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教学相长范文(最新7篇)(教学相长的解读)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的《学记》。据传是(孔子)死后,他的学生们根据自己所听的教诲而编写的。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教学相长相关内容,快回答精心整理了7篇教学相长范文,欢迎查阅与参考。

教学相长 篇一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含义。最近,我教的一年级学生就给我上了一课。

一、案例陈述

经过新课程的培训和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在“让学生亲自经历将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西师大版“6、7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的例1时,我先出示了“老鹰捉小鸡”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这幅图,说一说图意,引导学生明确:要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用加法计算。接着问:“怎样列算式?”这时学生纷纷举起小手说出了与教材上“4+2=6”不同的好几种算式,像“2+4=6”、“5+1=6”、“1+5=6”、“3+3=6”、“1+3+2=6”……说出这么多算式,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那么这些算式有没有道理?于是我就问:“你们能说出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吗?”列算式的同学基本上都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列算式的理由。我对这些同学给予了表扬,鼓励他们能勤于思考、善于动脑。

二、案例反思

针对这节课出现的现象进行反思,有以下收获:

1.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是在其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一年级学生已有不同程度有关数的知识,也认识了0到5,学习了1到5的加减法,要相信他们能把“老鹰捉小鸡”例题分解为他们已经学过的知识,用这些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积极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平台。

2.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从一年级开始,倾听他们的发言,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给予恰当的引导和鼓励,使他们畅所欲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在课堂上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民主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正是因为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不同的算式。

3.要重视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学习数学。数学来源于现实又扎根于现实,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学生学习的素材,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理解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方法和进行数学活动的一般经验,发展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老鹰捉小鸡”这道例题所选择的素材就来自于儿童的实际活动,学生对这道例题可以说有着特殊的感情,对于学生的思维起着调动的作用,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想出不同的、合乎情理的算式。

4.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现在的学生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他们听到的和看到的也许我们这些老师还没有听到和看到,在一些方面他们比教师的见识广。因此,在教学中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要先让学生说说思维过程,再做出判断。

5.勇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教学互动,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霸主”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形成教师的一言堂现象,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接受能力差,甚至产生抵制情绪。教学相长启示我们,应该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要达到互动的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三个问题:提高兴趣,让学生爱学;着眼未来,让学生会学;知情合一,让学生乐学。要通过明确目标、提出问题、疑难剖析,师生共同参与,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实现教学相长。

6.不断反思教学行为,教学实践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促专业化成长。教师有无教学经验不在于他从事教学工作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他是否在不断地理解与思考。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去追求更加完美的教学艺术。教师的专业化道路不能止步于做一个会教书的老师,还应该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甚至是研究型的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著书立说,而著书立说的目的是为了教学。所以,善于发现和思考的教师才能构建富有创造力的课堂,才能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通过教学、反思、研究、实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实现了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范文 篇二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含义。最近,我教的一年级学生就给我上了一课。

一、案例陈述

经过新课程的培训和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在“让学生亲自经历将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西师大版“6、7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的例1时,我先出示了“老鹰捉小鸡”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这幅图,说一说图意,引导学生明确:要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用加法计算。接着问:“怎样列算式?”这时学生纷纷举起小手说出了与教材上“4+2=6”不同的好几种算式,像“2+4=6”、“5+1=6”、“1+5=6”、“3+3=6”、“1+3+2=6”……说出这么多算式,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那么这些算式有没有道理?于是我就问:“你们能说出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吗?”列算式的同学基本上都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列算式的理由。我对这些同学给予了表扬,鼓励他们能勤于思考、善于动脑。

二、案例反思

针对这节课出现的现象进行反思,有以下收获:

1.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是在其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一年级学生已有不同程度有关数的知识,也认识了0到5,学习了1到5的加减法,要相信他们能把“老鹰捉小鸡”例题分解为他们已经学过的知识,用这些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积极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平台。

