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最新10篇】(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2000字)

这里的10篇中学体育教学论文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学体育教学论文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篇一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旨在为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要兼具健康的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也充分证明了体育课程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在中职体育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缺乏对体育课程的认识,使得体育课程中没有将职业特色体现出来,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学生也难以更好地承担日后的工作,失去体育教学本质意义。因此,为了能够促使学生适应企业发展一线技术工作,将体育教学与职业特色有机结合势在必行,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为我国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中职体育教学与职业特色融合的有效对策

(一)树立现代体育教学理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体育教师要树立现代体育教学理念,不仅要开展基础知识教学,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体育锻炼,并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重构体育教学体系,将职业特色融入其中,另外,中职教学规模日渐扩大,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已经难以满足体育教学需求,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和学校要适当增加资金投入,丰富并完善设施建设,例如:扩大活动场地、增加篮球场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为开展具有职业特色的体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融入职业特色,丰富教学方式和方法

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中职体育教学,要积极融入职业特色,结合学生年龄等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并围绕着就业方向进行实际教学,有针对性选择体育项目,例如:管工、钳工等职业,具有劳动强度大、固定重复用力,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轻器械体操训练,如:杠铃、哑铃等,在增强四肢力量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减轻职业病。除此之外,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热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新课改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教学,提升体育教学趣味性,例如:开展竞赛性体育教学,排球赛,促使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及能力等选择喜欢的竞赛项目,并将合作方式渗透其中,通过比赛教学,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其参与欲望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强身健体的教学目标,为日后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重视体育保健教学,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篇二

体育教学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德育教育最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要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要想学生实现全面的健康成长,就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教育,而体育教育是这种全面的综合教育的一部分,只有做好了体育教学工作,学生的综合教育才算全面。并且体育教学具有锻炼身体、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重要作用,二者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组织方法不合理。在中学体育教学课堂上,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做好教学组织安排,好的体育教学课堂组织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身体上的锻炼,还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而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组织的过程中,没有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实际的中学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教师的课堂组织方法中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2.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体育教学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而且课堂气氛比较宽松,这就会使学生对体育教学不予以重视,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懒散的学习态度,这时教师如果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他学生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不仅不能掌握所学的体育动作与体育技能,也起不到思想教育的作用,无法达成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

3.体育教学受到突发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受到一些突发因素的影响非常的大,这会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严重的会导致体育教学的终止,如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受伤,或是学生之间闹矛盾导致争吵、打架等,这都会对体育教学产生较恶劣的影响。

三、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1.在体育教学的常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堂完整的体育教学课中,要有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需要根据这些常规部分的特点,适当地引进德育教育,如在准备环节,教师可以弘扬准时的品德,而在结束环节,可以对课堂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以对学生的上进心进行感染。

2.根据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体育教学涉及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多的,其中不乏一些思想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抓住教学内容的特点,对相关的教学内容予以有效的拓展,渗透进德育教育。

3.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渗透德育教育。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适当选取,为了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德育教育。

4.妥善地处理体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体育教学中经常会遭遇到突发事件,这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为了不对体育教学产生严重的影响,教师一定要对体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进行妥善的处理,同时,教师要对课堂上的学生的表现进行密切的关注,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突发事件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进行正确的引导,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

四、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1.宣传教育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光靠体育课堂中的理论引导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体育媒体,让学生对一些运动赛事进行了解,以此提高学生的爱国信念,激发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促进德育教育。

2.以理服人法。中学时期的学生自尊性都很强,为了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处理体育教学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时,依据事实,讲明道理,对事件进行公正的处理,并对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对于学生的德育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3.时机捕捉法。中学生的各方面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很多学生在此过程中受到周围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一些不良的个性及行为,教师在对其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以取得较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4.激励竞争法。激励竞争法是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通过一定的言语激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面的竞争,并且要有强烈的纪律概念。

五、结束语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三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人文教育” 必要性 体现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所谓人文思想,就是对如何使人类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思考。人文教育就是将这些思考运用于教学的过程。人文教育直指人心,为把人类培养成身心和谐发展健全的人而努力。它以人类自身为学术研究中心,以人的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精神探索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属,通过知识的积累与传播、理论的创新与阐释、情感的体验与升华,为人类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人生进行相应的理论指导。同时,“人文教育”旨在开发人的身心潜质,培养人的身心素质,养成人的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具有广泛含义的教育思想。“人文教育”以人为本,更重视潜能的教育、个性的教育、综合素质的教育,它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由创造的个性,弘扬学生个体的自主意识和个体的创新能力,重视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培养,强调主体能动性;第二,肯定人的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能在天赋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第三,倡导发展全面性,内容多样性,最大限度地达到学习目标。

