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活动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整场活动的战略,可以为活动指明方向。那么大家知道活动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快回答为大家整理了7篇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措施,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教育改革方案。
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措施 篇一
[关键词]医学院校;护生;专业培养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300
医学院校护生培养的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应注意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从而使得医学院校的护生可以为社会、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医学院校护生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重要性
11对社会的快速发展进行适应
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在对医疗技术水平要求的同时,也相应加强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其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使得医患纠纷的发生概率也在不断地提高。[1]因此,加强医学院校护生的专业的培养,使其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将医患纠纷的发生概率降低意义重大。医学院校作为护生培养的摇篮,应采取合理措施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得护生可以更加适应社会的要求。专业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点,因此,为护生进行专业培养时,应合理地对相关的教学方案进行改革。
12对高等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进行适应
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互联网在医学院校教学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医学院校的教育改革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包括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教学手段等,从而使得医学院校护生的R蹬嘌方案作相应的改革。
2医学院校护生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专业培养方案在制订的过程中,存在不科学、不严谨的情况,使得护生专业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较好地根据既定的方案进行教学活动,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对护生专业培养的方案进行修改,不符合教学方案的稳定性,对护生的专业培养造成一定的影响。
21方案制订不严谨
在方案制订的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使得培养方案仅根据少数人的意见进行制订和修改,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则会出现教学资源缺乏、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从而不能根据教学的方案进行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教学管理混乱,影响护生专业培养的管理。[2]
22培养方案框架不科学
培养方案的相关框架存在陈旧的特点,其没有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以及社会的发展而做相应的创新以及调整。
23课程设置过多
医学院校护生的相关课程设置的数量较多,且不同课程的学时均存在较长的问题,尤其是理论课的课程占据较大的比例,主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而护生的实习学时、见习学时、实验学时较少,导致护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对其自主学习造成影响,难以对其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导致其不能较好地对医学知识进行利用。
3医学院校护生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
31对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措施拟定
医学院校应将护生学科的特点与具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培养方案改革的措施进行拟定,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教研室、系以及院校这三个层面,不同层面的工作、责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改革的思想上应充分引起各个层面的关注,对医学院校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调动,从而可以更好地实施修订的工作。
32对专业负责人进行确定
常规情况下,专业的负责人主要是由相关专业的教研室、系进行负责,在教学管理部分的安排下,相关的负责人进行落实、推进,并对培养的方案进行实施。
33分析和总结专业的培养方案
充分对已经实施过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并与教学经验相结合,合理总结原培养方案的缺点和优点,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优化,避免在新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34征求各方面的建议
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前,应积极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了解,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对已经毕业的护生岗位适应情况进行了解,可通过访谈的方式,来了解医疗部门对护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制订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方案,体现出以护生为中心的宗旨。
35创建科学的培养方案体系
护生专业培养体系应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在传统选修课以及必修课的基础上,可对专业基础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实践创新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进行设立,在相应的平台中,对不同课程的模板进行设立,可设立公共选修课、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等课程模板,护生可与自身的兴趣相结合,自主进行选课和学习,促进其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提高,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3]
36对专业培养的目标进行明确
设置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对相关的服务进行实现,并对护生学习中的各个专业目标进行明确,以目标为中心来设立课程。首先应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需要护生对其专业以及专业相关的知识进行掌握,否则可导致体系不完整,影响其学习。护生的专业课程较多,其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应合理安排学习的顺序,减少出现逻辑混乱的情况。[4][5]可充分将互联网应用于现代教学中,尽量将学生的课堂学时减少,减轻其学习的负担,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时间,使得护生可以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
4结论
专业培养在医学院校护生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时代的发展下,应加强护生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属于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医学院校教师、护生之间齐心协力,并结合医学院校的具体资源,合理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将护生的专业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晓烨,许虹波,赵萍,等不同学历护生专业认同和学业自我效能关系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1):61-63
[2]王冬华,罗美媛,刘玮,等提升高校护理专业教师人文素养与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2):9-11
[3]张丽,郝玉玲分方向培养模式对专升本护生学习投入及专业态度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9(3):50,83
[4]叶天惠,易永红,陈锦秀,等护生护理专业能力培养情景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9):3750-3752
教育改革方案 篇二
[关键词]成功教育改革;系统思维;系统整合;部门协同;效果评价
“改革”是当下社会的热词,不仅在社会领域如此,教育领域也一样。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到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到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再到2010年启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领域的改革似乎从来没有停息过。回顾那些早已过了规划期的改革文件,历次改革中所设定的诸如“大学自治”、“义务教育均衡化”等等这些相当基础和重要的改革目标,似乎都没有实现。成功的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取决于教育系统内的各方合力,更取决于系统外、系统内的运作协调,需要从决策设计、启动实施、效果评估三个阶段进行通盘考虑与整体设计。
一、系统思维与全局设计:教育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
所谓系统思维,就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系统思维要求改革者在方案的设计阶段着眼全局,放眼全程,在方向定位、舆论动员、制度设计、机构建制上通盘考虑、运筹帷幄。
1.改革方向定位:追求公平与发展优先
从东到西、自古而今,任何教育改革大抵有两项基本的价值诉求:一是推进教育公平,二是促进学生发展。不论是“缓解入园难、入园贵”、“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义务教育经费制度改革”,还是“高中教育多样化”、“师范教育综合化”、“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等,其实质都不外乎推进公平与促进发展两个根本性目标。
从推进公平的角度来看,我国当下的大多数教育改革还只是较多地关注“入学机会的公平”与“资源分配的公平”,即是一种起点的公平,还没有更多地关注教育过程的公平与教育结果公平;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成人”,不仅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更要成为一个有追求、有信仰、有责任的公民。因此,所有的改革都应该围绕“成人”、“发展”这个核心来设计改革方案,展开改革过程,评价改革效果。不要本末倒置,把改革手段当成改革目的,导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学生的体质、创新能力、求真意志成为浮云。
2.改革舆论动员:营造舆论与增进共识
教育改革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它发生于真实的教育情境,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价值重构、结构重组、资源调配、利益博弈,与教育内部系统(如教师、家长、校长、官员)、教育外部社会支持系统(如政府、企业、家庭、社区)等密切勾连、互为因果。因此,任何一项教育改革的设计与推行首先得协调政府意志与民众诉求,统筹各方利益与多元声音,使教育改革建立在最大限度的舆论共识之上,获得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减弱拆解的力量与分化的动机。
