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精选8篇

快回答整理了8篇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篇一

(一)生物新课程教材有许多优点,但对于乡镇中学的学生、教师而言,由于教学设备的相对落后,信息量不充分,学生体验不足,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从2008年9月采用了生物新课程教材后备课组成员在校内外展开调查而表明,大多生物教师对新课程在体现新课程理念方面的变化给予了肯定,学生在课堂气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学习兴趣等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备课组成员通过与部分教师、学生的座谈发现,我们学校作为农村学校,而且又是普通中学的一所高中学校,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生物新课程有许多优点,但对于乡镇中学的学生、教师而言,由于教学设备的相对落后,信息量不充分,学生体验不足,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二)生物新课程教材的问题太侧重于大城市的实际,而偏离了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实际;另外,有些例子又过于理想化。因此生物新课程教材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发现配套资源不完善;对教学内容难度把握不准;缺乏新课程实施的指导等。

生物新课程教材重视知识在现实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对新课程教材中用来引入的例子,我们的教师大部分的看法是:34.5%的认为“足够多了,切合学生的实际”,46.9%的认为“改编一下即可”,7.1%的认为“根本不合用,按教师的想法重新编拟例子”.因此在生物新课程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明显感觉到配套资源不完善;对教学内容难度把握不准;缺乏新课程实施的指导等.据我们调查的生物教师们反映,新教材的问题太侧重于大城市的实际,而偏离了农村,另外,有些例子又过于理想化。用一位老师的话说“显然新教材是给大城市学生使用的(有点过激,但是也有不少老师有这种说法)”.因此我们备课组成员认为:生物新课程教材进一步推广时应注意:加强与新课程教材相关资源的建设,即在本校及其他高中学校(箬横中学、大溪中学等)进行新一轮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的开发利用研究。

(三)加强高中生物浙科版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根据学校的适应需要而出发的,是势在必行。

具体适应需要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物校本教材资源的使用是要学生在生物新课程学习中能轻轻松松地理解知识、消化知识、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生物校本教材资源是教师为顺利完成教材内容,为使学生顺利接受知识,所利用的一切资源。它包括生物课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的补充;生物新课引入的问题、故事;章节练习题,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的计划等。所采用手段包括:CAI课件、录像带、投影片、自制教具以及外出参观等,因此生物校本教材资源的使用是要学生能轻轻松松地理解知识、消化知识、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生物校本教材资源在配合生物新课程教材下能与农村中学学生成长的需要相一致,能与农村中学的教育目标相一致。

开发符合农村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的校本课程,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指向人的发展,指向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指向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张扬。只有在这一理念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才能使三者相辅相承,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农村中学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就业技能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惟有如此,生物校本课程在配合生物新课程教材下才能与农村中学学生成长的需要相一致,才能与农村中学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加强与生物新课程教材相关资源的建设, 制成与我们这样学校实际教学相适应的每一节课的CAI课件、幻灯片、课前小故事、课后的思考题、探究方案等

3.生物校本教材资源的开发对浙科版统编生物新课程教材和大纲起到补充、印证、丰富和发展作用。

生物校本教材资源的开发建设要遵循调查研究,尊重事实的原则,经过细致的研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反复对比,力求真实可靠,对统编教材和大纲起到补充、印证、丰富和发展作用每学期在校内开展一次新课程的教学活动的课堂问卷调查和学生对新课程教材实施中的满意度问卷调查,为生物校本教材资源利用和开发提供保障。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坐落在农村,学生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这一代的学生基本上独生子女,从小受各方面的宠爱,生性有点娇懒,家长管制得也少,而且生源相对重点中学来说文化基础很薄弱,因此在生物新课程教材实施时,在选择校本教材内容和编排校本教材内容要注重两点:其一,将现实资源的发掘与统编教材、大纲要求结合起来,作为统编教材的必要补充。其二,把对文献资料的运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运用恰当地结合起来,引导师生充分关注。

4.利用因地制宜,发掘资源开发为生物校本教材资源与生物新课程教材的整合利用奠定基础。

校外成熟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虽然相对稀缺,但素材性课程资源却十分丰富,如何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协调利用机制,这也是有机整合农村高中学校生物校本教材建设资源的一个重要困难;另外,在学校广泛自主地进行生物校本教材开发之后,如何尽快建立对学校校本教材建设的指导、管理和评估机制显得日益迫切,从而能很好的整合到新课程的教学中。

因此我们备课组成员认为:生物新课程教材进一步推广时应注意:加强与生物新课程教材相关资源的建设,即在本校及其他高中学校进行新一轮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的开发研究,同时意识到需要教师的大量心血,它需要教师的大量积累,从生活中收集材料,从学生中收集材料,从各种报刊、杂志中收集材料,从电脑中收集材料。然后进行加工整理,制成与我们这样学校实际教学相适应的每一节课。

二、策略与实践

(一)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的策略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篇二

关键词:新课改;吉林地区;校本课程

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应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在全省各中小学校渐渐深入,但由于目前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发仍处于初始阶段,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立足于我省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结合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我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一)校本课程开发实行的时间

2006年,吉林省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接下来的几年又进行了不断的修订,吉林省各个中小学校在不断的探索中渐渐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

