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教师个人论文范文(最新8篇)(教师培训学习论文范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教师论文,快回答整理分享了8篇教师个人论文范文。

教师教学论文 篇一

1.1什么是反思

Dewey在1933年第一次提出“反思”的概念,他认为,反思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特殊形式,也是一个动态的、仔细的高级认知处理过程。Schon(1983)首次提出了“行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与“行动后反思”(Reflection-on-action)两个概念,“行动后反思”在教育领域运用较广泛,主要是集体或小组行为,指教师在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在Dewey和Schon反思定义的基础上,Fendler(2003)认为反思具有笛卡尔基“Cartesianbasis”的特征,即自我认知是知识生成的有效途径。目前,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反思途径都是间接采用了笛卡儿的反思理论,当教师写反思日志或者叙事时,是将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作为解决课堂上可能遇到的问题的知识来源[5-7]。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不难发现,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全面、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和分析,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过程,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是外语教师教育的发展理念与趋势。

1.2什么是反思性教学

在我国,反思性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上世纪90年代,受西方“反思性教学”的思潮的影响,中国的教育专家和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们,开始积极推进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熊川武(2002)在《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反思性教学”的定义:“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结合“学会教”和“学会学”的方法,不断地找到解决自身、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问题的途径,并进行理性的教学,最终成为学者型教师[8]。反思性教学是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研究,要求教师提高自我意识,更新教育理念,将反思贯穿到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反思性教学通常由团队领导者主导,由一线教师参与,共同分析教学中的亮点,课堂教学的独特方法以及教学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最后互相交流的研究活动。

2对青年大学英语教师的建议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和大学英语教师目前的职后教育现状,青年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变得非常紧迫。许多研究表明,反思性教学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反思性教学可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提高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意识,也可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因此,青年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积极反思。

2.1丰富反思内容,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提高自我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青年英语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性思考。一方面,反思所授课程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和个人特质。另一方面,反思与教学有关的外部因素,包括教师的定位角色,专业发展规划和职业满足感等。此外,教师应该意识到培养反思的自我意识。

2.2采用多样化的反思性教学方法

青年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知识水平采用不同的反思方法。许多国内外专家和学者都提出过不少有效的反思方法和策略。RichardsandLockhart(1996)在《反思性教学在第二语言课堂》一书中介绍了一系列有助于研究课堂教学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教学日志、课堂报告,调查问卷、音频或视频、课堂观察和行动研究[9]。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根据特定的情境和目的将这些方法结合。

2.2.1教学日记教学日记是教师对教学事件的记录或描述,写教学日记有两个目的:

(1)对教学事件和想法进行记录,为事后的反思做准备。

(2)写作本身的过程有助于触发教师的教学心得。记录每节课的不同事件后,教师可以很容易从教学经验找到大量不同的主题。3.2.2课堂报告课堂报告是回顾和描述课堂教学点的结构化的清单或列表。撰写课堂报告的目的是为教师定期监测教学事件提供快速和简单程序,比如课堂的不同环节分别花了多少时间,课堂的有效率如何等等。

2.2.3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教师在短时间内收集关于教学信息的便利手段,如学生的态度、信仰、偏好和动机等。

2.2.4音频或视频记录音频或视频记录可以反映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全过程,能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最生动、最直接、最有用的信息。音频或视频的优点在于它可以重播,可以反复检查,让我们捕获到很多课堂上通过其他方式不容易观察到的细节。

2.2.5课堂观摩课堂观摩是教师通过参与课堂或者听课的方式,观察和分析同行的教学活动。教师进行课堂观摩后,可以和授课教师交换关于教学过程的问题和行为的观点,课堂观摩是一个反思、分析、综合和实践的循环过程。

2.2.6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最后改进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是教师通过收集和分析教学材料和信息,采用自我反省的方式来做出决策并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通常作为研究者和参与者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2.3注意反思和实践相结合

教学反思贯穿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个教学实践过程,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理论素养,特别是要掌握教学反思理论,掌握教学反思的内涵、特征、形式及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等知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掌握扎实的教学理论是教学实践的前提,教学实践是检验教学理论的唯一标准。教学反思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教学反思是否科学、有效,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进行检验。要成为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经过理论加工后,再将这些经验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因此,青年大学英语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把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力工具。

3结语

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分析和研究自身的教学行为,解决“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是教师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促进自身职业发展的过程。在反思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青年大学英语教师应提高自我意识,更新教育理念,将反思贯穿到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

教师个人论文 篇二

为贯彻《**市教师教育院关于**年**市教师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温师[**]21号)和《**县教育局关于**年度各类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活动安排的通知》(苍教科[**]35号)精神,努力提高我县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的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水平,积极引导教师教育科学发展,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经研究,决定举办**年**县教师教育优秀论文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对象

凡我县各学区、中小学(含教师进修校、幼儿园)教师均可参评。

二、论文要求

(一)理论联系实际。紧紧围绕“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这一主题,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各单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荐送评论文:

1.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实践探讨;

2.教师个人专业成长途径和方法探索;

3.探索区域性教师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

4.推动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体制改革与重建;

5.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方法和思路;

6.校本培训基地建设和校本课程研发;

7.培训者队伍建设;

8.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文章篇幅限5000字以内。要有标题、摘要(300字以内)、关键词(5个以内)、正文及参考文献。

(三)每篇参评论文必须按要求填写封面(见附件1)和承诺书(见附件2)。

(四)所有参评论文均须备有两种文本,即电子文本和纸质文本,纸质文本一律用A4纸打印(正文宋体5号字),一式三份,电子文本一份。

(五)已在县级及以上单位获奖或正式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均不再参加本次评选。

三、其他事项

1、各学区和直属学校将论文和《承诺书》收齐,统一按序填写送审论文《汇总表》(见附件3),送**县教师进修学校201办公室。联系电话:626868,629391,64777047。

2、送审论文篇数分配如下:

单位

直属

学校

灵溪

学区

龙港

学区

宜山

学区

钱库

学区

金乡

学区

桥墩

学区

矾山

学区

马站

学区

篇数

每校不超过2篇

30

30

15

20

20

15

15

15

200

3.每篇论文送审费30元;

4.论文送交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截止日期为**年1月10日;

5.获奖的优秀论文将颁发荣誉证书;

6.获得一等奖的论文,将在“**县教师教育网”公示、交流,并推荐市级评选;

教师专业论文 篇三

来看一下我们的教师培养机制。不管是高级职称的评定还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甚至特级教师的评选,都有和公开课这两项必备条件。先说,一般都要求在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这简直让多数普通教师望而生畏。全国的教育刊物市场就那么大,再除去一些名师专家的论文,留给普通教师的还有多大的空间?僧多粥少,看似可及却遥不可及。再说公开课,一般也要求有省级以上的,所以对多数普通教师而言也是微乎其微,多数教师也许一辈子都不可能上一堂省级公开课。再加上一些名师工程,确定了苗子后要重点打造,几乎让他囊括了所有的上公开课的机会,其他教师只能望“公开课”兴叹。名师工程的目的决不应该是培养了少数几个名师却造就了一批庸师,整个教育不是几个名师能够包办代替的,大批的一线普通教师的专业化决定着教育的未来,我们是造就精英教师”还是造就“教师精英”呢?答案不言而喻。同样,教师培养机制是为了激励教师的专业化,而不是设置种种高不可攀的障碍阻止教师的专业发展,把多数教师拒之门外。笔者以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机制应该面向整个教师群体,不是限制而是扶持,不是走独木桥而是走阳关道,让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沃土。

