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7篇包身工教学反思,希望在包身工教学反思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包身工教学反思范文 篇一
一、关于策略教学一致的观点和方法
1.策略教学有助于培养创造力
无论是直接教学还是互惠教学,都认为策略教学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手段,策略教学最终以形成学生创造 性的思维为最高目的和标准。提出直接教学观的一些学者认为,通过策略教学,可以培养更清楚和更全面地看 待事物的能力:不同一般地看待事物的能力(例如创造力或“横向思维”)。同时,他们都认为策略是可教的 和可迁移的,主张把认知策略的学习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正式列入课程计划。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在考虑知识、智 慧技能学习的同时考虑策略的学习,这一观点受到普遍重视。对职业教育者的民意测验发现,90%的人认为思 维技能方面的教育应该成为教育计划中主要的优先内容。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认知策略的学习和智慧技能 的学习一样也是一种学习的形式,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形式。
2.认知策略是内部心智技能
直接教学和互惠教学都把认知策略作为技能进行教学,称之为思维技能(thingking skill)。波罗教授把 思维定义为“操作技能、 通过它将智力作用在经验上”。互惠教学的拥护者伯瑞特教授反对把认知策略作为言 语声明的规则进行教学,提倡把策略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程序化过程,强调在学习者的实际行动中证实策略知识 ,而不是把策略作为陈述性知识呈现给学生。1974年,维特罗克提出生成学习的概念,提出了一系列由学习者 采取的旨在促进学习的具体技术(也称生成技术),如列标题与小标题、自己设计问题、写概要、抽象出主要 观点和原理等,就是将策略作为技能进行研究的实例。加涅在策略的定义中也明确指出它是一种内部心智技能 ,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是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因此,策略无疑在知识分类中应归为特殊的程序性知识 ,应按程序性知识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
3.反省认知是策略迁移的条件
反省认知是弗拉维尔于7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它的提出是由 于人们的研究策略时发现策略不能够迁移,只有当个体达到了反省认知水平时,策略才能迁移。这一观点为现 代认知心理学广泛接受,无论是直接教学还是互惠教学都强调反省认知在策略教学中的重要性。鼓励讲授反省 认知策略的科斯特教授认为,教学方法中输入培养反省认知的教学策略,才能将智力行为发展为有意义的教育 结果。他认为这种自控能力是智力任务上成功行为所必要的,并提出一系列加强反省认知的教学策略。
二、关于策略教学的对立观点和方法
1.策略是跨学科的可概括的技能,是特殊的与任务有关的技能。
持直接教学观点的波罗教授认为,尽管存在着科目的差异,但是思考的习惯和能应用于任一学科领域的一 般的思维技能是存在的。例如,愿意寻找可选择的解决途径是一个可概括的思维习惯,而有意地引起争论则是 可应用于任一情景中有助于产生主意的技能。他进一步指出,这些概括性的思维技能确实存在,只是不能在某 一专门的课程中讲授,因为正是这些概括性的技能不能通过使用某一专门学科内容的材料来成功地教学,一些 理论家才坚信这些技能不存在。但是,持互惠教学观点的心理学家们则认为不存在可概括的思维技能,他们说 数学有数学的思维,自然科学有自然科学的思维,而在历史中则有历史的思维,每一种情况下的规则是不同的 。他们提倡在具体的情境中教特殊的与任务相对应的策略。这两种观点导致了两种对立的方法:一般思维方法 训练与具体解决问题技能训练。前者试图训练单一的、一般的思维策略,通过这种训练后,这些能力产生广泛 的迁移,教育史上的形式训练说就持这样的观点;后者则提供训练材料由具体的和个别的解决问题的技能构成 ,并经过长期系统的实验研究后表明这样习得的能力易于在类似的任务中迁移。
2.策略教学是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教学,还是渗透到每一学科中进行教学?