2.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从一年级开始,倾听他们的发言,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给予恰当的引导和鼓励,使他们畅所欲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在课堂上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民主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正是因为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不同的算式。

3.要重视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学习数学。数学来源于现实又扎根于现实,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学生学习的素材,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理解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方法和进行数学活动的一般经验,发展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老鹰捉小鸡”这道例题所选择的素材就来自于儿童的实际活动,学生对这道例题可以说有着特殊的感情,对于学生的思维起着调动的作用,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想出不同的、合乎情理的算式。

4.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现在的学生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他们听到的和看到的也许我们这些老师还没有听到和看到,在一些方面他们比教师的见识广。因此,在教学中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要先让学生说说思维过程,再做出判断。

5.勇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教学互动,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霸主”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形成教师的一言堂现象,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接受能力差,甚至产生抵制情绪。教学相长启示我们,应该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要达到互动的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三个问题:提高兴趣,让学生爱学;着眼未来,让学生会学;知情合一,让学生乐学。要通过明确目标、提出问题、疑难剖析,师生共同参与,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 篇三

老师和学生,除了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同样是最好的朋友。他们之间相互储存,相互贯通。倘若没有老师,也就无学生之谈。没有学生也就无老师可言。他们在相互作用中自我发展。

老师和学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老师可以成为学生,向学生学习。学生同样也可以成为老师,教育老师,成为老师的老师。

记得有一年,我在读高中时,有一天物理课,老师讲完了课,离下课还有一会时间。老师说到我有一个光学方面的问题,是初三学生向我提出来的,我没解决了,老师如实说了出来,我们当时都很惊讶,初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教高中的老师都解决不了吗?再说我们都从初三过来的,光学那也没什么呀,同学们都来了精神,老师就在前面一边画图一边娓娓道来。等到我们听明白了,才知道这光学这道题真的很难解决。下课了也没解决。随着我们紧张的复习这件事也就逐渐淡忘了。大约过了十多天吧,又是物理课上,老师又把那道题说了出来,说是和其他的老师研究后,和那个学生一起,又找了大量的资料才算做了出来。把我们听的是目瞪口呆,同学们不约而同的鼓起了掌。那个提问题的学生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这就是后话了。同学们不但没有把老师看轻,而是为老师的那种求学态度所感染。

老师在和学生的交流沟通中,都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共同发展。“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倡导从学生与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学习的重要性,比如在我的信息技术课中,让学生多了解信息的发展史以及信息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好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与实用性。现在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难度,增加了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知识,多了实验探究活动,并且整本书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这本书从整体上尊重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利用好教材,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多给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体验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从中也体会到学好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每一章上完后,就让学生自己对本章知识进行整理,有些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有的用拟人的手法,有的用动漫的形式展现出来,既生动形象又有趣,又能很好地把知识体现出来,真有点让我佩服有些学生简值是天才,我都自叹不如了,通过这样一些活动,既培养和锻炼了学生,也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这对我的教学工作也有相当大的好处。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是开放的课堂,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解除对学生的束缚,改变教师单方面讲,单向灌输的做法,充分释放学生的能量,增强学生主动性,解决好课堂教学低效益的问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成功、体验成功出现的问题,恰恰是教师发展自己的起点,问题的解决过程恰恰也是教师获得并体验成功的过程,是可以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我以为,这种开放的、双向活动的课堂教学,已经丰富了“教学相长”原来的含义,即教与学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从而双方都得到提高,赋于了其新的含义,课堂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过程,也是教师体验成功的过程。许多教师都发现自己在一开始开放课堂教学尝试过程中,往往自己很被动,经常一节课都被“吊”在黑板上,没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感觉面对这么差的学生生源,又要少讲多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用这一方法实施课堂教学是无法达成效果的,因此教师产生一些情绪。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十分重视问题意识在思维和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他要求学生要“每事问”并提倡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此外孔子还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宋学大师朱熹也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著名学者陆九渊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有疑无疑,大疑小疑可说是一个人学习是否进步的一种表现。教师被学生“吊”在黑板上,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一些问题,究其原因,更多的是教师没有思考过,可能在重复自己以前的老师在教的时候一些问题,教师对于这一原因的分析,可以及时得到教训,发现、提炼经验,可以更丰富所教的相关知识的内涵,避免学生一些先入为主的问题、错误,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在自主体验教学内容的过程,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更贴近学生、更贴近实际情况,教学的针对性会更强,促进学生发展。

