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快回答整理了6篇《荷塘月色》教案,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揣摩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2)培养训练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注社会、追求理想的感情,促使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对句子揣摩,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以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以及揣摩的过程。
教学方法:
诵读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初中学过的朱自清的课文:《背影》、《春》
2、介绍朱自清的生平: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等等
3、介绍朱自清写作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五四文化运动在1925年前后进入低潮期,作者作为这次运动的主要人物在精神上的失落和彷徨。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用5分钟的时间找出自己所认为可以突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字或词。
2、让学生将找出的句子写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认为这些句子所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答案。教师进行查漏补缺,先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感情,教师进行引导,以培养学生揣摩语句、字词的能力。
3、将学生找到的句子进行串联,给学生呈现一个完美的整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
三、深入句子: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8.“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9.“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10.“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11.“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12.“(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13.“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课后作业:
阅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运用比喻、同感、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进行摘录。体会这些句子的用途和所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荷塘月色》教案 篇二
授课提要式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内容:
自读课文,准确认读、解释加点的字(如:1、煤屑路2、蓊蓊郁郁3、弥望4、袅娜5、倩影6、脉脉的流水……)想一想,1927年春夏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全文写景状物的主体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以上预习内容可酌情增减,何时检查也可灵活)
讲授导语: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平经历还知道些什么?
(以上答问可灵活掌握,以下教师简述)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播放录音(或教师表情朗读)
板书课题
作者、写作时间地点
荷塘月色朱自清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以下提供一种示例,其他可从“专项评价”中,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所以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以上可适当使用板书或卡片或荧屏演示等多媒体)
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语句赏析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小结作业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背诵第4段(集体背诵、提名背诵)
2、答问: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以此引入新课)
景物描写
解析第4段: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
引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句的比喻特点:
本体—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
立于微风中嗅那馨香,时有时无;听那远处歌声,时断实续,沟通了不同类的感官。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收束及思考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仍可布置其他作业)
《荷塘月色》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熟读课文,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文章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
教学重点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课时
2课时。
开启导航
1、让学生欣赏课件上出示的图画,看图画回忆古代诗歌中描写荷花的诗句。比如《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比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播放《荷塘月色》这首优美动听的音乐。
伴随着这舒缓轻柔的音乐,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在人生旅途中奔波跋涉的行者,在讲述其见闻感受,似平淡而隽永。他把一腔的愁情泼洒与荷塘,一曲月与荷的乐曲飘荡在宁静的夜空,于是荷叶荷花带着忧伤的美丽在静默的摇动。下面我们一起追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走进荷塘月色去领略月下荷塘的美丽,去聆听一首穿越心灵的夜曲。
2、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16年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为了勉励自己在学校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毕业后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以前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
3、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瓦解,新时局尚未到来。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这种内心的痛苦与矛盾就外化为荷塘月色的图景。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安宁,所以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4、了解本文的学习重点:体味作者的感情,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愉快启程
1、播放《荷塘月色》配乐朗诵MP3。
2、字词积累。
注音:煤屑 踱步 蓊蓊郁郁 袅娜 霎时弥望 倩影 脉脉
酣眠 独处 参差 敛裾 弥望 斑驳 峭楞楞 梵婀玲 乍看 敛裾 妖童媛女
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大意:大概的轮廓。
熟悉路径
1、师生合作配乐朗诵课文,每组一名代表加上教师分工朗诵。
2、整体把握,自主探究:
①用自己的话概述文章的内容。
②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③、作者的行踪是怎样的?请用箭头表示出来。
④、作者感情发展脉络是怎样的?
让学生依次交流以上问题。
3、师生交流明确:
①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③作者的行踪: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
④感情发展脉络:“不宁静”→欲求排遣,淡淡的哀愁→观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惦念江南,欲求超脱不得。
4、在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归纳整理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3段,交代夜赏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 4-6,观赏荷塘月色的美景。
第三部分: 7-10段,由联想江南采莲回到现实。
沿途赏景
1、我们知道在矛盾中苦苦挣扎的朱自清无法排遣内心苦闷之时,荷塘便成为他暂时找的一个心灵栖息的角落,那4、5、6自然段对荷塘进行了细致精细的描写,首先请同学们阅读4、5、6自然段(配乐找同学读、老师范读),首先我们看一看,文中写了几幅图?
