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种新模式【优秀7篇】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科目,在教学任务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既是孩子人生中最先接触的一门学科,也是孩子们必须学好的学科。快回答分享了7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种新模式,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篇一

一、“师生、生生互问、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预期目标

(一)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教师和学生在对问题质疑研究讨论的过程中会对教学内容求得一种创造性的理解,并内化而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得以开发,围绕问题进行学习研讨、交流势必产生发射状的辐射思想火花,使师生共享而集思广益。

(二)主观能动性发挥充分,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力。学生主动质疑问难,通过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教师参与点拨而作解。在一轮问题解决后学生又会在心目中萌发新问题,从而逐渐地增强了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进一步地推动学生去学习研讨探索,进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形成了民主平等、合作共处的新型师生关系。课堂内通过教师参与指导点拨下的小组、班级间的有序提问讨论、交流学习活动,使师生无形地交流了思想,促成了师生的平等、合作共处,使学生个性得以社会化的发展。

(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学生主动提问题和生生、师生互动的学习研讨交流,以致整个课堂充满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补、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地交触、单向思维与主体思维的灌注,从而表现出了创造性思维的新与活,增强了创新思维能力,形成了创新意识,培育了创新能力,健全了创新性人格,提升了教育质量。

(五)把语文教学过程开辟为师生参与协作、研讨体验、演练实践、内化创新、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兴趣、情感的激发,进而把知识、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格的培养有机结合,极其有利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师生、生生互问、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架

(一)师生、生生互问

师生互问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在其预习或课前学习感知的基础上,发现自己不懂的以及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经小组学习研讨后还不能完成而形成的小组问题,在课堂上由小组代表向教师和全班同学提出。另外,教师在组织和参与学生对小组问题学习研讨交流及其自身答题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补充完善好教学目标内容而设计提出的问题,提交全班各小组进一步的学习研讨解决,这样就形成了师生互问。

1.生问。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地质疑发难提出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力和充分地发挥主体作用。对此,教师要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并逐步加强培养,以使其在语文教学中学会质疑,做到真正的因学而问,然后逐步使其问而有目标、问而有序、问而有所思、问而有所得。

2.师问。在学生问题求得基本解答后,为全面实施目标,深化内容,完善教学效果,引发创新,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师问一要着眼于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富有系统性、层次性;二要进行对比启发,能设对立面引发冲突;三要抓课文中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把握重点和关键;四要有新颖性,设疑或曲或逆;五要难易适中,避免过难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过易而失去价值。

(二)师生、生生互动

学生及学习小组的提问和教师的问题设置,均是互相撞击活动的结果。而解决问题一要学习小组学习研讨交流,生生互动;二要教师组织或主持学习小组活动并巡回点拨诱导,师生互动。这样教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与学生的思维互相撞击,以此求得发散性的认知和集合式的归纳,从而创新地解决问题,获得规律性的认知。

1.共研。教师巡回参与小组间的生生、师生互动,共同对有关问题进行学习研讨切磋和议论,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多项信息交流的教学形式。它能使教学信息的输出或反馈形成多维性的势态,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有效地培养听读说写能力。研讨一要议题集中,能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二要能让大多数学生畅所欲言;三要因势利导,对学生讨论的各种意见要及时加以引导,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就其内容层次可以是质疑问难的,可以是专题性的,也可以是精彩片断。总的要围绕师生“问”的重点、难点以及新发现的问题,通过个人与小组或小组与全班(包括教师在内)的学习讨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多层次多角度地学习研讨,引发新思维、新见解、新途径、新方法,以使问题高质量地迅速解决。

2.交流。交流是学生小组展现思维的关键一环,是共研环节的重要部分。为此,教师应选择那些有创新意见进行交流互动。对学生的研讨,教师在巡回中要有系统地将自己的看法和分组讨论所归纳的意见记录下来,并观察哪一组的学生较有创见,再将情况相近的合并,选出有代表性的几组,在全班交流,以达到互动的目的,进一步撞击探究的火花。

3.互动。包括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就教学所需达成的目标内容共同进行学习研究讨论,教师可以从中获取最真实的反馈信息,学生可以在这一活动中就自己未清楚的问题向教师进一步请教,进而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同时,学生以小组或全班的形式进行交流学习讨论,无形中进行了对知识的巩固学习和相互的评判辅导,增长了见识,发展了思维能力,并从中在学习方法上有所收获,在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性合作共处等发展方面有了进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篇二

