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一种有结构的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打算学习知识。教师或导师会在上课时,教导最少一个,甚至更多的学生。这里的9篇教学实录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教学实录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教学实录 篇一
课前布置预习,要求学生:
1 查字典或阅读注解,掌握下列生词的读音。
渔父(fǔ)淈(gǔ)餔(bū)歠(chuò)
醨(lí)汶(mén)枻(yì)濯(zhuó)
2 熟读课文,借助字典和注释翻译课文,疏通文意,摘录出疑难词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一) 导入
教师:请大家看屏幕,一起读题目,完成名句填空。(出示幻灯片)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教师:这些名句都出自我们高一时学过的课文《离骚》(学生集体回答),通过《离骚》的学习我们对屈原已经有所了解,现在,让我们来回顾印象中的屈原,重温他走过的人生之路。请大家看屏幕,请一位同学读题并完成填空。(出示幻灯片)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浪漫主义诗人。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朽作品。首创“骚体诗”,亦称“楚辞体”。政治上,提倡“美政”,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谗去职,屡遭放逐,但仍心系楚国。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满腔悲愤,怀着珍爱一生的理想自投汨罗江而死。
教师:才能杰出的屈原,屡遭楚王流放,可是当楚国濒临灭亡时,他却毅然赴死,这令许多人感到困惑和惋惜。那么屈原为何在楚国濒临灭亡时,要毅然赴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屈原处在生死边缘时的心灵抉择。请大家把课本翻到77页《渔父》。
(二) 明确本文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幻灯片)
1 讨论释疑,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句。
2 探究人物形象,理解屈原的生死抉择。
二、 讨论释疑,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句。
(一) 齐读课文,检查预习字音掌握情况。
教师:课前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请大家读准字音。
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板书出其中读音有误的字。
教师:评价朗读,并要求重读有读音错误的句子。
(二)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讨论疑难词句。
教师:课前预习,大家还摘录出了翻译有困难的词句。从了解的情况看,我发现大家翻译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课文的中间两段。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两段,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先看第一段:(出示幻灯片)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①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淈其泥而②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③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问题:1 这一段中第①个“而”是表并列还是表转折?第②、③个“而”的用法是否相同?“推移”、“为”该怎样翻译?
1 画线的句子,该怎样翻译。
教师提示:(出示幻灯片)
而 表转折:“而”前后语意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如,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表并列:“而”前后词或句子,位序可以互换,即换了位序意思也不会改变。如,侣鱼虾而友麋鹿。
表顺承:“而”前后的词语有先后顺序,位序不能互换。如,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表修饰:“而”前面的词用来修饰后面的词。如,朝而往,暮而归。
学生回答后明确:第一个“而”表并列,第二个“而”是顺接连词,第三个“而”也表并列。“推”就是“移”,“推移”就是“改变”的意思。“为”是句末疑问语气助词。
教师:“为”在疑问句句末表疑问语气,翻译时一定要译出疑问语气。“为”在古汉语中一般做动词、介词用,做疑问语气助词用的情况我们接触得较少,要特别注意。
教师:请一位同学将这段话翻译一下。
学生翻译后明确:圣明的人不被外物拘泥,而能随社会一同变化。世间人都混浊,何不搅浑泥水推波助澜呢?为什么遇事深思,行为出众,以至于让自己被放逐呢?
教师:提示句3中“高举”的词义,“高举”即“行为高出世俗”,古今词义不同,文中这样的词还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明确:还有“颜色”、“形容”,“至于”凝滞”、“可以”。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研究第二段:(出示幻灯片)
吾闻之①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②察察,受物之③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④腹中。安能以皓皓之⑤白,而蒙世俗之⑥尘埃乎?
问题:1 这一段中第②③⑤个“之”的用法是否相同?“皓皓之白”该怎样翻译?
2 画线的句子,该怎样翻译?
学生回答后明确:三个“之”的用法不完全相同。第②个“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用翻译,“身之察察”即为“察察之身”。第③个“之”是结构助词,翻译成“的”。第⑤“之”也是结构助词。“皓皓”是“洁白的样子”,“白”是“纯净”的意思,这里翻译成“纯净的东西”,属于形容词作名词用。“皓皓之白”就是“洁白纯净的东西”的意思。
教师:请一位同学将这段话翻译一下。
学生翻译后明确:怎么能拿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接受脏物的玷污呢?怎么能让洁白纯洁的东西,蒙受世俗尘埃(的玷污)呢?
教师:现在请大家轻声读一读课文,看看有没有不能翻译的词句了。
(三) 检查课文词句掌握情况
教师要求学生翻译下列句子,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出示幻灯片)
1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指名完成第1小题后明确:全社会的人都污浊,只有我是干净的,全社会的人都昏醉,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我被流放了。这里的“见”表被动,是“被”的意思。
教师:文中的被动句还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明确:还有三个:1 屈原既放;2 圣人不凝滞于物;3 自令放为。
教师:被动句的形式较多,课后请大家完成相关练习,总结一下被动句有哪些常见形式。
指名完成第2小题后明确:“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什么原因使你到了这地步?与:通“欤”,句末疑问语气助词。斯:代词,这。
(四) 探究文中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
教师: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文意,课前要求大家对照译文阅读了屈原《离骚》全诗,现在请大家结合《离骚》思考下面的问题:(出示幻灯片)
1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中“举世皆浊”和“众人皆醉”分别指的是什么?
2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中“世俗之尘埃”比喻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举世皆浊”指官场浑浊,满朝官员为了自己的名利,是非不分,甚至黑白颠倒,互相排挤或勾结,中伤贤良,不顾社稷之安危。“众人皆醉”是说人们都只顾自身的利益,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国家一步一步走向衰亡,却浑然不知。“世俗之尘埃”就是指世俗的那种只有私利,没有是非,为了私利甚至不惜排挤、陷害忠良的恶劣风气。
三、 探究人物形象,理解屈原舍身择死的坚定抉择
(一) 朗读课文,探究屈原、渔父形象。
教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
本文通过哪些手法塑造了屈原这一人物形象?文中的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文中渔父具有怎样的生活态度?文章的题目是《渔父》,那么,渔父是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吗?(出示幻灯片)
学生回答后明确:屈原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惜舍生取义,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坚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的高尚形象。
教师:屈原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节操,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屈原的这种人格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学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教师板书)
教师:渔父又是一个什么形象?
学生:从渔父所说的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的人。
教师:如果渔父的人生态度也用八个字来概括,可以用哪八个字?
学生:与时推移,随遇而安。(教师板书)
教师:文章的题目是渔父,那么他是文章的主要人物吗?
学生回答后明确:文中他不是主要人物,塑造渔父的形象主要是为了用渔父与世推移、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对比衬托出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完成板书:
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渔父——与世推移,随遇而安对比
教师:文中渔父、屈原的思想性格和人生态度是迥然不同的,我们能否通过朗读把它们体现出来呢?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人扮演渔父,一人扮演屈原,一人读旁白。
教师:引导学生评判三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注意通过朗读时的轻重缓急和语气语调来体现自己对人物思想性格和人生态度的理解。
(二) 结合《离骚》、《渔父》思考屈原面临国亡毅然赴死的坚定抉择。
教师:(出示幻灯片)请大家看屏幕: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可见司马迁对屈原毅然赴死,也深感困惑,学了《离骚》和《楚辞·渔父》后,你能理解屈原为何会毅然赴死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
1 从《渔父》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可以看出他是以死来表现与黑暗社会的抗争,与楚国腐朽的贵族集团作彻底的决裂。(教师概括:愤世,并用幻灯片呈现)
2 从《渔父》中有“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离骚》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可见屈原毅然赴死是为了保持高洁。(教师概括:洁身,并用幻灯片呈现)
3 屈原虽然才能杰出,但效命于他国这条路,他走不通。从《离骚》可知,他出生于楚国贵族,他热爱的是自己的国家,他的政治抱负是要辅佐楚王,复兴楚国,统一天下。自己钟爱的国家没了,他还有什么动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面对楚国即将灭亡,他选择自杀,就是要表明他既然无法挽救楚国,就会跟楚国共亡。他毅然赴死,是以身殉国。(教师概括:殉国,并用幻灯片呈现)
4 从《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可知,屈原即使因为谗言遭到楚王放逐,但他心里担忧的仍是人民和楚国;希望楚王能够醒悟,希望自己能够回到朝廷辅佐楚王挽救楚国,可是事实正好与之相反,楚王依旧昏聩,“党人”依然横行,自己再遭放逐。国家面临灭亡,像渔父一样的国民也感到无所谓,随波逐流,想到也只是如何保全自己,对此他感到非常的痛心。“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是一个热爱祖国,执着于理想的人,但是他知道靠语言已难以唤醒国君和国人了;所以他想以死来刺激国君和国人,来唤醒他们。(教师概括:尸谏,并用幻灯片呈现)
教师:请大家看幻灯片,了解屈原毅然赴死的原因。
屈原毅然赴死愤世洁身殉国尸谏
教师:从大家的分析可知,屈原毅然赴死,他是以死来与黑暗的社会抗争,以死来坚守自己高洁的节操,以死来捍卫自己崇高的爱国理想,想以死来唤醒昏聩的国君和沉醉的国民,所以,他的死不是怯懦,不是脆弱,不是轻生,是以死明志,是崇高而有尊严的选择!
