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元日》教学设计(优秀9篇)(元日教学设计文本分析)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这里的9篇《元日》教学设计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元日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精品教材教案 篇一

教材解读:

《元日》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二单元一篇主体课文,是首节奏明快、语言流畅、雅俗共赏的七言绝句,作者是宋朝著名改革家、诗人王安石。

题目《元日》。元日,本意为吉日,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日,为一年的第一天。“爆竹声中一四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说的是在欢快的爆竹声中又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合家欢饮屠苏美酒。“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诗歌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总”和“换”字,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王安石对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

设计理念:

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鼓励学生自学古诗,不懂的地方通过查字典、查词典、看画面、讨论、阅读开卷有益等方法解决。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音,并认清字形,正确地朗读/有感情。

2、通过查工具书、阅读开卷有益、看图等方法理解生词。

3、感受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了解过节的各种习俗,初步学会欣赏春联。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气氛,体会人们的美好愿望。

教学准备:

1.关于春联、诗配画的课件,音乐。

2、搜集关于“年”的传说、屠苏酒、桃符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展开联想

1、字典里“日”字可以指太阳,也可以指时间,如:一日是指一天,“元日”是哪一天?

2、说到大年初一,就想到过年,你的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古时人们怎样过年的,让我们走进王安石的《元日》去看看。

二、读古诗、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全班检测汇报,谁愿意来读一读?

3、看屏幕抽读,看看自己能不能读懂,不懂的想办法解决:

4、教师范写生字。

5、把听音乐的感受带进诗里读,男生读——女生读——打着节拍读

三、看画面,明诗意,悟诗情

再看这首诗,你都看到哪些画面,让我们大家和你分享吧!

爆竹声中一岁除,

1、你看到了什么?一岁是指?

2、除是什么意思?除夕之夜还能听到什么?

3、相机补充除夕之夜放爆竹和守岁的故事。

4、读诗句,感受除夕的热闹。

春风送暖入屠苏。

1、你看到了那一幅画?

2、相机补充屠苏的相关资料。

师:酒是暖的,还有什么是暖暖的?(合家团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心里暖洋洋的)

3、体会“入”字再读,这幸福的时刻,如沁人心脾的屠苏酒,人们沉醉在节日的喜悦中。

4、再读,把你的体会送到诗句里。

千门万户瞳瞳日,

1、你给我们看的这幅图是?

2、“千门万户”还可以说……瞳瞳日是什么样的日?

3、这幅画带给你的感受是——美好、详和、充满生机、希望……

4、感受着美好、充满希望的瞳瞳日!齐读,

总把新桃换旧符。

1、桃符是什么?金钥匙找到答案勾出来。

2、教师随机补充桃符资料。

3、换桃符还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走进王安石。从哪个字眼能体会诗人心中的企盼抽读——总把新桃换旧符

4、学生抽背——齐背——

5、这首诗描绘的是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情景,每行诗句都写了过年的一种仪式,

放爆竹——饮屠苏——迎红日——换旧符。

四、欣赏春联、拓展延伸

1、贴春联:(随即渗透春联知识)

上联:一夜连双岁 下联:五更分二年 横批:辞旧迎新

2、对联:

上联:莺歌燕舞春无限 下联:雨调风顺岁有余

3、师生对对联

4、作业:

认真书写“爆”、“苏”、“换”、“符”四个生字。

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收集春联,和同学交流欣赏。

板书:

12、过年 元 日

爆 苏 美好喜悦

换 符 辞旧迎新

《元日》教案 篇二

一、导入解题

出示幻灯,同学们,这里有几首诗,我们来读一读,看看都跟什么节日有关?

小结: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那么,那么你们还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一首描写春节的古诗。题目叫“元日”[出示,齐读]。

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开始的,第一。(2)为首。(3)主要、根本。(4)元素。(5)构成一个整体的。(6)货币单位。你认为在这里是哪种解释?

谁能说出题目的意思?(大年初一、正月初一、农历一月一号、春节)

师补充:古人认为元日是一年的开始,一个季节的开始,一个月的开始,所以又叫这一天为“三元”。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得正确

1.这首诗是宋朝的王安石写的,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请大家打开书,请根据自读要求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出示要求)请一位同学读要求。

2.(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相互正音,齐读。

3.指名读诗,齐读,提出不懂的地方,集体交流。(出示提出的不懂之处有: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

三、品读古诗

1.学习古诗不仅要读好,还要读懂。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我们各自再来多读几遍这首诗,一边读一边借助注释想一想:这首诗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交流: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句的主要意思?

