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职业道德教案【精选10篇】(职业道德与法治教案中职)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这10篇职业道德教案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职业道德教案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职业道德教案范文 篇一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 案例教学法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是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改革当中新开设的一门课程,是中职教育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对中职学生系统地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也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一改以往“满堂灌”“一言堂”的填鸭子式教学方法,采用一些能被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切实增强中职教育的实效。案例教学法就是其中一个较好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基本特点

所谓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或一组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国外非常盛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案例分析教学法,在美国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兰德尔创立,后来,这一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律教学和工商管理硕士等的教学,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哈佛模式”的一大特色和内涵。其基本特点是:

自主性。案例教学法以学生参与为基础,让学生参与到课程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总结中,要求学生置身于案例的环境中,真正从当事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与传统接受式学习不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会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不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案例,激励和挑战学生自己去寻找案例背后所反映的事情本质,摸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冲突时,不会直接去平复学生的情绪,而是让学生自己管理情绪;教师犹如一面镜子,不是指挥学生去做什么不去做什么,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有策略性的过程,运用发问、区分、回应等技巧,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现状、心智模式,以及限制自己达不成目标的障碍,鼓励学生调整心态,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发言表达能力、胆量和快速反应能力,修正行为,达成目标。

互动性。案例教学法与讲课中的举例说明有着本质区别。讲课中的举例说明一般是用来肯定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主要是为传授理论服务的;而案例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是要求师生之间进行互动教学。在上课时,一般由教师随机点名,让学生陈述案件事实并回答问题,同时教师就讨论的方式灵活掌控,不拘一格,随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不单纯去追求一种正确的答案,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实践性。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注重教会学生礼仪、道德和法律上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跟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这门课不是为了理论而去教,而是为了实践而去教。本门课的讲课应开始于实践,从实践中提出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发现规律,提炼理论,然后使理论回到实践,并应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二、案例教学法选取案例时所应遵循的原则

(一)典型性与得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传授完教学大纲指定的知识点,又能借助案例实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关键在于所选择的案例。案例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不但必不可少,而且还决定着实施效果的好坏。因此,案例的选择必须精炼、典型、有说服力,有助于以案说理;同时也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具体情况,案例不可太深奥也不可太浅显,每个案例都要有其自身的应用价值、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例如,上“恪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一课时,讨论“丁丁现象”,丁丁将一位被别人撞倒在地的老奶奶送去医院,还垫付了住院押金,事后老奶奶及其家属却说是丁丁撞的。举这个典型的例子,通过丁丁与老奶奶的家属所表现出来的善与恶的强烈对比,说明道德的内涵和特点。

(二)趣味性和适量性相结合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给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中职学生普遍文化素质不是很高,又处于生理和心理还不是完全成熟的时期。由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有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的内容枯燥乏味。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在列举案例时要注意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趣味性的案例不可泛滥,切忌没有时间去讲解理论点。对于学生已弄懂的知识,教师没必要再滔滔不绝地举大量的事例,这既使学生厌烦,也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三)尽量选取时事热点,同时也尽量避开反面例子的原则

中职德育课程的改革要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做到认知、情感价值观念和运用的有机统一,而要实现这三维目标的统一,就需要在教学中做到与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相结合。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从而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和领会党和国家的政策,使学生在是非问题上坚定立场。例如,在讲《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一课时,列举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导致多名婴幼儿患重病住院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内容分析三鹿企业破产的原因,使学生明白诚实守信是企业的立业之基,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但是,在举例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于社会的一些阴暗面不能很好地辩证分析,容易偏激,草率武断地以偏概全,因此举例时要尽量避开反面例子。

三、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程序

职业道德教案 篇二

关键词:职业道德 职业指导 案例教学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德育课程。其教材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每一章节之前,都会配有具体的案例,然后由案例进而导入正文,且正文中也穿插着很多案例,降低了课程的理论难度,并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这一特点为案例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案例教学的含义

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并对现实问题或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此外,案例教学还适用于职业学校的教育,有助于落实能力本位,提高德育课的亲和力。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1、启发性和创造性

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打破了以往“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将传播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这样既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可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批判性,并且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2、参与性和互动性

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式的教学,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它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基础,无论是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还是案例评价,甚至在案例收集整理的过程中,都体现了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

3、情境性和现实性

案例教学是以真实具体的案例为教材的背景,有的甚至可以对号入座,使学生感觉像是身临其境。教材所提供的案例,其主人公大多是职校的毕业生,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像发生在身边的事一样,会使学生感觉分外亲切。

三、案例教学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突生变化,要求师生之间具有很高的配合度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是实用性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涉及了广泛的知识面。教师对教学中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要有一个细致的了解,还要求教师对课堂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控,将不同观点产生的分歧向着纵深方向引申,指导学生去研究案例所揭示的思想、本质,深化知识体系。

现阶段,很多老师都缺乏对职业理论的认识以及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对案例教学的方法也缺乏深刻的理解,在讲课时总是照本宣科,与实际生活脱轨,使课堂沉闷枯燥,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案例的内容缺乏较强的针对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努力求知。案例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要选好案例,这对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的教材,虽然每一章节都引入了案例,但案例的内容过于陈旧,与现实生活差距甚远,不符合教学的需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

3、缺乏规范的考核体系,教学效果不明显

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比较单一,常把考试当成唯一的考核标准。这就使得学生即使不认真学习,不积极思考,只要在考试之前死记硬背,也可取得较好的成绩,从而使学生懒于学习,疲于思考,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有许多教师太过于目的化,只一味的引导学生去追求正确答案,使学习趋于教条化。还有老师只单纯的注重形式,表面上热闹生动,实际上却并未给学生带来多大的触动,这种做法是舍本求末的,是不可取的。

四、完善案例教学的方法和建议

1、学校应努力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源,提高软硬件设施水平

学校应为案例教学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学校及其相关部门应尽可能的配合和支持教师开展案例教学。

2、学校应开辟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1)必须改变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的考核方式,不再单纯的以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而是要促使学生认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注重教学的过程及结果。

(2)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这样既可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又可锻炼学生的胆量,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活跃,有助于增强案例教学的效果。

(3)指导学生课后运用所学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能力,为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对“认知”那一部分的内容要做到真正的掌握和理解,“应用”的部分要求学生要学会分析判断,并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3、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师能力的高低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教师本身,应该积极的接受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功底。另外,教师还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留心观察,认真收集各种案例,通过电视、网络、书籍、报纸等多种途径来进行案例的收集,关注时事,紧跟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使案例教学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中得到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苏龙来。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案例教学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7,(12).

