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高三教学辅导最新6篇(高三数学一轮辅导方法)

以下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6篇高三教学辅导,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高三高考辅导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高三教学辅导 篇一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人。由于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群体发生较大转变和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等原因,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也发生重大的变化, 由原来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多项内容, 新时期辅导员的职责被定位为“思想问题的解惑者、专业学习的指导者、人生发展的导航者、生活心理的关怀者”。

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现状

从目前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来看, 各校基本能按1:200 的比例配齐配足辅导员, 已基本满足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但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辅导员发展机制不健全

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方向一直是困扰辅导员发展的大问题, 尽管高校辅导员都被定位为后备干部, 但发展机制尚不健全。教育部在《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 根据工作需要, 向校内管理工作岗位选派或向地方组织部门推荐。” 各高校也制定相应的政策考虑辅导员的分流问题,这反而使辅导员认为辅导员工作并不是长远之计, 自己的出路还在于转行, 没有考虑将辅导员作为终身的职业, 更别提专业化的问题了。

(二)辅导员角色与个体专业发展冲突大

从目前来看, 辅导员工作内容称得上是“大而全”, 他们主要从事学生管理中的各项事务性工作, 被戏称为“学生的保姆”、“学生工作的消防员”。每天, 他们都要面对大量的事务性工作, 量多, 时间紧, 根本无暇考虑自身的专业发展问题,更别提花心思进行专业学习与发展。在时间和精力方面, 辅导员要进行个体专业建设和发展都无法满足。

(三)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

目前, 辅导员队伍存在着来源多样化、年轻化、性别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专业结构上, 呈现出学科来源多样化;辅导员平均年龄在35周岁以下, 人生阅历及工作经验尚浅;女性辅导员所占比例偏高, 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的连续性, 辅导员队伍结构合理性有待提高。一支没有多少人生与社会阅历和经历积累与沉淀的年轻人队伍是难以升华为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灵魂师” 。

二、推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途径

(一)尽快建立“辅导员”职业,明确辅导员职责范围

加快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当市场、学历、能力三维导向共同评判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时候、当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和突出的时候、当家庭和家长投资人、消费者的观念越来越强烈的时候,也是辅导员工作职能备受冲击的时候,也是辅导员工作职能应越来越细化和强化的时候,因而必须尽快把辅导员作为众多职业种类中的一个,建立起属于学生事务管理的辅导员职业。尽快建立起“辅导员”职业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前提、是关乎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大事、是高等学校不断发展的保障。

(二)高校应加强辅导员队伍规划建设, 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

目前, 各高校招聘和录用辅导员的条件一般是:一是中共党员;二是本科及以上学历水平;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四是有学生干部经历优先等。对辅导员的专业的单一要求, 使辅导员入职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再学习管理学和相关的专业知识, 不利于辅导员的迅速成长。如果学校能根据本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规划, 对辅导员队伍的结构、考核机制、继续教育机制统筹考虑, 合理安排, 有的放矢选择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等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 可有效缩短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时间, 提高辅导员岗位适应性。

(三)高校应健全辅导员发展机制, 打造专业发展平台

学校应积极为辅导员打造进一步发展的专业平台, 使他们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事务管理、就业指导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专家型思想政治工作者;另一方面要为辅导员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职称评定方面予以倾斜, 使辅导员们通过努力也可以评定相应的职称, 以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辅导员队伍;最后是为辅导员拓宽发展空间, 使辅导员队伍真正成为学校党政后备干部和教学科研的“蓄水池”, 使辅导员不仅安心工作, 而且乐于工作, 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高三教学辅导 篇二

近年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狠抓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宗旨,以“三化”“三师”为标准,以“高进、精育、严管、优出”为途径,以“双重身份、双重管理、双线晋升”为机制,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采取有力举措,锻造了一支相对稳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乐于奉献、能打硬仗的辅导员队伍。

一、明确目标,科学规划辅导员队伍建设方向

学院从实现育人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高度出发,确立了以“三化”“三师”为标准、建设高水平辅导员队伍的努力方向,使辅导员成为学校中不可或缺的工作岗位,成为社会高度认可的职业,让辅导员在本职岗位上能够成就事业、实现自我发展、达到职业高峰。

“三化”即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方向。学院希望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受过专业教育或职业培训的辅导员队伍;通过制定完备有效的激励政策,努力建设一支有志于专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愿意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终身职业的骨干辅导员队伍;在骨干辅导员队伍中,形成了一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面有所建树、具有丰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研究能力的专家型辅导员。