“人文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体育教育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人文精神的产物,包括“以人为本”的价值和行为尺度。

二、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高校体育是小学、中学体育的延续和提高,然而与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又有着不同之处。高校学生来自各个地区,学生素质差异较大,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体育知识面宽窄不一。高校体育课程就是根据以上情况而设置的。它的特点如下:

1.基础性

高校体育的各个运动项目都又较为基础的内容入手,初级专项技战术与身体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较为适合学生的发展和发挥。

2.集体性

体育课是集体活动,而各个运动项目比如足球、篮球、健美操等也是集体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易于营造和谐、热烈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现和充分表现自身的价值。

3.全面性

体育课具有锻炼的全面性,身体各个部位协同联系,各项素质共同发展。

4.针对性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人文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必要性

在体育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适应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特征,可满足新世纪对人才结构的要求。从“人文教育”的角度理解体育教育,在教学中不断体现肯定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魅力和精神,正是体育追求的最高理想。

“人文教育”是自由性教学,它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分析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高校体育教学更注重对学生潜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者在教学中的融合定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之中,两者相辅相成,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且有助于心理素质的提高。因为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某一专项技术或战术思维时,学生头脑中就有了一个完整的专项及战术结构,能顺利地向各种情况迁移,并有效地进行各种智力活动,从而使心理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可以说“人文教育”与体育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及老师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四、“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1.观念的人文化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明白,高校体育是一种科学性、全面性、全体性的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同时,“人文教育”尊重人格,承认个性差异,倡导个性发展。为适应其要求,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促进个性发展。例如,在专项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选一名学生作为组长,在课上的准备活动中,要求组长针对所学专项,自编徒手操,带领同学完成。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提高上课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

2.内容的人文化

在体育教学中,内容的人文化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满足和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简言之,体育课的教育模式要人性化,内容要简单、系统、时尚。例如,教师在篮球专项技术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NBA比赛的实况录像来讲解,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的内容,而且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充分发挥图像、声音、演示、直观等优势,能有效地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随着电脑的普及,多数教师和学生都会熟练地使用它。教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共同制作教学课件,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方针。在观看录像时,NBA赛场上激烈的对抗和巨星们对技术与战术应用,定会吸引大多数学生的眼球,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会大大加深。

3.方式的人文化

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互动,教学方法多样,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以“引导为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篮球专项技术教学中,讲述掩护配合技术之后,引导学生作几组掩护后转身的脚步练习,然后要求学生五人一组,自编一套综合掩护战术,这样可很好地达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目的,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发挥其立体能动性。

4.考核的人文化

高校体育教学的考核也应该体现人文化,以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学会自我考查、自我评价。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考核项目,综合体现学生的能力与基本素质。评价的结果不应该是学生的包袱,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的任务是及时给予肯定,指明其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5.管理与组织的人文化

体育教学课外的管理与组织,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学生养成锻炼习惯的必要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外组织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有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空间,提高其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五、结语

“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正所谓“体育技能是桨,人文精神是舵”,用“人文教育”培养出基础扎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作为从事高校体育教学的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意识到“人文教育”不容忽视,它是高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教育事业开辟了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天地,并值得继续深入地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周登崇等。体育教学人文性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2.5.

[2]梁华伟。用“人文教育”模式设计高校体育课的探索[J].安徽体育科技,2003.3.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篇四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

一直以来,在学校教育中,“将人文精神贯彻到教育中去”的理念在一定意义上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同样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实行教育改革的今天,体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特征体现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身心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而融入“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基本发展理念,把体育和人的幸福、自由、身心和谐统一、终极价值科学地联系起来,是未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1.我国学校体育中的人文教育

1.1近现代学校体育忽视了人文教育。

无论是一百多年前传入我国并成为当时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兵式体操”,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增强体质,我国学校体育的主流一直是注重其生物学方面的发展,学校体育教学始终在增强技术、技能方面做文章,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生理负荷、心率、脉搏曲线;最终出现全国体育教育工作者无不量脉搏的可笑局面。虽然对体育早就有“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认识,但是在实践操作层面,最终还是陷入了轻前者重后者的境地。

