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教育教学调查报告优秀5篇(教育教学调查报告优秀5篇文章)

人们以什么样的眼光去审视教育教学研究,这既是一个理论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以下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5篇教育教学调查报告,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教育教学调查报告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教育教学调查报告 篇一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100份,得到一些相关数据,希望能对以后的农村小学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农村小学基础设施有所欠缺

在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农村的经济也在迅速的腾飞,但是在农村对小学教育的投资并不象城市一样。在调查的学校中发现,在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并不是很完备,尤其是在体音美和计算机教育设施上,教育设施不完备,甚至根本没有。

调查结果 调查问题

结果百分比

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满意吗?

满意40.5%

较满意45.5%

不满意14%

学校的基础设施是否够用?

够用48%

基本够用50%

不够用2%

学校是否有多媒体教学设施?

有30%

没有70%

------

体音美教学设备是否够用?

充足22.5%

不充足70.5%

无7%

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的落后归纳分析以下几点原因。

1.当地经济的发展决定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资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农村经济也在迅速发展。但是,农村由于历史的因素和地理交通环境的因素,也导致农村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总会慢于城市的发展。所以当地政府的收入始终处于平均水平状态以下,所以政府的收入就会有限。在有限收入的情况下,政府在对教育的分配和投资上显然低于城市,所以当地的经济发展决定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资。

2.市政府的教育投资倾向于城市

市政府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了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因此,必须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教育投入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县级、尤其是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3.小学学校的收入来源少

国家对中小学进行改革后,“一费制”的实施,避免了学校的乱收费情况,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但是学校的收入也相对减少。在学校有限的收入中,用于大额教学设施的建设就会减少,或者是根本不会用于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造成学校发展的滞后,从而影响了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薄弱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薄弱,有的教师甚至一人带几门课,教师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调查情况如下表:

调查结果 调查问题

结果百分比

你的认课教师是否大学毕业?

是36%

不是30.5%

不清楚28.5%

你喜欢老师的课吗?

很喜欢49.5%

一般48.5%

不喜欢1%

你的老师负责任吗?

负责任45.5%

一般38%

不负责任16.5%

你们老师是一个人带多门课吗?

基本上是15%

个别70%

一人一门课25%

1.工资待遇不高,难留人才

在实践过程中,经过走访我们发现,在农村小学中,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不高,而且有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有合同编制的教师在农村中是有限的,仍然大量存在着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对教师待遇的不公平,造成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落脚或者人才外流。

教育教学调查报告 篇二

【关键词】学前教育 学生 基本情况 报告 调查

如果说幼儿是花朵的话,那么幼儿教师就是哺育花朵的阳光,有了阳光的沐浴,花朵才能盛开的更加娇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总体素质关系到我国幼儿教育的质量。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中,专业思想素质具有导向作用,这将决定着他们在未来的学前教育活动中的所有方向、态度以及行为表现。为了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入学动机以及目前学习状况,我们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客观条件反映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为今后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提供依据。

本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对250名学生进行调查,回收247分有效问卷调查表。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调查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程度、专业面向职业熟知度、专业对社会的价值贡献度、专业理论以及专业实践的了解程度。另外一部分是调查学生的专业态度状态,主要包括了学生的专业理想、社会责任感和专业归属感等方面。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调查结果

(一)专业认知状况。

1.对专业本质的认识水平

高考填报第一志愿为学前教育

“高考填报第一志愿为学前教育”可归纳为三种主要类型。一种是事先决定了要报考学前教育的,另外一种是选择性的报考,第三种是随便报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入学时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表明,真正出于自己的志愿而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只占三成,大部分学生是由于别的原因而选择的。正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学动机比较复杂,专业思想教育才变得十分艰巨且必要。

入学前相关专业训练程度:“舞蹈方面进行过系统训练”占27.8%,“美术方面进行过系统训练”占70.2%,“音乐、舞蹈或美术方面的等级证书”占2%。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入学前对本专业了解较少,不利于他们入学后进入良好的学习状况。大多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和茫然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也难以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

2.对专业面对的直接职业群的了解

“认为幼儿教师的工作”非常辛苦或比较辛苦的共占80.4%。

关于幼儿教师你最希望的毕业去向是的调查结果见表一。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的前途和专业素质的认识的调查结果见表二。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哪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这个问题每人限选两项,按比例由高到低为:有爱心、童心和责任心,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教育教学能力,年轻、有活力、有热情,知识面广,学历和资历。