第一句:在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人们都在“噼噼叭叭”放爆竹,给你什么感受?读出喜庆的气氛。

第二句: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

过渡:刚才我们知道,这屠苏酒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吊在井里,等到大年初一大早,全家人欢聚一堂,先是孩子,最后是老人,每人一杯。

迎着和煦的春风,品着新年的吉祥酒,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出示,生发挥想象说话)

孩子们喝着屠苏酒,会说——

年轻人喝着屠苏酒,会说——

老年人喝着屠苏酒,会说——

点拨:这里的“温暖”仅仅指身体上感到温暖吗?

(1)春风把温暖送进了每一户人家,每一个都感到很温暖,心里充满了希望。

(2)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人们喝了屠苏酒感到很温暖,祈祷新的一年里很健康。

看,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指导朗读:谁能读出这温暖的感受?

过渡:诗人沐浴着柔和的春风,借着馨香的酒意,喜气洋洋的走出家门,他看到了什么?

第三句:灿烂的阳光普照千家万户,多么美好的景象!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评:你读得真好,千家万户都沐浴着温暖而光亮的太阳光,让人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充满了希望。指名读,齐读。

第四句:这里的“新桃”和“旧符”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指的都是“桃符”,也就是新的桃符、旧的桃符。谁能说说最后这句的意思?(每年总是拿新门神换掉旧门神。)

人们的这个举动有什么含意吗?(辞旧迎新,表达祝福)

4.在诗人眼里换去的仅仅是旧的桃符吗?他的笔下仅仅是一副节日风俗图吗?此时他已度过了人生的第四十九个元日,每一次都是这样,为什么偏偏在这一年写下《元日》呢?有时候我们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后对诗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出示背景:在王安石担任宰相之后,积极推行新法,《元日》就写于这一年的春节。在他的心目中,新的国家政策好像春风浩荡,阳光普照,一定会给国家带来了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气象,此时此刻,王安石的心情怎样?

(生:兴奋、激动、充满信心……)

请带着这份自信、这份乐观、这份憧憬和激动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三、拓展补充: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经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出示《梅花》《泊船瓜洲》

《元日》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古诗。

教学方法:

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屠曈换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屠杀苏醒交换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介绍

1、正月初一。

《书·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传:“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文选·张衡》:“於是孟春元日,羣后旁戾。”薛综注:“言诸侯正月一日从四方而至。”宋王得臣《麈史·占验》:“江湖间人,常於岁除汲江水秤,与元日又秤,重则大水。”清昭连《啸亭杂录·李恭勤公》:“元日俗例,上司属员虽不接见,亦必肩舆到门。”

2、吉日。

《吕氏春秋·仲春》:“择元日,命人社。”高诱注:“元,善也。”《汉书·王莽传中》:“冠以戊子为元日,昏以戊寅之旬为忌日。”颜师古注:“元,善也。”《南史·宋纪上》:“敬简元日,升坛受禅。”

元日,本以为吉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为一年的第一天。元日还有很多别名,如元朔、元正、正旦、端日、岁首、新年、元春等等。但古人只有农历,没有阳历,所以正月初一最正确。

《元日》教案 篇四

《元日》诗句描绘初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表达了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三

一、 导入

1、 课件:迎新春

2、 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过年的感受。

3、 揭题: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有一首古诗流传甚广,影响深远,那便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

4、 解题:元日

二、学文

1、初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2、学贵有疑:预习时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师板书。

3、学应有法,解疑

哪位同学能帮助解答?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把你的学法金钥匙告诉大家。教师相机指导。

爆竹:炮仗 鞭炮 指名书写,师范写。

(·)的爆竹声(噼里啪啦 噼噼啪啪 此起彼伏 )

岁:年,哪些词或诗句也曾用到岁?

岁岁平安 “一岁一枯荣”

除:除去 送走 过去

屠苏: 草名 酒

曈曈日:初生的太阳 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

新桃 旧符:老师也有把金钥匙,每一单元的整体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请同学们翻开123页,拿起笔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咱们快速地默读开卷有益:过年,你就明白新桃旧符是什么了。

指名说:桃符是什么?它就是现在的春联。

4、理解感悟

①明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

同桌试试,指名说,

课件:结合画面,再次描述。师描述

② 想象说话: 快过年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说说你过年时总做些什么?