根据《基础教育教材建设丛书:中小学教材选用情况的调查报告》中一组数据的调查。教材使用前的培训对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保证教学质量有比较好的效果。被调查人员中有百分之七十二点四的人参加过培训,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人对培训的效果是肯定的。在参加过培训的人员中有约百分之九十四的人员认为培训对自己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有一些帮助或很大帮助。[2]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仍有偏差,认为校本课程仅仅是自编教材,这对校本课程实施形式上必然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脚步。很多教师甚至把校本课程当做一种预设的形式进行教学,使教学活动重新走上课改前的老路,即所谓“穿新鞋走老路”,课堂上教育教学活动的鲜活性、实践性没有得到很好地实现。其次,说明教材使用前的培训是必要的。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两种形态

通过资料整理得知,实践中的校本课程开发的两种形态。一种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另一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它们分别是:1.国家在课程计划的设置中保留10%~25%的余地,给予学生自主地开发新的课程的权利2.学校在符合国家核心课程标准的情况下,把学校所有课程都进行校本化建设。

二、对策及建议

(一)以学生需求为本,明确校本课程目标

被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要从学生抓起。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能动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可以越过经验的阶段;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活动;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们要不断了解学生需求,知道学生想要什么?将来想做什么?对于现有的校本课程持什么样的态度?掌握程度如何?喜欢与否……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从而得出结论,最终达到明确校本课程目标的目的。

(二)以加强教师素养为根,开展校本课程的深化研究

教学活动主要以教与学,不可否认,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这一过程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教师素养培训,了解现如今学习活动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学习中教师缺少哪些教学智慧、缺乏哪些素养?根据所需进行有目标、有条理、有头绪的培养,培养出大批实施校本课程的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我想这是开展校本课程的深化研究的根本。

(三)以学校和地区大文化环境为载体,构建特色校本课程

就吉林地区中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模式,可以建构一个高效合理的课程体系,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实施不同模块内容的教学,以体验知识、发现探索的方式进行语文校本课程内容的教学、以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拓展研究性学习的校本课程内容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将学校和地区大文化环境这一优良载体与校本课程开发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吉林市是一座拥有文化历史底蕴的城市,文化的魅力与潜能如果可以得到有效、适当的开发,那么,构建有吉林特色的校本课程将指日可待。

(四)以基础为立足点,注重研究,提高校本课程的有效性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包含了相当多的变量,比如:开展学习的环境、个体学生的不同、教师按照教学计划设置教学情境的技能以及教师的个性特征等等。因此,我们更要以基础为立足点,这样才能使校本课程站的稳,走得远。而校本课程的基础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因为我们实行校本课程从源头上就是希望使学生的行为得到更好的完善。其次,老师的实施教育行为,因为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实践证明,教师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与校本课程开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只有把这两个基本立足点紧密结合,从实际出发,多做调查,注重研究,才能提高校本的有效性。

关于校本课程研究,我对校本课程的一点思考:校本课程可以从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到给学生自己去开发的权力,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校本课程的资源,有时候我们可以把决策权交给学生,或者教会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课程”,有时我们可以把决策权交给学生或者交给学生一部分。因为我们终极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更优秀,更多元化的“新”人。

总结

本文就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浅陋的思考及建议,目前我省中小学校本课程仍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校本课程开发任重而道远,现状方面主要从校本课程开发实行的时间、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校本课程开发的两种形态三个方面简单的进行了阐述,而建议和对策主要从以学生需求为本,明确校本课程目标;以加强教师素养为根,开展校本课程的深化研究;

以学校和地区大文化环境为载体,构建特色校本课程;以交流合作为手段,加速校本课程发展;以基础为立足点,注重研究,提高校本课程的有效性这五个方面表述的。

笔者赞成开发具有学校、地区特色的多元化的校本课程,并且把“指挥棒”交给或适当的交给学生,使学生享有一定的校本课程的决策权,反对“新”校本课程仍然留有“旧”课程的影子,当我们听到小学生说压力比山大的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些什么呢?我们要做的是完善课程,不是加重课程,我们要做的是兴趣化的教学,而不是日复一日累加在学生身上的包袱。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高教与经济杂志编辑部,1999.

[2]基础教育教材建设丛书编委会,《中小学教材选用情况的调查报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潘新和,赖瑞云,王荣生,李海林。新课程语文教学论[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励学琴。教育学是什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张光丽。教育本质新论[M].远方出版社,2005,(9).

[6]武丽婷。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2001.(1).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篇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样就把课程的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我校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了校本英语教材的开发,并编写了两本英语教材。本文着重探讨校本英语教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校本 英语教材 思考 实践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简称SBCD)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定的民主化。它对于学校办出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根据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社会对我校英语教学的需求,学校迫切感到有必要开发和编写出适应我校实际的校本英语教材,并在编写中体现英语特色建设目标。我校在自编英语教材方面,进行了开发和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校本英语教材开发的背景

1、理论背景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实施小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在积极推进小学英语课程过程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之一。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要按照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它应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其认知发展水平。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逐步引起了课程理论界的重视。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就难以实现。

2、学校背景

我校自1996年创办以来,就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了英语课程,并把小学英语教学定位为学校办学特色之一。但在教材的使用上,也经历了不断选择的过程,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由开始的美国教材《彩虹与风筝》过渡到人教版《PEFC小学英语》;又由《英语300句》过渡到《新标准英语》;最后到现在的《PEP小学英语》。另外学校还开设《剑桥少儿英语》供兴趣小组使用。经过对各种教材的尝试,学校决定从小学二年级至五年级统一使用《PEP小学英语》教材,六年级使用初一教材,便于和初中衔接。