1.2人类对健康的追求要求学校体育重视人文教育。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TO)提出: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更包括道德层面上的健康。只有在这四方面的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而与人类健康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的学校体育势必要从简单的发展体力的狭隘区域和政治漩涡内走出来,改变以往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的种种狭隘认识,更多地从人文的角度考虑学校体育,实现以人为本,走向以国家利益为重、关注个体和人类发展的立体层次。而原有的学校体育教学对人文教育认识的不足和实践中对学生人文教育的缺乏导致体育教学的偏失。

2.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基本特征

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性人格。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健身性、休闲娱乐性,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休闲的现代健身方法和理念;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能适应日益多样化、全球化的社会生活。

2.1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主体和对象是学生。

从教育主体和对象看,体育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其目标、内容、形式、活动方式等都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合适并体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实践和体现。

2.2学校体育人文教育是学校教育公共的、基本的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

学校体育人文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德育、智育、美育等共同构成学校教育,并在其中居于基础地位,因为体乃心之基、人之本,育心育人都离不开育体。校园文化是由学校人文体育设施、制度、精神在内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的,其中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的人文体育是校园文化之躯和践行之道,是实践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能集中而鲜明地展现校园文化,体现精神,以及校园文化的其他方面形成有效互动,并且通过这种互动而发展。

2.3学校体育人文教育内容广泛,科学教育为依托。

学校体育人文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文化世界”中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是关于认识整体发展的应用科学,是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科学,是具有极大社会影响和哲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一门融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学为一体兼有自然、社会、人文等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并广泛渗透于自然、社会、人文各学科,从而和自然科学教育、社会科学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以它们为依托利用学校的各种特有资源开展教育活动。

2.4学校体育人文教育的主渠道是体育教学和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

学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人文体育教育实践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和途径。体育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启迪,领悟体育人文精神,并内化到自身素质中去;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学中做、做中学,有效地获取体育人文知识,增强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校园文化环境也是学校人文体育有效实践的主要渠道和基本保障,具有熏陶、导向、激励凝聚等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2.5学校体育人文教育具有综合教育优势和功能。

学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广泛内容和强大的科学教育依托赋予了学校人文体育特有的综合教育优势和功能,使它不仅能育体,而且能育心育人,更能健体、健美、健心、健脑。换言之,它不仅能造就学生的身体基础,还能培养主体意识,完善人格,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化。并且,这种教育优势和功能,“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人品、认知能力、独立生存能力、协同合作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迁移性”。比如,学校人文体育竞赛活动中的胜败直接关系着学校、团体、组织及个人的荣辱和威望。这就要求参与学生尽力挑战、创新、竞争,从而激发和培养不断挑战自我和人类极限的进取精神、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和荣誉感,学会正确面对成败。又如,在人文体育活动中,每个参与者都占有一定的位置,承担一定的角色,具备一定的职责,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都要和其他成员交往、合作、协调并关注团体的状况,从而“能认识和遵循体育活动的特定规则和原则,创造成绩受奖,违反规则受罚,这是对社会契约精神及其文明生活方式的了解和学习过程”。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促使学生形成并完善社会行为规范,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乃至艺术欣赏能力,培养人文关怀等。

3.学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实践

3.1加强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任务的人文性。

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体育的目标为:使全体受教育者在原有基础上各项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即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所以,尊重人性,珍视人格,是人得以发展的前提;调动激发主体性,使之感受到乐趣和树立信心,是人得以发展的最佳途径。学校体育工作者应深刻理解我们从事的这项伟大事业的意义――促使个体“成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目标要具备人文性,也就要求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出人文的基本内涵,即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体人性、人权和价值。具体表现在通过体育教学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体育的需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在教育中重视人文体育,重视人文体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正是顺应了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3.2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

现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主要局限于运动技术的传授,没有必要的理论知识作支撑,许多受教育者对体育仅限于体育锻炼活动的低层次认识。据有关资料显示,75%的学校只有12%及以下的理论课比例,现行的体育理论教材无法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教法单调、乏味,教材内容简单、笼统,知识陈旧,不切实际。据有关学者在学校的调查统计表明,有42%的学生认为体育理论课可有可无,近20%的学生表示不爱听,这表明体育理论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