调查结果表明,该专业学生普遍对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也不够,认为“幼儿教师只要唱歌、跳舞、画画等技能技巧好就可以了”的占了一定比例。学生认识到做好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重视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但是普遍忽视专业理论知识。

3.对你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的认识水平

关于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认为“培养下一代幼儿”和“为教育事业做贡献”的共占77.2%。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幼儿教师工作的外在价值(社会价值)还是很大的,这与幼儿教师工作的内在价值(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低、前途渺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专业态度状况。

1.专业情感,对专业理想度的调查

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理想”的占15.4%,“还行”的占57.3%,“无所谓”和“不喜欢”的占27.3%。说明学生对幼师职业的兴趣基本呈正态分布,即两极态度少、中间态度多。

2.专业理想,对专业的喜爱程度的调查

对幼教专业的就业情况“喜爱”的占40.5%,“一般”的占48.6%,“不喜欢”的占10.9%,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关心专业的发展及前景的。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教育解决途径

以上调查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主流是健康的,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专业认识不足、专业情感和职业信念不强、专业学习动力不足、专业思想不稳固等。师范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家庭和学校各个方面,就学校教育方面而言,它贯穿于从新生入学、培养到毕业分配的全过程。

(一)专业思想教育应从源头解决。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归根结底在于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偏低。幼儿教师的收入水平普遍低于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就是高级保姆”的观念在社会上普遍存在。为此,第一,中央和各级政府应该尽早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切实加强对幼儿教育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引导幼儿教师走向教师专业化的道路,使幼儿教师安心工作;第二,制定和完善保证幼儿教师工资收入、福利待遇等的政策,关心幼儿教师的住房、医疗、子女升学、就业等问题,真正使幼儿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二)专业思想教育应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应融“知、情、意”于一体,开辟专业思想教育的新途径。专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既包含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也包含对专业的情感体现及行为倾向等。因此,必须从人的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3.建设具有幼儿师范特点的校园文化,激发学生的专业情感

课堂教学是专业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但学生专业思想的形成与巩固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引导和熏陶。在此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对主渠道教育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优化校园环境,建设文明校园

结合实际,加强领导,切实有效地为校园建设精心设计,依照幼儿全面发展和不同个性的差异的需要,把幼儿园创设整洁、舒适、温馨而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作为实施幼儿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注重幼儿园墙壁文化建设,以创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为目的,重视校园整体美、自然美、艺术美,用生动形象的墙画形式,将审美触点布设在幼儿生活的周围,将艺术物化在环境中,让幼儿触手可及,让环境成为隐形课程,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陶冶着师生的心灵。

构建团结协作、关系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

从根本上说,幼儿园来自于教师个人的劳动和成果,其次来自于集体的成果。所以,校园文化的形成,基础是尊重教师个人的需求和成就。然而,幼儿园作为一个团队组织,不能仅凭教师个人单打独斗。所以,要树立共同的发展目标并鼓励全体教师协同作战,形成向心力、凝聚力,合力推动幼儿园的发展。

真心关爱教师,建立心灵家园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把人放在首位。要认真倾听广大教职工的意见,经常注意换位思考,多替教职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努力营造“尊重、信任、宽容、支持、合作、文明、健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职工创设一个温馨、和谐、舒心的工作环境。要让职工对幼儿园有认同感、归属感 。职工就会心有所依,情有所系,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三、小结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这充分说明,一个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协调的育人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马克思指出:“人创作环境,同样环境也创作人”。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质量。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具有奇特的感染力、约束力,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对教育学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裘愉萍。加强师范生专业思想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7,(3).

[2]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8.

教育教学调查报告 篇三

1 目的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沿用传统的以普通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方式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已明显落后于现实需要,严重制约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必须加以改革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加之工作繁忙,到课率较低。部分院校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个别专业通过网络教学,一定程度缓解了工学矛盾,为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经验[2]。为更准确、全面地了解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学生的情况,使成教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而展开此次调查。

2 范围

该批学生为基层卫生人员成人大专班学员,教学方法为分散在各县级教学点集中辅导,配以一定的远程教育(网络教程),教学资源采用华医网提供的视频教材,期末考试集中在各地级市统一安排。这样既保证学员方便学习、辅导,又有比较合理的考评方式,确保教学效果。本次共200人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93份。

3 方法

采取无记名问卷的形式,问题分选择题、问答题两部分。调查由成教部统一组织问卷发放与回收,然后再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