这一重大问题的解决,将另外一个问题推到了面前,那就是学前班和一年级英语教材的选择使用问题。经过学校领导的认证,学校决定组织一批长期实践在小学英语教学一线的教师编校本英语教材。

3、特色需要。

我国部分学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为了更进一步体现我校小学英语教学特色,开发和编写出体现我校特色的小学英语教材就成了当务之急。开发具有学校特色,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能真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形式,更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凸现我校办学特色。

二、校本英语教材开发的实践

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般分为分析环境、设置课程目标、组织课程、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五个阶段。分析环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始阶段,开发者必须进行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要针对本校教师群体,分析他们的需求。课程目标决定课程性质,课程开发者必须全面考虑教师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发展方向。组织课程就是选择和确定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实施课程包括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课程试验,推广和教与学的过程。课程评价包括对学员学业的评价和课程本身的评价。按照这样的操作程序,我校进行了校本英语教材的开发,对此笔者有比较深刻的体会。

1、加强领导、制订方案

校本英语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它没有现成模式可搬,需要确立领导组织和课程编写人员,要求相关教师要积极投入,主动参与。同时要制订详细的编写方案,并不断修正方案,为达到目标而努力。

我校在确立校本英语教材的开发之后,就成立了由分校校长、教务处主任和4位英语教师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英语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领导工作,并明确责任到个人,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在核心小组的领导下,制订出了详细的教材编写方案。并成立教材编写小组,进行需求分析和资源分析,明确编写目标,选定参考教材,同时对参与教材编写的教师进行培训和理论指导。

正是由于前期的这些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我校校本英语教材的开发才得以实施。课程的开发离不开一定理论的指导,而实践探索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实践上升到理论,从而指导实践。我们运用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实践,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2、选择内容,确定要素。

校本课程必须通过一定的内容实施来实现其培养目标,我校校本英语教材的培养目标是有趣性、口语化和衔接性。即从内容选择、训练形式上考虑,要符合低幼儿童认识规律,以趣促学,以口语交际为主线,以儿童日常生活学习用语为载体,紧扣低幼儿童的需求;既独立成立,有较为完整的教学内容和知识达成目标,又要注意与PEP教材第一册的衔接。

在选择和确定了课程的这些构成要素和课程内容之后,参加教材编写的教师就进行搜集国内外众多的小学英语教材、音像制品、杂志等出版物,并结合学校英语教学理念和实践进行反复论证,审慎编写。在此过程不断进行修改,尽量考虑学生的需求,力求开发出一套既富有鲜明时代特色,又能够充分体现学校教育教学理念的校本英语教材。

3、实施课程,凸现特色

经过编写组成员的反复论证和不断修改,历经四个月的辛苦努力,我校两本校本英语教材《学前儿童英语》和《快乐儿童英语》终于得以问世,标志着我校在实践“教有特色、学有特长”的办学理念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我校校本课程的实施分为两个层面,即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有了好的教材,还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在教材编写成册之后,学校组织教材编写人员对相关教师进行了培训,主要从编写体系、达成目标和使用教材等方面进行了培训,使教师了解教材内容。另外还就教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培训是教材实施最关键的一环,教材编写成功,获益最大的是学生。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需求而开发的,同时也体现了学校的小学英语办学特色。自编小学英语教材的实践较好地体现了我校的课程特色,也势必将推进我校小学英语特色的早日形成。

三、校本英语教材开发的思考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结果。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优势和风格,进而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我校校本英语教材的开发与实践才刚刚起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笔者有如下思考:

1、办学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因此教育改革实践是课程开发的必经之路。课程开发者必须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大胆创新,做出成绩,真正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2、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校本课程只有实施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3、要充分体现校本课程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要求课程开发者把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4、校本课程开发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应通过实践不断修改和完善校本课程。

通过对我校自编英语教材的理性思考,按照科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程序,我们还需要做大量工作,尤其是做好师资培训这个核心工作。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科学操作,坚忍不拔,就一定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淳 张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 2001年8月

2、王斌华 《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12月

3、崔允淳 《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9月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篇四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研究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以卢卡奇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为标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文本的物质载体,也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最新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带进高校的课堂,带进当代大学生的头脑,什么时候解决好了教材问题,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突破。

一、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发展历程

当前,“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早在战争年代,我党开设的高等教育就对学生或学员开展了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直到20世纪80年代,诞生了完整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05方案”,综合概括了原来的“两课”正式命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恢复重建

1950年,教育部在高校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该课以的“新民主主义论”为教材,1953年该课程被改称为“中国革命史”,1961年改为“中共党史”,教材大多采用《中国革命史纲》。

1957年,高校政治课除“社会主义教育”外全部停止。1966年,开始,高等学校全部停止招生,所有课程也被停开。1971年高校复课后,政治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4本马列著作和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一直到“”结束。

198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规定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同年在《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中规定:在全国高校本科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门课,文科专业开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材可选用教育部推荐教材也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自编教材。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稳步发展

198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的文件,提出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1985年,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上,中央要求在高校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形成“85”方案的雏形,规定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法律基础”,另外“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三门选修课程(1992年这三门选修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必修课)可因校制宜有选择地开设,文科加设“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

