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阅读教学的方法【优秀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为了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需要从小进行培养。那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为了让您对于阅读教学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快回答给大家分享了5篇阅读教学的方法,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阅读教学的方法 篇一

一、逆向阅读法

“逆向”是与“一般”“习惯”相悖的。即阅读时不按常规先阅读文章内容,而是看到文章标题或文章论点时,先考虑这样的标题,这样的论点让我自己来写该如何写。

如在阅读《驳“实惠”论》一文之前。同学们先对“学雷锋,不实惠”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有的说“学雷锋,做好事,不收钱不留可谓‘名利双失’对自己来说不是太吃亏了吗?”有的说“邵逸夫做好事捐给咱们大陆那么多钱造图书馆建医院,对大陆来说不是挺‘实惠’的吗?”有的说“倘若当‘张亚奇’在路边苦苦挣扎时,有一位雷锋式的好人,热心把他送进医院,对亚奇来说,难道仅仅用‘实惠’二字能概括吗?不,因为雷锋为她挽回的是用金钱所无法换回的性命……”在大量的个人观点发表后,再去阅读课文,审查作者巍巍的论证思路,发现巍巍正是从逻辑上,从人生观上,从揭示“实惠”论的本质是“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三个方面来层层驳斥“学雷锋不实惠”的观点。

二、立体交叉式综合阅读法

完形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作出个别反映,而是对学习对象作出反应,即一种整体性的把握。因此“肢解课文,着眼局部的分析”是一种极端。然而本人认为“仅从整体入手,忽视了局部乃至细节的研究同样也是一种极端,正确地阅读理解方法应是‘整体、局部、细节、大整体’诸要素的主体交叉和综合。”

三、同中求异比较法

在看似相同的内容中,仔细寻找细微差别,往往会有不到的收获。如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大家注意到: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受人嘲笑、奚落后,同样表现孔乙己死爱面子,自欺欺人的情景,在文中前后两处的描写却极不相同。

A、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

B、“取笑?要是不偷,怎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阅读教学的方法 篇二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

一、就目前小学生语文阅读课堂现状分析

由于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比较大,教学整体模式还是老师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在给同学们讲授相关的文化知识,从而忽略了新课标要求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对目前小学生语文阅读课堂的分析,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课堂上老师没有制定相对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只是盲目的听老师讲解,不能有确定的学习目的。学习目标是对同学们学习和进步的重要方向标,一旦出现学习目标模糊的现象,学生就像不知道要学的内容,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生还处于学习的基础阶段,整体的总结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十分强,没有目标学生就像是盲目的学习,不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老师除了要在课堂教学中制定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外,还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的个性发展和同学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特别是作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找到正确的个性发展方向。而现在的老师只是在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对学生注重的只是固定知识的教授,使得同学们缺乏实践的机会,不能充分发挥创新能力,个性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三,即是进行教学反馈时,使用方法较为单一,不能使同学们的个性发展特点得到发展。当前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上,针对同学们的阅读能力以及所取得的进步或者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老师只是用"不错"、"挺好的"等等这些对能力描述模糊的词来描述,不能对同学们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到实质性的引导作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使每个同学的不同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目前老师对待小学生阅读教学的这种态度,不仅仅对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提高没有帮助,还不利于同学们个性的发展。

二、 对小学生低年级学生阅读水平提高的创新方法探究

对于小学生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无论什么课堂,都要有足够的趣味,才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才能提高课堂质量。在新课标大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我们应该根据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创新更多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同学们不仅仅能在课堂上主动融入学习,还能使同学们的个性特点得到发展。

1. 阅读与表演相结合

在小学课堂上,情景模式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最受欢迎的一种,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孩子,我们要选择更加有趣的表演,才能使小朋友们充分融入课堂,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小朋友阅读时通常是及其富有感情的,我们可以设置富有童趣的表演情景,让同学们踊跃参加其中,通过同学们自己的阅读来理解老师要讲解的内容。此外,生动形象的表演还能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同学们更容易理解老师所讲解的重难点。

