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小学教育教学论文【精选9篇】(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这9篇小学教育教学论文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小学教育的论文 篇一

【摘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赞美是让人心灵美丽的神奇良药,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向师性很强,思想单纯,乐于接受来自于师长或同学们的表扬,适度的赞美可以让他们内心更加强大,品行更加优良,精力更加旺盛,心情更加愉悦,在源源不断的动力促使下完美地完成一个个成长任务。

【关键词】小学生赞美教育表扬

罗曼罗兰说得好:“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理,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赞美就是那缕阳光,不仅让教师心灵温暖,同时也让学生心灵养分充足,茁壮成长。

一、因材施教,赞美特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闪光点,教师需要用自己的耐心去挖掘出这些宝贵的东西,通过日常的细心观察,发现每个孩子的特长之处,并积极及时的去表扬赞美,让尚处于萌芽状态的特长之苗充分享受到阳光雨露,一步步的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终身受益的生活一部分。例如,笔者班里曾有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叫刘小傲,不仅嘴贫,还多动,经常招惹其他同学,时不时地就给老师招来一大堆麻烦。笔者找他谈心多次,但都坚持不了多久就又开始了。其他老师说,他这是在证明他的存在感,但这样证明下去会让他学无所成,因此,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观察,终于发现他的朗诵能力非常好,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都把握的很到位。于是,笔者就为他报名了一个朗诵比赛,结果他很争气的夺得了一个第一名,就此机会,笔者在班里重点表扬了他,他心里美滋滋的,同时让他担任班里“朗诵指导员”,谁在朗诵上有问题都可以请教他。从此以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课堂上注意听讲,积极举手,课下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学习成绩也一路飙升,在年末评比中,获得了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由此可见赞美教育力量是多么强大。

二、积极进取,赞美进步

教师们通常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当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会不能容忍的大肆批评或惩罚,等到孩子改正错误以后,教师就没有评价了,等到孩子有了进步时,一般教师也做不到及时表扬或称赞,长此以往,学生进步的动力会明显不足。其实应该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上进心的,他们心里都在为进步努力着,作为教师应该了解这种心理,并能及时的对每一个有点滴进步的孩子进行肯定赞美,切勿忽略。尤其是后进生,他们要求进步的心愿更加强烈,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鼓励、肯定、赞美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并为他们的进步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氛围。有一个叫凌风的孩子,每次作业都错误百出,教师就利用他作业较好的一次进行了肯定赞美,虽这次作业相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还是不堪入目,但对于他本人来说确实有所进步,当看到他惊喜的眼神时,教师回应了一个赞美性的点头,就这个点头,让凌风温暖备至,信心倍增。从此以后,每天的作业他都努力用心去完成,教师也对他每天的进步赞美不已,最后凌风的成绩突飞猛进,当划着醒目的“A”的作业本被展示在教室前面的时候,他激动的眼圈红了,点滴赞美融入到点滴进步中,会出现惊人影响力。

三、随时随地,赞美细节

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需要随时随地的提醒与滋润,教师应适度使用自己的真诚去赞美学生的每一个细节,赞美应真诚自然,乐于让人接受,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一贯用“你真棒!”、“你好聪明”、“你是个好学生”之类的话,并不能达到增强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作用,应将赞美具体化,也就是让赞美成为一种指路明灯,提醒学生你可以这样继续做下去,或怎样做会更好。比如,有一次,教师看到一个学生在处理同学关系的时候做的非常好,便及时对其进行了表扬肯定,但毕竟是孩子,肯定也有些稚嫩和思虑不周之处,教师在赞美之后又及时对其做法做了一个详尽的点评,告诉他这样做很好,但如果再加做一项或话这样去说会效果更好,学生醍醐灌顶,对教师钦佩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素质。因此教师要做到细心真诚,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学生的赞美应发生在随时随地。

四、赞美适度,不可滥用

赞美之词固然能让学生身心愉悦,积极奋进,但若滥用则会适得其反,起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如一个孩子取得了一点的成绩,确实需要赞美鼓励,但若教师将这种赞美行使的很过火,“真了不起”。“没想到你能做到这么完美”等等,学生就会认为我没有付出全部努力,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效果,我真的比任何人都强,这就会造成他的傲慢秉性,歪曲其人生观。笔者认为,赞美与鼓励相辅相成是最好的,容易把握度,同时鼓励的形式不提倡使用物质,可以用些,但不可多用,应引导孩子注重精神升华,多用了会让孩子品行物质化,适得其反。总之,赞美固然有其傲人的优势,但教师必须能合理驾驭,才能真正发挥其本身巨大的优势作用,教师应不断学习这方面的技能,让赞美的火苗点燃学生心理美好的憧憬与希望。

参考文献:

[1]黄文罕。浅谈赞美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J].*市场。2015年(19):263-264.

