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为了加深您对于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写作认知,下面快回答给大家整理了6篇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应用连乘计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理解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 培养学生爱校护校的主人翁情感。

教材分析:

在二年级时学生对连乘的运算顺序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运用连乘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并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本节课的原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买矿泉水”,在“试一试”中有一道题“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本节课的实际教学内容正是因此所得到的灵感。备课时我考虑到估计学校约有学生多少人,必须基于学生对学校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恰逢我校正在开展“我爱我校”的活动,于是我灵机一动,将教学的具体内容换成了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题材,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爱校护校的情感。

教学重点:

征对具体题目进行正确估算,哪种类型的题目要用连乘来计算。

教学关键:

找关键字句解决连乘问题。估算找类型。(看哪个数最接近哪个整十整百:一类要多估,如:带钱买东西,买布做衣服等;另一类可少估,如:计算题。)

教学教法:

分析法、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讲解鼓励等教学方法。

教学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倾听等学习方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目的以“了解学校”为主线,使学生被熟悉的校园景象所吸引,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发现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学习中。)

师:孩子们,你们已经在杭西小学学习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你们对我们学校都有哪些基本了解?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1:我们的学校很大。

生2:学校有两栋教学楼,旧楼有3层,每层有4间教室,还有一栋“逸夫楼”,里面有专用多媒体教室和老师办公室、校长室以及学生教室。

师:同学们对学校的建筑了解得真清楚,旧楼就是我们的教室所在的教学楼。(小黑板出示:旧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4间教室,每间教室有4盏灯。)

师:看了这段话,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那些数学问题?生1旧教学楼一共有48盏灯,我是用乘法算出来的。……教师将学生回答的相关信息板书)

(继续出示小黑板:三(2)班教室,老师说道:“欢迎参观三(2)班教室,我们的教室里有4组,每组有5套课桌椅,每套课桌椅148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问题“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展示出来。)师:估计一下,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

(评析“了解班级”的教学情境一下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板书学生对自己班级所在教学楼进行了解所发现的数学信息,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目的解决“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的问题要用连乘的方法,这是本节课的一个新知识,对此结果进行估算是给孩子们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此处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方面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和进行估算的方法,另一方面也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交流的机会。)

1.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怎样估算“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让每个孩子都有交流的机会。

2.全班交流,请代表说说自己小组的估算方法。

生1:我们组是这样估算的,一组有5套课桌椅,4组就有20套课桌椅,我们把每套课桌椅148元看作150元,20×150=3000元。

生2:我们组是这样估计的,一个组有5套,1套148元(看作150元),1组就是750元,4组就是750×4=3000元。

师:大家的方法都很好,看来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估计教室里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可以先估计一组花多少钱,再估算4组花多少钱;还可以先算出本班4组共有多少套课桌椅?,再估算本班一共要花多少钱?

全班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然后请不同方法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算法并阐述理由。

师小结:虽然同学们思考问题的过程各不相同,有的同学列的是分步算式,有的同学是一个综合算式,但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生:都是用连乘的方法。

(评析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给每一个孩子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教师在新的问题出现时,没有直接灌输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在小组中探索交流、合作学习,这是“以人为本”的表现。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因希望对自己的学校有更深入的了解,热情很高。值得提出的是,教师在学生全班交流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方法的共同之处,增进了学生深层的思考,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目的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进一步拓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感受幸福舒适的学习条件来之不易,感受学校对自己的关怀,对学生进行爱校护校的品德教育。)

1.课桌椅问题。

师:同学们 “学校为我们准备舒适的课桌椅一个班大约要花3000元钱。”(桌上乱涂乱刻的痕迹。) 那全年级2个班呢?全校呢?那该要花多少钱啊。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同学们,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生: 这是不爱护学校财产的行为。我们发现这种行为要阻止他。……

2.。估计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

师:现在你们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多幸福啊。每个星期一,我们全校同学都要聚集在操场举行升旗仪式。(每个年级2个班,有6个年级。)

师:你能估计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吗?

生1:我们不知道每个班有多少人?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怎么办呢?

生2:可以根据我们班的人数来估计。

师:这个建议不错。下面我们分小组估算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再组织汇报。

生1:1个班大约有40人,1个年级2个班大约有80人,6个年级大约有480名同学。生2:我们是先算出全校6个年级有12个班,再按每班40人估算全校大约有480名同学。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估计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但尽可能地准确一点,要不估算结果会和实际数目相差太大。

(评析教师在前两部分对校本课程资源素材的挖掘和利用起到了激趣和激智的作用,这一环节则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升华。“课桌椅问题”“灯泡问题”和“估计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均源于校园生活又与本课的教学目标紧密相扣,“爱护学校财产”“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等品德教育目标都蕴涵在这一个个数学问题之中。“润物细无声”正是校本课程资源利用起到的特殊效果。)(四、说回顾与总结

(目的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1.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怎样估计学校有多少同学了。

生2:我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了。

生3:我知道了学校为了让我们安心学习花了好多钱,我们要爱护学校财产。生4:学校这么多同学,如果上下楼瞎疯瞎跑该多危险呀!