2. 鼓励同学们自己当老师,融入课堂

阅读是一个人对于新知识的吸收,而讲解是一个人对旧知识的巩固。我们可以通过让同学们自己站到讲台上讲解自己理解的、已经学到的东西,从而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如此,不仅仅能对小朋友对语言的表达能力有所提高,还能锻炼同学们的具体实践能力,使同学们的综合能力都得到提高。

另外,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除了爸爸妈妈最伟大的应该就是老师了吧。每天看着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同学们心中都有一个当老师的梦,通过让同学们自己站上讲台当老师,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同学们对知识的学习,进而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水平,提高阅读课的教学质量。

3. 通过阅读与其他方式的有效结合提高阅读水平

好记性不如个烂笔头,只有让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的东西通过写作得到实践的锻炼,才能对同学们的能力做到真正的提高。另外,小朋友的思维能力也是很强的,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在阅读的同时,把自己心里的那个形象描述出来,并且通过手中的蜡笔画出来。通过图画,小朋友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心中的思想,不仅能加强小朋友的动手能力,还能使同学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同时还会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结论:小学生还处于学习的懵懂期,特别是对于阅读课这类学习重点较为宽泛的课。所以,老师要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引导的同时,增加学生们对阅读课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使同学们更好的在阅读课时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此外,对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老师还要根据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创新出比较有趣的课堂教学方式,吸引同学们的注意,使同学们主动积极的融入课堂。只有发挥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使同学们真正掌握所学习的知识,提高阅读水平,从而提高小学阅读的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英。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性思维训练。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阅读教学的方法 篇三

为了推行“课堂阅读”教学方法,我作了以下几项工作:

1.进行思想动员,向学生讲清道理,人的一生要不断的学习这一点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尤其显得必要,在人一生的学习活动中,有老师指导的时间是短暂的。大部分的学习活动是靠自己自学,因此,提高自学能力是重要的。

2.初步确定阅读教学的基本程序并把这种教学进行的程序介绍给学生。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我采取了尽量放手的态度,教学过程中不划框框,不给阅读提纲;不增加学生负担,不要求课前预习;稳扎稳打,一节一读,积累经验,不搞大单元阅读。

阅读教学的基本进行程序是:

(1)教师指定阅读的范围和阅读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教师不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也不给出阅读提纲,学生阅读时,教师在桌间进行巡视,督促部分学生参与阋读教学活动、抓紧时间进行自学、了解阅读进度、回答学生的简单提问、扫清阅读障碍,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好准备。

(2)教师公布巡视中收集到的部分学生提问,然后由全体同学和教师补充提问,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回答和讨论经筛选确定的具有普遍性的,或典型性的某些问题,另一些问题则由师生进行简答或说明,枝节问题不纠缠,典型问题不放过。

(3)教师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复述、默写公式,对某一位同学的复述可请几位同学发表意见(或肯定,或补充,或纠正某错误等等),使复述的要点全面,重点突出,最后再由学生或教师进行小结。

3.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上好试验课

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选择一、二节课作为进行阅读教学的试验课十分必要,利用这样一节课使阅读教学的教学程序具体化,便于学生了解,有助于破除神秘感,有助于打消部分学生的疑虑,有利于进一步发动绝大多数学生的参与。在这节试验课上,教师介绍了阅读的两种方法:通读与精读,阅读首先是通读,通读的目的在于粗略地了解阅读内容的全貌,确定精读的范围,精读时,对精读的内容要逐字逐句,认真揣磨,提高阅读能力的信心。

(2)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不能积极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较好的质疑是反映学生参与程度和评价阅读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确定出下一个教学环节所需要的讨论问题的重要前提。学生对待提问的态度有以下几种:①不敢发问;②不会发问;③不善发问;④不愿发问。这些思想障碍或方法问题通过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实践都是可以得到解决或向好的方面转化的。我特别注意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因人而异,通过多种方式收集问题(如对学习有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在巡视过程中,主动到学生的身边,小声去询问并及时给予肯定或鼓励),我在学生中的威望,我与学生之间的亲密情感在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要选好讨论的问题