[2]蒋俊凯。 浅谈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以“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为例[j].教师,2010,(04).

职业道德教案 篇三

档案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机密。档案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档案建设,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逐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卓有成效地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不仅是档案工作自然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各项方针、政策、路线的需要。搞好档案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一、档案管理职业道德的内容

档案管理职业道德是指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所遵循档案职业行为规范。档案管理职业道德是档案管理人员在长期的职业经济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调整档案管理人员与社会之间、档案管理人员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职业道德、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档案管理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所要求的共同职业道德在档案管理职业中的具体化,在档案管理工作者中提倡一种特殊的调整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档案管理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社会关系的反映。档案管理职业道德规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热爱档案岗位高度负责奉献

爱岗敬业是档案管理职业道德规范的首要前提。档案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作为煤炭建设行业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煤炭建设行业档案管理法规,杜绝、失职、渎职。要干一行爱一行,为档案事业甘洒热血。要用一流的作风、一流的投入、换取一流的成果、创造一流的业绩。

2、精通档案业务提高管理水平

精通业务是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情况,依据有关规定,作出档案管理判断,并对这种事项进行纪录和反映,而且还要向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首先,档案管理人员应达到相应的专业技术标准的要求,这种技术标准是不同层次的档案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能力水平,是保证业务技术能力的重要措施。其次,档案管理人员应通晓并遵循国家及本单位的有关规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法制制度的不断颁布和实施,档案管理人员还应不断学习、更新和充实专业知识,以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但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应遵守这些规定,特别是在与有关方面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应敢于坚持原则。再次,档案管理人员应勤勉敬业,以积极的态度去工作。

3、坚持立党为公做到客观公正

常言说:“心底无私天地宽”。立党为公,客观公正是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也是档案管理工作最主要的职业行为。客观公正是指履行职能时,摒弃个人私利,避免各种可能影响其履行职能的利益冲突。因此,党案管理人员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4、保守档案机密做到诚实守信

有位哲人说的好:“保守机密,慎之又慎”。保守档案机密,做到诚实守信,乃是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层人员,掌握着大量属于秘密的资料,档案信息涵盖各个环节的方方面面。在市场竞争日益残酷的今天,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对本单位科技、人事等信息秘密,严格保密。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尽最大的努力,围绕单位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切实做到诚实守信。

5、参与企业管理当好领导参谋

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参与企业管理,简单地说就是间接参加企业管理活动,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当参谋,为企业管理活动服务。更进一步说,参与企业管理就是档案管理人员通过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所服务主体的管理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决策而收集处理和提供有用的档案信息。

6、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奉献社会

强化服务是指加强档案管理服务意识,树立档案管理服务思想。这也是档案管理职业道德内容中一个重要方面。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1)档案管理职业是社会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窗口。(2)强化服务是提高档案管理职业声誉的重要途径。(3)强化服务、奉献社会,是档案管理职业道德的最终归宿。

二、加强档案管理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档案管理职业道德不但是档案管理人员行为层面的约束,而且是档案管理人员思想观念的约束。加强档案管理职业道德建设,可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境界,制约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

1、加强规范建设抓好舆论导向

加强档案管理职业道德规范,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档案管理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档案管理职业道德的宣传,积极发挥思想文化阵地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引导档案管理人员,唱响主旋律,把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上来,为规范档案管理秩序,促进档案管理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2、健全法律法规强化保障体系

健全档案管理职业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体系,是促进档案管理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因此,必须努力做到:(1)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在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法律、法规时,要充分体现档案管理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为档案管理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2)各级部门要加强档案管理职业道德的监督和评价工作,把档案管理职业道德建设纳入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工作之中,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从业行为。(3)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循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表彰和惩罚,建立起档案管理职业道德的惩罚机制。(4)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制度。(5)各级档案管理部门继续抓好先进档案管理集体和先进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评先创优表彰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作用,使职业道德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密切结合,促进档案管理职业道德建设。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优化道德建设环境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环境可以造就人,环境可以改变人。档案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牵涉人员多,是社会工作的一部分。当然应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为落脚点。要大力提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廉洁自律、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以学习、宣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基点,引导广大群众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道德基础。构建优越的社会环境。

4、建立相应机制,增强责任意识

职业道德教案 篇四

1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功能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职高学校一门十分重要的德育课,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一直是教师们思考的问题。案例教学法,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符合《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教学目的和宗旨,并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职业道德与法律》课,首先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把经过精心准备的案例交给学生,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具体生动的事例,并组织他们开展讨论,最后山教师进行总结和讲评。由于每一个案例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新奇的事物对学生有特殊的吸引力,从而可以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讨的热情,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授《预防一般违法行为》时,我设计了生活中典型违法行为的案例,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并运用图表对本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最后利用学生从网上寻找的相关法律案例,对本节课的难点进行巩固,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1.2有利于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

在以讲授理论为主的课堂中,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一种孤立的易遗忘的抽象认识。而案例教学法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例如在讲到《爱岗敬业立足岗位成才》这课时,给学生播放全国劳动模范马班上的邮递员土顺友的事迹资

料,有助于学生理解爱岗敬业的含义和意义,再播放一段爱岗敬业模范世界一流桥吊专家许振超的影像资料,有助于学生对“敬业”的理解,启发学生做事情要精益求精,不断创新。

1.3有利于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契介点

案例教学法,把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问题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讨论和分析,不仅符合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同时也为理论联系实际找到了契合点,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运用所学得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讲《正确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时,我选择了一些典型的案例来讲解,这些案例涉及到社会上大家所关心的现实问题,如房屋合同的订立,旅游中遇到的合同纠纷以及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等等。从对这些案例的讨论中,使学生不仅感受到合同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认识到了学习有关合同的法律知识,学会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的重要意义,看到了法律理论和社会实践的密切关系,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2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形式

