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教学设计及方法【精选6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教学方法设计相关内容,快回答精心整理了6篇教学设计及方法,欢迎查阅与参考。

教学评价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篇一

教学评价设计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在教学之后,学习者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是否产生了如教学目标所期待的变化,这是要通过教学评价来回答的,离开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无法进行教学评价。

2.关联性原则

设计教学评价时应关联教学目标与评价方式,追求不同评价方式的互补,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工具,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3.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

教学评价,既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也要对教学的过程,对教学中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要改变以往过分重视总结性评价的教学评价方法,强调形成性评价、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品等进行评估。

4.客观性原则

在设计教学评价时,从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到评价者所持的态度,特别是最终结果的评定,都应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情感。5.整体性原则

在设计教学评价时,要对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为此,教学评价应该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实现评价的主体、内容、方式、对象和标准的多元化和评价过程动态化。

6.指导性原则

在设计教学评价时,不能就事论事,而应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要对可能的评价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不同角度探讨因果关系,确认产生的原因,设计具有启发性的应对方案,以帮助被评价者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教学评价设计的方法

1:量规的设计

2:档案袋评价

3:档案袋的设计

4:问卷调查法

5:调查问卷的设计

6:访谈法 7:访谈的设计

8:观察法 9:观察法的设计

10:作业与测验法

模块四教学设计中“教学评价设计”

可以用描述性语句介绍你将采用上述那些“教学评价设计方法”如何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实现程度怎么样„„

教学方法和手段 篇二

教学设计

1基于产品工艺流程和企业职员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排序,按产品工艺流程分为七个部分,共构建七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以制品质量指标为载体分为若干任务,每一项任务即每一项制品质量指标的控制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通过引导学生经历纺纱质量指标控制的完整的工作过程,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 各学习情境中每项任务的学习即每个质量指标的控制采用边学边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各质量指标的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并随堂进行动手操作试验,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团队包括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比例达到33.3%,他们以讲座和与学生交流的方式给我们带来行业信息,给学生灌输企业控制纺纱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实例,使学生能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企业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使我们的课程教学与企业同

步。注重学生交流合作、表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很重要,纺纱各质量指标的检测大部分是几个人为一小组合作进行的,各质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控制措施也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的,所以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表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能力。①在纺纱质量控制方面提出一些新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生会为解决问题而自主查阅资料,也会因坚持自己的见解而争得面红耳赤,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和思考

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②组织学生做学习报告,要求学生就某些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公开表述或演示,其他学生可以对报告作出评价,培养了学生表

述能力。

③由老师人为设置设备或工艺故障,学生通过测试并分析产品质量找出人为设置的设备或工艺故障,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全面、可控的考核体系 该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占20%(考勤、课堂表现、)②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占20%(独立完成试验操作和试验报告)③ 表述能力评价占20%(课堂发言、问题回答、学习报告表述)④团队合作及协作学习能力评价占20%(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⑤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评价占20%(人为设置故障的分

析与排除)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和行动导向相结合每次课都以任务引领学生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引导作用,所有学生都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学习中。2讲练结合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的综合应用

在学习纺纱半制品和成品质量指标检测和分析时,采取讲练结合法、边学边练法和小组讨论法。质量指标的检测在老师讲解后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为主、老师指导为辅,使学生熟练掌握指标测试方法;测试数据处理和计算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讲解为辅,使学生熟练掌握试验数据处理方法。上课学生规模50人以内。

3启发、引导、互动等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在学习纱线各质量指标的控制时,采用启发式、引导和互动等教学方法,老师针对质量指标启发、引导学生,学生讨论分析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上课学生规模50人以内。

4多鼓励、少批评

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每次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对学生提出问题,给出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思考、讨论问题,并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下一次上课拿出一定的时间汇报交流,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汇报交流时多鼓励、少批评,尽量不要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课学

生规模50人以内。

教学手段

1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设备,形象生动、节奏快、信息传输量大,而且加上图形、动画和视频效果的立体直观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2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让学生熟悉纱线生产的整个过程和某些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学生在进行试验操作时思路更清晰。

3教学方法由以前的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做为辅,改为现在的以学生做为主,老师讲为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设计能力。

4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换渠道,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 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等网络工具,使师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指导和交流。