8波和期间几次全国性,表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侵蚀,国家教育部门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的武装,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快了改革的步伐。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1998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课程开始在全国推行。“98”方案开启了“两课”课程新方案,在高校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5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2门思想品德课。此后高校使用的教材都有各省的教育厅统一指定,但在全国内教材版本没有作出统一规定。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逐步完善

“98”方案后一直到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进入新的阶段。“05”方案将“98”方案中的7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改为4门,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另外加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理科同时加设“形势与政策”课。

二、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经验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教材是在此基础上系统实施课程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主要途径,其教材建设必须得到保证。

1.国家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促进了教材文本的快速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发展,、教育部多次指示要做好教材规划,编写高质量的教材。

自20世纪80年代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创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已经由原来的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95”方案,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成立了专门的编写组织;2001年初,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和改革的意见》,将“九五”重点教材及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修订再版,使之成为精品教材;“05”方案出台后,、教育部组建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建立教材建设专家库,抽动专门资金,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开支。

自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版本每年都要印刷3~4次,精品意识已经成为开发和占领教材文本市场的经营理念。这一切都表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已经进人稳定的“盛产”期。

2.教材吸收了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精品课程理念深入教育教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为广大群众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及时充实、更新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变化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容和素材。

“05方案”标志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的一级学科课程开始成熟。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精品课程网站的开设,拉近了大学生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距离,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从理论上引导大学生的成长,从思想上启发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3.普遍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了教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文本是根据课程标准、学科社会发展特点编写的。建国初,国家对于高校的政治课教材使用没有做统一的规定,高校普遍使用自编教材。

自编教材,容易出现知识观点不一致而产生的理解混乱,这些独树一帜的自编教材,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教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组织编写了第一套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本科教材,共10本。2006年2月,、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出版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未经、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再自行组织编写、出版发行各种名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4.教材建设带动了整个学科的发展,显示出教材文本的巨大张力和活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作为一种生命的精神性,它的使命是唤起大学生心中的教育自我,从而勇敢地承担起继承和完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伟大使命。21世纪的高校教材更加注重学术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必须能立足学术前沿,在教材建设上具备准确性、高新性、先导性、国际性的特点。高校的教师、学者、教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研究人员,是对这门课程的前沿问题了如指掌,并各有自己独到学术见解的顶尖人才。他们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国际前沿问题和进展情况,还有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地引入教材,教材质量突飞猛进,日益成为统领大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有效文本。

三、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文本传播的教训

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文本在使用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可贵的历史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1.政治色彩过于浓厚,教材文本偏离了教育的主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正确的把握意识思想的主流,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无误的肩负道德的正确航向。

期间,由于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和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混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

2.教材篇幅受限,文本内容过于简单

为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集中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最高水平的专家和学者。他们都是对这门课程的前沿问题了如指掌,能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地引入教材,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本身的特点是以人文事实为基础,知识不确定性和开放性更甚于其他学科,受篇幅所限教材文本的内容并不能游刃有余的拓展,文本内容相对而言过于淡薄。

3.教材内容跨度大,教师难以驾驭多层知识体系

“05方案”制定了“四轮”教材建设规划,即将“98方案”中的7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改为4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的内容合并,“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即原来的“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的内容合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即原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的内容合并。这样的知识组合不仅加深了教材的难度,对于授课教师也是很大的挑战,由于一位老师不可能是多重学科的驾驭者,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经常更换教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甚至要更换三、四位老师,无论对于教材的把握,还是学生心理的了解甚至学生适应老师的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

4.教材间统筹不力,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许多著名学者,都有自己的固定科研方向,科研、学术水平都很高,编写的教材起点也很高。由于各自为战,与其他课程联系不大,他们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很难做到与四门课程全部兼顾的统筹力度,这样容易使得各门教材要么太孤立,降低了学科建设过程的合力,要么相关的教材之间存在着机械的重复现象。

参考文献:

[1]董顺杰。浅谈我国高校教材建设的现状和任务[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4).

[2]张耀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篇五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3―0034―01

重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中华优秀的礼仪文化作为小学生德育的载体,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近年来,我们结合《讲文明,习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如何运用礼仪教育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开发《讲文明,习礼仪》校本课程教材

教材是实施课程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实施的基础。作为校本课程教材的《讲文明,习礼仪》,必须体现出活动课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 自主性。校本课程是针对某地、某校甚至某年级的特定的学生群体的,在不同的地区、学校和班级之间,学生状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校本教材必须具有自主性,必须适合校内外的情境。于是,结合我校情况,在礼仪教育实践中,我们开发了“以年段分级、以板块传承、以动态求新的自成一体”的《讲文明,习礼仪》教材,这一充分体现自主性的教材,使用中收效良好。

2. 教材的实践性。(1)教材内容以活动为主,突出实践性特点。(2)教材礼仪知识贴近生活,便于学以致用。(3)教材活动设计关注体验,重视内心唤醒。

3. 教材的时代性。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的内涵也在发展,因此,礼仪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教材内容以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为主,以时代新兴礼仪为辅,注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着力体现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要求,重视传承又兼顾学生的长远发展。(2)教材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如,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等要求。(3)形成连续的动态过程,适应时代需要。教材注意动态发展,教材的编选、实施、检验改进和再实施,要形成连续的动态过程,适应时代需要。