4 内容

4.1成教学生概况

(1)所在单位性质;(2)单位层次;(3)原有学历;(4)目前具有的执业资格;(5)在该岗位服务的年限;(6)月收入。

4.2成教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

(1)是否喜欢自己的专业;(2)对专业前景了解否;(3)公共卫生服务是否必要;(4)追求的目标。

4.3成教学生对教学的认可程度

(1)目前教学方式是否适合;(2)课程设置是否合理;(3)学习内容是否对实际工作有帮助;(4)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评价;(5)对提高学历层次的必要性认可程度。

4.4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调查内容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

5.1 学生多来自事业单位,以乡卫生院为主,说明成教学员主要来自基层。从事临床医疗的人中多数无独立行医资格,以执业助理居多;原始学历多为中专毕业;仅55人具备执业医师(护士)资格。而193人中在基层工作10年以上的就有147人,占76.17%,但其月收入在1~2仟元的就占了62.18%,相对现在的生活水平来说确实偏低。由此可看出成教教学工作面临的对象是知识层次低、基础薄弱的一个群体,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提高其知识技术水平实属必要。(见表1)

5.2问卷调查中表达喜欢自己专业的占90.68%,但对专业前景有所了解的仅占47.15%,大多数处于盲从状态;不过也明确必须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以利于就业需要。在追求的人生目标上选择悬壶济世仅占32.13%,而大多数认为自己没这么高的境界,也没有这样的能力。说明了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没有信心,也缺乏精神动力。但76.17%的人认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还是有必要的,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理解责任和义务是并存的。(见表2)

5.3关于教学方式,调查中绝大多数认为基层分散教学加上网络教学、统一考试的方式比较适合基层人员实际情况;相应的课程设置也觉得比较合理;也感到学习内容对实际工作确实有一定帮助。由此说明,远程教育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方便、快捷、随时、可重复性都为人们所接受,但也有人觉得在面对面的交流方面稍嫌不足,少数人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不够,投了反对票。在专业技术方面,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能力有所欠缺,有提升的空间,多数人认可了学历层次提高的必要性。可以看出,顺应时展,追求能力提升,提高自我,终身学习将成为必然。(见表3)

5.4在开放型调查中,在职成教人员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医疗水平与经济收入之间的矛盾。他们希望政府能更多地关注基层情况,加大投入力度,抓好人才培养工程,通过上级派出专家指导、定期岗位培训、学历深造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以改善服务质量,从而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个人也必然从中受惠。

6 建议

6.1成人医学高等教育面临的对象主要为基层、低学历层次人员。成教不是加工厂,如果仅仅只为了一纸文凭,自欺欺人,其终将被历史所淘汰。宽进严出,保证学生质量,使之学有所得,是成人高等教育得以继续生存的根本。所以,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成教事业必然蓬勃发展。

6.2面对在职人员,如何使其兼顾知识水平的提升,寻找一种方便、适用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就可进行,一切在自己的从容掌控之中,这便是远程教育最受青睐的原因之一。同时,对于一些文化水平偏低者,学习内容可反复回放,避免了学员的畏难情绪。当然,医学知识日新月异,网络教学内容亦应时刻关注最新医学动态,紧跟时代潮流,随时更新知识层面,将一些前沿性的技术手段及时传输给学习者。这也体现了医学工作者终身学习的继教理念。

6.3针对个别学员基础差、底子薄的特点,仍然主张面授为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教师得到学生的及时反馈,可针对性地进行互动。还可预先让其在工作中收集以往遇到的难题及疑难病症,现场进行答疑解惑。

(注: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论文,课题编号:13051132)

教育教学调查报告 篇四

各市、县(市、区)应按照粤府办〔2007〕1号文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危房改造工作的领导,组织得力人员负责具体工作,进一步明确分工和职责,确保危房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各市、县(市、区)应成立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下称领导小组)和危房改造工作办公室(下称危改办)。请各市于2月28日前将本市政府和所辖县(市、区)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及危改办的文件汇总报省教育厅危房改造办公室。

县(市、区)危改办的职责:编制危房档案,拟订危房改造总体规划,办理每个改造项目的立项和报建等报批手续,依法组织招标、签订合同、申请拨付资金和组织竣工验收,组织编制工程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进行档案收集和管理,统计工程进展情况并向上级报告等。

地级以上市危改办的职责:组织审核各县(市、区)的危房改造总体规划并上报,指导、督促各地开展各项工作,汇总工程进展情况并向社会公布和上报等。

二、制订危房改造总体规划的原则和要求

制订危房改造规划,要坚持“以县为主”的原则,要坚持与规范化学校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修复受灾学校、解决大班额和校园环境美化相结合的原则。

