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幼学纪事》教案【精选5篇】(幼学纪事读后感500)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这5篇《幼学纪事》教案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幼学纪事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幼学纪事 篇一

[关键词] 幼儿园;幼儿园课程;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213-1

一、20世纪20、30年代我国幼儿园课程状况

我国第一所官办幼儿教育机构是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总督张之洞创办。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将幼儿教育机构命名为“蒙养院”。同年我国第一份幼儿园管理的章程《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对幼儿的保育、教育以及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基本上都是抄袭模仿日本的。具体来说“蒙养院”中的“日式课程”如下:行仪、日语、手技、唱歌、训话、游戏;行祷告礼仪、唱赞美诗、听宗教故事等。还有的幼儿园利用福禄贝尔的“恩物”来开展游戏,用蒙台梭利的“教具”进行感官训练。总之,清末民初我国幼儿园课程基本都是将国外的幼儿园课程拿来就用,没有统一标准。

1919年后,在杜威思想的影响下,陈鹤琴等人提出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呼吁教育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此时期的主要成果是:1932年颁布了《幼稚园课程标准》;陈鹤琴、张宗麟等人创立了我国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单元教学”。此次改革把中国幼儿园课程带上了正规化、科学化的道路,唯一的不足是课程模式单一,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

二、20世纪50年代我国幼儿园课程状况

20世纪50年代我国幼儿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它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主要特点有:知识的系统性强,逻辑严密;有各自学科的独立体系;学术性强;由浅入深;课程种类多等。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1952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其中对幼儿园课程内容作了详细的制定,幼儿园课程大体分为6学科:体育(卫生习惯、体操、游戏、舞蹈、律动等);语言(谈话、讲故事、歌谣、谜语);认识环境(日常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图画和手工(图画、纸工、泥工、其他材料作业等);音乐(唱歌、表情唱歌、听音乐、乐器表演);计算(认识数目、心算、度量)。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上采用了苏联的分科教学模式,禁止了陈鹤琴等人创立的单元教学。

三、20世纪80年代我国幼儿园课程状况

1983年赵寄石率先研发的“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拉开了80年代全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或“统合课程”等,它的根本目的是克服分科课程过细的缺点。它采取合并分科学科的方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80年代的幼儿园综合课程是在《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中制定的六门学科的基础上考虑到各个学科的联系性、整体性和重叠性等问题,重新制定的课程方案。综合课程的“综合”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时间三个方面,教学内容:主要以主题的形式呈现,在一个大的主题范围内,尽可能将相关内容融入进来,当然这种综合绝不是勉强的;教学过程:就是把感情、认知、行为、能力的培养相互结合统一到教育过程中;教学时间:把一周的课程活动安排组成连续的教学活动。总之,80年代幼儿园综合课程的特点是:联系性、整体性、集中性。

四、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幼儿园课程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多元化阶段,幼儿园教育实践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姿态,出现了幼儿园目标与活动课程、幼儿园游戏课程、幼儿园“生活、学校、做人”课程、幼儿园“生存”课程、学前创造教育课程、蒙台梭利课程、瑞吉欧方案教学、多元智能课程等多种课程模式。幼儿园课程应指幼儿园的全部活动与经验,它不仅是上课(还应包括日常生活和游戏,偶发的、随机的、非正规的教育活动和环境材料,师往、言传身教、活动气氛等隐性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关于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的一个系统:观察研究幼儿,确定教育目标开始,再围绕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创设教育环境,提供活动材料,指导活动课程而最终实现目标,促进幼儿发展的全过程。幼儿园“生存”课程是以幼儿的身心发展之客观规律为基础,运用各种定量与定性的实践研究,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从幼儿的兴趣、动机和需要出发,通过创设和提供各种有效和适宜幼儿生理与心理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特点的教育环境、教育活动、教育方法、促进幼儿身心整体、和谐、健康、自主发展,并为幼儿现在及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有益的指导与帮助。多元智能课程是以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这一教育理论将人的智能分为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内省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每一个人的智能组合是不同的,通过教育可以发现孩子的优势智能。多元智能课程就是以此为基础,设计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和模式,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其个性发展,从而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富有个性的、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参考文献:

[1]蔡红梅。20世纪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J].南京小庄学院学报,2005,(3).