二、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的课堂教学

在《小学生礼仪教育》教学中,我们努力追求超越课和学科的概念局限,突出以下特点。

1. 活动性。(1)把课堂讲授、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训练三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课堂讲授重在传授礼仪知识,模拟训练重在体现礼仪教育操作性的特点,日常养成训练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实践性的要求。(2)教学中要重视对礼仪文化的渗透。礼仪教育虽然具有十分鲜明的可操作性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礼仪教育不需要理论层面的学习。礼仪的性质、起源、发展及礼仪的规律等,也是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感悟了礼仪文化的深刻底蕴,才有可能在复杂的、突发的情境中,避免礼仪失范。

2. 整合性。(1)学科整合。除了《讲文明,习礼仪》课堂教学,在语文、数学、艺术、体育等各学科教学中,也要注意结合课程特点渗透礼仪知识,开展礼仪实践活动。(2)教师整合。除礼仪课教师外,其他教师也要走进礼仪课堂,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3)活动整合。有机地整合大课间活动、校园主题月、“推普周”等学校活动,有针对性地渗透礼仪教育内容,使之成为学生礼仪实践的舞台。

3. 创造性。(1)教材内容的创新。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囿于教材现成的内容和框架,要加强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2)教学模式的创新。一些课形成了“主讲教师+辅讲教师”联合主导,“主体活动+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模式。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活动的实践者、组织者、学习者、体验者、反思者,充分体现了教学生成性。(3)教学形式的创新。例如,在学校“阳光体育”活动中,我们创编了“小学生礼仪操”,它把学生日常礼仪规范,以韵律操的形式,配以明快优美的旋律展现出来,既强化了学生对礼仪条规的认识,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礼仪的熏陶,避免了课堂的生硬说教,深受学生欢迎。

4. 开放性。即教学人员的开放性。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员都可以根据需要走进礼仪教育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开放,不只是校园,社区、街道、市场等公众场合也可以是礼仪教学的舞台;教材的内容也因以上两点得到极大的开放和丰富,必然导致出现大量的新生资源和课堂生成资源。

三、提供课程开发和实施保障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篇六

一、教学计划的精心编制,促进了校本课程的有序运行。

为了正确引领和有效促进校本课程有序运行,健康发展,我校于学期初依据新课改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就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与学期教学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和具体做法:

1、继续完善文本教材的修订与编写工作。

首先要抓紧一切时间尽快完成校本教材教师用书的编写印刷工作,为任课教师提供坚实可靠的教学文本保障。

其次要抓紧时间,创造条件,对主教材进行重新修订。

2、、中心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

首先要定期组织课程实施专题工作会议。

其二要组织必要的教师教材教法专题培训。

其三要定期深入基层学校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业务调研和技术指导。

3、各基层学校学校期初要编写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末要做好专项教学工作总结。

4、各基层学校要组织任课教师学期初要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学期末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要求撰写一定量的专题经验总结、案例或论文。

5、任课教师要认真规范地编写教学预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校本课程教学,一是要背诵,二是要熟练地朗读,即容易背诵的背诵,不容易背诵的要熟练朗读。中心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将定期深入各校检查验收。

6、各基层学校要把本项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纳入教学议事日程,扎扎实实,加强课程管理与教学指导。

二、认真全面执行学期教学计划,保证了校本课程的全面发展。

由于计划制定切合实际,指导性强,保证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促进了校本课程全面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探究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1、立足课堂,加强校本课程教法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积累古典文化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古诗文积累的方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积累。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就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吟诗句,背诗文”的古诗教学四步法。

2、关注方法,加强古诗诵读指导。

掌握良好的诵读方法对学生学好古诗文有很大帮助。本学期中心小学教师就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意——体诗情”的古诗词学习三步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是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 的名诗,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进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三是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内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1、古诗卡学习达级活动。

以古诗卡中的古诗词为基点辐射,连带出其他相关的古诗来学习。采用自由背诵,注意等级差异。在古诗词背诵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潜力,积极背诵古诗词。每背过八首古诗词,便可获得相应等级的称号,依次为诗客、诗侠、诗仙、诗神、诗圣,学生们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热情参与。家长们也热情配合,学习气氛高涨。有的学生甚至背过了《明日歌》《琵琶行》等难度大的诗词。

2、组织诗朗诵会。根据各年级所学内容,从所学古诗词中精选20首,让各班选出代表参加比赛,通过配乐朗诵,背诵,表演等活动形式,评选出优胜小组和背诵大王。这些活动开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诵读热情,学习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于必背的篇目教师们能做到严格把关,确保质量。每一首古诗词的通过,教师们都经过学生自背、家长检查、学习小组检查、课堂抽查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

(三)完善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为常规教学提供了文本保证。

实验教材的修订与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是实施校本课程常规教学的基本前提和文本保证。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教学,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古文化底蕴,推进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我校加强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和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修订和编写工作力度。

1、按计划完成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修订工作。本着确保实验教材质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各年级段文化知识层面,适应教学需要的原则,本学期我们对2005年编写的校本课程实验教材《中华古诗文经典读本》进行了全面修改和全新改版。即对原教材进行了必要的删减和增补,将难度过大的和不适于小学生的部分篇目进行了替换,将原教材的四册改编为现在的六册,即每个年级一册(上写学期合订本)。