3.3积极营造人文体育环境氛围。

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室外进行,运动场地、器材等物资设备是创设情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良好的情境设置,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期待感,形成对问题的强烈追求,有利于发现问题,引发积极的思维活动。另外,我们在观念上要改变以往的纯生物学体育观点,全面发展学生,把体育进行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真正为学生个性发展、人格的完善、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起到积极作用,从而改变人们★WWW.JIAOXUELA.COM★对体育价值的取向。同时,还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3.4优化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训练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典型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体现。随着心理学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主知学习理论占主导。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流行的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切入点,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过程,重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创新能力,使之适应社会。古人云:“教人未见益趣,必不乐学。”因此,体育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发学生兴趣情感的。我们要以终身体育思想为契机,改革体育教学目的和手段,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当他们进入社会,学生时期形成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习惯,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目前学校体育忽视了人文教育,当代学生人文精神严重缺失,传统的体育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身心协调发展”的要求。

4.2建议。

4.2.1学校体育的教学管理,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管理方式。

4.2.2学生的人文素质较高,对文化的感知能力极强,对体育文化的接受能力尤其敏锐。学校体育需要大力传播人文体育理念,营造人文体育环境,于无声中体现体育的现代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4.2.3学校体育的实践需要以人为本调整体育课程设置,体现“发展体育更关心人本身”的人文体育发展理念。

4.2.4人文体育课程体系突出了人文体育内涵,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化,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特点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童昭岗。人文体育[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

[2]邹卫国,黄双喜。浅谈学校体育中人文体育观的建立[J].体育科学研究,2004,(4).

[3]王立忠,庞万灵。人文体育观的渐入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4).

[4]卢伟,林顺治。以人文体育理念探究学校体育教学改革[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

[5]王春芳。人本主义教学观与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3).

[6]曹佩芳。新时期学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

[7]邓霞。对高师体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3).

[8]胡小明。体育的人文精神[J].体育文史,2001,(3).

[9]骆勤方。人文体育观的渐入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中国学校体育,1999,(2).

[10]李忠杰。奥林匹克与人类文明[J].北京大学学报,2005,(5).

[11]谢翔。体育人文内涵[N].中华读书报,2000-11-29.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五

建国以来,教育最大的任务在于迅速提高国民科学文化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学过于追求升学率,导致体育健身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一部分学生体质下降。随着国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素质教育被日渐提上日程,成为教育的新坐标。全民健身的理念正与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因此,解决中学生的体质问题,夯实全民健身的基础,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学校,而在中学教育中,体育教育和健身活动联系最为紧密与直接。在体育教学中深入贯彻全民健身的理念,有助于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全民健身意识,形成全民健身的舆论导向,提高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要使全社会认识到,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全民健身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全民健身对中学体育的促进作用

1.促进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体育场馆设施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全民健身必要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中学体育器材、设施的普及率不高,与发达国家和全民健身对体育场地设施客观需求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但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学校和政府教育部门对于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已大大提高。

2.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加体育人口。

开展全民健身,可以激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提高体育人口数量。体育人口是评价群众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社会指标。学生体育意识的增强,会促进学生逐渐养成好习惯,推动全社会参与体育,为国民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促进学校竞技体育的普及并为竞技体育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

通过广泛开展学校群众体育,学生体质普遍增强,运动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为提高国家的竞技运动水平奠定了技术基础。在体育活动中,还可以发现并培养具有运动天赋的竞技后备人才,为竞技体育输送新鲜血液。另一方面,竞技体育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能鼓舞和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三、全民健身在中学体育过程中的实现途径

1.强化体育意识。

学生体育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观的树立。长期以来,学生体育意识薄弱,要想改变这个状况,体育教师要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激发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其次,要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2.注重提高学生自主体育锻炼的意识。

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是科学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对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不仅具有近期(在校期间)的效果,而且具有长远(走向社会以后)的影响。但是,由于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状况的差异,锻炼身体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也相应有所不同。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的能力,为其保持身心健康提供有效的方法。

3.改革体育教学体系。

体育教学体系的改革着重在于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学校应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教学内容,尤其是应增加适应全民健身计划要求的健身方法和手段的内容,与休闲体育、娱乐体育等社会体育接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且行之有效,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理论上形成新的教法体系,在实践中总结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4.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管理。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六