“三师”即辅导员应努力成长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为此,必须要求辅导员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具有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第二,具有与学生进行思想、感情交流和沟通的素质和能力,能及时发现和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学生优化心理素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顽强的意志,拥有健康的人格;第三,具有引导大学生确立学习目标、进行职业规划的素质和能力,能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素质条件,对未来职业生涯进行全面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设计。

二、探索路径,创新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体系

通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学院逐步建立了“高进、精育、严管、优出”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四环”途径。

1.高进

“高进”就是严把辅导员“入口”关,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的质量。几年来,辅导员选聘工作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严格标准、公开选拔、优中选优,真正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学院的《辅导员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了辅导员选聘任用的标准,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具有硕士学位、热爱学生工作,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聘。学院还对辅导员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创新精神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2009年和2010年,学院选聘辅导员的学历层次、党员比例明显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结构不断优化。此外,为充分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院在教师编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解决了辅导员编制问题。目前,学院已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足额配备专职辅导员60名。

2.精育

“精育”就是强化对辅导员的培养、培训,使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能力得到持续提高。为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学院坚持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逐步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体系。

学院先后选派30余名辅导员到河南省教育厅辅导员培训基地接受培训。每年暑假坚持举行辅导员培训班和辅导员工作论坛,邀请学院领导以及有关专家举办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2008~2010年,学院分别举行了3期辅导员培训班,邀请省内高校知名的学生工作专家,对辅导员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专题培训。2008年3月和2010年暑期,学院分别对全体辅导员进行了素质拓展训练。2010年至今,学院共选派7名优秀辅导员到武汉大学等地进行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并取得了资格证书。在每学期一次的学生工作会议上,学院专门安排优秀辅导员进行工作经验交流,系与系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全院集中培训的同时,各系(部)还根据工作实际和辅导员自身情况,定期进行系(部)辅导员业务培训、学习研讨,开展“传、帮、带”等活动。通过各种培训,提升了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扎实有效地推进。

3.严管

“严管”就是按照“高标准、严要求、促成长、重提高”的原则,加强辅导员日常管理,保证辅导员的工作作风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一是明确辅导员日常工作“七制”。(1)班会制:每周召开一次班会,总结安排班级工作,进行专题教育或讨论座谈,或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2)日志制:对每天开展的工作和发现、解决的学生或班级问题,及时记入工作日志。(3)联系制:要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通报学生情况、听取家长意见、取得家长支持,积极发挥家长对学生教育的独特作用。(4)听课制:要经常深入课堂,听所带班级的课,并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5)例会制:按时参加辅导员工作例会,汇报工作,交流经验,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6)备案制:建立完善学生档案,包括学习成绩、家庭情况、经济状况、住宿情况、心理变化、学籍变动、奖惩情况等。(7)责任制:辅导员是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具体责任人。

二是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标准。在考核工作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同行评议与学生评议相结合”的方式,以学院《辅导员日常量化标准》《辅导员工作日志》《辅导员班会手册》和学生评议及辅导员开展日常工作的原始材料为依据,加强工作考核。考核情况记入本人档案,并作为评优、晋升职级、晋升职称、津贴发放等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优秀的辅导员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辅导员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辅导员,要调离原岗位。

4.优出

“优出”就是畅通辅导员的“出口”,保证辅导员的发展和进步。学院在《辅导员工作条例》中明确了辅导员既可按照教师专业系列或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评聘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又可根据工作年限、工作绩效评定和晋升行政级别,并享受学院相应行政级别的待遇。同时,学院将辅导员作为后备干部选拔对象予以培养和关注。学院坚持注重培养、大胆使用,将那些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辅导员,提拔到中层领导岗位。几年来,一批优秀辅导员逐步成长为各系(部)的团总支书记,先后有11名辅导员经过选拔和考核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

三、完善政策,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近年来,学院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的激励机制,建立了辅导员队伍的“三双”机制。

1.双重身份

学院党委明确提出,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行政管理干部,具有“双重身份”。辅导员作为教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责任;辅导员作为行政管理干部,是学院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必须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在校内绩效工资积分考核中,辅导员比同等资历的普通教师高出一个等级。辅导员的地位和育人作用得到突出和肯定,有利于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坚定了辅导员的职业信心,使辅导员队伍日益稳定。近年来,在岗辅导员工作满三年,可以选择教师岗位时,大部分辅导员仍选择继续担任辅导员,表现出对辅导员岗位的满意和热爱。这一举措使学院辅导员队伍在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而又稳健的步伐。