2、如期完成了配套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为了解决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疑难与困惑, 2008年9月,我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指定专职人员编写配套教学用书。经过不懈努力,截至本学期,历时两个半学期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至六年级全套十二册约五十万字的教师教学用书初稿的编写工作。尽管还很粗糙,还有很多尚需进一步斟酌和完善之处,但我们还是迈出了这既艰难又可喜的第一步。

三、困惑与设想

(一)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仍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与困惑。

1、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现象。如校本课程究竟与国家课程在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思路上有什么异同,校本课程究竟要讲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状态。

2、教材问题。现在,学生手里没有教科书,原因是资金问题,学校承担不起,又不能向学生收费。

(二)下步设想。

1、加强教师培训,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篇七

关键词:会计技能课程 校本化实施 入校即入企

自浙江省人社厅关于扩大技工院校一体化课改方案出台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积极配合,学生动力十足,院系(学校层面、系部层面)积极开展“以纲定标,以学定教,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改革试验。作为传统的会计专业,更是将以会计技能课程为主的实践课程推到了校本化实施改革试验的“前台”,成为会计专业一体化课改的开路先锋。

校本化课程实施是指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的规划和设计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书面计划,将学习经验转变为适合学生需求的实践性经验,包括教材的校本化处理、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个性化加工及差异性的学生评价等多样化的行动策略。对于徐玉珍教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定义,笔者觉得即准确又到位,相对于职业教育中的技能课程校本化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因此会计技能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要兼顾来自外部和内部的要求。外部指的是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内部指的是学校对人才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要求。笔者通过实践研究,提出三类实践策略即开发基于企业要求的校本化教材、打造基于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构建基于分层考核个性化评价体系,对会计技能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索。

一、入校即入企,开发基于企业要求的校本化教材

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培养的学生要具备高度职业化的能力,进入企业后能够直接上手,无需企业再做培训。入校即入企,指的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发基于企业要求的校本化教材,并共同培养学生,使其在学校学习阶段就完成企业培训的全部内容,从而达到入企即可上岗的培养目标。然而对于会计技能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来说,基于企业要求的校本化教材的开发,是贴近企业需求,实现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比如校本教材《小键盘指法训练》就是邀请银行、企业的在职人员参与编写,通过认真研究收银岗位职责,在用人单位领导、学生和员工对比实验的形式下共同开发出一本既贴合企业实际要求,又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校本化教材。这一教材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针对性强,即教材的要求就是企业要求;二是操作性强,教材的操作规范就是企业标准;三是创新性强,课中内容大量来自企业真实的业务,为其他教材不多见。教材中大量使用了实景照片,每个动作都有规范的演示,教学视频中更是能看到优秀员工的标准动作。2014年8月校本课程《小键盘指法训练》《点钞实务》两本教材入围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新教材,并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开发基于企业要求的校本化教材,直接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教学效果显著。由于是企业参与、学生演示的编写方式,更大程度上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加大了企业的参与度,为学生今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校企双赢。

二、团队即明天,打造基于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

现代企业的发展已经实现高智能、强管理、注重团队合作的局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因此团队合作是必需的。团队即明天,就是在学生本位的理念下,运用信息化等多种教学手段,以角色扮演、团队合作方式打造校本化课堂。基于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打造,完全仿真企业岗位设置,同步实体化企业,形成了完整的工作链,学生身历其境,感同身受,为明天工作提早获取自信心。

会计专业是传统专业,原先的教学模式明显重理论而轻实践,为此学校积极探索,推出了“互学、互帮、互评”三互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通过角色扮演“总经理―财务经理―营销经理―生产经理―采购经理”,加上实体化企业运作,相关行业、上级单位的建立,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虚拟环境和工作链。学生可以在一个学期的周期内,轮换工作岗位,体验岗位要求,完成对整个行业工作的了解并掌握必要的技能。

基于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强调团队合作和角色定位,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而这种自发的活跃是建立在老师对学生的释放、学生对真知的渴望与对未来发展的憧憬,这种课堂才能让学生得到职业化的成长。

比如《企业经营沙盘》课,以40人课堂为例,分成6个团队。每个团队的“员工”都有自己的岗位任务和职责,课堂不仅能够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体会到很多教师讲不出的道理,通过角色扮演、团队对抗、分析总结,让学生对生产企业各环节的操作有理性和感性的认识,形成了共通的思维模式,达到了团队共同努力的经营理念,了解了真正企业的客户、市场、资源及利润等方面的对抗。这样的课堂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在参与中学习,学习过程中体验企业现状,真正实现了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

三、个性即成才,构建基于分层考核的校本化评价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木桶理论主张集体的成功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而个人成功的长板理论则认为,成才完全可以取决于那块最长的木板,我们围绕自己的长板做文章,这里可以理解为个性即成才。因此构建基于分层考核的校本化评价就是给学生不同的评价标准,会计专业技能有很多,只要有特长就是优秀的学生。如点钞、小键盘、电算化、企业经营沙盘等只要精于一项即可。

分层考核是根据行业的标准,将考核分成“入行、懂行、精行,专行”四个层级,入行者基本掌握技能可在企业上手;懂行者综合能力强,能独当一面;精行者基本上在这个领域中属于高精尖人才;专行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型人才了。学校再配以专业技能兴趣小组、金手指财务俱乐部、会计记账工作室、技能竞赛集训队四级展示平台,完全打通个性成才的通道。

基于分层考核的校本化评价构建,给学生实现个性成才的愿望,通过点钞、小键盘、电算化的多技能项目的选择,通过入行、懂行、精行、专行四级评价,充分给学生以信心,实现术业有专攻的成才愿望。

当然,会计技能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策略研究是一个宏大的课改项目,对于老师来说教好了才是最好的,对于学生来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对于学校来说企业说好才是最好的。因此每一位从事会计专业教学的老师都有必要在会计技能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研究上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徐玉珍。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J].教育研究,2008(2).