二、教育的另一种不公平

再来看我们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个教师因为教学业绩突出而被选拔到一所办学条件更好一点的学校工作是对该教师最大的肯定,这是教师获得成就感的另一种途径,它能够激励教师更投入地工作,释放出更大的潜能,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现在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也变得不再纯洁,一些教师靠走后门、靠关系进入城区学校或名校,而一些教学业绩突出却没有任何背景的教师只能留守农村。其实不管城区还是农村都需要脚踏实地的教育工作者,但这样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显然是教育的另一种不公平,是对人才的漠视和打击,也是造成人才流失和~些教师甘于平庸的原因之一。我曾听说一件“新奇”事:一所学校选派教师参加市级的教学比武活动,教师们相互推诿,没人愿意参加,无奈之下,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只好亲自上阵。这虽属个别现象,但不可否认,诸多的教师甘于平庸的现象与我们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有关系,有才能的比不上有背景的,钻研业务的比不上经营人际之道的,教师的才能得不到赏识,教学业绩得不到尊重,那么教师拒绝上公开课这样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在这样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下,教师的专业化在某种程度上只能是一厢情愿,教师可以用多种形式消极对待。因而,教师专业化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审视在教师培训、激励、评价、流动、选拔机制中的种种不公平,兴利除弊,为教师的专业化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三、我的教育理想不是梦

经常听到身边的一些教师感慨:像那些成名成家的教师全国能有多少个?言下之意我倾其一生努力也不会成为那个幸运儿。话语中不仅透露出失落和无奈的情绪,同时也传递着一种价值观:教师作为~个生命个体的存在,作为一种职业的存在,他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成就感。普通教师除了经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还需要多少外在因素的帮助,才能够成长为名师或教育家?成为名师或教育家的几率能有多大?客观地讲,名师或教育家群体中不乏靠个人奋斗而“功成名就”者,但具备这样的天时地利者能有几个?对普通教师而言,“成名成家”的理想不是镜中花,就是水中月,既如此,教师的教育理想渐渐消失,专业化没有前行的动力便不值得奇怪了。一个没有教育理想的教师其专业发展是不难想象的。教师的专业化除了提高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这一基本目标之外,其终极目标在于期待教师成长为科研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甚至教育家。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提倡教育家办学”。时下,许多教育媒体旗帜鲜明地提出“时代呼唤教育家”、“呼唤教育家办学”等等,这是时代的呼唤,这是教育的需求。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把教育家过于神化和圣人化,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家恰如痴人说梦,这说明我们的教育还缺少足够的自信和包容的气度。其实真正的教育家并非远在天外,他应该来自普通教师,来自教学一线,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躬耕于教育,有着教育的理想,有着教育的智慧,有着教育的思考,有着教育的情怀。教育家是教师专业化的最高境界,是教师经过努力能够到达的最终的目的地,并非高不可攀的金字塔,更不是天方夜谭。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很大度地说我们身边不乏教育家?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很诚恳地说期待更多的教师成长为教育家?什么时候,普通教师才能都梦想着成为教育家?我们期待着那个时候的到来,因为那才标志着教师专业化春天的来临。

笔者以为,在大力提倡教师专业化的今天,教师专业化不应该只是一种期待,需要的是冷静的审视,理性的变革,整体的规划,精心的经营,耐心的扶持!海不拒细流所以成其大,山不拒沙石所以成其高,倘能如此,教师专业化终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教师论文 篇四

一、 选题的来源

有不少中学教师认为:大学教师论文选题来源广泛,中学教师比较狭窄。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广大中学教师处在教学一线,有着非常广泛的选题来源,笔者总结分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10种。

(一) 从教材研究中获得选题

教材研究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上课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也是教研活动的基本内容。它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教材分析,即分析教材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重点难点等;二是教材处理,即根据上课的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取舍、顺序进行调整、呈现方式有所变化等;三是教材指瑕,即指出教材编写的错误和不足;四是教材建设,即对教材的完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二) 从教法钻研中获得选题

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钻研教学方法,对于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专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学教师钻研的既可以是宏观上的策略和方法,如采用什么教学模式、遵循哪些教学原则,也可以是微观上的具体操作和处理,如课堂如何导入、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探究如何进行、活动如何组织、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如何处理等,微观方面往往更容易深入研究。

(三) 从教学反思中获得选题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高度,并为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教学反思可以反思成功之举、反思失败和不足之处、反思教学机制、反思“教学再设计”。

(四) 从学法指导中获得选题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必须加强学法指导的研究。学法指导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如何预习、如何看书、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自主学习、如何探究、如何作业、如何梳理知识等。笔者曾写过《政治课教学应注意的几个细节性问题及其处理》一文,发表于《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1年第4期,对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五) 从解题探讨中获得选题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试题有多种类型,像政治学科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包括推理计算类、漫画类、古诗文类等,非选择题包括启示类、意义类、措施类、原因类、评析类、探究类等。每一种题型都值得研究,这也是中学教师论文写作选题的重要来源。

(六) 从考试研究中获得选题

作为中学教师,一定要研究中考或高考,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和复习。中考、高考的研究主要包括复习研究、试题研究和预测研究。

(七) 从课堂观察中获得选题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对有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课堂观察的内容很多,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在新课程实施伊始,笔者就“课堂探究”问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课堂观察,并将其进行总结,撰写了1篇论文《关于高中政治新课程“课堂探究”的几点思考》,并获2007年宁波市论文评比二等奖。

(八) 从理论学习中获得选题

“活到老,学到老。”中学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许多地方的中学教师会定期、不定期参加一些培训和理论学习,听专家名师的讲座,专家、名师的观点往往能够给我们以启迪和思考,这也是选题的重要来源。本文就是笔者在参加了一次宁波大学组织的、关于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听了陈正良、郭宝宏、于成文、李包庚四位专家讲座后的思考所得。

(九) 从学科借鉴中获得选题

不同学科之间有差异,也有共同处。别的学科存在的问题,本学科可能也有,所以别的学科研究对本学科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前不久,笔者看到陈炳飞老师写的《地理选修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觉得写得很好,对笔者所教的政治学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接下来打算写一篇关于政治选修课教学的文章,题目暂定为《高中政治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十) 从其他工作中获得选题

除了教学工作,很多教师还从事班主任、学校管理等其他工作,对这些工作进行思考总结,也是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笔者曾经从事过班主任工作,写过一些相关文章,如《优秀班主任的五方面素质》(发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年第2期)、《新时期班主任必须具备的素质》(发表于《当代班主任》2012年第4期)等。

二、 选题的原则

虽然中学教师论文写作有着广泛的选题来源,但也不是什么都可以写、都应该写的,而要遵循一定的选题原则。笔者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 价值性原则

中学教师的论文写作选题一定要有价值。如果没有任何价值,那就没有研究和写作的必要了。判断一个论题是否具有价值可以参考四个标准:一是能否提出教育教学理论的新见解、新观点;二是能否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否有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个问题;四、在方法论上是否有所创新。凡是能够有助于解决上述四个方面中任何一方面问题的选题都是有价值的选题。当然,要作出准确判断必须借助于权威的参照系,即要以最新研究成果作为参照系,以免重复劳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当前学科研究的前沿理论和先进方法有深刻了解和科学把握。因此,建议广大中学教师订阅本学科、本领域的权威杂志,阅读这些杂志,对把握政治学科的前沿研究、得到有价值的论文选题、写出有价值的论文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 创新性原则

有价值的选题往往也需要创新。创新是文章的灵魂。中学教师论文写作选题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念新,即文章写作的指导思想要新,要符合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新课改后,中学教师论文写作选题就要注意用新课改的理念来指导。二是方法新,即采用新颖的方法来进行选题。这有助于选题的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笔者所有的论文都试图这么做,本文就是一篇对具体选题方法介绍的文章,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新颖的选题方法。三是角度新,即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选题。换个角度往往会有新的收获。