为了能够凝民心聚民意,改革设计者要高度重视舆论动员与共识营造工作,为各项教育改革创造支持性的环境氛围。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步骤:首先,组建多元的改革方案制定队伍,彰显集体意志,摆脱官僚化流程;其次,扩大改革方案征集面,给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合理通道;最后,进行改革方案的公开辩论与社会宣传,引领观念、化解分歧。
3.改革方案设计:统筹安排与注重行动
设定了明确的改革方向,进行了充分的改革动员,教育改革的成功只是具备了基本的土壤,还缺少成功的关键因素――改革方案的整体统筹与配套设计。梁启超在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说:“变法不变本源,而变枝叶,不变全体,而变一端,非徒无效,只增弊耳”。因此,改革者在进行教育改革设计时,要运用系统思维,强化统筹设计,突出核心问题,细化行动方案。唯此,才能既把握改革方向,又呈现行动轨迹。
首先,改革方案要系统统筹、整体设计。所谓统筹,从表层来看,就是统一筹划的意思。具体而言,包括问题统筹、政策统筹、制度统筹、关系统筹、主体统筹等。其中,问题统筹是起点,决定教育改革的方向;政策统筹、制度统筹是关键,保障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关系统筹、主体统筹是影响因素,左右着教育改革的系统环境。
其次,改革方案要关注核心、突出重点。无数改革案例表明,制约目前各项教育改革成功的根本因素是落后的办学体制、投人体制、管理体制与评价体制,以及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朱清时在南方科技大学进行的高校自主化改革曾经轰轰烈烈,然而,截至当下,也是步履维艰、困难重重。安徽芜湖当年的义务教育均衡化改革也可谓风声水起,然而,经过几轮回合后,也终于偃旗息鼓。可见,体制的结构性阻抗力量有多大。所以,当下的各种教育改革如果不把体制改革作为核心和突破口,就只能在教育的自身圈子里原地打转。当下中国的各项改革,无论是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还是教育改革其实都已进入深水区,各种体制性阻抗力量与利益集团早已彼此山盟海誓、永结同心。如果政府不下彻底的决心,动用十二分的勇气,采取决绝的政治智慧,向教育改革的最后堡垒宣战,那么,所谓“减负”、“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化”就永远是海市蜃楼。
最后,改革方案要突出行动、关注细节。改革方案不是哲学家的“理想国”宣言,不是诗仙们的酒后梦话,它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纲领,有理想憧憬,更有对达到理想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的细节规划。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认为“制度细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注重制度细节,只是以隐喻作为政策基础的话,只是提出了一种“无制度”的制度。我国的大多数改革文本,尤其是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多为宏大设计、愿景描画,配套制订的“实施计划”、“实施办法”之类的行动性措施还不够细化。
4.改革体制保障:组织建设与制度设计
如前所述,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体制改革。所谓体制,主要包括“体”与“制”两个方面,即组织与制度。其中“体”决定了谁来改革,“制”决定了如何改革。
在“谁来改革”上,涉及改革的设计者、改革的执行者、改革的参与者和改革的卷入者四类主体。在以往的改革过程中,由于官僚作风的影响,改革的设计者、执行者大多为各级政府,甚至改革的设计者同时也是改革的执行者。可见,我国的教育改革基本上还是个“大政府时代”的教育改革,不管是教育部门、发改委,还是直属中央的国家改革委员会,都无一例外地具有政府属性。政府过于庞大、政府介入过多不仅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也干扰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民主化。
在“如何改革”上,最重要的便是制度建设。当下我国的各项改革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便是制度短缺与制度失范。所谓制度短缺,是指改革设计者没有围绕改革目标,系统地进行相关制度建设,致使改革缺少特定的制度支撑。所谓制度失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革初期制定的制度不能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而进行修正与完善,从而在实际上使支持性制度变成了限制性制度;二是指现行的改革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遵守,总是在执行过程中由正式制度转换为非正式制度,由显在制度转变为潜在制度。
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周期,这其中,改革的酝酿与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改革设计者能充分运用系统思维、统筹意识进行启动前的方向定位、舆论造势、方案制定与制度建设,那么,教育改革也就成功了一半。而当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改革的序幕已经开启时,教育改革就从设计阶段走向了实施阶段,这时,系统整合与部门协同便成为决定教育成功的关键性要素。
二、系统整合与部门协同: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制约
改革方案的制定是对改革复杂性的预期与算度,改革方案的执行则会使改革者深陷改革的复杂性之中,不仅会面临改革方案设计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复杂的内外系统、胶着的利益冲突、旁逸斜出的多元关系,还会在改革方案的展开过程中不断地遭遇新的矛盾、新的冲突与新的关系。世界是普遍联系着的,而改革恰是对既有的联结进行重构、重组与再造,因此,必然会在改革方案的所到之处遭遇各种反抗。鉴于此,在改革方案的执行过程中,要关注系统的支持性条件,做好系统整合、利益均衡与部门协同三大工作,以实现上下协调、左右关联、内外沟通。
1.增进系统整合
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简言之,至少涉及教育改革的内部系统与外部支持系统两部分,必须处理好三层关系,即内部系统关系、外部支持系统关系和内部系统外部支持系统之间的关系。本课题研究重点关注教育改革的外部社会支持系统,而对其他两层关系存而不论。
所谓教育改革的外部支持系统,是指教育改革的“外部社会”,如政府、经济与非政府组织、公众与社会群体对教育改革给予的各种各样的支持所构成的总体格局。从政府的职能来看,主要包括政策支持、体制支持、财政投入支持;从经济与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来看,主要包括人才市场支持、社会投入支持、社区支持;从公众与社会群体的影响来看,主要包括专家支持、家庭支持、社会舆论支持、公众文化支持。也就是说,教育改革的外部支持系统包括三大版块、十个要素。
要想实现教育改革外部支持系统的系统整合,就必须对系统的十个构成要素的运转规律与作用机理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还要进一步借鉴系统论、博弈论、生态学思想,考察十个要素之间的关联与互赖,探明在不同教育改革和发展案例(如择校、减负、创新性人才培养)、不同时空背景中各要素间的作用方式与联通策略,以真正实现教育改革外部支持系统的系统整合。
2.展开利益博弈
正如孙立平所言,当下时代是一个利益时代,每个人都是不同意义上的利益主体,有着特殊的利益诉求。而任何改革又几乎是一场利益再分配,它总会在伸张了一部分人利益的同时,又贬损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利益失衡由此产生。为了避免教育改革过多地产生零和博弈与负和博弈,改革方案设计时便要吸纳利益各方的代表或不同利益主体的代言人,并通过公开辩论、社会听证等方式把各方诉求明示于众,一方面供公众选择,一方面供决策者明察。这种公开的利益宣示方式使各种利益观点能够进行现场交锋与公正博弈,避免了改革过程中太多的利益失衡、暗箱操作与潜规则盛行。
但特别需要说明三点:一,利益博弈的仲裁方必须是第三方,而不能是政府、学校等利益相关者;二,利益博弈必须遵守弱者优先原则。在进行公开的利益辩论之前首先要保护好处境不利人群的利益诉求,不能以牺牲他们的利益换取博弈的公正、透明;三,当下社会已经利益集团显性化,寡头精英与垄断集团通过结盟操控改革进程。因此,在利益博弈过程中要慎防话语垄断与符号暴力现象的发生,把一部分人的利益诉求误判为整个社会的利益诉求。
3.促进部门协同
教育改革是一项涉及多系统、多部门、多主体的活动,没有彼此之间协同,教育改革的成功几乎不可想象。在教育改革进程中,最重要的是横向部门协同与纵向部门协同。
首先,加强横向部门在教育改革中的协同。在教育改革中,横向部门协同包括三种不同的协同类型:一是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如教育局与财政局、审计局、卫生局、规划局、编制办、人事局等;二是不同区域之间的协同,主要包括三种子类型:区域间政府协同、区域间高校协同、区域间机构协同。区域政府间协同最成功的改革案例便是“长三角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区域间高校协同最典型的改革案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协同创新模式”;区域间机构协同的典型案例是由北京大学、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三方建立的“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协同创新合作体”;三是区域政府与社会各方之间的横向协同。这类协同在高等教育领域表现得更加典型。如江苏省教育厅先后与省农林、卫生、体育、文化等有关行业、企业主管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实施的运作模式。
其次,深化纵向部门在教育改革中的协同。所谓纵向部门的协同主要指不同级别政府之间的协同。由于我国的大多数教育改革是自上而下式,因此,纵向部门协同有时会演变成改革设计者与改革执行者之间的协同。在我国的大多数改革文本中,中央政府发起的改革通常都要求地方政府进行地方性转化,以保证改革能适应地方性土壤。在1922年的壬戌学制中确立了七项目标。其中“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具有重要意义,这意味着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必须为各地落实改革提供弹性空间和自主余地,否则地方政府一定会以各种方式阻抗改革措施的落实。
三、经验反思与成效评价:教育改革成功的反馈机制
在改革进展到一定阶段或暂告一段落后,改革设计者与执行者要有意识地对改革效果进行反思与评价,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下一阶段改革做好必要的智力准备。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教育改革评价是对教育改革活动的系统协同度、政策矩阵相容度、改革成效的系统性调查研究。
1.系统协同度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教育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可以分化为教育改革内部系统和教育改革外部支持系统。无论是哪个层面的系统都需要对其系统的内在协同度进行检测与评价。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是否取得成功,也可以通过系统协同度的方式来加以度量。所谓系统协同度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体现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
在教育改革领域,目前还未有相对成熟的数学模型用来计算教育改革各子系统之间的有序度,从而计算出系统协同度。但可以借鉴协同学原理和管理熵理论,寻找一系列反映教育改革内部系统、外部支持系统的协同度指标,如系统要素的构成协同、功能协同、组织管理协同、技术协同、权力协同、文化协同、环境协同等七个方面。有研究者曾运用这些要素对前面提及的“长三角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协同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协同度很低,而江浙沪各自的创新系统的有序度却相对较高。
2.政策矩阵相容度
除了测量教育改革外部支持系统的系统协同度,教育改革是否成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获得成功,还可以通过测量政策矩阵的相容度来加以说明。在任何一项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的漫长过程中,总会出台大大小小的多类政策,有的政策以法的形式出现,有的政策以条例、法规、意见等形式出现;有的政策起始于教育改革之初,有些政策发端于改革进程之中,还有些政策甚至就是改革的成果。
为了中国教育改革能够更加理性,更加成功,有必要对教育改革过程中出台的各类政策进行矩阵式评估,考察各类政策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延续性。从有利于改革成功的角度来看,伴随着改革过程出台的各类政策应该成为一个首尾衔接、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连续封闭回路,成为一个自在的政策系统。只有前后出台的各类政策具有了这样的系统属性,各类政策才能在教育改革的系统回路中发挥整体功能。
当我们用政策矩阵的相容度来度量《教育规划纲要》时,则会发现《教育规划纲要》的改革内容与现有政策文本之间的不相容。
3.改革的总体成效