(三) 拓展延伸。结合辛亥革命时期陈天华投海自沉的事例,了解屈原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加深对屈原的理解。
教师:屈原的死,虽然没能唤醒昏聩的国君,没能挽救濒临灭亡的楚国,但屈原用“死”为中华民族树立起一座精神丰碑。作为千古一人,其巍巍人格,感召了无数中华儿女,尤其当民族处于危难时,这种感召尤为卓著。远的不说,就说近代辛亥革命先驱者陈天华。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外国列强纷纷入侵我国,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为了挽救濒临灭亡的祖国,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纷纷起来宣传革命,发动起义,但是因为得不到民众的响应,都失败了。为了腐朽的封建统治,1905年,流亡日本的革命者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等人在东京成立了革命组织“同盟会”。在他们的感召下,许多留学生纷纷参加。消息传到国内,清政府惶惶不可终日,要求日本政府取缔革命组织,驱逐参加革命的中国留学生。在强大的中外反动势力面前,一些向往革命的留学生又开始退缩。面对风雨如磐的祖国,为了唤醒国民,激励同志,陈天华毅然跳海自沉。他在《绝命辞》中说:“我不自亡,人孰能亡我者!惟留学生而皆放纵卑鄙,则中国真亡矣。岂特亡国而已,二十世纪之后,有放纵卑鄙之人种,能存于世乎?鄙人心痛此言,欲我同胞时时勿忘此语,力除此四字,而做此四字之反面——‘坚忍奉公,力学爱国’。恐同胞不见听而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用幻灯片呈现)像屈原一样,陈天华为救国而自沉。他的壮举不仅深深地刺激了那些良知未泯的留学生和国民,而且激励着无数的后来者。秋瑾从容走向古轩亭口的刑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甘死如饴,千百万抗日军民在枪林弹雨中舍身忘死。为了挽救祖国,一代代仁人志士赴汤蹈火,前赴后继,终于催生了新中国。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屈原舍生择死所体现出的高尚节操和爱国情怀,不仅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已经成为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教师:现在让我们跟随一段录音,再一次感受屈原那巍巍人格。
教师: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顾炎武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富民强的时代,也许不会面临生死抉择,但面对当今商品经济的大潮,我希望我们每一位学生面对这位披发行吟的爱国诗人,认真地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而活,我们应该怎样地活?
教学实录范文 篇二
思维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怎样观察世界,从何来认识世界,如何来描述世界,怎样思考问题,直至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都是儿童科学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小学科学课要把促进人生的首要能力――卓越的思考技能的培养在课堂上落到实处。思考技能是可以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改善学生的思维的最大的问题是让学生在一个情景中学到的思考技能运用到另一个情境中,能够自主灵活的使用。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面对真实的科学问题不断进行思维技能的训练。吴韦萍老师的《水珠从哪里来》是一节旨在体现重视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科学课,在这节课上,吴老师把她对科学思维的关注和对学生进行思考技能的培养的想法呈现在其中,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启发。
【执教者简介】
吴韦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苏州市小学自然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双十佳教师,苏州市名教师。曾获江苏省小学科学青年教师基本功一等奖,主张“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形成了“真、趣、活、实”的教学风格。目前正在开展“思考技能:小学生科学关键素养培育”方面的研究。
【课例呈现】
板块一:提供观察物体,引出研究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只杯子(师示范板画杯子 ),杯子里装着什么?
生:(齐答)冰。
师:仔细地观察杯子的外壁,有什么呢?
生:(观察后纷纷发现)我发现杯子的外壁有小水珠。(结合学生的回答在刚才的杯子图上添画小水珠 )
师:如果我们用餐巾纸把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擦掉,你们觉得小水珠还会出现吗?(师演示擦拭方法)
生:会……(不会……)
师:小水珠到底会不会出现呢?想不想试试?
学生点头赞同,小组实验后汇报
生:擦掉了又出来了,擦掉等了一会儿又出现了,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擦不完……
师:那这些小水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板书课题)
板块二:立足观察现象,引导充分假设
师:你们认为杯子外壁上的水珠可能会从哪里来的呢?
生:我认为是加冰的时候从杯口流下来的……(师引导:你们认为他的想法怎么样?)
生:我觉得不太可能,如果是从杯口流下来的,应该有一条痕迹,可是现在杯子外壁上的小水珠却不是这样的。
生:我也觉得不太可能,如果是从杯口流下来,那杯子外壁这么多的小水珠,岂不是水要从杯子的四面八方流下来!(做摊手状)
师:(面向刚才回答的学生)听了他俩的意见,现在你有什么想法?(生摇头)你觉得他俩说的有道理吗?(生不好意思地点头)你们三位都非常棒,积极思考,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还有谁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我看到杯子里有“冷气”冒出来,散发到这个杯子外部,然后外面的温度比里面的高,它就会形成水珠。
师:我们用这样的箭头来表示(板画 )冷气溢出,形成小水珠。哪些同学和他的想法是一样的?你们也可以用这样画简图的方式把你们的想法记在自己的科学记录纸上。其他的同学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可能是里面的一些冰融化成水蒸发了,水蒸气变多了之后就凝结成了小水珠。
师:蒸发到了哪里?
生:蒸发到了杯子的外壁,然后等水蒸气越来越多,就凝结成了一个个小水珠。
师:怎么蒸发到杯子的外壁了?
生:蒸发到杯口,就跑出来到了外壁……
师:杯口周边有什么?(空气)那是不是蒸发到了空气中间了?
生:是。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周围的空气当中有许多的水蒸气碰到了杯子外壁凝结成了小水珠。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箭头来表示(板画 )。
生:我觉得可能是从杯子的壁里流出来的。(生插话:不可能)
师:(面向插话的学生)说说你的想法。
生:上学期我们学过,金属是不吸水的,所以不可能从杯壁里流出来。
生:(反驳)可是现在里面装了冰,冰会改变金属的结构。里面的冰散发出寒气以后,金属里面有小孔,寒气就从里面钻出来。
师:哦,也有可能,那如果我们认为它是从杯子的壁里渗出来的,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箭头来表示(板画在溢出的图上 )。哪些同学有这样的想法?(指向其中一个举手的同学)老师想知道,杯子里面是冰,它怎么会渗出来变成水的呢?
生:因为冰会融化成水啊!
师:哦,冰融化成水从杯子的小孔里钻出来?
这些都是同学们的猜想,(指向图一 )这幅图中的两个观点,一位同学认为是从杯口冷气冒出来形成的,还有那位同学说,是从杯子的壁里渗出来的。这两种观点都认为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是从杯子的哪里来的呀?
生:里面。
师:从杯里来(板书)。那赞成这种观点的同学(指向图二 ),你们认为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生:外面来的。
师:从外面,也就是说从杯外来(板书)。
板块三:围绕探究问题,修订完善设计
师:同学们能想办法证明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是从杯子里面来的吗?(进一步提示,集中指向思考内容)杯内的冷气真的会溢出来形成小水珠吗?冰块融化成水后真的会渗出来吗?
生:可以找个东西把杯子盖住,看杯子外壁会不会形成小水珠。
师:你这个方法想证明什么?
生:把杯口盖住,那么冷气就不能出来了,再观察杯壁外面有没有小水珠,这样就能证明杯内的冷气是不是会溢出来形成小水珠?
师: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大家为他鼓鼓掌。谁还能想办法证明杯子外面的小水珠是不是从杯里渗出来的呢?
生:给里面的水上色。
师:加点颜色?为什么?
生:这样里面的水就有了颜色,再看外壁上的水是不是也是这个颜色,如果是,就是从里面渗出来的。
师:大家觉得这个方法如何?
生:奇妙。
师:下面就请组长拿出课桌里的实验记录单,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组准备选择哪一个问题来研究?需要什么材料?怎样实验研究?把你们研究的方法用画简图或者文字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对用画简图的方法表示研究过程的)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研究问题,选了哪些材料,我们的研究方法是……这样的步骤来交流你们的设计。
生:我们选择的是第二个问题――冰块融化成水会渗出来吗?需要的材料是冰块、杯子、红墨水和餐巾纸。实验方法是先在杯子里加入一些红墨水,然后把外面的水珠擦掉,等新的小水珠冒出来,再用餐巾纸擦一下,看餐巾纸上的水珠是不是红色的。(边听边板画 )
师:如果是红色的那说明了什么?
生:水珠是从杯子里面渗出来的。
生:如果不是红色的,那就是杯外来的。
师:能说是杯外来吗?这个实验只能证明……(生:它不是从杯内渗出来的)
哪些小组和他们研究的是一样的?有补充吗?(等待一会儿后师继续质疑)她刚才说先加红墨水,然后把杯子的外壁擦干,为什么要擦干再观察呢?
生:因为之前小水珠已经有了,加了红墨水后再出来的小水珠的颜色可能与原来的混在一起很不明显,所以要把原先有的水珠擦干了再进行实验。(师生点头)
师:好的,有没有研究另一个问题的?
生:我们组研究的问题是“小水珠是杯内的冷气溢出来形成的吗?”需要的材料是冰块、杯子、杯盖、餐巾纸,实验方法是往杯内加入冰块,然后用杯盖盖住杯子,观察杯壁上是否出现小水珠。
师:(板画 )非常地好。如果出现了小水珠,你们怎么判断?没有水珠又说明了什么?
生:盖住了之后,冷气出不来了,如果还有水珠,就证明杯子外壁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冷气溢出来形成的。
生:如果没有出现小水珠就证明出现的小水珠是杯内的冷气溢出形成的。
师:你们同意吗?哪些小组和他们设计的是一样的?有没有补充?
生:需要把小水珠先擦干再观察。(为什么?)因为在盖盖子之前外壁已经有小水珠了
师:这两种实验设计都是为了证明水珠是不是从杯内来,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合在一起做呢?(可以!)怎么做?
生:先把红墨水倒到装冰的杯子里,然后把杯盖盖上,最后用餐巾纸把原来有的水珠擦干,再看看有没有水珠出来。
师:(PPT逐条出示)加红墨水,盖上杯盖,擦干外壁,观察记录,是不是这样?请小组修订刚才的实验方案,材料员至材料中心领取实验器材,注意要及时记录。(学生分组实验)
师:谁来交流你们的观察和发现?
生:我们发现杯子外壁有小水珠,说明不是杯内冷气溢出形成的,而且小水珠的颜色是无色的,这说明也不是从杯内渗出的。(指向板画图一追问:杯子外壁的水珠是不是从杯内出来的?)不是。
师:你们小组呢?
生: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杯子外壁有小水珠,而且小水珠的颜色是无色的,这说明杯子的外壁的水珠不是从杯内出来的。
师:嗯,和他们一样。那你们小组呢?你们实验过后得到什么结论呀?
生:我们也是跟他们一样的。
师:其他三小组也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了吗?(生纷纷点头)
看来通过实验,同学们共同证实了杯子外壁的小水珠不是从杯里来的(板书板画)。那现在你们认为可能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从杯外来。
师: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证明。下面请材料员把刚才领取的材料交还到还材料中心。其他同学整理一下你们的个人科学记录。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学会参考黑板上的板书,鼓励学生在板画的基础上添加更多的个人研究细节)
板块四:创设矛盾冲突,引发深入思考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共同研究了杯子外壁的小水珠不是从杯里来的,那么小水珠的形成与杯里的冰有没有关系呢?