[2]单春莉。师生间沟通的法宝———赏识和赞美[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05):44-45.

小学教育的论文 篇二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

【摘要】我国新一轮的教学**中,特别强调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情感教学在新课改中恰能体现这一目标,情感教学的最大特色是“知情并行”,也就是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其情感品质也能得到升华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感教育

一、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一位教师在倾听完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XX的意见相同。”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等、更加融洽。另外,教师还应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需要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2.重视情感的感染与激励。教师的感染力就是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水*、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说得真不错”,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创设教学情境,体验情感教育。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愉快的数学游戏、生动的数学故事、有趣的数学实验、欢乐的数学比赛、形象的电脑演示等方法吸引学生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引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时,我根据学生每天早晨都打扫卫生的习惯,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我们班的卫生区单独让一个人打扫的话,王强得用20分钟,赵虎得用18分钟才能打扫完,如果两人合作一起打扫,几分钟就能扫完?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你觉得怎样才能更快地把卫生区打扫完?”通过这一数学问题的解决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劳动、互相帮助的情感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种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的教育,无论是从知识获取的角度,还是情感教育的角度,都能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影响,它远比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激发动机,培养兴趣

1.利用教材中的新奇因素,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时,先安排了一个抢答,展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竞赛。

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l*方厘米,那么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方厘米?

回答前三个小题,学生争先恐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到第4小题时,大部分同学闭而不答、只有少数同学说是1*方厘米,此时教室里很安静,课堂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师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出击,说道:“你们想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方厘米吗?”孩子们异口同声说:“想!”,老师继续说:“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发现这个规律。”在老师创设的这种情境下,孩子们进入了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们保持继续探索的愿望和兴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

2.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做法:对于综合性比较强、比较灵活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回答;对子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请暂时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来回答。这样所回答的问题与他们的实际情况相符,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高一些、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他们的成就感就强一些,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浓一些,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3.运用激励性评价,享受成功的喜悦。重视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使学生及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巩固和深化学生学习情感的内驱力。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的那样:“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习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这是因为知识的获取来源于艰苦思考中,学生一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就会欣喜若狂,同时会激发他们的学习渴望,从而加速情感的诱发、巩固和深化。据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是使学生情感正向成长的关键性措施。所谓鼓励性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行为运用简单的、适当的鼓励性用语,来达到师生情感交流的目的。欲达此目的,则要求我们做到:在学生获得成功时,要及时对其进行鼓励性评价,如对学生说“你真棒,请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功”,使他们能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进而转化为获得新的成功的动力。在学生遭到失败时,尤其要挖掘其积极的因素,更加重视鼓励性评价,如用“不要紧,再好好想想,我相信你会成功的”之类的用语,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温暖,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不足和教训。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励学生的信心、意志。

此外,还可以通过教师给学生及时的**与鼓励;教学内容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如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改题,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考查和评议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教育的论文 篇三

1.1研究对象

**了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文山学院、大理学院、红河学院四所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共发出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0份,收回有效问卷482份,问卷有效率为98.4%;其中大四98人,大三122人,大二130人,大一132人;其中男生87人,女生395人。

1.2研究方法和工具

采用王娟编制的《大学生生涯规划适应性问卷》,问卷共24个题目,包括目标和行动两个维度,目标维度反映大学生在职业发展方面是否具有目标,包括目标理想和自我效能两个因子;在行动维度方面包括社会实践、学业规划和学习行动三个因子,反映大学生在校期间是否为自己职业发展做出行动方面的努力。

2、**结果及分析

2.1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普遍缺少职业规划意识,呈现“晚熟”现象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均分为66.2,问卷编制者王娟**了西南三所大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适应性,*均分为77.28,相比之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适应性总体水*不高,在“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我有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问题中,回答“完全符合”的学生只有1.02%,但是回答“不确定”的有53.94%的同学,这说明大部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没有意识到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在访谈中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有许多同学认为自己兴趣爱好、社会的需求就是职业规划,还有的同学直接回答不知道,这体现了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甚至从来没有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过设计。相关研究表明职业目标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预测个体今后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可以说职业目标是个体职业行动的动力系统。**显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普遍缺少职业规划意识。对不同年级学生职业生涯适应性得分进行方差分析(F=274.01,P大三>大二>大一。数据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得分是逐步提高的,这说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随着自身成熟,对职业规划的意识也不断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呈现“晚熟”的状态。