把策略独立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教学正是“存在着概括性的策略知识”这一观点的反映。直接教学的拥护者 认为,教师应该直接讲授思维本身,应该在课程中有一个专门的空间留给思维技能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教师 和家长都认识到思维正在被直接教学。同时,他们也希望在“思维课”上讲授的技能应该在地理、历史、社会 研究和自然科学中找到自己的用途。波罗教授勾划出这样的蓝图:每一个年级的学生每周必须接受2小时的思维 技能的直接教学。为此,他设计了一个称为CORT的教学方案,在这个方案中有60节课,他称之为“操作性工具 ”。教思维时,教师呈现出这样一个工具,然后要求学生在许多项目上应用这一工具的各个方面。他认为,方 案中专门设计的工具术语能点破学生的思维过程,产生一个反省的形式,使学生很快认识到它们的真正价值, 与说教式的告诫相比,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得更牢固。而且,波罗教授强调内容的参与将会分散正在使用的工具 的参与,因此策略教学必须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互惠教学的研究者们认为应该通过内容材料来教 思维。他们认为这样的方法有两个优点:第一,通过它,思维很容易被引入课程,因为课程中的材料无论如何 是必须学完的(而且它已经为教师所熟悉)。其次,这一方法可以说是一箭双雕,既教了思维又教了内容。卡 尔教授提出当内容目标依据对思维有提高的活动而定时,当思维技能渗透到整个课程中时,思维技能的教学就 会成功;相反,将思维技能作为一门学科就会导致失败。他提出两个方法防止这一失败:(1)依附策略,即将 思维作为其它已被接受的教学目标的一部分。(2)渗透策略,即在教育过程中完全渗透思维技能的活动。这样 ,它就不会被隔离开来而降低为用言语表明的学科。这两种观点导致了两种对立的方法:直接训练与间接训练 。前者认为策略可以离开材料内容单独训练,因此在许多国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专门训练思维方法的程序;后 者则认为策略不能离开材料内容单独训练。例如,加涅认为,认知策略能力不象其它认知能力那样,可以直接 训练,必须通过材料内容迂回教学。这是因为“认知策略的内在组织性意味着,教学条件只能对其获得与改进 产生间接影响”。经过系统的研究后,一般的看法是:策略的学习与教材内容的学习相结合为宜。
3.策略是由教师清楚地归纳表达出来,还是由学生自己自发地产生并总结出来?
直接教学认为策略知识是可概括的,而且应该有它专门的术语,使思维过程清楚地被学生意识到。因此他 们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将策略知识清楚地归纳表达出来,让学生把它作为一种可操作的工具去使用。互惠教学 则认为应强加给学生,而不是由学生自发产生的策略,否则其思维行为会受到削弱。卡尔教授批评目前许多课 本所做的都是列出一系列规则,提供例证,然后提供一些要求应用这些规则的练习,这使得思维技能被概括为 一些相同的操作。这两种观点导致了两种对立的方法:通过规则运用的训练与通过实例的训练。传统上,学校 试图通过规则的运用来教会学生的思维方法。长期和系统的研究发现,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实例并将自己的解 答过程与专家的解答过程加以比较,训练思维技能的效果更好。许多心理学家之所以提出发现教学法是因为这 种教学方法先不告诉学生发现的结论,只给他们提供例子,学生必须通过亲自尝试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 样,发现法就为培养学生的训练能力提供了机会,并能导致更多更远的迁移。
从前面我们已看到了有关策略教学对立的观点和方法,也许我们有时会倾向于这一方的观点,有时又会倾 向于另一方的观点,甚至有时会很难作出取舍,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正是关于认知策略长期存在的问题,归 纳起来这些问题中最根本的有两个:第一个问题就是认知策略是一些一般的跨学科的能力,还是特殊的与任务 有关的具体能力?另一个问题则涉及它的范围,即认知策略是否仅指思维策略,或者除包括思维策略之外,还 包括其它较低级的认知过程中的策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认知策略的分类模式。
三、认知策略的分类模式