幼学纪事范文 篇二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参加时事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加强素质教育理论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同时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依法从教的水平,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保教工作

(一)扎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工作中虚心向从事幼儿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观摩其他教师上课,积极参加园本教研活动,以新《纲要》为指导,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年龄特征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月计划、周计划,并认真组织好半日活动。在活动中,能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教具,重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增加幼儿的实践操作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使幼儿为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我还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找出问题的症结,改进教育的方式、策略等,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年以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品德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围绕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了《快乐小帮手》、《有礼貌的猪宝宝》、《白米饭》、《别人的东西我不拿》、《我的一家》等多次主题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使孩子们从刚入园时的哭闹、害怕、乱扔果皮纸屑等,变成一个个活泼可爱、懂礼貌的乖宝宝,家长们都说我的孩子现在变得有礼貌了,愿意主动与人打招呼了。

幼学纪事 篇三

关键词:幼儿园;常规教育;问题;对策

一、当前幼儿园常规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师的过度行为

(1)过多地使用灌输。在常规教育的过程中,传统的灌输教育方法运用非常普遍。杜威认为:“这种灌输教育主要是通过外部‘训练’的方法,将成人的标准、要求和方法强加给正在逐渐成长并趋于成熟的幼儿。”在幼儿园常规管理中,幼儿需要遵守的规则大多数是成人教授的,往往要求幼儿不求甚解的死记住某些规则条例。教师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也往往是采用说教、命令、监督、奖惩及变相体罚的方式进行规则灌输与教育。灌输教育完全把幼儿当成了接受和执行命令的机器,孩子的主体性地位荡然无存,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也被完全否定。

(2)过多地使用限制。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常常走向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教师对幼儿的高压控制,使得幼儿能力低下和主见丧失,从而对教师唯命是从,这又加剧和强化了教师对幼儿的控制。这些教师把常规教育等同于“管住孩子”。同时,教师非常善于对幼儿说“不”,不准随便下位置走动、不许打人等。幼儿在教师一项项的限制下,畏手畏脚,什么事情都不敢做,毫无自,自我判断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外,教师为了减少安全隐患,也会限制幼儿的行动。这样,教师限制了幼儿的活动,也就减少了幼儿的社会刺激,减少了幼儿智力水平提高的机会,减少了幼儿的动手操作机会。

(3)过多地使用奖惩。笔者在工作中就曾看到有的教师非常喜欢使用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管理幼儿,如当幼儿吃饭吃得又快而桌面又干净的时候,教师便会奖励小贴画;当幼儿在教室大喊大叫或打人时,教师则会训斥、批评。教师通过奖励与惩罚左右着幼儿的行为,让幼儿做老师希望他做的事情,不做不允许的事情。奖惩是行为主义理论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它的优点是便于教师控制全局,见效快,所以是教师们最喜欢用的一种方法。但是过度地使用奖惩不利于幼儿规则的主动建构和良好习惯的主动养成,外在的控制离不开成人的监督,所以奖惩只能起到暂时的、短期的效果。

2. 教师的不足行为

(1)榜样示范作用不足。榜样示范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榜样力度不足。教师往往对幼儿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但自己却是另外一种做法。比如,有的教师要求幼儿保持安静,自己却和另一个教师肆无忌惮地聊着与工作无关的问题。教师这样的做法就如同自己抽自己嘴巴,显然对幼儿不能起到什么说服力。二是教师没有创造幼儿相互学习的良好环境。教师没有通过树立幼儿中的良好的榜样形象来让幼儿明白最合适的行为是什么样的,自己应该向谁学习。如果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那么幼儿的自我约束和积极行为都会增加。

(2)处理纪律问题时忽视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纪律问题的发生往往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但很多幼儿教师在处理纪律问题时却只处理症状,而忽视问题产生的原因。幼儿纪律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幼儿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二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引起纪律问题,三是环境布置的不合理引起纪律问题。

(3)教师缺乏有效引导幼儿的方法。由于教师在教授常规和处理幼儿不合理行为时缺乏有效的方法,只得机械地运用某一种方法来解决遇到的所有问题。如不管是什么样的规则,教师所用的教授方法都是:引出集体范式的规则——个别提醒幼儿——重复指导幼儿遵守规则。教师不管规则所涉及的问题是否是全体幼儿共同的问题,都对全班幼儿提出同样的要求。这样做能起到预防幼儿同样的不当行为,但也势必会让幼儿背负累累规则,畏手畏脚;同时教师还一相情愿地认为只要是自己向幼儿讲过的规则,幼儿就没有理由明知故犯。事实上,没有产生问题的情境,幼儿很难有将规则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在相同情况下灵活运用的本领。当幼儿出现纪律问题时,教师也不管纪律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只是一如既往地使用呵斥、训诫或惩罚的方法。

二、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 教师理论知识匮乏,对常规教育缺乏全面理解

一方面,由于理论学习的不足,教师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到底是什么样子。另一方面,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教师往往很难考虑到事物的关联性,孤立地看常规。另外,还有一些教师由于理论学习的不足,还错误地以为常规教育就是管住孩子。

2. 教师对幼儿能力的低估以及对安全的考虑,不敢放手

有些幼儿教师认为幼儿是没有能力的,大多数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教师迫于安全的压力,采用高控制的手段管理幼儿,涉及到安全问题的事情就尽量不让幼儿做。