一、因材施教

体育教学中要因人而异———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智力上的。

(一)因材施教要考虑学生的先天条件

体育科考核除必修项目外,要增添选修项目。必修项目,按学生程度分类。相同年龄的中学生,因先天基因和后天营养的差异,而身体条件不在一个级别上,也是常见的。分组的好处在于程度低的学生能看到希望,看到进步。而不是必须与天才型同学竞争,导致自暴自弃。分类施教让程度低的学生也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让程度高的学生明白要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依仗先天条件,轻视其他同学。并且体育教师要教育学生,他们竞争的不是天生的生理条件,而是通过各自努力达成的进步。分类的目的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各自循序而进。因材施教的目的是鼓励公平竞争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中学体育科要考核的,除了竞技科目的分数,还要把每个学生自身的进步作为成绩的一部分。中学与体校不同。在体校,不管你什么程度进来,你都是奔第一名而去的。中学是中等普通教育,中学体育课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心的建立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成就之一。

(二)因材施教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质

1.体育教师选择的体育项目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质。通过运动,帮助学生重塑性格。如自我封闭的学生,要多安排参与集体对抗性竞赛。目的是增加他们的竞争意识,改变他们旧有的内向和不合群的性格,取而代之为积极主动的外向性格,培养他们的集体精神。因为对抗性运动瞬息万变,被动应对惟有输球。队员之间不能有效配合,也铁定输球。

2.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在教学上也要因材施教。(1)多血质类型的学生:乐观、开朗,上手较快,同时也容易骄傲自满,学会了就不想多练了。根据上述特点,教师应调整难易度,设置更高的教学目标,帮助他们克服骄傲自满、不听从指挥的缺点。(2)胆汁质类型学生:好动,兴奋性占上风,控制力不足,不注意听教师的指导,并且有时会自作主张。在动作失败之后,不认真分析原因就急于重复动作。针对他们这一特点,教师在学生做动作之前,就要提醒学生要特别注意动作的质量,预先想好再做。(3)抑郁型的学生:抑制占上风,好静而不好动,在学习动作时偏紧张,动作完成容易拘谨、小心,速度明显减慢,总想推迟第一次做动作。对这类学生,最好采用取引导法,循序渐进,并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加集体项目。

3.男生和女生上体育课时,虽教材相同也要区别对待。男生好动,好见义勇为,尚武善斗,好冒险,在练习难度较大的动作时,要注意安全,加强保护,教育他们事事要细心,切忌莽撞。女生文静、灵活、耐心、细微、富有节奏和美感,但通常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显得自卑和胆怯,缺乏坚韧性,教师对女学生要扬其长补其短,少做激烈的对抗,少做精力持久的活动,让她们多做些灵活性强,富有平衡、节奏、韵律、美感的活动。

二、攻心为上

现代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因为是长辈们心中的宝,他们在家里习惯了顺境。一般而言,难以接受挫败。而相较其他学课的挫折,在体育课上遭受的挫败有两个特点:一是它通常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可谓无所遁形,转缓余地小。二是很多跟竞赛型运动有关。因此,一旦落败,对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在上节“因材施教”中的手段外,还要采用“攻心为上”。也就是体育课要结合心理健康教学。心理健康教学常见的方法如下。

(一)情境模拟教学法现代中学生受挫折承受力弱,容易紧张,经常会发挥失常,而遭受挫折。因此,体育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情境模拟教学方法。培养他们比赛时稳定的心态,不怯场。

(二)民主教学法我们通常见到的教学风格有专制型和民主型两大类。权威性的体育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发号施令,教学教条,往往会导致师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紧张。其后果是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态度。训练时又因害怕失败而畏缩,加重挫折。因此,体育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学体育要把心理健康教学放到与体育技能传授同等重要的位置。而民主教学是为了在师生间搭起有效沟通的桥梁。中学生正处青春反叛期,平时在家里又是众星捧月般被呵护。命令式的教学方式只能适得其反。如果体育教师能够放下架子,以朋友的心态与学生沟通,允许学生挑战教师的观点,允许学生自己去摸索,进而获得体育学习的技能,学生和教师就能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学生练习起来就容易消除恐惧心理,动作就会舒展自如,事半功倍。学生就真正能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当处于我要学的状态时,挫败的心理承受力会大幅改观。