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好多的教训。

教学相长 篇四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9―0092―01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将听说读写训练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恰似春风化雨,渗入学生心灵的深处,充分体现了“文道统一”的育人原则,真可谓教养与教育的和谐统一。

总结前人经验、践行当代教学模式,笔者逐渐探索出既适合本校学生,也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即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讨论,将语文课堂的三维目标进一步落实到位,具体策略如下: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浅入深出,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过程

1.预习检测。考查学生对于汉字的正确书写;对于作者的认知;对于“标本”、“败笔”、“丘壑”三个词语的比喻义在句子中的理解。由浅入深,由简到难。(《苏州园林》)

2.朗读课文。学生在朗读中不仅感受到语言美,而且对于苏州园林有了具体的了解,更主要的是对于文章的整体结构有了充分的认知。

3.探究分析。在预习检测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各个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我设计的几个问题。这个环节着重训练学生的信息提炼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对说明的结构、说明的顺序要进行整体掌握。

4.学后检测。在这一环节里,我提出一个问题:“请你以一个游览者的身份谈谈苏州园林哪一点美?请用‘我看苏州园林的美,美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学生既可以对课文内容有所回顾,也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整节课堂教学由浅入深,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训练。

二、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明确化、具体化

在制定语文教学目标时,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设置,当然还要考虑课时任务的完成。比如《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笔者最初设定了三条:(一)掌握重点字词,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理清文章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特征;(三)了解我国园林建筑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其中,前两个教学目标的设置具有针对性,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概括提炼信息能力得到了训练和落实。第三个目标的设置就显得大而空,有运用这些词语的模糊性和万能性来搪塞之嫌。如果语文教学目标过空过大,也就等于这个教学目标什么效果都没有。还有一种现象是教学目标设置过多,就《苏州园林》这一课,有一位老师在第一课时设置了四个目标,涵盖了字词、朗读、说明文的顺序、结构、说明方法、欣赏园林的美,三个课时的内容放在一节课解决,势必造成蜻蜓点水一晃而过,学生根本无暇深入钻研、理解文本内容。

三、导入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导入语的设计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导入语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劲头,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为学生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文章的文体不同,风格也各异,课堂导入的手段也应不同,教师如果紧扣教学内容,因材施导,就能直接引发学生的兴趣,诱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乐学”境界,就会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比如笔者给《苏州园林》设置了这样的导入语“城市是生长的童话,园林建筑就是一颗颗璀璨的宝石。如果把江南比做一位秀美的女子,苏州园林就是她裙裾上最美的图画。”这样时尚靓丽、文质兼美的导语就能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相长 篇五

一、课堂教学行为的重新认识

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命力的所在地,也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之一。

(一)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很少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够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与自己有关。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一味怨学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应了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快回答·www.kuaihuida.com》了学生的求知欲。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其特点之一,就是每节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学,以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达到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远远比不上他获取结果的过程重要。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重要的前提是给予他在学习和研究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这样,他的体验才是幸福而自信的。如:“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展示”等。

(三)要学会欣赏学生

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中,不仅会喜欢老师,喜欢上课,产生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还会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快乐愉快地去学习。

二、理论学习的重新思考

(一)当代科技教育背景下,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素养是非常必要的,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学校事业发展大有益处。

(二)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教育素养,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通过编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指导书、开设教育理论课、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等途径来进行,其中以系统的岗前培训效果最明显。