(三)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是指论文选题要有研究、解决的可能,具有可操作性。它主要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主观条件就是研究者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包括是否具有完成选题研究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毅力,是否适合自己的兴趣,是否具有研究的基础等。如果既无基础,又无兴趣,那就不要做这样的选题。客观条件是指研究者自身之外的条件,主要包括选题的难度、领域、人力、时间、政策保障等。论文选题主客观方面的条件都要具备,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再具有价值、有创新性的选题也不能完全实施。中学教师要使选题具有可行性,必须注意两点。一是选题宜小不宜大。中学教师理论基础、视野范围、时间精力等比较受限制,大的选题难以开展有效研究,而小的选题则更好做一些。二是从自己的优势、成功之处、关注点去选题。因为这些方面自己有特长、有成功经验和有思考,往往能写出比较深刻的东西。笔者的所有论文选题都遵循可行性原则。像本文就是如此。对于论文写作笔者有较长时间的关注和思考,也写过不少的论文,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自己的特长。在本文具体写作之前,笔者确定的题目是《中学教师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打算讲六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中学教师论文写作的意义、中学教师论文写作的选题、中学教师论文写作的条件、中学教师论文写作的方法、中学教师论文写作后的修改和完善、中学教师论文成果的运用。后来觉得题目太大了,涉及内容过多,决定分开写,本文只是其中的一篇。

中小学教师教学论文 篇五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是将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通过反思、学习以及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科学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和揭示规律的一项实践和认识活动。它能够帮助教师以更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提升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中小学教师在开展教育研究时应该具备问题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方法意识和成果意识。

一、问题意识

中小学教育研究以教育问题、教育现象和教育事实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围绕学科教学问题,如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及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等微观教学领域方面的教育问题。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要从教育目标提出的根本问题、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教学实践的弊端问题、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等角度选择具有理论价值或实践价值的问题,以发现和提出问题作为开端,在教育教学实际情境中研究,以反复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过程,以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主要目标导向。

二、发展意识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以“学习――研究――实践”的模式开展,在研究中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研究方法,以研究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研究,教师在研究中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学观,改进教学,从而优化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教育研究过程中需要学习学科理论知识、教材相关知识、课程教学知识等必备知识,能提高整体知识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在研究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分析思考综合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有效提升了教师专业技能,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创新意识

创新是衡量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重要标准。教育科研的选题最好是在借鉴的基础上选取本学科中前人未曾涉足的研究领域,填补学术空白;或前人虽已研究,但尚未完善或有错误的领域。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选择那些居于学科前沿、填补学术空白、补充前人学说、突破实践等方面的具有创新性意义的选题。我们要抱着科学、求真务实的态度开展教育科研,在选题、文献检索、形成研究方案和实施研究、分析研究资料等过程中,要尽量突出我们自己在教育科研中所创造的新观点、新措施,以凸显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四、方法意识

中小学教育研究主要是为解决微观、具体问题服务的,体现在如何将已有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并解决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因而,教师的教育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坚持经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思考方法,学习用质的研究方法,包括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教育叙事法、课例研究法,辅之以教育实验、教育调查、教育心理测量、评价学习方法,并努力将新的技术手段引进教育研究。

五、成果意识

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成果可显现为先进经验总结、研究报告、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育反思、教育叙事等,也可以显现为教师的专著、软件、课件、教案、学生作品等,其特点是有新知识产生、新规律揭示,表现为创新性和实践的成效性,更加注重的是对教学微观问题的具体解决和规律应用,往往是局部的、微观的问题解决,更加具有个别意义,要重视研究成果在一个学科、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的推广应用。

总之,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不仅是教学观念上的转变,更需要教学行为的变革。除了依靠自身经验的积累,更重要的就是该如何面对问题、反思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对教育意义的体验中获得教育智慧、增长教育机智。

教师专业论文 篇六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幼儿教师专业化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明确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加以原因分析并提出应对。

关注教师是近年来国际教育的一个热点。针对教师教育的现状,许多国家都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改革目标,力图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来提高教师水平。然而,在教师专业化推进过程中幼儿教师专业化往往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无论是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都将是不利的。为此,笔者针对幼儿教师专业化现状加以思考,分析应对策略,旨在对幼儿教师专业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探讨或参考。

一、当前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现状

1.幼儿教师专业化的问卷调查。为更好地把握当前幼儿教师专业化现状,笔者对当地的幼儿教师进行了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的调查。调查发出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对象中各类结构具体如下:学历结构:大专以上12人,占6%;大专72人,占36%;中专84人,占42%;中专以下32人,占16%.年龄结构:45岁以上10人,占5%;35~45岁30人,占15%;25~35岁84人,占42%;25岁以下76人,占38%。职称结构:高级24人,占12%;一级66人,占33%;二级88人,占44%;无职称22人,占11%。专业结构:幼儿师范或师范专业毕业158人,占79%;非幼师或师范专业毕业42人,占21%。

2.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数据分析。基于调查,首先分析幼儿教师的学历结构,从调查结果看(如表1所示),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即中专以上毕业)仍然偏低。从职称结构的调查结果看(如表2所示),四个年龄组幼儿教师的职称结构也不合理,总体上具备高级和一级幼师资格的教师仅占45%,即大部分幼师属于初级职称或无职称的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出幼儿教师整体资历较低的现实。其次,分析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情况。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来看,调查显示,幼儿教育理论基础较全面,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并不多,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知识领域排序也说明老师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等问题;能够正确回答问卷中相关理论基础问题的教师,尚不足所调查的幼儿教师总量的1/3;只有23%的教师掌握所教学科的前沿知识及学科知识的进展和最新动态,各专业知识构成比较全面的教师也不多;从教能力、研究能力都略显不足,经常性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教师只占45%,有46%的教师主动反思教学并及时调整活动;只有16%的教师能充分准备教学材料。从专业情意来看,公众和社会舆论对教师的道德期待和教师的道德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如何对待教学、正确对待和评价幼儿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从调查看,只有49%的教师愿意继续从事幼儿教育事业;37%的教师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本班幼儿;当幼儿十分顽皮并屡教不听时,12%的老师会忍耐,8%的老师会惩罚;有28%的老师关注自己的发展,29%关注教育的发展,43%关注幼儿的思维发展;有45%老师有时会特别关照在园就读幼儿中一些穿着漂亮又比较聪明活泼的孩子;当幼儿们突然在幼儿园生病,你首先想到通知家长的占30%、送往医院的占40%、向园领导汇报的占25%、采取其他办法的占5%;对一名不愿来园的孩子,有10%的老师采取“不管他,哭几天他就适应了”的态度;对不能听懂普通话的新转学来的外地幼儿,有40%的老师采取“一些游戏,让该孩子充分参与,并在游戏中与其他孩子接触交流”办法,有37%的老师采取“以实物、手势等辅助方式,努力与该幼儿进行初步勾通”办法,有10%的老师持“不管他,认为过一段时他会自行听懂”的态度。而就培养训练这个方面分析,调查也显示,定期参加幼师系统的继续教育或本园组织的教师培训的占调查总数的60%,曾参加社会成人学历教育的教师占72%,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未接受过培训。虽接受过相关培训,但有的也是不定期、不规范的;所接受的培训,也是强调统一内容、统一形式、统一标准,强调理论知识特别是专业学科理论知识而忽视教学实践能力,既没有考虑到教师个体已有知识和经验及内在需求的差异,也没有考虑到教育实践多元化对教师发展的要求及学校对不同教师的不同要求。而这项指标的滞后,直接反映出我们幼儿教师专业化提升乏力。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当前我们的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总体上是比较低的。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状况的原因追踪。针对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这一现实,笔者分析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社会政府方面的原因

(1)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与专业素质认识肤浅。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与专业素质的认识水平,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也决定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尽管我国《教师法》将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国家官方的职业分类体系也把教师列人专业技术人员类,但实际上,社会并没有把教师与工程师、律师、医生等同看待,更没有被看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技术性工作。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性和专业素质也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甚至认为幼儿教师没有什么专业性可言。这种认识状况足以说明我国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

