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指导教师推荐意见范文【优秀9篇】(指导老师的推荐意见)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快回答为大家整理了9篇指导教师推荐意见范文,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指导教师推荐意见。

指导教师推荐意见 篇一

一、组织管理

根据市教委统一部署,**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培养工程办公室”)全面负责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校长和教师工作;设立“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校长和教师项目组”,设在“市培养工程办公室”。

各区县要确定相应职能部门,并结合实际制定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办法,负责日常培养管理事务。

二、培养目标

通过优青项目的实施,培养一批普教系统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建立教育高端人才培养梯队,市与区县联动,为**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工程储备后备人选。

三、选拔培养范围和名额

**市普教系统“优青项目”选拔范围为本市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优青项目实施意见另发),从事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工作,年龄在35岁以下(含35岁)的在职青年校长和教师(校长年龄可适当放宽至40岁以下)。

首批**普教系统“优青项目”选拔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400名,其中校长105名,教师295名,推荐名额由市教委统一下达。

四、选拔条件

1.政治素质: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学风端正,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专业基础(教师):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经历,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

3.研究能力:具有发展潜能,在教育、教学中有创新性构想,在学科建设中能发挥一定作用。有一定的外语基础。

4.管理水平(校长):有5年以上学校校级管理经历,善于团结协作,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5.身心素质:身心健康,能从事正常教育教学或学校管理工作。

五、选拔程序

1.公开选拔:市教委人事处通过**教育网站公开选拔条件和名额。

2.个人申报:根据选拔条件与要求,个人可以向学校、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3.区县推荐: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后备人选在区县骨干校长和教师中产生(应享受区级骨干校长、教师待遇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并严格按照规定条件提出优秀青年校长和教师后备人选名单。

区县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经公示一周无异议后,被推荐人填写《**市普教系统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推荐表》(附件2),由区县审核后,报送市培养工程办公室。

4.原则审定:市培养工程办公室根据区县推荐、专家评议意见对后备人选进行原则审定,以文件形式确定正式人选。

六、培养措施

1.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是“优青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各区县要成立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培养办公室,办公室一般设在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应制定“优青项目”工作方案,有专人负责日常管理事务。

2.市教委设立**市普教系统“优青项目”专项经费,给予每人1.5万元资助,用于课题研究、基地培养、研究生学历与硕士学位学习等,专款专用。区县需按1:1的配套资金予以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可加大支持力度。培养期结束时,各区县教育学院对每位候选人的经费资助项目作出总结报告(样式见附件3),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并报市培养工程办公室备案。

3.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培养期为两年。在培养期内区县要为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可以在市名校长名师及其学员中产生),各有关部门应对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关心其思想、工作、进修及生活。培养方案报市“优青项目”组备案。

4.区县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优青项目”校长、教师参加社会考察。

七、考核

1.对选拔培养的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指导教师与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拟定培养计划,区县每年要对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发展能力和工作实绩等状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市“优青项目”组备案。

2.市培养工程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实施“优青项目”的情况进行评估。

3.对在培养期间成绩突出的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优先推荐为**市普教系统第三期名校长名师培养后备人选。

4.在培养期内不称职、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其相应待遇。

八、时间安排与材料要求

1.各区县应于**月**日前报送《**市普教系统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推荐表》一式三份。推荐材料和电子版,以及本人提交的论著、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2.市教委于**月**日前书面通知有关区县,并在**教育网站公布**市普教系统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正式名单。

指导教师推荐意见 篇二

院 系 名 称

项 目 类 别 见填写说明及注意事项第七条

项 目 名 称

研 究 时 间

项 目 负 责 人

所 在 年 级、 专 业

联 系 电 话

电 子 邮 件

指 导 教 师

xx农业大学校团委(创新创业学院)

2017年6月

填写说明及注意事项

一、申报书须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

二、表格中的字体小四号仿宋体,1.5倍行距;需签字部分由相关人员以黑色钢笔或水笔签名。均用A4 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三、排版注意美观、规范,保证指导教师意见、院系意见、学校评审意见在一页纸。

四、各立项团队学生总数不超过7人。

五、校内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含),每个指导教师指导的项目数原则上不超过1项。

六、项目必须先由指导教师提出意见、由所在院(系)审核后再推荐上报。推荐上报的社会实践报告一式三份(均为原件)报送校团委,同时提交电子文档。

七、社会实践项目类别。“理论普及”宣讲实践项目、“社会观察”调查实践项目、“红色传承”革命教育项目、“科技支农”助农实践项目、“精准扶贫”帮扶实践项目、“教育关爱”志愿服务项目、“美丽中国”助力发展项目、“创新创业”探究项目、其他选题项目。