明确:月色下的荷塘(渺茫)
荷塘上的月色(淡淡)
荷塘的四周(阴森)
追问:侧重写月色还是荷塘?侧重写荷塘。
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曾认真研究过现代诗,且有很高的造诣,因此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下面我们来鉴赏他给我们描绘的几幅画面。
2、提示鉴赏方法。
鉴赏文章段落的三把钥匙:修辞手法、写景角度、语言风格。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借代、反复等等。
写景角度:高低;远近;虚实;正面侧面;动静。
语言风格:炼字,动词,形容词,叠词,数词等等。
3、示范鉴赏第4段。
(1))修辞角度: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既有比喻又有排比,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自然灵动。)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不但是一个排比句还是一个博喻句。博喻句—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比喻连用的时候将一个事物比喻成三种或三种以上的事物的时候我们称为博喻句)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香气是调动了人的嗅觉,歌声是听觉,那又是我们今天讲给同学们的又一种修辞手法。通感即移觉,就是感觉之间的互通,感觉之间的相互转移,是一种把人们的各种感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的形式沟通起来的特殊修的辞手法,如“他笑得很甜”“人靓歌甜”“你给我吹个小曲,用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等。)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此句写出了荷花开放时含苞待放的样子,这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比喻)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叶子当成人来写,写出了叶子的密集,还写了叶子底下的流水,赋予流水人的情感,流水无声,荷叶含情,仿佛和人进行无声的对话与交流。)
(2)写景角度:
从高到底:作者先写叶子,再写中间夹杂的荷花,再写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
动静结合: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3)语言风格: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给人一种高远的意境,让人感到荷香的遥远不可捉摸,写出了歌声的若有若无,渺茫这个词用的不错。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脉脉这个词用的不错,本来是人用眼神来表达自己的情谊,这里用来写流水。还有一些词如一丝、一缕、一道让人深切的感受到荷叶荷花静态和动态美的姿态。
4、学生自主探究第5段:第一组从修辞上找,第二组从写景角度来找,第三组从语言风格来找。
三个小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找,师生总结明确:
从修辞上: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比喻,把把叶子和花在月下的姿态比喻成牛乳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的朦朦胧胧。)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句运用了通感的手法,视觉转为听觉。)
从写景角度: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借助想象为我们描绘出宁静美好的画面。实景仿佛在眼前,虚景仿佛很渺茫。)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和通感的手法,写出了树影在月光的照射下的错落,衬托出月光的轻柔和荡漾。)
从语言风格: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回答,如: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这个动词用的非常巧妙。)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字用的很好,写出了月下荷塘水汽的蒸腾。)
还有一些叠词如静静,淡淡薄薄这些叠词运用的很到位。
5、简单分析第6段。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有人认为,这一自然段并没有写月光,请说说认为这一段没有写月光的理由;有人认为这一段其实写了月色,请说说认为这一段写了月色的理由。
第一种观点:这一自然段只是写了荷塘四周的景物、杨柳、树色、远山、路灯光以及声音,从文中看不到描写月光的句子。
第二种观点:虽然这一自然段写了许多除月色之外的景物,尤其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树,但如果没有月色的衬托,景色就会截然不同。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正是在这样的月色之下,才能有如此独特的感受。例:“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雾;但扬柳的风姿在烟雾里也分辨得出”这一句。设想如果在白天的光线下看这些树,肯定不会有一种朦胧凄迷之感,只有在月色之下才会产生“阴阴的”感觉,才会“像一团雾”。
小结: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似乎无一处写月,其实处处体现了月色。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6、教师总结: 在《荷塘月色》中,莲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幽梦,像飘渺的歌声,亦真亦幻,如诗如画,构成一个真与幻、画与诗完美结合的艺术世界。
这种美,来自于层次美、语言美、手法美(手法美是为了表现意境美),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考虑好角度,才能把文章写好。
路肩沉思
在文章中,作者其实写了两个荷塘,一个是眼前的月下荷塘,一个是古代的江南荷塘。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论是月下荷塘还是江南荷塘,都成了朱自清寄托情感的载体。
指名朗读课文第一和第三部分。
追问:到底是眼前的月下荷塘还是古代的江南的荷塘打动了朱自清?作者真正向往的是 荷塘,实质上与作者当下心境最贴切的是 荷塘。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明确:向往的是江南荷塘,实质上与作者此刻心境最贴切的是月下荷塘。
问题点拨:
(1)第⑤⑥自然段中有没有与月下荷塘的整体意境一样的地方吗?重重围住、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只有些大意罢了……没精打采——给人压抑、冷清、朦胧、不快的感觉,叙述心境的压抑与低落。
点拨:“荷塘月色”主体部分是如诗如画,令人陶醉的,可是,在作者看来也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2)“峭楞楞如鬼一般”,有人以为这个比喻与上下文不和谐,故须删除,你同意吗?为什么?