生:有!
师:你们认为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杯子里有冰,杯子的外壁才有小水珠。杯子里没有冰,杯子外壁就没有小水珠。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可以设计一个怎样的实验来证明?
生:其实已经不用证明了,因为刚才你在上课放冰之前杯壁还没有小水珠,然后呢,放了冰以后就开始有小水珠。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刚才我做课前准备的时候你一直在观察是吗?(朝这位同学竖起大拇指)其他同学刚才有没有看到?(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没关系,我们可以想办法再做一次,怎么做?
生:拿一个空杯子,观察一下杯壁有没有小水珠,然后把冰倒进去,看杯壁有没有小水珠。
师:这样可以吗?(生点头)请材料员领取材料,同学们还可以模仿刚才我们板画的方式记录你们的研究方法和观察发现。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师:有什么重大的发现?
生:一开始,空杯子的外壁没有小水珠;把这个杯子里的冰倒进去后,等了一会儿,就出现小水珠了,说明,小水珠的产生与冰有关。
生:我们把两个杯子放在一起,一个装冰,一个不装冰,放冰的杯子一擦干就会起雾,而那个空杯子一点雾都没有,也没有小水珠。
师:起雾?那现在看看,杯子的外壁有什么?(雾多了就变成了小水珠,板书)。
哪些小组也有像他们这样的发现?那这样的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小水珠的形成与冰到底有没有关系?
生:有!
师:(板书:与冰有关)原来是杯子里的冰在作怪呀!老师这儿也有一杯冰,杯子外壁已经有了小水珠,现在我把冰倒在另一个空杯子里,用纸巾把杯子的外壁擦干,放在桌上,静置一会儿,你们觉得小水珠还会出现吗?(边说边演示)
生:不会?会?
师:究竟会不会呢?动手试一试!
(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小组实验)
师:(板画:把冰倒掉 )把杯子里的冰倒掉,擦干外壁后,小水珠还会出现吗?
生:(生纷纷作答)有!有一点点!没有!
师:(故作疑问状)为什么杯子里没有了冰,你们的杯壁上还会产生小水珠?
生:因为冰放在那个杯子里已经很久了,遗留了冷气,有冷气就会出现小水珠。
师:放了多久了?(从上课到现在)倒掉冰后冷气遗留在哪里?(杯子里)那杯子的壁呢?(也是冷的)谁把它变冷的?(冰)那这个杯子与装冰的杯子的杯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它们都是冷的。
师:原来这几组的杯子外壁都能够形成小水珠,是因为杯壁都是冷的。(指向说没有的小组)那你们的杯子外壁为什么没有小水珠?
生:我想可能是这个杯子里的冰是我们刚才才倒进去的,它还没来得及把杯壁变得很冷就被我们又倒出来了。
师:哦,现在你们认为小水珠的形成与什么有关呢?
生:我认为与冷的杯壁有关。(板书:遇冷)
师:现在你们桌上都有一个装着冰的大杯子,摸一摸杯壁,有什么感觉?(冷)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投影出示比赛要求)。
1.每组把大杯子外壁的水珠用餐巾纸擦干。
2.在10秒钟内让你们组的杯子外壁产生尽可能多的水珠。
3.听到停止的提示声,组长把杯子举起来。
分组进行比赛。
师:同学们真棒,每一组的杯子的外壁上都产生了许多的小水珠,你们是怎么做的?
生:往杯壁上吹气。
生:我们是朝杯壁哈气。
师:为什么朝杯子外壁哈气,会有小水珠产生?
生:因为哈出的气体是热的,而且含有很多的水分。
师:然后呢?这些含有水分的热气碰到了什么?(冷的杯壁)
师:(指着最初猜测的板画)结合刚才的研究,现在你们认为是杯子外面的什么东西遇到冷的杯壁产生小水珠呢?
生:空气。
师:还有补充吗?
生:是温度,比这个冷(指着杯子)温度高的空气。
师:(指着板画)那就是杯子外面的空气遇到了……(生齐答:冷的杯壁)(板书:空气遇冷)
师:还有人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是空气中的含有水分的热气遇冷。
师:你们认为这个热气可能是什么?
生:就是热的气体,水蒸气。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的猜测也更有道理了。(补充并完善板书)
板块五:回顾反思整理,完整思考过程
师: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吗?(举手众多)不着急,大家先整理一下自己的科学记录纸,边整理边思考,一会我们再来交流。
学生整理,教师巡视指导。(参考板画如下)
生:结合整理的科学记录进行交流。(略)
师:你见过水蒸气吗?
生:我见过。
师:哦,你指给大家看看。
生:现在是看不见的。
师:哦,水蒸气是看不见的吗?你们想不想研究?
生:想!
课堂实录 篇三
(多人在地面打滑溜)
师:打得非常好。我们看见有的同学滑的距离特别长,有的同学滑不起来,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有的同学鞋底很光,而有的同学的鞋底不光。
生:鞋底粗糙,滑的时候对地面产生一种摩擦,产生了一种阻力,阻碍滑行,就滑不起来。鞋底光滑,摩擦力非常小,产生的阻力小,就滑得快(远)。
(指导者评:通过游戏,使学生运用经验信息去分析摩擦现象,激发了学生研究摩擦力的兴趣。)
师:说得很好!说出了滑得远和近的原因。因为滑行时会受到一种阻力,这种阻力人们叫作摩擦力。什么是摩擦力呢?
(出示投影片)
生读: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师:谁能发现这种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
生:在接触面上产生。
师:想想看,刚才几位同学打滑溜的时候,什么地方是接触面?
生:鞋底和地面构成了接触面。
师:同学们都知道,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会产生摩擦力,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生:骑自行车,滑旱冰的时候。
生:溜冰的时候。
生:走路的时候。
师:冰面非常光滑,打滑溜可以滑很长的距离,很轻松,有没有摩擦力呢?
现在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大小的问题,还要解决这样两个难题。(出示投影片)
1.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2.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师:摩擦力有大有小,跟什么有关系呢?我们来做两个小游戏。请认真观察,看能不能找出答案。
拉人游戏一:一名同学分别拉蹲下的两个体重不一样的同学。
师: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拉×××(体重的)费力,拉×××(体轻的)不太费力。
拉人游戏二:一名同学分别拉一个蹲在地面上,一个蹲在地毯上的同学(两人体重差不多)。
生:在地面上拉比较轻松,在地毯上拉却非常费劲。
(指导者评:这两个游戏为学生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力进一步作出铺垫,提高了学生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的成功率。)
师:从刚才的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出摩擦力与什么有关系?
生:与物体大小、轻重有关系;与接触面的粗糙、光滑情况有关系。
生: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就很小。
生:物体轻摩擦力小,物体重摩擦力就大。
师:刚才我们通过游戏得出了结论,我们再通过实验来验证。桌上有许多实验器材,请同学们用木板、木块、测力计来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各组自己设计实验。
(指导者评: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体现了培养学生自行探究和获取知识的教学思想。)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各组汇报一下,你们是怎么作实验的,得出了什么数据和结论。
生:木块在粗糙的木板上拉用0.6牛的力,在光滑的木板上拉用0.4牛的力。接触面光滑时产生的摩擦力小;接触面粗糙时产生的摩擦力大。
生:在光滑的面拉木块用了0.3牛,在粗糙的一面拉用0.5牛。在接触面粗糙的时候摩擦力就大,用的力就大;接触面光滑的时候,用的力就小,说明摩擦力也就小。
师:刚才两个组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证明了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关系。我们再利用刚才的实验器材,加上钩码来验证一下物体的轻重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和结论。
生:我们先用4个钩码放在木块上拉,用了1.2牛,用一个钩码放在木块上拉用了0.7牛。物体轻摩擦力就小,物体重摩擦力就大。
生:我们用了3个钩码,用了0.9牛的力,放两个钩码用了0.7牛的力,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摩擦力就大,物体轻摩擦力就小。
师:其他组的结论和他们一样吗?
生:一样。
师:我们通过实验,解决了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的问题,谁来总结一下。
生: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有关,与物体的重量有关。接触面光滑时摩擦力小,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物体重摩擦力就大。
(指导者评:归纳总结是学生形成能力的重要阶段,也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又搭了一个台阶。)
师:冬天有的路面结冰,我们走在路面上容易摔跤,这是为什么?
生:是因为冰上很光滑,摩擦力比较小,所以容易摔跤。
师:你们有没有办法在冰上不摔跤?
生:可以在冰面上撒砂子,使接触面变粗糙,就不容易摔跤。
师:他的办法真好,还有什么办法?
生:可以穿鞋底粗糙的鞋、有钉子的鞋,在冰面上走就不容易摔跤。
师:同学们想出了好几种办法,这些办法使摩擦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使摩擦力变大。
师:使摩擦力变大,改变了什么条件?
生:从光滑改变到粗糙。
师:刚才讨论的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如何增加和减小摩擦力。利用桌上的器材,自己设计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实验,注意在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录数据,先讨论再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各组汇报实验数据和结论。
生:我们先在木板粗糙的一面垫上砂纸,木块上放4个钩码,在砂纸上拉用了3.5牛的力。把砂纸拿掉,在玻璃上拉用了0.4牛的力。在接触面光滑的地方摩擦力就小,接触面粗糙的摩擦力就大。另外,物体轻的时候摩擦力小,物体重摩擦力就大。
师:还有不同的实验方法吗?