根据认知过程的模式——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过程被分为信息加工过程和执行过程。 加涅认为,学习过程受内部执行控制过程的修正和调节,这些内部定向过程被称为认知策略。这里“执行控制 ”部分的作用主要是指复述、编码等策略的作用。由此可见,加涅对于前述第二个问题所持的观点是认知策略 不仅仅限于解决创造性问题中的思维策略,也包括其它较低级的认知过程中的策略(如在注意、信息编码提取 中的策略)。但是,关于认知策略的一个重要的成分——反省认知成分在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中却没有体现出 来。从信息加工和反省认知的观点看,信息加工心理学所讲的策略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思维,包括自 己对信息表征、组织、存贮、提取方式的思维,对思维过程本身(如推理方法)的思维,以及对自己使用某种 学习或记忆方法效果的思维等。J.G.波果斯基和L.A.托尼提出的反省认知模式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该模式的 主要成分是:具体的策略知识、一般的策略知识(与此有关的对策略效用的信念)和反省认知习得过程。对这 个模式,J.G.波果斯基是这样解释的:儿童策略的获得依下列顺序发生:(1)在父母和教师的指导下,儿童学 习应用某策略,并通过重复应用,最终了解了它的属性(特殊策略知识开始形成)。这些属性包括策略的有效 性和它的适用范围。(2)如果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其它刺激, 他会在同一领域以类似的形式习得其它策略(即 具体策略扩大了应用范围和得到了丰富);(3 )教师指出或学生直觉到同一领域中的多种策略的相似性和差 异性(相关的策略知识得以组织);(4)此时, 儿童认识并相信策略行为的一般作用(一般性策略知识在同 一领域或不同领域间被积累起来),由此儿童会把学习的成功或不成功归结于自己的努力或缺乏努力,而不是 归因于个人能力的高低或运气的好坏;(5 )儿童开始获得更高级的技能,如选择适合于某一任务而不适合于 其它任务的策略,并对策略的运用加以监控,以及在必要的策略成分未曾教过的条件下,填补策略的空白。根 据这样的观点来看,反省认知的核心成分是反省认知习得过程和获得的一般策略性知识(尤其是自我有效的归 因和关于自己心理能力发展的信念)。
结合这两个模式,我们认为学习的各个阶段都有策略的参与,策略涉及学习的全部过程。学习过程分成信 息加工过程和执行过程。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包括了短时感觉阶段、短时记忆(即工作记忆阶段)和长时记忆 阶段。在执行过程中,反应应该包括两种反应,一种是对外的操作,一种是对内的策略的应用;而对这两个过 程起调节控制作用的是反省认知技能,包括反省认知习得过程和一般策略知识(尤其是自我有效的归因和关于 自己心理能力发展的信念)。
在这几个阶段,具体使用的策略有:促进选择性注意的策略,如自我提问、做读书笔记、记听课笔记等; 促进短时记忆的策略,如复述、笔记、将输入的信息形成组块(chunking)等;促进新知识内在联系的策略, 如分析学习材料的内在逻辑结构和组织结构、多问几个为什么等;促进激活与新信息有关的原有知识的策略, 如启发式等;促进新旧知识联系的策略,如列表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把新知识应用于解释新的例子等;促进 新知识长期保持的策略,如记忆术、双重编码、提高加工水平等;执行的策略,如提取的策略,阅读、写作的 策略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等;调节策略:反省认知技能,如自我鉴别错误,选择最优恢复途径的策略,自我评价 反馈信息的合理性等。可见,认知策略应该包括在两部分中:一部分是包含在信息加工过程本身中的策略,一 部分是包含在执行过程中的策略。信息加工过程本身中的策略又分为认知过程中的策略(如促进短时记忆和长 时记忆的策略)和部分基本的思维过程中的策略(如概念形成的策略);在执行过程中的策略则分为部分较高 级的思维过程中的策略(如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在整个过程中起调节控制作用的反省认知技能。有些人把策略 的范围限制在执行控制过程中,认为这部分才有思维的参与,而前面的非执行过程不能算为策略。导致这一分 歧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兴起,信息加工心理学家使用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的语言,可 以说根据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思维和策略是同义词。因此,正如前面所指出的,策略是指个体对自己认知过 程的思维,包括自己对信息表征、组织、存贮、提取方式的思维,对思维过程本身(如推理方法)的思维,以 及对自己使用某种学习或记忆方法效果的思维等。这样,在信息加工过程阶段也有思维的参与。因此,在认知 范围内,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可以不加区分地作为一个概念,而在整个学习领域,学习策略所涉及的范围则大 于认知策略的范围。学习策略除了涉及认知领域外,还涉及动作领域和情感领域。根据认知策略的分类模式, 由于整个思维过程从需要意识努力变为不需要意识努力,以前属于执行控制过程中的策略转变为信息加工过程 本身认知过程的策略,因此它仍应算为策略行为。