揣摩此句要体察语言的感情色彩和弦外之音。“黑影”是“荷塘上的月色”整体形象中的一点“陋处”,而“峭楞楞如鬼一般”这一比喻则透露出了作者内心的惊惧、压抑、不快。
(3)这种压抑不快在文章其他地方也有所体现,你感受到了吗?有哪些文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现实的世界与当下的世界是对立的。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是不自由的,压抑烦闷的,而当下的世界是属于自己的,自由的,轻松愉悦的, 而当下的自由世界只是暂时的。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获得暂时的宁静)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隐含着失望的意味,我希望有热闹,但我不能和“他们”一样获得热闹和欢喜的无奈)(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此句,体会从美好的境界中跌落回现实的更深沉的寂寥和落寞。)朱先生第一次亲手撕碎了这虚幻的美梦。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江南采莲”世界是朱自清的理想心态再次流露。作者企图寻找或逃避,可结果是淡然出之的失落感。这是朱先生再度亲手撕碎了自己的美梦,捣毁了这座精神乐园。)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至此,朱先生第三次亲手撕毁自己的美梦,又回到了寂寞、彷徨、苦闷、无奈、痛苦的现实。)
至此,你能感受到作者漫步于荷塘什么样的情感?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想要超脱现实而不得的无奈与痛苦。
小结:诗人舒婷有诗云:“胸中藏着一片汪洋,流出来的,只是两滴泪珠。”与其说作者描写的是他看到和感到的一切,不如说作者构造了他希望和向往的世界。朱先生为我们描绘的荷塘图,归根结底就是两幅图、两个世界:月下荷塘——现实世界;江南荷塘——理想世界。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理清全文的结构,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语言的巧妙加工。
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的荷叶--多姿的荷花--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体味作者的匠心:
动静结合,“静”是“动”的瞬间表现。
可见与可想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如:荷叶田田--水脉脉含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经线:欣赏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变化。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3、“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A、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本体--花香(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C、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D、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A、请学生熟读课文;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具体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
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0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布置作业: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让学生反复体会:
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 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的运用:(详见前重、难点“通感”部分)
五、请学生自己赏读5、6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呢?
六、小结全文: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思考练习、本课《课课练》。
教后感:
《荷塘月色》教案 篇五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也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名篇。根据本单元学习重点揣摩语言,那么教学本文,应从感受景物的特点入手,来把握作者的感情,进而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品味语言时先让学生充分地尽情地朗读,感受和理解语言之美,然后要求每人选择一段或一两个句子评点,老师适当给以点拨和引导。引入《杨义评〈荷塘月色〉》和《余光中评〈荷塘月色〉》两篇观点相左的文章,让学生交流讨论。课后以我对《荷塘月色》语言风格的看法为题写一篇短评。
[得意之笔]
1.作者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借荷月言己志。在作者的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该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之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瑕!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才能真正领会文章独到的艺术魅力)
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比喻形象生动,形神兼备,不仅写出了荷花的形态美,而且化静为动赋予了荷叶勃勃生机,展现了荷叶少女般的纤柔娇美、绰约丰姿。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无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一句暗喻高妙,逼真地写出了月色的迷蒙暗淡,显示作者渐露忧烦伤感之情。描摹物态,信手拈来自然成文,毫无斧凿之痕,非大家不能为也。
(用词设喻之妙,需要品味,更需要联想)
3.(1)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都写到了月光,借月光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思。下面四句都描写了月光,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l.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l.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l.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象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l.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2)下面四句诗,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写《荷塘月色》一文的动机和心情?
l.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l.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l.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l.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精心设计一些高质量题目,有助于能力的迁移)
[思想感片]
朱自清中国知识分子自画像
月夜下,荷塘边,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人,在不停地徘徊,他偶尔驻足望一眼点点荷花,随即又陷入了沉思。此时月色迷离,夜阑人寂,蝉声和蛙声不时传来,撩拨得人心烦意乱。
每每读《荷塘月色》,就想见了这种情景,不禁暗自揣摩朱自清先生的模样,那一定是一位清秀文弱心细多感的人。及至看到先生的肖像,果如其然,古人曰文如其人,信也夫!