2.双重管理

学院在辅导员管理体制上实行学院和系(部)两级双重管理的体制。学工部(学生处)作为学院职能部门对辅导员进行宏观指导和绩效考核,系(部)对辅导员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全面考核。学工部(学生处)建立辅导员业务档案,将辅导员的聘任、考核、奖惩等情况及时记载备案,作为辅导员评审职称、行政职级晋升和干部任用的考核依据。

3.双线晋升

学院辅导员既可按所学专业或德育系列评聘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也可根据辅导员工作年限和工作绩效,晋升行政职级,评聘为副科、正科、副处级辅导员,并享受相应待遇。同时,学院还将优秀辅导员充实到后备干部梯队中,注重培养和选拔使用。

根据学院《辅导员工作条例》规定,从事辅导员工作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者,可享受科员级经济待遇;享受科员级经济待遇工作满3年,经考核合格者(其中有1年为优秀),可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工作满3年,经考核合格者(其中有1年为优秀),可享受正科级经济待遇;享受正科级经济待遇工作满3年,经考核合格(其中有1年为优秀)且成绩优秀者,可享受副处级经济待遇。目前,学院已有7名符合条件的辅导员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这一举措有力地激发和调动了辅导员安心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也为辅导员个人的长远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逐步建立了辅导员选拔配备、培养培训、管理考核、奖惩激励等一套完备的工作制度,形成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高三教学辅导 篇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015-02

为适应新形势,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其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高校辅导员的继续教育。

一、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与综合素质的辩证关系

(一)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内涵

高校辅导员的继续教育可理解为:根据高校辅导员岗位要求和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高校辅导员所实施的促进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学历性和非学历性教育的总称。

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概括起来包含政治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五个方面。作为高校辅导员政治素质是核心,是指辅导员从事社会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它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的综合表现;能力素质是指认识理解事物,并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改造世界的能力;专业素质是指辅导员的多元知识结构,他们既要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泛涉及相邻学科的知识,不仅要学习和掌握雄厚的思想教育专业、管理专业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又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并具有善于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是辅导员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措施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航人,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责任重大。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关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大学生校园生活质量以及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同时也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越高,就越能准确把握社会和学校要求,承担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社会和学校要求的神圣责任,成为教育过程的成功组织者,取得教育实效。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提高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实现。辅导员在继续教育过程中,不断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新情况,解决大学生学习中的新问题,使辅导员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较高的人文素质、全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三)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继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普及化,高校辅导员工作无论是业务内容还是岗位要求都在不断细化和分化,其涵盖面越来越广泛,对高校辅导员岗位要求和个人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而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还不能满足教育改革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各级各类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数量不少,但是缺乏科学的规划,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大,不利于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第二,高校辅导员知识结构、学历层次存在较大差异,而继续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第三,从继续教育层面上,辅导员继续教育大部分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继续教育,缺乏针对高校自己组织的系统培训。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倡导终身学习理念的今天,这种对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与继续教育体系之间的矛盾,为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也为继续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使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在挑战与机遇面前不断发展。

二、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的政策依据

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对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颁布了一些文件,就加强辅导员继续教育进行了研究和部署。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辅导员的培训应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享受专任教师培训的同等待遇。”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被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项相关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相继出台,对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辅导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法规。确保了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继续教育既是高校辅导员的权利,也是义务。《教师法》规定:“从业人员有依法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师享有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教师参加培训、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便利条件。”这些规定和文件。既彰显了社会各界对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继续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也体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

三、构建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促进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提高

(一)构建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的资源体系

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是促进辅导员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各级政府要提供高校辅导员持续发展的资源支持,在辅导员感受到需要时,能及时地得到所需要的继续教育资源,能为辅导员提供系统、专业的终身发展的支持。而资源体系的构建,只有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来为辅导员继续教育创造条件,自上而下地建立健全培训机构,突出辅导员培训内容,构建起国家、省、高校三级教育资源网络,理顺辅导员继续教育体制,使辅导员资源的构建体现辅导员综合素质提高的终身发展的思想。