四、理解与协调的可能性
现在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前面关于策略问题的对立观点。根据新的认知策略分类模式,这些观点对立的 原因在于它们各自的特殊性,即它们只是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某一局限范围内适用,只要把它们放在一个整体 中去考虑,对立观点的理解和协调便成为可能。
1.按照认知策略分类模式,认知策略既包括一般的跨学科的能力,又包括特殊的与任务有关的能力。
一般地,包含在信息加工过程本身中的策略属于一般的跨学科的能力,而包含在执行过程中的策略则是特 殊的与任务有关的能力。然而,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彼此是相互渗透,兼而有之的。例如,怀特和维特 罗克1982年提出,他们已经发现了四种一般认知策略的证据。这四种策略是:寻找深层意义的策略;承认局部 目标的策略;灵活探索策略;将部分综合成整体的策略。很显然,这四种策略都应包含在执行过程中,但却是 一般的在任何领域中都适用的成功的问题解决者的策略。这就是为什么关于问题解决技能的训练一直存在着两 种不同的思路的原因。一种思路强调训练一般的问题解决策略,专门教一些产生假设、涉及检验之类的策略; 一种思路强调专业知识结构的训练,认为只有在掌握完备的专业知识后,问题解决能力才可能提高。其实,只 要搞清楚了问题解决过程中既有一般的策略能力,又有特殊的专业能力,这两种思路就可以达到殊途同归的效 果,也就不会再有“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之争了。
2.策略教学既有需要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教学的部分,又有需要渗透到每一学科中进行教学的部分。
根据这样的模式,对于在信息加工过程本身中的策略,如记忆术、编码方法、复述策略等,相对来说不受 内容的影响。就象我们学习读和写一样,可以脱离具体的学科讲授,这时我们把思维作为手段和工具,它服务 于各门科目的学习中。对于在执行过程中较高级的策略知识,缺乏具体的内容便很难得到良好的说明,必须结 合具体的内容,在每门科目中进行迂回的教学。这时,我们把思维作为目标,学生直接学到的就是如何思维, 这样我们就从实际意义上将思维既作为是促进学习的极其重要的手段看待,又将之视为一个高度可取的目的看 待。有人认为,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内容上会分散对于策略知识的注意,不利于策略的习得,且不能迁移。我 们认为,策略的迁移和内容的有趣并不是矛盾的,关键是要处理得当,有意义的内容正好促进策略的迁移。在 研究策略的最新成果中普遍认为,策略不是一个从书面言语信息到应用的线性过程,它是个人、内容和情感相 互作用的过程。有趣的内容不仅使学生对这一策略应用的情境和过程印象深刻,记忆犹新,也有利于提取出来 应用于其它类似的、甚至不同的情境中。当然,如果在策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别的与策略完全无关 的地方,就会影响策略的学习,但这主要是教师指导学生自我监控的问题,与内容没有关系。
《包身工》教学反思 篇二
《包身工》是著名剧作家夏衍 1935 年写成的一部报告文学,主要反映当时东洋纱厂一些签订了“卖身契”的乡下女孩的悲惨的生活和劳动状况,是我国报告文学中的名篇。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除了让学生对报告文学这一题材有感性的认识之外,还要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包身工的悲惨的境况,学习作者的选材以及文章的结构、写法方面的特色,并延伸拓展,引发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教学难点是文章篇幅很长,仅阅读一遍就需半节课的时间,涉及的内容很多,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理出头绪,且教学时间受限,须在两个课时内结束。我认为这节课要想按时完成以**务,必须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以问题为导引,以学生为中心,分版块分组讨论。事实证明,收效不错。我认为教学设计中的亮点是:
1、课前预习:给“包身工”下个定义,以此初步感知文章核心内容。
2、第一版块:感知内容,把握主题,体会结构的严谨和巧妙。
有效**:
(1)如果你是夏衍,你在选材时会涉及“包身工”的哪些方面?