(2)幼儿教师职业的从业资格和技能要求不高。作为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幼儿教师职业应该是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的专业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幼儿教师的从业资格和技能要求并不高。在学历要求上,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学历要求档次低得多,但就是这样低的要求,也还有相当一部分未达标。更何况,又有相当部分教师的学历并非通过正规的严格的师范教育而获得,而是通过接受各种学历补偿性教育途径来获得,其中含有不少水分。而且在执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过程中,由于机制不完善,只要有个学历,不管是怎样获取的,在短期内突击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通过一个不太严格的考试,以及流于形式的面试、试讲,就能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这样一来,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幼儿师范教育的专业培训水平不高。高水平的专业活动,需要从业人员通过严格组织起来的、严格的、有效的专业培训活动获得较高的专业理论和专业能力水平。然而,现实是幼儿师范教育中缺乏专业培训目标的系统构建,在教师的不同成长发展阶段应当着重培养哪些观念、理论和能力及达到的水平,仍缺乏明确的认识;课程设置没有从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去确定文化、学科、教育专业等知识的关系,忽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儿童发展的需要,课程比例失调较严重,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缺乏对教师职业的专业认同感与以专业人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方向感。这些足以反映出专业培训水平不高的客观现实,很难把培训看成是教师专业发展连续性过程中的有机阶段,也使教师失去了一种真实的自我发展的体验和愿望。

2.幼儿教师自身的原因

(1)幼儿教师的专业主体性不强。幼儿教师如同其他专业人员一样,在专业活动中应当具有自主权,在活动方案的设计能力、教育工作的主动性与独立性、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意识等很多方面《快回答·www.kuaihuida.com》应体现出较强的主体性。但整体上看,由于幼儿教育的公共性的制约和来自公共政治、行政权力的压力,以及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等因素的交织,再加上幼儿教师对专业的内涵、标准认识模糊,对教师专业化认识不清,对自己职业性质和意义没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幼儿教师的主体性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因而不太注重自己专业素质与水平的提高,自觉实践并达到自律。

(2)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偏低的影响。在现实中,由于经济条件与人为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幼儿教师的待遇偏低。调查也显示,教师对收入状况、职业声望、工作境况都不大满意;一些年轻幼儿教师认为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只是她们暂时性的选择,一旦找到适合的职业,她们就会立即离开;一些则认为没什么出息,干得再好专业水平再高也无非就是一名幼师,也就拿几百元工资。诚然,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应当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不能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但是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是基础,教师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师的从业或提高积极性,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观念、事业心、进取心、敬业精神及能否正确对待教学和评价幼儿。

3.幼儿园管理方面的原因。其一,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对本园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研究比较薄弱。没有对教师工作的专业特性、专业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素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未能更好激发和引导老师加强对新形势下幼儿心理与行为发展规律、早期环境、教育与幼儿发展关系及幼儿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再加上幼儿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尚显薄弱。要确立幼儿教师的专业地位,提高专业水平,都是不可能的。其二,教师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晋级等在幼儿教育领域还是十分局限的,除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幼儿园开展该项工作以外,大多数幼儿园并没有正常开展该项工作。在许多私营幼儿园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教师资格的概念,缺乏相应的培训、资格认定和晋级提升。如此,我们幼儿教师整体专业化水平显然是难以提高的。

三、幼儿教师教育对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应对

1.国家加大对幼儿教师教育的投入。幼儿教师专业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幼儿教师的成长不应只是教师个人的责任,而应成为社会的责任。为此,需要国家政府在关注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同时,还要在法律、政策、经济、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提高都必须给以政策上的倾斜与资金上加大投入。只有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了,幼儿教师的培养质量才有提高的可能;只有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改善了,幼儿教师的工资提高了,幼儿教师职业才能更有吸引力。

2.制定幼儿教师专业化标准。从国际背景考察,一些国家已制定了相关的教师专业标准,把教师的专业性发展作为教师教育的基本目标。例如,全美幼教协会(NAEYC)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应体现在: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善于观察和评价儿童的行为表现,以此作为课程计划的依据和设计个性化课程的依据;善于为儿童营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围;计划并履行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全面促进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发展;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成为儿童发展的支持力量;与儿童家庭建立积极的有效的关系;支持儿童个体的发展和学习,使儿童在家庭、文化、社会背景下得到充分的理解;对教师专业主义予以认同等。在国内,有学者提出“研究型标准”,认为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与创新性课堂的建设者、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探索者。有学者则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认为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知识发展、专业技能发展和专业情意完善。这些提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针对于幼儿教师而言,笔者认为幼儿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应是幼儿教师专业化的一个总体要求标准。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所包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发展和专业情意完善则应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具体要求标准。当然,可操作执行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与讨论,并在实施中不断修订与完善。

3.实施专业调整与课程改革。结合当前我们幼儿教师现状,笔者认为幼儿教师教育专业与课程应从“深”与“广”两个方面进行调整。“深”即幼儿教育专业理论深度,开展相应的专业学习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理论深度;“广”即幼儿教育的综合知识的宽度。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需要,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为引导参与为主的模式,不仅要给幼儿一些科学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动手、动脑,并培养科学兴趣,由“谈科学”到“做科学”。拓宽课程,将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四大板块有机整合,构筑多元化、综合型、有时代性的幼师课程,组织相关学习培训,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通过科学的专业调整与课程改革,弥补过去的空缺,优化课程结构,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幼儿教师专业化才能最终实现。

教师论文 篇七

本文作者:潘绍来工作单位: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非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概念比较

通过这次对加拿大3所社区学院的研究调查,及对大量相关资料的查阅,笔者发现,在北美的高等教育领域,依据聘任合同、工作量和工作职责的不同,将教师分为“全职教师”(full-timefaculty/teachers)和“非全职教师”(nonfull-timefaculty/teachers或part-timefaculty/teachers)。“全职教师”是指聘任合同基于全职承诺(full-timebasis),并承担全职工作量和其他职责的教师。除教学以外,全职教师还承担学生咨询、课程发展与学校管理等工作。“非全职教师”是指其授课时数或学分数低于全职教师的最低标准,聘期一般以学期为单位,薪酬多以授课时数、学分数或课程门数为标准的教师。目前,国外几乎所有涉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文献资料中并没有“兼职教师”一词。“nonfull-timefaculty/teachers”或“part-timefaculty/teachers”则是两个对等的、常用的专业词汇,可以直译为“非全职教师”“部分时间制教师”或“非专任教师”,与“full-timefaculty/teachers”即“全职教师”或“全时制教师”一词相对应。而“兼职教师”一词则是近十几年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出现的词汇。笔者认为,将“part-timefaculty/teachers”简单地对应于汉语体系中的“兼职教师”欠妥,这两个词汇所表达的含义还是有一些差异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非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两者的内涵不同。尽管非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有相同之处:如与两者相对应的词汇都是“全职教师”或“专任教师”;两者的工作时间与工作量要求都少于全职教师;两者的薪酬计量标准都与授课时数、学分数或授课门数等有关。然而,这两个概念在表明工作岗位的性质和工作份数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并不能表明其工作岗位的性质以及拥有工作的份数,即可能有全职工作岗位,也可能没有全职工作岗位;有可能是一份兼职工作,也有可能是多份兼职工作。国外有一部分人员,常年从事多个院校的兼职教学岗位,相对于其中任一所学校而言,他的身份就是一名非全职教师。而后者则清楚地表明其必须除此之外还拥有一份全职工作岗位。简单地说,“非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当然,随着我国兼职教师内外部聘用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对兼职教师内涵的理解也会逐步扩宽,有可能不久的将来两个概念会趋于一致。第二,国内“兼职教师”与国外“非全职教师”界定的角度不一样。国外全职教师与非全职教师的差异,大都是从教师的聘任合同期限、工作量及工作职责等方面来界定的,如全职教师的聘任合同期一般在一年以上,享受学院为教师提供的所有附加福利;而国内专职(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差异主要是从教师是否具有单位正式编制、人事关系是否在本单位等方面来区别的(当然也有人事的合同制教师)。通常,兼职教师不可能拥有所兼职单位的正式编制,不可能参加所兼职单位的职称评定,也不能享受到所兼职单位的社会保障与福利待遇。