学生一旦被发动起来,提出的问题会较多,这些问题的质量、分量差别很大,有的根本不成其为问题,有的书中有答案,也有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的高质量问题,对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筛选,枝节问题不纠缠,典型问题不放过(有时典型问题学生没有提出来,可由教师提出)。对学生的所有提问,我区别情况都一一作复,这样做有利于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个别问题作个别答复或解释,普遍存疑的问题或舆型问题供师生讨论,我利用选定讨论问题的机会,发挥主导作用,一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原理和公理是不是一样的),这个问题显然是无法让学生们讨论的,它不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属于枝节问题,对这个问题我只用了很少的时间,三言两语简单地作了说明,就适可而止了;在同一次教学活动中,对加减原理和乘法原理中的“做一件事”具体地是指什么,学生虽然无人注意,我却不肯放过,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的发表意见;另一次学生认为阅读内容简单,道理浅显根本无法提出问题,我却抓住了机会“于无疑处质疑”,提出了一个完全出乎全班同学意料之外的问题,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震憾,课后不少学生认识到,读书提问还真不那么简单。那一次的阅读教学活动给学生留下的思想烙印,可能令有的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忘怀。

(4)要多让学生发表意见

在讨论问题或回答问题时,能由学生发言的,一定让学生们发言;在强调重点和作总结时,能由学生去讲的,我决不先讲,我发表意见时则注意能少讲时决不多讲,总之我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活动

(5)要有督促检查的环节和措施

智力活动的特点之一是独立性,学生阅读开始之后,是真读进去了,积极参与和投入了,还是在应付,在走过场,在望“难”而却步?这需要教师及时的了解、督促、帮助和指导。在学生阅读时,我抓住巡视的机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我要求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要点复述的目的之一就是对阅读情况的检验,教师围绕阅读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和回答也是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

(6)要灵活运用几种阅读教学的程序

形式要为内容服务,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在实践中,我经常调整教学程序,使阅读教学的程序多样化,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不同的阅读教学程序:

读后讲,即先让学生阅读,然后复述,小结。适合这种程序的教学内容育:三角函数的性质,棱锥、圆锥的体积等。

阅读教学的方法 篇四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一、引言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旨便是对学生获取、处理信息,以及思维能力展开的培养。其中,基础阅读教学可帮助学生实现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为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小学英语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考虑到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及社会需求,英语教师就需要对阅读教学的目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质量提升。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

其一,寻求乐趣。英语阅读是一项充满着乐趣的活动,教师只有选取了富有趣味性的阅读材料,才能吸引学生注意,使其乐于阅读。

其二,获得有用信息。在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获得知识、资讯、问题等众多新的信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

其三,扩大英语词汇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逐步摆脱图片与实物的影响,充分开动自身的抽象思维,并采用上下文推测词义等阅读策略,对词汇进行反复接触与理解,最后对意思及词语用法有一个充分掌握,进而实现词汇量的扩大。

其四,巩固所学语法。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便是使学生在阅读中,对所学的语法进行巩固,实现英语语感的增强。不同于扩大词汇量这一教学目的,选择的阅读材料应尽量避免出现过于复杂,学生未接触过的语法。教师可通过有机结合阅读材料与语法练习,或在阅读材料中,培养阅读策略。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1.做好教学导入工作,将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首先,应当采取提问题、讲故事、唱歌、看影片等多种导入形式,有效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开展3B中的 Unit11 A Good Idea这一课中有关球类运动的教学时,教会便可在课前准备好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的图片或实物,将其展现给学生,并问学生:What is it?(这是什么?)学生回答:It is a basketball.(这是一个篮球。)教师接着问:Do you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Let’s go to play.(你们喜欢打篮球吗?让我们一起去玩吧!)学生:That is a good idea.(那真是个好主意)。在这一实物展示与师生对话过程中,学生不仅从视觉上对事物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而且在自身体验中学会了如何运用英语。