请同学们闭眼想象,脑子里就像在演电影一般浮现出过年时的情景,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师范读,生想象,指名说。

③指导读: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把过年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景象描绘出来。真棒!不知道你能不能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把元日的热闹气氛表现出来?

自己试试。指3-4名读,评价

④背诵,画面辅助。

三、拓展,了解春节的各种习俗

1、贴春联: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指名读,渗透春联的知识:春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还有横批。

2、对对联:你能试着对出下联吗?

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

3、课文插图里也有一幅春联,你能读出来吗?

被挡住的字咱们帮它填上: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横批:辞旧迎新

相机了解除夕夜

5、贴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与祝愿,增加了节日的气氛。语文天地里也有一幅对联,请看:

· 莺歌燕舞春无限,雨顺风调岁有余。

你能说说它表达了什么样的祝愿吗?

6、交流带来的春联。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2)班同学一起学习《元日》这首古诗。来,齐读课题。

3、同学们,刚才课前你们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十分喜庆,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见到?(过年)提到过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第一、起始。]元旦就是阳历的第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

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

3、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会读还要会写,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说说?知道“爆”字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别写错。在书上描红(P132),提醒写字姿势。

4、让我们把生字带进古诗,一起挑战第一关(齐读古诗)。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了。接下来我要发出第二关挑战[出示:挑战二]。

2、引导学法:同学们,我们只有读懂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看一看,这首诗里你有哪些词语不明白的?[出示全诗,相机点击词语]

3、平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说)是的,我们一般有三个途径解决:[出示:(1)联系上下文猜测;(2)查找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请教别人。]

4、现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出示诗歌]

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屠苏”、“曈曈日”、“桃符”的解释]

5、理解了重点词意,现在就请你准备迎接挑战,说说诗句的意思。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学一起讨论。

6、交流理解诗意:[出示全诗]

(1)第一句:

A、谁来挑战第一句?(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

B、指导朗读: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给你什么感受?(板书:热闹、喜庆)指读(2人),男女分别读。

(2)第二句

A、谁来挑战第二句?(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人们喝了屠苏酒感到很温暖。)

B、组织交流:理解“入”。这“温暖”仅仅指的是人们身体上的温暖?(心里还充满了希望。)

C、指导朗读:谁能读出这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感受?指读(2人)小组读。

(3)第三句

A、谁来挑战第三句?(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光亮的太阳。)

B、指导朗读:太阳给人温暖、光明与希望,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2人),齐读。

(4)第四句

A、谁来完成最后的挑战?(每年春节时人们总要用新春联换掉旧春联。)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意吗?(辞旧迎新,表达祝福)强调理解“总”。

B、说到春联,课前老师请大家回去搜集几副,谁带大家欣赏一下?指名说。

老师这里也有几副,我们一起欣赏[出示春联]

(5)小结:一副副春联表达了人们新年时的美好祝愿。《元日》这首诗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春佳节的热闹、喜庆,谁能完成更大的挑战,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体悟诗情,赏读背诵。

1、师引:俗语常说“诗中有画”[出示:诗中有画],诗中,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春节那热闹、喜庆的场面?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这都是春节时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春节习俗?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给大家介绍一下。

2、一声声爆竹、一杯杯美酒、一张张春联,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还有那崭新的压岁钱……同学们根据诗文,又结合自己的生活充分感受到了春节那欢乐的情景。其实,不仅“诗中有画”,诗中还有“话”呢。[出示:诗中有话]

诗人王安石写这首诗不仅仅是描写新年新气象,他还有更深刻的用意。[出示:写作背景]

3、引导朗读:可以说,《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这位胸怀远大的宰相对国家和人民最为美好的祝福。[出示全诗,教师配乐朗读]

你能把诗人的这份美好祝福读出来吗?自由练读,指读,齐读[配乐]。

4、理解了诗意,我们和诗人共同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与欢快,让我们一起背下这首喜庆的诗吧。请大家接受挑战。[出示:挑战三]

5、指名背,会背的齐背。

(五)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师:三关挑战下来,我们四(1)班的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但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请接招。

2、课堂练习:[出示:挑战四]。

3、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元日》这首古诗。学习时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的[出示:学习古诗基本方法]。这也是今后我们学习古诗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我们可以更多更好地阅读古诗,进行有效的积累和运用。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元日》;