(三)在开设教育理论课或进行系统培训时,必须注意青年教师的特点,贯彻教学相长的基本原则,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灵活的形式。

(四)集中系统培训后,仍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相长 篇六

直观性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领会教学内容,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收集、自制等方法展示教具,引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收集的教具,一般是指图片和小型工艺品,用于欣赏,而且层次较高,大都是名家之作和民间工艺精品。这种教具对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有极大帮助,学生可以从中获取许多有益的精神食粮。但这些精妙的工艺品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心理,所以,教师在传授除“欣赏”以外的课题时,要配有另一形式的教具进行教学活动,即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在绝大多数教学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形式的教具有图片等所没有的“真实”感,学生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如讲授《立体构成———纸塑》,我自制了《傣族少女》,学生马上被吸引住,赞不绝口,并且产生了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的冲动。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教师的敬佩心理,正所谓“信其道而乐学也”;另一方面,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在好奇和兴趣的支配下,他们主动、愉快地接受基本技巧训练,从而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矗再则,由于这是教师亲自制作的,在教学中融入了自身的体会,那么教学活动将会更加生动。

二、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情景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某一命题场景,设计并完成作业。比如:讲授《装饰色彩基椽——色彩渐变》,上课时我挂出用色彩渐变构成的挂图,先布置“装扮海底世界”这一作业,然后讲授知识点,请学生欣赏、总结、归纳鱼的外形、鱼身的装饰图形,再做作业。这几大步骤全都处在我所设计的场景中。不仅激发起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而且促进了学生主动、积极地吸取知识。

三、利用求新心理,提高审美情趣

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求新心理。他们注重学习中的一切新动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新的东西,来点缀自己的生活,那么,美术教学就可以利用这一心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比如:我教他们做《工艺人物》,启发他们的扩散思维,帮助他们做成各具特色的精美工艺人物来装饰自己的小书房;再如:教他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精美的立体卡片,用来馈赠亲朋、好友、师长。学生在学习中学到了实用知识用于美化自己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课题的设计首先就引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作业制作过程中通过思索、体验、尝试之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有了更多发挥个性和创造性的余地,他们会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激动、自豪,教与学双边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四、活跃课堂气氛,升华学习兴趣

教师上课一般重视讲解、学生练习,而不重视学生智力发展。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吸引学生,不能集中学生的有意注意力,而机械地练习又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时时调配学生的有意注意力,来升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竞争心和自尊心都很强,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比如我上《立体构成———累积结构》这堂课时就相对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们的作业处于竞争状态,我要求每个同学完成三个立方体,然后分八组进行累积造型,制作建筑模型,看哪个组的建筑模型重心最稳,造型最新,结构最美。这种竞争不仅使学生主动、愉快地获得了知识,加强了技能训练,而且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了创造能力和集体主义观念。

营造课堂气氛,还可以借助于旁类艺术。例如传授《装饰色彩基椽——色彩的感情与印象》一课时,让音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欣赏音乐到回忆与音乐内容相关的自然环境,以及启发学生归纳和指导学生作业,整个教学过程全处于一曲《秋日的私语》伴奏的欢快游戏状态中。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智慧潜能的发挥,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及时评价反馈,巩固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他们需要教师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评价时不要一味地寻找缺点,而是要多鼓励,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获得学习动力。

教学相长范文 篇七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模式;沟通交流

一、不断研究学情,在研究中认识学生

俗语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于教学也是一样,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水平,才能对症下药,并且达到药到病除的良好效果。为此,我便从研究学情开始,研究实验班的每一名学生,主要方式是面对面交流,但由于面面交流部分学生有些顾虑,所以有些胆小的学生便不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于是让他们用写作的方式来倾吐心声,交流思想。写作的原则是题材不限,字数也不作过多的要求,但必须落实一个原则,那就是求真,主要是思想要真,当然这一切都得靠真实的语言来表达。