3. 教师追求省力和速效的方法来实施常规教育

由于教师的“惰性”在作怪,使得他们在常规管理的过程中采用省力的方法。教师不愿费力去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也不愿意去寻找和分析纪律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而教师追求速效的方法则主要表现为倾向于使用外在的奖惩和示范,倾向于规则的直接灌输和强制执行。另一方面,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的成果也很难给幼儿教师带来什么即得利益,因为幼儿园的评估标准并不关注这些,所以教师缺乏动力。

4. 教师缺少榜样示范的正确认识和有效方法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儿童影响最显著的榜样是给儿童温暖和关爱的人,拥有更多权力、影响或技能的人,以及与儿童相似的人,或同性别、同龄的人。教师是幼儿最好的行为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被幼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但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也没能成为幼儿良好的学习榜样。另外,幼儿同伴的观察学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常规教育中也有浪费这一资源的做法。

幼学纪事 篇四

关键词:明朝万历;国本之争;言官;政治作用

“国本之争”是指明朝万历年间因册立太子而引起的朝臣和神宗皇帝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君臣斗争。在中国古代社会,册立太子是关系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大计,太子亦别称“国本”,故此次太子册立之争又称“国本之争”。言官,明代又称为科道官,主要由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监察御史组成,其位卑而权重。

一、“国本之争”事件概述

明朝万历年间,神宗皇后未生嫡子。万历十年宫女出身的恭妃生皇长子朱常洛,十四年深受神宗宠爱的贵妃生皇三子朱常洵,随即神宗进封其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此举立即在朝臣中引起强烈的争论。根据明朝祖制“立嫡以长”的皇位继承原则,皇长子常洛拥有无可动摇的继承地位,对于恭妃生长子却未得任何加封,神宗偏宠贵妃的行为,使朝臣们纷纷猜测皇帝想“废长立幼”。皇帝企图凭借个人喜恶违背祖制,是恪守正统观念的朝臣们所不能容忍的,于是纷纷上疏要求册立常洛为太子,神宗却百般拖延,多次出尔反尔,双方由此开始了万历年间影响深远的“国本之争”。

万历二十二年,常洛举行出阁讲学典礼,标志着朝臣取得了“国本之争”的阶段胜利。此后,以言官为代表的朝臣继续上疏催促神宗册立东宫,在强大的政治舆论压力下,神宗在万历二十九年册立常洛为太子。以言官为首的朝臣取得了“国本之争”的完全胜利。

二、“国本之争”中言官的政治作用

“土木之变”后,言官力量迅速发展,并日益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加之神宗利用言官清除张居正执政时期政治影响的行为,更使言官势力急剧膨胀,言官成为“国本之争”中与神宗对抗的最重要的政治力量。

1、言官在“国本之争”朝臣和皇帝的对抗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明代中后期,言官基本上都是科举进士出身,他们深受儒家经典的熏陶,接受了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具有十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言官虽品位低下,多为七品左右的小官,但权责十分重要,因而在明朝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纵观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可以看到言官群体是对抗皇权,维护正统皇位继承原则最坚定、作用最大的政治力量,是“国本之争”取得最终胜利的最重要政治因素。正是在言官的强大舆论攻势下,神宗不得不在争论之初就发谕旨明确表示不可违背长幼之序,早早失去了“废长立幼”的礼法依据,无法名正言顺的否认常洛的继承地位,只能靠拖延册立来寻找机会。在常洛出阁豫教和“三王并封”的斗争中,尽管神宗严厉处罚进谏言官,随之而来的却是言官们毫不妥协的上疏抗争和对首辅王锡爵的弹劾,面对言官们的上疏,神宗只得同意常洛出阁豫教。“国本之争”中,作为斗争主力军的言官,以自身特有的舆论号召力持续对神宗施加压力,一步步打破神宗“废长立幼”的企图,使之不断妥协,最终取得了“国本之争”的完全胜利,成功地维护了皇长子的太子之位。

2、以言官为代表的朝臣在“国本之争”中的胜利,维护了封建正统皇位继承秩序

“立嫡以长”是明太祖制定的皇位继承的基本原则,此制对于保证皇位的平稳过渡,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的统治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言官群体坚守正统的皇位继承原则,并始终以传统礼法和祖制为理论武器,不断地向皇帝施加压力,捍卫了“立嫡以长”的祖宗之制,稳定了封建国家统治阶级内部的正常秩序,避免了因神宗个人私心而引发统治阶级内部的混乱和纷争。