(二)构建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的多种模式体系

高校应从长远利益出发,把加强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提升到一定高度来认识,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综合素质培养,以及高校未来的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在辅导员继续教育上采用多种模式:坚持先培训后上岗;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在职攻读学位与自我学习提高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创新辅导员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岗前培训重点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工作相关政策规定、学校规章制度及学生工作方法的基础培训,通过培训使辅导员对其岗位重要性和敬岗爱业方面的认识有所提高。专题培训是针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环境和条件的发展变化,对在岗辅导员进行特定方向、特定领域的专项培训,使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日常培训是对辅导员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方面的强化培训,及时地把党的政策宣传到每一位大学生。辅导员的自我学习也是继续教育的一种形式,可以不断改变知识结构,把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创新学生工作新方法和新思路。学历教育是指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或管理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的继续教育,这种“进校不离岗”的机动灵活的培养方式,比较适合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由于学历教育具有时间长、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因此深受高校辅导员的欢迎。

(三)构建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的保障体系

高校党委和行政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辅导员继续教育工作,克服“三重三轻”的认识误区,即“重教学科研,轻思想政治工作”、“重学术带头人培养,轻政工队伍建设”、“重对辅导员的使用和管理,轻对辅导员的培养和教育”,把辅导员继续教育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要为辅导员继续教育提供专项资金保障。为促进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健康发展,其经费来源要从单一渠道变为多种渠道,尽快建立辅导员个人、大学和政府共同投入,以政府和大学为主的经费投入机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现教育经费占GDP4%的宏伟目标,这必将促进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实现高校辅导员参加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驱动力来源。高校要通过制定辅导员继续教育考核评价指标来激励他们参加继续教育,要规范辅导员继续教育证书,完善辅导员继续教育档案,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年终考核、职称评聘、领导干部选拔、表彰奖励等重要依据,作为高校辅导员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而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高三教学辅导 篇四

根据《兵役法》、《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规定,以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为宗旨,着眼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要求,通过军训,培养参训人员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观念,进一步增强国防意识和爱国奉献精神,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和协调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优秀人才。。

二、军训目标:

1、通过近一个星期的艰苦训练,强健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与军人般严守纪律的好习惯。 2、利用军事训练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国防教育、法制教育、行规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爱国爱校情感,规范自身行为,使其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

3、通过军训期间的集体生活,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形成良性的团队协作精神与竞争氛围。

三、具体工作:

1、组织机构:

总指挥:季建波副总指挥:王顺联、余玲微

成员:叶文俊、唐海琼、杨张欢、金成武、徐炯敏、李永道、

周长河、徐时良、陈建平、金优胜、李忠建、王良兵、

陈骁、生活指导员及相关工作人员。

办公室主任:余玲微(兼)

办公室下设七个工作小组:

①策划编排组:

组长:唐海琼 组员:周长河、李忠建、王良兵、陈骁。②宣传报道组:

组长:徐时良 组员:金成武胡飞跃潘胜鹏、张杰、

汪建芬、包海帆、郑建芬、董忠贤。

③学习生活指导组:

组长:叶文俊 组员:谢益纯、徐时芳、林克、郑凯、各班主任。

④住宿生活指导组:

组长:李永道组员:各生活指导师

⑤后勤保障组:

组长:徐炯敏 组员:林侠、戴瑞宗、邹立定、李秀虎、张志宇。

⑥安全保障组:

组长:叶明华 组员:金武、瓯北中心医院医生一人、

外聘放痧人员一人

⑦考勤考核统计组:

组长:金优胜组员:杨张欢、陈建平、各班考勤员

2、工作人员职责:

(1)军训设立办公室,主要负责有关对军训的具体事务的处理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有:与县人武部联系并商讨军训的具体工作安排、布置并设计军训工作的各组织机构、策划军训课程及活动内容、协调每一项目的工作、处理军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等。

(2)策划编排组:主要工作内容有:负责高三、高二学生分班、高一新生的报到登记工作、对参加军训的新生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队、住宿生进行编队、迟到队员插队调度、军训活动的组织开展等工作。

(3)宣传报道组:全面负责军训期间校园布置、标语张贴、摄影摄像、军训特刊、校园广播等相关宣传工作。宣传工作主要人员分工如下:

徐时良老师主要负责宣传工作的策划,落实校园环境的布置和宣传标语的张贴等,并协调各宣传队之间的工作,同时负责宣传方面的评优评先工作。

金成武老师负责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相关资料的收集及开展工作。

胡飞跃潘胜鹏、张杰三位老师主要负责学校军训工作的有关队员宣传小团体的建设工作及对军训快报等的文字编辑等工作。包括:成立各班级通讯员,收集并整理军训稿件,定期刊出军训快讯、组织军训校广播队并每天进行定时的播音工作等。

