明,语言含蓄、深微屈曲,文笔畅快简洁。

八、《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译文

燕赵之地古来就有许多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董先生来长安应进士科考试,连续多年不被主考官赏识,空有学识才干,忧郁地到(河北)这个地方去。我知道您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的。董先生要努力啊。

说起来像您这样不走运的,如果是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珍惜的,更何况燕赵之士出于他们的本性呢!可我曾听说风气随着教化而改变,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凭您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董先生要努力啊。

我由您的事有所感想。请替我凭吊望诸君的墓,并且留心观察一下当地的集市,还有过去(像高渐离一类)屠狗的人吗?替我向他们致意:“当今圣上英明,赶快出来做官为国效力吧。”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的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

2.体味韩愈在《马说》中表达的对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

3.品味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

4.初步了解“说”和“序”的文体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阅读提示”中字词的音、义,“易”“策”“食”的各个义项和‘马之千里 者”“子之不遇时”的句式特点。

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3.体会韩愈对董邵南的同情、劝勉和劝阻等复杂的感情。了解“序”的文体特点。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解说:四个步骤: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思路;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体味作者 的见解主张、思想情感;研读课文、品味语言、赏析艺术特色;拓展阅读、拓展视野、迁移 知识、培养筛选信息和搜索信息的能力。)

2.发现法。

(解说:原则同讨论法,步骤分两步走:一是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13篇《短文两篇》教案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短文两篇教案。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