先生的形象无疑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欲了解中国的知识分子,先生无疑是最好的样本。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多难。
先生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但穷困潦倒一生,虽与身处乱世有关,却足以说明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多蹇。历代统治者都是五大郎开店,对知识分子既嫉妒又惧怕,再者是轻视,斥之为书呆子,迂腐可笑不谙世事。他们官场上不会阿谀奉承左右逢源,故得不到上司赏识;商场上不会投机倒把坑蒙拐骗,故发不了横财。清苦寂寞,注定是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精神翱翔在科学和理性的高空,而身子却深陷于龌龊的大地上,灵肉分离苦不堪言。做中国的知识分子,何其不幸哉!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清高。
先生作此文时是清华的教授,但日子据说过得很拮据,然而先生人穷志不短,而且历久弥坚,情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面粉,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宁折不弯的骨气和正气。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士可杀而不可辱,头可断而魂不死。这种特立独行高傲无羁的人格,最大地显示了生命的高贵和尊严。伯夷不食周粟,有人视之为傻瓜,但千百年来人们还是把他做为义的化身歌而颂之。朱自清做的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有人以此非议之,但事实已经证明,现在的中国最缺乏的正是这样的人。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爱国。
先生教务繁重,兼有家事拖累,经常是身心俱瘁自顾不暇,但他仍密切关注时局发展并为此寝食不安,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可贵的爱国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知识分子尤甚。这种爱国情感,仿佛与生俱来至死不悔。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关头,挺身而出奔走呼号的是他们;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时候,不甘现状居安思危的是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古一脉相传。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天下为己任,真正是中国各阶层中最杰出最优秀的一群人。
中国知识分子,可怜!可敬!可爱!
[一孔之见]
(1)《荷塘月色》整篇文章设喻达14次之多,除少数堪称佳构外,大多均不足称道,如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平淡无奇,了无新意,比作刚出浴美人,又有些庸俗不堪,使人想入非非;把荷香比作歌声,把月影比作名曲,更是牵强附会匪夷所思,世人多以通感视之,认为神奇之至,未免有些夸张。
(2)《采莲赋》和《西洲曲》引入文中,究竟有何指向,令人无从把握。作者饱受国事家事之忧,意欲寻一别样天地,以求解脱,解脱不成,便借诗抒怀,这可以理解,可诗中明明表现的是少男少女引逗嬉戏缠绵悱恻的恋情(《采莲赋》)、女子对心上人的表白和思念(《西洲曲》),莫非朱先生于情感生活上有难言之隐?联系1927年的社会大背景,又不能这样理解。前后矛盾,白璧有瑕,实在遗憾。
《荷塘月色》教案 篇六
《荷塘月色》说课教案
平和芦溪中学:叶小敏
一、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高中第一册的阅读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单元承担着提高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的欣赏能力的任务。所以本单元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物境之美。之所以能如此巧妙,归功于传神的动词,巧妙的叠词,以及比喻、通感等修辞。我个人认为课文只是借鉴的范例,因此课文分析不必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细思,从而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所以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学习重点和本文的特点,我拟定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散文的本质是审美的,所以散文教学很适合鉴赏活动的展开。本文作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尤其是语言方面有许多值得鉴赏的地方。由此我个人认为本文教学宜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鉴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其鉴赏散文的能力。
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往往是作者心灵的絮语,很适合于朗读,本文就是这样一篇文章。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大纲》要求,教学时要加强诵读指导,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很重要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来,通过自主学习、互相讨论、探究学习内容等形式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说目标
1、知识目标:⑴能通过感知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散文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说课时
依照目标分为两课时:⑴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全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⑵第二课时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五、说准备
1、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布置预习内容。(生字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全文感知)
2、准备好录音机、录音带、学习目标小黑板。
六、说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设计此环节目的:采用开门见山直入课题方式有利于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对象及任务,使之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播放录音,指导学生诵读。设计此环节目的: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流畅朗读,落实《大纲》要求。
(四)、检查预习情况
⒈交流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资料;
⒉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设立此环节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落实能力目标⑵,同时也为落实知识目标⑴作准备。
(五)先自主思考,再分组讨论,限时作答。设立此环节目的:调动学生参与,完成知识目标⑴,落实能力目标⑴、⑶。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思考并完成课后练习二、三,为下节课落实知识目标⑵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 出示目标
(二) 引导诵读,为德育目标作准备。
(三) 检查作业,为落实知识目标⑵作准备。
(四) 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讨论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落实知识目标⑵
(五) 小结
(六) 总结全文,从结构、语言、意境等三方面审美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落实德育目标。
(七)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上这6篇《荷塘月色》教案是来自于快回答的荷塘月色教案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