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这4篇平方根教案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平方根教案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平方根教案 篇一
关键词教学档案;作用;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178-01
高校教学档案是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实物、声像、计算机软件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的总和,全方位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才能发挥其对教学的参考、指导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教学档案的作用
建立教学档案,其作用不仅是为了保存和管理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件材料,为宏观的教学决策、微观的教学管理及教学科研服务,而且是为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1.1教学档案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怎样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都与教学档案息息相关。有完整的教学档案也就有了比较多的经验和成果,并加以完善和提高,为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和分析,才有可能提高教学质量。
1.2教学档案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素材
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与学生学,好的教学方法不仅使教师教得轻松,还能使学生学得愉快。通过查阅历年教学档案,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理想的教学方法。
1.3教学档案为加强教学管理提供参考
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校的教学质量,影响学校在社会上的信誉度,教学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依靠教学档案。通过对教学档案中有关内容的分析、总结、预测,从宏观上可以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制定教学计划,更好地安排师资,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短期规划和长远规划,特别是根据师生的奖惩材料、思想汇报材料等,可以适时调整对师生的思想工作,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教与学。
1.4教学档案为编写校史和教育名人传记提供素材
任何一部校史都是该校教与学的发展史,校史既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成绩,也反映了该校科研能力和发展过程,而教学档案则是编写校史的第一手史料。
1.5教学档案使用方便
教学档案分类清楚、明确每一个分类都装在各自的分类档案盒中,档案盒内附有该盒档案资料的登记表,需要查阅档案时只需打开所需的档案分类盒,查看登记表就可以找到所需资料,方便了教师查阅。
2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
从高校档案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高校教学档案工作虽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的问题日渐突出,给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消极影响。
2.1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目前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很多高校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尤其是基层教学档案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
2.2对教学档案的重视不够
随着高校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不少领导的兴奋点在发展上,而对发展的基础之――教学档案的管理,不论在管理系统的设计、机构和专兼职人员的配置,还是现代化档案管理条件的完善,人员的培训,都较少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
2.3教学档案缺少开放性
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方式往往是建档入库,注重保藏而忽视其应用价值,缺少开放性。档案室门口“安全重地,严禁入内”的牌子让人望而却步,教学档案也被误认为是与其它的档案信息资源一样保密性极强,这样就严重制约了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2.4教学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水平偏低
目前计算机教学档案管理还局限在目录检索上,利用率还较低。尽管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将长期共存互动,并不能完全替代原始手写档案和纸质文档,但教学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将大大改善其管理和利用的效率。
2.5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队伍不稳定
目前许多高校都没有给这些部门配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其教学档案的管理基本是由各部门的教务、教学管理人员兼任,而且人员更换非常频繁。由于他们身兼多职,往往忽视档案管理工作,到年度归档立卷时敷衍了事,给教学档案管理带来很大不利。
3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是高等学校工作的组成部分。由于档案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因此,高等学校要把档案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逐步改善工作条件,使档案工作能与学校的各项工作协调发展。要把各种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列入学校各部、系的岗位责任制,纳入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逐步做到“四同步”。加强有关档案工作的宣传,使广大教职员工进一步认识到档案工作的意义和作用,积极支持档案部门作好工作。
3.2遵循“三纳入”、“四同步”的基本原则
即纳入教学计划、规划,纳入教学管理制度,纳入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下达教学任务与提出教学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教学工作与检查教学文件材料形成积累情况同步,评审、鉴定教学质量、教材、毕业论文、优秀教学成果与审查、验收档案材料同步,毕业生就业,上报评审材料、教师考核晋升与档案部门出具归档证明同步。