2、积累辞旧迎新的诗句和对联。

板书设计:

元日 【宋】王安石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热闹、喜庆

篇二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情感目标: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能力目标:

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具准备: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通诗歌。

上课前,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

1.孩子们,当这些词语出现在你的眼前,你想到了什么? ——过春节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放爆竹、贴春联和福字、拜大年)

2.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宋代诗人王安石就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叫做《元日》。(板书)读题。

3.解题: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什么意思?指哪一天?古人认为春节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故又称“三元”。再读课题。

4.想听听这首诗吗?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二、品词析句,体悟诗情。

1.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古人到底是怎样过春节的呢?自己读读这首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节,人们放起了鞭炮,听着“噼里啪啦”的声音,我们的心都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诗中的哪个词就是指“鞭炮”呀?(爆竹)

你们知道除夕夜的爆竹声,哪一时刻最响?为什么?

那一时刻,新旧更替,这个“除”的意思就是----更换。

这里的“岁”是什么意思?年,哪些成语或诗句也曾用到岁?

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读了这句诗,你一定想起了自己在除夕夜放鞭炮的情景,能给大家说说吗?

从这鞭炮声中,你仿佛听出了什么?

是啊!这响亮的爆竹声充满了喜庆和希望,这响亮的爆竹声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春。谁来读?

人们放爆竹就是为了辞旧迎新啊!怎么能不快乐呢?齐读。

▲“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这阖家欢乐的日子里,人们除了用放鞭炮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还会喝口香醇美味的屠苏酒。知道什么是屠苏酒吗?

这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欢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风,品这新年第一口酒!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评:人们的心中一定会涌起一阵阵暖流。

是啊,就像春天里的风一般给你带来温暖。

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谁来吟一吟这句诗?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古代人在礼仪上一般讲究先长后幼,可是只有饮这屠苏酒时是先幼后长!不相信?有诗为证:“不觉老将春共至,手把屠苏让少年。”这正是因为新春开元,年轻人又长了一岁,充满着朝气和活力。长辈们希望他们在新年里能有新的作为!回忆一下,大年初一,长辈们常会怎样祝福你?

2.小结:同学们,听着清脆的爆竹声,品着醉人的屠苏酒,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你们心中一定充满着喜悦之情。(出示两行诗)指名读。

评价:听着你的朗读,我们好像已经融入了那快乐、喜庆的氛围当中去了。

愿意和他一样快乐吗?咱们一起读吧!

▲“千门万户瞳瞳日”

其实除了放鞭炮、喝屠苏酒之外,人们还会用其他方式欢度春节。除夕之夜,人们常常会一夜不睡觉,为的就是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你知道“曈曈”是什么意思吗?这个词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看偏旁,跟什么有关?形声字, “曈”(由暗渐明)——曈曈:古诗的语言追求精练,这里却舍得用两个字。为什么呢?重叠使用,就是为了强调太阳刚升起时明亮的样子。

想象一下,在经历了一夜的等待之后,人们看到东方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多么温暖,多么令人欣喜!

那一轮瞳瞳红日,在守岁的人们眼里其实象征了什么?(光明与希望)

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明亮的太阳)

这阳光也照到了人们的心里,在新的一年里。让人感到前途一片光明,充满希望。谁能读出这种充满光明,充满希望的感觉?齐读。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是呀!瞳瞳红日象征着美好的前景,那红彤彤的春联其实也寄予了人们的希望与喜悦之情。知道古人怎么称呼春联吗?

他们把它称之为“桃符”。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桃符”的?

你们看:这就是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所以在上面写上字或像这样画上画,就可以避邪祈福。后来桃符就逐步演化成了我们今天的春联。

我们书上的彩图中就有一副春联,你们注意到了吗?

老师用简体字把它写出来了,你会读吗?这可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它以工整的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了美好的愿望。 让我们再来读一遍。

“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句什么意思?人们的这一举动有什么含义吗?

当你换下去年已经陈旧的春联,换上崭新的春联时,你的心中是怎么想的呢?

3.小结:难怪古人在春节时“总把——”, “桃”和 “符”指的都是?压缩省略,交替使用,古诗的语言多么凝练!让我们一起诵一诵三四两句诗。

4.总结: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仍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指名读。

就让我们在这种喜悦的气氛中,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读好这首诗吧!齐读。

5.孩子们,王安石笔下的,仅仅是一幅节日风俗图吗?此时的他,已度过了人生中第四十九个元日,每一次都是这样过春节,为什么偏偏在这年写下《元日》呢?有时候我们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后,对诗歌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出示背景,生浏览)看出什么来了吗?

