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这7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篇一
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老师们正在忙碌着测试、复习、考试,同时整理一个学期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材料。我也该好好地对一个学期以来的工作做一个梳理了,这样一来,我想可能从中可以得到一些收获,反思自己不足之处后,以便可以从这里出发和突破,不断完善,这对自己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有指导帮助。
1、教学工作的准备
由于本学期教学工作的调动,我被安排上高中课程的教学,来到新的教学岗位,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调整。对进入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要有一些不同看法和做法。所以,一方面,我从教材着手,由于对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不是很熟悉,我一开始上课前,便搜集相关课程的教学资料,克服各种困难,尽快熟悉所教学的课程内容,刻苦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课,书写教学设计,上好每一节课,注意积累教学经验,经常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我从学生特点入手教学,教学过程不仅要熟悉教材,更要研究学生,试自问,高中学生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和帮助的作用,研究学生很重要,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其心理、生理特点正逐步走向成型,可能部分学生还很好动好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有耐心教育,正确引导方法,还要有控制情绪的能力,对于学生学习基础差的要如何对待呢?如何引导帮助学生把学习与日常生活问题处理好?正确引导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珍惜现在青春美好时光,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上,正确认识人生观、价值观。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篇二
《 影视作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
关键词:影视作品;高中历史;应用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历史影视作品的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各种抗日等历史影视作品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很多视听资料,已然成为高中历史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影视作品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情感态度。
一、影视作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1.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是驱动力。为什么影视作品能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究其原因在于影视作品通过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起来,这样能给学生视觉上和听觉上的冲击,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我们知道,高中生的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所以,通过将影视作品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这可以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点,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
2.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历史已经过去,历史已经不可能重来,因此学生不能真切、客观的感受历史现象,通过影视作品来重现历史,让学生能进入到影视作品中,感受历史现象,把握历史事实。影视作品的应用,时间、空间这两个因素不会限制学生的认知,同时影视作品将无声变为有声,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化,学生脑海中的历史形象日益丰满起来,长此发展下去,学生的认识、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3.加强学生的情感态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目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老师的教学任务不再是简单的教授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而是要注重加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的讲解课堂文字,并没有将历史学科所固有的思想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再现历史的面貌,让学生能通过历史现象看到本质。另外,影视作品的应用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
二、影视作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引入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丰富历史课程资源。影视作品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历史题材故事,如历史文献片和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影视片。历史文献片中所阐述的事件都是真实的,其将历史事实还原在观众面前。然而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影视片是再加工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尽管不是最真实的历史,但是也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让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来认识历史。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相反的一部不好的影视作品会给学生灌输一些不良的思想,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影视作品时,教师要围绕着教材来进行,通过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来丰富课程资源。比如:在讲解某一历史事件的时候,教师要引入影视作品,借助影视作品来寻找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我们以《抗日战争》这一教学内容的讲解为例子,教师要让学生观看著名的《地雷战》和《地道战》这两部影视作品,让学生认识到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v^史实。同时也让学生理解全民族团结^v^的重要性和全面分析^v^胜利的原因及历史地位。影视作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以往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呈现历史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影视作品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在问题的带领下,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出来。当然,高中生也能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不愿意去主动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差的。为了能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抓住影视作品的特点,借助影视作品来创设探究情境,在此情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我们以《甲午中日战争》这一教学内容的讲解为例子,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北洋水师》、《甲午风云》等影视作品,在学生观看完影视作品后,教师要鼓励每位学生谈谈自身的想法,并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在《北洋水师》中,刘步蟾的形象是正面的,并且还是一位英雄,为什么在《甲午风云》这部影视作品中,其又变成了反面人物呢?