(三)挫败心理辅导体育教师不仅要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挫折观。因体育具有竞争的特点。竞争的结果是有胜就必有败。每个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都会经历失败和挫折。但竞争的价值是带给参与者各种心理体验和心理调整的机会。而不是简单的赢和输。因此,体育教师要辅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在体育训练中的失败和挫折。

1.要善于总结失败的主客观原因。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所长,有所短。所以不必为输掉一场比赛而放弃努力。普通人永远也不能在乒乓球上赢了邓亚萍。关键是你是否尽力了。你尽力了,就不算失败。将潜能转换为现实的能力是你的目标,而不是一时的输赢。

2.要能从失败和挫折中汲取教训,再接再厉。现实生活中失败和挫折是常见的现象,要积极面对。运动技能的学习是有其科学规律的,只能循序渐进,难以一蹴而就的。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小课堂,大社会”说的就是在学校的磨炼是为日后进入社会奠定基础。这个就是在体育课上遭受的失败和挫折可以带给你的正能量。

(四)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体育教师应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合作,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心理健康课程或专题讲座.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全面的心理卫生、健康知识,并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使学生懂得运用这些知识和机制来正确看待和应对在体育教学过程所遇到的各种挫折。

三、结语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七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合作学习法”来进行教学。“合作学习”是通过形成小组合作的模式,在高中健美操教学中,以群体动力理论为教学指导,创造合作情景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的身心同步的健康成长,还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拼搏精神。

在实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为浓厚,并且具有强烈的主动意识,与普通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别。“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团队意识。“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并且做到有教无类,这就让一些接受慢的学生能够建立起自信,不至于被忽略。与此同时,团队的其他成员也会竭尽全力地帮助落后的学生迎头赶上,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增强落后学生的存在感。例如,在健美操教学初期阶段,是由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学生通过不断学习,以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动作要领与特点。在健美操教学的中期和后期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始减弱,主要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编排出更符合自身特点的健美操动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以健美操教学为例。快乐体育教学的基本过程是:让学生在健美操教学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所在;然后随着对健美操动作技巧的领会,逐步深入地理解健美操的真正乐趣;在完全掌握要领之后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最终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且拥有了运动的成就感。在快乐体育思想教学体系的基本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对健美操的课程内容进行讲解与演示,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可尝试模仿基本动作,逐步培养学习健美操的兴趣,之后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待学生对于健美操基本动作完全掌握之后,可以渐渐激发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开创新式的健美操动作组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全面认同并接受健美操给自身发展带来的乐趣。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多元化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将街舞、形体操、拉丁舞等元素加入健美操的编排当中,以增强学生的多领域的才能。最后,对学生的专业技术成绩进行评定,对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并且鼓励其他同学继续努力,让所有学生能够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和完善教学方式,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八

关键词:高中体育;人文思想;渗析;对策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以提高人类体质完善心理为条件,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它也像其他事物一样由萌芽到成长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并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就体育产生的原因而言,除劳动需要以外,还有适应环境的需要,对同类袭扰的防卫需要,同疾病做斗争的生存需要和抒发内心各种情感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国际竞争激烈的时代。中共中央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国发展目标,在教育方面也做出重大调整,更加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反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便是让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实现。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这更加体现了“人文思想”在高中体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一、从东到西、从古至今的体育思想表现

1.古代东、西方的体育思想

远在中国的尧舜时代,“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淹塞,不行其原:民气郁瘀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导之”,气候潮湿,影响人们气血不足,肌肉肿胀,而用舞的办法来使气血畅通,就有“阴康氏”创造“消肿舞”来防止关节病;春秋战国时期用“导引术”“吐纳术”来治病;东汉华佗的五禽戏说:“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在古希腊,练就强壮体魄是斯巴达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男孩一出生就要进行严格的体检,不合格直接淘汰掉,斯巴达全民皆兵的政策,不管是谁都要进行严格的体能训练,无论数九寒天还是三伏署夏,年复一年地坚持训练,直到六十多岁才能结束当兵生涯,正因为这种全民健身的策略,使得斯巴达勇士们作战异常凶猛,在古希腊称雄一时。中世纪下的欧洲贵族在教育后代通常用的“七技”(骑马、投枪、击剑、行猎、下棋、吟诗、体育)中体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2.近代,渐成科学体系的体育