是啊,他坚信自己政治改革的春天必将来临,到时定会辞旧迎新,万象更新!这就是所谓的“诗言志”(板书)啊!诗是表达作者情感,表达作者志向的。现在的你,对这首诗一定更加深有感触,那就让我们融入朗读吧!配乐读。

6.我们曾经学过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梅花》,还记得吗?

在这首诗中,诗人又寄予了自己怎样的志向呢?

这时的王安石变法失败,辞职,十分孤独。但他仍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诗中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齐读。

7.总结:同学们,不管是《元日》表达出的对变法的充满希望,还是《梅花》所表达出的高洁坚强,无一不在托物言志,借诗传情。所以,我们在读一首诗的时候,更是在读诗人的一颗美好的心灵,希望你们都能用心去读好每一首诗歌,每一篇文章!

《元日》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没有一首能像王安石的这首《元日》那样流传至广,影响深远。

这首七言绝句之所以获得历代人的喜爱,不仅在于它节奏明快,语言流畅,雅俗共赏,更主要的是在于它通过对春节风俗的描绘,表达了全民族欢度佳节的美好祝愿和共同追求。特别是诗歌中“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中的“总”和“换”字,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的信念。

题目《元日》。元日,本意为吉日,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日,为一年的第一天。

“爆竹声中一四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是说在欢快的爆竹声中又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合家欢饮屠苏美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

教学目标

1、认会5个生字,写会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

2、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气氛,体会人们的美好愿望。

教学建议

关于课文

1、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不要直接讲解。可以让学生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理解。不懂的地方,要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小组或全班讨论等方法解决。

2、古诗的学习除了要加强朗读和背诵外,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先把诗句变成画面,加强情感体验;然后再把画面变成语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以达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发展语言的目的。

3、学习本诗之后,可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中提到的过节的各种习俗的来历。

关于生字

本课的几个生字,“爆、曈、符”都可以用记形声字的方法记忆。“换”字右边的撇不出头,不要写成“央”字。

课时安排

建议教学1课时。

拓展习题

1、默写古诗。

元日

,。

,。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像画面,并把想像到的内容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要求句子通顺,描写形象。

相关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宋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后任参加政事、宰相等职。世称荆公。

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影响甚巨。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

教案精品

元日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春节的诗句;录音《新年好》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析题。

1、听唱《新年好》后,教师激情导入:是呀,过新年时我们唱歌、跳舞,心里多高兴呀!你们知道吗?过新年时还有很多更让人高兴的事。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元日》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二、自学诗歌、感知大意。

1、读通古诗。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初读情况,正音。

2、读出问题

1)轻声再读古诗,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交流读懂了什么?

3)不懂的问题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4)汇报解决不了的或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出重点解决的共性问题。

三、精读品味,理解诗歌。

1、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自读自悟,看看前面提出问题哪些能自我解决。

2)借助工具书,试想想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体会。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

1)交流要求:先读诗句,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体会。

2)教师对学生的不同体会给予肯定,并相机引导A理解除:除去,过去。B、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C、体会“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总”“换”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的信念。D、感受诗中全民族欢渡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吟诵古诗,启发想像。

1)指生吟读,师生。

2)师配乐范读,生评。师生交流读好古诗的秘决。除了注意语速、语气外,还要边读边想。这样,才能把诗中的感情读出来。

3)学生练读,边读边联想。

4)指生读,评议读、齐读、背诵。

5)画一画,说一说,把诗中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像画出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延伸拓展,感受民俗

1、阅读“语文天地”中的《过年》,谈谈自己对过年的认识和感受。

2、课外搜集有关人过年习俗的资料,同桌交流。

《元日》教学设计 篇六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8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古诗。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 屠 曈 换 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 屠杀 苏醒 交换 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五、教学后记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元日)

此文转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精品教材教案 篇七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情感目标: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能力目标:

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具准备: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通诗歌。

上课前,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

1.孩子们,当这些词语出现在你的眼前,你想到了什么? ——过春节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放爆竹、贴春联和福字、拜大年)

2.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宋代诗人王安石就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叫做《元日》。(板书)读题。

3.解题: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什么意思?指哪一天?古人认为春节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故又称“三元”。再读课题。

4.想听听这首诗吗?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二、品词析句,体悟诗情。

1.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古人到底是怎样过春节的呢?自己读读这首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节,人们放起了鞭炮,听着“噼里啪啦”的声音,我们的心都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诗中的哪个词就是指“鞭炮”呀?(爆竹)

你们知道除夕夜的爆竹声,哪一时刻最响?为什么?