(由此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大体内容。)
(2)面对两个多月来收集的资料,如果是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思路来构思全文?看看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教师提示方法:找课文中标示线索的词句)。
(由此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三个场景,梳理全文的结构提纲,提纲挈领,把握文章主题,突破教学难点,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3)你认为我们呈现的板书已经包含了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吗?认真阅读课文,探究文章的另一条副线。 (此问题未及展开,留作下节课的预习作业)
(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体会报告文学中背景资料的作用及本文主、副线向并行的巧妙结构。)
这三个问题,均以学生**思考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气氛活跃,教师对把握课文线索的方法点拨使学生很快就把握了全文的思路。普通班的学生更是受到鼓舞,讨论热烈,很有效果。
这节课,没有繁琐的**,没有细致地分析,但学生较好地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特色。可以说实现了短时高效,并让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所收获。反思成功原因,应当是教师自己吃透了教材,紧扣文本特点,用新课程的理念**教学,从而删繁就简,上出欣慰的`感觉来。
包身工教学反思范文 篇三
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看似矛盾的东西,其实并不矛盾,习文、明理、尚美亦然。粗看上去,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要占用时间,会影响语文知识的学习。其实不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明理,可以坚定学生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信念,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欣赏美的水平,可以激发他们追求美、创造美的热情,为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学业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而要明理必须先习文,习好了文才能更明理;要创造美必须先明理,只有先明理,才能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才能更好地创造美。一个学生,在习文明理的基础上去追求美、创造美,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知识不能学好呢?反过来,一个学生不用所学到的知识与道理去指导生活实践,不去追求美、创造美,又从何得到方向保证与前进动力呢?又如何形成健全的人格呢?所以,应当看到习文、明理、尚美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自觉地在语文教学中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将习文、明理、尚美三者结合起来,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文以载道”是一贯的传统,“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文彩、美)”是为文的要求。这些,说的就是文道美三者的统一。事实也是这样,选进中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文道美三者有机结合的典范:它们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形象画幅,提供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理性思想成果与思想方法,表现了人类对假丑恶的扬弃,对真善美的追求。
如,展示各个历史时期形象画幅的:《硕鼠》表现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与剥削以及奴隶们的反抗;《捕蛇者说》揭露了封建统治“苛政猛于虎”的罪恶;《祝福》反映了旧社会穷人在富人的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的现实;《包身工》写出了三座大山对中国人民沉重的压迫;而《分马》《龙须沟》《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则分别写出了新社会劳动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财产、告别了过去的污秽与苦难、沐浴着党的光辉的事实。