“立嫡以长”这一传统祖制对现实皇权的制约是“国本之争”中言官胜利的理论依据。神宗企图“废长立幼”,缺乏基本的礼法依据,将自己放到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对立面,因而在“国本之争”中陷于孤立境地。“国本之争”虽持续长达十五年,但长子常洛的继承地位始终未尝动摇。万历十四年神宗发谕旨:“我朝立储,自有成宪,岂敢私己意以坏公论耶!”①万历十八年神宗再次表明态度:“朕无嫡子,长幼自有定序。”②从这些神宗不断发出的谕旨我们可以看出,即使神宗本人有私心欲“废长立幼”,但他也始终承认常洛的继承权利,承认长幼有序不可违背,只能通过不断拖延来寻求机会。

3、言官在“国本之争”的君臣对抗中制约和规范了皇权,抑制了君主专制的发展

“国本之争”中,言官群体以“立嫡以长”的祖制和传统的长幼尊卑伦理秩序为依据,通过群体性的行动,成功地制止了神宗企图“废长立幼”的荒唐行为,对皇权形成规范和制约。

在此次对抗皇权的斗争中,言官虽因抗争受到专制皇权的严厉打击,但始终没有妥协。“国本之争”开始之初,虽然最早疏请立储的户科给事中姜应麟以及其后大批上疏为姜应麟辩解的言官均遭到贬谪,但在言官群体强大的舆论攻势下,神宗也只能发出谕旨承认长幼有序。最早处罚姜应麟时,神宗为自己辩解“贵妃敬奉勤劳,特加殊封。立储自有长幼,姜应麟疑君卖直,可降极边杂职。”③此后言官上疏均以“立储自有长幼”为依据,迫使神宗失去在舆论上的主导权。万历二十九年常洛得以被册立为太子,标志着神宗在“国本之争”中的失败,其利用专制皇权变更太子之位的企图宣告破产。在长期的斗争过程中言官群体始终坚守祖宗之法,以不可逾越的传统礼法对现实的皇权进行规谏,约束看似不受限制的皇权,使在专制皇权日益强化的明代中后期,拥有至高权力的神宗也不能完全凭借个人意志肆意妄行。

4、“国本之争”中,言官通过群体性毫不妥协、视死如归的抗争在朝臣中培植了不畏强权的正气

言官的群体行动以及毫不妥协的强硬态度在政治上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这是言官能在“国本之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长期的“国本之争”中,言官并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团结一致,相互支援,以群体性的行动进行抗争。无论万历十四年的申救姜应麟,还是二十年申救李献可的行动,言官始终以群体力量来对抗皇权的打压,并充分利用舆论来对神宗施加压力,皇帝则因缺乏礼法依据始终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因此无法对抗言官们声势浩大的舆论攻势,只能不断退让妥协。

在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中,言官群体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言官们以群体性行动和毫不妥协的持续斗争迫使神宗遵守“立嫡以长”的祖宗之法和传统礼法,成功守护了皇长子朱常洛的太子之位,维护了明朝正统的皇位继承秩序。“国本之争”最后以言官的完全胜利宣告结束,这对于明朝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一方面保证了明朝统治秩序的稳定,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动乱;另一方面又因君臣间长期的对抗,导致明中后期政治局面陷入更为纷繁复杂的局面。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3]蔡明伦:《明代言官群体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4]蔡明伦:《论明万历中后期言官对神宗的批判》,《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

[5]何孝荣:《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注解:

①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67《争国本》,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②《明史》卷233《王如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幼学纪事 篇五