2.2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目标不清晰,对自己缺少自信

**数据显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生涯适应性各维度上,五个因子得分从高到低排列:学习行动>自我效能>学业规划>社会实践>目标理想,得分最低的是目标理想这个因子得分是2.35;从维度上来看,目标维度的得分为2.66,也低于行动维度的均值2.99。问卷编制者王娟**了西南三所大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适应性,文科类学生的目标理想*均分为3.03,目标维度的*均得分为3.12,远远高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得分。数据表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没有清楚的认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自我效能这个因子的得分为2.97,虽然在五个因子里得分不算低,但仍低于西南几所大学文科类学生的得分3.42。在访谈问到“你选择当小学老师的原因是什么?”,有不在少数的学生回答“我觉得小学生学习的知识比较简单,感觉自己能应对”,“我觉得自己学习不好,教小学压力小一点”,这说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自信的,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职业,缺乏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评估。

2.3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缺少对学习和工作的计划性,职业准备不足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社会实践因子上的得分仅高于目标理想因子,问卷中“为发展专业技能,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或做兼职”项目,只有2.05%的学生选择“完全符合”,41.08%的学生选择较不符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业规划和学习行动两个因子上的得分虽然相对较高,在问卷中还是反映出学生缺乏对今后职业生涯的规划,比如问题“课余时间我会有计划地到图书馆看书”,仅有6.22%的学生选择“完全符合”;“对于枯燥无味的专业基础课,我不想听就不听”,有53.11%的学生选择“完全符合”。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包括要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加强自己已有的能力,从**结果看来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缺少对学习和工作的计划性,职业准备明显不足。

小学教育的论文 篇四

关键词:教学质量综合素质教育理念对策

一、当今中小学生的自身的认识分析

目前大多数的中小学生对于自身的价值,逐渐歪曲,而社会责任感也随之降低,从而对于外面的事物更加的喜爱,憧憬**的生活。教师认为比较不错的学生或者比较优秀的学生,也会出现厌学的情况,而一些人则认为**的教学质量比**的好,将子女送往**学习,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我国经济能否飞速发展。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循序渐进的,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使中小学生的活跃的思维能够拥有一个发展的*台,**与鼓励中小学生,让他们的能力能够得到一个较好的肯定。

二、中小学生受教育时存在的问题分析

(1)环境方面: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大多数的学生和自己多年的朋友、同学分开,在新的学校里面,见到的大多数都是陌生的面孔。而现今大多数的独生子女相对的都不善言谈,而在学习方面,交谈方面都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一旦他们进入到陌生的环境中,大多数都是需要借助外界的帮助或者自己自身慢慢放松的方式来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当前中小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环境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学习方面:从小学进入初中,课程也随之增加,学习任务也随之加重,在学校的时间延长,使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还来不及做好准备,而就必须要接受新的内容,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作业做的马马虎虎,课间总是昏昏欲睡。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学生就会出现厌学的状态,此时,教师就应该从多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学习,以达到一个多元化的教育。

(3)心理方面:小学生思想相对比较简单,不会有十分强烈的是非之分,但是从小学步入初中,学生对于事物就会有自己的认识。此时,学生的心理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还没有形成正确人生观,辨别是非的能力非常的薄弱,而对于家长及教师的话语,出现了一些抵抗的心理。在这个时候,家长及教师不应该呵斥学生,应该引导学生成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对策探讨

需要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取决于很多的因素,首先应该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使学生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的根基,而关于中小学生的素质应从多个方面来体现。

(1)加强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当今中小学生对于创新意识薄弱,无法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此时的学校应该分清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鼓舞学生活跃的把理论知识用在实践当中,让学生对于创新有一个良好的认识,才能发挥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

(2)采用激励的方法。首先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还处于一个模糊的状态,而书本中的内容又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所在,所以教育者应该利用书本当中的知识,从多个方面吸引学生求知的欲望。在学生接受不完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故事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喜欢程度,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课堂上面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来教学,让每个同学都能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团队之间也有更好的协作,最后由教师来告诉他们对于知识的不足之处,加深学生的记忆力。而且学生对于事物会有极大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这一个特点,用新颖的事物来融入到课本知识中。

(3)对于学生能力的鼓励。每个年级,每个班中都会有优秀的学生存在,教师应该加强对于这些优秀学生的培养,给其他的同学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在学生中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而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是其他方面,例如文艺、体育等方面比较突出,教师应该完全的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认识正确的自我,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特长,通过学校的各项活动来发掘他们的潜能,然而教师应该引导他们的***转移到学习中来,以达到一个预期的效果。而且教师应该在*时多鼓励学生,和学生相处的时候,应该把目光分散在所有人中,不能够只对于优秀的人才给予肯定,在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应该写下自己的评语,让学生对于自己的能力得到认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制定目标,完成目标。没有计划,就不会有成功,而现今太多的中小学生都是没有计划的学习,听从老师的话,跟着老师的脚步,完成老师的计划。其实中小学生应在每个学期或者每个阶段做个有条理的学习计划,制定一个短期的目标,而且是自己只要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够完成的目标,目标也必须要具体、明确,不能够模模糊糊。在制定自己的目标时,学生应该仔细想想*时自己有哪些不足,而且制定的目标一定会和自己的不足有一定的联系。实现目标的过程,也应该有条有序的安排好合理的时间,应该做到****,定期会自己做一个综合评价,并随时调整自己的计划,最终完成目标。