除了系统协同度、政策矩阵相容度外,最常见的评价教育改革成效的方法还包括目标达成评价、最小代价评价和弱者优先受益评价三个方面。
从目标达成来看,任何改革都有预期的目标,这些目标或微小或宏大,或具体或抽象,或远期或近期。但无论什么样的改革目标,其核心离不开推进教育公平与促进学生发展两个基本面相。因此,对不同的改革目标,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定量评价定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效果反思中,尽管官方的评价中规中矩,但许多基层教师与学生的感受却是茫、盲、忙。
从最小代价来看,改革不可能不付出代价,但改革不能付出巨大代价。
从弱者优先受益来看,任何改革的底线是坚守公平、促进公平,千万不能通过改革而使“弱者更弱,强者更强”。“虏弱助强”的强盗逻辑是社会不平等的产物,它再也不应该出现在当下的教育改革中。然而,吊诡的是,在当下的众多教育改革中,这样的强盗逻辑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如学前教育领域中的财政投入政策就是典型的“锦上添花”之举,义务教育领域中的星级学校制度、校中校也是变了形的利己性政策。而台湾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的“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等措施,也事与愿违地加剧了出生贫寒家庭学生的教育不平等。
教育改革方案 篇三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透露,教育部将出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及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各省份要根据“总体方案”,结合本地实际,于今年上半年出台改革“实施方案”。
1.2亿名小学生将接受网络安全教育
2014“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工程日前在京启动。据悉,该工程有望让全国1.2亿名小学生接受网络安全教育。“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工程是2013年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发起、360公司承办的校园安全教育公益项目。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启用
教育部近日通知,部署各地从2014年1月10日起,使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试运行办理跨省转学等日常学籍管理业务,省内转学也按此办理。学生转学仅需向转入学校提出申请,其它流程均在网上进行。
苏州中小学校长职级“四级六等”
苏州市教育局今年将在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校试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职级分为“四级六等”,即特级、高级(含一等、二等)、中级(含一等、二等)、初级。教育局力图通过这一制度完善校长考核管理,为校长的任用、考核、奖惩、晋升、待遇提供依据和管理标准。
广东缩短学制惹争议
近日,广东政协委员黄艳儒提交提案,建议将现行小学到高中的12年学制缩短为9年。他认为整体学制太长导致学生毕业太晚,造成适应社会慢、婚育压力大等诸多不便;缩短学制有利于学生更早地规划人生。此举引起各方争议。
陕西首个安全体验教室落成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儿童安全教育工程西安市安全体验教室日前落成,该安全体验教室是让孩子们通过有趣、互动的方式学到终生受益的安全知识,并通过对孩子们进行系统性的安全教育,为孩子们的生命和健康增加保障。
重庆探索取消中考联招
重庆市2014年教育工作会近日召开,会议指出重庆将全面启动教育改革,将适时取消“中考联招”,研究直属普高指标到校的办法,严格执行高中“三限”政策,探索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素质综合评价工作,为高考“三合一”改革创造条件。
重庆南开中学去年考了四十几个清华北大,二十八个香港一流大学。校长在新生家长动员会上提出了四个观点:第一,所有南开的学生都必须保持强健的体魄,虽然霍金坐在轮椅上可以服务人类,但远远比不上可以用自己的双腿丈量世界来得痛快。第二,每个人都要努力成为精神贵族。第三,要为“人人生而平等”奉献自己的力量。第四,只要你能用诚实和汗水换取报酬,你就配称南开校友。
——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李大圣,最近在四川大学举行的“川大论教”教师研修发展会上提到这样一段话。
一进校门心惊肉跳,二位主任按时来到,三顿校饭吃得烦恼,四面围墙插翅难逃,五名保安面带狂傲,六天一到爬起就跑,七节正课节节难熬,八门功课门门重要,九个老师一一强调,实(十)在不行回家改造。
——摘选自某校长(要求匿名)
开学典礼发言稿
“钱学森之问”不是问大学,而是问社会。
——复旦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近日在齐鲁大讲坛发表演讲时指出:教育需要社会提供发展空间,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更多是社会问题。
说教教不出一个高情商的学生来,必须让学生去体验、参与。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长蔡晓东,在接受采访被问及学生的情商培训时表示,情商对于学生的成长很重要,但只有在人与人的交流活动中的情商培养才是有意义的。
有些招生办公室一手遮天,最容易出现高考“黑幕”的问题。
——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广西南宁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南科大运用考分指标加上群众式集体监督的招考制度,可以避免一般高校招生办公室独揽大权、暗箱操作的问题。
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季羡林曾在《清华园日记》里写过以上一段话;且据称,在文集整理时,相关人员曾征求季羡林意见,是否摘录这段不那么“高雅”的日记,季羡林给出了“一字不改”的建议,更显示出大师的做人境界。
中小学教师编制应该更新了。
——武汉市政协委员谭艺琴认为,武汉2003年制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已经越来越不符合教学需求。她指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试点学校、年级数和班级数不断增加,但老师却还是原来的数量。”
2013年我不是一个读书人,很惭愧地告诉大家,这一年我几乎没读一本书。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这样说。这位得奖后一直“火”到现在的作家无奈地表示,他去年到处开会、演讲,“做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坐回书桌前很难”。
都有一座“逸夫楼”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先生在香港逝世,这位影响了世界华人的娱乐大亨和慈善家,以107岁的高龄走完一生,引发各界华人追思哀悼,其中多为曾受惠于他教育援助的、如今的或“当年的”学子。
教育部资料显示,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迄今赠款金额近47.5亿港元。捐款与项目单位资金相配套,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涉及内地31个省份。有网友在百度地图上搜索“逸夫楼”,发现相关建筑有近3万座,密密麻麻,遍及大半个中国。
在中国,来自不同地域的年轻人常常可以找到一个不变的共同点——他们曾就读的某所小学、中学或者高校里都有一座“逸夫楼”。“逸夫楼”就像人们心中的一个青春图腾,隐藏着成长和记忆。
然而在一片感慨赞叹声之中,也不乏异样的声音,有人指出逸夫楼并非完全由邵逸夫出资建造,他只是提供了“冠名费”,即“花钱买名声”,逸夫楼真正的最大出资者其实是政府和学校。
学校“冠名楼”到底是怎样一种资金构成和操作流程?
20世纪90年代,高校冠名吸纳助学资金出现第一波热潮,当时大学就业由分配改为自主就业,高校管理也开始打破行业部门界线,教育产业化思想初现端倪。但为加强管理,学校的冠名权都需要教育部门审批。在1997年,国家教委还专门下发通知,原则上不允许以企业或个人名字冠名,特殊情况要报经上级部门批准。但教育改革很快冲破了这些“禁令”。1999年,高等教育法正式实施,学校办学主体地位得到确认,部分行政审批被取消。到了2004年,国务院又取消了一批行政许可权,其中就包括对于学校校舍和教室命名的审批权。
从此,冠名捐赠学校便由学校自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来具体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十四条规定:“捐赠人对于捐赠的公益事业工程项目可以留名纪念;捐赠人单独捐赠的工程项目或者主要由捐赠人出资兴建的工程项目,可以由捐赠人提出工程项目的名称,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虽然法律陈述是指“捐赠人单独捐赠的工程项目或者主要由捐赠人出资兴建的工程项目”,捐赠人有冠名权,但是在逸夫楼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情况却并非如此。
据某校知情者透露,邵逸夫曾经向学校捐赠500万元用以建设一座逸夫楼,由于邵逸夫及逸夫楼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学校和当地政府自然对这一项目十分重视,立刻开始筹划动工,并且为了让最后建成的逸夫楼不失同类水准,学校和当地政府可谓尽心竭力。但最后逸夫楼建成却花了近2000万元,除了邵逸夫捐助的500万元,剩下的一千多万元只能由学校和当地政府承担。
这并非个案,另有一学校学生透露,他们学校的一座逸夫楼造价10.8亿元,其中邵逸夫只出资800万元。
众说纷纭,是非难断,但仅从客观效果来看,邵逸夫47.5亿港元的巨额投资,最终建成的6013个教学项目、3万座逸夫楼,对于一向贫穷局促的中国教育来说总是一件好事。
一个乡村教师的《追忆似水年华》
“这是中国乡村版的《追忆似水年华》。作者用亲身经历和遭遇,展示了1958~1980年间武陵山区一个民办教师的心路历程,是中国乡村教育的缩影。”
2013年成为过去,一年一度的文化盘点成为媒体热点,一本《雨打芭蕉:一个乡村民办教师的回忆录(1958~1980)》进入了不少年度榜单,获得了评论界及读者的热评。而这本书的作者——71岁的恩施退休教师吴国韬,提及此事便哈哈大笑:“没想到这书会有这样大的影响。”
“1961年5月6日,我离开恩施高中,踏上芭蕉侗族乡的道路。此后,我一直生活、劳动、学习、工作在芭蕉这块土地上。在这19年中,有16年的时间都是当民办教师。我讲芭蕉的故事,其实大多讲的是一个芭蕉民办教师的故事。”
吴国韬写那时候的农村教师,由衷地想让孩子们多学点知识,使他们能够认字、看书、有文化,能打算盘、学技术。书中写道:“学生中,有一个男生,站在那里,比其他学生要高,让他背书,却直翻白眼,似乎好蠢,好笨,也因此被有的同学笑话。但是,一次走访,到了他家,看见他在编撮箕,编得非常漂亮,这使我十分诧异。当我称赞他心灵手巧时,他的父亲拿出他编的一个小背篓来。这一下使我的眼睛亮了——原来他是这样一个有才艺的娃!”
吴国韬说,2010年,自己突然就有了写书的想法:“就是想让后人知道,我们这一代人是怎么走过来的?农村教育是怎么走过来的?”
《新京报》曾经这样评价《雨打芭蕉》:“此前,尚没有一本书能如此客观详尽地记录中国20世纪60~80年代的乡村教育,书里有许多当年的教育现场实景记录,那时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跟现在的教育方法理念相比,有不少是值得当下的教育界反思甚至借鉴的内容。”
北京东城区学校抱团组优质联盟破“小升初”难题
以品牌校为龙头,捆绑一个或几个邻近学校组成九年一贯制联盟学校——北京市东城区率先做出举措,计划于2014年以九年一贯制实验、深度联盟校、建优质资源带等措施破解日渐突出的“小升初”难题。
据东城区教委主任冯洪荣介绍,该区将通过两种方式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其一,品牌初中校联合普通小学组建九年一贯校,这意味着2014年9月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6年后将全部直升到对口的优质初中;其二,优质品牌小学上延3年增设初中形成九年一贯校。
东城区今年计划建立的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联盟)分别是:171中学—青年湖小学;史家小学—曙光小学—二中分校—55中;166中学—校尉小学;文汇中学—文汇小学;东直门中学—雍和宫小学;五中分校—方家小学;广渠门中学—龙潭中学—花市小学。
举例:小李2014年9月入读青年湖小学,由于该小学与同学区的171中学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2020年9月,小李毕业后可以直升171中学初中部。
通过这样的调控,家长无需在小学阶段挤破头往优质小学冲,即便就读普通校依旧可以直升优质中学。
此次改革的亮点无疑是优质资源带的打造,其实质是品牌校为龙头,捆绑周边两个临近学校,形成一个优质资源带。资源带上的学校,将在招生、师资配置、课程设置、质量评价上逐步一体化。“形象地说,就像一个连通器,学生可以在普通校读低年级,然后‘走读’到优质小学的高年级。”
今年东城区将建设4条优质资源带,涉及11校次。具体是:和平里四小—和平里二小—东师附小;灯市口小学—灯市口小学低部—北池子小学—东高房小学;府学小学—府学小学低年级部—美术馆后街小学—什锦花园小学;史家小学—史家小学低年级部—遂安伯小学。
2014年东城区还将建立14对深度联盟校,包括:分司厅小学—北锣鼓巷小学;史家小学—史家分校;广渠门中学—龙潭中学等。深度联盟校将推行大年级组制,在这里学生和教师将实行双向流动。
东城区这一教育改制,本质上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次扩散和延伸,但愿能成为化解我国教育不均衡顽疾的一剂良药。
浙江高中要取消班级?