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要着急回答,而是要启发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来思考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等多种方式来寻找问题的答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3.剪辑典型影视作品,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历史这门学科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即:描述性。历史这门学科的研究是过去的人和过去的事,这些人和事都比较复杂,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果单纯依靠教材中的文字和教师的语言是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课堂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再加上枯燥无味的讲解并不能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最终影响到教学目标。通过将影视作品应用到历史教学中,学生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历史。所以,教师要围绕着教学目标来开展活动,剪辑典型影视作品,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新课程理念的应运而生导致很多老师开始重新认识教学活动,他们正努力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推动教学活动的改革。课堂的改革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大大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效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篇三
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于历史教学来说,语言的描述还是略显枯燥和不足,很难将学生引入真实历史的回忆当中。例如,在教学《甲午战争》时,教师可以寻找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进行播放,例如电影《甲午海战》和《甲午风云》,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中国的落后、所受的屈辱、将士保家卫国不惜牺牲的壮烈情怀,以此来触动学生的心灵,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融入其中,感受其中的耻辱,以此来激发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尚情操。
二、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成为目前我国教育的核心目标。相对来说,历史考试的内容难度也是越来越大,因此这种发展趋势使得我国的教学模式不得不发生改变以适应教学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是时展的产物,它将造福于整个社会。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生的学习量进行最大化,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历史的质量。
2.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
对于现代高中历史教学来说,多媒体设备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教师应该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充分的运用,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日常的教学当中。在对课程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配合相关的影视资料和图片资料,以其图像效果和声音效果,给学生一种最为直观的感受,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历史的兴衰荣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已知的历史内容作为基础寻找相关的历史信息和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感和存在感,对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长久地发展。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信息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在当今社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篇四
历史是多元化的,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理应趋向于多元化方向发展,顺应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努力开阔学生视野,强化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课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及热情,使其具备良好的创新、批判以及尊重等意识理念,推动学生日后成长为肩负社会历史责任的良好公民,意义重大。
2.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文化意识培养
2.1着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实施中,开展多元历史文化教育的重点内容在于关注学生思维训练过程,要求学生将其思维能力当作工具,汲取广博的历史知识,针对各类型文化冲突得以有效处理。一般来说,多元历史文化教学中应处理的相关问题相对较为复杂,为此可运用批判的思维方式来判断分析问题;且历史性问题多具正义敏感性,学生在学习进程中需秉承客观城市、理性开放的思维态度。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可运用辩论形式努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譬如说涉及世界观跟价值观之间所存在的基本冲突,该类型问题具备有较强的辩证性,教师引导学生经过一系列辩论,则能够促进各个学生个体不同价值观的相互交流了解,可见,辩论是学生理解认识冲突及价值冲突最为理性的根本方式。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批判态度及批判能力的协调发展,切忌使学生的批判能力演变成为否定自我批判态度的工具。
2.2挖掘历史资源优化实施多元化教学在教学中,基于文化多样性前提,学生应努力学会针对自身文化实施客观评价,并能够接纳理解其他文化,形成多元化价值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实现对学生多元化意识的培养,应注重两方面主要内容,第一,强化培养学生文化自尊意识,文化自尊教育指的是通过开展跟历史可能内容对应的爱国主义教育及民族传统教育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感知历史文化丰富性,与此同时,实施学生民族、性别以及种族、个性文化等方面的尊严教育,强化提升学生自尊心及自信心;第二,优化培养学生针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意识,通过进行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学生面向世界的多元化教育,使得其能够充分了解人类文化多样性,能够给予各类文化更多尊重。每种文化所拥有的认知特征是不尽相同的,为此不可针对各类文化实施价值观及风俗的优劣对比。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帮助学生了解本族文化实际内容及根基,并给予多元化文化更多尊重,能够积极认同文化之间所存在差异,在其中找出并认知文化依存性及共同性。由此可见,高中历史多元化教育的实施目的在于要求学生可理解欣赏各类文化,其追求的关键教学目标为理解及和谐两项重要内容。
2.3有效运用借鉴手段进行历史教学活动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时候,教师能够借鉴教育学者给出的观点采择或者是历史移情等模式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活动。在实际教学进程当中,努力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并将相关事件放入至所营造的情境中,针对其行为行动进行观察,详细解释分析情境中的事件。当学生意识到事件及任务处于特定背景时,其自然会明白不可使用现有标准针对过去事件进行评价,同时不可运用自身经济、文化以及政治、文化、价值观、道德观来完成历史人物事件评价。要求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以此针对跨文化交往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使得学生能够站在别人立场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尊重跟自身文化存在差异的群体,真正尊重多样性文化,消除误解偏见。