又如,提供人类理性思想成果与思想方法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概括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阐述了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其内涵;《崇高的理想》论述了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还有诸如,反对“臆断有无”的《石钟山记》、寓含着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扁鹊见蔡桓公》、反映事物之间相辅相成与转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以上这些文章,都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而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其实,所有选进教材的文章,其自身都是文道美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只要对这种客观存在有充分的认识,就会在教学中努力把它们挖掘出来,并将习文、明理、尚美有机地结合起来。
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依托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时间、地点、学生心境等的变化,决定了执教者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将三者结合起来。
包身工教学反思 篇四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目标;技巧
要想上好一堂课,就必须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要想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首当其冲就是要制订一个恰当的教学目标。可是,现在有些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养成了“教学目标是个筐,什么东西都直接往里装”的习惯,殊不知,这样做教学目标就变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拿《包身工》这篇文章来说,《包身工》是夏衍的一部报告文学,教学时我们要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包身工的含义、鉴赏文章丰富的语言内涵、理解报告文学的特征、掌握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等。
针对本次比赛李老师讲的这堂课,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能看出课前他做了充分准备,制订教学目标时,考虑得也相当充分。他课堂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了解包身工制度,了解报告文学的特征,了解时代背景,了解文章中社会背景的作用,感知文章内容,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理解文章中的句子。可以说,他的这个教学目标涉及面较广。试想,一堂课40分钟,而要讲的知识点如此之多,就算是把这些内容读一遍也要花十几分钟呀。若是老师口若悬河地讲着,学生这边脑子里刚进点东西理解,那边知识点又蜂拥而至,他们如何应对,唯一能做的就是机械地配合,根本就达不到让学生学到东西的目的。所以,一堂课,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选好一个角度,把问题讲清楚,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参透。其实,我认为,《包身工》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重点:(1)背景材料的描写及其作用。(2)几个人物描写的作用。(3)语言鉴赏及写作技巧。故而,在第一课时,只要抓住当堂课的一个要点讲就可以了。有些年轻教师上公开课时,总是怕漏了这漏了那,担心教学内容涵盖面不全,会让人误解为能力不强,为了显示自己对文章掌握得通透,对教学游刃有余,明明是三个课时才能讲完的内容,他却硬生生地挤压成一节课讲完,所讲内容都是蜻蜓点水,没有一个问题讲透。
美国课程学家泰勒曾说:“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动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每上完一堂课,我们应当静心反思,学生学到了什么?其实,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学,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学生的学。因此,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我认为,一次良好的教学,学生应当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而不是只有部分学习好的学生参与、课堂部分环节参与、部分时间参与和形式性的无效参与。李老师在讲《包身工》这篇课文的时候,创意很新颖,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导入和结束课程。上课伊始,李老师就以“你感到幸福吗”为导入,全部学生大声地回答道:“不幸福!”在课堂结束的时候,老师又以“你感到幸福吗”为结束语,全部学生又整齐地大声地喊道:“幸福!”看似热闹的课堂,不觉得有点滑稽可笑吗?难道一个班上70多名学生都是一个母亲所生,有着同样的情感领悟及生活体验?着实让人难以接受。虽是新颖的形式却让人感受不到愉悦,同样的默契令人无语,看似热闹的课堂却显得极为做作。李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想努力营造充满欢声笑语、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可当你一味地去追求形式、营造气氛,殊不知已经失去了课堂的纯真本性――真实与自然。