从幼儿园到中学,中国的孩子会换一个个教室,但入学时编的班,会跟着自己起码3年以上。班级成为我国教育的一个基本单元,学校里的知识传授、活动组织都在班级这个小小阵地上开展。也许没有人能想象如果取消了班级,教育该如何进行。班级是我国教育的一个基本单元,而浙江教育界近日透出风声,将在今年高中取消班级。
无风不起浪,浙江高中真的会取消班级吗?浙江教育界到底有何教改动作?瞬间引发各地教育人关注和猜测。
4所高中已在试点走班教学势在必行
最近,浙江一位老师曾在微信朋友圈说:一次课题结题会上,杭州市教研所透露,浙江要推行“无班级管理试点”。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但愿“无班级管理”给孩子们带来个性解放的春天。
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一位负责人称,所谓“无班级管理试点”在高中阶段其实是“必修课走班教学试点”,目前全省高中选修课已经开始自主选课、走班教学,现在试点的是必修课。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将几十位学生编入一个班级,每天学习同样的课程,做同样的作业,考同样的试卷,用同一个标准评价学习。走班教学就是要打破这个传统,允许学生在选修科目中有不同的选择,按不同科目到不同教室上课,组成新的教学班级。
据教育厅基教处透露,2013年全省已有4所高中(杭州绿城育华学校、浙师大附中、青田中学、义乌中学)自发成为必修课走班试点;2014年,教育厅准备将试点扩大到11所高中,这些学校包括浙师大附中、杭州二中、杭师大附中、杭州绿城育华学校、鄞州中学、温州中学、嘉兴一中、春晖中学、义乌中学、天台中学、青田中学。
“浙师大附中高一年级,部分试点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部分按老办法教学,哪种更适合学生,未来会更明确。”
那么在部分高中试点之后,未来会进一步推广吗?
教育厅副厅长韩平曾表示,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要谨慎、稳妥,各个学校要建立完善有效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
走班制度改革 灵感源自欧美
浙江深化高中新课改时,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在很多场合经常提到一个词:“选择权”——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更多的课程开发选择权交给教师,更多的课程设置选择权交给学校。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主动学习能力。
这个“选择权”的直观刺激来自一次出国考察。几年前,刘希平带领宁波、温州、金华等地的教育局长到芬兰考察基础教育改革,走访到一所只有20多名教师、200多名学生的中学,发现这所学校每学期开设了200多门课程,刘希平和几名教育局长大为震惊。这么小的学校,开出了这么多课程,相比之下,我们中学开设的课程实在太少了,学生几乎没有选择课程的自由。
后来,浙江高中校长、老师和教育研究部门等相继去欧美等国家考察。当地的教育理念和授课方式,在浙江教育人身上留下了痕迹。采访中,教育部门和学校都不讳言选课走班里有欧美高中教育的影子。
曾到芬兰考察的程老师回忆说:“芬兰的学校,为每个高中生配套了很多服务,学生刚进高中会发到一本《学生选课指导手册》,高二、高三的老生会给高一新生当学生顾问,这个当顾问的经历可以折算成学分;学生根据选课组成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由指导员负责。”
“每个学校还有一个总的学生顾问,地位比较高,办公室就在校长办公室旁边,负责解答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情况有着全面的了解。芬兰高中基本没几个行政管理人员,大多就一个校长、一个校医、一个学生顾问。”
“目前我们的必修课选课,还有年级划分,在芬兰已经完全没有班主任,也没有年级之分了。”
“新生入学一开始就没有固定的班级,学生被分为25个人左右的不同学习小组,每组有指定的指导员。指导员类似我们的班主任,一个老师负责几十个学生,管学生的日常事务,组织例会,向学生传达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集体活动等。”
推行“无班级授课制”以后,芬兰所有的高中教师都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历,并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目前浙江高中教师达到这个硬件条件的不少,这也是必修课走班推行的一个保障。
虽然“走班教学”在中国教育界并非首例,如北京十一中学就早已实行并运行良好,但像浙江这样在多所高中同时大规模推行仍算“先行者”,而教育改革正是需要这样的勇气和力量,我们也期待浙江教育走班改革的成功能够为中国教育开辟出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上海闵行区:校园医生来了
身心健康是孩子快乐成长的基础,而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生多师少,老师对学生们的关怀照顾往往力不从心,在专业方面也常常捉襟见肘,对此上海闵行区推行了“医生进校园”机制,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找来了一个个“贴心卫士”。
截至目前,闵行区共有383所中小学、幼儿园纳入“医生进校园”范畴,19.8万余名学生、儿童拥有属于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
杨薛芳和胡杰是闵行区华漕学校的校园医生,杨薛芳是医院病房负责人,在医疗救治方面经验丰富。医教结合之前的常见病检测,只是对体检后有问题的个体和群体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家长。自从有了校园医生后,健康体检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建议,如对健康体检中发现的有营养不良、贫血、肥胖、视力不良、肢体发育异常、心脏杂音等情况的学生,逐一分析原因,对家长给出实用性指导。更难能可贵的是,能做到定期跟踪随访,对每一名肥胖、营养不良学生进行干预后的效果评价。
校园医生还会利用学生午间休息的时间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交流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否也符合健康标准。校园医生的名片被发放到每一位学生手中,让他们也成为家庭医生,方便忙于上班的家长有问题可以直接与校园医生取得联系。
华漕学校还和社区一起,将真实的青春期教育制作成了微电影《safe的花季》在学生中播放,展示他们最真实的青涩校园生活,也告诉他们如何正确度过青春发育期,微电影的播放效果远远超过了老师在课堂上死板的讲授。
此外,校园医生每月会抽出一天时间,用来接待全体教职员工,答疑解惑、诊断开药。对于整天忙于教书而没空跑医院的老师来说,这样的方式他们也乐于接受。
2012学年,闵行区校园医生共进校2.5171万人次,满意度达99.93%,这些深受孩子、老师喜爱的健康卫士,用他们的专业和细致,用心护卫孩子们的童年。
石室中学 商标保卫战
石室中学,垂名已久,这所具有200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起源于西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创建的“石室精舍”,是我国第一所由地方政府兴办的学校。如今,“石室”已成为了四川教育的标志性品牌。
也正是这样,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石室”品牌屡受侵犯。
一些企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傍名牌”,冒用“文翁”、“石室”品牌从事经营活动,一些社会机构以“石室”名义宣传招生,注册虚假网站,甚至恶意抢注“石室”商标等,“这些行为都侵犯了学校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石室的社会声誉”。
面对侵权行为,石室中学早在1996年,就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石室”、“文翁石室”、“文翁”、“成都四中”等商标,从法律层面对其品牌进行保护。
石室中学校长田间说:“通过法律维权是很有必要的,例如不久前,石室中学旁就新开了一家洗脚房,取名为‘文翁浪’。学校发现后,就及时给该商家发去了律师函,要求其停止使用‘文翁’字样,于是商家最后进行了更名。尽管学校一直都在积极维权,但‘石室’目前仍已被瓷砖、马桶、餐饮等各行各业抢注了二三十项。‘石室’两个字,作为石室中学的无形资产,如果任其被滥用、盗用下去,最后的结果,‘石室’就变成了通用名称,2000多年传承下来的优质品牌,就将毁于一旦。”
对于“石室”这一次被认定为省市著名商标的意义,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党支部书记谷岩表示,作为一个非市场主体、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机构,石室中学是四川省第一家获得著名商标认定的机构,它为所有非市场主体、公益性质的机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开拓了一条道路,这个意义远远超出了石室中学自己的维权。
而石室中学之所以能取得著名商标认定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在无法提供很多经济技术指标的情况下,加强了学校历史、品牌荣誉、行业内知名度和影响力等材料的补充和完善,“在四川省著名商标认定委员会对石室中学的讨论中,是全票通过的,这种不同于传统的认定模式,也是省市工商行政管理的重大创新,是商标保护领域的突破”。
首师大:变质的学历
本科宣传实为培训班学生
2013年12月30日,首师大针对学历事件给出回应。校方表示,这批学生均未达到当年本科录取线,是北京致远东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与首师大高等教育美术研究中心合作招收的职业培训学生,致远公司在招生上存在虚假宣传。
根据媒体报道,2011年,约70名学生被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高等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录取,当时他们大多通过了艺术类考试二本分数线,并被承诺颁发全日制本科学历。入学后,这批学生在大学期间遭到不公平对待:住校外公寓,不能在图书馆借书,不能担任学生干部等。
对此,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常建勇表示,事件中所涉及学生是招收的职业培训学生,不是通过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并按计划被省级招生部门审批录取的学生。这批学生是首师大高等美术教育研究中心(简称高美中心)与一家公司合作招收的。高美中心是一家向社会公众提供美术类职业教育培训服务的专业机构,其性质为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自身并不具备颁发任何性质的高等院校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法定资格。高美中心于2011年7月21日与北京致远东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职业培养课程班培训协议”。协议中规定,高美中心“负责联系课程的师资,并支付师资课酬费;负责学员的教学、教学管理、课程实施及协助乙方安排学员在校内的住宿”。公司乙方负责所有前期推广及招生咨询工作。
录取通知书造假
学生小李表示,此前并不知道自己所上的是培训班,2011年高考录取时,有自称“首师大教师”的人打电话表示,首师大美术学院扩招,学生入学后为大学统招本科4年的学生。小李说:“我所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上印发着本科字样,并有首师大美术学院和首师大高美中心的章。”对此,首师大表示,该录取通知书中本科字样为招生公司虚假宣传、擅自添加。首师大美术学院不知情,首师大也不知情。学校是今年11月份通过学生反映才得知此事的。另外,通知书上美术学院公章也并非原章。
校方现场出示了统招生和涉事学生的录取通知书,首师大统招录取通知书是横版红色,并印有首师大招办录取专用章,而涉事学生的录取通知书为竖版,并不包含首师大招办专用章。
学生获赔
2011年该培训班一共招收了71名学生。如果按录取时的承诺,这批学生应在2014年毕业。首师大负责人表示,该班只是培训班性质,因此2014年这批学生只能拿到职业培训结业证,他们还需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校方负责人表示,对于此事件,学校和学生都是受害者。但校方从维护学校稳定、维护声誉的大局出发,先行解决学生诉求。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于2013年12月27日达成最终协议。这批71名学员中,有3人选择离开高等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他们每人获得8万元的补贴。其余68人每人获得7万元补贴,学校为其提供继续教育至2015年,他们可于2015年1月获得正式的成人教育专科学历。如果想拿到本科学历,这批学生还需参加专升本考试,顺利的话,将于2018年拿到成人本科学历。
首师大强调,校方将对此事一追到底,彻底追究致远东方公司虚假宣传给学校带来的经济上、声誉上等方面的损失。
在这一事件中,学校支付的7万元赔偿金是否足以赔偿71名学生四年迷误青春的损失?而又是谁真正该为学生们“最好的时光”埋单?除了直接违法的致远东方公司,国家相关的法制也存在疏漏。此外学校在与公司合作时对公司操作流程缺乏监督了解,而作为学生和家长,对于违背常理的录取通知书及入学后异于常人的特殊待遇是不是也太过“后知后觉”,如果早一点起疑查证,情况是否会乐观许多?当然在这一切的背后,应试教育、“唯学历论”恐怕是潜藏的罪魁,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改革是一个漫长的社会过程。
北京学生放学组织活动政府出资埋单
在基础教育界“减负令”的号召下,很多学校尤其是小学纷纷响应,从课业课时多方面减轻学生负担,学生放学时间也大多提前到下午3点半。而这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因为多数家长受制于工作,无法及时接学生回家,让大量的学生滞留在学校。有的学校打着组织活动、管理学生的旗号行补课之实;而有的学校则放任各种托管班横行,这些托管班多为私人创办,大多没有任何资质,学生的安全问题成为一大隐患。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市教委在日前的“北京教育地图”会上给出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北京市教委将于今年上半年出台课外活动计划。从9月份开学起,学校可以在下午3点半至5点间组织体育、文艺、科技等兴趣班或社团活动,所有活动经费由政府买单。而一些家长表示担忧,3点半到5点这一段课外活动时间会成为补习班的温床。对此,北京市教委表示将坚持减负政策,课外活动计划严禁搞成学科竞赛形式,也不会变相成为补课班。
武汉市光谷五小“正能量存折”
这里每个孩子都有一张“存折”,学习进步,助人为乐,才艺表演获奖,甚至捡垃圾都能换取相应的虚拟币,并在学期末找老师兑奖。
武汉市光谷五小向五、六年级400余名学生每人发放一本“五行存折”,分为“学习”、“生活”、“卫生”、“助人为乐”、“为校争光”五大类,学生每次单科测验90分以上奖励5分,将地面垃圾捡到垃圾桶奖励1到2分,帮助低年级学生打扫卫生奖励2分,乱扔垃圾则扣除5分。当奖励或扣罚“五行币”时,由班主任老师在“存折”上盖上相应的印章。
每天上午,一群学生拿着“五行存折”,排队到政教处换回属于自己的奖品。五年级(2)班学生付霞高兴地说,自己这学期积攒了300个“五行币”,成了班里的“土豪”,刚刚换得了一个卡通图案的暖手宝。
“‘五行币’创新了对学生的奖励方式。”学校校长孔德勇表示,这学期学生的自律性明显增强,校园环境也焕然一新。下学期,“五行存折”制度将逐步向全校各班级推行。
这一新颖有趣、摆脱了生硬说教的德育引导激励机制,让孩子们兴致高昂地完善自己的行为和心灵,争做“五行好少年”,而这“五行存折”也可称作是一种教育的“正能量存折”。
城北小学:照片里的读书人
在学校的文化墙上应该悬挂什么?
不同的学校也许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也许是学生守则,有的可能是学生光荣榜,还有的是校园安全注意事项……然而在江苏靖江市城北小学,这里的答案就是“老师阅读的美丽瞬间”。
在城北小学的校园里,你可以在随处的墙上看到一张张老师们的“专属阅读照片”。阳光下的青绿草坪上,朱老师身穿一件红色衣服,头发扎成一个简洁的马尾,她手捧一本名为“清欢”的书,面带微笑……这是众多照片中的一张,照片的旁边还有朱老师的阅读心语:“书籍,生命的能量;书房,生命的禅堂。”
原来,城北小学开展了“读幸福书籍,做最美教师”专题活动,引领教师读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净化教师心灵。学校不仅“制定读书制度”,从读书队伍、阅读书目、阅读时间、读书沙龙、成果展示、激励措施等十个方面促进老师阅读,还制作“教师阅读照片墙”,定格教师的最美瞬间。学校邀请摄像师为全校教师拍摄读书艺术照,悬挂在学校各处走廊墙壁上。
读书的老师最美,自从读书艺术照悬挂上墙后,欣赏的学生络绎不绝,来访的贵宾、家长也赞叹不已,照片墙渐渐成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老师们的阅读积极性也被激发,一个个都踊跃参加学校各种读书活动,还常常发表读书心得、向学生推荐好书。