对我国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国外高比例地聘用非全职教师并不一定适用于国内国外院校能高比例地聘用非全职教师,与其配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密切相关。例如,2010年一项对美国高校非全职教师的调查表明:39%的人表示所在学校提供了退休福利方案,26%的人表示所在学校会负担退休养老金的一部分,作为工会会员的非全职教师中更是有57%的人表示学校提供了退休福利方案[3]。而根据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实际情况,近期内是难以对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群体提供如此配套福利的。另一方面,国外高校高比例地聘请非全职教师,其重要的因素是应对教育成本上升的压力[4]。但许多国际高等教育的实践已经表明,“过多的兼职教师会降低大学的教学质量,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何种目标,都必须适当地控制兼职教师的数量”[5],因为,许多教育是在课堂之外通过师生的非正式接触完成的,而兼职教师不可能与学生保持密切的接触,同时也很少能够出席改进教学计划的活动,对教学计划的整体把握也不如专职教师。因此,在国情尤其是配套的社会保障福利制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国外高比例地聘用非全职教师并不一定适用于国内。重新制定高职院校聘请兼职教师的比例标准近几年来,国内对高职院校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的热情不断高涨,一方面是由于高职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使得“双师型”教师紧缺的矛盾突显;另一方面是欧美职业院校高比例聘用非全职教师的模式对国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对职业院校聘请兼职教师的要求不断严格和具体:2004年重新修订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要求兼职教师数量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课教师数量的10%~20%;2007年,教育部领导指出“要建立一支稳定的、由兼职和专职人员组成的‘双师’队伍,希望兼职专职教师比例要达到1∶1甚至更高”,自此部级示范性建设的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比例就要求在1∶1左右;2010年,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中,要求各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短短几年,教育部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比例要求不断提高,兼职教师数量由10%到50%,直至现在的兼职教师授课量达到50%。笔者认为,国内的制度背景决定了我们难以高比例地聘请企业人员为学校兼课,另外各企业也不希望自己的员工到外单位兼职。所以,即使高职院校将薪酬标准提高到相当有吸引力的程度,多数一线的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也不愿顶着“不务正业”的骂名和冒着被解职的风险去兼职。因此,在未能从国家制度层面解决这些矛盾前,要求国内同样高比例地聘请各类企业的兼职教师,不仅是难以实现的,甚至还可能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加大对专职教师“双师”素质的培训力度要全面理解教育部关于加大兼职教师比例要求的本意,创造性地贯彻政策精神。一方面,通过这一手段让专职教师形成竞争上岗压力,促进专职教师尽快到企业参加工作锻炼,熟悉新工艺、新技术。在加拿大,社区学院的教师每3年必须返回企业界实践,或定期为工业界解决技术问题或从事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以防止技术知识老化。另一方面,要通过学校人事制度的不断改进,让行业企业一线的人员能够畅通无忧地进入高职院校任教。此外,要加强政策研究,尽快出台配套的政策法规。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新一轮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公办的高职院校作为二类事业单位都要通过公开招聘吸纳社会人才,但各省份对公开招聘人才都设置了最低学历和资历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高职院校招聘行业企业的技术人才更为艰难。因此,必须有实实在在与之配套的改革举措。

教师专业论文 篇八

关键词:新课标,李海华,个案研究,个人历程成长,教师专业化,教师反思

一、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国内教育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国内的教育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得到国外的认可。本为针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行阐述:当前,教师专业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纷纷把教师专业化当作提高教师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具有主体性和关键性的重要作用。建设一支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导向,以提高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中心,转变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教育知识框架和技能体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视和倡导为本论文提供了研究背景。

近年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课改中极受关注的一个课题,贯彻《纲要》与课改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贴进教师教育实践的一个有效途径。

本研究选定李海华老师进行研究。主要是:首先,他符合优秀教师的内涵要求;其次,他学术成果丰厚,坚持在教育论坛与广大教师交流,对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再次,他的教育思想和方式符合这个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成长的历程中多次借鉴优秀老师的经验,在学孜孜不倦,他的专业成长方式给其他老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他是优秀教师的典范,是时代的佼佼者,是教学专业成长的模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再而,他是一个长期坚持在一线的数学老师、班主任副校长,其成长方法易于被其他老师接受和学习。最后,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以及优良的工作作风,被评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是教师学习的模范。

二、研究的对象与其成果

研究的对象与其学术成果

个案的基本简历:**,男,高中特级教师。1949年10月生,1962年至1968年就读于官林中学,曾代表宜兴县参加镇江地区乒乓球比赛。1969年至1975年在官林公社来村大队插队务农,任大队会计。1975年至1978年任官林公社电影放影队队长。197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至1980年就读于镇江师范专科学校,1981年起任教于宜兴市官林中学,历任数学教师、教导处主任、政教处主任,1994年9月起任官林中学副校长。历年来荣誉称号:1991年9月,被评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98年2月,被评为无锡市中学数学首批学科带头人;1998年5月,被评为无锡市优秀政工干部;1998年11月,被评为江苏省中学法育工作先进个人;2000年9月,被评为无锡市首批名教师;2005年9月,被评为江苏省第九批特级教师。

1、《放飞学生自主学习的翅膀》发表于《新教育周刊》2001.9.3,获省教科所“师陶杯”论文三等奖

2、《“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发表于《中国教育论坛》2003年第4期,获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3、《数列求和的几种常用的方法》发表于《起跑线》2003年12期

4、《规范民主自我》发表于《教育情报参考》2003年10期

5、《不对称线段的圆锥曲线的连结》发表于《镇江师专学报》1996年第二期

6、《浅谈放缩法》发表于《中学数学》(苏大)1996年第3期

7、《构造长方体解决立几问题几例》发表于《数学之友》1996年第7期

8、《浅谈代换》发表于《苏州大学学报》1995年教学论文专辑

9、《“拆”与“补”在解题中的应用》发表于《数学之友》1993年第9期

三、研究综述

1、教师专业化积极发展的综述:

从字典上解析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也进步的过程。教师专业化石老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果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看来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教室专业化发展来看,教师专业化主要受到个人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在成长历程中,教师专业要从如下几点:

1、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人教育;

2、有一定的学识,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3、在教学中拥有先进的教学方法,有系统的教学知识;

4、对不同的环境能更快的适应,也就是说,适应性强;

5、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

6、接受专门机构或团体监控教学质量和自我发展。

7、在专业成长中需要自我努力不断进取

综合国际教师教育事业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的培养从外在因素,即对老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与提高,它源于社会、教育发展和他人的影响中,它源于社会和教育对老师角色与行为的改善与规范,通过他人的要求与期望来提升教师的素质与知识的改善。另外从个人因素出发挖掘自我,在自我认识、自我实践、自我探讨、自我提高等等方式中不断自我发展,自我成长。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成长过程,需要不断改善自我,既从外界影响中出发也从自我条件下

2、任职经历:

(1)李海华老师也经历过很多的磨练才铸造她今天的成就,当李海华老师刚出来工作,由于初为人师,经验不足而又想急于证明自己,所以处理起课堂教学问题往往情绪化,很不科学。急于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严,在他刚工作时班上有个特聪明的小孩,总是在上课时提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在他的预设之外。当时李海华老师感到那个学生打断他的讲解是令人恼火的,李海华老师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叫他不要在上课提问题了,现在想想是多么可笑!多么宝贵的课堂资源,就被当时的李海华老师生硬地一手冻结了,这就是老师可怕的权威!但,权威它不等同于威信。相反,权威的滥用让老师的威信不增强反而减弱了。学生上课时兴奋的目光也变得黯淡了。经过这件事后,李海华老师感觉到很迷惘

那是他想,“到底自己的做法对不对,会不会抑制学生的发展?”