生:我们用毛巾包上木板,用木块在毛巾上拉,用了1.2牛的力,在光滑的玻璃上拉用了0.2牛的力。
师:无论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都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生:改变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生:要增大摩擦力,就要把接触面弄粗糙,摩擦力就会增大,减轻物体的重量,摩擦力就变小。
师: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要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我们来研究一下自行车。(教师把儿童自行车立在讲台上。)
师:自行车哪些地方用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办法,为什么?先观察,同学们再讨论一下。
{WWW.JIAOXUELA.COM}生:轮子粗糙可以增大摩擦力,可以防止摔倒。
生:车轴内有滚珠很光滑,轮子转动可以减少摩擦力。
生:脚蹬表面粗糙,用力时不易打滑。
生:车闸的闸皮表面粗糙,在刹车时与车圈产生摩擦,使自行车容易停下来。
生:车把套上有花纹的塑料套,刹车时不会打滑。
师:同学们观察很认真,自行车有这么多有关摩擦力的知识。同学们看课本47页的几幅图,互相讨论,哪些情况下是增大摩擦,哪些是减小摩擦。
(学生看图讨论。)
师:同学们知识很丰富,能说明生活中应用摩擦力的知识。我出一个难题,请同学们帮忙解决。这里有一根拉链已经不好用,请同学们想一个办法使它好用。
生:在拉链上涂上蜡,使接触面光滑,拉时就比较省力。
师:为什么省力?
生:摩擦力减小了。
生:抹润滑油,可以使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就小了。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摩擦力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编者评:《摩擦力》这节课,执教者的思路比较清楚,是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来安排教学的。
从整体上看,执教者的思路是: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操作,并引导学生收集分析操作中的事实得出假设,然后再为学生提供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由经验得出的假设,最后形成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始终注意引导学生从操作实践出发,从实践中发现的事实出发,没有把结论强塞给学生,这是十分可贵的。
验证实验由学生自己设计,这也是很有意义的尝试。这说明执教者在备课时并不是简单地以得出结论——知识为唯一目标,而是有意地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磨练。请别小看这一点,没有相信学生,敢于让学生“胡想”、“胡说”、“胡做”的魄力,这一步是很难放开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作这种尝试了,这是进一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的新表现。
课堂实录 篇四
关键词:影像记录;美术教育实习;应用
1影像记录应用于美术教育实习课程的意义
在摄影与摄像技术产生之前,人们只能通过绘画等形式保存静态的人、事、物的形象,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为我们真实地记录和保存影像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影像的记录也从静态发展到动态,终于成为当下最重要的一种视觉方式。“当影像成为一种观看的媒介之后,一种动态的、连续的、图文并存的观看方法逐渐成为人类视觉的主导。如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所讲的‘媒介即讯息’,‘视觉智能’已造成图像泛滥,世界已经被以图像的方式所把握,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步入了海德格尔所预设的‘世界图像时代’。[1]”影像记录作为当下的一种重要载体与媒介,对于美术教育实习课程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1实习生自我成长的见证。美术教育实习课程对于即将毕业走上教师岗位的实习生来说,是一次从学生到教师的成长蜕变,无论是对待教师职业的情感体验还是教育教学的技能经验,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实习生的心理每天都在发生变化,通过影像的方式,把这一段时光记录下来,对于实习生来说是一个宝贵的自我成长的见证,也是对实习生职业情感培养的重要方式。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根据调查显示,如果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有着非常美好的经历与体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他们毕业后会更倾向于从事教师职业,而且会更加热爱和认同这个职业。1.2反思总结提高的媒介。利用影像记录和反馈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教师技能培训的重要途径。早在1963年,斯坦福大学借助录像、录音设备和电教技术,对“角色扮演”(相当于我国师范教育实习前的试讲)进行改造,使之完善,形成了微格教学课程。“微格教学通过采用先进的录音录像系统,能够全程记录学生在试讲过程中的状态,但微格教学的意义并不仅限于视频录制,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问题,进而使学生的教学技能在微格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提升。[2]”因此,如果在实习生的教学过程中,将他们的试讲和实习教学情况录制下来,课后进行观看,能使实习生在反思中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问题所在,是实习生自我总结提高的依据。1.3交流讨论考核的依据。美术教育实习课程结束之后,一般都要对这门课程进行总结交流与讨论研究,以及教学文档的保存,由于实习课程都是在实习学校完成的,除了指导教师和实习生之外,其他人对于实习情况知之甚少,只能留下纸本的教案、教学总结等文本文件,而对于实习生上课这一最为核心与最为生动的实习内容缺乏记录与保存,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总结研究,所以,如果能将影像记录应用于美术教育实习课程之中,为每一位实习生建立档案袋,则可成为本校师生或不同学校之间交流讨论与教学研究的媒介,也是当前教师资格认证背景下,对于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考核的依据。如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要求“所在高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要求,建立以实习计划、实习教案、听课评课记录、实结与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师范生教育实习档案袋,通过严格程序组织认定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视同面试合格。[3]”1.4提升实习效果的途径。就像每个人都有爱美的意识和对完美的追求,在拍照的时候我们希望展现的是自己最完美的一面,所以,在用影像记录实习生实习状况的过程中,他们会对自己提出不一样的要求,无论是日常的备课、与学生的交流以及课堂的教学方面,他们都不会过于松懈和懒散,而是会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无形之中对于实习效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由于要进行一系列影像的拍摄,一种新颖感和挑战感油然而生,各种创意和灵感也不断涌现,使原本平淡乏味的实习生活变得充满了审美的情怀。
2影像记录在美术教育实习课程中的应用方式与内容
静态照片是美术教育实习课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在以往的教育实习中,都会要求拍摄照片作为实习生活的记录和证据,并且在实习结束后向学校提交,作为档案保存下来。照片的内容则以实习生课堂教学为主,即既有实习生又有学生的教学场景,从中可以看到实习生的教态、与学生的交流、板书等信息。但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与人们对影像保存信息要求的提高,静态照片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多元化的需求,于是,多种形式的动态影像记录方式应运而生。随着手机摄像功能的发展,很多人都会使用随身携带的手机拍照和摄像,摄像虽然比拍照的技术要求高,但视频传播的信息量远远大于照片,动态视频是最具有视觉吸引力的传播方式,于是基于手机平台操作的视频拍摄和美化工具就被不断开发出来,推陈出新。如IPhone手机自带的IMovie剪辑,还有基于Android平台的VUE等APP软件也异军突起,这些工具都能帮助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一系列的视频拍摄和剪辑功能,并能进行画面美化、添加背景音乐、字幕等等。当然,如果对画质和效果要求更高的话,专业数码相机也是比较普及易得的产品,都能运用到我们的实习课程记录中来,用来拍摄各种调查报告、课堂实录、片段教学、项目研究和纪录片等,形成丰富多彩的关于美术教育实习课程的影像记录。2.1观察报告与调查报告。了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美术教学的现状,提高对中小学教育与美术教学的认识,是美术教育实习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教育观察报告、名师访谈、美术教育调查等都可以成为了解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与改革方向的研究途径与方法,为了搜集和保存第一手资料,影像记录和文字记录都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以前我们都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与调查完成之后,完成文字性的报告,而对于美术专业学生来说,文字性的抽象思维并不是他们的强项,所以如果用图文结合或图像为主的形式完成调研报告,就能发挥本专业学生的特色与优势,将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和答卷。例如以影像记录的方式来完成名师访谈报告,学生可以单独或分小组的形式,深入教学一线,采访实习学校的优秀教师,感受他们的教育理想与人生追求,把实习生与优秀教师的相互交流过程拍摄下来,通过后期整理形成有解说词的视频访谈报告。美术教育调查报告的完成同样可以采用这一方式,记录调查研究的步骤与过程。2.2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是指以一节完整的美术课堂教学为拍摄目标,利用摄像器材将其从头至尾地进行拍摄,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所有活动,是美术教育实习中影像记录的重点内容。“规范优秀的课堂实录可以为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提供优质课例资源。展现课堂教学的方式有很多,而对于教师来说,课堂实录是最为方便快捷的学习手段。通过录像,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有全面的认识并且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作出改正,通过观摩他人优秀课堂,学习到有效新颖的教学技巧和手段。[4]”实习期间,每位实习生选择某一教学内容,进行示范课的教学视频录制,可以为他们保存最为真实的教学实习资料。课堂实录的拍摄方式有单机拍摄和多机拍摄,视具体情况而定。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单机拍摄是经常采用的方式。“虽然单机拍摄镜头活动大多单调或有晃动感,但是此种方法省时、省力,只要方法得当,再结合后期编辑制作,摄制出来的课堂实况录像效果同样很好。[5]”单机拍摄一定是做好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形成非常具体的拍摄方案,包括拍摄过程中如何运用景别、镜头的运动方式与摄影机的位置移动等都要细化,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拍摄。后期编辑制作时首先将课堂实录和补拍的镜头文件存入硬盘中,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剪辑、插入覆盖、添加片头片尾、合成等编辑操作[5]”。如果条件允许,多机位拍摄则能更好地全方位展现一堂课的完整教学过程。“目前课堂实录片的制作一般采用多机拍摄、现场编辑的形式,即采用2耀3台摄像机,通过切换台对几台摄像机所摄取的画面内容进行现场切换,直接录制完成。