照片里的读书人,像一种文化的召唤,飘荡在校园,飘荡在孩子们眼中,也飘荡在老师们心里。
湖北武昌实验中学“放养式”学生管理
这个故事发生在湖北武昌实验中学高二(11)班。班主任徐建军介绍,班里的学生全部是学校录取的200名以后的学生,起点明显落后。特别是辉辉,能进入湖北武昌实验中学就已经非常勉强。
然而一学期下来,徐建军发现辉辉虽然成绩不算特别优秀,但学习习惯特别好,很有计划性和自控力。“他课后完成作业和复习功课的效率极高,从不拖拉。而且从高一开始,每天在掌握当天所学内容之后,还会拔高,有计划地做高考真题。所有科目的学习,都会制订详细计划,按步骤完成。”
徐建军决定尝试“放养政策”,让他拥有更大的自——上课可以不听讲,按自己计划学习,甚至可以翘课去图书馆或者打球,认为没有难度、重复低效的作业可以不做。
作出这个决定后,徐建军找到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谈话,他们均表示愿意尝试。
最近一次考试,辉辉进步迅猛,考了年级第五名,震惊了全校,也证明了徐建军“放养式”学生管理实验的成功。
教师们备课、上课考虑的是绝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对于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这无异于是在“炒冷饭”。拥有优秀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应被日常的课程和作业禁锢,应该让他们按自己的进度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这学期的期中考结束后,辉辉以黑马的姿态在全年级做了一次学习经验的分享。除了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外,他特别感激徐老师给予他的“放养政策”。“我拥有了更自由的时间规划学习,各任课老师也相当支持我,遇到问题随时能够得到解答。在这双重作用下,我的成绩才有了较大的进步。”
也有人质疑,“尖子生”的“放养”会对高压下的普通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种“宽松政策”能否扩大覆盖对象?
徐建军认为,适合“放养”的学生需要具备四点素质:目标坚定;内心纯净,能静下来;完整的计划和强大的执行力;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是教育改革一直呼唤的口号;而如何落实,如何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仍然没有公断,尚需探索。
冯老汉的新发明——“时间坐标习字格”
冯子恒今年58岁,只有初中文化,现在在重庆侄儿的物流仓库打工,平日生活中提笔书写的时候很少,只是记个账,开个收据。冯老汉有一儿一女,在儿子上高中的时候,一次他偶然发现儿子握笔的手法错得很夸张,于是产生了发明习字格的想法。
冯老汉觉得,现有的田字格、米字格、回宫格等,在汉字书写时宽松度大,落笔主要凭感觉,让书写者对汉字的结构法则缺乏系统的理解。于是,经过长时间的琢磨,他发明了“时间坐标习字格”。
“时间坐标习字格”就是在原有的田字格里套了一个时钟的表面。冯子恒拿出一支签字笔边写边说:“具体方法很简单,用时间坐标格写汉字,先仔细观察字帖中每一个笔画的位置,然后精确落笔临摹。比如,写这个两点水,它的第一点在10点的横线与11点半的垂直相交点朝下一点,第二点在9点的横线与11点垂直的坐标点朝上一点,就完成了。”
冯老汉认为,他的发明最大的优点是,能准确告诉习字者,汉字的起笔点,笔画的长度、比例和角度,使大家在短时间里掌握汉字的结构和书写的规律性,迅速提高书写水平。
冯老汉的“时间坐标习字格”发明已经通过国家专利申请。为了推广,冯子恒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几百元,自费印刷了200本。他还在谋划出一本教授“时间坐标习字格”的教材《数字化书写教学概述》。
冯子恒说,他最大的心愿是“让启蒙学写汉字的孩子和想练书法的普通人,无论学历高低,是不是很有文化,都能写好字”。
南岸区文联书法家协会主席章文灿从事少儿硬笔书法教育20余年,在他看来“时间坐标习字格”的发明虽然有些标新立异,但5到7岁刚刚开始学写汉字的孩子,理解上下左右的概念勉强可以,而对“角度、弧度、长度”等知识基本上不能掌握,所以用这些创新的字格练字,可以提高初学者笔画的精确度,但不适合孩子。所以“时间坐标习字格”推广并不现实,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成都 教师退出机制
教师职业,这一传统意识里的“铁饭碗”,在近来各地兴起的竞聘上岗浪潮中正遭受冲击。从优化师资角度来看,这无疑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而成都近日推出试行的“教师退出机制”更是对教师竞聘上岗制度的一次强化和完善。
2014年1月8日,成都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教师退出教学岗位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不能竞聘上岗、考核不合格或因其它原因等不能胜任(坚持)教学岗位工作的教师,要求其退出教学工作岗位。
其中不能胜任教学岗位工作的原因包括:教师经学校同意提出转岗、未能竞聘上岗、年度考核不合格;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为基本合格;或是违反《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办法》指出:从今年2月10日起,只要有以上情形之一的成都市公办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公办幼儿园的在编教师,都应予以待岗培训或转岗。
《办法》包括了制定宗旨、适用范围、退出渠道、退出程序等。其核心内容是退出渠道和退出方式。退出渠道包括了转岗、待岗培训、解聘和辞聘四类。
渠道一:转岗。
是指在校内或校际竞聘转至非教学工作岗位。校内转岗由所在学校统筹安排,校际转岗由教师管理服务机构统筹安排。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教师,都应当予以待岗培训或轻岗:当教师提出转岗请求,并经学校行政会研究同意;未能竞聘上岗的教师;年度考核为不合格等次;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为基本合格等次;违反《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或其它依法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不符合担任教学工作的。
渠道二:待岗培训。
是指对教师暂不安排独立的教学工作,由教师管理服务机构指导学校安排其进修学习、跟岗培训。待岗培训期累计不超过12个月。在待岗培训期间,学校应配合教师管理服务机构为待岗教师提供不少于两次的竞聘上岗机会。待岗教师待岗期间的日常管理由教师管理服务机构和相关学校共同组织实施。待岗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级,不能参加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和各级各类评优。待岗教师应承担学校或教师管理服务机构安排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渠道三:解聘。
是指解除人事聘用关系。不愿意转岗、待岗培训,或待岗期满仍然不能竞争上岗的,由聘用单位予以解聘。
渠道四:辞聘。
是在聘期内教师主动提出解除人事聘用关系。
《办法》还首次提出了将退出方式采用“合同退出机制”,将教师退出教学岗位的相应条款和内容格式化为合同内容。
退出教学岗位的教师转入新岗位的,按照新岗位类别重新确定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不再享受原教师职务工资相应待遇。待岗期间,发放基础工资和一定比例的基础性绩效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当年最低工资标准。
据了解,成都在全市推开教师退出机制前,已先在青羊、郫县、温江和双流等区县试点。市教育局初步统计,从2012年至今,全市已有约200名教师进入退出程序,其中11人待岗、15人转岗、164人被解聘或辞聘。
“教师退出机制”看似打破了老师们的铁饭碗,断了老师们的后路,但实际上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它能激发有志于教育的老师们的潜力和创造热情;而对把教书当“糊口营生”、对教育并没有足够兴趣的老师也提供了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从社会着眼,这也是劳动力配置的优化。教育界大概会因此而更加纯净,教师队伍也会因此更加精良。
考试变形记
浙江江滨小学 考试变身“闯关游戏”
“这学期孩子们取消笔试考试,采用‘玩游戏’闯关进行测验。新的考试分成口算关、图形关、思维关、实践关,每一关都由老师和学生互动进行,并且只按照星级打分,没有具体分数。”
这是江妈妈收到学校老师发来的一条短信,她的孩子在江滨小学读一年级。江滨小学取消了一年级孩子们期末考试,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融合了教学知识的闯关游戏。
江滨小学章颖副校长介绍,这样边玩边考试,从专业来说,叫做模块化考核。“这是学校首次做的尝试,就是希望孩子们喜欢上考试。让孩子们通过闯关模式去经历两个科目中需要考核的知识,发挥孩子们的综合能力。老师们也喜欢这样的考试,虽然工作量比书面笔试更大,但充满趣味,氛围很欢乐。”
章校长说,如果一年级试行效果不错,江滨小学将计划取消所有一、二年级学生的书面笔试。
汝河路小学 “游园式”考试
教育改革风势已定,而探索考试创新的学校也并非江滨小学一家,河南郑州汝河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也在近一期的考试中体验了一次“另类考试”。
考场用桌子围成一个半圆,监考老师有近20名,同学们手里没有试卷,而是在里面跑来跑去,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完成考试。
“计算小能手”考运算,要求学生在电脑上敲出加减算式的答案;“生活小行家”考观察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学生需要挑选一张水果卡片,用语言表述出一道完整的试题,随后列出算式,给出答案;“实践小高手”是观察钟表,需要把老师要求的时间拨到正确位置;“小鬼当家”是品德与生活考试,共有系红领巾、叠裤子、系扣子、递剪刀、整书包、装文具等6个选项供学生选择……学生每完成一项活动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星级评分。
教育改革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镇教育发展的办学模式,构建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教育基础性、全局性、公益性、先导性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二)坚持积极稳妥深化改革的原则,使各项深化教育改革措施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性原则,充分发挥现有的教育资源,调整机构设置,完善××镇教育办公室主任、初级中学校长、各完全小校长公选、教职工全员聘用等制度,推动各类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全镇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高全镇教育水平。
(四)坚持多元办学和创新办学原则,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积极探索我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农科教”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三、改革思路
我镇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是:理顺体制,确立一个地位,突出三个重点,加强两项建设。
理顺体制。设置××镇人民政府教育办公室,作为××镇人民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部门,通过改革,切实让学校真正成为办学的主体,落实学校的办学自。
确立一个地位。确立“两基”工作重中之重地位,重点加大“普九”成果的巩固提高工作,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改善教育软硬件建设,使“普九”工作向高标准迈进。
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三是打好实施基本普及十三年教育的基础。
加强两项建设。一是加强教育管理队伍和教职工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及设备建设。
四、工作内容
(一)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1、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优先发展教育,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主要职责:一是宣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制定并组织实施我镇教育发展规划;二是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防止适龄少年、儿童辍学;三是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四是维护学校治安、安全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师生安全;五是按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好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维修、危房改造和管理工作,整合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六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并使用好上级安排的各项教育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七是重视学校管理工作,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八是负责镇内教师的聘用及合理配置,关心教师,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成立××镇教育办公室。××镇教育办公室是××镇人民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部门,机构级格为股(所)级,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办公室工作人员1名、教研1名,师训1名(兼职驾驶员)、财务人员1名,共设6个岗位。编制从教育编制中调剂解决,人员由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共同考察确定,镇教育办公室主任由县教育局聘任,其它岗位人员由镇教育办公室聘用。教育办公室主任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享有副科级资格。教育办公室受镇人民政府及县教育局双重管理。办公室工作经费按有关规定和标准,由县财政负担。其主要职责:一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政策、法规和决议;二是制定辖区内教育发展及调整学校布局规划;三是管理辖区内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四是推进“农科教结合”和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实施技能证书培训;五是组织实施校舍改造规划,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制定和落实控辍保学措施;六是负责辖区内教育事业统计、学校常规管理,组织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加强学校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及监督,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七是协助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组织中小学校长考核、聘任;八是协助镇党委、政府组织中小学教职工的考核聘用及合理配置,关心教职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组建村“两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支书或总支书记任组长,村委会委员、理事会理事长、村完小校长、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主要职责:一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二是组织动员群众关心支持教育发展,鼓励群众捐资助学,改善办学条件;三是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和控制学生辍学,确保适龄少年、儿童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四是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安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保障学校的校舍、设备、土地、财产等不受侵占;五是按有关规定协调落实新建、扩建校舍所需的土地和勤工俭学用地;六是参与对辖区内学校的监督管理,参与对校长的考察考核,对校长聘任提出意见建议。