5建立教学平台,老师把教学资料挂在上面,学生可以浏览和学习,还可以交作业、提问题等。

6作业和考试以前是纯理论型,现改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后作业除了常规的针对教材内容的问答题和计算题外,还有学生通过现场教学、实验所提交的报告等,不设标准答案,提倡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能力。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动手操作考试,理论试题的设计注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灵活运用,动手操作注重考核操作步骤和操作结果的正确性。

网络教学环境

我们学校具有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拥有3个60台微机的学生专用机房(带多媒体设备),90%的教室为多媒体教室。

学校建立教学平台,教学资料如教案、课件、动画、录像、习题等和技术文章都挂在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随时上网学习,也可以随时提问题,老师进行网上辅导。

学校还建立精品课程网站,《纺纱质量控制》有关学习资料已经挂在网上,以方便学生学习。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学设计 篇三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技术试验及方法》是苏教版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三节,这一节是全书知识结构的一个衔接点,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必修1前两章已经初步介绍了技术的性质及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作为技术课程,设计概念正逐步灌输于学生心中。那么如何评价衡量我们设计的作品,是否已经实现其设计初衷的目标呢?这里,我们就需要引进一个新的概念:技术试验。因为技术试验是最具说服力的天平,而且对技术应用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在教材第三章里系统地分析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测试和评估,在第二章里安排技术试验的相关内容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了相当好的铺垫。

并且,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技术探究的重要方法,是技术革新及技术发明的基石,是最终检验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教学对象分析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技术试验的事例,学生们并不陌生,应有所体会。且通过第一章和第二章前两节内容的学习对技术和设计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储备,为新知识的建构打好了基础,作好了铺垫。但学生对什么是技术试验,及有哪些具体的技术试验并不了解。

三、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技术试验;

②了解技术试验的分类;能够理解技术试验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

③了解常见的试验方法,认识一下常见的试验过程。

b.过程与方法:

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形成初步的技术试验能力,能进行基本的技术试验。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技术试验课程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技术设计观念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及态度。激发学生对通用课程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技术试验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技术试验方法、技术试验的重要性、技术试验类型,以及技术试验方法的区别。

2、难点:

①学生的生活经验,对课本中的实例缺乏感性认识

②高一刚引入通用技术,学生的技术思维处于起步阶段,对课本的知识点及其应用容易混淆 ③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如何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往往感动迷茫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创设情景,当场演示鸡蛋承重这个学生感兴趣试验的导入教学。

在教学初始阶段,提出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课堂,使学生直观了解到什么是技术试验,使学生明白技术试验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处处存在的,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技术修养在学习中有所升华。在教学中,多媒体将主要起到引导和启示作用,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正确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技术试验及掌握技术试验的分类。并设计好情景让学生体验简单的技术试验,增强学生对技术试验的认识。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老师演示鸡蛋承重试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展示三个生鸡蛋,我们通常认为鸡蛋比较容易碎,但是鸡蛋这种壳体结构能不能承受比较大的外力呢?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下尝试:(老师演示试验)

刚才通过探索,我们证明了鸡蛋能够承受比较大的重量,像这种在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就称为技术试验。这一节课我们就一块来探讨一下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二)新课讲解

1、什么是技术试验

☆ 定义 在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提出问题:你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哪些技术试验 ? 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回答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例子,通过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了解技术试验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至深。

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答技术试验的类型按应用范围分成四类: ☆ 类型

农业试验 工业试验 国防试验 科学技术试验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然而在1986年,挑战者号却给美国的航天事业带来了一场灾难性的悲剧,下面请学生看一个“挑战者号”发生意外爆炸的视频。

视频看完了,挑战者号的意外事故导致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导致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在爆炸发生后的32个月内,美国停止了所有航天飞机的飞行,最后调查发现,爆炸原因是由于火箭助推器上的密封垫在低温下失效导致液态氧泄露所引起的。如宇航员之前做了对密封垫在低温下的技术试验也许这场灾难就可以避免,通过这个事故可以使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呢?

提问学生回答,老师再总结得出技术试验的作用和意义:

☆ 技术试验的作用和意义

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它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通过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率降到最低。

过渡:刚才我们理解了什么是技术试验,以及技术试验的类型和作用,除次之外在进行技术试验的时候必然要用到相应的试验方法,下面就来看一下常用的试验方法有哪些?