2.1用案例讲授法例证观点

这种方法把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进行揉合,是我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一般分为四个步骤:一是先让学生阅读或观看案例材料,接着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归纳出相关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最后,教师再对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的、简略的讲解。这样通过教师对案例和课程内容的讲解,使案例与课程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

2.2用案例模拟法创设情境

这种方法需要教师以生动的实例向学生提供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模拟情境中的问题。如果教师在案例讨论中能够设置高度仿真的问题情境,那么,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洞察力与想象力。如讲《崇尚程序正义》时,我先选用了法庭审案的影像资料进行讲解,然后再模拟法庭的活动,这样以自观的材料,生动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领悟法律程序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切实增强程序正义观念。

2.3用案例讨论法协作探究

这种方法是案例教学法的常见形式,一般步骤是:先让学生熟悉案例材料,接着提出课前精心准备的问题,然后,把学生分组并让他们进行讨论分析,最后,从学生们的讨论结果中引导他们总结相关理论。如讲《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时,我让学生去亲身观察、发现生活中和校园里违背礼仪规范的现象,并提出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看法,在课堂上分组开展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最后我概括点评。这样做使学生从浑然不知的当局者变为清醒的旁观者,许多平时不以为然的小事和小节,放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中被放大了,正确与错误产生强烈的对比,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3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3.1学生主体原则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教师由传授者变为组织引导者,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分析案例,多方查找资料,积极参加讨论,撰写分析报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精心选择案例,设计教学过程,创造融洽气氛,适时参与讨论。

3.2激励参与原则

高度的参与性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特征,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确保案例教学的成功。《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多是大班上课,这就需要教师在案例教学进行前做必要的说明和动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并制定适当的分组和考核办法。

职业道德教案范文 篇五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各种案例来开展教学活动。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需要,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或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探索的过程。

一、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学的重要原则。案例教学法是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人类的基本认识规律是由现象到本质,由大量的、合乎实际的感性认识,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案例教学法从案例(感性认识)入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在分析事物时,要从特殊的具体的现象开始,然后上升到普遍的抽象的理论,再用得出的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案例分析法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二、案例教学法的过程

1.选择案例 这是案例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基础环节。选择的案例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同时又要贴近生活。不能随意选一些牵强附会的东西,基至一些小道消息作为案例。此外,还要收集、整理与大纲要求相符的案例,特别是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的案例。教材上的案例在教学中应重点选择。

2.讨论案例 这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环节。教师可布置学生事先预习书上案例,然后组织陈述、讨论。也可将另外准备的案例展示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置身于案例的环境之中,真正从当事人或企业工作岗位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同一个案例,每个学生可以发掘出不同的意义。有的只能找到浅层的信息,有的则能得出透彻的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剥去非本质的细节,揭示其内部特征。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把案例中的内容与相应的理论联系起来。为此,教师要做好启发引导工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独立思考,大胆地交流研讨。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即使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偏离了正确答案,也不要急于评判,可以让他们自己反省,自我更正,使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不仅使学生学习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勇气和胆量等。

3.案例评价 这是对案例讨论的总结,指出讨论的结论意见,进行补充与提高性讲授等。主要由教师来做,引导学生辨清是非曲直,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评论案例也可以发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三、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1.案例教学要有针对性

(1)针对学生思想实际。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面临的对象是职高新生,这些学生是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失败者,内心深处充满自卑,对社会了解不多,对职业了解甚少,甚至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认真的思考,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择业观有待形成。由于先选择了专业才进行学习,他们对自己将来有可能从事的职业非常渴望了解,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但又感到前途未卜。因此,这是进行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育的最佳契机。  在选择案例时,尽量选择中职学生成功的案例,最好是本校或本专业的,让学生不觉得遥不可及,感受到"行行出状元"的真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热爱所学专业。

(2)针对学生所学专业。中职学生往往重视专业课,忽视文化课,不喜欢德育课。这门课要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热爱即将从事的职业,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在教材中,很多内容与专业结合紧密。如,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群,以及不同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不同职业对人的性格、能力、兴趣的不同要求。这些内容,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教材不能一一列举,就需要德育教师虚心向专业老师学习,了解本专业开设了哪些课程,基本要求和范围是什么,与将来的职业有何联系等。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而不是空洞的说教。笔者请专业老师在德育课上讲?quot;相关职业群和资格证书",学生了解了将来自己可能从事哪些方面的职业,有哪些职业资格证书可以报考,怎样报考等,反映良好,也促进了专业课和德育课的学习。

讲"职业与职业能力"时,请了本专业一名在市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的同学,以现身说法告诉同学们他是怎样学习专业课的,怎样形成了自己的职业能力。这使教学重点迎刃而解,收到一定的德育实效。

2.案例教学要有目的性 教学大纲指出:"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激发职业道德情感,指导职业道德行为,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行为训练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案例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去引导学生追求一种正确的答案,追求这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教材上结论性的语言学生在生活中时有所闻,并不陌生。案例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在案例讨论或辩论过程中越辩越明,互通有无,由记"条条"到信"条条",把德育主线落在实处。

讲"职业素质及构成"时,选择了"从水电工到首席董事"的案例。首先设问:"徐虎为什么会成功?"多数学生归纳出"态度热情,技术熟练,服务良好"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仅有这些就一定能成功吗?"学生谈到"还要品德高尚,讲职业道德"。为了使学生的讨论更加深入,教师不断提出假设:"假设徐虎是个文盲,不懂管理,能成为物管公司的首席董事吗?"让学生辩论。这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真正意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劳动者,不仅要有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高超的专业技能素质,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这五方面缺一不可。

3.处理好自选案例与教材案例的关系 教材每节由案例引入,从教学重点的实际需要出发,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且均是针对本节内容的综合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选用。但由于各地情况不一,教师在教学中可有选择地使用。笔者所在学校位于城市,因此在"职业选择的竞争意识"时,选择了本校一名毕业生的案例。这位毕业生在找工作中历经挫折却自强不息,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大型跨国集团的主管。学生讨论为什么竞争会这么激烈,自己所学专业有什么优势和前途,如何使自己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等。

职业道德教案 篇六

职业道德教案

课 题:2.1职业道德的特点、核心和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了解道德与职业道德的联系与区别;职业道德的特点。

2、要求学生理解道德、职业道德涵义、核心、核心、基本原则和五条基本规范涵义、意义、3、能举例说明所学的知识和原理,并能在实际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的原理分析、解决所碰到的实际问题。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集体主义的精神,教学重点:职业道德的特点、原则 教学难点:职业道德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道德内涵:

1、从常见的行为导入引出道德的内涵

提问1:请同学列举平时生活中哪些是道德行为、哪些又不是道德行为?