关键词:创新模式;价值观念;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改条件下,我国的小学教育正逐步成为其中一个被全社会重视的热门话题,由于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的教育生涯中的启蒙阶段,所以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因此,在新课改的教育改革中,如何与时俱进、全方位地实施对小学教育体系的改进与完善,也正是我们将要讨论的重点话题。本文也将着重讨论创新模式下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究。首先,我们应明确新课改下]www.kuaihuida.com[小学教育的教育理念以及发现常见的一些误区。其中,在针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最为普遍的一个误区就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和学习中的众多内容中更为看重的是对于记忆与技能的锻炼与培训,更倾向于让孩子们机械的学习和记忆更多的知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素质的培养。这一现象也与我国对于小学教育内容所倡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方针有失偏颇。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能力,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更应该打破以往的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敢于大胆探索和尝试新的模式。这种对创新型模式的追求并不是意味着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否定和批判,因为在不同的时期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会从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长处,用以改善和提高符合当下时代要求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这才是对创新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索的真谛。

首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明确师生角色关系。老师们应该明确一点,那就是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作为传统教学模式中根深蒂固的一个思维定式,这种想法也长期束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例如,根据以往的教学模式,老师只是单纯的按照备课内容向学生们讲授教材上相应的知识,而由于语文这门学科自身独有的一大特点就是偏向于背诵和记忆,而这一过程也往往是最为枯燥乏味的,而小学生由于年龄普遍偏低,心智尚未成熟,对于这种枯燥的学习内容常常会产生抵触甚至是厌恶的情绪,这一现象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极为普遍。针对这一现象,老师就应该充分的发挥其引导的作用。老师可以将教材中比较相似或者相关的内容集中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集中讲授。在明确本次课堂讲授的重点之后,其他的相关内容完全可以作为辅助内容穿插在其中,先让学生们对这些辅助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今后学习做铺垫。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关注讲授的方式,毕竟作为长期奋战在一线的老师们对于教学内容已经烂熟于心,这一点毋庸置疑,而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能将这些自己早已掌握并熟悉的知识更好的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们能更轻松更有效的掌握。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则显得尤为重要,想要在创新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取得明显的效果,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激活他们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这是开始环节也是重要环节。响应新课标“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时要注意教学优化,以学生的视角、思想为出发点,从思想和行为上进行改变和调整,引导学生积极改变、良性发展,才能做到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进行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关注学生的兴趣等,先以对学生的了解综合调整教学设计,再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与水平个别指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平时多注意学生的感触,,确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置。不做“以学生为本”的面子工程,而是要从日常生活及教学活动中能够体现。如,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展示课件及教学相关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课堂参与性,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等,增加一系列能够增强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乐于学习。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一文时,先让学生自己分组预习,然后提出问题,“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问题由浅入深,相互讨论总结。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讨论性更强一些,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意见,学生们可以相互参考、质疑;像其他两个问题,小组搜集资料、思考、得出结论,效率都要比一个人高出很多。在小组学习中,大家不仅可以共同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还可以提出问题在小组内讨论解决,也可以在班级中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解决。在这样的小组学习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主学习能力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努力创新,培养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审视从前的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它基本上呈现的是一种以课堂为中心的“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存在很多问题:

一、教学目标单一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为了“应试”和“升学”。这种“应试”式的课堂教学限制了人的时空发展。一方面,“应试”的教学体系对人的发展时间上具有急功近利性、短期性。它所关注的是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记忆性的知识,以应付名目繁多的,实质是考查记忆性知识掌握的各种考试,但它忽视了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性,忽视了人学习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应试”的教学体系在人的发展空间上具有狭隘性。就单个学生个体来说,过分注重升学率使老师忽视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完整性,过分强调了学生作为社会人应有的知识、共性和理性,淡化了学生作为社会人应有的能力、个性与情感,导致了学生人格的欠缺。

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长久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有着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知识教材体系。虽然,它对于形成学生系统的基础知识结构有很大的作用,如果在教学实践中加以适当的灵活运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教材编辑与生活相比的滞后性和教材容量的限制,客观上教材无法与实际保持同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脱离实际。更重要的是由于“应试”的影响,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为唯一的知识传授文本,无形之中夸大了教材的作用,扩大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由于书本知识教学不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学生往往感到知识很枯燥、很乏味,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

三、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手段的单一,首先体现于教学媒介的单一。粉笔和黑板是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主要的教学工具,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是眼睛、耳朵以及笔和笔记本。其次,教学方法也比较传统,陈旧。讲授法、练习法等适合应付考试的方法是最常用的。例如,在拼音教学中,有人认为几个字母有什么好学的,于是,a、o、e、i、u、v,今天念过来,明天念过去,先学生跟着念,然后学生自己念。这种陈旧、单一的教学手段怎能引起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渴望的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呢!