四、对于中小学生的制定目标的作用

在中小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目标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有的目标制定的太过长远,或者是不能够实现的,会导致大多数的学生丧失对自己的信心,而制定目标有以下的作用。第一目标制定,必须足够全面,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合理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第二中小学生必须要对自己有个全面的认识,确定自己在所制定的目标中所处的位置。第三学生选择自己的目标时,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定自己的目标,在学生制定自己的目标时,一定要清楚明白制定目标是为了实现目标。第四制定目标必须要有一个实现目标的期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变动自己所制定的计划,以实现所制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燕玲;《当前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浅析》[J].新课程。2009(8)

[2]赵建新;《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教育》[J].小学教育。2012(11)

[3]林崇德、申继亮;《小学生心理与教育》[J].小学教育。1999

小学教育的论文 篇五

【摘要】

教师的教学风格已经成为新课改下备受关注的议题。如何将沉闷、枯燥、凝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旧貌换新颜,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充满信心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不懈追求,而教师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方。

【关键词】

教学风格小学数学小学教师

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探索和追求形成的、并逐步完美的教学活动,并且在教学观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技巧、教学作风、教学效果等方面综合体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学特点与审美风貌。那么,探讨研究那些因素影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有助于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从而成为名师名家。

一、影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

(一)内在因素

1、教师受教育的程度和更新知识的理念

记得初为人师时,我们把“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作为座右铭,认为教师就是知识的传授者,只有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居高临下,驾驭自如,向学生输出知识的精华。一个知识贫乏的教师,即使用最好的教学**也教不出好学生。固然,教师自身受教育的程度的确是教师风格形成的前提。一般来说一个教师文化层次越高,他的知识越渊博,在教学过程中能提高教学内容的深度和新知识的含量,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具有一桶水。但常识告诉我们,水也是有区别的,有清水、活水,也有死水、脏水,甚至腐水、臭水,那么,老师有了一桶水是不是就够了呢?显然是不行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具备了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不断更新知识理念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2、教师的乐教敬业精神

著名***叶圣陶以其光辉的一生铸造了教师的理想人格: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对教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理论联系实际,重视革新创造,时刻坚持“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正是他的这些优良品质影响着学生,才塑造出众多社会栋梁之才。*有这样一句老话:“师徒如父子”。这句话说明老师可以像父亲一样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当老师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心情就会很舒展、很轻松;当老师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怨气的枪口上;老师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老师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

一个教师只有乐教敬业,才能认真地对待每堂课的教学,才有提高自身教学水*的强烈愿望,才能力求自身教学技术和教学效果的完美。教师的乐教敬业精神程度对教学风格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3、教师个性特征产生的影响

文如其人,课也如其人。有的人热情开朗,激情澎湃;有的人沉着冷静,思维慎密;有的人机智敏捷,幽默诙谐……,个性特征的不同教学风格就会有所不同。

玛兰德在《教室里的雕塑艺术》中指出:“教书育人就是一门雕塑艺术,每一位优秀教师都是一位雕塑家。雕塑家依据自己的风格作用于他的工作对象,那么他的作品必然也会体现出他的风格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如一位雕塑家,有的教师习惯于一种教学方法;而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和方法;这种风采各异的教学风格主要来源于教师的个性特征。正是由于这个个性特征在讲台上表演才使教学风格呈现多样性,使教学成会艳丽多彩的艺术。

4、教师自身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创新意识

教学风格形成是教师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结果。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外部环境,诸多不确定因素决定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经历各种常态的接触,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特长的比较稳定的教学风格。正如优秀教师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同时,更要不断地创新,千学万学,都应在自己的风格基础上不断完善变化,唯如此,才能在教学上自己得心应手,教有成效。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不断进行教学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外在因素

1、社会传统和时代要求的影响和制约

苏联著名***凯洛夫提出的“五步教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因而成为我国教育界倍加推崇的通用模式。**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五步法已写入小学数学教法的教科书,也作为我们评价教师一堂课的标准,由此,就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固定的教学风格。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的全球化及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对21世纪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模式都产生了根本的变革。而站在培养人才讲台上的教师如果不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工作,成为现代教育的落伍者。