那一时刻,新旧更替,这个“除”的意思就是----更换。

这里的“岁”是什么意思?年,哪些成语或诗句也曾用到岁?

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读了这句诗,你一定想起了自己在除夕夜放鞭炮的情景,能给大家说说吗?

从这鞭炮声中,你仿佛听出了什么?

是啊!这响亮的爆竹声充满了喜庆和希望,这响亮的爆竹声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春。谁来读?

人们放爆竹就是为了辞旧迎新啊!怎么能不快乐呢?齐读。

▲“春风 www.kuaihuida.com 送暖入屠苏”

在这阖家欢乐的日子里,人们除了用放鞭炮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还会喝口香醇美味的屠苏酒。知道什么是屠苏酒吗?

这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欢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风,品这新年第一口酒!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评:人们的心中一定会涌起一阵阵暖流。

是啊,就像春天里的风一般给你带来温暖。

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谁来吟一吟这句诗?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古代人在礼仪上一般讲究先长后幼,可是只有饮这屠苏酒时是先幼后长!不相信?有诗为证:“不觉老将春共至,手把屠苏让少年。”这正是因为新春开元,年轻人又长了一岁,充满着朝气和活力。长辈们希望他们在新年里能有新的作为!回忆一下,大年初一,长辈们常会怎样祝福你?

2.小结:同学们,听着清脆的爆竹声,品着醉人的屠苏酒,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你们心中一定充满着喜悦之情。(出示两行诗)指名读。

评价:听着你的朗读,我们好像已经融入了那快乐、喜庆的氛围当中去了。

愿意和他一样快乐吗?咱们一起读吧!

▲“千门万户瞳瞳日”

其实除了放鞭炮、喝屠苏酒之外,人们还会用其他方式欢度春节。除夕之夜,人们常常会一夜不睡觉,为的就是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你知道“曈曈”是什么意思吗?这个词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看偏旁,跟什么有关?形声字, “曈”(由暗渐明)——曈曈:古诗的语言追求精练,这里却舍得用两个字。为什么呢?重叠使用,就是为了强调太阳刚升起时明亮的样子。

想象一下,在经历了一夜的等待之后,人们看到东方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多么温暖,多么令人欣喜!

那一轮瞳瞳红日,在守岁的人们眼里其实象征了什么?(光明与希望)

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明亮的太阳)

这阳光也照到了人们的心里,在新的一年里。让人感到前途一片光明,充满希望。谁能读出这种充满光明,充满希望的感觉?齐读。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是呀!瞳瞳红日象征着美好的前景,那红彤彤的春联其实也寄予了人们的希望与喜悦之情。知道古人怎么称呼春联吗?

他们把它称之为“桃符”。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桃符”的?

你们看:这就是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所以在上面写上字或像这样画上画,就可以避邪祈福。后来桃符就逐步演化成了我们今天的春联。

我们书上的彩图中就有一副春联,你们注意到了吗?

老师用简体字把它写出来了,你会读吗?这可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它以工整的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了美好的愿望。 让我们再来读一遍。

“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句什么意思?人们的这一举动有什么含义吗?

当你换下去年已经陈旧的春联,换上崭新的春联时,你的心中是怎么想的呢?

3.小结:难怪古人在春节时“总把——”, “桃”和 “符”指的都是?压缩省略,交替使用,古诗的语言多么凝练!让我们一起诵一诵三四两句诗。

4.总结: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仍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指名读。

就让我们在这种喜悦的气氛中,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读好这首诗吧!齐读。

5.孩子们,王安石笔下的,仅仅是一幅节日风俗图吗?此时的他,已度过了人生中第四十九个元日,每一次都是这样过春节,为什么偏偏在这年写下《元日》呢?有时候我们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后,对诗歌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出示背景,生浏览)看出什么来了吗?

是啊,他坚信自己政治改革的春天必将来临,到时定会辞旧迎新,万象更新!这就是所谓的“诗言志”(板书)啊!诗是表达作者情感,表达作者志向的。现在的你,对这首诗一定更加深有感触,那就让我们融入朗读吧!配乐读。

6.我们曾经学过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梅花》,还记得吗?