2、用名言警句引出道德的内涵:

*康德————“在这个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的内心崇高的道德。” *普鲁塔克————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美国的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的道德准则:(1)(1节制欲望:在晚饭和喝酒上要有节制;自我控制:对待别人要能克制忍让,不可怀有仇恨;沉默寡言:少说废话;有条不紊:所有的物品都要井然有序,所有的事情,都要按时去做;信心坚定:信守诺言,出色地完成你所承诺的任务;忠诚忠实:不要说有害于人的谎话,要表里如一。

3、用典型的事例引出道德的内涵:

举例:退休邱大妈每月退休金才200元,一次在路上(无人)拾到10万元,归还失主。提问2:道德的内涵

(1)调节个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内涵分析:(2)社会舆论 P参59-60(3)个人内心信念

4、道德的特点:

具有阶级性、历史继承性、实践性。

5、道德的实质:是社会生活对人们的一种要求。提问3:“以德治国”是谁提出来的?P参61 “德”的内涵很丰富,包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包括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信仰、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职业道德的内涵 阅读案例: 提问4:从小周的身上你能说出职业道德的内涵、及作用?

1、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提问5:如果我是一名教师、护士、军人、法官将如何体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列举现实生活中护士、教师、军人、法官的职业道德。提问6:每个从业人员为什么要遵守职业道德?

2、职业道德的作用:

(1)协调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规范职业行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2)维护党的形象,提高政府的威信,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3)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主要内容,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内在要求。三)职业道德的特点: 职业道德特点

行业性 广泛性 实用性 时代性

2、行业性:职业道德只适用于特定的职业活动领域。如:医生对特殊的病人说“假话”(职道:允许)记者为有偿新闻说假话。(职道:不允许)

2、广泛性:只要有职业活动,就体现一定的职业道德,它渗透职业活动的方方面面。

如:领导干部代表,孔繁森、李国安等; 普通工人先进水平代表,徐虎、周宁芝等。

3、实用性:职业活动的行为用条例、章程、守则、制度、公约等以简明的形式做出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时代性:职业活动代代相传,所以不同时代的职业道德有许多相同的内容。但随时代的变化,职业道德具有时代的特征。

(四)道德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道德是职业道德的基础;

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职业活动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小 结:学生回顾职业道德的特点和核心 作 业:课后题

课 题:2.1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心、基本原则涵义

3、能举例说明所学的知识和原理,并能在实际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的原理分析、解决所碰到的实际问题。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集体主义的精神,教学重点:职业道德的原则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集体主义的精神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二、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导入:职业道德原则是什么? 讲授新课:

提问7:案例:小周的事迹,展现了一种什么思想和精神?

职业道德的核心 是为人民服务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集体主义

为人民服务(灵魂):是一切向人民负责,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准则。

提问8:为什么为人民服务是职业道德的核心? A、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符合社会生产目的。B、体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际关系的本质; C、贯穿职业道德的各条基本规范中。

举例:“真诚献乘客——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李素丽的事迹”(四心:热心、细心、诚心、恒心“)P参78-80 集体主义:是处理个人与社会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是调节人们职业活动中相互关系的众多规范和范畴的基本的出发点和最重要的指导原则。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思想道德情况的实际可分三类: 一是无私奉献;二是先公后私;三是顾全大局。P参62 如何坚持集体主义?

最重要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具体讲:

1、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

2、兼顾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使之共同发展;

3、坚持集体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小 结:举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职业学校毕业生聂志强的事迹。作 业:P69-71思考与训练

课 题:2.2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爱岗敬业的含义及行为要求;明白诚实守信不仅是职业活动的道德准则,而且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教学重点、难点: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读实守信在职业

活动中的主要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上节课我们讲了职业道德的特点、核心和基本原则,这节课我们继续讲第二节: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二、讲授新课: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一共有五条:爱岗敬业、诚实计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今天,我们先来学习 前面两条:

1、爱岗敬业,2、诚实信用。

(一)爱岗敬业(板书)(投影):两件不寻常的礼物。

1、爱岗敬业的含义(板书)

2、爱岗敬业的行为要求及其表现(板书)a)勤业(板书)

(投影)A、业成于勤 B、勤能补救你的缺陷 b)精业(板书)(投影)精业成就人生 c)乐业

(投影)比勤业更高的境界

小结:爱岗敬业,用一句通俗说就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课堂作业:书p66《交流研讨》。让学生展示自己所画的漫画,从正反两方面用

漫画形式加强对爱岗敬业的认识。

(二)诚实守信(板书)

1、诚实守信的含义(板书)

2、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板书)

(投影):一诺千金(让第一小组派两位同学上讲台讲解故事并总结对诚实守信的看法)

提问:与同学、朋友、家人相处应该怎样做到诚实守信 引出:一个人要诚实守信,一个单位也是如此

3、诚实守信在职业活动中的主要表现(板书)(1)、诚信无欺(板书)

(投影):精诚所至(让第二小组派两位同学讲解故事并总结对诚信无欺的看法)

(2)、讲究质量(板书)

(投影):“温州鞋”(让第三小组派两位同学讲解故事并总结对讲究质量的看法)

(3)、信守合同(板书)

(投影):不守合同的案例(让第四小组派两位同学讲术事例并总结对信守合同的看法)