团队名称

项目周期

半年

项目负责人

学号

班级

入学年份

电话

E-mail

项目组其他成员

学生姓名

性别

院(系)名称

专业班级

年级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姓名

性别

研究方向

职称

手机

项目来源

(在相应位置打√)

学生自拟项目( )、导师提供项目( )

一、项目研究背景(500字以内)

二、项目立论依据

(一)项目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项目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3.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三)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四)项目研究的预期成果

调查报告、论文、实践心得、实践影像材料、PPT成果展示报告等质量情况

(五)项目人员分工与安全保障措施

四、指导教师意见(600字以内)

项目研究的选题意义、项目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

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五、院系推荐意见

院系盖章(签字):

年 月 日

六、学校评审意见

学校盖章(签字):

年 月 日

八、申请者承诺

本人保证上述填报内容的真实性。如果获得资助,我与本项目组的全体成员将严格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在不影响课程学习的同时,充分保证投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的时间,并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在活动过程中或结束时,自觉接受学校对活动的评审和验收,并按时提交社会实践成果与工作总结。

申请者(签名):

年 月 日

九、指导教师承诺

本人承诺,愿意作为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认真负责审阅项目内容,全程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认真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及审查学生的研究结果,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成果。

指导教师(签名):

指导教师推荐意见 篇三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实施程序;评价

教育部修订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甘肃省教育厅颁布的《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个部分。而研究性学习,必修学分15分,所占比例最多。在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实施程序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

一、实施程序

我校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分三个阶段,按四个步骤进行。

(一)三个阶段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首先,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参观等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

2.实践体验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问题以后,学生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内容包括: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建立资料室并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

3.表达和交流阶段

学生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类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提倡多样化,即撰写实验报告或采取开辩论会、

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等方式,或通过指导老师主持的

答辩。

(二)四个步骤

1.准备工作

(1)教师培训。开学初,举行指导教师培训会,主要目标是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指导能力的提高。

(2)学生动员。开学初,召开学生大会,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价值。

(3)资源准备。包括人力资源、课程资源(图书、资料)、物质资源(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仪器)。

2.选题工作

(1)教师报题。各学科组定主题,每位教师提供1~2个研究课题报学校教科室。

(2)学生选题。学生根据学校公布的指导教师和课题开设目录,选择适合自己的指导教师及研究课题。

(3)确定课题。在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教科室组织各年级组和学科组负责人召开课题评审会,对每个小组的课题进行评审确定。

3.研究实施工作

(1)学校公布确定后的各小组课题及学生选课名单。

(2)各指导教师负责建立课题小组,推荐组长1名,记录员1名,并指导小组制定、填写《永昌一中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教师制订、填写《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工作计划表》,撰写指导

教案。

(3)学生按课题研究方案,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学习方式主要是小组合作研究,辅以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集体讨论结合。

(4)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随时记录研究情况与各方面的收获。此本由学生保管,指导教师定期检查,作为平时评价的重要依据。

4.课题成果展示

(1)总结。在规定的学时内认真完成了研究课题,期末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填写《研究性学习结题总结》,组长主持写出1份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交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整理后报送学校教科室。

(2)展示。每个小组成员依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特点,结合自己的特长,选择恰当的成果表述形式,向指导教师提交1份个人成果或总结,指导教师整理后报送学校教科室。表述形式不拘,主要有各种类型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活动设计方案、实物模型、多媒体软件等。

二、评价

(一)评价内容

1.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

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是否认真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是否主动提出研究和设想、建议,能否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意见等。

2.学习和研究方法、技能掌握情况

如查阅和筛选资料,对资料归类和统计分析,使用新技术,对研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

(二)评价手段、方法

评价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我校制订的定量评价标准如下:

1.考勤(20分)。迟到1次扣1分;缺席1次扣3分。由指导教师负责评定。

2.表现(30分)。“表现”主要指小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的态度情感、信念毅力、合作分享、交流表达等方面的表现。由指导教师与小组长协商评定。