在这首诗中,诗人又寄予了自己怎样的志向呢?

这时的王安石变法失败,*辞职,十分孤独。但他仍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诗中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齐读。

7.总结:同学们,不管是《元日》表达出的对变法的充满希望,还是《梅花》所表达出的高洁坚强,无一不在托物言志,借诗传情。所以,我们在读一首诗的时候,更是在读诗人的一颗美好的心灵,希望你们都能用心去读好每一首诗歌,每一篇文章!

古诗《元日》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

古诗。

教学方法:

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们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 屠 曈 换 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 屠杀 苏醒 交换 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们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定学生们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爆”、“屠”、“符”,理解词语“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了解诗句意思。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诗句的喜庆场面,体会诗人借诗抒发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人创作背景,体会诗人除旧布新、强国富民地情感。

【教学准备】1、反映春节喜庆、热闹的一组画面及背景音乐。2、查阅关于屠苏酒、桃符的资料。

【教法学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2、自主、合作研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课

(一)、欣赏画面、揭示诗题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份你们非常喜欢的礼物,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认真地听。(课件出示春节喜庆画面及背景歌曲,学生欣赏)

2.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汇报预设:家家户户在贴春联、敲锣打鼓放鞭炮、听到《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歌曲……)

3.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知道这喜庆热闹的场面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吗?(生答师相机板书:过年)

4.我们说的过年具体指什么时候?(板书: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导语: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喜庆的节日,宋代诗人王安石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热闹的场面描绘出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首诗《元日》。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

1.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学情预设:正月初一 春节 元旦)

2.明确:“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农历的这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

[设计意图:播放喜庆的画面和歌曲,用以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解“元”字的意思,使学生明确“元日”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正确把握全诗。]

二、初读感知、探究词意

(一)、一读:读正确

1.同学们想知道古代过春节是什么样的情景吗?请大家打开书128页,借助课后生字表自己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2)、指名检查初读,随机正音:“苏“是平舌音,相机评价。

(评价预设:你第一位站起来读,不仅勇敢,而且读得非常正确,希望大家都能像这位同学一样大胆表现。)

2.自主学习生字,师重点指导“爆”字的识记和书写。

(1)、指导: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2)、汇报预设: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

(3)、师补充介绍:古代爆竹是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使它爆炸发出声响,所以用“火”作偏旁。

(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

(二)、二读:读出节奏

过渡: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来。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一遍,边听边划出停顿号,标出重音。

1.师范读,学生按要求划节奏

2.同桌互相检查、练读

3.指名有节奏地读,相机评价

(三)、三读:探究词意

1.同学们越来越会读了,读诗就要这样有轻重缓急、有停顿,再来读读这首诗,画出你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汇报不理解的词语,师相机板书

(预设:不理解的词可能会有:屠苏 曈曈日 新桃 旧符)

3.当你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会采用哪些办法解决呢?

(学情预设:查字典词典,上网查找,向家长、老师、同学请教)

评价点拨:同学们都会学习,其实在古诗学习中,还可以联系诗句来猜词语的意思,也可以通过观察插图来理解,请大家用这些自己解决问题。

4.学生自主探究词意。

5.汇报交流学习方法和成果。

(1)屠苏:是一种酒。(查工具书)

师补充介绍:屠苏是古代一种用屠苏草泡成的酒,到了正月初一这天早晨,全家老小面向东喝下屠苏酒,祈求一年身体健康。

(2)曈曈日: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根据“日”的意思来猜)

(3)新桃、旧符:即新春联、旧春联。(引导学生看插图理解)

师补充介绍:古代桃符是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挂在门旁,以祈求来年平安、吉祥。而桃符被称为春联,并用纸书写,始于元代,明代才开始流行。

[设计意图:朗读是小学古诗教学的常用方法,而读也要力求体现层次性,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在读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渠道解决问题,关注插图这一教材资源,掌握学习方法。通过教师的资料补充,进而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精读感悟、交流诗意

1.古诗中的拦路虎我们已经扫清了,请同学们边读诗边看图,想想诗中描绘了古代过春节的哪些场面?和小组同伴交流交流。

(1)、学生读诗看图,想诗意。

(2)、小组合作交流,议诗意。

2.派代表说诗意,诵读感悟。

(1)、读悟一、二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阵阵鞭炮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迎着温暖的春风畅饮屠苏酒。