各县(市、区)制订的危房改造规划要做到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全面掌握和摸清本县(市、区)现有的C、D级危房校舍,并建立危房档案;二是确保危房档案中的每一栋危房均得到改造,2007年底改造完成后本地区不再存在C、D危房。

1 2 3 4 5各县(市、区)制订的危房改造规划应满足四点要求:一是对C、D级危房校舍要分类处理。C级危房应尽可能维修加固后保留使用,D级危房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在 2007年底前全部拆除。二是应分别编制维修项目和新建项目的具体建设计划。所有项目应列明项目名称、所在镇和学校,维修(新建)建筑面积,总投资和资金来源,计划工期、开工及完工时间等内容。三是维修项目和新建项目所需的建设总投资必须全部落实,不能产生新的教育负债。四是各县(市、区)新建校舍的总建筑面积原则上应不少于拆除原有危房的总建筑面积。

各县(市、区)的危房改造总体规划应在2月底前制订完毕并上报市,由地级以上市教育局会同市财政局审定汇总后,于3月底前上报省教育厅、财政厅备案。

三、制订危房改造总体规划的内容和步骤

(一)建立现有危房档案

在2006年7月份上报省教育厅的危房校舍基础上,各地应按照国家规范进一步排查和复核,建立现有危房档案(见表1)。危房档案涵盖的范围是:辖区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学生生活用房和教师校内工作用房的C、D危房。教学行政用房包括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和学校行政办公用房;学生生活用房包括学生宿舍(含浴室、厕所等)、学生食堂(含厨房);教师校内工作用房不包括产权属于个人的房改房。

各地应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建立危房档案,不得虚报、漏报和瞒报。

(二)制定危房拆除计划

由于D级危房承重结构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因此,此类校舍必须停止使用。各地应严格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要求,制订具体的危房拆除计划(见表2),确保将现有危房档案中所有D级危房校舍在2007年底前全部拆除完毕(个别具有历史文物保留价值且可以修复的除外)。

1 2 3 4 5(三)制定危房维修计划

从节约办学的角度出发,各地应因地制宜制订危房校舍维修计划(见表3),对危房档案中的C级危房进行维修加固后保留使用。危房的维修加固,必须做到“技术上可行,造价要合理,效果能保证”。

(四)制定新建校舍计划

在确保将D级危房全部拆除和对C级危房进行全面维修加固后,结合本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各地应制定详细的新建校舍计划(见表4)。

新建校舍计划,应严格依据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和中小学校舍设计规范,合理确定校舍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不允许超规模和超标准建设;应优先考虑最急需的教学行政用房,其次再统筹考虑学生生活用房和教师校内工作用房;应优先在布局调整后保留的学校中建设,原则上不安排在准备撤销的学校;应优先安排在建设用地已经落实,且供水、供电、道路等开工条件已经具备的学校中建设。

三、各类改造项目实施过程的要求

各类改造项目(包括危房校舍拆除项目、危房校舍维修项目和新建校舍项目)的实施,必须由县(市、区)危改办实行“统一建设”,坚持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和建设进度。

(一)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各类项目的实施,必须坚持先报批后建设,和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严禁搞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各地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要统筹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加快办理各项前期审批手续;各地危改办应结合本地实际,依法依规提出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积极主动,深入基层,创造性地推进各项工作。

1 2 3 4 5(二)加强对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的管理。按照粤府办〔2007〕1号文的要求,各地应参照省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操作和管理办法,既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又做到管理规范、专款专用。

(三)强化对各类项目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广东省建设工程监理条例》规定必须实施监理的项目,应对项目的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实行监理;其他项目,应优先采用监理制,实在不具备监理条件的,县级危改办应选派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工程监督小组进驻施工现场,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督。

(四)抓紧办理工程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各类改造项目竣工后,各县(市、区)危改办应立即组织编制工程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交由县(市、区)财政部门审核。工程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和审核情况,将作为省财政厅拨付余下的15%省补助专项资金的依据之一。

(五)完善有关档案的管理。按照《建筑法》和《档案法》的规定,校舍维修项目和新建项目竣工后,应建立和完善校舍建筑档案;危房校舍拆除计划和维修计划完成后,应及时对危房档案进行更新,逐一消除原有危房。

四、危房改造工作的进度安排和信息反馈

(一)进度安排。围绕到2007年底彻底消除我省义务教育学校现有C、D级危房的总目标,省制定了《2007年广东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危房改造工作总体进度安排表》(见表5),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细化,进一步明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责任部门。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将于7月份组织全省危房改造中期检查,11月份起组织全省危房改造总验收。