2、技术试验方法

首先,向学生展示两个蛋壳,一个口超上放置呈拱型,一个口朝下放置呈凹槽型,这两种类型哪一个承受的外力大呢?下面通过这个蛋壳试验来证明:分别用两只手在距离蛋壳20厘米左右的高度握住一只圆珠笔,让圆珠笔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看落到两个蛋壳上有什么不同的效果。让学生分组做试验,并找学生回答试验的结果。通过试验得知口朝上的拱型结构能够承受的外力比较大,因此通过这种在若干组对比试验中选出最优的一组而进行试验的方法就是

优选试验法:在若干组对比试验中,选出最优的一组而进行的试验。

下面让学生接着体验纸的造型与承重试验,通过这组优选对比试验可以选出能够承受外力比较大一种造型。

下面让学生看一组宇航员在失重飞机里进行的失重训练,像这种在地面上模拟太空环境进行试验的方法就是运用的模拟试验法: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

通过风洞试验(既可以模拟环境,也可以模拟模型)来加深学生对模拟试验法的理解。模拟试验法的运用还有很多,让学生举例说明。

让学生观看弹簧振子的仿真试验,研究弹簧振子的速度、振幅、频率在生活中很难实现,而利用计算机设计却很容易操作,像这种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称为

虚拟试验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

向学生展示一根棉线,绳子结实不结实呢?需要动手来试一试,让学生在试的过程中体验这种逐渐扩大或强化对绳的拉力以致绳子被拉断的试验就是运用了

强化试验法: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以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让学生观看对聚苯乙烯的抗拉强度试验,来看一下运用专门的仪器是怎样来测量材料的抗拉强度的。

关于强化试验法的例子还有很多,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生活中熟悉的事例。

展示两幅橘子的图片,一副是长江以南长的又大黄的橘子,另一副是移植到北方后又青又小的橘子,像这种把东从一个地方移植到另一个地方进行的试验就是运用了

移植试验法:在相互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让学生举例说明移植试验法的例子还有哪些?

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共认识了五种常用的技术试验方法,下面来进行一些练习加深对这些试验方法的区别:分析鸡蛋的承重试验采用的是什么试验方法?(前后照应,让学生分析老师在课前的演示试验采用的试验方法);分析水稻的对比试验和嫁接技术采用的试验方法;观看汽车碰撞的视频分析运用了哪些试验方法; 2008年奥运会火炬,需要在全球进行传递,(包括登上珠穆朗玛峰)。如果对该火炬进行外界环境适应试验,那么不需要进行的是()A.防风试验

B.高原试验

C.200℃高温试验

D.雨中试验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把今天所讲的重点内容罗列出来,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识,理顺学生的思路,并且引出下一节所讲的内容—技术试验报告的完成。

七、课后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感到引用大量教学图片及教学视频及课堂实践操作,初步培养学生对技术试验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当中。同时教学中不应该将学生的注意力只集中于视频或教师对试验的操作,还应该适时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篇四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

1.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对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3.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将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

4.讨论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多处采用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

5.体验学习教学法:“体验学习”意味着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和体验情感。

二、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

《学前卫生学》这门课程作为必修课,其中理论教学以基本班型为主体,教学见习以年级为主。

三、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我们将信息技术手段与该学科课程的整合,通过有效的整合建构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例如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式学习,信息技术手段与该门课程的整合,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我们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突出信息技术化手段的优势,将从拍摄的图片及精彩的教学视频及时呈现给学生。现场教学方法是一种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最好方法,但要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弥补这种缺憾。学生在课堂中仍能通过较为直观的形式接触到真实过程,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完美结合。

(二)本课程充分利用互联网知识传播的优势,实现了知识资源的共享。目前,本课程的电子教案、电子图书还有部分教学课件已经上网,学生可以通过点击相关网页实现在线学习。

(三)教学过程中直接通过互联网实现相关知识的同步搜索,在课上即能完成对《学前卫生学》这门课程的知识更新。

(四)在本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手段作为模拟教学、案例教学、讨论等教学方式的有效辅助形式。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篇五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教学模式