4、科学规划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从镇内各村(居)委会教育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规划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学校的设置,一是要有利于组织教师学习和管理;二是要有利于开展校本教研;三是要有利于学校发展和“两基”成果巩固。要按照“宜并则并、宜分则分、初中相对集中,小学就近入学”以及“规模适当、竞争有序、均衡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完小及所属校点。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至少办好一所完小,村完小以下设校点,形成镇人民政府教育办公室管理中学和完小,完小管理所属校点的管理模式。
5、镇内不再设督学。根据《镇康县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镇内不再设督学。
(二)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1.坚持和完善学校领导(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公开选拔和聘任制度。一是坚持学校领导公选制度。要进一步拓展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公开选聘的渠道和方式,增加公选透明度,采取自我推荐、民主推荐、公开选聘、组织考察、公推直选等多种形式相结合选拔初级中学、完小校长。选聘初级中学、完小副校长、主任、副主任采取组织推荐或校长提名,通过教职工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二是分级组织选聘。镇内各初级中学校长、完小校长的公开选聘,由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共同负责,组织、人事部门参与指导、监督,并组织民意调查,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村完小校长的选聘还要听取村“两委”的意见。三是公选学校领导的聘任。镇内初级中学校长、完小校长,由县教育局聘任。初级中学、完全小学中层领导,由校长提名,镇教育办公室在进行广泛民意调查的基础上,报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备案,××镇教育办公室聘用。
2、加强学校领导的考核管理。一是坚持学校领导聘期目标考核制度。镇内初级中学校长聘期为3年,完小校长聘期为6年。学校领导考核在聘期内组织年度考核,聘期届满进行聘期目标综合考核。年度考核、综合考核达称职以上等次的学校领导,方具备续聘条件。对年度考核连续两年基本称职或聘期综合考核不称职的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予以解聘。二是开展学校领导的民意调查。上级有关部门把学校领导的民意调查纳入年度考核和聘期综合考核内容,学校领导民意调查满意率在85%以上且年度考核、聘期综合考核达称职以上等次,可直接进行续聘。学校领导民意调查中年度考核连续两年满意率或聘期综合考核满意率达不到85%的,无论聘期届满与否均予解聘。镇内各初级中学、完小校长的民意调查,由县教育局与镇党委、政府组织实施。镇内初级中学、完小副校长、主任、副主任的民意调查,由镇教育办公室组织实施。三是学校领导聘用期间,参照相应行政级别进行管理。初级中学校长、完小校长参照股(所)级管理,在干部选拔任用时享有副科级资格。四是在对初级中学、完小校长进行年度考核的同时,对副校长、主任、副主任进行履职考核,并在校内全体教职工中进行民主测评,履职考核达称职以上等次、民主测评满意率达85%以上的予以续聘,达不到称职以上等次或民主测评满意率达不到85%的予以解聘。五是中小学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要进课堂、上讲台,并作为聘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六是镇教育办公室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中小学校长、主任、副主任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其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3.建立后备人才库。一是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为加强校长队伍建设,逐步形成科学有序的校长公选机制,镇组织、人事、教育办公室要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校长后备人才库的建设为上级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二是建立学校中层领导后备人才库。由镇教育办公室提出方案,经镇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采取自我推荐、公开推选、组织考察等方式,分类分层次建立后备人才库。中小学主任、副主任后备人才库由镇教育办公室负责建立。后备人才库建成后,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岗位出现空缺时,原则上从相应后备人才库中择优推荐或公开选聘。
4、深化教师全员聘用制度改革。一是为巩固教育综合改革的成果,保证教职工队伍稳定。全镇原则上不再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跨学校的教职工聘任。二是教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学校教职工岗位出现空缺时,在人员编制、岗位设置、增人计划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允许的前提下及工作需要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有关规定和资格准入制度,实行公开竞争上岗,择优聘用。镇内调整教师岗位时由镇教育办公室根据工作岗位需要,报请镇人民政府审批,县教育局备案,原则上调整教师定在每年八月份按相关规定进行调整。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校教职工特殊困难,对老教职工、夫妻分居或有其他特殊困难教职工,视具体情况将给予关心照顾。
5、建立合同制管理。对聘期已满,且聘用期内年度考核均在合格以上等次,工作年限满25周年以上或距法定退休年龄15周年以内的人员,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对达不到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其他人员,应签订有固定期限合同,有固定期限合同的合同期限为3至6年(中学3年,小学6年)。
6、严禁抽调、借调教师。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或变相占用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禁抽调、借调教师,确因工作需要,在征得镇党委、政府和教育局的同意后,一次性调出,不得以借调等方式长期占用教师编制。现抽调、借调人员如不能办理正式调动手续,必须返回原学校。对占用学校编制而不在学校工作的人员,满一学期即与学校脱离关系,学校不得为其支付工资。
7、采取多种方式补充新教师。镇政府积极协调上级相关部门通过逐年有计划公开招聘、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等多种方式补充新教师,使现有教师空编在3年内解决。对于边远贫困山区或环境条件艰苦的学校,镇人民政府将根据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鼓励性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或在职教师到边远贫困地区任教。对新聘用的小学教师,必须到完小及以下学校任教2年以上,并作为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
8、坚持以人为本,逐步消化现有代课教师。从2009年开始不得再新招代课教师,现有代课教师,要通过招聘、转岗、辞退等多种措施解决,原则上3年内全部消化。对符合教师招聘条件的在岗代课教师,在参加县上招考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中,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招聘录用,3年内参加招聘仍达不到履职要求的,一律予以辞退。
9、绩效工资制度的改革。鉴于2006年国家对事业单位执行的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明确规定搞活范围仅限于绩效工资部分,在国家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尚未出台的情况下,为与国家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政策接轨,学校制定的现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学校工资总额包干办法暂停实施,新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待国家出台配套政策后另行制定。同时,从2009年开始,全镇各中小学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的奖励实行学校年度目标考评奖和教职员工绩效工资奖励,考核奖励办法参照县人民政府制定的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三)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1.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力量办学,特别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教育。发展以幼儿教育为重点的民办教育。通过招商引资、捐资办学、校企结合等多种途径,形成独立民办学校、股份制合作办学等多元化办学模式。以国有公办为主体,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互为补充,给学校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要以提高“两基”成果为主要目标。学前教育要以扩大民办幼儿园在全镇学前教育中的比例为目标。结合教育发展规划,加快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发展步伐,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学前阶段教育规模,积极创办幼儿园,各完小积极开办学前班,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力争为实现普及十三年教育的目标打好坚实的基础。
2、健全和完善社会办学的各项管理制度。镇人民政府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社会办学的各项管理制度,实行规范管理,在审批、评估、年检、奖惩及档案管理等方面形成统一的操作程序。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评议,指导民办教育机构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学籍及安全等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民办教育机构内部管理水平。要加强对民办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指导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鼓励和支持创建优质民办学校。
(四)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加强学校管理。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采取有效措施,贯彻教书育人,德育为首的思想,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载体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二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把组织教学工作作为中心任务,严格执行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规定,建立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积极致力于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三是重视校本教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以研促教;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研究,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四是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把师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加强校园教学活动、食品卫生、交通等安全的管理,落实制度,明确责任抓好细节,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五是加强学校后勤和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根据《会计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中小学会计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校长离任审计制度,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和监督。
2、积极推进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和评价机制改革。一是积极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积极稳妥地探索中小学课程改革。二是积极探索中小学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生的评价改革,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完善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教学实际的评价内容、标准和方法,逐步形成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
3、提高教育信息化和普及实验教学水平。一是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在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积极推进“普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多媒体教学设施、网络教学环境和实验室建设。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目标出发,促进传统教学方式向现代教学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扩大现代教学技术的培训范围,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培训,促进现代教学技术的普遍应用。二是增强多媒体技术的服务功能。加强现代教学设备和实验设施的管理和应用,在发挥教学优势的同时,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试验、信息传播服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落实“一体两会”机制服务。
4、深化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深化教学改革。把镇、村(办)化技术学校办成实实在在的农民培训基地,围绕当地产业发展需要,依托镇康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镇相关部门的技术力量和信息资源,大力开展农民证书培训。