2.4实施民俗教学强化乡土史教育纵观我国现今教育现状可知,农村教育本色逐渐丧失,农村文化教育被堵在多元文化教育大门之外。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多年来我国一直实施的学模式,地域性及多民族性被忽视,加之教育资源严重分布不均的情况,造成各地教育质量所存在差距愈发变大;教学活动多以城市取向作为标准,农村实际情况常常被忽略。农村学生常常会在自身所处的农村环境中努力学习来自于城市生活的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当其逐步认同接受城市价值取向之后,则会对农村文化及生活方式产生排斥心里,长久下来,农村文化渐减流失。为改变这种不合理状态,高中历史教师需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强化乡土史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接受来自乡土文化熏陶,使农村学生能够认同接纳所属群体文化,找到归属感,为学生健康人格形成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开展乡土史教学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3.结语
综上可以知道,在新课程背景下,多元文化教育被纳入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求努力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理解文化差异,尊重历史,尊重各民族文化,形成健康人格。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篇五
1基于多媒体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不当
学实践中,历史教师往往会被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知识要点的特点所迷惑,而忽视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概括总结能力下降。再加上有些历史教师盲目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历史知识的反复简单演示,并未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与启发,导致学生很难具备创新能力及历史思维。而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历史教师没有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与手段,需要教师逐渐认识并改变这种错误观念。
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从当前基于多媒体环境的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教学过程有利用多媒体对学生强制灌输知识的趋势。部分历史教师盲目响应学校多媒体教学要求,用多媒体来代替教师应做的所有工作,忽略了作为历史教师本身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未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结果导致课堂单一无趣,没有个人风格,课堂氛围沉闷,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到教师教学中的情况。
2基于多媒体环境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正确认识与处理多媒体教学
手段与师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师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是为了避免历史教师忽略学生主体地位,而盲目地依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况出现,并实现各种教学要素的科学合理分配。为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处理好教师本身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关系,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二是处理好多媒体环境下历史教学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性的关系,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师需适当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并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
正确认识与处理多媒体与历史教学内容的关系
正确认识与处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篇六
1.1创设交往情境,构建互动平台
设定到位的情景,才能引发学生参与互动的激情。营造轻松愉快、活跃生动的课堂,能够带动积极的情感氛围,在交流互动中,增进人际交往的关系,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师生间的感情更加密切。学生在这种宽松的课堂上,能够舒心地配合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课堂氛围情境创设可以分成不同类别,如:(1)影视教学情境创设。通过影视资料,图片、声音的综合情境,能够呈现逼真的情境课堂,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历史,融入学习历史的情境当中去。(2)问题教学的情境创设。提供疑问,建立历史逻辑背景,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角度分析问题,引发学生集中思考、解决问题。(3)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境创设。把历史知识延伸到现实生活当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把社会发展的古往今来联系起来,建立知识的衔接。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自行创设情境,创设符合教学目的的情境,灵活巧妙地打造历史课堂。例如在分析“宋初中央集权强化”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首先设问学生:假如你是刘邦,作为汉朝的建立者,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政权?然后,教师在内容讲解时概括唐末到五代十国这一时期出现的藩镇割据简况,并说明藩镇割据出现的实质。接着,讲述后周时期陈桥兵变的故事。经过历史大背景的陈述,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最后,让学生交流思想,表达见解,回答教师的设问。
1.2建立交往互动的“对话”机制
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只是单一地讲授,这种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只注重对历史知识的硬性记忆,无法形成对历史事件起始、经过、缘由的连贯理解,这样学生就乏味,失去兴趣。因此,建立起互动式的教学,平等交往,互动“对话”。这里提出的“对话”,不是只有言语上的应答就可以,而是要通过师生共同的交流探讨,了解历史,重新构建起对历史认识,让“对话”达成思想本身的实现。在学习教材时,要善于处理教材,选择值得探究的话题进行对话,在师生间平等交流,撞击出思想的火花,领悟历史的真谛。例如讲授高中历史的“思想文化史”这一内容所提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哲学观点。对于这个课程的教学,教师推出这样一个案例作为参考:有新闻栏目报道一男子见义勇为事件,该男子在追赶小偷时一把将小偷扑倒,意外造成旁边的老奶奶也扑倒在地,小偷跑了,因老奶奶负伤并花费了不少医疗费,便把见义勇为的小伙告上法庭。经法庭判决,该男子最终赔偿老奶奶的相关医疗费用。案例提出后,向学生提问:你对此案有何看法?这下的问题讨论学生就像炸开了锅,大家各有说法,有的说:“这不是做好事吗,怎么有错了?还有道理吗?”有的说:“这样以后谁还敢做好事,我们以后就不做好事了。”也有的说:“做好事也分倒霉的时候。”……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引发问题思考,接着,设问大家:那么如何正确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哲学观点呢?这样问题就有了深度,教师及学生便可一同抓住问题进行思索考究,把原本枯燥的哲学理论观点变成富有争辩探讨的社会话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学生会得出:“人是评价万物的标准,各种真善美的价值标准是由人的需求和兴趣制定的,个人的尺度决定行为的好坏恶劣。”如此,学生对这一哲学理论便有了认知。
1.3把交往互动推向高潮