其次,采取多种阅读形式,充分维护学生阅读兴趣。例如,在开展5B中Unit 8 At the weekends这一课中有关昆虫的内容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对谜语进行阅读,并学习昆虫及有关昆虫特性的单词,随后将这些单词或短语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对重要语言点起到巩固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可让学生带着“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的问题,来分段短文,并对问题作出回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对短文语言产生整体的感受。通过采取导入教学的方法,可让学生从被动阅读转变为积极主动阅读,对其英语阅读技巧及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对阅读方法予以重视,加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力度

英语阅读对于学生而言,是较为单调、枯燥的一个过程,而为了提高阅读能力,更是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渗透,因此,教师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的指导,进而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一,教师应当将英语阅读策略有意识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面对不同阅读材料时,学会采取与之相应的阅读策略。其二,教导学生学会抓住阅读的重点,具体操作为: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其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快读,对课文的脉络有一个整体把握,并将关键的词语与中心句子找出;再指导学生进行细读,在大致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为其设置一些简单的练习;最后,对课文进行总结,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拓展与延伸。这样一来,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拓展平台,不仅形成了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同时也实现了阅读实践能力的提升。

3.进一步丰富英语阅读资源,促进学生阅读面的拓展

英语教师为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仅仅依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加大课外阅读的开展力度。其一,教师在选取阅读材料时,应当确保其真实性、生动性,并与学生生活相贴近,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并深刻体会到英语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进而实现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基于此,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儿歌、谜语、故事及小作文等,尽量选择与学生阅读心理相符的读物,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学会多种英语阅读的方法。其二,鼓励并指导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资源库,让其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摘抄相关杂志及网络上的阅读资料,从而对教材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其三,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与展示的平台,通过开展手抄报比赛,鼓励学生背诵或改编英语歌谣、定期举行英语课外阅读故事表演活动等,从而将课堂阅读延伸至课外。

参考文献:

阅读教学的方法 篇五

关键词:渗透 回顾 迁移 序列训练

一、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我们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二、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成功的学习实践。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

例如教学第十二册《书的故事》第二段,此段写青年工人到书店买书。学生通过自读,从青年“漫不经心”地翻书到后来“认真地看起来”这一态度变化中体会出他非常喜欢鲁迅先生的书。此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给予充分肯定,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第一段中当时的情况,谈谈对青年有何新的认识。学生联系当时敌人查封进步书籍,白色恐怖十分严重,鲁迅的书“书店不敢出版”、“没有地方敢代售”这一历史背景,体会出了青年渴望进步的思想感情。至此,应当说学生理解到位,但作为教师不应该满足这个结论,而应该再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即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一要注意抓住人物前后态度的变化,二要将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认识。

可见,学法指导也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

三、提供迁移机会,巩固运用学法

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并不是一教就会、一点即悟的,真正理解和掌握阅读方法、形成学习能力要有一个逐步领悟和吸收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指导他们将已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于相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使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领悟阅读方法的真谛。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迁移性学习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例如学生学习了查字典解词、联系上下文解词及结合生活实际解词等方法之后,就可以在以后的阅读中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理解新词。又如还可进行段与段之间的学习迁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童话、寓言及散文中常有反复出现的情节或相同结构的段落,学习此类课文,教师要在教好“例子”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运用学习“例子”的方法进行后几段的学习。以《精彩的马戏》一课为例,课文中写三场马戏表演的文字结构相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形成对“猴子爬竿”一段作者写作顺序的概括:“什么节目――怎样表演――观众反应”。把握了这个顺序,学生就能顺利地自学“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这些写法类似的段落。另外,当遇到具有共同的结构和思路的同类课文时,还可进行篇与篇的学习迁移。

四、进行序列训练,促进认知策略的发展

学生掌握了几种具体方法不等于学会了阅读。学会阅读的核心是学生将具体的方法整合内化,成为系统的、较完整的、灵活的认知策略。这种整合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艰苦地工作,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有计划、有意识、有序列地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学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它随着年级的增长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因此我们要注意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要求,通过调查了解和认真研究各年级学生的“已有基础”,总结出学生以往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迈出新步,在教师的序列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

积累一定量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认知策略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因此,语文学法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5篇阅读教学的方法就到这里了,希望在阅读教学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