小结:诚实守信要求人们做到诚信无欺、讲究质量、信守合同

三、本课小结

四、布置作业:书P96《交流研讨》第一题、第二题 附:板书设计:

第二节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一、爱岗敬业

1、爱岗敬业的行为要求及表现 i.勤业、ii.精业 iii.乐业

总结: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二、诚实守信、1、诚实守信的含义

2、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3、诚实守信在职业活动中的主要表现

i.诚信无期 ii.讲究质量 iii.信守合同 课 题:

2、2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教学目的:

1、了解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和涵义、意义、基本要求。

2、能举例说明所学的知识和原理,并能在实际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的原理分析、解决所碰到的实际问题。

4、通过本意学习,增强服务意识、公正意识、奉献意识。教学重点:职业道德规范的三条原则的内涵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公正意识、奉献意识 教学方法:案例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一)爱岗敬业 1)涵义

爱岗: 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敬业:就是以恭敬、严肃、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专心致志。

举例:关于营业员“一口清”、“一刀准”、“一把准”、“活地图”等。P参81(9)2)爱岗敬业的意义

1.爱岗敬业是服务社会、贡献力量的重要途径。2.爱岗敬业是各行各业生存的根本。3.爱岗敬业能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3)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1、要乐业; 体现在职业情感、职业行为两个方面

举例:环卫工人:“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净”和“辛苦我一人,造福千万家”。

2、要勤业;指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刻苦勤奋,不懈努力。举例: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如:海关干部抵制各种大大小小的诱惑;板道工坚守岗位等等。

又如:刻苦勤奋,不懈努力。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3、要精业:对本职工作业务纯熟,精益求精。要好学进取、要不断追求高质量、要不断开拓创新。

刚才讲的“一口清”、“一刀准”、“一把准”、“活地图”

4、乐业、勤业、勤业三者关系:

乐业 是爱岗敬业的前提,是一种职业的情感; 勤业 是爱岗敬业的保证,是一种优秀的工作态度; 勤业 是爱岗敬业的的条件,是一种执着的完美的追求。

(二)诚实守信

1)涵义:诚实:就是真心诚意,实事求是,不虚假,不欺诈; 守信:就是遵守承诺,讲究信用,注重质量和信誉 2)诚实守信的意义:

诚实守信是各行各业的生存之道。

诚实守信是维系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必不可少的道德准则。举例:“同仁堂”集团公司P82-83 3)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要诚信无欺;要讲究质量;要信守合同。

举例1:山东青岛海尔集团讲诚信,高质量的海尔产品走向世界,利润滚滚而来。

举例2:重庆虹桥垮塌,不讲究质量造成的后果。P参81 举例3:一份荒谬的合同P参81

(三)办事公道 1)涵义:公平、公正。

“公正是各种美德中享誉最高的美德”-------西赛罗 2)办事公道的意义:P88-89 办事公道有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办事公道是市场经济良性运作的有效保证。3)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要客观公正;客观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不加个人偏见;公正就是正直,没有偏私

要照章办事。照章办事就是严格按照章程、制度办事,不打折扣,不徇私情

举例“办事公道的法官”P参81-82

(四)服务群众

1)涵义: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2)服务群众的意义:

人生价值在服务群众中得到实现 市场经济呼唤服务精神 社会文明需要服务精神

举例:海尔集团的一系列现代营销服务观念:P91(一证件;二公开;三到位;四不准;五个一)3)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要热情周到、要满足需要、要有高超的服务技能

举例1:全国特级劳模年景林:“三心”、“四为”、“五个一样”、“五个劲儿”

举例2:人国职业道德标兵---徐虎:“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及时为住户排忧解难,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举例3:“白衣圣人”—吴登云P参82

(五)奉献社会

1)涵义:就是把自己的知识、才能、智慧等毫无保留地、不计报酬地贡献给人民、社会、国家,并带来实在在的益处。2)奉献社会的意义:

有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无私精神。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举例1:“同仁堂人的经营宗旨”P参83(14)3)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

把公众利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这是每个从业者职业行为的宗旨和归宿。

检验职业道德的最终标准:-------(邓小平)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小 结:思考与训练:

职业道德教案 篇七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

营养配餐员(高级)

执教:李海芸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营养配餐员职业概况 职业名称:营养配餐员。职业定义:根据用餐人员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运用营养学的基本知识配制适合不同人群合理营养要求的餐饮产品的人员。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二个等级,分别为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为什么要培养“营养配餐员”?

“营养配餐员”是造福全民的职业

(1)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指出:要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提高城乡居民营养科学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引导全民族科学、合理地进行膳食消费,并把营养、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内容(比西方发达国家晚)。

(2)“营养配餐员”是造福全民的职业,通过营养知识的普及,使群众接受“科学的饮食方式”,从“吃饱求生存”向“吃好求健康”的方向转化。使每个家庭有效地保障和提高健康素质,防病于未然。使我们国家有限的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提高中华民族健康素质,有效地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为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3)“营养配餐员”是保健医生

中国有13亿多人口,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下,患病的人不在少数,人们往往都是得了病以后才忙于治疗,高昂的医疗费用不仅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增加公费医疗的投入与医疗保险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有重视膳食平衡和营养知识的普及,才能将庞大的医疗开支节省下来。加大营养知识宣传和教育,使人民群众关注营养,并在生活实践中贯彻“平衡膳食”的原则,就可以直接减少全国的患病人数,最终节省可观的医疗开支。这对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来说更为重要!