3.成果(20分)。未提交成果者不得分。由指导教师负责评定。

指导教师推荐意见 篇四

附二:顶岗实习报告要求 一、目的、任务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毕业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到生产单位顶岗实习已成为产学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到施工单位顶岗工作,通过实际工作掌握处理工程信息、控制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工作方法,在工程师和实践教师指导下,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综合择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二、顶岗实习的基本程序1、参加顶岗实习的资格: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学完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后才能安排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岗位必须是施工一线的专业技术岗位,不能跨专业毕业实践,毕业生所在系负责顶岗实习的审批和顶岗实习全过程的管理。2、顶岗实习的基本程序:顶岗实习实行院内指导教师和生产单位指导教师联合指导的办法。学生离校前,由学生所在系安排院内指导教师完成以下工作:①结合专业制订顶岗实习基本要求。对顶岗实习岗位、现场指导教师的资格、顶岗实习内容的限选范围及提交成果提出具体要求。②编制顶岗实习委托书。说明顶岗实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连同顶岗实习基本要求发送到生产单位。③在接到委托单位的回执后,按学生顶岗实习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内容,填写顶岗实习任务书,对顶岗实习的内容提交成果等做出明确的规定。④顶岗实习结束后,由现场指导教师填写顶岗实习鉴定表,客观评价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工作态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对其能力水平、顶岗实结成果给出评价意见。最后,单位签署意见后寄到毕业生所在系。⑤顶岗实习的学生原则上回校参加毕业答辩。顶岗实习成绩参照《毕业设计与毕业答辩成果评定办法》评定。对因故不能返校参加毕业答辩的学生,毕业生所在系可委托生产单位组织答辩委员会,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答辩。成绩按百分制评定。⑥对在生产单位参加答辩的同学,所在系在上报顶岗实习成绩登记表时,应同时上报毕业答辩委托书、毕业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顶岗实习鉴定表、毕业答辩成果。⑦对特别优秀的学生,提出推荐优秀成绩的意见,由院答辩委员会审定。对不及格的学生,参照学校毕业设计有关规定处理。三、顶岗实习的基本要求1、顶岗实习的岗位必须是专业技术岗位,指导教师必须具有工程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2、顶岗实习的工作内容限定在施工管理、工程建设建立、概预算与招投标等方面。3、顶岗实习应提交的成果:(1)工程造价与招投标单位:全套设计图纸、 顶岗实结40页以上,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招投标程序、标书、报价书等。(2)施工管理岗位:全套施工图纸、 顶岗实结40页以上(不含表格),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体布置、工程概预算等。(3)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必须积极搜集上述要求的工程资料,对因故(保密、安全等原因)不能搜集到的工程资料,学生要出具顶岗实习单位的证明,说明原因并加盖单位公章。

指导教师推荐意见 篇五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

1.加强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高校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相关校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科技处、学生处、团委、研究生院、工程训练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办公室设在教务处。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高校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方案,制定、修订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统一协调各院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工作组的工作,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地、资金及设备支持。

2.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项目评审指导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各院系、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团委共同推荐组成。专家组具体负责对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评审、立项、检查和验收,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有关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抓好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1.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注重依靠行业内的龙头企业,通过校友会等组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极争取与企业合作,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在企业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实验室特别是重点实验室都要结合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所、设备和技术支持。各实验室每年都要制订接纳本科生参与创新实践的计划,要通过实验室开放、创新性实验等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学生到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2.创新实践基地要按照专家推荐和自由申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都要确立一批具有基地学科特色、代表学术前沿且适合学生参研的创新实践课题,择优参加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活动。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创新实践基地负责为每个立项项目联系一位或几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热心从事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

3.创新实践基地要充分利用报纸、展板、网站等媒体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宣传,扩大创新实践基地在教师和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要定期组织并举办各种科技讲座、学术沙龙以及学生间的学术交流活动等,为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于条件成熟的创新实践基地,学校要积极鼓励、支持其开设一批实践性强、特色突出的全校性实践选修课供学生选修。

(三)以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为载体,以项目经费为保障,深入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1.加强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组织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百家争鸣”的原则,建立形式多样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社团、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俱乐部、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组(工作组)等。课外科技创新组织开展的活动要有学术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2.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以课外科技创新实践项目为日常活动载体,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参加相应的科技创新竞赛。学校有关部门和院系要对创新俱乐部活动的开展给予经费支持。

3.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设立校级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验项目,按照“公开立项、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原则进行立项,对项目给予经费支持。创新实践项目可以来源于教师科研,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的推荐等,也可以由学生自行拟定,定期报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严格规范指导教师的聘请制度,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1.发动学校各方力量,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为各级各类学生科技创新组织组建指导教师团队,为科技创新项目聘请指导教师,全方位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2.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领域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选择前沿问题、热点课题,进而确定主题新颖、有一定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项目供学生参与研究实践,并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指导经验,在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3.学校每年都应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指导工作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对于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或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地、组织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表彰。对于获奖的指导教师、组织管理者,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给予奖励。

指导教师推荐意见 篇六

开题报告经集体讨论通过后,我们就以此为依据,使开题报告贯穿于毕业论文指导的全过程。毕业论文指导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

1、论文指导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延续两周。主要工作有:专业责任教师着重检查指导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情况,选题进行所必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开题报告中提到的参考资料是否在着手收集;指导教师着重检查学生是否编好比较详细的论文三级提纲,了解学生写作的最大困难,进一步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增加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的信心,指导学生根据开题报告的要求制定比较具体的写作计划,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资料。