制作一部优质的课堂教学实录片,不仅需要扎实的拍摄技能,熟练的切换技巧,更要综合考虑教学实际情况,发挥丰富多变的电视表现手法,从艺术角度去创作,才能达到拍摄目的,创作出高质量的教学录像。[6]”多机位拍摄同样要进行周密的拍摄前准备工作,包括机位的设置、镜头的分工,然后通过镜头的运动和景别的变化来表现教学情境与效果。2.3片断教学拍摄。片段教学拍摄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美术课堂教学而言,截取其中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或者是选择重点内容、精彩内容进行拍摄,能较为典型地展现实习生的教学思想、课堂组织驾驭能力和教学基本功,类似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的微格训练,一般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片段教学是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的重要部分,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关于面试的考核,一般是“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评分等环节进行”[7]。其中“试讲(演示)”并不要求完整地上一节课,而是要求选取部分内容进行片段教学展示。对于实习生,可以进行诸如“精彩一刻”的片段教学拍摄,每位实习生选取一个课题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再从中选取某一个最精彩的教学内容片段进行拍摄录制。其拍摄手法及要注意的问题则与课堂实录类似,只是时间长短、完整与局部的区别。2.4项目研究拍摄。项目研究是指在美术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实习生以研究者的姿态切入教育实习来完成一定课题的研究工作,如华东师范大学钱初熹教授曾经在其指导教育实习中,引入两个课题研究,分别是“新课程背景下美术教材的校本化研究”和“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对社会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8],实践证明,将项目研究引入美术教育实习,是当下美术教育实习改革的趋势,能激发实习生的参与兴趣与热情,而且通过在实习过程中进行特定的项目研究,能够培养实习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认识到自己是一个能够充分运用各种资源重组美术课程的有创造力的教师,将这一探索的过程记录下来显得弥足珍贵,也能成为后期项目研究的学习与交流资料。项目研究的拍摄主要是根据项目研究的阶段与进度来安排,从前期的准备阶段,到中期的实施阶段,再到后期的总结阶段,都可以用影像记录下来,记录本身也成为研究的手段和一个部分。2.5纪录片拍摄。纪录片是指以真实的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利用摄像设备将其记录下来,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处理的电影艺术形式。美术教育实习对于即将毕业走上教师岗位的实习生来说,是他们成长的一个蜕变期,是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化期,更是他们生命中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的岁月历程,充满着青春与梦想,将这一段生活作为表现对象拍摄纪录片,对实习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拍摄以整个美术教育实习过程为内容的纪录片,需要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队成员的充分筹划与部署,包括文本解说词的撰写,平时点点滴滴的记录,还有最后的剪辑加工,是一次师生共同参与的艺术创作活动。
3影像记录应用于美术教育实习课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3.1计划拍摄与随机拍摄兼顾。摄影与摄像都是瞬间的艺术,能否捕捉到精彩的一瞬间往往成为其成功的关键,因此,在美术教育实习课程中运用影像记录,也要考虑到计划性与随机性的兼顾。有些拍摄项目比如观察报告与调查报告、纪录片的拍摄是需要做好计划部署和长时间准备的,还有些内容比如实习队成员的实习生活需要在平时留意观察与感受的过程中,敏锐抓住一些精彩的瞬间,所以要做好随机拍摄的思想准备,往往这些抓拍会显得更为自然、真实和生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2尊重被摄者并保护其隐私。我们的影像记录在拍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学校、教师和学生发生联系,而之后的传播会让这种联系更为广泛和复杂,如何做到尊重被拍摄对象并保护其隐私,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无论是拍摄过程中还是后期的传播,都应最大程度的征求被拍摄对象同意,不对他们原有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干扰,避免给他们造成不良的影响。3.3注重后期加工与制作。“纪录片永远截取的是生活的片断,而且是经过筛选、重新组合后的片断[9]”尽管表现镜头前展现的真人真事是影像记录的主要特征,但并不意味着就是对生活的照搬,而是要经过取舍、加工与组合处理,才能表达创作者的意图与情感,所以,在拍摄了诸多的素材之后,合理进行后期的加工与制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后期的加工与处理是为了提升艺术性与美感,仍然要以真实为前提。
4结语
教学实录范文 篇五
一、整体感知,示例从细节入手
师:作者是如何做到让行文的脉络比较清晰的呢?第2段的一句话,大家画下来:“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作者是先从所写人的样貌入手来写的,而其他段的段首也有类似的表达,找一找,找到的同学来读一读。
(有5位学生找出第3、4、9、10、12、13段核心句。)
师:同学们画下来,从这些段的段首,我们会读出作者的行文脉络。比如先从样貌写起,而后写到他的品行,这就是一个行文的脉络。
文题是“金岳霖先生”,如果让你根据初读对金先生这个人物形象的感知,添加一个修饰语,来表达金先生留给你最深的印象,你会添什么?
(学生给出“性情温和的”“有趣的”“热爱生活的”“平易近人的”“为人天真”等词语。)
师:老师比较关注“为人天真”。“天真”通常形容的是小孩。“天真”这个词,一般在突出孩子什么特点?
(二生回答“比较喜欢玩耍”“顽皮”。)
师:喜欢玩耍和顽皮,能不能用来形容金先生呢?同学们都带词典了,查一查“天真”是不是爱游戏,是不是简单、幼稚?
生:天真:心地单纯、性情直率,没有虚伪;头脑简单,容易被假象迷惑。
师:大家对这个词的意思更倾向于哪个解释?各抒己见。
生:我选前一个,因为文中说他为人天真。
师:为人率真,他取了这个解释,好。这个同学在摇头,你摇头的原因?
生:“天真”不如说表现金先生为人处世时比较没有掩饰,所以我认为“天真”这个词不是很好。
师:我觉得他的理解特别好,他读出了金先生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毫不掩饰,完全真实地流露自己的情感。那和天真有没有关系?和哪个有关系?
生:没有做作和虚伪,也就是毫无掩饰。
二、明确主要任务,逐段分析细节
师:初读文章就能够说出金先生留给我们的鲜明印象。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为人的天真,以及同学们说得有趣等等,也一定在作品的细节中彰显出魅力。这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从字里行间仔细品读金先生的形象。
第6段,有学生问金先生为什么要搞逻辑,问者认为逻辑学枯燥无味,金先生的回答却是“我觉得它很好玩儿”。“好玩儿”为什么值得关注呢?
生:在这里“好玩儿”表现出金先生对逻辑学理解很独特。
生:看出他很真诚。
师:很真诚,这句话是金先生脱口而出、不假思索的,完全不是端着架子给学生讲学术道理,也不是我说服你,让你一定要觉得我讲的逻辑学课很有意思。请大家直接读金先生的回答。“您为什么要搞逻辑啊?”
生(齐读):“我觉得它很好玩儿。”
师:你关注的是哪个细节?
生:第9段倒数第三行。(读原文)这可以看出他上课时作为老师的幽默。
师:你最关注的词语是什么呢?
生:“得意”“捏”“甚为”“伸”“捉”“看”。
师:文中写身材高大的金先生,手里捏着一只小跳蚤;眼睛不好的金先生,捏在手里还要看看;正在讲课的金先生,手里捏着跳蚤,甚为得意。很有意思的形象,怎么评价?
生:率真。他没有架子,很平常地和人交流。
师:“很平常”也许是那个年代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我”不顾忌此时“我”是个教授,被请来给爱好文学的同学讲课,而是基于我们就是聊一聊学问,“我”把“我”的观点交流给你,你可以质疑,在这过程中我是轻松的,我是自在的。
好,一起来读这一段,仔细体会这一系列的动词,包括“甚为得意”,争取能够读出当时的情趣。
(学生齐读)
师:我们试着把“看看”读慢一点。
(学生齐读)
师:下面接着写了一个细节,第5段。
(学生齐读)
师:林国达死了,你读出金先生的伤心了吗?只有短短的一句,这段里还有哪个细节能从中看出他心中真诚的伤心和难过?
生(齐答):“一直没有笑容。”
师:话语是简单的,但内心的情感是很复杂的,很不幸的,不愿意再提起这个事情的经过,在课堂上也不便于交流,可是这样的学生早逝带给金先生内心的触动是很大的。《论语》中说孔子“是日哭,则不歌”。中国古人是这样的,今天也一样,我们在金先生的身上看到了这样深沉的情感。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段。
(学生齐读)
师:这些是他为人师的一面,在这一部分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细节吗?
生:第7段,问王浩。可以看出来金先生在讲课时和他的学生能够平等对话,一起探讨问题,不像是老师教导学生,倒像是两个朋友一样。
师:林国达多年之后,回想起自己在西南联大求学的岁月,也有这样的感慨,说“我在那一段时间不仅和金先生学了逻辑学,学了哲学,更主要的是,在那段时间我在情感上有所依托”。金先生给他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我们都是这样在班里上课,如果老师讲着,讲着,变成了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可以吗?那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个细节呢?
生:学这门课的人很少,教室里只有几个人,学生里最突出的是王浩,所以金先生上课就经常和王浩探讨,这个课就成了他们两个人的对话。
师:其实这依然是他率真的表现。他这样真诚地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欣赏,并且努力培养王浩,王浩接下来发展得如何?文中有没有交代?怎么写的?
生:成为国际知名的学者。
师: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的他。后面的同学说一下。
生:第10段,通过描写他与鸡同食、和小朋友们一起比水果,可以看出他虽然为人师长,但不拘禁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十分率真,十分热爱生活。
生:金先生无儿无女,是一个单身汉。
师:金先生无儿无女,是单身汉,是鳏夫,但他依然自得其乐。把自得其乐的词画下来。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
(学生齐读)
师:鳏,字典注释为无妻的或丧妻的男人,那金岳霖先生是属于无妻的还是丧妻的?
生(齐答):无妻。
师:为什么他无妻?
生:他很倾慕林徽因的谈吐和才华,他们两个是纯友谊。第11段中,金先生有一年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金先生宣布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了解一下文章的背景,这时候林徽因其实已经过世了,但他仍然记得这一天是林徽因的生日,表现了他非常珍惜他们两个人的友情,而且这友情很深厚。
师:在林徽因死后,他依然要用请客吃饭的方式来为她庆祝生日,表达怀念。这位女同学有一句话非常经典,说他们两个是纯友谊,你为什么要强调这句话?说是心里仰慕,你特别欣赏金先生能用这种真挚的方式,来仰慕身边的这位有才学的女性,窈窕淑女。其实不仅仅是友谊,金先生是因为对林徽因由衷的爱慕而终身不娶的。林徽因是一位才女,也是一位美女,特别有魅力,她在建筑学、哲学、文学、历史学各个领域都有才子朋友,当他们争执不休的时候,林徽因以她卓越的谈吐和才学能够让大家心悦诚服。因而,金先生钟情于她。金先生晚年,有出版商来找他,想要给林徽因出版一个集子,想请他写序。金先生说,我不能写,因为我和她之间的话,就要原原本本地都对她说。对她不能说的,我也不愿意对别人说。出版商临走,金先生还索要出版商拿给他看的一张林徽因的照片。能够钟情至此的一个人,性情纯真至此的一个人,确实是很有魅力的。
第12段所写的生活细节,是唯一不在西南联大时期的(教师朗读)。这里用到了一个“有趣”,大家觉得这个和前面的“有趣”意思是不是一样?再好好地品读这个段落,如果老师让你把“有趣”替换成其他的词语,你会换成什么?
生:好玩儿。他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也不和人交谈,很好玩儿。
师:80岁的哲学界的泰斗,如果你来为他设计接触社会的方式,你会想到什么?你让他用何种方式来接触社会?