(4)理念的变化

从“吃饱求生存 ”到“吃好求健康”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深入、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吃饱求生存”、“好吃求口味”,向“吃好求健康”的模式转化。过去物资短缺、食物单调,想吃的东西买不到,现在商品琳琅满目,许多人却又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应当怎么吃了。

(5)巨大的社会需求催生了 “营养配餐员”

伴随食品加工业和餐饮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广大国民伴随不断提高的营养认识水平而产生的、对营养配餐专业人员的总体社会需求,“营养配餐员”,正是适应了这种社会需求。因此不难看出,面对上述如此巨大的餐饮业队伍,培养为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服务的、可熟练地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进行营养配餐的专业人员已时不我待!。国外的健康研究发展状况

(1)日本为改善国民体质的营养立法

日本的国民营养状况改善和体质的增强已经得到世界的认可。其人均预期寿命已居世界之首。

在1931年,日本18岁男青年的平均身高仅为161.8厘米,女青年的平均身高为151.2厘米。二次世界大战后,40年代后期,日本在经济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了改善国民的营养状况,先后颁布了与营养相关的三个重要法律:营养士法、营养改善法、学校供餐法

日本执行营养法的收效

随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转,日本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得到明显改善,1960年1975年,日本青少年男女的身高每10年就分别增长了2.8厘米和2.5厘米,1985年日本18岁男女青年的身高分别达到171.8厘米和157.8厘米,完全摘掉了矮个子的帽子。

日本1亿多人口中营养士总数达40万人,相当各科临床医生总数的2.4倍。培养营养人才的学校有200多所。学校层次较多,培养目标以及毕业后就业岗位也比较明确,在工作岗位上的职责分明。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1)人类需要健康

• 有如下这样一个生动的譬喻:

如果将一个人毕生从事的事业、成功、财产等等描述为下面这个巨大的数字的话:

***00000000………….这个数字中的第一个数字 1 就代表着“健康”,假如一个人失去了健康,那么再巨大的数字也会归于零!营养学的价值与目标

让全人类获得良好的营养—GOOD NUTRITION(营养食品)FOR ALL!——是营养学追求的崇高目标。

营养学研究的课题——“吃什么和怎么吃”,正是告诉人们应当如何科学地吃饭,使生命更具有活力和创造力;营养可以影响思想、行为和感受;营养与心理与生理状态有关;营养状态的好坏和膳食结构合理与否将决定生命的价值和个人的成就!健康长寿与膳食关系密切

谁都怀有“健康长寿”的愿望,但现实并非如此。由于“生活方式病”与日常生活习惯有关。世界第一长寿国日本,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其医疗费猛增。三大疾病——癌、脑中风、心脏病的死亡率已达总数的60%,糖尿病患者达1400万人。健康长寿与膳食关系密切

由于发现食品中存在着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第3次功能)的形形色色的生物活性成分以来,提高了膳食对健康关系的认识。为了防癌,保持和增进健康,探索食品成分及阐明其功能,对构筑健全的膳食生活进行了研究,也开始对味觉的神经生理学、以及咀嚼与口腔内食品物性开展了研究。

职业道德教案 篇八

关键词:会计专业 职业道德 建议

会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现代会计经过近七十年的发展,职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技术的进步掩盖不了许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从国际到国内的一些典型事件,都不容置疑地说明了一个问题: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比会计职业技术更为重要。当前,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职业道德不够规范。他们受不良社会风气和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平的影响,往往会做出一些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行为,甚至达到职业犯罪程度。各种会计违法的报道也屡见不鲜,那么如何在源头上杜绝各种违法,会计类专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实践,谈谈加强中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会计专业文化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专业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专业文化建设的难点是如何将职业道德教育融于专业文化建设的始终。中职学校会计类专业要努力开拓新形势下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校工作计划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的始终,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文体活动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通过制定学校的会计专业文化建设总体方案,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方案之中,明确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党团组织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应当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界定各自承担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职责。

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构建“三位一体”的分层次、分阶段、多形式的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体系 。学校在制定会计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应分“专业入门教育法律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三个层次设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系列课程。从新生入学开始,在各个学期设置不同课程或讲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地对学生进行系统完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二、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加强职业道德学习

会计专业虽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列为专业核心课程,但学习的目的仍然是围绕考证。中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也不可能通过一两门课程就达到效果 所以需在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在进行专业理论教学时,教师除了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外,还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融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如在讲授专业核心课程时,结合现场需要可适当增加职业道德内容。也可将案例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违规会计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在原因,通过讨论分析职业道德冲突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职业道德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和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如在讲到一些企业将本应费用化的利息支出进行资本化,虚增当期利润,以达到粉饰会计报表的目的等违规行为时,教师应及时指出,这是会计法规所不容许的,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抵制这种违法行为,使知识的外延得以延伸,陶冶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操。在校内实训教学环节,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训中要注意变换学生的岗位角色,使学生熟悉实际工作中的业务处理流程,了解各岗位的职责要求,让学生亲身实践,深刻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知识。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并将实践中遇到的有关职业道德问题加以整理,作为案例教学的内容,补充教材的理论知识,化解学生在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认知矛盾,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基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性,教师只有通过平时细微的量的积累,寓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于各门课程之中,才能培养出综合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

会计职业道德理论、原则一般较枯燥、抽象,若按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不易真正领会,甚至会反感。教师在讲授会计课程时有意识在课堂上结合相关案例资料,鼓励学生思考,这是培育学生快速思维的有效形式。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取得好的效果,一是选择好案例。案例的选择主要围绕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但同时要注意与学生已掌握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会计从业资格的班级时,针对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岗前培训”,因此选择的案例侧重于会计未来职业道德的内容,这些案例除了涉及道德决策外,少不了涉及会计学许多理论和实务问题。因此,学生通过案例研讨不仅能使自己思考在各种情况下做出怎样的决策,而且还有效地复习和巩固了已学过的会计知识,并且使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得到灵活运用。二是要对案例内容作好充分准备。教师不仅要熟悉案例,而且还要尽力收集其他辅助教学材料,如各类专业性报刊上有关论文、观点等。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使学生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了所学的相关会计专业知识,提高了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培养了道德观念。

四、重视会计的师德建设,言传身教。

学校是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而教师更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的直接影响者。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帮助他们在学习阶段就为将来走人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打下良好基础。这就要求在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加强会计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不仅是会计专业技能上的良好素质,还包括了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更自觉地接受职业道德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职业道德教案范文 篇九

关键词:职业道德;案例教学法;实施方式;思考建议

职业道德是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基本职业素养。日常教学中,单纯的理论传授,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融化为他们的内在品质,因此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应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就是其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首创,正是由于该学院对案例教学法的成功运用,才使得它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它在课堂教学领域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简言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核心在于“案例”,由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回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提升学生高层次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式