2、论文指导铺开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论文指导过程的关键环节,论文能否顺利完成,论文质量的高低,与这一阶段的工作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开题报告中这一阶段安排的时间也较长,大概15周。我们在开题报告中规定用五周左右的时间完成初稿,在初稿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严格把关,防止出现抄袭现象和捉刀 现象。随后专业责任教师主持全体指导教师讨论会,收集论文初稿写作中反映出来的典型情况和带倾向性的问题,商讨对策,并将这些问题向全体学生集中通报,提出整改意见,部署下一步的写作任务和要求。初稿完成后就转入对论文的修改,指导教师重在对论文的主题思想、层次结构、逻辑关系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自我修改为主,通过几次反复,论文框架基本建立,内容比较充实,整体上实现开题报告的预期目的。 在整个铺开阶段,专业责任教师根据开题报告的写作计划与要求,定期进行两到三次检查督促工作,着重检查毕业论文的学风、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教学部门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检查情况,并适时提出指导意见和协助解决有关问题。

3、论文指导定稿阶段。这个阶段是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学风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除了指导学生对论文篇章结构作局部调整外,还应进行文字上的修饰,确保语言流畅,体现学术论文的语言特色。同时指导学生完善毕业论文格式,写好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编好目录、列好参考文献等,为论文答辩作好准备。

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一方面我们不断强化开题报告的制度文本作用,与此相适应,我们在专业网页上开辟了一个论文写作指导园地,为开题报告作用的发挥构建了一个技术平台,同时也架起了一座师生相互交流的桥梁。通过这个园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与问题,随时可以向指导教师请教。我们还规定,指导教师之间是分工不分家,针对具体的问题,学生可以向任何一位指导教师询问,每一位指导教师都有义务为学生解答疑问。同时,指导教师通过这一园地,随时了解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有条件地向学生提供一些他们难以找到的数据资料,充实文章内容。我们还将那些写作进展快、论文质量好的学生及时在园地中提出表扬,并请他们介绍经验谈体会,极大地调动了其他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要进一步提升开题报告在毕业论文指导中的作用,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制定与开题报告相配套的毕业论文实施细则 现行的开题报告设置的六大栏目都是粗线条的,这样,在具体操作上,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导致同样的开题报告填写的内容会有较大的差异,如研究方法栏目,许多学生就无从下手,有的虽然填写了,但根本不是方法;指导教师也会按照个人的理解开展指导工作,离规范化要求就会有一定的距离。有鉴于此,我们建议制定一个与开题报告相配套的毕业论文实施细则,这既是对开题报告的说明与解释,又使开题报告更具操作性,目的就是要让师生在使用开题报告过程中不存在疑问和困难。

(二)对现行的开题报告栏目作适当的修改与补充 我们认为,开题报告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栏目,对开放教育学生来说,要求高了些。开放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而非理论型人才,要求学生了解自己的选题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既没有必要,学生想了解也难以做到。虽然上网可以查到一些与选题有关的信息,但要从中分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部分指导教师来说也非易事,遑论成人学生。因此,我们建议将此栏目改为论文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开题报告中的参考文献,我们认为,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指导教师都不好把握,因为填写的参考文献在论文写作中不一定用得上,而要使用的不一定在参考文献中找得到,不如改为参考文献来源与查找方法,给学生利用参考文献、查找资源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除此之外,我们建议设置一个新栏目研究的有利条件和困难,这样,师生对论文写作与指导就会心中有数,未雨绸缪,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指导教师推荐意见 篇七

1.指导教师的资格

1.1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师应由学术水平较高,具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一般应由讲师职称以上的人员任职,初级职称人员原则上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论文,但可协助指导教师工作。如个别系确有困难,可选派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或教龄三年以上的教学水平较高的助教任指导教师,但比例不得超过10%。

1.2可聘请外教任指导教师,也可外聘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参加论文指导工作,但必须由本专业教师参与联系和交流,以便掌握教学要求和毕业论文进度,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外聘教师的比例不得超过10%。

1.3讲师,副教授,教授及外教应指导的论文篇数原则上依次规定为:1篇,2-3篇,4-5篇,6-10篇。

2.指导教师的职责和作用

2.1必须介绍自己的科研方向:由于导师可由学生与教师分别协商确定,或由各系《论文评审专家小组》协调指定,为此,导师必须向学生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科研工作背景及科研成果,以利师生双方选择导师和学生。