生:去茶馆聊天。因为茶馆的人比较复杂,互相谈一谈,互相交流一下。
生:去买菜。菜市场里面的人特别多,都是平民百姓。
师:如果在今天让他接触社会,你为他设计一下该怎么做。
生:以金先生的身份应该和一些教授,或者和他的学生在一起,说一说学术界的问题。
师:好,也许让他多去指点后辈,更能够让这样有才学、有人格魅力的长者,更有意义地接触社会。当时的社会环境他只能深居简出,而要让他接触社会,就坐在平板三轮车上逛逛风景吧。我想象这样的镜头真的很有趣。
生:我觉得他有点奇怪,因为他都已经80岁了,他坐在车上还东张西望,很奇怪,别人会以为,这个人在干嘛,不会理解他到底是在看什么东西。
师:一位如此有才学的人,以这种奇怪的方式接触社会,是对当时的一种讽刺。也正因为他的这一份不受外界干扰的真挚的性情,才使他在特殊的年代,以不变来应万变。
生:我觉得这当中有一种无奈,在那个时代,这样的大哲学家被逼得只能“深居简出”,表达的是作者的一种无奈。
师:有很多人评价金岳霖,说金先生身上有着魏晋名士特点,也许有的人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他们从身上抓住虱子、跳蚤的举动,和文中的金岳霖很相像。但是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发现,其实彼此并不是某一件事情的巧合,而是金岳霖整个为人的真性情,为人的真率,毫不掩饰自己内心世界的这种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他身上的某种名士风流。其实又何止是金岳霖呢?这种真性情,尤其是对真性情的坚守,是中国自古以来任何一个时代文人都有的普遍形象,汪曾祺他们身上也有这样的体现,大家课后再去了解。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对金先生身上的这一份天真的感受吧。
师:除了刚才的分析内容之外,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点写人的方法。下面结合现在的写作,来说一说你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怎么才能把一个人写好?
生:要从细节之处描写。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130012)
这是龙燕老师获得吉林省初中语文教学新秀之后,在长春市上的一节展示课。本课文系长春版义务教育国标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课(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也收录此文)。龙老师是借班上课,课前学生有较充分的预习。
从一般观摩课、展示课的角度评价,这无疑是一节成功的课,龙老师也是在应试大行其道的当下肯于上并不怎么应试课的优秀教师。我以为,这节课值得肯定的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细节分析多有创见
课堂实录一万多字,限于篇幅剪裁处理后保留不到四千字,不能看到原貌,即便如此也能看出龙老师在细节分析上用的功夫,所以说这节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之细节”分析。这里说细节分析多有创见,侧重指向以宣读或转述教参的观点“用别人的话说别人的事儿”这种教师主体不在场的现状;也侧重指向以先讲解如何解读文本的知识,然后让学生马上“学以致用”的现状。我最为看好的,就是龙老师用生活的话语引导学生剖析文本,努力为学生创设设身处地的情境以走进文本。支撑她这样做的观念,应该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先拥知识,在学生不具备与文本相关的先拥知识的情况下,则努力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资源,以期对文本的解读形成碰撞,从而建构新的意义。可以肯定,龙老师深谙初中语文教学不是以提前培养大学中文系预备生为目标的道理,知晓生活经历与语文学习的关系,所以她分析细节总是把学生引向生活,用生活感悟去解读文本的语言与内蕴。
二、教学基于学生如何学习
我在同青年教师交流的时候经常被问及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提高阅读的分数”……大多属于应试技巧方面的问题,从这些提问中可以断定,提问者认可的是基于教师如何教的教学,而不是基于学生如何学的教学。龙老师则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多次让学生当堂查字典解决问题,多次引导学生圈点关键词、关键句,多次示范如何生活化地分析文本中的细节,等等,都是基于学生如何学的教学,可以推断她教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可以不教。在这些“手把手”教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有的属于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方面,比如查字典、圈点关键词句;有的属于学习方法指导方面,比如多次引导学生齐读关键句、试着把“看看”读慢一点,“我觉得好玩儿”的逻辑重音比较;多次使用替换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教学生读书的方法、分析的方法。阅读教学从关键词语入手,可谓文本解读的不二法门。这样的学法指导充分融合师生互动,有一位学生在教师的启迪下读出金岳霖坐着板车去王府井“接触社会”这一举动中无奈的感情,这都是龙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可贵之处。
三、教学环节之间逻辑性强
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缺乏逻辑性的问题,比如教学目标的设定难以测量,导致无论怎样教学都将是没有效果。具体地说,学习一首七言绝句,教学目标竟然是通过学习这首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等,而审美能力要是通过一首诗就能提高,语文学科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很具体,就是分析细节,而整堂课都是围绕细节分析进行,结尾也是落实在细节分析对写作的帮助上,可谓首尾圆合。此其一。
教学环节、步骤明晰,先是整体感知课文,由教师示范如何分析细节,后是师生互动具体分析课文的细节。此其二。
问题之间衔接紧密,可谓环环相扣。此其三。
在我的“语文野狐禅”里一向认为课堂教学无异于行为艺术,成败优缺相伴而现场难以更改。况且“语文”一词至今也还只是个普通名词,大家见仁见智。怀着不同的语文之道,对同一堂课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以此心态提出几点商榷,仍然属于我个人的“野狐禅”,具体说也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失之细碎
前面提及本课的一大优点是“得之细节”,与此相对的不足便是“失之细碎”。在剪裁本课实录的过程中.我反复阅读、仔细挑选。龙老师几乎逐段分析细节,差不多是平均用力,繁简失当,给我的印象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细碎到“血肉模糊”的程度,已难辨文本细节的本来面目。这个典型的教学行为或环节的背后显示出来的不是这个环节本身,而是关乎教师的语文教学观,关乎教师对语文之道的体悟。可谓其“病”在表,其“根”在里。
二、游离或超越文本
游离或超越文本的现象目前也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这同样涉及对语文之道的体认,或许可以归结为“泛人文化”的流弊。
游离或超越文本在本课中的具体表现为:
1.过度解读。无限挖掘人物的“高大上”,比如金岳霖先生上课捉跳蚤这样不够检点的行为,教师却解读为“很平常也许是那个年代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认为这也是金先生的优点;再如学生死了那一节,教师引用《论语》中孔子“是日哭,则不歌”,进而引申说:“中国古人是这样的,今天也一样,我们在金先生的身上看到了这样深沉的情感。”这样的联系和引申就比较牵强。
2.征引失当。最明显的就是查字典解释“鳏”,为了引出金岳霖与林徽因的感情纠葛,这样的问题一则游离文本不必要,二则根本说不清楚。人家汪曾祺也不过点到为止,何必把作者这种点到为止的地方放大乃至夸大?这种征引还不如研究作者为何点到为止呢。还有引林国达的回忆,教师是在偏重对金岳霖的形象的剖析,而不是对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的剖析;要知道好玩的人写好玩的人才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别人回忆或叙写金岳霖先生与汪曾祺何干?还有征引《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实录中已删节)来解释金岳霖虽没有“幼吾幼”的经历,为何还能对“人之幼”那样友好、喜爱,引出金先生热爱生活之类的性格,等等,这样的钩沉索引也脱离文本。
3.不当设计。一方面龙老师在分析细节的时候的确能引导学生生活化剖析而不是贴标签、扣帽子,另一方面也的确存在不恰当的问题设计。比如多次让学生设计金岳霖如果不坐板车逛王府井,该如何接触社会,还用不少时间讨论学生的设计,此环节让人匪夷所思,超越学生的生活经验,也不会有令人信服的结果。
三、教师潜意识中存在“唯教材”的思维定式
导致上述缺失的原因是什么?语文教材的特点从来都是文选式的,不直接承载所谓系统的语文知识,而且教材都是所谓专家编的,所以凡是选进教材的就一定都是好的;凡是课文中写的正面人物就都应该是完美高大的,自然要挖掘其深刻的内涵意蕴,自然要提升到某种哲理的高度。于是,教师选择了对教材的仰视,不敢平视甚至俯视教材,结果自然就是求证教材文本中正面人物的“高大上”,反面人物的“矮小下”了。这样的思维定式导致教师的教学要证明的,就是不需要证明就先确定的那些“正能量”的存在,从而违背了文本自身的逻辑。这种思维定式无疑是一代人的遭遇或悲哀,我们都被洗过脑,我们都或多或少残留这种思维定式。
在现场听完龙老师这节课后,我就把她请到我办公室,与我工作室的几位青年教师一起谈了对这节课的看法。当时我们主要是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展开的讨论,因此这里的建议龙燕老师大体上都清楚,即使这样,我仍然强调这仅是我个人的“野狐禅”,仅仅是提出未必正确的建议和意见。
总体上说,“诊治”这些“病症”并不容易,此症非龙燕老师独有,带有普遍性;我曾经片面地称之为“杨朔散文式的”思维定式。克服这种缺陷,就要不唯教材、不唯名家、不唯权威,要从文本的本然出发而不是外加上什么东西。教材是个例子,大多数是好例子,好例子中也有不够好的东西。说穿了还是对语文之道的体悟,限于篇幅对语文之道不能展开论述。既然治“本”不可一剂完成,只好就治“标”略陈陋见。
具体说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学目标环节调整
将“这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从字里行间仔细品读金先生的形象”调整为“学习汪曾祺是怎样用细节写金岳霖的”,不要纠缠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以及别人眼中的金岳霖有什么特点。别人如何评价金岳霖与汪曾祺的这篇文章无关,但可以引导学生看汪曾祺如何写其他人,而不是别人如何写金岳霖。
二、细节分析环节“瘦身”
细节分析要有度。深度比“宽”度好(“宽”度这里指横向平铺,只是在量上叠加而不增“质”)。细节分析要有详略。即便细节描写的分析很必要,也应该有详略,不可平均分配时间和精力;教师示范分析后,着重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一两个最有代表性的,给学生留下学以致用的余地,有的点到为止即可,保留一部分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不是什么都说白了、说开了才叫深透。
三、游离或超越文本环节删除
如果龙老师认可的话,可否将上述脱离或超越文本的环节删掉,使得目标环节调整之后,细节分析瘦身之后,教学目标得以落实,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以上陋见当否,恳请同人批评、研讨,我愿意做这样的靶子。
教学实录范文 篇六
生:高兴。(鼓掌)
师:大家是否还记得王安石描写江南春色的千古名句?