3.3提高全员档案意识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使档案信息在高校各项工作和改革建设中发挥其作用。教学档案工作重点是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档案人员的劳动开发、挖掘,及时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高效能的档案信息服务。档案工作管理人员应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学校其他人员应提高对档案尤其是教学档案的归档整理工作予以重视。
3.4加强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建立高校电子教学档案数据库,通过将传统的纸制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完成“固化”档案资料到“活化”信息资料的转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教学中相关文件、数据库,及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网,使档案信息传递及时,通过网络向广大师生方便迅速地检查和查询所需的档案信息资料,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
3.5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与水平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否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在于档案人员的配备。为此,须加强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以拓展档案人员的思维、知识面,提高其业务素质,以掌握新的档案管理技能和方法。同时,应引进高层次计算机专业及档案专业的人才。
平方根教案 篇二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案例教学 探究能力培养
案例是数学学科知识要点及章节体系内涵的“精华”,案例教学是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案例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习对象分析、推理、实践、判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探究分析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与培养。初中数学教师应将案例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提供分析思考的实践时机,加强对实践探究过程的指导,传授探究方法与技能。
一、放大案例情感激励功效,触发主动探究的内在情感
部分初中生在探究实践过程中,面对解题困难或解答疑惑,内心会产生消极、退缩的消极情绪,不愿意深入参与探究实践活动。而调动学生积极探究情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欲望,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前提条件。问题案例作为数学学科知识要点和章节体系的“代言”,本身就具有数学学科所特有的丰富情感激励特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将设置生动、趣味问题案例作为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情感的有效手段,做好问题案例的设置工作,根据数学学科所具有的生动特点、丰富特性、现实意义及历史特征,设置出具有趣味盎然、声情并茂、现实应用、悠久历史等特点的问题案例,让初中生在适宜、融洽、和谐的问题案例情境中,保持积极情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如在“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性质”教学中,为触发学生探究积极的情感,教师利用该知识点的深厚历史底蕴,向学生讲解我国古代在此方面的卓越研究成果,并告知学生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又叫做“勾股定理”。从而将“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深厚历史根源展示给学生,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内在情感。
二、引导学生围绕解题要求,开展问题条件探究实践活动
解题要求的提出和设置,为学生思考分析问题条件活动的开展,规划了前进的“轨迹”和探究的“方向”。学生在探寻解题要求过程中,思考、分析、解答、探析等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显著锻炼和培养。初中数学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发挥学生能动探究特性,结合案例解答要求,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条件的内容分析探究活动,找出问题解答要求与问题条件之间的深刻联系,建立起问题条件与解题要求之间的等量关系式。
如在“如图所示,有一O,AB是O的直径,弦CD与直径AB垂直,并交于点G,点F是CD上的任意一点,同时CF与FD的长度比为1∶3,此时,将点A与点F连接并延长交O于点E,连接AD和DE,已知CF长为2,AF长为3。(1)求证:ADF∽AED;(2)求出线段FG的长度”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该问题案例教学意图,结合上述案例解答要求,组织开展探究分析条件活动,学生通过探析问题条件认识到:“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前提条件,需要构建相似三角形的条件关系;要求FG的长度,需要利用垂径定理,垂直并平分线段CD,然后构建FG与CF之间的关系,从而求出FG的长度。”根据问题条件内容,学生认为该问题条件关系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等量关系,学生分析问题条件的过程为:“由AB是O的直径,弦CDAB,得到弧AD=弧AC和DG=CG等条件,此时,根据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得到ADF∽AED这一条件;要求FG的长度,就可以根据题意中的CF/FD=1/3,CF=2等条件,求出DF的长度,然后根据根据垂径定理,得到CG=DG=4,从而求得FG的长度为2。”学生在分析问题条件过程中,通过思考、分析、归纳等实践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探究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三、指导学生围绕解题策略,开展总结归纳探究实践活动
探究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探究活动效能的有效提升,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解题策略和方法。教是为了不教,案例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传授给学生探析问题的方法,解题策略传授是案例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根本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应将解题策略传授作为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把探究实践活动融入到探析解题策略或方法过程之中,鼓励学生认真分析问题条件、解题思路、解答过程等活动内容,总结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并做好总结归纳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路,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该类型问题案例解答策略。