[2]王国芳。必修课程的校本化实施[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5).

[3]钱明明。职教课改的校本化实施策略[J].江苏教育, 2011(9).

[4]洪伟。中学历史课程校本化实施初探[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1(12).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篇八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13-02

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本课程顺应历史潮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提出:“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据此,笔者所在学校结合当地实际和学校实际,开展了《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蒙山南部乡土历史与社会》教育科研课题(编号2007C005)研究,该课题是梧州市教育规划课题和梧州市基础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在课题研究中,我校编撰了校本读物――《蒙山南部乡土历史与社会》(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且将其作为校本教材,用之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并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路与做法。2012年,该教材获得梧州市第一次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蒙山南部乡土历史与社会》课题研究通过了市级课题结题验收。笔者作为该课题研究的负责人、教材的主编与主笔,在此将我们的经验与各位读者分享。

一、课程开发的校本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要具有校本特点。蒙山县陈塘中学位于蒙山县南部,是一所山区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北距县城44公里。学校生源主要来自陈塘镇、汉豪乡及周边的昭平县、藤县等地。本地学生离学校最远者有22公里(山村道),且交通不便。学生家庭和学校所处为山区,与外界联系较少,学校缺乏介绍当地历史与社会的读物,70%的教职工为外地人,因此,师生对当地历史、地理、社会风俗、饮食与语言等非物质文化以及历史名人等了解甚少,甚至有很多学生连自己所在的县、乡(镇)、行政村(社区)、村(居)民小组的名称都不了解。针对师生对乡土历史与社会不了解的问题,结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决定开发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乡土历史与社会教材。

我们所设计的校本教材主要是以乡土文化课程为主,以初步了解和获取身边的人文历史文化知识为主题,组织“阅读”“讲座”授课”“社会调查与探究”“参与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获取家乡的人文历史文化知识。开发该校本课程目的:第一,完善学校课程的总体设置,即既有国家课程,也有学校课程。第二,帮助学生认识本土文化,开展社会调查和自觉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为传承与发展地域文明打下基础,在教育中融入乡情与人文历史,让学生热爱家乡,奋发向上。第三,为学生提供精神营养,使家乡的语言和历史文化习俗陪伴其一生。

二、校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蒙山南部乡土历史与社会》教材主要面向全校师生,供七年级学生学习乡土文化课时选用,并供八年级、九年级学生和教师阅读和使用。教材正文设9大篇目,主要内容包括以下11个方面:(1)家乡历史沿革。包括当地乡镇、本校、蒙山县的归属沿革和管辖范围、四邻等现状,并附载当地历史上曾设置过的乡和村级行政名称的演变。(2)村组简介。即简介学校服务范围的陈塘镇、汉豪乡所辖的16个行政村(社区)在历史上的行政设置与现在位置、四邻、河流、交通、集市、人口、村民从业、英模人物、山川景观、厂场矿坐落地、邻县村名,以及320多个村民小组名称与其距离乡镇集市、陈塘中学的里程等现状。(3)自然村名称由来。介绍壮语地名,当地部分自然村或村民小组名称来历,以及自古以来自然村一级行政设置的名称演变。(4)轶事与传说。包含名人活动故事、文物怀古、历史与神话传说、民歌故事、笑话与幽默等。(5)家乡习俗。包括婚姻、吉利话与忌讳、分家送礼、姓族节庆、古代火葬等习俗。(6)饮食集录。介绍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与近乎失传的传统食品,及传统食品的制作工艺流程,共17篇。(7)岁月乡言。一是乡言俚语,即谚语集,收编了当地或在当地常讲的谚(俗)语、歇后语和格言约430条。二是当地的“古桃壮语”,即收编介绍壮语词语的音译和汉义,共260个。(8)人物传略。包括古代乐善好施之人、抗日时期的革命烈士、中共地下工作者、当代科学实践带头人等古今英模人物的事迹。(9)乡人文选。主要收编当地人士或校友所写的在一定范围内发表过的诗歌(含地名诗)、散文、小小说等作品。(10)社会实践作业。于每个大篇目之后,设相应的《调查与探究》社会实践作业题目1~3道,共15道。(11)配图。配有革命烈士与墓碑、集镇、交通、水电站、厂场矿、校园环境、历史文化遗址、自然景点等彩图40幅,配有蒙山县、陈塘镇和汉豪乡地图3幅。

三、课程的开发、实施、实验与推广

(一)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分为5个阶段:

1.环境分析阶段(2004年1月至2004年8月)。进行环境分析,了解学生对家乡历史、地理、风俗习惯、英模人物等的认识程度,学习有关推进素质教育的中央文件、县志和广西各地乡土读物等,探索校本课程教材的编纂体例。向学校递交编写校本乡土历史与社会教材的建议书。