教育教学调查报告 篇五

关键词:职业学校;家庭教育;调查

作者简介:陈丹辉(1951-)女,福建省福州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高级讲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6-0055-05

家庭是学生重要的成长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学生从中形成的思想、情感和体验,是职业学校进行家庭教育跟踪指导研究的必要前提。为了填补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教育跟踪指导研究的空白,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家庭教育跟踪指导实验研究》设立了《职业学校家庭教育跟踪指导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并于2004年9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分家长问卷调查和学生问卷调查两种。家长问卷调查的样本学校共11所,其中中专学校4所(北京市园林学校、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学校、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西安铁路运输学院);职业高中学校7所,其中地处北京市城近郊的职业高中4所(宣武区第三职业高中、海淀外语电子职业高中、海淀艺术职业学校、丰台职教中心学校),地处北京市远郊区县的职业高中3所(怀柔第一职业学校、延庆第一职业学校、顺义第一职业学校),接受调查的学生家长总计1312人。学生问卷调查的样本学校共13所,其中中专学校5所(除上述4所学校外还有北京市外贸中专学校),职高学校8所(除上述5所外还有地处石景山区的黄庄职业高中学校)。样本学校每校任选不同专业四个教学班的2004级新生作为学生样本,总计1839人。

两种调查问卷均由课题组编制,于2004年8月中旬下发至样本学校。调查由样本学校课题小组组织在2004级新生入学时实施,时间多在8月底或9月初。调查问卷回收后由样本学校组织计算机录入,子课题组于2004年9月下旬将各样本学校的数据汇总,并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1)家长和学生问卷在对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的反映上数据相当一致,形成相互印证;(2)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由于学生的户口类型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家长的文化程度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本报告综合使用两种调查的数据,在反映家庭基本情况时侧重使用家长问卷的数据,在反映学生情况时侧重使用学生问卷的数据;并且对样本进行不同的分类,以便在全样本情况报告的同时通过比较反映各类样本的特点和各个分类间的关系。

一、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

数据的分类比较突出显示了城乡居民户口和农民户口样本之间的不同特点(见表1),:与居民户口的学生相比,农民户口的学生中男生多,年龄大的多,不是独生女子的多,住在远郊农村的多,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多,家长为低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的普通劳动者的多,唯有非常态家庭的比例要比城市居民户口的学生低。

按家长文化程度进行的分类比较还反映了学生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居住地与家长职业、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职业与收入水平相应越高,家庭的居住地越靠近城市中心区,学生为独生子女的比例越高,同时学生年龄趋低,而女生比例趋高。

将这上述调查结果与北京市中学生的家庭概况相比较,可以认为,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在经济收入、职业、文化教育等方面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其中居住地远离城市中心区、整体生活水平在各类家庭中最低的农民家庭占近半数的比例。(见表2)表2

二、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生活及其教育影响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家长身教、言教的形式以外,还包括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家庭劳动活动以及家庭环境气氛对孩子形成的教育,后者虽然未必是家长有意进行的教育,但它们在孩子成长中产生的实效却不可低估。本调查在涉及家庭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的有意教育的同时多方面反映了家庭对学生这种无意教育。

(一)家庭的物质条件及教育投入

问卷从基本信息交流设备、娱乐设施和学生学习设备条件等方面对样本学生家庭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投入的特点。

样本学生家庭中电视、电话等基本信息交流设施拥有率均在90%以上,家用电脑拥有率超过30%;小汽车拥有率达20%;娱乐设备方面,上世纪末流行的VCD/DVD、收录机、组合音响等拥有率多在半数以上,但近年出现的录像机、MP3等现代化设备拥有率还较小;在专为学生在家学习提供的物质条件方面,专用书桌达74%,而专用书报一般在40%以下。

比较各类设备的拥有率可以发现,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中,家庭生活和娱乐设备的购置率(一般在半数以上)远高于学习设备的购置率(一般在40%以下)。

由于收入水平和居住区域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的不同,不同类型学生家庭的物质条件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农民户口学生家庭的设备条件总体比城市居民户口家庭差,家长低文化的家庭比高文化家庭差,这种差距在新时兴的现代化信息、交通、娱乐设备方面更大一些。