生5:要靠右行。

生6:我对我们学校了解更多了。……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估算和计算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并且对我们的学校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2.课后作业(书上)

我们学校马上要召开校运会了,校运会上也有许多数学问题,如:买矿泉水问题,请你们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这类问题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活动,学会推算出日期。

2、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算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际情景学会根据条件推算日期。

教学难点

掌握倒推和跨月的日期推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结合生活,引入新课。

1、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生日。

2、猜老师的生日

你想知道老师的生日吗?谁来猜一猜?

逐步给出提示,如:

(1)第二季度。

(2)这个月是大月。

(3)是这个月的第12天。

二、 创设情境,探究推理。

1、一看,猜一猜,说一说。(独立思考)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情境,收集数学信息。)

2、说一说,解决简单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两个简单的推理过程。(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出一些模仿练习,如:一年的倒数第5天是哪一天?)引导学生讨论:淘气的生日是哪一天呢?你你自己的看法。

3、议一议。

师巡视、提示、纠错 。重点关注没有想到解决问题的学生。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思考。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完成书上P72上的填一填。

2、读一读。

引导学生读你知道吗?你想到了什么?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完成下列填空

2×()+3×()=18

(1)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数?其中一个括号的数确定了,是否另一个括号里的数就能确定?

(2)如果前面括号里填3,后面括号里填几?

(3)如果后面括号里填2,前面的括号里填几?

2、导入。

谈话: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题意。

(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实际上可以用式子2×()+3×()=18表示。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呢?

2、探索方法。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汇报交流。

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

生: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

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

生:“载质量2吨”的车运2次,能运煤2×2=4(吨),剩余4吨需要“载质量3吨”的车运2次才能运完,但是同样的它们的总运量不能恰好等于8吨。

师:如果1次呢?0次呢?

学生独立完成。

(3)列表法解决问题。

师介绍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种方案列举出来,这样更好的简便、直观。列表如下:

派车方案载质量2吨载质量3吨运煤吨数

14次0次8吨√

23次1次9吨

32次2次10吨

41次2次8吨√

50次3次9吨

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条件。

3、回顾与反思。

(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

(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学生自我探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3页“做一做”。

(1)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明确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做,加上这个条件后怎么做?这样有什么区别?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七”第7题。

(1)求“每条船都坐满,怎样租船?”就是求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求“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怎么做?(学生把每一种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别按照大船10元,小船8元计算价格,然后比较大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选择符合条件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这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板书设计: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和饮料吗?今天我们一起去买一些饮料,希望大家帮帮老师。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结合买饮料这个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解释各自的估算过程。

3、汇报算法

(1)一箱饮料大约70元,两箱饮料大约140元。

(2)一箱饮料超过60元,两箱饮料就超过100元,但不到200元。

4、学生独自解决共花了多少钱?。

5、小组内交流各自算法。

6、汇报算法

(1)243 = 72(元) 722 = 144(元)

(2) 2432

=(? ) 2

= (? )(元)

三、拓展应用

1、1547 12586 10245

2、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

3、哪道题的得数大?画。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012346789 ( )

4、 1568 36912

32 + 173 (15 + 35) 6

5187 10525

5、我每分大约打41个字

(1)小明5分能打多少个字?

(2)一篇稿件共325个字,5分后还剩多少个字每打完?

(3)再打3分,能打完这篇稿件吗?

6、杨树168棵,今年种的松树是杨树的5倍。

(1)今年钟松树多少棵?

(2)杨树和松树共有多少棵?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五

一、乘除法

一、教学内容:

P2~P14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2、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3、使学生能够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4、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

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3、能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1、口算乘法中的进位口算

2、口算除法中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

3、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五、课时安排:

7课时

六、教学进度:

第1~2周

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内容:

P2~P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二、探索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3=

4、讨论算法。

20+20+20=602×3=6,20×3=60

5、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互相交流20×3的计算方法:2×3=6所以20×3=60

6、教师再提哦出问题: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自己完成,最后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

三、拓展应用:

1、3×25×46×7

30×250×46×70

300×2500×46×700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做完后在全班交流自己发现的计算规律,说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给予肯定。

2、完成P2第3题,做完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1~2学生独立完成。

第一题先认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再解答。

第二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第三题前两问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算,然后再做。最后一问有开放性,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规则,并演示几次,让学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进行游戏。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学得怎样?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就连火车上都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用乘法的知识解决乘火车中的数学问题。想试一试吗?(板书课题:乘火车)

2、出示学习目标

①、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②、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③、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自学指导、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内容:教材32~33页。

自学时间:3分钟。

自学要求:围绕思考问题进行自学,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和同桌小声地进行交流。

思考问题:怎样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2、反馈交流。(学生汇报)

3、出示问题,列出算式,探索算法。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出示问题: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2)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请小组同学派代表板书计算过程,并口头说明计算过程,只要学生的算法是正确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再讨论竖式得数360的“0”漏写得“36”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积的个位上的“0”处理问题。

(4)比较归纳。

将本题与上节课例题(出示16×4的竖式计算过程)相比较,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两题的竖式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改编三位数、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试题。

三、检查点拨,探寻规律

1、学生完成 “练一练”中的1、2、3、4题。

2、课本第33页第二题。

3、总结方法:笔算连续进位的乘法,关键是不要忘记加低位进上来的数。

四、练习达标,拓展提高

1、教师出题:4351×4= 8972×5=

2、回归学习目标。

3、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哪些知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6篇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