首先从幼儿情绪、行为、人际关系、个性培养等方面剖析这种传统做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说明在幼儿教育中应具有的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提出应当为幼儿创造一个民主、宽容的就餐环境,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在幼儿园,常常可以听到都是这样善意的提醒:“你怎么还说呀?”、“你聊上了是不是?”、“好好吃,别说话”……膳食活动中幼儿保持安静,不说话是指幼儿园的纪律。许多老师、家长十分认同。一些幼教专著也认为幼儿吃饭不专心“偶有不慎,呼吸不得法,在吞咽中就会发生厌食”。吃饭不说话还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美德。春秋时期,孔子指出君子“食不语”,南宋朱熹批注此句时,提到边吃边谈恐怕对呼吸器官有害。除了被视为传统美德、有益于健康外,也有益于幼儿园内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曾听到一个幼儿老师说:“让孩子边吃边玩一个小时也吃不完。”吃饭不说话,有利于加快进食速度。教师可以及时将用过的餐具给食堂送去,不耽误食堂员工的工作,教师也可以及时地让幼儿做好午睡的准备,不耽误教师的换班。由此,基于各方面的考虑幼儿园的这一项保育制度受到了普遍的认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我们有必要对长期贯彻的规定重新修正。说话问题与幼儿的健康发展有何种深层的关系?对健康的标准的理解是关键。现代“健康”已不仅仅是传统上认为的身体强壮、发育正常、无缺陷,还包括心理健康,它涉及认知、情绪、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推而知之,在幼儿园中要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做好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的工作,也即不仅要照顾幼儿身体发育,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还要对幼儿的心理加以保护,不断增进幼儿的心理能力。因此进食问题已不能仅从身体健康考虑,必须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幼儿的身体发育迅速,却又十分稚嫩,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过多的外界刺激会造成各种兴奋灶相互影响,相互抑制,出现兴奋灶的弱化。进食中,教师为了让幼儿吃饱吃好,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往往不厌其烦地提醒幼儿:“别说话,好好吃”、“快点吃”、“不要把饭粒撒在桌上”、“保持桌面的干净”、“注意细嚼慢咽”等等。原本愉快的进食顿时严肃起来。幼儿必须运用较低的记忆能力记住相当数量的规矩,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按要求吃饭,这势必造成兴奋灶的抑制与弱化,注意力分散,消化腺分泌减少,食欲下降。另外,从生理解剖特点来看,神经系统调节反应的区域与消化腺的区域都在下丘脑中位,凡能影响高级神经活动兴奋与抑制的一切因素都能影响食欲,其中情绪起了重要作用。当人的情绪低落时,消化腺受到抑制,就没有食欲。教师对吃得慢的幼儿的催促(事实上,就餐一开始教师就不断地对所有孩子催促),以及对规则不时地提醒,使幼儿的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影响了食欲,甚至会引起幼儿情绪上的反感、恐惧、紧张,造成食欲不振、厌食、畏食。

对比一下,美国幼儿园孩子们的用食环境十分宽松,幼儿可以自己选择座位,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孩子们很愿意告诉大家他吃的是什么,也很喜欢讨论饭桌之外的话题,如《忍者神龟》或是同爸爸妈妈上哪儿玩了,等等。老师也同小朋友坐在一起边聊边吃,只是在幼儿有困难时给予帮助,如将大块的三明治或奶酷切小,剥水果皮等,颇有成年人工作午餐的气氛。孩子们吃饭十分愉快,吃不完的孩子也不会受到催促。而在中国老师们忙个不停,为每个孩子盛饭菜,并注意随时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说话。然而让幼儿专心吃饭还是让老师大为伤神。在观察中,仍有些幼儿不吃饭或是吃了半天了也没有吃几口。有些保育员为了让幼儿把饭菜都吃完,就给幼儿塞饭,往往没等幼儿咽下便一口接一口地喂,幼儿的嘴鼓鼓的,嚼也嚼不动,有的甚至出现呕吐现象。是美国的饭菜香吗?中国幼儿园食堂的精美饭食比起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幼儿食物十分简单。宽松的进食环境使美国幼儿吃得更愉快。然而这又与我国传统和幼儿园中的“吃饭说话易呛食,不利于专心吃饭”的告诫大相径庭。中国幼儿的咽食能力、呼吸能力比美国幼儿差吗?在观察中,我们也看到即使有老师的督促,幼儿之间仍进行着悄悄话,“吃完了,我去看《小蝌蚪找妈妈》。”“那我跟你一起去看好吗?”发生呛食的幼儿很少。在家庭中幼儿也不免与父母在饭桌上谈话。种种迹象表明幼儿说话与吃饭不专心呛食没有密切的关联。而幼儿在吃饭不许说话的要求下引起的对吃饭活动的反感、厌食、畏食、食欲不振却值得我们关注。

处于此年龄阶段的儿童语言发展十分迅速,有说话的兴趣,在相互交流中体会着说话的乐趣,充满好奇心,对周围环境总有摸一摸、动一动、说一说的欲望;神经系统具有兴奋大于抑制的特点,幼儿不能十分安静地坐着吃饭。长期以来,对此项纪律的维护给幼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幼儿的行为出现明显的双重性,即在教师管理下能较好地要求去做,如碰巧其他老师同该老师说话,幼儿往往有说不完的话,表现出异常兴奋。如果老师不在或是管理松懈时,他们还常伴有攻击性或发泄行为的产生。进食中,幼儿紧紧地并排坐着,在老师的监督下,幼儿之间的“小摩擦”仅仅表现为瞪一眼或是不理睬,如果老师有所松懈,特别是忙着给一些幼儿喂饭时,孩子们就便有机可乘,大声说笑、指责、踢闹,有些大孩子则凭借力量“强占”更大的桌面或欺负小孩子。

其次,不利于幼儿同伴交际能力的提高。在幼儿园生活的8个小时中,由教师控制的时间占去了绝大部分,幼儿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在共同进餐活动中,小朋友们被要求“自己管好自己,自己吃好自己的饭”,幼儿之间极少能够交流,其中“听话”、守本分的幼儿常常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成为全班幼儿学习的榜样。这不仅强化了“乖”孩子的行为,而且使其他幼儿为了取悦老师纷纷模仿:不说话加快吃饭的速度,自我封闭式的进食环境,使幼儿特别是缺少伙伴的幼儿,再次失去了形成良好同伴关系的机会。