(二)家庭生活的教育影响

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物质条件较为有限,但是家庭给予学生的教育影响却不能说是低水平的。职业学校学生在家里与家长一起进行的活动有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等等多方面内容。数据显示样本家庭亲子之间经常一起“干活儿”的约占40%,经常一起处理生活事务的占60-80%,经常一起休闲娱乐的占10-40%。不同类型家庭的活动内容有所不同:农民家庭中生产劳动占53%,而城市居民家庭这一比例仅占34%;城市居民家庭外出游玩占39%,而农民家庭只占25%。有些休闲娱乐形式内容形式不很健康如“打麻将、打牌”在样本家庭总体中占14%,农民家庭比例略高于居民家庭,高文化家庭在此项上的较高比例也值得注意。学习活动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生活中比重有限。大多数(80%)学生家长在业余时间习惯看电视。只有47%的家长习惯于读书看报,而这一习惯在居民户口家长中达65%,在农民家长中只有28%。70%以上学生认为家庭中的亲子共同活动相当频繁。

样本学生课余在家里67%“做家务”,61%“休闲娱乐”,42%进行“课外学习”。其中农民子弟更多地承担家务劳动(高出居民子弟8个百分点),而较少休闲娱乐(低于居民子弟37个百分点);进行课外学习的仅30%,低于全体平均数11个百分点,低于居民家庭学生20个百分点。当家里有事时26%学生“经常”被家长征求处理意见,68%“偶尔”被征求意见,只有不到10%的学生从不被征求意见――其中多为家长初中以下文化的家庭(占10%以上)。

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这些家庭活动未必是家长有意安排的教育活动,但是他们却在其中通过与家庭成员的交流,通过亲身体验,通过对成人的观察、学习和模仿养成了劳动习惯,学习了待人接物,形成了自我意识,角色自信和情感体验,完成重要的学习和发展。大多数家长认为,在自家的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处愉快,互相关心”(84%)或者虽然“关心不够”,但相处仍不失“平和”(14%)。孩子在家里对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比较关心”,“能为家人服务”(76%);“回家主动干家务活”(56.5%)。在这些方面,农村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要比城市居民家长的评价更高,“为家人服务”方面高出6个百分点,而“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方面高出12个百分点。

样本学生自己也这样表达自己的家庭生活体验:85%的学生感到“家庭成员间相处愉快,互相关心”;60%余样本学生在家庭中自认为是“被宠爱呵护的对象”(在这一点上农民户口学生并不比与居民户口学生比例低);近30%学生自认为是家庭中“能够参与议事的重要成员”,这在“家长为初中以下文化”的家庭中比例反而高一些。近60%学生认为父母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农民家庭在这一点上高于居民家庭12个百分点);10%学生甚至视父母为“最崇拜的人”。

虽然统计数据同时表明在家庭生活影响下,样本学生中30%不能主动承担劳动,24%不能关心家人、为家人服务,近10%感到自己是家庭中“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对父母缺乏信任和亲近感――这些多发生在非常态家庭中,家长为初中以下文化的家庭次之,但是总起来看,在家庭生活中多数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角色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基本品质。

三、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有意教育

(一)家庭的期望与教育态度

当学生进入职业学校、面临新的学习时,样本家庭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普遍抱有较高期望。66%的家庭期望学生上大学甚至接受大学后教育,38%希望孩子有工作能独立生活,16%期盼孩子将来能帮助家庭改善经济状况,35%家长希望孩子至少“平平安安不给家里惹事”。不同类型的家庭中,农民家庭期望孩子升学的比例低于居民家庭15个百分点,而期望孩子日后能帮助家庭改善经济状况的高于居民家庭10个百分点;非常态家庭的期望值居于居民与农民家庭之间;对于孩子的升学,家长文化程度越高,期望值也相应越高,母亲高中以上文化的家庭期望孩子升学的比例最高达90%。与学生家庭生活的现状相比照,不难体会到家长和家庭的期望中不仅有对孩子未来的企盼,还有对家庭生存状况改善的憧憬。

为了这样的期盼,除极少数(不足5%)的家长有意摆脱家教责任外,绝大多数家长相当重视自己的教育责任。但是,他们当中有的(近30%)过分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近10%)对孩子的发展要求过低,教育观念存在着一定问题。

(二)家长的教育方法与实效

对于家庭教育,学生普遍希望家长采用民主的方式方法,比如“给孩子讲道理”(62%)“和孩子讨论”(57%)“点到为止,听其自然”(27%)“从侧面暗示,提醒”(25%)等等,但是事实上,样本学生小时候做错了事能够得到家长“说服教育”的仅占半数,另有20%会挨打,近50%会挨骂;在家庭惩罚中,父亲动手的多些,而母亲多为唠叨。进学校以后,学生在取得了较好成绩时90%能够感受到家长的赞许和鼓励;但是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时,近40%会受到唠叨责备甚至打骂,犯错误时唠叨责备甚至打骂的更是超过40%。另外有近10%的学生表示,无论学习成绩如何父母都“无动于衷”“不闻不问”――这在非常态家庭中相对比例最高。