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把理论的讲授、实践的训练和师德的培养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出“善教乐教”高素质、高质量、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学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教学工作的合格师资。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

1、合作式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活动小组为主体,以小组互动为形式,以综合发展为目标。

实施过程是:组建异质合作学习小组,即组成由性别、学业、能力等各不同的4—5人的学习小组;进行班级集体授课,即帮助学生对上一阶段的学习进行复习与回顾,并对新课内容作导入;小组合作交流,即小组成员进行主动参与、共同研究、相互讨论,最后进行整合;小组成果评价,即对小组的活动质量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2、自主性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学生的自主定向为前提,以自主探究为活动,以自主体验为过程,以自主创新为本位。实施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创设出自主学习情境,包括智力性学习情境和非智力性学习情境;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自主学习方案,包括组建学习小组、形成具体研究计划等;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主动地、自由地、创造性地进行个体与集体的探究活动;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结果,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评价。

3、研究性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问题为载体,以研究为中心,以过程为主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实施过程是:创设问题情境,即教师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使学生进入一个探究问题的准备状态;确定探究问题,即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沿着教师所提供的基本例证或基本线索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实施研究活动,即教师组织学生对基本问题展开讨论、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评价探究成果,即教师进行总结与评价。

4、建构性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真知深解为目标,以积极建构为过程,以原有经验为引导,以沟通和合作为形式。实施过程是:组建学习共同体,即组建由学生、教师、其他辅导者和有关专家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创设问题情境,即尽可能地创设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真实问题”;实施建构性互动,即进行交往、对话、交流、讨论,相互共享个体的知识;进行反思性评价,即对建构性学习的目标、过程、结果、互动与支持性情况等进行反思与评价。这是我们在上教学艺术论一章常采用的方法。

5、教师示范法。无论是“教材分析”、“说课”、还是“试讲”,都先由主讲教师为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而有所感悟。这是“实践课”最重要的环节,只有经过练习或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掌握实际教学技能。

6、师生点评法。对于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练习或训练,教师和其他学生都要对其做出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甚至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点评,这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7、现场观摩法。一是组织学生观摩中学老师的教学,二是组织学生听讲课教师的

经验介绍,并进行对话与交流,以获取更多的感性认识。三是观摩上届优秀学生的教学录像和参加学校学生教学大赛的录像。

“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

(1)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是一个很好的激发。激发了学生主动与能动地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关系;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激发了学生主动与能动地去感受教师角色。(2)实现了课堂教学各方面的相互“对话”。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即教师按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学生按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实现了“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对话,实现了两者的有机链接;实现了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对话,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成为技能性的知识,使学生获得的技能成为知识指导下的技能。

(3)体现了本学科的培养目标。经过在校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走入中学教学岗位后,很快就进入了教师角色。

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

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均是全班学生集体参与。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理论课”和“实践课”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主要有: 1.利用电子课件讲授理论知识

我们注重本课程电子课件的制作,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利用这些电子课件展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这些辅助性教学手段的效果主要有: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有辅助作用,表现为既可以增大课堂上的教学信息量,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有辅助作用,表现为既可以增大学生的信息接收量,也可以增多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2.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有关资料

网络教学是现代教学方式中最有意义的一种,它能迅速、快捷地传递信息。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就一些重点问题和学术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查询和资料收集,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各种问题。3.利用教学录像展现实践训练结果

我们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之前,我们首先组织学生观看前届学生的实践训练录像,或观看优秀中学政治课教师的教学录像,以使学生获得感性经验。第二种是学生自己参加实践训练活动时,特别是进行讲课训练和微格教学时,都要为每个人进行录像,然后再让学生观看和点评自己的教学录像,以便从中找出差距与问题。

教学改革举措

学科教学论(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说多方面的,除了对其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模式等进行改革外,还应对其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抛弃其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技术与手段,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由于我们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视听技术、网络技术,才使我们教学改革的步子迈得较大,实行了如前所述的“理论讲授---实践训练----师德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理论讲授---实践训练----师德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该说是一个动作较大的改革,它包括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学习方式的改革等。另一方面就是考试方式的改革。我们打破了过去仅通过一张考卷来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做法。如今我们实行了“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别考核的办法。“理论课”的考核又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注重考查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期末考核注重学生对理论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的理解、把握与运用情况。“实践课”的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情况和结果,包括教材分析的情况、说课的情况、试讲的情况、见习的情况、微格教学的情况等,由多方面共同构成学生的成绩,而且由学生自己、其他同学、多名教师共同参与成绩评定。同时尝试师生共同出题建设课程考试题课,并及时更新;开设诚信考场(无教师监考,学生签订并遵守诚信承诺),此项改革很受学生欢迎。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1.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