**来,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在教学中创建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江苏省特级教师邱学华,他的“尝试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特别强调“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提倡学生要能尝试,多尝试。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也在这个时期提出了“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比较著名的还有*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卢仲衡教授,“自学辅导模式”,就是主张“先学后教”。

2、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是影响教学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如小学数学包含:小学数学的概念、计算、问题解决、几何等不同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风格不能一成不变的,应在自己形成的较稳定的风格基础上去应和不同教学内容的要求。比如:小学数学概念“1”,谁能见到真正的“1”,我们只能见到一棵树、一支笔、一个人、一头牛,而绝不会见到作为数学概念的“1”,数学概念的这种抽象性就决定了小学数学的学习,就要以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经历一个将感性材料在脑海里来回辨析,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特别是新概念的引入,概念形成,更要关注如何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表象。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堂上学生对教学内容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作为老师,不能按照预设一味寻求答案标准性,而应注重课堂的生成性。由于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比如:学生的年龄大小,智力的差异,学习基础的好坏等等也会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

3、学校的教学**和氛围

学校教学环境主要是指校内的教学**和研究氛围、学校对教与学的评价体系、学生状况、教学设施等等。在一个宽松的、**的、探索的教学艺术环境里,教师经常研究切磋不同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取长补短。这对于教师教学水*的提高和教学技术的创新都是极其有利的,特别是年轻教师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到新鲜的东西,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同时对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4、学校对教与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教学评价对教师教学风格形成和发展将起到导向作用。目前学校教与学的评价体系存在种种弊端,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核心,着重考查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的记忆和再现情况,注重答案的标准化和**化。没有给学生的独特阐释和创新理解留下必要的空间。从而造成严重的应试教育现象。

数学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和评价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更要关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教与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形成什么样的教学风格产生重大的影响。

5、教学设施及学校环境

上世纪八十年代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就可以走上讲台讲课”早已过去。随着教育事业的日新月异,随着课程**的逐步深入,具有图,文,声,像合一的特点的多**辅助教学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多**技术如何恰当地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达到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同时也影响到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二、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做有激情的智慧型的小学数学教师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以情感人。一个不喜欢甚至厌恶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师,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难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激情是一切艺术之母。激情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疯狂,而是你对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深沉的爱,在*时的交流中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同他们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无视学生或者看不起学生,可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痛苦,摧毁自信,酝酿敌视。当然我们热爱学生,就要在我们的行为中清清楚楚地表露出来,热爱学生包括对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欣赏。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对学生有建设性的想法,要尊重理解,并给予赏识性评价,少说“你不行,你不对”多说“你真行,太棒了”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课堂**迭起,充满生机。

2、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是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因素方面,要全面了解自己在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特别是数学学科的特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不同于其他学科。例如对于自然数的认识:1,2,3,…,101,102,103,…,1001,1002,1003,…无限制地继续下去时,很远很远的大数是决不可能由真实事物中直接抽象出来的,而只能依靠人的想象。这种想象的数,实际上是人的思维的产物,把它看成是一种“理想元素”。类似地直线的无限性,有理数的稠密性,实数的连续性等概念,也都是理性思维的结果,不可能直接为人们所感知。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绪、意志、兴趣、性格等因素。教师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属于哪种气质,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因为不同的气质体现了不同的个性特征,因而分别适合于创造不同教学风格。可见,这种知“己”是相当重要的。

3、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

陶行知先生说过:“惟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到疲倦是很困难的了。”又说:“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同学也互相感化。好学的同学能引别的同学好学。教师一旦停止学习,教师的工作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丧失人的本质,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地加快,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在推陈出新,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坚持终生学习的思想,就不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因此不断地学习就成为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勤于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4、要有一个良好的心里定势

定势理论认为,定势是指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使人们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进行认知或作出反应,并影响着问题解决时的趋向性,这种趋向性,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起到正效应;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带来负效应。小学数学教师的心理定势对小学数学教学有较大影响,积极的心理定势推动教学的进展,消极定势妨碍教学的深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即反映认识上的心理定势,又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教学风格的形成有赖于一种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定势,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为此,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既要强化心理定势,又要适时地突破定势的束缚,不断完善心理结构,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审美情趣、思想倾向、思维方式的教学风格。

总之,具有独特的稳定的教学风格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不是名师、特级教师才有的追求。教师的全面成长和教学风格的形成,只有通过每位教师的刻苦努力,不懈的追求,从现在开始,从你的每一节课开始,朝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小学教育的论文 篇六

我国中小学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万万不可忽视德育教学,要从观念上、行动上重视并搞好德育工作。

一、目前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教条化。

在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着教育内容教条化、书本化的缺陷。在一些学校里,德育教师简单地以德育课本为教学内容,照本宣科,读过了事,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再去拓展选择更多更好的教学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德育教师,而是由主课教师兼任,德育课上成了语文数学课,连最基本的教学内容都保证不了。