因此,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改进,具体的改进策略是:

1.把儿歌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从儿童心里发的特点来分析,农村孩子的知觉、记忆方面还有很大的直觉性、形象性,抽象思维较弱。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想孩子们忘掉课堂外哪精彩的电视节目、电子游戏进入语文教学课堂,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生动活跃的教学课堂。因此,我在设计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堂时,我把儿歌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如:我在教学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5》时,我把课本里要学习的词语图片在黑板上展示,即:“手枪”“步枪”“机枪”“巡逻”“巡航”“站岗”“飞机”“潜艇”“导弹”“哨所”“领空”“海疆”。然后教学生一边唱《小手拍拍》一边叫学生把认识的事物指出来。即: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手枪”在哪里?“手枪”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一下子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孩子们好象在上音乐课一样,大声的唱,争先恐后的指,既活跃了课堂,又激发学生热爱课堂,轻松学习的兴趣。又能把老师教授的知识编成儿歌的形式加以传唱,既加深记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2.把活动表演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小学生的天性是“好动”,并有很强的表演天赋,因此,通过活动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里,让他们在活动中认识事物,学习文化知识,体会语言文字的意境,受到情感的陶冶。但实际上,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单纯地“讲解”“灌注”,为了“记忆”而反复地“死记硬背”。这样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其教育空间狭窄、封闭,束缚手脚,压抑学生,教学形式单调,学生学习乏味,感到疲惫不堪,收获甚微。时间长了,许多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逃学或辍学。产生这种后果,其根源在于课堂教学教学缺乏一个“活”字。所以,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活动表演”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就学习的内容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读一读。即有活动,又能学习。既能使小学生身心得以放松、消除疲劳,又能使小学生热爱语文教学课堂,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3.把民风民俗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市是一个语言种类较多的少数民族市,不同语言的风俗习惯蕴涵着不同的生活色彩和生动的文化底蕴。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在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引导和教育下一代的成长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好教材。在设计教学活动中,根据需要,把当地的民风民俗有机地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当地特有的民风民俗的熏陶和感染,感悟到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可贵的是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了解到当地的历史文化,知道怎样继承和发展光荣的民族文化传统。如:我在教学《古诗》时,我结合本地每年端午节举办的“马伏波文化节”军话民歌对唱的形式,把诗句的内容用当地军话民歌的音韵引导学生唱读,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创新的能力,增强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

四、把生活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篇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教学主体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被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要从新课程理念要求入手,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特点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从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情况看,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方法落后的问题普遍存在,借助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教学有效性,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应用是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自主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1.自主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自主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具有传统语文课堂不具备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语文学科历史悠久,富有丰富的知识内涵,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小学语文作为我国教育中的最核心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自主学习型语文课堂构建之后,教师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收集大量教学素材,在加工整理之后制作成课件,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学生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体悟到语文学科的魅力,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自主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小学语文课堂包括识字、口语交际及阅读、写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量很大,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自主学习模式的引入,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探讨,能够更快理解和消化知识,课堂也变得生动、形象,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起来会更轻松,学习效率及质量也会大幅度提高。

二、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策略

1.寓教于乐,激发识字兴趣。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融入自主学习教学理念,为了吸引学生投入学习活动,教师应该借助编字谜、编儿歌及加减法识字等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进而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

比如“风”字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编字谜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谜面为:“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石儿见它快快跑。”教师给出谜面之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谜底是什么呢?下面大家小组讨论分析,看看谁猜得快,猜得准。”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在提出谜语之后,学生都表现得十分活跃,学习效果非常好。这种方式做到寓教于乐,也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非常值得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普及。

2.情景教学,体悟阅读之美。

阅读与识字相同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为了普及自主学习教学法,教师应该根据阅读教学要求,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内涵及情感体悟会更深,更能理解文学的魅力。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合理地选择阅读的主题,并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以图片、视频及音乐等方式创造阅读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主阅读任务。