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情景的互动历程,影响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师、学生和案例。如何在高职职业道德课教学中运用好案例教学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案例的选择和设计——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案例是教学的主线,贯穿一堂课的始终,起组织教学各环节的作用,是学生获得认知的载体,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它决定案例教学的效果。精选出的案例应当具有思想性、新颖性、可讨论性、职业性等特点,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学理论的案例。本人认为,案例的选择和设计要做到:“例”“理”“德”相结合,寓“理”于“例”之中,寓“德”于“例”之中。

2、案例的呈现和展示——实施案例教学的有效方式。

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呈现案例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心理学家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时间中,开头的十分钟的效果是最佳的,在上课开头呈现案例,可以起到致趣、动情、引思的作用。

案例的展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教师印发的案例;教师口述表达,它适用于情节比较简单的案例;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案例;课前布置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的案例等等。但不管使用何种展示方式,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或情境当中,为后面的分析探究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3、案例的探究分析——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

案例的探究分析即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案例展开讨论,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体或核心环节。讨论案例时,最根本的一条原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职责是适时地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形成共识。通过讨论达到以“例”明“理”,以“理”释“例”,以“例”明“德”,以“理”导“行”的目的。

三、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成效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突出职业道德课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的新的教学尝试。本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主要体会有:

1.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以“行为导向”的现代职教教学理论为基础,强调在教学中应将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相互交流,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课堂上积极思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2.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通过师生针对实际问题的共同分析,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师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主观愿望,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互动,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案例分析中以案论理、启发思考、教学相长等特点,促进二者的交互影响,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职业道德课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此,必须了解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师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收集、整理、编写出反映社会现实且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案例。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平等信任的关系和畅所欲言的思想交流,既有利于教师联系社会实际开展教育活动,也为联系学生的实际思想和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对案例教学法的思考与建议

案例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要真正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既要科学地运用该教法,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教学的采用,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融汇贯通;既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又要求教师更加重视改革开放的社会经济实际,对现实中的问题保持高度敏感,不断地从实际生活中求索适宜教学的案例,

2、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是案例教学的本质体现,也是根本指导原则。职业道德案例教学,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要通过设计具体情境,鼓励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在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都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始终发挥指导作用。

3、要注意案例素材的选择

案例素材的选择要富有时代气息、要联系学生实际,突出专业特点。我国职业院校所用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是通用性教材,专业性不强,不能体现行业特色,因而效果不佳。案例的选择只有切合学生实际,从学生以后的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才能自觉接近案例情境所给予的各种刺激影响,通过主体的作用,内化为职业道德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乃是“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可通过案例教学创设德育情境,克服教学中的理论灌输,这既是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当代道德教育转型的实践方式。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职业道德教案 篇十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会计人员经常会陷入道德两难的困境,因为他们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服从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具有双重身份。由此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案件也屡见不鲜。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课程中就包括职业道德教育。但是,道德水准的提高、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这种边工作边教育的方式属于治标不治本,效果并不显著。要从根本上做到“操守为重”,应该从培养会计人才的高校教育入手。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践者们就呼吁增加道德指导,尤其是对会计学专业的学生。Cohen和Pant(1989)指出,虽然还没有达到实践者的期望,但是针对会计师所作的道德指导已经增加了很多。许多组织建议将道德教育加入到会计课程中,如美国会计学会的会计教育未来结构、内容和范围委员会(1986)、国家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1987),以及美国商业学院联合会(1988)。上述研究的结果还不足以论证会计师或会计专业的学生显示出的道德发展水平是否受到了道德介入的影响。Jeffery(1993)对比了同一所大学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道德发展水平,得出的结论是:低年级的会计学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更高的道德推理得分;高年级的会计学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更高的推理评分。Armstrong(1993)测试了独立的、给高年级会计学学生在选修课程中开设“伦理与职业作风”课程的效果表明,参加“伦理与职业作风”课程的学生在伦理发展水平上有显著的提高。Borkowski和Ugras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伦理状况进行的调研表明,本科生在遇到伦理难题时更加公平一些,而研究生相对来说更加功利一些。Langenderfer和Rockness(1989)对道德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大多会计课堂上的道德教学均遵循“教授法规”的方法,即对会计道德的教育重点放在学习法规条文、遵守法规上,而不是优先的道德问题和道德行为上。结果是学生可能开始把职业法规看成是所有道德智慧的来源,很可能对这些道德法规本身的含义以及这些道德法规所没有包括的其他道德l青景不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这种依赖于道德规范来决定什么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行为,将对道德判断的责任从个人转移到了法规上。然而,现行的法规可能不会引起更强的道德意识和更浓厚的道德氛围。“教授法规”的教学方法似乎制约着对学生思考能力、解决道德冲突以及处理会计职业中的不确定性能力的培养。

我国现代会计先父潘序伦曾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他把“诚信”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要做好会计工作,就必须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项怀诚的研究认为,目前我国会计学历教育中没有把职业道德作为单独一门课程纳入会计学科体系,会计学科设置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叶陈刚对会计道德教育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其研究表明,我国教育体制中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德育课程实际上并不存在,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和发展仅仅以政治课作为代表,大部分学生并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我国绝大部分高校没有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会计专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与经济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制,缺乏综合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穿插相关案例。

纵观国内外有关会计道德教育的研究发现,以上研究只注重课程设置、开设会计道德课程的时间、教学方法和诚信教育。虽然对会计道德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缺乏对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具体内容的系统研究。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设计