2.教学方法形式化。

在不少学校的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德育教育方法形式化的问题,即不注重实际收效,单纯注重形式,今天这样的活动,明天那样的活动,不强调活动的内容和目的,只看重活动的形式。这样做就是空摆花架子,对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二、如何搞好德育教育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搞好德育教学工作。

1.正确分析目前德育教育环境的变化。

学校是一片净土,学生走进来,获得了良好的教育,但当他在校门之外接触到了老师没有讲过的社会现象时,他就可能会迷失方向。帮助他们拨开云雾的就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我们的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并在社会中生存的。

正如我们每天所体会到的,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整个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迈进使得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德育教学也要时刻注意社会环境的变化,结合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德育课的教学重点。我们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上新出现的种种现象,不论的好的现象还是不良现象都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使得学生们在这样一个多变的社会里能明确是与非,能坚定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如果我们脱离社会环境来搞德育教育,学生们就会对很多社会现象认识不清,甚至不能判断它们的对与错,这样的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实际意义,无疑是很失败的。

2.德育教育内容要深入并细化。

学生的品德修养不是每周几节的德育课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天一天,日积月累,慢慢形成的。德育教育应该遵循养成教育的原则,不求急求快,而是从点点滴滴开始,从细节入手,逐步深入地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将德育内容分解**,将它们渗透到学生每日的学习生活中,从“小”处着眼,告诉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使优秀的品德转化成良好的行动,真正成为学生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另外,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德育教学的重点就应该不同。在解决共性问题的基础上注意解决个性问题,真正做到差异教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德育素质。尤其是对一些比较调皮的爱惹事的学生,耐心而细致的德育教育尤其显得重要。我们不能从心里忽视或鄙视那些所谓的“坏”学生,而是要相信,良好的德育教育完全可以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好学生。

3.注重方法的实效性。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我们德育教学的方法要紧密结合其内容进行,不能贪图形式上的漂亮而忽视其实际效果。

德育教学可以有很多方法,比如课堂教学、德育基地教学、电化教学、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等等。在引导学生对事物明确认知时,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在强化学生某一项品德时,我们可以带学生去德育基地,通过感性认识来加强学生的品质修养;对于比较抽象的内容,我们可以借助于电化教学的**;而对于需要学生日常养成的部分,则可以与家庭教育协同进行。总之,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使教学效果**优化,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4.注重德育目标的长效性。

中小学是学生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学生人格的养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会在这一阶段完成。我们今天培养的品德将会伴随学生们的一生,将会为他们日后的做人做事打下品格修养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制定德育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注意目标的长效性,万万不可有短视倾向、功利倾向。短视化的德育教学会对学生的言行产生误导,会混淆学生的是非观,会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相背离,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有害无利。惟有长效性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显现出德育教学的价值来,才能保证学生身心的长久健康发展。

所以,在德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抱着“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来完成其教学。这就要求德育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认真负责地对待日常教学工作,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眼光放得远一点,基础教学做得扎实一点,多想想学生的未来,这样的德育教学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小学德育教学是很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尽心尽力去完成的。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善于分析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努力优化教学内容,妥善选择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教育的论文 篇七

【摘要】对目前中小学德育教育**进行分析,指出德育教育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探询有效的德育方法,提出以培养学生幸福感和敬畏感为起点,从个人德行养成的客观规律入手,改变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提高德育效果。

【关键词】德育缺失情感教育实践德性形成

一个国家的公民道德素养,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公民道德素质越高,社会发展的代价就低,发展就越能持久;否则,已有的发展和繁荣也不过如过眼云烟,昙花一现。无数的历史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一个国民道德素质低下的民族不是一个有前途的民族。

当前,我国提出“****”建立法制国家的同时,也提出了“以德**”。作为为国家培养未来建设者和**人的教育行业,开展有成效的德育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当前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教育者肩上的担子更显沉重。

仔细分析目前教育界对中小学生所采取的德育教育模式,效果如何?现状已经堪忧,前景更不容乐观!