比如:在教学《猫》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课前准备好有关猫的资料、图片、视频等等在上课之初就播放多媒体动画,动画中是各种猫咪的相片,有奔跑的、有捉老鼠的、有睡觉的、有爬树的,这些可爱又调皮的猫咪一下子就将学生的目光集中起来,学生的思维也会被吸引到有关猫咪的主题中。这个时候教师以此为基石导入课题,进行课文初读,学生想象着猫咪的形象,对于课文的理解会更深刻,更能够体会猫咪可爱、调皮的习性。

3.联系实际,领会古诗内涵。

古诗作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据一定比例,学习古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途径。从目前我国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情况看,有一部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不大,这样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不正确,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古诗的含义,自然不会有什么学习欲望,因此在古诗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开始,理解和消化知识的效率会更高。

比如教学《梅花》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吟诵阅读,充分发挥想象力,联想出梅花逆境中成长的高贵品格,然后教师再把寒冷冬天开放举例为生活中某个人顽强的斗争精神。通过这种不抽象的实际引入,加之兴趣引导,通过这种情境带入法很快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不仅为学生理解古诗课文奠定基础,而且活跃古诗课程教学气氛,提高古诗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从两大方面对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及构建策略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教学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给予点拨和指导,引领学生思维,进而充分挖掘自主学习的优势,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篇五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

一、提出问题

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学科,小学语文“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实际活动,指导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但是当我们走进现实的语文课堂,仍发现学生还在回答着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做着自己不愿做的习题。这些问题、练习内容忽视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使极具人文价值,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为此,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针对传统教学中忽视乃至压抑人的个性发展这个弊端提出,并力图改变语文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局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研究构想

(一)实验目标

在充分掌握“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不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潜能,培育和发展学生独立自主性和积极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强调教学民主,引导学生的合作意识,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发展独立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构想和制定

小学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环节可包括“乐学新知―自读质疑―细读研讨―自我回顾―练习运用”五个步骤。

三、研究实施

(一)按“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实施教学

1、乐学新知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语文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教师可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采用游戏、范读、出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时提供有关的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为新知识的迅速联系作准备。

2、自读质疑 自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步,应始终引导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去领悟。学生根据目标或教师导读整体感知课文,初步认识文章结构,并自觉针对重点词句加以圈点批注,把握文章重点词句及相互联系,记录自学思考的初步结论。教师在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的同时,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使用工具书能力的培养,为好生提供一些加强的自学任务,为差生提供达标的辅助台阶。

3、细读研讨 在自读后,引导学生表达在自读中明白了什么,特别还要讲是怎样弄懂的。学生能够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自觉运用学法熟读精思,主动研讨,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品评文章语言的精妙、结构的完美,并主动积累语言。讨论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是思想和信息的交流,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调动群体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往往在自我表现中得以增强。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全班,也可以是小组或同桌;讨论的内容可以是老师的设问,也可以是学生的质疑。教师应重视“集体开窍反应”,注意指导学生的思路和表达方法,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听取别人发言的联系,以读为本,精讲善问,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意启发和激励,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以读促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自我回顾 包括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也包括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领悟语言文字的规律,并主动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教师要启发学生主动整理学习新内容的规律和方法,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打好基础。

5、练习运用 练习是指阅读课堂中的练习。这种练习以质胜量,抓住知识的纵横联系,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按定向目标自我设计自测题,进行重点项目的基本功训练和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教师提供的自测题,主动巩固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有层次的训练题,或引导学生自己出题,利用面批、互批、自改、讲评等形式当堂反馈。以表扬为主及时评价。

(二)“课堂主体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操作的变通方法

课堂教学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动,俗话说“教无定法”,对不同的学生和教材在不同的情况下,教学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一成不变的模式。为此我们依据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按照“整体――部分――整体”阅读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设计了基本模式,并提出适应具体课授课情境的调节变通方法。

1、基本模式中各阶段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式,可随学生年级段的升高,逐步加大自学自悟表达和质疑、讨论的独立性。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适当增加自读提示和表达指导,选择或增加有关的字、词、句以及看图、观察、朗读、说话、表演等教学操作内容;中年级着重选择和增加有关自然段、简单的结构段,以及背诵、复述、深入理解、读写结合、质疑问难、小组讨论、有序表达等项目;高年级则着力于较复杂的结构段和篇,以及理解语句内含和表现手法,把握结构,领悟中心,体会情感,认识事物,质疑争辩,美读鉴赏等教学操作内容。