2.2必须熟悉自己指导的课题内容:论文选题一旦经系《论文评审专家小组》审定通过并报院《论文评审领导小组》批准后,指导教师应及时做好以下工作:下达论文任务书,审查选题理由并提出意见,为学生推荐参考书目,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等。为此,指导教师必须熟悉自己指导的课题内容,掌握有关资料,以利指导工作的顺利进展。此项工作应在第七学期内完成。

2.3指导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条件,指导学生指定、安排周密的毕业论文的进度计划。此项工作应在第七学期内完成。

2.4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见面,填写4-6次论文指导工作进度表,检查、指导、督促学生的论文写作进度,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毕业论文。

2.5指导教师要主动接受院《论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实施的中期检查,认真向领导小组汇报指导工作进展程度并展示填写的进度表,同时说明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提倡各系结合中期检查,组织论文指导讲座,由各指导教师就学生论文进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完善方案。

2.6督促和指导学生作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向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提交包括学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在内的全部材料。

2.7指导教师应参与的毕业论文工作的各个阶段:毕业论文工作一般应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选题;2收集资料;3编写论文提纲;4撰写初稿;5反复修改草稿;6修改定稿;7指导教师出具评语和成绩;8评阅人复评;9论文答辩;10评定论文最终成绩。指导教师应参与7个阶段工作,但原则上不参加被指导学生的论文答辩。

2.8学生答辩工作完成后,指导教师将毕业论文材料整理统一交所在系《论文评审专家小组》由各系留一份存档,将另一份交院保存,毕业论文至少保存三年。

3.课题选择及要求

3.1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有较大的专业覆盖面,应体现各专业《外语+较宽厚的文化知识+一定的应用专业知识》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知识,才能,素质》的基本训练内容,以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2课题内容的选择

课题选择的内容原则上规定如下:

1)有关语言对象国的语言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历史的专题研究;

2)有关中外交流或中外比较专题研究;

3)翻译未被译过的中国文学作品(字数不少于4000),外加1000字的中外两种文字的评论。

3.3课题由学生或指导教师(或师生配合)在上述三个范围内选择,然后报各系《论文评审专家小组》审定,再报院《论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3.4论文题目不宜过大,难易程度适当,还应考虑资料来源条件。

3.5选题原则上每生一题。

3.6选题审定的基本原则:选题要有一定的新意和难度,对促进中外了解和交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要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对本科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有利于使本科生得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训练。有利于全面考察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以及事业心和责任感。为此,选题应力求紧贴社会实际,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3.7选择往届做过的课题时,必须在原课题的基础上改进或更新内容,并提出自己新颖的观点,注意防止照抄往届或利用现成资料简单拼凑的做法,改进或更新的内容至少在70%以上。

第二条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和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的填写

1.1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或称毕业论文任务书)是根据已确定的毕业论文课题下达给学生的一种文件,是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从事毕业论文工作的依据,并由《论文评审小组》和系主任审定后作为正式任务下达给每位学生,由学生和他的指导教师共同填写。审批表的格式和内容包括:所选题目、系、专业、专业方向、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和职称;

选题理由;

指导教师审批意见,(签字);

主管系主任审批意见,(签字)。

1.2填写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旨在了解论文工作进展程度,总结阶段性成绩,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推动论文工作顺利进行,此表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分1-6次填写,(原则上不少于4次)并应将填完的表格向中期检查小组展示,最后一次填完的日期应在答辩工作开始前(大约在5月中旬)。中期检查表的格式和内容包括:

系、专业、专业方向、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

序号、起止日期、计划内容、实际完成情况、指导教师意见。

第三条对学生的要求

1.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1毕业论文旨在指导教师指导下,使学生接受一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而加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学生本人应对工作的质量负责,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毕业论文的各项工作,争取优异成绩。

1.2学生在接受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指导教师提呈论文提纲,并结合指导教师推荐的参考书目,在充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拟订出论文工作进度计划和预期阶段成果。

1.3学生应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和指导,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工作进度,听取指导教师对工作的意见和指导(每周至少一次)以便于指导教师掌握毕业论文的进度并最终给论文质量做出恰当的评语和成绩。

1.4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训练和检查,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严禁抄袭他人的论文成果或请人代替完成论文,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即取消其撰写毕业论文的资格。

1.5经指导教师审定完成后的论文,应打印成册,一式两份连同软盘一起交给指导教师。

2.对学生基本工作的要求

2.1论文正文掌握在12000-15000字符(相等于A4纸小四号字满页打印12-15页)

2.2翻译未被译过的中国文学作品,中文字数不得少于4000,外加1000字的中外两种文字的评论。

2.3中外两种文字对照的摘要不多于300汉字。

2.4独立查阅中外资料不少于6篇。

3.对学生毕业论文打印及装订的要求

3.1论文必须用计算机打印;

3.2论文的内容和装订顺序:

3.2.1论文封面,包括题目、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成绩等级。

3.2.2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或称毕业论文任务书)

3.2.3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

3.2.4毕业论文评阅教师评语

3.2.5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包括指导教师,专家评审组和答辩委员会做出的评语和成绩)

3.2.6(提倡作)谢辞

3.2.7中文摘要,关键词

3.2.8外文摘要,关键词

3.2.9目录

3.2.10前言(或称引文)

3.2.11正文

3.2.12参考文献与附录

3.3参考资料的合法使用:引用资料原文必须加以注释,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注释应打印在页面下方。如不加注释地引用或翻译则会被视同抄袭。且不宜大量引用,引文字数不能超过正文的20%。所有被引用的参考资料均应列入文后的《参考文献》中。

第四条答辩工作及成绩评定

1.评阅工作

1.1指导教师评阅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认真、全面地审查,对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学生的外语笔头表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及查阅资料、分析归纳的调研能力写出评语,给以评分。

1.2评阅教师评阅

评阅教师代表《论文评阅专家小组》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认真复审,对论文的质量、学术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以及论文的主要优缺点加以评审,最后写出评语,给于评分并写出是否同意该生参加答辩的意见。

2.答辩工作

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由各系《论文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主持,其成员基本上由《论文评阅小组》原班人马组成(包括系领导及专家3-5人组成),但可吸收外籍教师参加,必要时可设秘书一名,负责答辩记录。

2.1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能

2.1.1聘请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包括工作人员);

2.1.2审定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资格;

2.1.3主持并组织论文答辩工作;

&n2.1.4讨论和确定学生毕业论文的最后成绩及评语;

2.1.5做好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2.2答辩工作程序和要求

2.2.1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论文(或翻译文章)及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评阅意见,答辩委员会审定答辩资格

2.2.2组织论文答辩会,先由学生介绍毕业论文内容,时间一般为5-8分钟,然后学生回答答辩委员会委员提出的问题,时间占12-15分钟。

依据评分标准,答辩委员会发扬民主,集体讨论决定学生论文的评语和成绩。

3.成绩的评定

3.1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委员会在评定学生毕业论文成绩时,应实事求是,严格要求。评定成绩主要看最终定稿的论文质量,不要以对学生过去成绩的印象,或指导教师的水平作为决定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的主要依据。论文最终成绩应是论文写作成绩和论文答辩成绩的平均分。论文写作成绩为指导教师的打分和评阅教师的评分的总和,前者占60%,后者占40%。

3.2毕业论文的成绩采用五级分制(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第五条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管理

5.1为加强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成立《院毕业论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系《论文评审专家小组》,前者由院长(或主管教学的院长)任组长,各系一名主任和教学秘书参加,后者由系主任(任组长),2-3名副教授以上的中国教师组成。

5.2《院毕业论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5.2.1在第七学期后期,对全体毕业生和参加论文指导的教师进行毕业论文工作的动员,明确该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毕业论文的教学目的。

5.2.2组建各系《论文评审专家小组》;

5.2.3组织毕业论文的选题审查工作;

5.2.4协助各系《论文评审专家小组》确定指导教师,协调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5.2.5对毕业论文工作实施中期检查;

5.2.6收集毕业论文及有关材料存档,进行全院毕业论文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并编辑优秀论文集;

5.2.7实施对毕业论文工作的奖惩;

5.3《系论文评审专家小组》的主要职责:

5.3.1贯彻执行校、院对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各项规定;

5.3.2组织学生选题并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

5.3.3组建《论文答辩委员会》,保证顺利进行答辩和评定成绩工作;

5.3.4收集毕业论文及有关材料存档做好系级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第六条对毕业论文工作的奖惩

6.1把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表现作为教师年终述职、考核和晋升的条件之一;

6.2对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并给以一定的物质奖励;

6.3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以核定课时量计算,指导一篇论文的核定课时量为每月0.8教分(1课时量=10教分),完满完成论文指导工作,则按核定课时量拨给津贴;

指导教师推荐意见 篇八

【关键词】顶岗实习;应用型;管理机制;评价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于顶岗实习时间较长、学生分布地域大、企业数量多等因素致使管理难度较大。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自建院以来将顶岗实习引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中,不断的加强实习管理、提高实习质量,建立了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体系及流程,如图1所示,将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分为实习前管理、实习中管理、实习后管理三个阶段,同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及意见反馈机制。