2.教材的前期采编阶段(2004年9月至2006年6月)。根据外部需要与校内实际,确定课程设置的目标,拟写教材内容编目,并依编目采集材料。采集材料方法为:(1)查阅文献资料。(2)走访。(3)顺便访。(4)电访。(5)。被访者包括:村民、村干部、老干部(教师、编辑)、作家、模范人物等。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筛选、考证,编撰初步书稿,形成教材雏形。

3.教材成书阶段(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主要过程:(1)成立课题组,向市教育部门申报立项,随后成立校本读物(教材)编写领导小组。(2)结合教材雏形书稿,出版研究专刊《蒙南乡土史地》4期,部分专刊呈送乡镇党政办公室、县史志办公室,征求意见。(3)继续采集材料,增加与充实教材篇目、内容。(4)编成书稿后,送呈市教科所科研处、历史教研员,县教育、史志、文化部门和当地乡镇领导及有关专家人士审阅,在经过3次送专家审阅和2次修改后,学校召开有县教育和史志部门领导专家参与的审查定稿会议,书稿通过审查并进行小修改后付印出版。(5)向县教育局申请,办理募集出版费的文书手续。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书(10年)。付梓前,向县教育局、县史志办公室申请,办理有同意付印出版的文书手续。(6)小修改和样书校对。出版教材用书――《蒙山南部乡土历史与社会》。全书材料编撰由课题负责人采集材料、担任主编与主笔,课题组成员帮助审稿与校对,对选编文稿进行推敲考证、修改增删。在配图方面,深入村组、厂场、矿山等地调研拍照,少数照片为校友提供,地图系广西测绘档案资料馆制作,历时3个月,其间发来图稿5次,均由课题负责人审阅、调研、校正和建议增绘内容。

4.课程实施阶段(2011年至2014年)。(1)开展试点乡土文化知识讲座活动(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2)在七年级中正式开课(2012年9月起)。

5.课程评价阶段(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根据授课等实际情况,明确课程评价的目标、评价的主体和评价的方法,对学生的乡土文化知识水平、社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程度和课程本身进行评价,最后修订校本课程教材与再版。

(二)课程的实施

课程的主要呈现形式为乡土文化课程。课程时间安排:在七年级安排一个学期课程(乡土历史与社会),周学时1节,总学时15~16节。教材的主编(历史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在授课过程中,根据不同内容,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1.一节课包含7个环节:导入、阅读抄录、讲解、师生互动、讨论与展示、内容扩充、布置作业。如教学《轶事・传说》篇中的“民歌故事”的内容,可按以下步骤开展教学:(1)导入,(利用课本注文)介绍当地山歌传唱与近乎失传的情况,点明蒙山话山歌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让学生阅读与抄录山歌歌词,使学生认识当地白话山歌。(3)教师简略介绍山歌的缘起、歌词大意与山歌音韵知识,继而示唱。(4)师生共唱山歌,或轮唱,或互扮角色唱,使学生在愉悦中感受到当地山歌的韵味。(5)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如:你采集过当地山歌吗?请唱(写)出来。接着,请学生展示。(6)内容扩充,教师再选唱一些当地流传的山歌和教师创作的新山歌。如“久永矗个条大路起青苔;有心行得青苔路,无心揿棍也难来”“唱歌先,万事抛开放两边;山歌映人会老,唱起山歌转少年”“过去农民真困苦,一日三餐木薯糊;如今解决温饱了,大家又踏小康途”“久不回家不识路,羊肠小道变康庄。借问村童怎样走,村童笑倒客车旁”等。(7)布置作业。布置“调查与探究”作业,让学生尝试调查,采集和整理当地流传的民间歌谣、传说与笑话等。

2.一节课中包含5个环节:导入、阅读抄录、讲解、讨论与展示、布置作业。如教学《岁月乡言・乡言俚语》篇中的谚语、歇后语和格言的内容,可按照以下步骤开展教学:(1)用教材中的文首导语导入。(2)让学生边阅读边选录一些精彩的句子。(3)教师选例讲解。如:“狗尾卷向左,房门邮梗ú挥茫┧”(融入安全教育);“人生好比灯头火,宿(灭)了何能吹得燃”(融入珍爱生命教育);“老了正知书好读,禾熟正知田好耕”(劝导人珍惜青春时光、勤奋读书、积极上进);“大寒牛浸埃bàn),冷死早禾秧”(融入时令天气知识);“担担正知牛着(吃)力,养子正知父母恩”(融入孝道);“黄鳝偷行田底路,要几深沉人还知”(劝导人做事要依法理,光明正大);“一牛不能装二轭,一女不能配两郎,一家不能落二主,一国不能落两王”(融入家庭伦理、道德法制、政治制度等);“吃惯剥皮粽――不会动手”(劝导人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4)讨论与展示。讨论:本篇有哪些生字?请写到黑板上(展示),下节课听写。如:T(lǒng)、埕(chéng)、埃bàn)、(竹)箨(tuò)、揿(qìn)、T(táo)、戽(hù)、樱tiǎo)、舂(chōng)、轭(è)……(5)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假日里采集和整理教材中未收编的谚(俗)语。

(三)课程的实验和推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这8篇小学校本课程教材是来自于快回答的小学校本课程教材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