18世纪印年代,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拉开帷幕,顷刻席卷到世界各地。蒸汽机在棉纺织业的广泛使用迅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生产力得到极大地提高,各国为进行原始资本的积累纷纷抢占殖民地,争夺原料市场。19世纪以来由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和民族主义的倾向,各国开始展开军备竞赛,统治集团认清强身健体对服兵役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体育,继而出现“德国体操”“瑞典体操”等体育项目。

英国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社会条件,发展了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其中,足球、保龄球、网球、游泳、滑冰、高尔夫球等运动,随着殖民扩张也在无形中将这些户外活动推向了世界各地,对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地影响。

“体育”一词流入中国仅有百年历史,但这丝毫不影响中国人对体育的热爱,新文化运动将中国的体育,特别是学校体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教育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之后,体育教育向着更加人文化的方向迈进。

二、人文思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缺失的原因

1.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影响

尽管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很多教师由于受实际情况与高考体制方面的钳制,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不能按照自己的理念进行。增强体质,传授“三基”仍然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依然是以技术水平的高低来评定学生体育成绩,以体质的强弱来评价学生身体状态。体育教师为了达到任务中的要求,将精力用在传授技术上,严格控制学生运动负荷,这样过多的传授运动竞技与关注生物学意义上的体质,忽视了体育教学中的人文价值,背离了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被剥夺,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压抑,最终被动地学习。

2.对人文思想的认识模糊,忽视教育过程的渗析

体育教育应该培养的人才是“德技相长,文理兼修”,并且最终是要能“服务社会”,但遗憾的是,我国“重智轻体”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让教育者对体育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谈不上对体育人文思想的理解和感受体育运动的艺术美。体育的宗旨不在于练成粗腕壮腿,而是重在团体道德的培养。高中体育教学主要以竞技项目为主,对于培养忠诚、团结、有创新心理的人才尤为重要,因此可见,在体育教育思想中,科学同人文是相通的。而目前体育教学“重体轻育”的体育教育现实非常严重,体育教育忽视体育的“育人功能”以及学生体育兴趣、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体育人文思想的形成。

3.认知论作为我国体育教学主要依据的消极影响

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受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实质主义”、“主知主义”、“感知主义”等。无论是在教学的模式上,还是内容上,以这些认知理论作为依据产生很多消极影响,一是导致这些认知理论成为体育教学过程的决定理论;二是高中体育的教学理论的研究仅仅围绕认知理论进行探讨,一般讨论的范围都是“怎样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如何让高中体育教学更加科学化”“怎样锻炼中学生的体育毅力”等等,这些探讨都是为了提高教学传授知识、掌握技能效率而进行的;三是学生依附成了体育教学的工具,自主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受到了严重的压制。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九

现行的中学语文课本,有很多名篇名著,不仅文采优美,而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依据语文学科这一独有的特点,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字、词、句、篇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其课文的内容及特点。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以讨论的形式,理解、发掘课文中所蕴藏的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这样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走一步,再走一步》时,笔者从以下问题入手,组织学生讨论:(1)遇险后,作者是怎样脱险的?(2)课文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是什么?(3)父亲发现儿子后,并没有直接爬上悬崖去救自己的儿子,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孩子吗?通过学习,学生们了解了作者之所以能够脱险,是在父亲的鼓励下,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后,“走一步,再走一步”,分解困难后,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和勇气,最终安全到达地面,成功脱险了。课文最后一段,尤其是最末一句“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之所以自豪,是因为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和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不为人知的困难与挫折而感到自豪;作者之所以惊奇,是因为对于自己居然能够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这一切困难和挫折而感到惊奇。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关爱”,什么是“溺爱”,看自己,比别人。作为一名学生,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任务,要完成任务,必须具有克服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旦战胜了困难,取得了成绩,就会感到欣慰,就会有成就感,这也是一种享受。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从而有效的完成了教学和教育的任务。

其次,要善于选择或抓住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为了表达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作者列举了“匿名信”事件和“电影”事件,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当我们的民族尊严受到践踏的时候,我们该何去何从?清国留学生们选择了安逸和享乐,鲁迅先生则选择了“弃医从文”。通过这些典型的事例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责任感和报效祖国的赤胆忠心,树立全心全意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念。同时也避免了单纯枯燥的说理教育,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寓情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篇十