要想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还应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生只要愿意主动思考,不论答案如何,教师都要给予中肯的评价,而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就算学生的答案完全背离原意,我们也应该说:“你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的,如果你仔细考虑,也会回答得很好的。”或是这样说:“你的回答很有创意,值得探讨,或许你换个角度,会领略到不一样的意境。”我想,如果学生遇到的都是这么通情达理的老师,他们肯定都会争先恐后地抢答问题,而如果学生遇到的都是钟情于“否定”的老师,那么,他的课堂必定是毫无生机,哪怕你是“狂风”,也“吹不起半点涟漪”,从而又形成了老师唾沫横飞,学生埋头苦记的老景象,返回了灌输式的传统式教学,还何谈教学,何谈课改,何谈教育?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鲁纳也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现在很多高等学校的教室里都安装了投影机。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已经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可见,必要的辅助手段对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有的老师在借助多媒体上公开课时,并没有遵循多媒体教学的规律,而是“为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缺乏实用性,且对多媒体的认识存在误区,常以花哨为标准。应知道,多媒体是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花瓶,多媒体的作用应是画龙点睛,而不是多此一举。由此我建议,教学课件务必简单实用。
以上是我个人浅薄的看法,如有不当请同行指正。其实,我也是属于文章中“年轻老师”中的一个,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鞭策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研读更多的理论书籍,然后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写出更多的心得体会。
包身工教学反思 篇五
《小狗包弟》是巴金《随想录》中一篇佳作,反映了“文革”时期一只小狗的命运。文章朴实感人,作者的愧疚与自责拷问着每一个人的良知。作品中传递的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呼唤,对价值的思索引发每一位读者的深思。由于“文革”特定的时代背景,这些90后高中生在解读文本主题时会产生疑惑和误解。教师可重点设置一个开放性问题供学生讨论,如:怎样评价巴金为保全自身把小狗包弟送上解剖台的行为?围绕这个问题学生产生了四种解读:①巴金的行为是错误的,是一种自私和背叛,是对生命的戕害。②巴金的做法是正确的,他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牺牲一只小狗是明智的选择,因为一只小狗的价值无法超越人的生命的价值。③巴金的做法不对,但实属无奈之举,可以理解和原谅。④巴金的做法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当时人们的一种普遍选择和做法,不能简单的作是非评价。由于这个问题涉及生命、价值、人性等普遍性人类命题,从而使文本摆脱了时代背景给学生带来的隔膜感而具有了现实意义和价值。此时教师可以链接与文本密切相关的新闻热点――2006年轰动网络的“虐猫事件”以加深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正确解读。虐猫事件中人们对虐猫女和踩踏网站所发动的网络攻击和人肉搜索反映了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对人类阴暗心理和扭曲心灵的鞭挞,对生命价值平等的呼唤。一个是动乱时代一只小狗的悲惨命运,一个是现实世界一只猫的非正常死亡,当我们对文本的解读既结合时代背景又烛照现实世界时,文本的思想意义得到升华,当前的新闻也具有了深广的时代价值。
写作指导:以“虐猫事件”为素材,学习议论文写作的辩证性思维。
对“虐猫”的辩证性分析:受到网民谴责和攻击的主要是虐猫的表演者和欣赏者。表演者黑龙江某医院女护士王某,她令人发指的残忍行为是美丽的高跟鞋踩踏向猫咪的眼睛前,她始终面带微笑。由此我们看到了人类嗜血和残忍的一面,这种对动物生命的随意践踏,让我们对人性的自私和丑陋时刻保持警醒,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和平和世界和谐都涉及到人性这一话题。隐藏在虐猫背后的欣赏者是一个灰色群体――恋足者。他们有着畸形的审美取向和阴暗的心理痼疾,这种心灵的扭曲是个人特殊的成长经历和社会大背景影响的结果,需要个体和社会的反思与修正。