当时吕校长的一句话让他醍醐灌顶:“课堂应该交给学生,精彩的课应该是让学生制造精彩!你不要老是想抢当课堂的主角”这对李海华老师的影响很大,知道课堂学生才是主角,此后老师都是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而且激励学生多问。

(2)由于李海华老师孜孜不倦的精神和学无止境的信念,在新课标的实施下,没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创新意识、科研意识和敬业精神扥等不能胜任教师的标准,在自己专业成长中个人因素也是比较重要的,所以李海华老师通过广泛阅读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学识,拓展自己的视野,然而,专业成长中,李海华老师认识到不能单单通过专业方面的书籍,于是又广泛哦涉猎其他方面的书籍。于是,一本本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教学名著出现在李海华老师的办公桌、枕头边上。通过整天与书为伴慢慢提升自己的见识。

3、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1).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典型案例的引领;(2).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分享别人的成长经验。(3).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需要通过个案的探索进行有效的归纳。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终生的、整体的、全面的、持续的过程,涉及到,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它不是自身自灭的产物。教师共同生活在校园里,周围生动鲜活的专业化发展的典型个案无时不在影响着教师,尤其是成功者的人格魅力、成长历程无不是一本生动的教材,对这些“教材”的解读无疑会使教师们产生一种强大的自我发展欲望,主观的强烈追求将会成为教师迈向专业化发展的第一步。

对李海华老师进行分析:

李海华老师在专业成长中经历了种种磨练:

(1)校长的话语是李海华老师成长的关键期;刚出来由于李海华老师经验不足对于教学带有“急”的性子,因而对教学产生误解,校长的一席话醍醐灌顶,使李海华老师发生质的改变。这也是它对教学专业的一个起点。

(2)广泛阅读时李海华老师的突破期:在新课标下,老师不但需要扎实的教学基础,还要具备创新的意识、科研意识和敬业精神等等,因此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显得尤为关键。在这里李海华老师是通过广泛阅读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随着加入课题研究,那些专业方面的书籍渐渐不能使李海华老师在课题研究工作上游刃有余,于是他开始广泛涉猎各方面的书籍。李海华老师孜孜不倦的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教育名著都涉猎一片,为了加紧时间,书籍每处都是,办公桌、枕头边等等。李海华老师深刻地知道,一个传道首页的教师,必然要重视对祖先过往经验的习得,必然要借鉴先人优秀的品质。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在课堂上才有灵气,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才会走得更远。李海华老师专业成长和个人成长正是读书的完美体现。李海华老师说,他会一直以书为伴,与书共舞,每天读书一小时,让丰厚、持久、深入的阅读为他带来丰盈的教学人生!

(3)揣摩学习中的提升期;李海华老师在大量学习课本知识的情况下还去揣摩学习,听徐道海老师的课,就被他的幽默智慧所感染;听许永敏老师的课,就被他的理性和层层深入所折服;听庄洪君老师上课,就感觉他的课数学味特浓;听胡建成老师的课,就感觉特大气;听芮洋老师的课,他的板书特工整漂亮。然而李海华老师并不局限听哪个老师的课,李海华老师是在听课中学习,通过听各科老师的讲课然后借鉴老师的经验和上课方式,如有一次和许永敏主任聊课,提到一个知识点,就是压强、压力、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他在课堂上拿一块砖头平放在自制的纸盒上,纸盒无碍,再将同样的砖头立放于纸盒,纸盒一面报纸“砰”地一声被砖头压破!学生在惊呼的同时,就直观感受了压强、压力、受力面积三者之间的大致关系。

李海华老师就是从别人的激励,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和总结别人的经验中慢慢的摸索,同时着重和老师交流,归纳、提升自我。

四、研究价值

1、专业化发展的三点核心概念

近年来,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日益成为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许多优秀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远,有些教师想谋求专业化发展却苦于无“门”。那么,通过对个别优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个案进行解读、研究,来促进更多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说来,着眼于教师专业成长个案的研究基于以下三点考虑的:

(1)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典型案例的引领

教师专业成长不是自生生灭的“自在”之物,它需要典型案例的激励与引领。教师共同生活在校园里,周围生动鲜活的专业化发展的典型个案无时不在影响着教师,尤其是成功者的人格魅力、成长历程无不是一本生动的教材,对这些“教材”的解读无疑会使教师们产生一种强大的自我发展欲望,主观的强烈追求将会成为教师迈向专业化发展的第一步。

(2)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分享别人的成长经验

有人把教师工作描述成为一种孤独的职业,这是极其错误的。教师要想实现专业的深入发展,必须充分挖掘利用各种有助于自我专业发展的资源。必须突破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同事、同行进行专业合作与交流,尤其需要分享别人的成功经验。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向某些关键人物汲取成长的经验,从而勾勒自我的专业化发展蓝图。这种汲取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早期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教师总是在对别人成功经验不断创新与改造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发展方程,甚至中间还可能以新的关键人物代替原来认同的对象,并最终摆脱关键人物的窠臼形成独特的专业结构。

(3)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需要通过个案的探索进行有效的归纳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终生的、整体的、全面的、持续的过程,涉及到,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教师养成善于分析和审视各种因素,学会并制定个人专业化发展的规划,并逐步走向专业化发展的轨道的能力,即实现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因此,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必须着眼于教师的个案研究,通过这种个案的探索尝试进行有效的归纳、提升,形成一种较为普遍的规律为更多教师的专业化引路导航。

2、教师专业成长的指标与途径

A.教师专业成长上要有明确的指标:

(1)明确人生发展目标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拥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娴熟的专业运用能力;

(3)拥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坚定的教学理念;

(4)对教学教育意识有较高的适应性和创造性。

B.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善于利用资源:

教师发展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对于一个新教师,要想更快的提高自己,笔者认为需要善于利用资源,首先,书籍是最好的资源,阅读使人视野开阔,通过读书能够学习到一些先人的理论基础和先人的教学方法,通过边吸取变变新可以慢慢的融入书籍里面。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包含的内容是最详细最多的,李海华老师就是在书籍中遨游,从自己的专业书籍中寻找真谛。再次,其他老师也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在教学中,促进新老师专业成长的一个直接方法就是将优秀教师所具有的知识传授给新老师。李海华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听其他教师的公开课,借鉴其他老师的科学教学方式与成功经验。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的整合,教学环节的设计,教法的确定,知识点的落实,重难点的突破等有更清楚的认识和把握。从而使教师的执教能力得以提升。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实践、不懈探索的结果。李海华老师的与书为伴,与其他老师相互学习和探究不失为有效的途径。

(2)加强理论学习:

从学校培养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开来,定时定点组织教师学习以及交流教育教学心得和感悟对教师专业成长非常重要。加强教师在书籍中学习理论,通过教学中的教师之间的言论中总结理论。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内化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以次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在看书、读报时,要特别关注那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好的文句要做一些笔录,好的文章做好收藏,并且在有空的时候经常翻出来看看,以使自己经常受到激励和启迪。教师通常很容易认为理论就是一整套有组织的知识,常常把理论看作某种同真理相关的东西,是确定的、完全的和不容怀疑的。同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批判反思一样,理论文献也要批判性地阅读。所以,在教师成长中,李海华在阅读中并不是一味的接受而是通过评判中阅读,在与其他教师交流中评判借鉴。