1.1、教师素质低,实践经验缺乏

在我国中职学校当中,体育教师的素质大多数的较低的。中职学校所聘任的体育教师通常并不具备专业的体育教师资格认证,这一现状在私立的中职学校当中比比皆是。没有经过完善学科体系学习的,没有经过专业化体育院校学科教育的,这些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将不能够真正的胜任中职院校当中体育教学的工作。中职体育教师除了在专业化程度方面有所欠缺之外,还在学历上有所欠缺。虽然中职院校的学生所培养学生的学习不高,但是仅仅聘任专科、本科资质的教师,将无法完成体育教学的整体任务。这是因为,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开展体育教育,不仅仅需要通过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完善的教学知识去对学生进行日常课程的指导,而且还需要不断的对学生体育锻炼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学生对体育锻炼活动的要求和反馈进行研究,以便为中职院校更好的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参考信息的借鉴。这些任务都是低学历的教师团队无法完成的。另外,我国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并不具备相关体育教学的实践经验,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整体体育教学系统存在问题,重于应试教育的体育教学,而忽视了对体育课程实践性目的的贯彻。

1.2、硬件设施较为落后

我国中职院校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处于较低的地位。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中职教育,对我国教学体系的贡献存在不足,而是由于中职院校相对于高等大学院校而言,其所招收学生的数量较少,并且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我国教育部门并没有对中职院校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从而致使了对中职院校建设经费的拨款不足,最终导致了我国中职院校内体育器材更新换代慢、体育运动场地较小和开放时间短等问题的存在。另外,我国中职院校硬件设施较差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对中职院校的管理相对来说较为宽松,从而致使了很多中职院校领导层将教师家属楼、停车场设置在院校当中,这些违规事项的发生都对中职院校的硬件设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3、教学方法、内容的问题

我国整体教学体系中教学方法的实质是应试教育,其将教学的目的局限在了通过考试,完成教学任务上。这一现状导致了我国体育教师对自身职业认同感不足和社会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笔试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给予说明:第一,我国中职体育教师不能够树立起对待体育教学正确的价值观念,其并没有将改善教学质量,修改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作为其授课的主要目标;第二,我国中职体育教学并没有受到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的重视,由于中职学生大多数毕业之后都会走入社会从事工作。因此,在没有升学压力的现状下,应试教育影响的体育教学将没有了现实的基础,从而导致了中职体育教学教学方法、内容较为落后事项的存在。

2、对新课改下中职体育教育教学的建议

2.1、提高中职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是教学环节当中的主体,其能够通过自身教学艺术来促使学生被个人魅力所吸引,从而激发其学生对所教学课程的喜爱,最终实现学生学习的全身心投入。因此,提高中职教师整体素质将对新课改下中职体育教学拥有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提高中职教师整体素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学校应当重视中职教学环节当中体育教学,聘任具有相关运动实践经验的退役运动员走入学校开展相关环节的教学是一种较为便捷的途径。另外,中职院校还可以不断完善自身学校对体育教学领域的教师团队建设,经常组织教师参加有关培训,开展教学研讨会议等,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第二,中职教师应当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自己整体素质。教师是培养祖国花朵的责任人,他们应当肩负起作为一个教师应有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完善教学教育方法,从而使其能够在教学岗位上发挥其教学环节的主体力量。

2.2、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等制度如金戈铁马一般席卷了整个中国,带来了我国市场环境自有化、公开化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体系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以应试教育为实质的我国学生教育体制,其拥有着大量的弊端。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我国教学更加重视对实用性课程的教学,例如:经管类,计算机类学科,从而到了理工类、体育类、艺术类等众多学科逐渐淡出社会人群的视野。因此,为了改变当前我国中职体育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对整个体育教学体系发起改革,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我国政府及教育部门应当努力发挥其在国家治理当中的主体地位,向社会大众传递有关体育锻炼的积极信号,并号召广大人们群众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开展以社会为单位,以国家为整体,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教学体系建设。另外,除了我国国家政府的努力之外,互联网时代下的当今社会,我国媒体对社会大众的影响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我国媒体单位也应当努力发挥自身渠道优势,积极倡导大家对体育教学引以重视。

3、结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10篇中学体育教学论文就到这里了,希望在中学体育教学论文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