在教育途径方法方面,样本家长中选择“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的只有35%,选择“对他做对了的地方及时肯定”的只有24%,选择“尽可能不让他接触不好的人或不利的事”只有21%,而看中“对他的缺点及时批评”的却有48%,通常“吃饭的时候进行教育”的占13%等等。发生矛盾冲突时,73%的家长“要求孩子必须听家长的”,35%家长力求通过其他人或其他方式解决,而8%家长企图通过家庭暴力手段解决。有近20%的家长错误地认为小孩做了错事“不用管,长大就好了”。

种种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家长们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关注,抱有殷切期望并力图教育帮助,但是许多家长长期采取的方式方法却缺乏科学性,简单而粗暴。因而,取得的管教效果比较有限,亲子之间的沟通并不顺畅。数据反映,样本学生中有30%不愿意把学校的情况说给家长听,其中10%的学生“回家就自己呆着,不太与家长说话”,甚至“不能问,一问就顶牛”。对于家庭的期望,只有22%的学生表示完全认同,47%只是基本认同,另有21%学生不认同或不很认同(其中非常态家庭学生占比例最大),近10%的学生则以“没想过”表现出对家庭期望的漠然(其中非常态家庭学生占最大比例)。有17%的学生明确表示“家长管不了我”(其中非常态家庭所占比例最高)。这种亲子沟通不畅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继续展开和取得实效。

(三)家庭教育的困惑

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问题。绝大多数样本学生感到家庭生活和睦愉快,感到自己被关爱,感到父母值得信任,是因为在家庭生活中时时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爱护、被教养,学生从这些关注、爱护、教养中获得了归属感和安全感。但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学生需要的教育内容让家长越来越难以应付了。家庭教育的问题不仅在家庭中导致了亲子之间的矛盾,而且导致了家长之间的矛盾,甚至整个家庭矛盾。

调查显示,当前学生感到家长关注和监控并与之形成矛盾的问题主要有学习(52%),花钱(29%)、上网(22%)、业余爱好(22%)、交友(20%)、交异性朋友(18%)、做家务(13%)等等。各类家庭在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上不分伯仲,只是关注的重点各有不同:居民家庭亲子间在学生的学习问题上矛盾更多,低文化低收入家庭“花钱”问题更突出,高文化家庭受困于学生上网,非常态家庭最敏感于孩子“交异性朋友”。

面对问题与矛盾,学生普遍希望家长“讲道理”有效地解决问题,但是从调查反映的教育实效上看,家长常常没有为学生提供所期望的“道理”。家长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长大了,进入职业学校了,家长感到对学生“不太了解”。比如不了解学生“现在的学习成绩如何”(53%)、“在学校与什么同学交往”(45%)、“平时会为什么事心烦”(39%)、“在学校生活是否习惯”(36%)、“在校外与什么人交往”(28%)、“专业是学什么的”(25%)、“是否有异性朋友”(22%)等等。不仅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许多家长还感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急需解决许多问题,比如“不知道他(孩子)心里想什么”(54.30%)“不知道对这么大的孩子该教进行什么教育”(47.02%),“对这么大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教育”(44.18%),“和孩子之间不能有效地交流沟通”(28.67%),“对教育孩子丧失信心”(3.50%)等等。家长受困于这些问题,显然难以为学生提供满意的家庭教育。

家长在家教方面的力不从心是他们自身的处境和自身素质所决定的。从本调查对家长文化程度、职业、生活区域、生活内容的了解可知,多数家长虽然期望孩子在职业学校学业有成,但他们自己没有职业学校的学习经历;家长中虽然多数希望孩子上大学,但是他们自己并没有上过大学;他们虽然希望孩子找个好工作,但是他们中的多数并不在现代化企业中任职,也并不具备通过竞争找到“好工作”的个人优势;他们为孩子的上网、交友、攀比花钱所苦恼,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自己没有接触过电脑和网络,没有亲身面对孩子从家庭走出来后遭遇的物质世界和人际关系……。可以认为,家长们虽然根据自身的社会经验发现了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但是他们并不拥有教育指导已经长成半大人了的孩子应对当前的学习、上网、交友、个人发展等等问题的知识准备和经验。家长的这种尴尬处境仅以年龄产生的“代沟”来解释似乎不够,应该说还涉及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等文化差异的问题。