汪建芬负责摄像,包海帆负责摄影,郑建芬负责广播,董忠贤负责油印。

(4)学习生活指导组:具体负责队员的思想政冶、生活指导及帮训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责:负责军训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安全教育、国防教育、校史教育、行规教育等;做好各连队的集体化建设,组织各连队组织机构,确定每连队的通讯员、生活委员;关心学生在生活及军训等工作、严格要求队员的作息时间、训练前整队、训练中跟队、训练后集队,全力配合教官和政教处作好学生的军训与生活上的工作。

(5)住宿生活指导组:主要负责军训期间学生住宿安排、住宿生活指导等工作。

(6)后勤保障组是军训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后勤保障组的主要工作包括:做好军训收费工作、休息住宿场地安排工作、开训典礼及结训典礼场地布置工作、教官日常生活的安排工作、教官膳食安排工作、每天的防暑药品、茶水安排及管理工作和新生的生活保健工作、联系瓯北中心医院医生工作等。

(7)安全保健组:全面负责安全保健方面的监督检查及突发事故的处理工作。主要职责有:医疗咨询、身体保健、安全防范预案制定、安全防范工作等。

(8)考勤考核统计组:对军训工作人员每天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考勤登记签到、签退的工作及在岗考勤,对各种考核的数据进行统计评比及军训评优工作、学分认定工作。

3、军训团机构:

团长:谢时平

高三段:总政治辅导员:李忠建

一营:营长:军事教官1人

一连(高三1):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二连(高三2):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三连(高三3):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四连(高三4):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五连(高三5):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六连(高三6):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七连(高三7):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八连(高三8):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九连(高三9):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十连(高三10):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二营:营长:军事教官1人

十一连((高三11):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十二连((高三12):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十三连((高三13):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十四连((高三14):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十五连((高三15):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十六连((高三16):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十七连((高三17):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十八连((高三18):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十九连((高三19):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二十连((高三20):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高二段:总政治辅导员:王良兵

三营:营长:军事教官1人

一连(高二1):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二连(高二2):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三连(高二3):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四连(高二4):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五连(高二5):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六连(高二6):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七连(高二7):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八连(高二8):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九连(高二9):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四营:营长:军事教官1人

十连(高二10):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十一连((高二11):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十二连((高二12):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十三连((高二13):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十四连((高二14):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十五连((高二15):连长:军事教官1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

高三教学辅导 篇五

随着高三学习的不断深入和高考的临近,一些临界生也曾试图再做努力,但迎接他们的可能是再一次失落。一部分临界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相对低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他们的内在潜能是可以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挖掘出来的。但当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长期受到打击,一些影响学习的消极心理的不断沉淀,则可能对学习的提升产生更大的消极影响。

一、成因分析

1.临界生学生心理分析

临界生经受着比一般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尽管造成他们学习不能出头的原因各不相同,而且成功心理并非从一开始就被扭曲,但随着“不能出头”次数的增加和对失败体验的加深,学习的自我评价、自我意识、自我概念等变得越来越模糊,进而自信心受到动摇。

2.临界生个体分析

首先突出原因就是偏科,偏科又分几种:其一,学习缺少兴趣导致偏科。这种学生对所偏科目感觉欠佳,要从理性说服他们则如隔靴搔痒,他们需要的是和科目培养感情,应该从感性刺激这方面来思考激发他对此科目的学习热情。其二,性别所致导致偏科,一般男同学抽象思维能力比形象思维强而重理轻文,女生则相反。三是师生关系紧张导致偏科,有的学生因为违纪被老师批评而内心又没有充分认识自己的错误,心存不满,牵连学科。

二、生物教学中具体的帮扶措施

首先是全面了解学生。认真向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及各方面特点,动态把握,做到尽可能少留管理盲点,这样尽可能做到知己知彼,胜算也就大了!