2006年黄玮琍参加全校优质课比赛中,专家评委都认为黄老师的课程材料丰富,内容非常熟练,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得当,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运用于课堂中,生动活泼,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课件制作精美,技术一流,课堂教学效果好。广西师范学院法商学院教学督导员覃德平教授认为,该课教学“不仅有理论性,而且有实用性,教师上课很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课教师整体实力强,且不断强化师德修养,有人格的魅力,课堂教学具有激励性、启发性和参与性,课堂气氛活跃,有情有理、有滋有味,引人入胜。” 并且听了唐秀玲老师的课说:“唐老师上课从容不迫、温文尔雅,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娴熟自如”;广西师范学院前教务处处长罗坚教授、博士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听了秦馨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课后这样评价:“她的课广证博引,古今中外的事例顺手拈来,非常贴切,而且态度和蔼,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将道理给学生娓娓道来,细致入微,容易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课件也做得漂亮,开阔学生眼界,吸引学生注意”。在学校2004年的优质课比赛中,评委在评价黄义英老师的课时都认为,黄老师的课内容充实,对所讲授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说理透彻,反映出他扎实的知识功底和教学能力。唐秀玲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教学水平和效果受到校外同行的公认。几年来,唐秀玲等教师多次在全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观摩和集体备课中以其独到的见解受到了兄弟院校的高度好评。2002年唐秀玲教授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2005年唐秀玲教授参加全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理论宣讲活动,在区直机关、地市、企业和高等院校进行理论宣讲和党章知识辅导20多场,作为广西电视台特邀专家参与录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讨论”节目和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同类节目各1场。对其讲课内容及效果评价在桂龙新闻网、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网等相关媒体上均可查询。2005年2月4日在自治区党委礼堂给13个区直机关科级以上党员干部的讲课中,主持人总结时指出:“唐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内涵和基本要求,并就如何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塑造共产党员先进形象的基本途径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唐教授的报告用事实说话、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很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唐秀玲教授还作为广西第一批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培养对象,参与了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宣传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唐秀玲教授现虽调入自治区党校,但仍兼广西师范学院政治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并兼上本科课程,每学期还给学生开设专题专题讲座。

2.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我校一直以来实行学生评教制度,学生评教包括教学内容、授课状态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多年来,《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的教学一直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2000年以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评价分数平均在90分以上。近年来,《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的任课教师中有4人在学生的综合评分中位于法商学院教师中的前十名(教务处公布了具体得分),其中2人在前五名。如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黄玮琍的得分为97.43,唐秀玲教授的得分为96.6,黄义英的得分为94,秦馨的得分为92。2000级一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结束后给秦馨老师的反馈意见中写道:“秦老师十分敬业,上课紧密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讲课生动,知识面广,同学们学到了理论知识、增强了能力,而且在个人价值目标的确立上得到了有益的启示,非常感谢秦老师”;一位学生对黄玮琍老师作出如下评价:“黄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上课的技能,而且教给我们做人的理念,是我们最敬爱的老师。”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篇六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本课程在讲授矿山压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采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矿山压力基本理论去思考矿压问题。案例分析教学法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新的教学方法能都帮助学生加深对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的理解,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动力,调动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勤于思考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本着当前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该课题能够使学生用较少的课时掌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本课题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教学的目的和目标,相信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5

本精品课程项目组成员积极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调动学生热爱采矿,献身采矿的积极性。本课程结合案例教学模式,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矿压理论解决现场工程实际问题,为作一名合格的采矿工程师而努力;本课程还采用先进的有限差分计算软件,用计算机模拟重现各种矿压现象,激发学习的兴趣,了解当前最新的矿压控制的理论与技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上面的6篇教学设计及方法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教学方法设计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