互动的课堂既有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也有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所谓生生之间互动指的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新课改提倡创新精神,敢于对课堂进行改进,把历史的课堂教学交给学生,让学生组织教学,是新课改教学的大胆尝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在学生准备课堂时,可以让学生一同和教师备课、一同和教师寻找所要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要协助学生完成备课需要的工作,给他们提供相关资料的历史参考书,使他们更好地组织课程的教学。在备课工作完成后,学生便可自行按照拟定的思路大显身手。最后,学生还必须像教师授课那样把自己讲解的课程内容记录下来,体验教师的工作任务,更好地掌控所学所记的历史知识。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们懂得为学生创造环境,提供他们自主的学习机会。机械性授课只能让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地接受历史教学,达不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普通教师要通过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上有所建树。让学生成为课堂“小教师”,是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学生在各自别具一格的课堂授课氛围中,深切体会到了课堂互动答疑的成就感,增进了学习历史知识的信心,课堂不仅充满各式各样的活力,而且真正成为了互动交流的场所。
2创建历史互动课堂氛围的建议
2.1历史课堂不能一味地追求活跃而忽略基础
课堂气氛活跃是开展历史互动教学的目标,为了避免授课过程中出现冷场的情况,教师要灵活变换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下要与其他历史教师进行多方交流,讨论教学的方法,认真比较分析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集思广益,商讨解决对策,促进历史的教学课堂更加完善。另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们讨论所进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促进相关问题的交流,相互鼓励探索历史知识。
2.2历史课堂不能过于强调个性而忽略合作
互动的教学课堂提倡发扬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在独特体验和表现上的尊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要及时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技能。教师应自备教后感笔记,记录每节课哪些授课的方式是合适并可沿用的,哪些需要调整后才能讲解的,哪些是学生真正需要讲的,把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以便于以后授课时参考。对于参与课堂表现好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表扬,鼓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样,教师和学生都有了改变的动力。
3创建历史互动课堂的作用
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适应了现代教育变革的潮流,结合传统和现代教学的优点形成和发展。这种互动的教学方法,既发挥了教师一贯在教学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主体作用,脱离了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弊端,使学生学习的负担得到减轻,从原来的接受历史知识变成有计划地学习,让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变成愉快的互动场所。对于创建历史互动课堂的作用,可总结为如下几点:(1)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培养个性、创新,符合世纪发展的思想人才。一系列的课堂互动活动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感受、主动思考,形成一定的历史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互动的活动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决定性因素。(2)有助于学生自行构建历史章节体系,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知识章节体系构建,激发兴趣。如果章节混乱,就会导致记忆费时而且容易遗忘。经过逻辑性、系统性的章节整理,加上学生自己的认知规律,就会生成知识体系,激发继续探究历史问题的愿望。(3)有助于学生形成和发展历史思维和创新思维。互动课堂的教学设计强调学习中的内部动机作用,采用方式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在历史问题探讨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切入探讨的问题,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方向,让学生从发散的思维中获取新的历史知识。
4结语
过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上,许多教师犯了“职业麻木症”,只顾灌输历史而缺少课堂上的交往互动,失去课堂应有的生命朝气。历史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写作业、回答问题这种形式存在,还要丰富多变,改良创新。面对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就要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上加以改造,积极探索有关学生互动交流的课堂,提高课堂质量,这是每位历史教师需要思考和实践的方向。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篇七
新学年已经开始,根据上学期的教学经验与教训,我认真的分析了自身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基本的情况,根据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有关规定,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 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我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从容的面对课堂的各种突发的状况,与学生的相处也更加的融洽,初步建立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学生也适应了我的讲课方式,能积极的在课堂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我讨论,形成了比较好的学习氛围,在这学期一定要继续的保持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工作能有更大的提高。
上一学期四班学生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下降了,学习好的学生的成绩有很多也是毫无起色,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与态度也不好,没有清楚的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知自己该干什么,这与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不好有很大的关系,尖子生少,两级分化较突出的状况依然存在。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在下一步的教学上要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通过常见的实力或实验,了解重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b、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c、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d、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4、成绩目标:
平均分43分,优秀率15%,合格率75%。
5、个人进修目标
作为新教师我一定虚心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严格备课并遵照学校要求严格执行二次备课制度,逐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四、工作进度安排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就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7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高中历史教学论文的相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