生:记得,(兴奋)齐诵“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一个“绿”字,写活了春到江南绿满江南的绮丽景象。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虽然在秋天到江南,也描绘了一幅“奇异的醉人的”绿的图画,令人陶醉。今天,咱们就一块去领略一番。
现在,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浏览课文,从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全文内容,表现作者感情的句子。
生甲: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生乙: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师:由此可见,梅雨潭的绿是课文描写的重点。那么,究竟梅雨潭怎样的绿使作者感到“惊诧”呢?请你从第三段中找出两个词加以说明。
生:(浏览课文后)奇异、醉人。
师:“奇异”和“醉人”正是文章内容的重心,可是,你看,作者在描写梅雨潭的绿之前还写了什么?请你快速阅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生:梅雨瀑。
师:既然主要写潭水的“奇异”“醉人”,那么,为什么还要写梅雨瀑呢?请你再一次浏览第二自然段,抓住其中的关键语句作答。
生:(浏览课文后答)“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一句,交代了梅雨潭名字的由来。
师:其实,不光交代了名字的由来,作者也描绘了瀑布的美,请大家朗读“那瀑布从上面冲下”到“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生:朗读课文。
师:梅雨瀑虽然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却如小家碧玉般的可爱,可人。由此看来,作者写梅雨瀑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请你从第三段的前半部分找出一个句子来说明。
生: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经没有瀑布了……
师:为什么找这一句?
生:以瀑布的美衬托潭的美。瀑美,令人诧异;潭美,更令人惊诧,突出绿的“奇异”“醉人”。(鼓掌)
师:这位同学的概括很准确,表达很精练。这样,我们把这篇课文的中心和思路浓缩成一个句子,那就是……?
生:我惊诧于梅雨瀑下梅雨潭的“奇异”“醉人”的绿了。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对“奇异”“醉人”的绿展开描写的。请同学们朗读第三自然段的开头到“但你却看不透她”,要求边读边划出以下词句:
1.从亭边下到潭边,使用了哪些精彩的动词?
2.从整体上描写潭水的一个句子。
3.具体描绘水波、水色、水质的比喻句。
生:读,划。
师:好,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甲:“招引”、“追捉”、“揪”、“攀”。
生乙:还有“探身”和“鞠躬”。
师:我们把“招引”“追捉”换成“吸引”“追逐”,好不好?
生(又是刚才的那位同学):不好。“招引”我们,“追逐”她,都把潭水拟人化了,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真的像一位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令人喜爱;“吸引”而不招手;“追逐”而不“捉”,缺少灵气。(掌声如潮)
师:这位同学的语言真是很精彩,让我们再次为他鼓掌。好了,这开头几句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追”。那后边的几个动词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情态?
生:作者小心翼翼地探寻绿,急切见到的渴望之情溢于言外。
师:从整体上描绘潭水的一句是……?
生: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师:很准确。作者初到潭边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生乙:“我想张开双臂抱住她……”
师:为什么说是“妄想”?“远”作何解?
生:幽深。
师:理解准确。我们看第三个问题,老师提示,大家齐读。
生:齐读“她松松的皱缬着……她滑滑的明亮着……她又不杂些儿尘滓……”
师:现在,把书合上。看着屏幕上的提示,老师说本体,同学们说喻体,能说准吗?
投影:她松松的皱缬着,……
她滑滑的明亮着,……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
师:(师生齐诵后)你能把这几句背下来吗?看谁背得快!
生:大声诵读(情绪激昂)
师:谁来试试?
生:(争先恐后)
师:咱们一块再齐背一遍。
师:现在请大家根据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想象一下,说说潭水的绿具体美在哪些方面?请注意打比方的三个角度。
生:轻柔、明亮、柔嫩、温润、清纯。
师:后两个方面概括得好,第一个方面不够味,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好的比喻句不仅能绘其形,还要能传其神,一两个词语可能概括不尽比喻句描绘出来的事物的神韵,这就需要我们从句外去体味。作者为什么不说“像少女的裙幅”呢?
多媒体放映:一、《小城旧事》中英子在皇城根跑跳的画面。
二、《茜茜公主》中,女主人公身穿深绿色长裙静坐的画面。
师:请大家把和少女的性格气质比较一下,然后用“少女…………”的对句回答,说说她们的不同。
生甲:少女天真活泼,温柔沉静
生乙:少女的裙子短,的裙幅长,所以要“拖”。
……
师:大家的想象很丰富,由此可见“像拖着的裙幅”一句,除了描绘了潭水波纹“轻柔”的形态之外,还蕴涵着一种特有的丰腴醇厚的神韵,甚至可以说,这“汪汪一碧”的“满是奇异的绿”的梅雨潭,幽深的仿佛就是温柔娴静的那双含情脉脉的眼睛。
师:现在,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再加入一些想象,我们一起再次领悟朱自清先生曼妙飘逸的文笔和细腻温婉的情怀。
师生共同低声悟读这一精彩的文段。
师:此时,作者已沉醉在眼前“绿”的美色中了。现在请大家默读“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到段尾,思考并讨论:(投影)
1.作者由梅雨潭的绿产生了哪些丰富的联想?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奇异”“醉人”的绿引发了作者哪些神奇的遐想?具体表现为哪些可爱的形象?
3.找出具有强烈感彩的句子,结合上下文人称的变化,谈谈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发展的?
生:默读课文后,分组讨论,准备发言。
师:好了,第一个问题,谁先说?
生:联想到北京的绿杨,杭州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波。目的是要表现梅雨潭的“绿”浓淡相宜,明暗适度,恰到好处。(掌声)
师:这使我们不由想起了苏轼描写西湖的诗,是哪一首?名句是什么?一起说。
生: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齐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西湖如西施般美,可是比起梅雨潭来却逊色不少,这种写法叫……?
生:衬托,以美衬美。
师:第二个问题。
生:可爱的形象有、盲妹、小姑娘。
师:作者对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特别钟爱,是怎样描写的?看哪位同学读得好?自己先准备一下。
生:读“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诵读,从语气、感情、节奏等方面不断加以矫正。
师:作者为什么这么钟爱这位十二三岁如女儿般的小姑娘呢?
生:因为小姑娘的身上凝聚了“绿”所蕴含的青春与活力。
师:是的,“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这一艺术形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人物形象,而是绿的精灵,美的化身,是美神!
生:齐读“那醉人的绿呀!……好么?”
师:第三个问题呢?请注意一个关键句。
生:人称的变化是由“她”到“你”,感情的发展是由“赞叹”到“挚爱”。关键句子是:“可爱的,我将什么比拟你呢?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
师:这位同学能抓住上下文的联系,仔细揣摩,表达也非常简洁,让我们为她鼓掌。(掌声)现在我们再看开头句,能否将“惊诧”换成“惊讶”?
生:不能换,“惊讶”太轻了。
师:此时单是“惊诧”也轻了,而是……?
生:不禁惊诧!
师:这里“不禁惊诧”的内容恐怕已不再只是绿的色彩、绿的情状了,而是一种只可意会的东西……?
生:是绿的神韵,即青春的活力,蓬勃的生机。
师:板书学生的话:“青春的活力,蓬勃的生机。”
师:请同学们随着音乐的旋律,跟着录音,轻声地诵读课文,回味作者的温情和优美的语言。
生:听音乐,跟读,品味。
教学实录 篇七
本文讲述的是齐国的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为了显示楚国的威风,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对楚王的三次侮辱进行了精彩的反驳。基于以上考虑做了以下的设计:
1. 选准文章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初读课文请同学思考:文中楚王几次侮辱晏子,给每个故事加上小标题。
2. 理解晏子语言中蕴涵的意思,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3. 抓住晏子语言中的技巧,积累语言。晏子夸奖首都临淄人才济济时,运用了推理、夸张、打比方的方法。
4. 在欣赏楚王和晏子的每一次交锋后,让学生评价“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把握文章的中心。并适时地补充“春秋形势图”,进一步理解晏子语言含蓄的原因,感受晏子的不辱使命。
5. 体会故事的结局“从这以后,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通过课件引领,使学生理解双重否定表达的是肯定意思,有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并让学生感受到楚王不仅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更不敢不尊重齐国了。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晏子使楚》故事的内容。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
2.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3.抓住晏子三斗楚王时据理力争的言行,体会“侮辱”和“尊重”两个词的含义。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中心,抓住主要内容,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抓住晏子三斗楚王时据理力争的言行,体会“侮辱”和“尊重”两个词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春秋战国时期形势图。
[教学方法]:教师导学,学生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实录]
一、揭题
师:板书课题,指名读。
生:晏子(Zi)使楚,即晏子出使楚国。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晏子。
二、简介背景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形势图,了解齐楚两国。
三、整体感知
师出示目标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方法:交流――展示
生:本文主要写晏子出使楚国,
生:楚王想借机侮辱晏子,晏子能言善辩,三次反驳了楚王这件事。
四、新课学习
1、师出示目标二:说说课文中楚王几次侮辱晏子?
给每个故事加个小标题。
学习方法:交流――学生在黑板上填表格第一列。
生填:楚王让晏子钻狗洞;
生填:晏子参见楚王;
生填:晏子赴酒席。
2、师出示目标二:楚王三次侮辱晏子,边读边划出相关句子,填表格第二列。
学习方法――默读,总结概括。
生:楚王紧闭城门,让晏子钻狗洞。
生:楚王侮辱晏子,说齐国无人才。
生:楚王嘲笑齐国人做了盗贼。
3、师出示目标三: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怎样反驳的?
找出相关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的话外音是什么?
学习方法------分角色读,总结概括
生填: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话外音楚国是狗国;
生填:访问上等国,派上等人,访问下等国就派下等人话外音楚国是下等国;
生填: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做起了盗贼,话外音楚王治国无方。
4、师出示目标四:晏子反驳后,楚王的态度如何?填表格五列。
学习方法:自学――总结概括。
生填:楚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生填:楚王只好陪着笑;
生填:楚王只好陪不是。
五、课文内容回顾;
师出示目标五: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分别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填表格的空白处。
学习方法――找相关的句子,概括总结
生填略。
六、人物分析:
师:走近晏子,说说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影响?
走近楚王,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影响?