再次,易造成教育者于被教育者的对立,不利于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幼儿从出生第一天,就开始了发展主体、完善主体的进程。4至6岁是幼儿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有十分强烈的主体意识,有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想说话,想用语言来表达意愿是其重要的表现。教师屡次强令禁止“快吃,还聊哪?”、“你吃不完了?”,给幼儿心理造成相当大的精神负担,产生厌恶甚至逆反心理,并在其他活动中发泄出来,幼儿变得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意见或是公然违抗。作为被影响者的幼儿,其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必有意无意地影响教师的行为,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期望、评价态度和处理方式等。长此以往,最终影响教育的整体效果。

最后,易使幼儿情绪低落,消极被动,处处依赖成人,缺乏活动的兴趣,思维求同性高,有从众心理倾向。幼儿园中老师对幼儿保护有加,生怕幼儿受到伤害。如吃鱼,教师要挑鱼刺;吃饭时,老师要主动添饭加汤;吃得慢的,教师便会亲自喂饭。幼儿无须解决活动中的一切困难,甚至在困难未出现前,教师已将之化解。幼儿之间无须互相学习,交流吃饭的心得。在家里更是如此,家长或许是害怕幼儿吃不来,或是幼儿吃得慢焦躁不安,总之,最后的结果是多数幼儿都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吃完饭。幼儿没有自我服务的机会,长此以往,幼儿的主体性受到压抑,处处依赖成人。在严格的膳食制度下,幼儿如同被人操作的木偶,没有了吃饭的兴趣,不能享受到进步的愉快。为了避免惩罚与责备,严格遵守着各式各样的规矩。幼儿被人为地剥夺了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变得胆怯、退缩,缺乏创造性。

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这也正是幼教事业如此受到世人重视的根本原因。幼儿园里,都是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从小班开始就十分注意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吃饭不说话,保持安静就是其中之一。在进食期间,幼儿只有一件事可做--专心吃饭。而这种习惯是否因此形成?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小班的孩子说话不多,而大班的孩子往往在吃饭时悄悄说话。生活中也不例外,尽管许多人受过幼儿教育,但人们往往喜欢在吃饭的时候交谈,甚至一些重要的事往往是在饭桌上决定的。边吃边聊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即使是幼儿园老师在用食时也经常在一块交谈。为什么幼儿就不能说话?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些幼儿吃饭速度相当快。如某小班最早吃完的与最迟吃完的相差20分钟。教师几乎从一开始用餐就开始催促。教师更多看到的是没吃完的孩子,吃得慢的孩子。吃得快的孩子被允许自由活动,并严格将他们与没吃完的幼儿分开,以免干扰没吃完饭的幼儿吃饭。在观察中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坐在另一个没吃完的孩子旁边,老师立刻走过来:“到那边玩去,没看见他在吃饭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饭速度快的孩子越来越多,而老师关注的孩子越来越集中,在让所有的幼儿都吃完后,教师才开始关注所有的孩子。一些幼儿为了能够自由活动或是免受教师最后的“关照”,狼吞虎咽。这就造成了两种后果。一是使幼儿形成一种观念--吃饭是阻碍活动自由的负担,吃饭是惩罚的工具。有些教师经常说:“你吃不吃,再不吃,就再给你添一碗。”这更使幼儿对此深信不疑。二是吃饭越快越好。有些幼儿在几分钟内便可吃完,所有的幼儿都希望加快自己的吃饭速度。幼儿园所规定的科学用食时间成为最后期限,教师只关注那些吃得慢的,却没有担忧过那些吃饭过快的幼儿是否因速度影响了消化吸收。观察中发现一男孩因吃得过快而发生呕吐现象。此外,人进食后血糖会慢慢升高,当升至一定水平就会刺激大脑,发出饱足感信号,于是人们会停止进食。而快食者进食过快,血糖上升速度相对进食速度滞后,发生饱足感信号较晚。由于进食过快,在停止进食之前,可多食入一些食物,快食的结果是超量进食,有可能引起肥胖。