问题: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边BC上有一点D,E点在AD上,并且平分边AD,过A点作BC的平行线AF,与BE的BE延长线相交于点F,使AF与DC相等,连接点C和点F。(1)求证:D是BC的中点;(2)如果AB=AC,试判断出ADCF的形状具有什么特征,并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探析过程如下:(1)D是BC的中点这一内容,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问题条件中揭示了“AF平行且相等于DC”这一条件,可以得出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证得DE是BCF的中位线,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内容得出D是BC中点这一结论。(2)如果要AB=AC,就需要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此时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内容,可以知道ADBC这一内容;而问题条件中告知AF与DC平行且相等这一条件,从而根据平行四边形判定得到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又已知ADBC,从而证得四边形ADCF是矩形。
解题过程略。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探析所获得的解题思路总结归纳解题策略,掌握该问题解答的方法。
四、组织学生围绕解题过程,开展评价辨析探究实践活动
平方根教案 篇三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壮医妇科学;教学法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41-0300-02[收稿日期]2019-12-16
随着民族医学院校的逐渐发展,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取代了过去的家传、师承或寺庙教育,民族医学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出优秀的民族医学专业人才是近年来民族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议题[1]。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壮医药作为壮族地区群众防病、治病的医学,开展壮医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2]。
壮医妇科学是壮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壮医学理论,认识妇女的生理,研究壮族地区妇女疾病的病理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方药的一门临床科学,以研究防治妇女月经、带下、妊娠、分娩等疾病为主要内容[3]。壮医妇科学等教学课程多开设在学生进入临床之前,学生尚未接触真实病例,故普遍感觉知识接受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提供真实而典型的病例,或进行真实病例诊疗情景模拟,组织学生在课堂过程中围绕常见的妇科典型病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对妇科疾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并提出治疗措施,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对临床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色及应用价值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也称苏格拉底教学法,最早起源于希腊时代,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展开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等活动,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和记忆的一种教学方法[4]。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哈佛大学医学院在19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案例教学法,以此来改变临床医学教学严重滞后于临床实践的状况,从此案例教学法在国内外医学教育领域得到了不断推广和应用[5],故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学、民族医学教育中是对成功教学模式的借鉴,具有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对临床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等应用价值。
二、案例教学法在壮医妇科学中的应用
(一)壮医妇科学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临床医学的教学案例多来源于临床病例,教学效果的优劣与临床案例的选取结果密切相关。根据壮医妇科学的教学内容特色,提出“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案例选择法。第一,“因时”适当调整授课内容顺序,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疾病的发病特点选择案例。如每年6月至7月前后是广西的梅雨季节,天气闷热潮湿,适合细菌的滋生和繁殖,易引起女性的阴道炎、宫颈疾病等妇科病,“因时”选择上课时节多发案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时节感受,以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第二,“因地”进行案例的选择。例如广西地区妇科癌症中宫颈癌发病率较高[6],教师在讲解妇科癌症相关知识时选取宫颈癌的案例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通过增强地域认知感受进而强化对相关知识的记忆。第三,“因人”进行案例的选择。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聚居的少数民族以壮族为主,故在对少数民族班学生进行教学时尽可能多选择少数民族的案例,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三因制宜”案例选择法,综合选择出具体真实的临床案例进行备课,课件的准备应有充分体现民族特色的治疗器具、药物等实物、图片或视频,通过增强学生视觉感受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每学期开始前教师将学生组成3至5人的学习小组,提前一周左右将具体临床案例发送给各个学习小组进行预习及案例情景模拟的演练。
(二)课堂讲解