一、当前我国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重智力,轻德育

素质教育提了***了,但在相当多的地区,片面追求智力发展,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德育教育的现象还相当普遍。“一俊遮百丑”“成绩好”的光芒盖住了学生身上也许是致命的道德缺陷。教书育人,本是教育中密不可分的两条腿。素质教育的**曾经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当我们试图用搞运动的形式来开展德育教育时,结果可想而知。如今,德育教育的缺失还在继续,并没有任何被重视的迹象。

(二)重理论,轻实践

在教育界,弥漫着一股假、大、空的虚无缥缈的腐朽酸败之气,沉醉于各种理论的学习。论文铺天盖地,一派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景色。可惜仔细读来,不过是转载、翻译、借用、拼凑起来不知所云、面面俱到的空泛的说词,很少有人踏踏实实静下心来搞**、做实验。研究报告没有多少可行性,也没有相应的案例可以借鉴。急功近利“赚快钱”的思想在教育界泛滥**了。

(三)重形式,轻内涵

每个学校都提出以德育为首,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关于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有许多**和标语;学校也会**许多活动,譬如在三月植树节,四月学雷锋月,**青年节,希望通过活动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但这些活动往往只局限于办一期黑板报,写一两幅标语,热闹一阵就烟消云散,并没有真正达到塑造学生人格、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等基本的德育教育目的。长期的蜻蜓点水式的模式化活动,麻木了学生的头脑,还使学生养成了走形式的恶习。

(四)重经验,轻科学

在校园德育教育过程中,从主管德育的**到普通教师,忙于应付繁重的教学或各种*的评比,不学习,不仔细研究青少年发展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征,不考虑时代变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关注青少年的思想行为习惯,一味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拍拍脑袋,计上心来,盲目的设计德育教学**,为课题而课题。“摸****”的做法居然也用到了学校德育教育中来了,最后的成果只能是束之高阁,贻笑大方,更危险的是居然推而广之,祸害无穷!其实任何事物的解决都有其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必须依照科学的程序来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德育教育也不例外,不能为通过某项课题而忽略了这一步。

(五)重认知,轻情感

南京师大朱小蔓教授谈到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时认为,我国目前的学校德育,主要是知识性德育,即通过对道德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学校德育的学科化、知识化、课程化虽然在某些方面也说明了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但从德育本身的特点看,这一形式却很难达到实现德育目标的目的。造成目前学校德育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朱小蔓认为,主要是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情感在德育中的价值。目前中小学校的德育目标,主要注重于考查学生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注重于学生的行为是否合乎规范,而没有注重他(她)的内在情感和信念是否发生了改变。即使是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考查,我们也往往是采取简单的量化方式,如学生为老师办公室打了几次开水,打扫了几次教室等。而对于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之后,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友谊感、自尊心、责任感等有没有得到发展,并没有真正作为学校的德育目标之一而得到关注。同时,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也往往忽视了利用情感性的机制,也就是说没有运用情绪和情感的感染性功能、弥散性功能、激励性功能和动力性功能,来促进学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认同。朱小蔓认为,德育的本性在于培养有社会生活能力、有主体精神、能主宰自己的“人”。个体的德性形成,是不可能仅仅通过认知层面即“关于道德”知识的掌握而实现的。对于个体而言,其道德知识能否成为道德观念,主要取决于其情感的投入程度。

二、失败的德育教育导致的不良后果

德育教育不同其他,教育不当就很容易造成“反教育”,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德育教育方法不当,评价机制的不合理,导致我们德育教育成了失败的教育。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在于影响人格,形成德性。目前在许多中小学,学生对说教式的德育有不同程度的反感情绪,有的学生因此还形成了“双重人格”:他可能已经掌握了道德的有关知识,或者知道一些道德规范的词汇,但却同样会做出某些不道德的行为。这种扭曲的人格特征,如果不及早加以辅导和纠正,有可能发展为危害性极大的人格障碍。刚刚发生在浙江绍兴的中学生连续跳楼事件,忽视德育教育,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将带来多么大的损失!

三、开展校园德育教育的一些建议

(一)加强中小学生敬畏感和幸福感的培养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认为,“凡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不仅吸引着我们,同时也会形成一种距离感。有谁想要接近它,会为自己的卑微而觉得形秽;有谁想要远离它,却又深感与所悦者分离有怅然若失的感觉。”培养孩子的敬畏感,包括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崇高、敬畏美好等,也就是要培养孩子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对自然的亲近,对崇高事物的追求和对美好的向往。如果青少年没有这种敬畏之情的话,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无法无天的人,一个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约束的人,一个缺少憧憬与精神追求的人。

在中小学阶段,应该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成长是幸福,不断超越自我是幸福,克服困难实现了教育目标同样是幸福。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孩子往往仅仅满足于物质的幸福,而家长给他们的也往往只是物质的幸福,这样,即使他有了很多物质的幸福之后,仍然体会不到精神的幸福。还有一些孩子,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变态的心理,他们也很难体会到学习的幸福。如果学生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总是痛苦和心灵扭曲,那么这肯定是一种没有被学生认可的教育形式。情感性学校德育模式,主要是针对我国目前偏重认知而忽视情感的德育状况,其目的也在于呼唤一种合乎道德教育本性的学校德育教育新模式。