由此可见,传统教育对“吃饭中说话”的理解是有极大的偏差的。吃饭不说话除了能方便教师,维持幼儿园各项工作按时有序进行以外,其他作用较少。尽管它确实可以避免呛食洒汤,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人与生俱来有趋利避害的能力,只要需要,本能便可得到发展。而在现实中的过度保护,会让幼儿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国外,家长特别重视不替孩子干事,几个月的孩子学习自己吃饭,吃得满脸满身满地,也被视为学习的必经过程而听之任之。一味防范的不当的教育行为、要求、措施,给幼儿身心造成了负面影响,并由此使幼儿形成对吃饭的错误态度。另外,从长期效果看,“吃饭不许说话”也没有得到世人的普遍遵从。人们喜欢在进餐时聊天,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齐克森·默海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并认为饮食中,人们心情愉快,思维活跃,乐于接纳新想法,富于创造性联想。让幼儿边吃边聊,体验进餐的愉快,不仅有助于增进食欲,也可以为幼儿多方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教师是否因此而对幼儿的吃饭放任不管呢?在进食活动中毫无纪律的约束也是不利的。幼儿园生活是一种群体生活,为保证群体生活有序进行,就必须对不同个体进行约束。

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就餐环境不等于放任自流。维护其他幼儿享受自由的纪律是必要的。让幼儿在吃饭中体验着如何吃(即使是边吃边聊)才不引起呛食洒汤,对幼儿也十分有利。纪律有内部纪律与外部纪律之分。在幼儿园教育中,常常是对外部纪律强调有余,特别是对纪律的权威性强调有余,而对内部纪律重视不足。外部纪律只是一种表面的、暂时的、脆弱的、不可持久发挥作用的。只有被幼儿主动、自觉、自愿接受的纪律,才会在需要纪律时发挥作用。然而,我们也看到幼儿的心理尚不成熟,自律源于外部纪律的内化。整个幼儿阶段,接受成人的意志,服从成人的安排,构成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外部纪律,并将之转化为幼儿的自律,从而帮助幼儿通过自律使自己充分享有个性发展的自由。如果外部纪律不是幼儿身心发展所需要的,就无法内化为幼儿的自律,幼儿的服从只是暂时的,幼儿无法享受到自由,无法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由此,教师必须明白何时何事需要维持纪律。在进食活动中,幼儿喜欢说话,愿意相互交流或是自言自语。只要他的活动没有妨碍其他幼儿吃饭,没有破坏整个进食活动,个体行为就不应当成为纪律问题而受到束缚。观察中也看到有些小孩喜欢干扰别的幼儿吃饭,如拉拉她的小辫子,扯扯别人的衣服,踢人等,这时,教师就需要维持纪律,让幼儿明白,纪律不是用来管儿童的,而是帮助幼儿主动自由活动的。幼儿只有了解纪律的重要性,才能自觉遵守,并逐步学会自控。幼儿园中,老师不希望幼儿说话,源于幼儿吃饭不专心,吃得过慢。如果每个幼儿都能在四五十分钟内吃完饭,而且吃得很快乐,并形成类似于工作餐的氛围,相信比硬性“快吃饭,少说话”的纪律对幼儿的发展更有利。

第一,创设宽松的就餐环境,有助于促进食欲。在膳食活动中,幼儿可自由选择座位,选择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共进午餐,教师只在幼儿请求帮助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教师多给幼儿一些吃饭时间,不在就餐活动中处理有关纪律的问题,如“快吃”、“保持桌面干净”等。教师与幼儿边吃边聊营造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的氛围。幼儿园是家庭与社会连接的纽带,与家庭不能截然不同。让幼儿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就餐心情,可以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同时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有利于幼儿积极适应社会。观察中,曾看到一个孩子生病吃不下饭,在就餐时间内独自看书,主班老师怎么劝也不吃,而配班老师走过去,轻轻地安慰他,劝了几回,让他坐在桌边,自己拿了小椅子同他坐在一起,陪着他说话,半个小时过后,幼儿把饭吃完,高高兴兴地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去了。不应强迫幼儿进食,不用严格的纪律约束,而是通过情绪状态的调整,促进幼儿食欲。

第二,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自我服务的机会。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今天,很多幼儿乃至青少年被过度地保护起来,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幼儿园教师工作十分辛劳,要到食堂取饭菜,整理桌子,给幼儿分饭分菜,时刻关注幼儿吃了多少,是否需要添加,给吃得慢的或吃饭能力差的孩子喂饭,吃完饭后还要收拾干净,组织幼儿睡觉,结果是幼儿无须自我服务。实际上幼儿在3岁左右便开始寻求全面的独立的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愿意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常听见孩子说:“我自己来”,幼儿有自我服务的欲望。让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如何进餐,如收放餐具,自取食物,互相鼓励不浪费粮食,不挑食等。要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不依赖成人的好习惯。教师往往重视“保”,给幼儿无微不至的照顾,忽视了“育”--教育幼儿独立、自信。过多的保护剥夺了幼儿积极主动探索的权利,导致了幼儿在自主感的发展上的失败。