(四)家长对家教指导的需求

由于陷入家教困境,95%的样本家长希望得到学校的有关指导,虽然其中5%表示怀疑学校能否提供这样的指导。在联系学校的方式上,70%的家庭习惯于参加家长会,或者被动地等待老师来联系。能够主动与学校和老师联系沟通的仅占26%,这在低文化的农民家庭中甚至不到20%。

对于学校的家长会,47%的家庭主要由母亲参加――虽然家庭中一般由父亲全面负责孩子的教育。有近10%的家庭表示出席家长会有困难――困难主要是“工作忙”,其次是“家离学校太远”的问题。

四、调查结论

(一)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及其家庭、家庭教育的特点

1.当前的职业学校学生是高中学段学生中的一个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的特殊学生群体。他们中的多数是由于中考落榜才走进职业学校的。从基本情况看,这一群体当中独生子女比例较低,居住在郊区农村地区的较多,农民户口的较多。

2.职业学校学生的家长大多为就业水平、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均较低的普通劳动者。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大多属于社会中经济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均较低中下层人群家庭,其中的农民户口家庭主要分布在远郊农村地区,家庭结构较为完整体,传统的多代人共同生活的大家庭占多数;居民户口家庭多分布在城区或郊区城镇中心区,非常态家庭的比例较高,约占14%。

3.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是家庭中的生活教育、劳动教育、亲情教育和环境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形成了良好的基本素质。家庭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普遍抱有较高的期望,然而由于家长和家庭自身条件的限制,家庭教育的观念有失陈旧,教育方法有失简陋,教育内容逐渐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家庭教育逐渐陷入困境。至今虽然有极少数家长无心管教或者无暇管教,但是绝大多数家长仍愿意承担自己的教育责任,他们希望学校帮助自己了解孩子,帮助自己掌握教育孩子的知识,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学生的家庭以及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复杂,内部类型多样,主要类型有城市居民家庭、郊区农民家庭、非常态家庭、家长文化程度不同形成的不同类型等。各个类型之间情况差异显著。同时,由于各个职业学校之间有相对特定的生源群体,因而职业学校校际之间的家庭教育情况也相应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二)职业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以及职业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必要注意的问题

1.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来自我国社会中中下层人群的家庭,学生及其家庭的生存状况处于相对弱势,受教育情况也处于相对弱势。尽管他们也有强烈的发展需求和愿望,但是这些弱势使他们的学习发展造成困难。职业教育责任就是帮助“城乡人民能学到有效就业并从而走上丰衣足食生活道路的本领”{1},因而,我们在研究和工作中应该充分理解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家长、家庭的弱势处境,充分体谅这种弱势处境给他们自身发展带来的困难,充分肯定他们给与学生的基本教育,充分尊重他们发展自身的权利和意愿,以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己任,努力推进研究与工作。

2.虽然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但是,正像学校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一样,家庭教育也不可能代庖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孩子长大了离开家庭步入社会,逐渐成长为社会的人,其间需要的教育帮助是家长局限在家庭生活中难以提供的。课题研究以及职业学校的家教指导工作应该充分估计家长和家庭在学生的职业学习方面由于无知、无能而导致的家教无力,应该充分认识自己在学生各方面教育上必须承担的主要责任,不对家长提出过高的家庭教育要求,重在帮助家长了解面对社会的孩子和孩子面对的社会,帮助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一起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3.当前社会中十六七岁未成年人的学习发展问题是整个教育都需要研究的难点问题,而不仅仅职业学校学生的家长为之困惑,本课题题目是“家庭教育指导”,但是如果我们对学生教育的问题没有深入调查和研究,没有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那么我们拿什么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怎么能求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怎么能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呢?因此,本子课题的研究必须注重全面调查学生学习成长面临的问题,注重研究学生的教育问题。

4.本次调查已经反映出职业学校学生客观存在着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自信、掌握学习方法、养成道德品质、纠正不良习惯、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等学习需求,但是在职业学校现行的课程教学设计中,这些需求却没有被切实安排落实。由此可见,虽然是“家教指导研究”,发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却首先在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没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仅靠家教指导工作,不可能解决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问题,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应该尽可能地将自己融入学校整体的课程教学改革之中,与课程教学的其他方面形成协作,共同促成并分享深化改革的成果。

本调查勾勒出了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基本轮廓,反映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本子课题后续研究的展开打下了基础;此外,本调查也为职业学校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资料。子课题将在这一基础上深入推进自己的研究,取得更多更大的研究成果。

注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5篇教育教学调查报告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教育教学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