1.先谈话疏导“攻心为上”:经过几届带毕业班的经验,我接近过这类学生,发现他们一些特点:女生偏多,表面情绪平静,喜欢独处,一旦找到倾吐对象则表现出“相见恨晚”般的活跃;她们学习踏实但信心和积极性不够,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看重成绩但成绩波动,很难有显著突破。这类临界生一般是个性比较成熟的,考虑问题周全但缺乏有效的应对能力,所以经常表现出无奈、徘徊等情绪,对自己信心不足。对这种情况的学生在做辅导时一定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个别辅导,重视沟通交流,通过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疏导其情感郁结,打开其心结,换句话说,我们老师要给这种学生做个知心朋友,那么很多问题就会顺利解决。例如我是这样和他们谈的:“学习以成功为动力”,每成功一次,就增加一次信心,逐步就会坚信自己在学习上付出的劳动一定会取得成效。正是这种信心,使不少学习基础差的同学,通过科学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二就是意志品质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往往不能坚持下去。要想使自己的学习能保持十足的劲头,一要端正学习动机;二要对自己充满必胜的信心;三要顽强地磨练意志。这几点做好了,学习劲头不足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2.课堂上优先提问,多提问。提问时把握好尺度,太难的不可,太简单也不可。所以问题的设置要根据不同临界生的基础和能力!做到有的放矢!还有就是在提问的同时要适时的提醒,引导生成答案!让学生经历答案的生成过程!渗透体验式教学的思想。

3.适时、适度、真实、有效的表扬。提问时不论学生答的是否正确、完美、我们都要对他的表现作出适当的评价和适度的鼓励、用心发现他的闪光点!我们的学生渴望认可和表扬。但我们的表扬一定要把握好度,在教学过程中,在给予学生表扬前,要耐心地观察,把那么些近来学习状态好,刻苦的学生记下来,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后,如果这些学生的进步在学习成绩也表现出来后找他谈话。

4.非语言类交流:目光关注临界生,要关注课堂也要关注课外,上课时多关注临界生,可以多提问临界生,不提问也可以目光关注,让他知道老师在关心她,让他从目光中看到自己的希望、看到老师的期待、信任!让学生找到归属感。

5.优先作业批改。就算时间紧来不及批,那就先把临界生的挑出来,先批。

6.因地制宜,靶向给药。优先课外辅导,对能力要求高(重本临界)的内容可以采用单独个人进行的方式。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我精选适量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完,然后讲错误率高的试题。讲的过程中,针对学生易错点、知识网络的断裂点作适当点评、归纳与拓展。并对刚练习和认真思考的试题进行反思,明确思考的错误点,体会解题方法与技巧,对涉及到的有关知识点进行必要梳理。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复习。

7.四个至少四个一:每节课至少提问一次,每天反问他至少一个问题,每天让他至少问我一道题,每天至少了解一次他的学习状况(途径可以多种,最主要就是监控器,这样和他谈话时才可以有根据)。

三、外环境因素的分析

包括社会、家庭、人际、社会周边等。对于外因对一个人的影响中国古代就有很多精辟论断,譬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高三教学辅导 篇六

关键词:差异化;竞争战略;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33-03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一个团体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做出选择,即它必须争取哪一种竞争优势和在什么范围内争取优势。据此他提出了竞争优势的三种最为一般的通用战略,分别是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一点战略。其中,差异化战略是指为使企业产品、服务、企业形象等与竞争对手有明显区别,以获得竞争优势而采取的战略。[1]这种战略的重点是创造被全行业和顾客都视为是独特的产品与服务。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培养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因此,差异化战略是使企业获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利润的一种有效的竞争战略。

差异化竞争战略适用于辅导员角色定位。高校辅导员应当就自身的实力、定位和目标进行反思,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来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强化自身的稀有性,减少同质化竞争的威胁,形成不同于其他团体的比较优势,提高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构建独特的竞争优势。

一、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现状

1.高校辅导员的现实角色定位

在我国,高校辅导员是教师中的一支“特殊队伍”,高校对辅导员有着多重角色期待,各种角色之间必然有矛盾和冲突。[2]这种矛盾冲突给辅导员带来了极大困扰。角色定位模糊是辅导员队伍的通病,即不知道该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实际工作也会产生错位、越位、缺位等不当的迁移现象。

第一,错位。辅导员名义上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但实质上是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各项事情负全责。[3]在高校中往往将辅导员的角色简单地定位为学生管理者,而忽视教育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由于辅导员忙于应付大量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往往不能很好地进行理论学习,对于学生思想上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加以教育引导,这势必会影响到辅导员应有角色职能的发挥。这一现实使得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查考勤,检查教室、寝室卫生,这些日常管理性事务使得辅导员角色产生异化,使得自己偏离了自身的角色功能,整体工作本末倒置,沦为简单的学生事务主义者,导致辅导员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辅导等核心事务出现了错位危机。