1.实习前管理

实习前管理主要包括制定顶岗实习制度及相关文件、实习动员及落实实习岗位。为加强顶岗实习的内涵与管理,学院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三方协议》、《关于顶岗实习的要求和实施办法》、《顶岗实习家长认同书》及《实习报告规范》,作者所在系部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机械工程系具体实施细则》、《顶岗实习推荐信》、《致家长的一封信》及《机械工程系学生顶岗实习意见反馈调查表》,对学生实习期间进行管理、对实习成果进行评定,向实习单位和家长详细介绍和说明顶岗实习的目的和实施方法,以进一步促进各方对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和监督,并通过反馈机制不断进行改进。

系部为每一位学生分配了专职教师作为校内指导教师,直接负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具体工作。实习动员使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目的、意义、任务及相关要求,并聘请多名当地企业的工程师对学生进行实习教育。对于实习企业的安排,采用学校推荐及自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学校根据当年各企业的生产情况确定推荐企业的名单及名额,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进行初步选择,最终确定后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落实企业指导教师、实习岗位、安排离校及入职等的相关事宜。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了能够更好的使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系部允许学生自主联系实习企业。系部对学生自主联系的企业实习岗位、企业指导教师等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可以自行安排离校及入职事宜,不通过者在允许的时间内可以继续选择自荐方式,或者服从学校分配,自荐不成功的学生将统一由学校进行安排。学校要求凡是接纳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企业都必须对学生进行入厂安全教育及考核,考核通过后方能上岗。学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前需要将与企业签订的实习三方协议、考核通过证明、自荐学生还需要家长认同书一并寄回学校,由校内指导教师保管,同时系部进行汇总备案。

图1 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体系及流程图

2.实习中管理

进入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由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教师共同指导,共同承担学生的工作生活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实习企业及指导教师主要对学生实习考勤、实习态度、完成工作的质量等因素进行考察,并指导完成整理实习资料与撰写阶段总结。学校及校内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企业的分布情况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对于密集型顶岗实习的区域,包括学校推荐和学生自荐的企业,系部教师通过巡视、不定期的检查的方式掌握学生实习情况。通过召开学生代表与企业管理者座谈会,解决各方冲突、克服困难、让企业了解学生的想法、同时也激励学生的工作热情,达到企业与学生共赢的局面。对于小规模分散型的顶岗实习,主要是学生自荐的企业,将以企业教师点对点的指导及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校内指导教师通过网络、电话与学生家长、学生及企业指导教师进行定期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对于所有顶岗实习的学生都需要定期(一个月)将实习阶段总结递交到公共平台,要求校内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学生总结的内容给出评语,对其中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对于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或身心健康及时辅导疏通。在实习过程中如遇到不可协调的因素,经家长认同和学校批准可以申请变更实习单位,必须重新接受入厂教育及考核,重新签订实习三方协议及家长认同书。

3.实习后管理

企业和学校双方指导教师共同参与学生顶岗实习的成绩评定。系部在调研中总结了企业对员工的评价标准,同时结合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制定了顶岗实习企业鉴定表(如表1所示)。学生实习结束后由实习企业及企业指导教师填写完成,评定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校内指导教师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及各阶段实习报告完成情况给出评定成绩,占30%。系部负责组织实习答辩,答辩成绩占30%,学生提供的实习资料,包括通过的职业能力证书、从事技术工作的资料等,占10%。为使低年级学生尽早了解顶岗实习,并宣扬模范的力量,系部在实习答辩后面向全院低年级学生举办顶岗实习汇报评比大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实习结束后,系部向教务部提交学生顶岗实习成绩,学生向系部上交意见反馈调查表,内容包括对实习企业的文化、制度、产品的评价,对校内指导教师的方法、交流方式、满意程度的意见,对系部的实习安排、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的建议,以及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发的思考及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系部汇总调查表的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将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及人员,同时召开指导教师座谈会进行总结,为组织下一次顶岗实习做准备。

4.结束语

顶岗实习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提高实习质量对整个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作者所在系部通过制度建设明确顶岗实习的流程,以及各环节的责任主体,保证学生管理无空白,同时通过公共平台对校内指导教师进行监督,保证了顶岗实习全过程有效的进行。通过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表,了解学生想法,以及他们通过实习对自身前几年学习的总结,对系部在顶岗实习的安排及其他教学环节的实施提供了参考。此外,随着学院生源结构的改变,顶岗实习的模式将需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调整与改善。

顶岗实习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面较广、问题较多、需要学校、企业、政府和社会全方位解决。我们从现状出发,秉承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建设人性化管理制度及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旨在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顶岗实习的管理模式,对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邱丽芳,李德尧,张宇驰。高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长效管理机制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126-127.

[2]李存,林淑玲。高职教育顶岗实习管理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8):20-22.

[3]凌玲,徐金寿。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研究的国内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2(29):124-143.

[4]马林。顶岗实习的困惑与管理路径分析[J].职教论坛,2013(8):7-10.