导读: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高兴、幸福)

诗中的哪个字让你有这种感觉?(暖)

紧扣“暖”字体会春风给人们到来的温暖感觉。

那就把你的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指名读,相机评价)

(2)、读悟三、四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温暖的阳光照着千家万户,人们都要用新春联换下旧春联。

导读:是呀,新的一年使人感到充满光明和希望,让我们满怀希望地读读诗的后两句!(指名读、男女赛读,相机评价)

3.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也沉浸在了新年的欢乐中,让我们怀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一起来读读这首诗!(齐读全诗)

[设计意图:古诗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强调“读”,正是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正确有效的方法。在读中感知形象;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赏诗中景。]

四、走进诗人、体悟诗情

过渡:其实,王安石写这首石并不仅仅是描绘春节的热闹喜庆,还有他更深的用意呢!(课件出示创作背景)

(一)、了解背景

1.学生默读背景资料,思考:从这段资料中了解到了什么?

2.汇报内容(预设:作者不仅是诗人,还是胸怀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当时王安石正在废除旧法、推行新政,但遭到一些官僚地主的反对……)

(二)、入诗悟情

1.学生自主悟情

(1)、带着你对诗人和对当时社会的了解,再来读读这首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2)、学生汇报收获

(预设:学生可能会抓“除”、“新桃”和“旧符”、“换”谈理解)

(3)、点拨:“除”字暗示着要废除旧法;而用新春联换下旧春联则代表用新法代替旧的不合理的法规。

2.教师引导悟情

评价点拨:同学们很快就读懂了诗人的心,真了不起!在诗人心目中,他坚信新政法就像春风一样一定会给老百姓带来幸福,诗中哪个字能体会到诗人除旧布新的决心呢?(“总”字)

引导:再看诗题“元日”,仅仅是指新年的开始吗?还暗示着什么?

点拨:诗题暗示着新政法的开始推行,可见,全诗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作者对除旧布新的期望和决心。

(三)、师生满怀激情齐背诵。

[设计意图:一首诗隐喻一种情,一首诗暗藏一段历史。带领学生走进诗人,体悟事情,树立大语文观,帮学生建构文本的正确价值取向。]

五、自选检测、拓展延伸

学了这首诗,准备做些什么?(整理学生汇报)

1.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推荐阅读王安石的优秀诗作《登飞来峰》、《泊船瓜洲》,体会诗人对变化之美、革新之美的向往。

[设计意图:自主选择作业,既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同时更是学生内心真实的需要;这样安排,对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都进行了很好的检测。]

【板书设计】

元 日

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屠 苏

曈曈日

新 桃

旧 符

【教材特点】

《元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最后一课中的一首诗,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虽然只是四句小诗,但涉及到春节期间放爆竹、贴春联和饮屠苏酒等民俗文化,描绘了一派欢乐喜庆的景象。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飒爽劲健,直指题面,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承接起句,涉及春节饮屠苏酒的民俗,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将笔锋转向广阔的社会,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紧密呼应。全诗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同时也隐喻着诗人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学生特点】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和能力,但诗中的一些词语“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因年代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然而,这些词意确是学生们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因此,让学生自主探究、建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并且利用好教材的插图资源,让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感受诗人内心的寄托。

【教学理念】

从古诗特点和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心理、情感特点出发,以我区课堂教学“三步导学”模式为依托本课教学活动重在激发兴趣: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学过程的节奏调整、教学情境的创设,都要着眼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力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抱有新鲜感、探究欲。其次,要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古诗地形象美、意境美,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此外,要利用好插图理解词语。

【教学反思】

基于学生学习经验和诗内容本身的特点考虑,教学以音像先入、渲染气氛、激情导入,初读感知、发现问题、自主探究,理解诗意、诵读积累、体悟诗情为主要活动。回顾教学,反思如下: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课件使用有效。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对诗、对诗人的理解,学生的感悟也在逐步加深,朗读一次次达到入情入境。

2.学生自主探究解决词意的环节,课堂气氛自然、和谐,都在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最终不仅理解了词意,更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想:学习的快乐莫过于此。

3.在汇报词意时,有些学生加入了关于春节的风俗和传说,虽然导致后面教学紧张,但也是学生课外获取知识的一次展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机智,既要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也要适时把握、调整好课堂节奏。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9篇《元日》教学设计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元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