(二)活动教育

学校可以考虑在三月**学生去踏春,这个活动既陶冶情操,又可以欣赏祖国大好河山,在其中可以穿插爱国**教育。不要为了安全的理由抹杀了学生的**和乐趣,当年孔子带领他的学生游学列国,差点**在陈蔡一带,不过孔子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四月学雷锋月,可以办板报系统的介绍雷锋的生*,学习讨论他生活上的朴素,学**的专研精神,对同志的热情关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品质;展开讨论雷锋精神在现实社会的意义。不要单单局限在一两次活动,而要全校动员,营造出一种令人感动的气氛。**青年节,学校可以开办历史讲座,让学生了解*近代史,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精神。

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开展爱国奉献希望工程活动,发动师生为贫困灾区捐款捐物,参加义务献血活动等。

(三)在道德教育的天*上,行动永远比语言更重要

“全员育人”“学校教育无小事”,这些教育理念都很好,落实到行动上最重要;如果是“天桥的把势——只说不练”,在没有教育学生的同时,相反给他们做了“言而无信”的模仿对象。古人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有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美喻之称的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在工作、学习、为人处世等细节上下工夫,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我们应竭尽全力,以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兴亡安危为己任,开展爱国**教育,正确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振奋学生为祖国、为四化而学习的刻苦精神,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实效性研究。中小学德育。

[2]努力让学生感动。*德育网。

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篇八

(一)采用多媒体技术讲解技术动作要领在以往的小学体英语教学中,对于很多技术性复杂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讲解时,小学生很难看清楚。教师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示范,也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利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这些问题就能很轻松地解决掉。通过动画的方式将其全方位地展示出来,教师可以详细地对每一个动作要领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解,做到声行结合,既可以缩短教学的过程,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人在充满兴趣的状态下对所学的知识更能有效地掌握。基于这一点,现代教育多为一种新型的手段,虽然其是教学的辅助,但让学生感到的是一种新鲜有趣的东西。比如在教足球课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对足球运动的动作要领、传球方法、停球方法、足球运动的轨迹等等内容进行形象展示,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之情。

(三)促进现代体育教学的管理每学期,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测评考试。借助现代化技术,可以准确地将学生的各项信息录入系统,建立规范的学生数据档案。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进行总结,从而改善和提高教师的教学目标,减轻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除此以外,对于学校组织运动会等项目活动,体育教师也可以依据现代设备进行很好的排练,使得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能够更有效地开展。

(四)加强身体素质教育小学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便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锻炼方法,培养学生锻炼的意识,为学生未来的身体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运动,还要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储备。鉴于此,开展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教师可以下载或者搜集许多相关有用的知识,通过电教手段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网上搜索和解答的方法,培养其对体育知识的探索获取,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知识储备。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小学阶段,学生具有贪玩、好动、好奇心强烈等身心特点。在进行现代教育的时候,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围绕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有目的的设计,无论从理解上还是感官的认知上,都要符合学生相应年龄段的特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把握教育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授课比例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户外学习,电教手段只是一个辅助作用。而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课时有限,所以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在传统的教学和现在教学的课程中有个宏观把控,在课程安排中,有效合理地进行,不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三)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服务课堂教学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一项辅助手段,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是有明显意义的。因此,何时根据内容进行有效的实施,如何在讲解课件时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教师的课前准备是有着极大的要求的。要想服务好课程,就需要教师进行认真负责的准备,不可为了轻松而随意应付。

三、结语

小学教育的论文 篇九

一、要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教学管理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并不仅仅只是学校的事情,还应该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力量,让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我国应该积极借鉴**现代教学管理的先进经验,动员**学校的全体成员、家长、其他社会成员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中来。首先,学校方面,不仅仅是校长、教导**、班**,还包括各个科研组管理系统的所有教师都应该重视教育教学管理,注意自己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学校要建立良好的教学管理系统,从学习、生活、安全、纪律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化管理。其次,家长方面,学校要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多举行亲子活动,多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情况,以便更好地教育和管理学生。最后,社会方面,要争取社会力量,发挥各部门的作用,避免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要注重教育教学科学化管理中的师生交流

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处于发展阶段,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有效地管理好学生。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所有的课堂教学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都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这就需要注重师生交流,促进教育教学的管理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例如,在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程序的编排者,应该在课堂之前、课堂之上和课堂之后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用眼睛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用心灵去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督促成绩优异的学生,指导成绩较差的学生,秉承一视同仁的理念,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教学才能取得成功。

三、结语

师生交流还能促进教学相长,教师了解学生之后,更能够不断地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了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教与学的双向发展。此外,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还应该注重营造一个舒适宽松**的校园氛围,要不断美化校园环境,提高教师待遇,增强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教育教学科学化管理境界得到提升。

考括坟籍,博采群议。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9篇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小学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