第二,越位。很多高校都习惯于把辅导员看做“全能型人才”,只要是和学生有关的事情都被认为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而辅导员们也深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只要是分配来的工作,只知埋头苦干,而缺乏思考,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倦怠情绪,工作中没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虽然自己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工作反而没有重点和条理,定位模糊不清,没有把握好工作的正确轨道。辅导员应该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应该做学生学习生活的引领者。

第三,缺位。按照国家要求,辅导员与学生的配置比例是1∶200,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群体的配置往往达不到要求,这样就会出现辅导员群体缺位危机,而辅导员配备不充分,也会大大增加辅导员的工作量,他们往往超负荷工作,损害了高校辅导员的权利。目前从整体来看,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还不完善、不健全。

2.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消极影响

第一,学生教育效果欠佳。辅导员集众多角色职能于一身,一方面辅导员为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平台和载体,增加了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另一方面分散了辅导员的注意力和精力,不能很好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不能自觉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水平。这样就难以开展创新教育,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于学生自身来说也达不到良好的发展效果。

第二,辅导员群体普遍存在职业倦怠。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症、心理健康受到困扰的高发群体。辅导员经常感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意义、没有成就感,工作中冷漠、被动、缺乏进取心,性格急躁、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工作不稳定,时常有换岗的想法,很多辅导员最后都转成专职教师或其他岗位。[4]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会导致辅导员群体的发展受阻,职业认同感差,队伍不稳定。高校辅导员工作是培养正在发展中的人,相对于其他职业人群而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更大。对于学校而言,职业倦怠会使辅导员对工作失去兴趣,不思进取,转岗、离职现象严重,加剧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对于学生而言,产生职业倦怠的辅导员对学生态度冷漠,势必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带来伤害,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影响到国家建设后继人才的培养质量。

第三,辅导员工作绩效无法得到科学评判。绩效考核是管理学中的概念,简单的说,没有评判就没有优劣,没有进步。因此,绩效考核十分必要。对辅导员的考核,大多采用与专业教师相同的考核标准。然而与专业教师相比,辅导员工作普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工作琐碎,无固定的工作量可供考核。二是辅导员工作过程趋于隐性,很多教育效果有可能要等到学生工作以后才得以体现。三是辅导员所带班级学生特点和差异性也会影响教育成效,因此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当辅导员所在院系的领导和同事不能准确评价其工作绩效时,他们会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这对于学校来说是重大损失。

二、高校辅导员差异化角色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高校辅导员构建差异化角色的必要性

第一,辅导员群体参与市场竞争的现实需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应当实现整个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定位。[5]辅导员群体只有充分梳理现有资源,发掘自身优势,找出自身特色,做到人无我有,奋起直追,才能在高校竞争中充分发挥群体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形成差异优势,从而有效阻止别人模仿,才可能在高校教育群体中壮大实力,不断发展,实现差异化的角色定位,实现自身价值,促进自身发展。

第二,教育同质化竞争背景下辅导员群体发展转型的内生需求。由于受到监管政策、发展战略、人才储备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高校辅导员群体同质化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目前高校辅导员群体仍然没有形成独立的群体,辅导员岗位只是一个暂定岗位,岗位流动很频繁,这样就会造成辅导员群体的整体衰落。高等教育国际化,就要从各方面赶超一流水准。美国高校辅导员现在已形成专业化的发展梯队,我国高校辅导员只有全面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才能在竞争中顺应周期变化。因此,形成差异化的角色定位十分必要。

第三,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逐步开放与活跃,以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需求日趋多样化,群体细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高校辅导员群体只有认真分析学生需求,贴近实际,才能充分做好服务于学生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将差异化竞争能力升华为辅导员群体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差异化角色定位日趋活跃,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是促进大学生成长的要求,也是辅导员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四,辅导员群体树立良好形象的必然选择。高校辅导员群体应以差异化竞争战略构建为契机,真正以自身特点形成比较优势,在高校中赢得广大学生的认可与尊重,力求将高校辅导员优秀的品牌形象深深烙印在高校中,形成一枚别致的徽章。高校辅导员应该从战略高度认识品牌形象差异化的重要性。形象差异化不是一种短期的战术行为,高校辅导员的定位都是试图为自己树立一个持久的形象,而这就需要辅导员对自己的形象品牌实现差异化竞争,最终形成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发展队伍。