(3)成长中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那么,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会遇到许多问题,从而不得不广泛查阅相关的理论书籍,了解相关的研究动态和成果,相互探讨。从只重视教学技能转为重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从重视教学知识点的传授转为重视学生人格的发展,教育视野得以开阔,教学方式得以改变。教师通过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学中获得体验,并上升为理性认识,使自己不断成熟起来。许多成功的教育者,都认为教育科研能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插上有力的翅膀。

3、个人教案专业成长研究

研究教案:

(1)教师智能结构的研究。这类研究试图寻求专家教师和优秀教师的一般“特质”,并将其作为“培训”教师的依据。进一步的研究则表明,专家教师的知识大多是缄默的知识。这种缄默的知识是很难形式化和直接传递的,而只能通过当事者本人在特定领域内、在完成任务的经验中去构建或创造的。这说明了教师实践知识获得过程的独特性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复杂性。

(2)教师专业发展经历的过程的研究。主要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各个方面要经历哪些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是否有关键期等。这类研究比较成熟,研究成果很多,是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方式研究的基础和重要依据。

(3)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方式的研究。主要研究为教师提供哪些以及如何提供外在环境和条件,如何激发教师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多数研究仍在探索中,如“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的研究,“在学校改革研究性实践中造就新型教师”的研究等。

4、个人因素:

(1)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要具备创新意识、科研意识和敬业精神等等,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显得尤为关键。老师就是知道书籍的重要性和清楚的指导自己的知识水平应该进一步极高,加上新课标下,教育部对教师的专业要求非常高,为此**老师通过广泛阅读课本,从课本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此外,,那些专业方面的书籍渐渐不能使李海华老师在课题研究工作上游刃有余,于是他开始广泛涉猎各方面的书籍,从一本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教育名著出现在他的办公桌上、枕头边上就知道李海华老师那种刻苦的精神。另外每天都是在学校早起晚归的工作,因为他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有很多其他杂务。即便这样,他平均每天花在教学及研究上的时间一般不低于8小时。

(2)首先借鉴先人的优秀品质,再而借鉴其他老师的授课经验;李海华老师发现,仅仅通过读书不能真正的从质上提升自我。所以李海华老师多次听其他老师的课,然后加以引用,学生在惊呼的同时,就直观感受了压强、压力、受力面积三者之间的大致关系。多么生动的情境!试想,如果直接去介绍这个关系公式,那将是多么枯燥无味!数学老师在讲函数时,就可以借鉴这种“控制变量”的方法。每个学科都有对其他学科有所启发的地方,每个老师上课也使对自己有借鉴作用,他提醒我们要做个有心人,不断地向别人学习。

(3)**老师的课堂精心准备;自从听了校长的一席话,李海华老师对于课堂采取开放式,提倡学生多问,提倡互动。

相关材料综述:

第一,执著地追求,顽强地拼搏,不断地超越,多年如一日,专情于教育科研实践。他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有很多其他杂务。即便这样,他平均每天花在教学及研究上的时间一般不低于8小时。“教师的差距在于业余时间。”这句话在**身上体现得很彻底。

第二,**老师的课堂随时随地对每个人开放。这是**多年来不成文的规定。他的每节课是精心准备的,他反对“年年卖旧货”的机械重复式教学。

第三,**主持教科研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成果。

最后,**对徒弟的关爱。**非常关心他们的成长。

五、研究方法、内容。

研究的目标:揭示影响个案成长的个人因素,考察其理论依据、探讨实践途径。

有关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研究中主要体现在教师发展阶段理论中,着重从自身元素与外在元素分析,所以本研究从总体上来研究,通过对一个优秀教师的分析,从教师内在成长经历中揣摩出个人因素,然后考察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相结合从促进教师成长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策略,这对于广大教师专业成长起到借鉴的作用同时也能激励广大老师挖掘自身的潜力,为教师专业成长铺下奠基。

方法、研究内容:

1、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根据教师专业成长个案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主要采用以下实验方法:

(1).追踪法(追踪研究法)

个案追踪法就是在较长的时间内连续跟踪研究单个的人或事,搜集各种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一种研究方法。

(2).追因法

追因法法先确立原因,然后根据原因去探究产生的结果。追因法则是先有结果,然后根据发现的结果去追究发生的原因。

(3).访谈法

访谈法也叫做临床谈话法,往往通过谈话的形式进行。临床谈话法的方式可以是口头谈话,即面对面的交谈;也可以是书面谈话,即问卷谈话。

(4).产品分析法

产品分析法又称活动产品分析或文献分析法,它是通过分析教师的活动产品,如日记、论文、书信、自传、课堂录象等,以了解教师的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运用这种方法时,不仅要研究人的活动产品,而且还要研究产品制造过程本身以及有关的各种心理活动状况。

(5).对象呈现法

搜集**曾经撰写的手记、散文、随笔楞或介绍自己成长的音像资料等,以更多层面的反映对象的内心世界,更是对前三种研究结果的有力更正与支撑。

2、内容:

(1)分析个案研究的背景

(2)个案研究的对象

(3)考察个人成长历程(从个人的因素和一些客观的因素出发另外要有理论依据)

(4)探讨个人因素的实践策略

(5)个案研究的启示

六、在教学中摸索

A.教师职业是奉献还是索取?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人,是人类所创造精神财富的传播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关系到人类文化知识传播,关系到培养下一代的繁重任务,关系到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衰。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有很高的人生境界。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蜡烛,常用“呕心沥血”来描述教师的职业状态,其寓意是默默无闻的奉献。确实,绝对大多数教师都有着真诚的教育情感,因而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带病上讲台、顾不上自己孩子而去关心学生等,这样的事迹经常见诸报端。李海华老师在教学中散播爱心,另外李海华老师每天都是在学校早起晚归的工作,因为他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有很多其他杂务。即便这样,他平均每天花在教学及研究上的时间一般不低于8小时。从来都是默默无闻地工作。从意义上说,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奉献的岗位,也应该是一个获取的职业;教师也不应该只是一支默默流泪的蜡烛,而是一轮灿烂耀眼的太阳。

B.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

1、确立目标;人生应该有梦想,怀有梦想的教师是幸福的。袁卫星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他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当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该‘照亮’自己,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呢?”是的,梦想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可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缺少敢于成功的勇气和决心。对于教师专业成长中,要时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所以要确立一个成功目标。

2、爱心教学;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信仰的力量》一书也指出:“爱是我们的信仰,人类唯一的信仰。”“我以我心付童心”,奇人教师魏书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一位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学生负责,李海华老师对徒弟非常关爱,关心他们的成长。

3、通过阅读提升学识;古人云:一日不读书,其面目可憎。莎士比亚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如没有阳光,没有书籍支撑的智慧,就如鸟儿没有翅膀。”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育部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在教学经验与教学质量,所以李海华老师在不断提升自身学识中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巩固自己,首先大量涉猎专业书籍,后来深知专业的知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来提升自己,为了提升自己的阅读量,又大量阅读了各种名著等等其他书籍。李海华老师整天与书籍为伴。再看李海华老师今天的成就,可见,读书是教师专业化成长之本,读书,则是终身学习最直捷的途径。担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更应该热爱读书、认真读书,不断给自己充电,以更新理念、丰富知识、增长智慧。如果教师能把准时代的脉搏,不断地读书,拓展视野,增长学识,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落伍而妨碍学生的发展。如果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之路视作教师显性发展的话,那么文化和人格的传承就可以理解为教师隐性的发展,是教师生命的一部分在另一部分生命中的复活。这是一种更为深刻、更有意义的发展,这是判断“教书匠”和“教育家”的分水岭。也许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才能够真正担得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荣誉,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称号,否则教育与工厂里的流水线就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因此,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教师应该“永远把辛勤的读书当作是教育生命的必需”(路遥语)。