生:我认为晏子是一个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维护国家尊严的人。
生:楚王仗势欺人,想侮辱晏子的人。
七、当堂训练:
1、将下列几句话概括成几个成语。
(1)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 )
(2)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 )
(3)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课堂实录 篇八
与时俱进式导入策略
学生往往对当下的热点新闻比较感兴趣,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利用正在发生的新闻热点与教学内容的契合联系之处作为课堂教学的入手点,采用多媒体导入,包括报纸、图片、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感。[3]课堂实录:《国贸基础》第三章第一节“资本运营与风险控制”的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5.12”汶川地震的视频,重点展现一些企业坍塌、设备损毁的画面。学生的内心被深深震撼了,教师抓住这个时机,进行导入,提出问题:“因为地震的发生,必然会造成一些工厂的损失,在现实商务活动中,对这些风险要如何划分?”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资本运营与风险控制。”利用当下的时事进行导入可以自然的导出新课内容,同时也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其中。
直观实验式导入策略
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商务专业的课程往往比较抽象,内容有些枯燥,在进行教学之前应当先使学生的认知感性化、直观化,例如可以做一些演示和实验,也可以展示一些外贸单证等,让学生加深对学习对象的理解,原有内容就变得生动形象了。课堂实录:《国贸基础》第二章第三节“国际收支平衡”的导入环节教师利用物理课用到的天平进行演示:首先将相同重量的砝码放在天平的两端,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同时从两端取下相同重量的砝码,天平还是保持平衡。经过观察,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学生不解的回答:“这是物理课学习的天平的平衡原理。但是进行国际贸易不会用到啊?”教师引入:“其实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也有一个类似的规律,那就是每发生一笔交易,都会引起国际收支的增减,但是往往都会回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就让我们走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国际收支平衡’”。我们利用这个实验进行导入,本来物理课用到的天平也成了教学的好帮手,生动直观,而且可以贯穿全课。
项目任务式导入策略
教学实录范文 篇九
师:老师今天在校园拾取了一片叶子(展示落叶)。唐诗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充满诗意的秋天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让我们做一个好读者,随着季节,一起走进何其芳笔下的秋天。
(课件显示课题、作者)
二。读秋
师:听配乐课文录音,请大家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正音,并小声随意朗读这篇《秋天》,注意把字音读准。
(请一位同学朗读,并请同学给他正音)
师:大家字音读准了,但一首好的诗歌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有了快慢相间的节奏,高低起伏的音调,才会动听。
(课件显示已划好节奏和重音的第一诗节)
(简略讲解节奏和重音)
师:大家听一听第一诗节录音,看看是不是应该这么读。
(播放第一诗节无配乐朗读录音)
(学生纷纷点头表示有节奏和重音的朗读效果要好很多,有些学生迫不及待地按照节奏和重音读了起来)
(齐读第一诗节)
师:大家已经能按着节奏和重音来朗读了,但朗读诗歌仅仅读准,有节奏和重音还是不够的。那么,还需要什么呢?让我们再一起往下学习朗读,好吗?
生:(兴奋的):好!
师:当代诗人徐志摩先生在他的诗作《私语》里,认为秋在“一片将黄未黄的树叶上”(再次展示落叶),让我们一起看看作家何其芳笔下的秋天在那里?
生1:第一诗节中的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生2:第二诗节中的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生3:第三诗节中的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课件显示秋天的三幅画面)
师:这三节诗描写的三幅画面与这三句古诗的情感是相对应的,你觉得那一节对应那一句古诗?
(课件显示):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稻花香晨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生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对应的是第一诗节。这句诗表面上写的是夏天,实际却写出对秋天丰收情景的展望,这与第一诗节中的“饱食”、“肥硕”等词表现出来对秋天的喜悦之情是一致的。
生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写的是竹林里传来洗衣少女的欢声笑语,渔舟穿过摇动的莲叶,满载归航了。好像一幅淡远清纯的悠闲水墨山水。这和第二诗节中的“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所表现的意境是一样的。
生3:小桥流水,中秋月色迷人,可吹箫的玉人却不知何处去了,浪漫之中又带点感伤,表现了一种若有若无的思念。第三诗节中也有牧羊女对牛背上笛声的思念。所以我觉得这两者的情感是对应的。
师:这几位同学都抓住具体的文字对诗歌的情感进行思考,所以体会得很深,也很准确。诗歌重在情感,所以我们在朗读时要读出喜悦、悠闲、思念的情感。
大家能推荐一位同学来为我们充满情感的读一读吗?
(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朗读,该生读得节奏、重音清楚,充满情感)
师:读得真好,感情很到位,我都忍不住要被陶醉了。
三。品秋
师:先让我们来学习这诗的第一节。
(学生齐读第一节)
师:大家读得已经不错了,要想读得再好一些,就需要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这节诗的秋在哪里了?
生:农家里。最后一句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师:还有哪里可以看出?
生1:“稻香”、“镰刀”,农民用镰刀割稻。
师:正确,还有吗?
生2:还有“背篓”、“竹篱”、“瓜果”
师:找得准确,这些确实是极具农家特色的物品。
生3:“露珠”、“幽谷”、“伐木声”说明这是一个山区的农家。
师:看书真仔细!
(课件显示):露珠 幽谷 背篓 瓜果
丁的伐木声
稻香
师:我把大家找出来的农家物品分成了三类,能看出我的分类标准吗?
生1:清晨晶莹的露珠很好看,第一类是好看的。
生2:我也看出来了,第二类是好听的,第三类是好闻的。
生3:我懂了,有了这些好看,好听,好闻的,诗所描绘的画面就丰富而绚丽了。
师:是啊!大家找出的这些词对于诗是很重要的,正是这些景物构成了“诗情画意”中的“画意”,要写诗,就要善于找到这些好看,好听,好闻的景物。当然,诗光有画意还不够,还需要一些充满诗意的词语,大家来看看这个。
(课件显示)
放下 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 瓜果
生:缺了“饱食了稻香”、“肥硕”这些词,诗显得不完整了。
师:具体是什么不完整?
生1:干巴巴的,没感情。
生2:显示不出来农民对秋天丰收的喜悦之情。
师:是啊!这些词表达出“诗情画意”中的“诗情”。要写好诗,就要善于找到这些充满情感的词语。
我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为什么用“栖息”这个词,而不简洁地说“秋天在农家里”?
(生沉默,似乎不知从什么角度思考)
师:我提醒一点,大家看看注释中“栖息”的意思。
生1: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的意思,难道和鸟有关?
生2:是的,作者把春天比作小鸟。
师:为什么要比作小鸟?
生:这是一个山村农家,比作小鸟很合适。
师:是啊!作者的想象是贴切而奇特的。要写好诗,独特的想象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节我们学完了,一起再来读一遍,试着背背这节诗。
(生朗读,试背第一节诗)
四。赏秋
(生齐读第二、第三节诗)
师:二、三节,大家合作学习吧,大家按四人小组坐好。
(课件显示):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读了二、三两诗节以后,你们小组有什么疑问和发现?
请设计一个可供大家讨论的问题,先小组讨论解决,然后再考考大家。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随机参与几组的讨论)
第一小组:我们组设计的问题是:为什么说“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师:那位同学来解答?
生:第一节因为写的是山区的秋天,所以从“鸟”的角度来写。这一段也是如此,它写的是水乡的秋天,因此它是从“鱼”的角度来写。
师:是的,我们前不久学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这句诗。它也用的是“游戏”一词。
生:“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这一句是从“牧羊女”的角度来写的。
师:能举一反三,好!从鸟、鱼写到人,也就是从物写到人,这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
师:第一小组满意这样的回答吗?
第一小组:满意!
第二小组:我们组设计的问题是“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似的影子”到底收起的是青鳊鱼还是乌桕叶?我们小组的答案还没有统一,有争议。
师:允许有不同观点的碰撞,给大家介绍你们的争议。
生1:我认为收起的是乌桕叶,因为前面加了一个“似的”,所以说乌桕叶只是很像青鳊鱼。
师:这里用的是比喻句,是吧?
生2:都收起来了,因为它们十分相象。你们看注释上说乌桕的叶子形状略呈菱形,还有秋天会变成红色,在水里看应该很像鱼。
师:也有道理。
生3:我认为渔夫什么都没有打起来,但是却被秋天那种悠闲的心情所感染。
师:他打捞上来的原来是一种好心情。
生2:我不同意没打到鱼。诗歌后面写的是“归泊”,渔民若没打到鱼就不会回家,不然他们吃什么呢?
师:观点很现实,是啊,先解决的是生计问题。(大家笑)
生3:我不同意打到鱼的观点,我从“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中的“轻轻”看出来的,渔夫有一份闲适自在的心情。
师:看来你的渔夫已经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不愁吃喝,把打鱼当作一种享受。(大家笑)
老师觉得大家答的都对,因为不管哪种意见,都是你自己理解的,诗歌的理解就应该是开放性的。
五。写秋
师:今天大家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真让我吃惊,我觉得你们真了不起。看来光做读者不够过瘾了,让我们来做一个小诗人吧!
(课件显示):请以《春天》为题仿写一节诗。
提示:
秋天在这首诗中像栖息的鸟,像游戏的鱼……你所选季节像什么?
要选择好听、好看、好闻……的景物
生动的修饰语对于一首诗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相信你也能像作者那样提炼出“饱食”、“肥硕”……一样提炼出好词。
要把我们自己的诗读得充满韵味和情感,不要忘记边读边修改。
(学生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生1:(配乐朗诵自己的作品)
春 天
迎春花释放出淡淡幽香
燃烧似火的桃花显得更艳了。
紫色的丁香吵吵闹闹地也开了,
春天飞舞在花丛中。
师:读得真有感情!这是你第一次写诗吗?
生:是的。
师:第一次写得这么好,真不简单!哪位同学来评一评?
生2:她把春天比作“蜜蜂”了,所以用了“飞舞”一词。
师:是吗?
生1:是的。
生3:她从多种角度去写了。
师:能说具体一点吗?
生:迎春花幽香好闻,桃花似火好看。
师:很多同学这是第一次写诗,诗虽还有些稚嫩,但相信随着大家对诗的理解加深,对生活的感悟加深,大家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也许有一天,我们之中也会出一位像何其芳一样有成就的诗人。
六。布置学习
(1)配乐朗诵何其芳的《秋天》,录进磁带,上交给语文老师评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9篇教学实录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