第三,为幼儿创造一个与同伴融洽交往、师幼积极互动的场所。使幼儿在语言能力、知识经验、人际交往等方面有所发展。民主宽松、开放的教养方式中,幼儿自由选择伙伴,畅所欲言,不时地同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形成融洽的班级气氛。这可以使幼儿多方面受益。

首先表现为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创设良好的语言发展环境。4~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特别快的阶段,他们的说话乐趣决不亚于呀呀学语的婴儿。语言产生于人们交流的需要。幼儿通过应用新词、新句式,聊天、辩论、置疑等对听说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利。

其次,有助于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讨论、聊天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交谈,认识饭菜的名称、味道、颜色,了解吃饭的礼节。有些话题虽然也与吃饭无关,如有的小朋友告诉自己的伙伴前天爸爸带他到游乐园玩了,那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但是孩子们依然听得很仔细。幼儿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愉快的交流中,幼儿不知不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

再次,宽松愉快的就餐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使得人与人的交往机会减少了。虽然人们可以很轻易地了解世界上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而匆忙的生活,高层建筑、单元房使人们更多地封闭起来。幼儿大部分时间呆在家中。幼儿园成为幼儿相互交流的最重要途径。但是,老师却控制住了大部分时间,幼儿自由交往的机会很少。研究发现,我国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差,能主动与人交往,敢在老师面前发表意见的仅占50%。在与幼儿园老师交谈中,教师也谈及近年来班里情绪过激,不懂得与人交往的幼儿有所增加。

如果能让幼儿在就餐中聊聊天,将有助于幼儿弥补此方面的不足。孩子喜欢孩子,幼儿有相同的思维方式,能够相互理解与沟通。小伙伴对孩子而言如同空气和水,在自由开放的时空中,幼儿可以逐步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这种技巧是在与成人交往中学不到的。撒娇、霸道在这里不受欢迎,幼儿必须习惯于使自己适应他人和环境的需要。教师是幼儿的大朋友,在积极的师往中可以引导幼儿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及师幼关系。

最后,通过幼儿间及师幼间的交流,教师可以加深对幼儿认知水平、交往的技能、语言水平、思维方式等的了解。还可以了解当前幼儿的兴趣、特点和需要,这对于改进及进一步开展教学十分有利。幼儿的学习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在交谈中,教师可以把握教育的契机,不失时机地促进幼儿在各方面的提高。

由此可见,创设一个宽松的就餐环境,多给一些就餐时间,鼓励师幼共同进餐,边吃边聊,是一种本质上不同于当前幼儿园普遍实行的“过多强调纪律”的就餐活动,而这种不同源于不同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给幼儿自由说话的权利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幼儿身心虽然尚处于稚嫩状态,但具有发展潜能。他们有自己的兴趣、愿望和需求,有独立的人格,成人必须尊重儿童,将儿童作为独立的人来对待。教师允许并积极鼓励幼儿提出合理的愿望和要求,主动参与自由自主的活动,从而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对幼儿说话自由的限制强调了成人权威的不可违抗性,在教育上表现为无视幼儿的特点、需要,以传递固有知识技能,维护既有规则为主,无视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这无疑是对幼儿信任感、认可感、自尊感的剥夺,更多地助长幼儿的自卑、怯懦、退缩的体验,扼杀了幼儿主动性、创造性,造成幼儿缺乏学习和适应生活的主动性能力。给幼儿自由说话的权利[www.kuaihuida.com],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必须做的是帮助儿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教育不应限于对幼儿提供成型的观念、知识技能,更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充满探索的机会,富于个性化的环境,引导幼儿根据自身特点去思考、尝试、发现、创造,让幼儿挖掘自身潜力,获得不断学习和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态度和能力,从而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的进食活动反映出人们长期以来对幼儿教育中的“保育”和“纪律”的认识,值得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继续探索。

参考资料

1.万钫《学前卫生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

3.薛烨《小朋友们,吃饭不许说话》《中国青年报》1999年9月13日

4.张博《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学前教育》1996年第4期

5.李岱玲《幼儿心理卫生浅议》《教育导刊》1998年第6期

6.唐华《幼儿的进餐环境及其创设》《学前教育》1995年第5期

7.刘馨《全面保育--维护和增进幼儿健康的重要保证》《学前教育》1999年第6期

8.徐颖《更新教育观念--维护幼儿心理健康》《幼儿教育》1995年第12期

9.姚念玖《孩子为什么不快乐》《启蒙》1994年第11期

10.涂艳国《教育中的自由与纪律》《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第10期

11.张博《哪些因素影响纪律的维持》《学前教育》1998年第9期

12.张博《纪律及其维持》《学前教育》1998年第6期

13.曹能秀《蒙台梭利关于自由和纪律关系的论述及其启示》《幼儿教育》1999年第2期

汉屈群策,策屈群力。以上5篇《幼学纪事》教案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学纪事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