2、基本模式中各阶段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式,还可根据具体课文的教学目的进行调节、变通。一般来说,侧重体会情感的,要增加理解语句内涵、朗读欣赏、背诵复述等练习;侧重提高认识的,要增加理解思想内容、体会情感,质疑问难、把握中心等练习;侧重结构联系、表现手法和读写结合的,要增加认识段、篇层次关系、理解语句含义、学习写作技巧、体会表达效果、读后写练等练习。

3、特殊类型的课文,可以进行较大的改动或调整,甚至打破三个阶段的布局。

四、研究结论

1、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人际关系。师生交流的规格水平是影响学生主体性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应主动改变角色意识,把与学生的“你我”关系置换成了“我们”。其次,改变教学形式,教师由“独唱”转为“伴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篇六

前言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中最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下,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有效促进小学语文的快速发展,平稳开展各项改革与发展工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等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基于这样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目标,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发展与改革进行一番深入的阐述和剖析。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尽管开展了多年的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有相应的改革和进步,但是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仍然存在着种种偏离语文的现象。第一,目前阅读教学不分年段,一律采用自读――讨论――汇报的形式进行,这一看似为“自主探究”的阅读方式实则取得的效果有限,而在教学改革中发展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无法达到其学习目标。第二,部分教师对小学语文课程的解读过于浅显和程序化;没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同时也缺乏整体的、到位的认识;第三,老师对于课程的设计不够完备,无论是语文课程的阅读、写作技巧的引导,还是古诗词的分析、汉字的讲解等各个内容,课程的设计都没有完整的体系和特点,这导致学生在内容含义的理解上,感情的把握上都缺乏深入的感悟,对于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势必受到一定的影响。第四,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由于积累的语文知识有限,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也是仅仅限于对于课程作业的完成,并没有逐渐形成自己对于语文知识认识体系,培养自身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基于这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可谓是困难重重,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1,2]。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借助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的丰富精彩是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改革措施需要围绕着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策略。

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文阅读上,我们的教学可以在限定时间,让学生反复课文,读的遍数越多越好,同时我们的老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指导语文课程课文的阅读,如丰富检查检查学生是不是读熟了课文的方式,指导学生试读、采取分段、分角色进行课堂阅读等,而在阅读中提高让学生先理解语文课文的含义、感受课文所反映什么感情,从而在课堂课文阅读中有更多。更深的认识,其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加师生的双向交流,同时还需要形成师生、生生、文本之间的多项交流,可以发挥课堂教学优势,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提升教师教学的效率,有利的避免教师费时低效的分析和讲解,通过交流讨论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让学生能够有提出自身看法、见解的几乎,使得课程的学习更能够涵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解决学生学习的困惑[2,3,4]。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展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需要只有通过进一步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才能把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就其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5]:

1.提高课堂教学的专业性和整体性,老师在讲解中需要更多注意语法、逻辑、修辞等相应学科的方法、技巧的借鉴,努力使自己的讲解更符合语言结构规律。同时还要在讲解中使用学生用语、贴近学生生活背景的语言、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用语,创造一个学生非常喜欢的语言环境,使自己的讲解:“深入人心”。

2.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老师可以通过情景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目标导向教学模式等多种创新性教学模式来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培养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语文教学课堂更为的活跃。

3.有效的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生动形象地再现课文内容,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的投入,需要以“教”带“学”,通过从课堂教学方式的主动求变,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从而使得语文教学更高效和丰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篇七

【关 键 词】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课例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97-02

一、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与特点

(一)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操作形式。它不是一种静态的组织模式,没有固定的操作程序,它将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同时进行,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与新的学习内容进行互动中掌握知识,提升学习能力活的教与学形式。学习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中心,以五项修炼为目标,即在通过系统思考,整体把握学生能力发展方面,不断自我超越,不断改善心智模式,确立共同愿景,通过团队共同学习,从而培养出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学习型人才。

(二)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1.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它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课环境的灵活多样方面。由于语文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传统赋予了它博大精深的内涵,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要教好语文课,对教师备课、上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如何运用语文知识,而且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网络环境通畅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收集海量的教学素材。经过筛选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能达到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目的,也能给学生以美的视觉感受,更能使学生感受语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所选取的环境方面,根据上课内容的需要,教师自由选择上课地点。