2.高校辅导员构建差异化角色的可行性

第一,产品差异化――辅导员群体的工作重心。在同一群体内部,产品的核心价值基本相同,对于教育领域来说,核心价值就是育人,所不同的主要是有形价值和附加价值。在满足学生基本需要的情况下,谁的服务更具差异性,谁就更能够脱颖而出。因此,高校辅导员群体一定要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

实现产品差别化,就要不断开发独有产品。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重点摸清学生的需求变化和潜在的需求趋势、竞争对手优劣势,初步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对于高校辅导员群体来说,应该清楚自身的服务领域所在,使自身的功能、作用突显,形成差别化,做到人无我有,以差别形成优势,以特色取胜。

第二,形象差异化――与其他教育群体的差别。相对于产品差异化强调辅导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形象差异化侧重的则是辅导员的外部形象和品牌认同。对于高校辅导员群体来说,就是在差异化的角色定位下,不断凸显自身优势,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让学生承认高校辅导员的作用所在,进而产生品牌忠诚(品牌是高校辅导员群体重要的无形资产),[6]从而建立起稳固的品牌偏好。高校辅导员群体形象的塑造要从内部做起,通过建设群体文化、培育具有本群体特点的精神,营造团结、和谐的内部环境,从而增强群体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培养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

第三,市场差异化――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定位、细分,最终是要高校辅导员队伍形成专业化的发展模式,提升辅导员群体的职业素养,顺应自身的职业发展周期,形成自己的专属领地,适应高等教育不断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面对学生发展多样性、需求多元化以及大学生阶段的基础性与重要性提出的新要求,是彰显辅导员工作及其专业素养的重要性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更是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差异化角色定位的最终目标。

三、高校辅导员构建差异化角色的对策

第一,树立教育领域细分市场意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树立教育领域细分市场是构建差异化角色的掌舵人,是首要问题。学生对教育需求的差异性是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差异化的基础。学生对于不同的教育资源的需求千差万别,没有任何一个群体能够以一种服务满足学生所有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要重视教育群体的细分,将大领域区分为更细小的领域或目标群体。高校辅导员群体只有在对行业领域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借助多样的教育服务,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分布于特定的领域,并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才能营造群体优势,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第二,加大辅导员专业培养力度,以优质服务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加大辅导员专业培养力度是构建差异化的基础保障,是中间环节。高校辅导员差异化角色定位战略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优秀人才的参与,为此应建立辅导员专业培养体系。[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辅导员的培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每个阶段的任务和侧重点不同,职前主要是角色的储备期,入职是适应期,在职是向专业化发展的转型期。具体来说,必须要建立专业培养的培训制度;加强辅导员交流平台;加强校际联合培养。彼此取长补短,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理想与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道德与专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以优质服务满足学生的教育要求,为全面构建差异化竞争战略提供所需的人才,才能使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构建具备真正的可持续性。

第三,加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提高群体核心竞争力。加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是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由核心竞争力所决定的差异化优势可以形成壁垒,从而有效地阻止别人模仿。[8]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实质是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专门化、专家化。[9]高校辅导员群体差异化角色定位的关键就是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就会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应有的三个内涵为:一是辅导员从事全职职业,并可视为终身职业,以保证队伍的稳定性;二是有统一严谨的专业知识体系和规范的专业学科序列;三是辅导员的职责范围明确,在专业领域内相对独立。[10]准确点说就是对于辅导员队伍的高标准、严要求,这是辅导员专业化培养的最终目标。对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队伍的建设,仍需继续努力建立高校辅导员保障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选聘机制、制定专业标准,构建专业性的培训和发展体系;建立健全高校辅导员队伍考核制度等。

参考文献:

[1]廖明,黄大乾,姜峰,等。基于差异化竞争战略的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8):110-112.

[2]李莉。对专业化发展下高校辅导员角色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13-14.

[3]王洪才。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职责与素质[J].教育与现代化,2007,(1):55-56.

[4]卢吉超。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5-6.

[5]靳玉军,李晓娟。高校辅导员近30年来的角色演变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1):73-74.

[6]刘新荣。差异化战略与大学竞争优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7,

(7):116-117.

[7]王小红。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0-153.

[8]张明。企业竞争中的差异化战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3:9-10.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6篇高三教学辅导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高三高考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