5、增强学校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中小学要在保证达到国家对普通教育要求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深化教学改革,引进职教因素,实施职业教育,开展技能证书培训。镇人民政府、村(居)委会要在林权制度改革和土地使用权流转中,落实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勤工俭学基地,完小不低于5亩,中学不低于10亩,解决学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和学校勤工俭学办食堂的问题,要继续扩大农村综合初中办学规模,充分发挥农村综合初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和科技引领作用,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服务。
6、重视教科研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水平。教育办公室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教科研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以服务教育教学为中心,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思想,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为目标,明确把学校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实现教学研究重心下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科研,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理论指导、实验探索和决策咨询的作用。重视教研队伍建设,以适应我镇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五、组织保障
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切实加强对教育综合改革的领导。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镇纪委书记,镇人民政府分管教育副镇长为副组长,宣传、组织、人事、各村(居)委会、××镇中心学校、财政所、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中心学校,由××镇中心学校校长任办公室主任,××镇中心校校长负责全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日常事务工作,工作人员根据需要从各成员单位抽调。
六、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组建镇教育办公室。2009年7月上旬,组建××镇教育办公室,选聘镇教育办公室主任、教育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教研师训员、财务人员。具体设置为: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办公室工作人员1名、财务人员1名、教研师训员2名(含兼职驾驶员1名)共6名。
(二)选聘各中小学校领导班子。2009年7月中旬,选聘镇内初级中学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选聘各完小校长、副校长、教导(务)主任。
初级中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各完小副校长、教务主任由镇教育办公室负责选聘,报镇党委、政府和县教育局备案。具体选聘岗位如下:
1、尾镇中学: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
2、××完小: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
3、××镇开裕完小、仁和完小、芦子园完小、小水井完小、大柏树完小、福和希望小学:校长、教导主任。
(三)签订《聘用合同书》。适时组织教职工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书》。
(四)完善组织。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完善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
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措施 篇五
1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应用能力
1.1优化教材,改革教学内容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为师生教学之用而编写的,它系统的阐述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要点,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处理好教材是至关重要的,选择一本基本理论比较详细、全面的书作为学生的教材。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突出基础性、前瞻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通过照片对比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林业生态工程在目前水土保持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中强化对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配置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布局与设计,包括承接任务、现状调查、规划设计以及后期服务在内的主要步骤等,培养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作业设计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能力。
1.2强化课程设计,突出应用能力
课题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强化知识应用的重要途径,是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的关键,是学生知识、技能和技巧得以巩固和提高的有力措施,所以在课堂教学之余,安排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来综合锻练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课题设计环节中,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四重视",即重视典型案例、重视概念设计、重视设计说明、重视表现技法。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丰富的空间想象和图面表现能力;(3)设计理论应用的能力,如设计山丘区、平原区、风沙区、沿海区、工矿区等类型的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模式;(4)主题构思和表现能力,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要综合治理,生物与工程相结合,实现对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地区水土资源与环境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在课程设计教学安排上,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满足功能与环境要求的基础上要求各设计小组的每个学生都须完成不同创意、个性特色、构图形式的方案草图。充分发挥想象力,体现不同学生设计的个性,特别强调结合前期的基地分析与功能分析。当完成多方案设计以后,进行方案的分析比较,从中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将所有学生的草图上墙,通过方案创意介绍、同学及教师评述等课堂讨论形式进行全班交流,对于将理论与实际较好的结合、具有统一构图形式的方案予以及时肯定。对建设模式相近的方案进行综合后分组(3~5人),在同组的几个相近方案中进行比较、修改,综合确定新的设计模式。在此设计阶段,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现代教学理念。
2教学方式和手段改革
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是“林业生态工程”课程改革很重要的问题。在“林业生态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2.1启发式教学法
首先要奋其志,在课程教学第一堂课时,向学生介绍该课程当前发展的现状,向学生阐明此课程的社会需求,从而诱发学生为美好前途而发奋学习的雄心壮志,林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又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具有提供林产品及生态服务产品、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种功能。林业生态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基础性地位。
2.2纵向层次结构教学法
从“林业生态工程”课程体系纵向发展的逻辑关系上考虑,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作业设计”为主干,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主要模式”纵向体系分解为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常用的技术措施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作业设计的方法、项目管理与施工管理”两枝,强调生态思维观念的培养,列举治理保护措施与开发利用措施,介绍山丘区、平原区、风沙区、沿海区、工矿区等类型的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模式的同时,强调培养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作业设计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能力为枝叶的有机的、从属的多层次教学。纵向层次结构法可以把某一知识系统分解为若干有机联系的层次,简要地勾勒出了复杂知识体系的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使整个知识体系脉络清楚、层次分明,既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各有关层次,也便于从各有关层次上认知整体。
2.3案例对比教学法
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的设计构思,培养独立设计构思的能力。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案例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同时将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原因,总结要点,启发学生。这样,可以避免空谈设计理念的现象,还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避免今后在林业生态建设模式中出现类似的问题。例如选择教材中农田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林业生态工程体系的配置为范例,通过讨论范例对比,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农田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的树种组成、结构配置和创造的有利条件等差异,在基地分析的基础上,加强方案构思的分析、表达方式的训练。使所设计的方案具有丰富的内涵,主题突出,立意新颖。要求学生完总第13期成各功能分区及交通流线布局方案构思与规划布局,解决平面内容的位置、关系和序列等问题。通过强化功能分析练习,提高学生课题设计的针对性。
2.4应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法
由于“林业生态工程”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常用的技术措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主要模式,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作业设计的方法、项目管理与施工管理,综合效益评价技术等,可以达到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与接受的教学效果。通过大量的实景图片、设计图纸的演示,结合治理保护措施与开发利用措施讲解,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意识。而多媒体教学具有教学信息量大、播放速度快、现场感强、效果好等优点,同时也有其难以克服的缺点。主要体现在:课堂信息量过大、速度过快,忽略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知识体系落后,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用"满堂灌"的模式;师生缺乏情感交流与互动。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每次课前教师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途径,寻找答案,并利用课堂开展相关内容的讨论、分析,此项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网络互动平台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平台存储着大量的教学资源,便于学生开展预习、复习、答疑等。在互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层次渐进的引导、启发性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本课程兴趣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法过程中注意以下细节问题:(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美观精良,以避免内容仅仅是教材的翻版,文字过多,容易使学生疲乏;(2)注意理论的精讲,避免单一地让学生自己观看,没有收到实质性的效果;(3)演示内容要紧密配合教材的顺序,避免随意性的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掌握他们的兴趣、学习难点、各自的特长等,切忌教师作报告式的演讲。实践证明,处理好这些教学细节问题,可以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融洽师生关系,进行愉快的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5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教学法
教学改革重点放在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上。针对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课程需要,教会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他们能够在课余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自主学习,而无需占用课程教学时间。教学中增加学生进行相关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实地调研内容,安排学生参观已建成的农田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风沙区防护林,对其规划布局特点、造林树种、空间设计、林业生态工程体系配置和使用现状等有选择性地进行调查与对比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并进行汇报总结。这类调查能明显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着提高课题计质量与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等能力,而且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的,动手实践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3优化考核标准,注重综合能力
教育改革方案 篇六
[关键词] 导向型;教育改革;语文教育