4、引发学生兴趣;兴趣是一个人主动性的最好表现,如果一个人有兴趣,做起事来就能把被动转化成主动,所以,有人说,兴趣是学习之母。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学生来说,过分的情绪压抑、紧张的师生关系、单调的学习过程,都会导致他们自我表现能力和兴趣爱好的降低,甚至发展为害怕上课。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创造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振奋。李海华老师初为人师时就是因为性子急,在学生回答问题打断他的思路时,发起脾气来,好好一节数学课就这样被他冻僵了,然而这还是小事,全班同学都害怕这个教师,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慢慢的对数学开始厌烦……李海华老师深知这样的情况,后来得到校长的一席话,一改以前的作风,鼓励学生多问,上课时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见数学学习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需要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参与教学学习活动,学与乐是不分的。兴趣的作用是很大的,一个人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常常由自己的兴趣所决定,这便是兴趣的定向作用,决定一个人的进去方向。同时兴趣还有动力作用。,要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各学科的作用,深入开展实践活动,了解学习的目的,以目的定志趣。只有学生认识到学科的重大意义,对个人生存的价值后,他们才会决心学习,对之产生志趣。

5、课堂上促进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另外借助学生源于的经验构建知识;加强师生之间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教学一种方法。著名学者Dalton和Moir在1991年提出,教师同伴互助是“一种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教师之间为了提高教学表达技能、学习新的教学技能、解决课堂存在问题等,而分享他们的专门知识、技术、经验,以及相互提供反馈、支持和帮助”。新课标下,不是以前的一味授课,而是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环境与良好气氛,让学生在慢慢的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师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能营造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一般来说,创造性欲学习效果在自由环境下更容易发挥。教学中除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也应该摸索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的道路。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清楚学生原有的认识与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简单来说就是对学生有个大概的了解,那样老师能够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备课,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进行教学,通过教学设计和资源的提供,使学生能够借助其原有认识结构的基础进一步提高。总的来说,笔者认为,我们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带有问题和反思参加交流与讨论,其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要搞好,也就是说加强师生合作,教师互助合作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我们教师经常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最后,教师针对每一个同学的情况与评价对自己上课做出反思与总结。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七、研究启示: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的著名学者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足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作用。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反思实际是对本质的追问,教学反思是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学艺术的反思。通过反思,我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反思,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渐臻完美。笔者想提提自己的观点:首先提高老师的素养;以老师专业成长为目的;提高老师的教育机智;李海华老师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中成长。李海华老师通过校长的一席话反思,自身的努力,经验的结合等等方法提升自己。反思是一个过程,在现实条件下对教师进行反思,一方面可以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专业趋向下成长。

1、从教师专业化成长得到启示:

(1)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老师要正确面对别人的评价与善于接受建议;教师在专业化成长中要稳抓教师的素养,李海华老师在教学初期由于刚出来工作,性子比较急,所以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青年所犯的错误,急于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严,在他刚工作时班上有个特聪明的小孩,总是在上课时提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在他的预设之外。当时李海华老师感到那个学生打断他的讲解是令人恼火的,李海华老师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叫他不要在上课提问题了,后来校长给予李海华老师一句话改变了李海华老师的看法。回顾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利用自身和他人鲜活的教学案例对教师进行敬业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引导,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已取得初步的成效。反思这个过程,才真正领悟到师德素养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与教师在教学中的思想、态度、方式、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师德只有真正内化为教师的内心信念、行为品质才是有用的,老师善于接受建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首要任务。

(2)评价要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要抓紧教师的个人因素与外在因素的评价,评价中要围绕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只有淡化评比,突出评价的发展性价值,评价过程以诊断、改进、激励、强化为主。才能使教师在教学中放下思想包袱,发挥最佳的状态。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少不了学校或组织的培训,在教师专业成长中通过对教师的评价来提升教师的见识,这样不断激励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帮助教师获得专业成长。通过评价能促使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师工作的专业水平;同时教师之间的也可以通过案例分享经验,加强沟通共同提高。

(3)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关键要提升教师的学识;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也有更新,但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行为离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教师是否具备教育实践智慧,教育实践智慧体现在教学中突出的表现是教师机智灵活、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教师的学识。李海华老师深知在新课标下,教育部队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学知识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既要针对教师的学识进行一定培养也要在教学深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李海华老师为了适应新课标下教师的发展,通过大量阅读与在慢慢的成长中借鉴他人的经验。

2、在反思中的启迪;

(1)在中国教育领域中,涌现出了一批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家,二十一世纪,“全纳教育”理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的意义已不仅仅是接纳所有的受教育者,更在乎教育的过程和结果,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教师自己首先要敢于向自己挑战,在不断反思与实践中真正成长起来。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教学思想、模式、策略与方法中,是具有极高的理论蕴涵。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表现自我反思的价值。

(2)新课标下,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所以通过教师自我反思发现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认识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工作上的错误,从反思过程中摸索一条适合新课标的教学道路。一方面可以以科学的理性态度和方法对教育的本质一深刻的理解,并以为基础进行重新审核与考核,筛选并监督好的行为习惯,淘汰坏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在反思中检讨自己的言行。结合别人的评价慢慢审视自己的行为,然后采用先进的建议结合自身的条件改良以往作风,最后在教学中引用改良好的方法。

(3)反思要做到有意识的觉醒、能力的增强、系统的理论是必要的。反思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始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既可以在备课时思考是否遇到什么困惑,是否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对学生实际需求的估计是否合理,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实际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能否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现知识与态度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统一,即课前反思;也可以在上课过程中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参与的热情与程度如何,师生或生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课上是否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何利用课上的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等,即课中反思;也可以在上课之后思考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课堂上的一些事件对日后的教学有何意义等,即课后反思。针对课前反思与课后中探索教学之路,因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是涉及面比较广,而且复杂。教学活动中在主观上与履行职能完成所依赖的自身知识、能力态度和具体采用的行为、策略、方式方法紧密相连,所以通过课前课后反思,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4)反思可以贯彻教学的全过程,,教师的“自我反思”是一种有关教育教学的个人思考反省,是教师自我更新发展意识的体现,教师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是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引导者和评论者。现代的教育中可以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然后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与所在环境实际情况。

(5)众所周知,一个医术高超的医生,必定是从积累许多病例和治疗方案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同样,一个优秀的教师,也必然是在大量成功或失败的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教师的反思是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因为经验才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杠杆。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经验反思的重要性也因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虽然说,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但是在教学反思中,始终都是个人因素占主导作用,外在因素可以调整和给内在因素一个前提条件,但是始终都是个人因素起决定作用,所以说,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教学观念。所以笔者认为,一方面可以勤写课堂案例,进一步解剖自己,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另一方面,教师的不同教育思想、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能在集体备课中得到交流、讨论和提高,共同发挥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成长经历,他们都在努力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坚持做最好的自己。有人称特级教师李镇西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可他反驳说:的确,我是研究苏霍姆林斯基成长起来的,但我从未希望自己成为苏霍姆林斯基,我只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只要具有批判性分析的眼光,善于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相关的反思工作,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更具理性色彩,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我们认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还需要在下列方面深入和细化化,表现在:

1、关于成长阶段的研究,大多是按照某个标准或维度而提出的一种理论,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缺少实际调查和实证研究,标准和观点多样,这就使得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不够坚实,实际应用的可能性比较小。

2、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缺少实践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应用研究,缺少可操作性。比如如何帮助教师设计职业生涯,如何在学校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等。

3、研究的内容框架还不够宽广,对有些问题的研究少。比如,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条件(物质的、文化的)、策略、模式,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等问题,国内的研究较少。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中,针对教师成长历程中个人的成长与外在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转变观念,倡导教师的自我反思,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也要从自身的教学情况和同学的评价为依据反思自己的教学状况,另外教师要尝试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学识,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更好的落实新课程,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8期

2.《基于问题解决的老师反思路径研究》2008年,西南大学

3.《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蒋景耘2006-11-02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8篇教师个人论文范文就到这里了,希望在教师论文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