2.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小学语文课有专门的识字课、口语交际课、阅读课、写作课、综合实践课等。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再由老师点拨总结的学习过程,让这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感觉令人乏味、沉闷的死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使得课堂生动有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性。生活中,学生时刻都在接触语文、学习语文,生活中也处处透露着语文的重要性。学生之间的交流需要语言,优美、充满智慧的语言可以拉近同学间的距离;阅读书籍需要识字量的积累,充实学生的识字库;抒发感情需要确切的文字表达。在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不仅可以体会生活的辛酸苦辣、世间百态,还能丰富知识,品味语言魅力,增强口头表达能力,感悟人生道理。学习语文即学习生活。

二、学习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及课例分析研究

(一)学习型小学语文识字课教学模式

1. 寓教于乐编字谜式识字教学。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在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编字谜、编儿歌、加减法识字等方法,给学生更多的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吸取同伴成功学习经验的同时,以实现学生识字量的自我超越。如,教“风”字,谜面编成“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云儿见它快快跑”。根据小学生好奇、思维活跃的心理特点,教师从谜面上进行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答案,不仅使课堂幽默风趣、寓教于乐,又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识字教学效果。

2. 纠错式识字教学。由于汉字属于非表音文字,相对于表音文字来说,语文学习中要读准一个字非常难,因此读错字音的现象比较普遍。汉字是由形近字、形声字、多音字、难读字、异读字等构成的,容易造成读音和书写错误。

改善心智模式就是发现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存在“半边字先生”、“错别字大王”,这些错误印象存在于小学生的脑海里。教师要针对汉字的特点,把平日里学生易混的字进行归类整理,让学生观察比较两个字的异同,并通过举一反三来练习,使正确的音、形、义深刻地烙于学生头脑中。

3. 小组合作式识字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在识字课堂中创造一个合作学习的环境。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在教师讲授完教学内容后,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记忆生字的音、形、义。教师可有言在先,对那些记忆速度快、准确率高的小组有一定的奖励。由于有这一共同愿景,小组成员都会为实现这共同标而加油记忆生字。建立共同愿景的修炼就是建立一个为组织成员衷心拥护、全力追求的愿望景象,产生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和驱动力的伟大“梦想”。

共同愿景是“自我超越”更深层次的提升,是学生个人学习愿景的共同交集中进行整合,提炼属于班级的、更高、更美好的愿景理念。在学习型识字课堂中,大家共同的愿景是要掌握所学生字的音、形、义,在学习过程中以自我超越为基础,经过比、赶、超的训练,最终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共同愿景不仅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团队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学习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

作文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是学生语文知识积累成果的展现。作文来源于生活,也必然反映生活。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灵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复杂系统,“学习型小学语文作文堂教学”需要建立在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将每一个环节置于整个作文系统教学中进行思考与应对,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步骤。

小学生作文体裁一般是以记叙为主,因此需要学生亲自走进生活,通过自主观察花红柳绿的春天、荷叶甜甜的夏天、瓜果飘香的秋天、银装素裹的冬天,将切身体验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能使学生表达出真情实感,也能激起学生热爱自然之情。作文讲究谋篇布局,因此系统思考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艺友制是一种学习型小学作文有效的教学方式,它来源于陶行知先生的艺友制教育,以“共学共教共做”为教学理念,学生在这种共同的交流中可以获得进步。艺友制下小学作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布置清晰的任务,收集丰富写作材料,提供相关信息源;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观察、分组合作,最后上交作文。

学习型小学作文教学凸显的是自主性、研究性、合作性、开放性,它通过多种途径来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作文水平。学习型小学作文教学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强调信息加工能力、培养协同学习能力。

三、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或合作探讨解决问题,与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记笔记模式截然不同。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了自主能动性。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当,课堂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它以自我超越为目标,形成强烈的个人愿景,通过教师反复训练,不断改善心智模式,通过制定一个共同愿景,进行团队合作学习,并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系统思考是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全局性的把握。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让学生能力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三)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新要求。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鼓励学生通过奇思妙想创造新的观点,进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三联书店,1998.

[2]江卫华。增进课堂协同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5).

[3]赵华如何创设情境进行小学作文教学[J].考试周刊,2009(35).

[4]徐向阳。艺友制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尝试[J].新课程(教师版),2010(1).

[5]李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课堂探索[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上这7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种新模式是来自于快回答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