中职语文教育作为中职公共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语言工具的掌握,同时“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遗憾的是,当前中职语文教育面临着被边缘化的趋势,学生厌学情绪强,学生普遍更注重对专业课的学习特别对热衷于考级、考证,而不予重视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课程。这一现象引起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反思,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语文教育被边缘化?本文主要从导向型教育改革思路出发,探讨以人文素养培育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方案。
一、中职语文教育导向型改革的基本思路
1、导向型教育改革的内涵
导向型教育改革是指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确定一定的目标,把握一定的方向,以目标是否达到、方向是否偏离作为教育改革成败的衡量标准。导向型教育改革的意义在于,能够明确改革思路与改革方向,使改革方案更具可执行性,而不至于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
2、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基本导向
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亟待改革,这是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识。一般来说,常见的建议有如下几种:第一,教育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这一观点,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也应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第二,以专业化为导向;第三,以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导向;教育改革应遵循“以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表达交流等语文应用能力为核心,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基本路径。
可见,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就语文教育改革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案,且均以导向型教育改革为基础,体现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育改革方法论上的提升。
二、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以人文素养为导向的必要性
中职语文教育改革应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的改革导向,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必要性体现在如下方面:
1、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
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育应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中的人文性即强调了人文素养的培育。中职语文教育改革是建立在现有机制上的反思与完善,突出人文性并不意味着淡化工具性,而是在人文素养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之间寻求平衡,并为中职语文教育探寻到良好的切入点,提高中职语文教育改革的成功几率。
2、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需方特点
中职语文教育的接受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逐渐趋于成型。中职学生们存在提升人文素养的主客观需求,做一个有文化的人,而不是做一个仅仅有技术的人,应符合多数中职学生的心理。
3、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
以人文素养培育为导向的语文教育改革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片面强调语文教育应服务于中职学生的就业或专业,会导致语文教育承载过多、过度的其他职能,导致语文教育背负过于沉重的压力,强化了学生的厌学情绪。相反,语文教育应建立在对语言文学的审美基础之上,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快乐、心得、体验,而不应使语文教育过于工具化。
三、中职语文教育人文素养导向改革方案的落实
中职语文教育改革应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导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围绕人文素养培育,确立基本的改革路径与方案。结合中职语文教育工作实践,笔者对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之推进突出如下建议:
1、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拓展阅读面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很多著名作家都有终生阅读的习惯。阅读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应居于核心地位,一方面,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另一方面,阅读不仅仅意味着信息的接受,也包含着信息的过滤、消化、反馈等阶段。
2、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当前中职语文教育依然停留在对语文教科书中相关文学作品和篇章的解析与审美上,忽略了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育的过程固然需要对一定的数量的美文进行解析与评价,课堂教育中教师所提供的分析范本是有限的,学生必须掌握自主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一个有文化品位的人。
3、注重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中职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其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内外兼修的文化人。课堂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后,则应通过角色转换,由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成为倾听者,师生之间可以自由地畅谈有关国家、民族、社会、生命、爱等一切话题,使学生的人文情感被充分激发,使学生从“学”到“说”,从“接受”到“表达”,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人文体验可以得到增强。
总之,导向型教育改革应作为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能够使中职教育改革目标明确化,更有利于达到改革目标。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量的提升、阅读面的拓展,并在课堂教学、课后交流等场合,增强师生互动,教师应倡导、鼓励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交流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人文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保持终生,真正做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
参考文献:
[1]鲁卫平,陈彦:《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5期,第165页。
[2]李建文:《围绕中职教育的目的改革中职语文教学》,《科技信息》,2011年第22期,第152-155页。
教育改革方案 篇七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提高课堂效益为突破口,全面推动我县基础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改革目标和任务
通过3-5年的实践和努力,全县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并步入良性发展阶段,课堂教育教学发生明显变化,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理念发生转变,教学和学习状况发生变化,学校工作效益和教学明显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缓解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改变我县教育落后局面,形成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模式。
三、改革内容
本次改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教育主管部门
要变单一的行政管理为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要将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下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上,把政府的宏观政策具体地落实在学校的管理上。深入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增强对学校的服务意识。让每一个职能部门对口承担一个乡(镇)或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监督、指导和服务工作,将干部的考核与学校的工作绩效挂钩。要让教科研部门和学校参与职能部门的宏观管理。在教育主管部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推行管理措施的时候,邀请教科研部门和学校的有关领导或专家参与,或建立一支常态的业务专家队伍为职能部门的宏观管理出谋划策。
(二)教研部门
要建立以教科研部门为核心的业务管理机制。要加强教科研部门建设。以在职教研员和兼职教研员相结合的形式,分小学、初中和高中,建立一支能够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的学科专家队伍。要以教科研部门统领学校教育教学。各乡(镇)中心校和县直学校教科研部门要成立不同学段的学科专家组,指导、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研究和教师培训,评估学校的教育教学;在统一部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又为不同学校提供个性发展空间,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教研员要认真做好“送教下乡”、挂钩乡(镇)或学校等工作,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学校的改革
一是校长及其他教学管理人员承担教学和教研任务,以及将班级考核、学科考核与学校领导的考核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效能,校长对学科和班级工作进行统筹。要每周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进行一到两次督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要建立常态的学科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以学科为单位,统一进行学校的学科教学及科研的管理,将责任落实到学科,以班级管理来协调年级各学科的教学和学习的分配。突出管理重专业性的特点,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科课堂教学质量上,使得教学与教研相互促进,能够将集体的力量体现在学科教学与教研上,有效地避免师生重复机械劳动的过重负担,增强校长、学科长对教学的监督,使得那种各行其是的课堂教学无生存之地,不同班级的教学出现一个整体发展的态势。
三是要每门学科任命一名学科长,学科长组织各学科科任教师制定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然后各学科长一起根据学科教学任务来核定各学科的权重,合理调配各科的教学量和学习量。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根据各科的教学量和学习量进行班级管理。形成一个学科联动的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
四是教师要变统一的教学模式为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在继续保持大班额教学形式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学科管理的模式,协调各学科的教学任务,合理系统地制定统一的学习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以及有选择性的分层次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课内外的学习都得到有效的落实。
五是要打破单一的终结评价,注重形成性和过程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力求使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评价引导教师和学生的不断反思,促成其自我成长的能力,以此充分发挥好评价功能的诊断、调控、激励的导向作用。
六是各学校要从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教育教学改革。
四、加强领导
为确保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实施,县教育局成立*县教育局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全面领导和指导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由教育局局长董保强同志担任,副组长由教育局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担任,成员由教育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县教科中心主任、各乡(镇)中心校校长、县直各学校校长组成,主要负责本次改革工作的领导、协调,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
专家指导组组长由教育局副局长韩永信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县教育局基教股股长、县教科中心主任担任,成员为教研室中小学教研员、*一中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及*县高中学段兼职教研员,主要负责改革工作的调研、改革工作的总结、推进、推广,改革的评价、反馈等,负责对各学校实施改革的业务指导等工作。
五、方法与步骤
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行专家引领、试点先行、分类指导、分布推进的原则,首先在高中先行,逐步向初中、小学推进。
1、20*年9月,根据全州部署、安排,在*一中高中部进行试点改革,积极探索改革经验,为下一步全面推进改革总结经验、奠定基础。其他学校积极做好学习、宣传、动员工作,为下一步的改革造足声势。
2、2009年9月,*一中要在深化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典型成功经验,全面推进以“配餐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其他初中阶段学校要积极探索适合学段特点的改革模式,稳步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改革,并在*一中(初中部)、*二中、*三中、清平中学进行试行改革;小学阶段少数民族聚居的学校要积极开展“双语双文”教学,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面就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7篇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措施,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教育改革方案的相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