通过近一个月时间的研究,不仅拉近了和学生的关系,而且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都牢记在心。

二、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属于师生的相关活动,古代大文学家韩愈就提出“教学相长”的理论,而要使这一活动取得明显的实效,就要找准两者的最佳切合点,以求得更大的合力。“亲其师,信其道”是我给自己预定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下,我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1)在交流中沟通,在沟通中认识,在认识中建立和谐。

(2)随时征求教学意见建议,及时对所收集的意见进行当面反馈,并要有改进的措施和实际行动。

(3)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尽管师生间的年龄差距不是很大,但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生活经历上毕竟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出现的问题要多一点换位思考,以贴近学生实际,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是一门高超的艺术。要提高艺术水平,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夯实并提高教学技巧,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课堂教学则是提高质量的主阵地,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为此,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我主要采取:

(1)增设课堂5分钟学生自由活动。3年的历程,由起初的演讲到后来的才艺展示,再到后来的趣味语文、奇文欣赏,高三阶段的诗歌赏析。总之,三年的课堂教学总是让学生带着兴趣、满怀快乐地去学习。

(2)根据课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学方式,力争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实验班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适应后,自读课、简单的文言文课学生就能自己解决了。

(3)依据“大语文”观的教学思想,加强阅读与欣赏教学。高一提倡学生读中国四大名著,高二提倡学生有选择地阅读世界名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施,精心挑选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爱国影片,让学生接受影视熏陶教育。

(4)加强写作,提倡天天动笔,时时留心,事事思考,提倡针对社会生活现象,用我手来书写我心,强调真实人生,求善向上。

四、收获、感悟

经过多年来师生间的密切配合和自己的不断摸索、辛勤付出,在实验三年后的高考中,两班学生的语文人均分为110.87,比全市八所重点中学的最好成绩还高4分多。三年的磨炼,三年的拼搏,我认为在实验班这个特殊的环境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要想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必须做到勤奋中不乏机智,辛勤中不丢技巧,宽松中还不失严厉。

1.思想先导,沟通交流

思想是行动的指引,是行动的动力源泉。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摸索,我认为责任、良心、信心、恒心,应该是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的原则。责任、良心以及感恩教育让他们思想成熟,并且要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他们的高中三年过得充实。

2.强化识记,夯实基础

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慢火“烘烤”的过程,它来不得半点急躁和懈怠。尽管高考考题不是来自于高中课本,但试题还是扎根在平时的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加之实验班大部分学生本身就对语文不太感兴趣,在语文学习上投入不足,因此就需要在识记方面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保证高考大纲规定的背诵篇目都能准确识记。

3.改进教法,提高技能

实验班学生相对于普通班而言,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好,因此在教法的选择上,应尽量多地突出让他们多活动,尤其是在思想上激活他们,让他们能积极投身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进入到课文所创设的情景中,真正做到学生与作品融合,与作品的思想碰撞,并且擦出亮眼的火花。在这一过程中,教者只能充当组织者、服务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当然,要达到这一境界,就需教者在备课上花工夫、想办法。

4.开阔视野,增加储量

实验班学生以理科学习为主,在理科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在整个学习时间一定的前提下,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也就相对很少,尤其是在接受新信息、新思想方面,欠缺很多,而语文是一门靠平时点滴积累、厚积薄发的学科。这样一来,两者之间的矛盾该怎样解决呢?

我认为主要还是要靠课堂来解决。一是课堂尽量多地提供学生最新的热点信息,让他们了解国事天下事,树立我与世界同在的思想,同时也可以调动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二是利用一些优秀杂志,学美文,悟写法,从而在阅读积累中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尽管曾经的辉煌都已经成为历史,但语文教学还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但愿我们都能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多一分思考、多一分反思,以便让以后的路走得更稳更快一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上面就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7篇教学相长范文,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教学相长的相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