[5]凌成树,李权。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与考评方法探索[J].电子世界,2013(3):147-148.

课题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10251)。

指导教师推荐意见 篇九

【关键词】 中职幼师实训

中图分类号:C40文献标识码: A

教育部办公厅于2003年12月28日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实习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年9月28日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2007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表明了政府对中职实训的重视。幼师的实习也就显得更为复杂和特殊,实习过程不像课堂教学那样系统而可控制,它涉及教学、游戏、生活管理、偶发情况的处理甚至家园联系等方方面面,问题多,头绪杂,对教师来说,往往很难组织;而对学生来说由于幼儿同环境与学校环境相差悬殊,很少有相应的接触经验,更是难以适应,感到压力重重。所以中职幼师的实训工作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做好中职幼师实训教育指导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加强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第二、加强学校与幼儿园的合作;第三、加强学生实习的管理。

1加强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

中职幼师的实训效果与指导老师的素质有重要关系。如果实训指导教师具备专业的知识,并且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指导出有水平的学生。实训指导教师的素质结构包括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技术或技能素,职业道德素质等内容,其中核心的部分是后两者。在中职幼师实训指导方面,学校应严格培养、严格准入,最好是要求中职幼师实训指导教师获得相关的证书。虽然我国目前面临蓿实训指导教师的短缺问题,急需人员来补充职业教师队伍的不足,但是没有任何借口让我们对实训指导教师的任职标准予以放松,否则只能造成职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滑坡和管理的混乱。

职业资格证书的普及是我国就业市场 发展的趋势,持证上岗是所有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高标准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必须从一开始就走正规化的道路。建立实训指导教师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始推行时会很困难,会遇到很多现实的困难,比如教师素质的参 差不齐,职业资格标准的混乱,考核流程设计的科学性和现实性之间的矛盾,资金的投入不 足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阻碍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矛盾, 都会逐渐得到克服,最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具有建设一支高素质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决心。

2加强学校与幼儿园的合作

中职幼师专业的主要就业渠道就是广大幼儿园。所以学校在开设这个专业的过程中,应积极与很多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既可以是联合培养对口学生,也可以是建立学生实训基地。中职与幼儿园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很好的事情。一方面对于中职学校,这样可以给学生有专门的实训机会,将学习的理论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升华,同时或许能够争取自己日后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对于幼儿园既可以免费获得劳动力减少员工工资成本,又可以在学生实训期间将优秀学生留下,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招聘失误。

3加强学生的实训管理

中职幼师实训的目的是了解幼儿园工作中会遇到的哪些业务,如何去处理,如何将学校中学习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并从中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以便学习充电。

为确保中职幼师实训真正达到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实现中职幼师实训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在制定中职幼师实训考核内容与标准时必须要坚持科学性、导向性的评价原则;为加强对实习过程的考核,要坚持实习单位、学校、学生自主评价的三方主体评价原则:按照实习内容与要求的不同,坚持实行灵活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坚持体现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原则,使实考核内容紧密结合学生就业目标;逐步提高与深化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达到教学理论与工作实践的高度统一。

实训指导教师应该为学生制定严格的实训计划,并严格执行该计划,密切关注学生在不同实训计划的反应。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与幼儿园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很重要。在学生在幼儿园实训过程中,实训指导教师应经常与幼儿园保持联系,获知学生的实习情况如何,在哪些方面应进行提升。另一方面,实训指导教师也应与学生保持联系,理解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难处,鼓励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创新行为等。

实训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实训表现进行考核。这种考核将是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映,以及作为对优秀学生推荐工作的依据。如学校可综合考虑中职幼师学生的日常成绩、实训分数对优秀的学生推荐到合作单位工作。这对幼师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依据中职幼师专业实训的目标和考核内容及方式,中职幼师专业实训考核标准按照等级可划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 格、不及格。具体总评分值为 :实习总分90-100分者,实习成绩为优秀:实习总分80-89分者,实习成绩为良好;实习总分70-79分者,实习成绩为中等;实习总分60-69分者,实习成绩为合格;实习总分为60分以下者,实习成绩为不及格。

4结语

幼师实训是中职幼师专业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想提升中职幼师学生的业务水平并不能仅仅依靠实训,而应在前2年的理论学习中做好理论基础。总之,幼师专业的实习不是一朝一夕的简单展示,而是一个长期计划的系统工作。同时,中职学校也要同时抓好幼师学生理论基础的学习及后期实训工作,只有总体上作好规划部署,循序渐进,步步落实,才能使实习取得应有的成效,培养出合格的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Z]. 2007;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实习管理工作的通知[Z1]. 2007;

[3] 教育部。 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Z]. 200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上面这9篇指导教师推荐意见范文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指导教师推荐意见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