会计是一种技术性与政策性很强的职业,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关系到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分配。每一位会计人员所提供的经济信息都是社会进行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作为国家、集体利益监督员的会计人员,既要深刻认识本职工作的职业价值和社会地位,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为此,高校应调整会计学专业现行课程设置计划,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德育教育。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既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培养,更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会计法纪教育等纳入教学计划。在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提高会计人员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使在校学生通过会计职业道德学习,切实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对社会经济秩序的影响,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高校应将会计学专业教育与道德问题联系起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一)职业品德教育 在企事业单位中,会计工作虽然重要,需要经常接触金钱等财产物资,但具体工作却十分平凡、琐碎。因此,职业道德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并具有好的思想品德。具体地说,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会计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会计工作的艰巨性,热爱会计事业,把个人的理想同会计职业发展结合起来。会计教育作为整个经济管理专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素质教育为主导,职业道德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并具有好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原则性、坚韧性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在高校会计学专业就读的学生绝大部分是会计队伍的预备人员,在校学习期间是他们的会计职业情感、道德观念、是非判断标准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为保证进入到会计队伍的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学课程设置计划中应增加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从会计职业道德认识教育开始,逐步深入到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教育、意志和信念教育。

一是会计职业道德认识教育。会计作为一种职业在经济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增强对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的道德价值认识,是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为增强认识,应该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就专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范畴》课程。该课

程讲授的内容应当包括该职业的社会价值、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理想、职业品质等内容。通过系统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公与私、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提倡先公后私、重贡献轻索取。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自己选择行为和合理判断的能力,坚定会计职业道德信念,增强履行职责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实践表明,没有一定的会计职业道德认识,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对职业道德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形成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只有深刻认识会计职业的社会价值,才能认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

二是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教育。对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有了认识,不一定能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决策,因为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职业道德情感。通过了解该职业的社会价值、学习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学生对此只是有了理论上的认识,还没有将其运用于实践。而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是在处理职业活动中的各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情绪和体验,表现为职业自豪感、责任感等,对道德行为有极大的调节作用。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入学的第二个学期应当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模拟试验》课程。该课程的内容包括会计相关业务的处理及会计职业道德判断,目的是让学生在虚拟的会计工作中实践《会计职业道德范畴》课程内容,认识道德问题,在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否的假设下,分别作出职业道德判断。分析两种判断结果可能产生的不同后果,以此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责任。

三是会计职业道德意志教育。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克服一切障碍的坚强力量,它能够使一个人在道德行为中一贯坚持原则,自觉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会计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丧失原则。只有具有顽强意志的会计人员,才能抵制各种诱惑和外界压力。因此,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意志教育必须结合实践锻炼,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为磨练意志,应该在入学后的第三、四两个学期开设《会计假账的道德透视》课程。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义利共生原理、道德契约、会计败德行为分析等。目的是让学生正确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通过设置若干会计假账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剖析,探寻造假者和违法犯罪分子蜕化变质的人生轨迹;同时,在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让学生体会会计职业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二)法制教育 法制是道德规范中带有强制性的部分或最基本的部分。法制教育是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培养学生学习和执行有关法规政策的自觉性。由于会计工作涉及面广,法制教育的范围应尽可能广泛。具体地说,在大学会计教育中,必须尽快开设有关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经济合同法等经济法规课程,将相关法规知识渗透到有关会计课程中,把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纳入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就业前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会计职业道德。

(三)专业教育会计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职业,会计职业技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完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完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精通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会计职业道德得以存在的前提。对会计一知半解的人,根本不能胜任会《快回答·www.kuaihuida.com》计工作,至于是否遵循职业道德就意义不大了。因此,对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教育绝不能放松。虽然专业课程的开设目前已经比较齐全,但是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专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让学生在充分掌握会计理论的基础上提升专业技能,为日后的道德行为打下坚实基础。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法设计

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和专业胜任能力。要培养一支品质高尚、具有社会责任感、精通会计业务、通晓会计法规的会计队伍,不仅要在课堂上讲授上述设计的课程内容,而且还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包括以引入案例为主的案例教学法,旁听案件审判过程的现场感受法,以学习理论为主的系统讲授法,跟踪指导,模拟实验教学法等。

(一)案例教学法 道德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案例教育,借助案例既能够使学生对道德问题较为敏感,又能够增强对道德的感性认识。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学生从复杂的市场经济中吸纳开放意识,使用义利共生原理和道德思维方法识别案例中的道德问题,教会学生运用学过的《会计职业道德范畴》和相关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引导学生从违法者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处查找违背职业道德的原因,借以分析和巩固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结合学生作出的道德决策,让他们总结遵循职业道德的重要和违背职业道德的危害,并形成一个书面的分析报告。案例的选择应以剖析反面典型与宣传正面典型并重,剖析反面典型可以达到直观、形象、具体的警示教育目的;运用正面典型进行示范教育,可以弘扬正气,更加坚定自身的道德意志,增强未来会计人员固守职业道德的信心和决心。案例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老师出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另一种是学生自己搜集案例,自由组合成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方式均能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崇高职业品质的培养,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和研讨会计工作中发生道德冲突时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明确应当如何在不违背会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进行会计职业判断,为其进入会计行业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二)现场感受法 现场感受的教学方法是把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具体化、人格化,对学生极具感染力。通过组织学生亲自旁听法庭对违背职业道德案件的审判或先进的事迹报告(邀请一些具有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善于从日常小事做起的先进模范人物作报告),让学生自己感受道德决策的历程。学生在校体会不到整天与钱物打交道的会计工作的实质,如果采用现场感受的教学方法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可以聆听违规者的败德经过或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而且还能够强化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定遵守职业道德的决心,使那些有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的学生直观认识到“操守为重,不做假账”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彻底摒弃侥幸心理,切实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正确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三)系统讲授法 从道德理论到专业知识的系统讲授,使学生对职业道德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学习和吸收。系统讲授道德理论和专业知识是职业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讲授理论知识,使学生对职业道德行为的发生过程有一个理论上的认识,通晓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熟练掌握会计业务流程,为其做出的道德行为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跟踪指导法 建立日常的跟踪指导制度。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理论学习和实践情况建立评价、检查、奖罚制度,并记录存入个人档案,与将来就业岗位的推荐结合起来。通过日常检查,对坚持原则、社会责任感强、履行职业道德的学生要表扬奖励;对一般违反职业道德的学生,要批评并及时纠正;对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的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处罚”。通过跟踪指导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促使学生养成遵守职业道德的习惯。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上面这10篇职业道德教案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职业道德教案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