教师可根据壮医妇科学课程特色,从“辨病”“论治”两方面进行临床案例讲解。壮医诊疗首先“辨病”。壮医的疾病可归属于身体的“三道两路”(气道、谷道、水道,龙路和火路)五大系统,不同于传统的中医学,教师可首先从临床案例提取主诉、体征、检查和检验结果等临床资料分析疾病可能归属的身体的系统,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出疾病诊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辨病”思维。教师在根据案例讲解“论治”时,应围绕壮医“专病专方”对相关疾病的主方进行重点讲解,再分析具体临床病因,启发学生对主方进行加减。通过“辨病”“论治”两方面的临床案例讲解,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强化理解与记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
(三)课堂案例情景模拟与点评
教师组织各学习小组进行案例情景模拟并加以点评互动。首先让各学习小组中的学生分别扮演医师、患者、患者家属、护士、导医等各类角色,模拟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相关场景,着重对医生诊断、医患沟通、医护协同治疗的全过程进行模拟。案例模拟结束后,让学习小组进行相互点评、提问,问题由模拟学生团队给予解答,对于提出的不同诊断和治疗措施,教师不必规定统一答案,让学生们通过问答讨论形成独立的临床思维。问答讨论结束后教师再对模拟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明确诊疗思路与提出最佳方案,最后由全班同学共同投票选出当天课堂上的最佳案例模拟小组。教师可对最佳案例模拟小组进行表扬或给予增加平时成绩等作为奖励,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与临床操作能力。
三、讨论
平方根教案 篇四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评价 指标体系
一。高效经济管理课程评价的内涵及特征
高校经济管理课程评价是依据相关行业职业标准,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和资料,对课程在实现职业岗位能力的有效性、吻合度及贡献率等方面进行价值评判,并为持续不断地改进课程作出决策。根据高校经济管理课程开发、实施、建设的不同阶评价三部分组成。
1.课程方案评价。高校经济管理课程开发阶段,从课程的提出、定位、设计到课程内容的选取、组织、排序,到形成课程教学标准、大纲、手册,对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资料(课程教案、课件、案例、习题、实训项目等)、课程师资配置、课程实训条件设置、课程教学方法设计及采用何种教学手段等方案进行可行性评判。评价标准主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人才培养的贡献程度;按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考察课程教学内容吻合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以及评判课程教学条件(师资配置、实训条件、教学设施等)的满足程度等。
2.课程实施与管理评价。课程实施与管理评价是考察课程在实施与管理过程中的教学效果,主要考察内容包括: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采用、教学手段使用的有效性及实际效果;教学过程中的教研教改效果及其对课程教学资料的进一步开发与完善的程度。课程实施与管理阶段的评价比较具体,其评价标准一般以定量为主,辅以定性分析。定量评价适宜采用目标模式,即根据课程目标,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选择适当的测量目标工具,重点测量学生学习本课程后的职业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程度;定性分析宜采用过程模式,通过对课程实施全过程进行观察、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和意见,评断课程的实施效果。这一阶段参与评价的主体是以学生为主,相关专任教师及课程专家也参与,其评价结论为“好、中、差”。
3.课程建设水平评价。课程建设水平评价是指对课程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效益的全方位评价。课程建设水平评价是在课程实施一定时期后,对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有效性、创新性进行价值评判。在课程实施一个阶段后,要通过综合性评价对课程建设水平作出评判,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持续不断地改进课程。
二。高校经济管理课程评价指标及分值
为了使课程评价贯穿于经济管理课程开发、实施与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发挥评价对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课题组调研了全国部分经济管理院校在课程建设、改革及评价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收集了51份课程评价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及课程评价方案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对数据的分类、统计、归纳、梳理、整理出三种课程评价方案初稿,通过问卷调查和集中会议讨论征求各类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三种课程评价方案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最后形成了比完善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1.课程方案评价指标及分值。课程方案评价主要针对课程开发阶段的评价,主要对新开发课程方案的职业技能针对性、教学效果可能性、教学实施有效性、资源配置合理性等进行评判,以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与管理专家为主,由相关课程专任教师和课程专家参与课程方案评价。
2.课程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及分值。课程实施效果评价是一种跟踪式的动态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发现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课程的持续改进提供信息与建议。在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中,学生是最直接的参与者、感受者,是当然的评价主体。企事业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相同或相近课程专任教师、课程专家的评价对课程的改进与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对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主要集中于课程是否达到课程方案预期目标;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是否需要修改和完善课程方案;课程的实际效果是否对学生职业能力提高起到促进作用;课程是否可持续发展等。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4篇平方根教案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平方根教案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