但是从另一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到其他的认识。比如说,虐猫表演者并非十恶不赦的人,她是一个尽职尽责的护士,十七年的婚姻危机使她内心的不良情绪无处发泄,虐猫成了她平衡心理的一种方式,当她受到网络通缉后,丢掉了工作,精神受到巨大打击。虐猫的欣赏者也是心理病态者。对这些病态人群是否也应受到应有的关爱和人权保护,我们不能从虐猫到虐人。
对“网络力量”的辩证性分析:虐猫者被网络追凶,踩踏网站被网络曝光,这些社会和人类的丑恶面被押上道德的审判席,是网络人道主义的胜利,是网络展示正面社会力量的范例。从另一角度分析,网络力量也暴露了“网络暴力”和“侵犯人权”的不足,网络不能在行使正义时超越法律的底线。
《包身工》是夏衍二十世纪三十年的一篇报告文学,讲述了包身工一天悲惨的生活。文中的“芦柴棒”是包身工的典型代表。与此文本相链接的新闻热点是发生在2007年的山西黑砖窑案,那些被拐骗和暴力拘禁的劳工,可以说是活生生的现代包身工。教学时可以采用片段对照阅读。教材中对包身工的生活是这样描写的:“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她们的定食是两粥一饭……粥!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义一样,里面是较少的籼米、锅焦、碎米和较多的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新闻报道中对黑窑工的生活是这样描述的:“他们早上5点上工,干到凌晨1点才让睡觉;而睡觉的地方是一个没有床只有铺着草席的砖地冬天也不生火的黑屋子,打手把他们像赶牲口般关进黑屋子后反锁,30多人只能背靠地‘打地铺’,而门外则有5个打手和5条狼狗巡逻;一日三餐就是吃馒头喝凉水,没有任何蔬菜,而且每顿饭必须在15分钟内吃完。”《包身工》中讲了一个“芦柴棒”的故事,黑砖窑案中悲剧的主人公是郑州市民老张的儿子小磊,窑厂老板在窑砖还没有降温的情况下强迫小磊出砖,结果小磊被烧成重伤。这种点面结合的对照式阅读使学生对包身工现象有了更直观生动的认识,进而思索包身工现象不断滋生的社会根源。
写作指导:以“山西黑砖窑案”为素材,学习议论文层层深入的分析方法。
《包身工》一文中对包身工现象出现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属于新闻背景的补充。在写作中,我们对当前发生的“现代包身工”事件进行分析时,也要采用这种层层深入剖析社会现象的方法。先分析罪恶链条的第一环:人贩子和包工头。他们就相当于《包身工》中的“带工老板”,是直接盘剥包身工的,我们可以从道德沦丧和违法犯罪的角度写作。然后分析罪恶链条的第二环:窑主。他们的背后靠山是村支书、人大代表,代表的是地方势力,我们写作时可以从地方黑恶势力和法制民主缺失的角度写作。罪恶链条的第三环:政府官员。政府官员提供的保护伞是“包身工”这一社会毒瘤难以根除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反腐倡廉和基层政治生态恶化的角度写作。罪恶链条还有一个不易觉察的一环:当地村民的麻木。我们可以从提高公民意识和建立民主政治体系的角度写作。
《我有一个梦想》是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在1963年8月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发表的著名演说。这篇演讲文采斐然,激动人心,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抒发了他作为一个黑人内心最热烈的梦想。时隔半个世纪,2013年教读这篇课文时,发生了一个与文本最贴近的新闻:2013年12月5日,南非黑人运动领袖曼德拉去世。这一新闻事件成了我们解读《我有一个梦想》的现实版本,南非黑人的生存现状、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现状,曼德拉带领南非黑人争取种族和解而进行的斗争和努力,都给文本解读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曼德拉1990年出狱后在索维托足球场发表的演说和文本对比阅读,体会两篇演讲的异同。从印度圣雄甘地到美国马丁・路德・金到南非领袖曼德拉,人类为争取种族平等和民族和解的努力从未停止,只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没有真正实现,还会出现下一个曼德拉。每一部历史都是当代史,每一个时代文本都是过去的新闻热点,而今天的新闻也是我们对历史文本的最好解读。
写作指导:以新闻人物曼德拉为素材,学习多角度使用素材的方法。
材料1
罗本岛监狱每到清晨都会响起铃声,因此很多政治犯都习惯了早起。被编号为46664号囚徒的曼德拉,每天起床后便到牢房外的庭院里慢跑,然后再做200次仰卧起坐、100次上肢伸展和50次俯卧撑,这一切都是在牢房里完成的。而在这个4.5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身高1.83米的曼德拉是不能伸直双腿的,在这里18年,也意味着曼德拉蜷缩了18年,就是蜷缩在这个牢房内,曼德拉完成《通向自由的漫漫之路》的写作,完成了一个伟人的塑造。
写作角度:1.苦难是财富 2.笑对挫折 3.信念的力量 4.意志战胜一切 5.乐观积极坚强的心态
材料2
曼德拉未必知道中国的老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现实中他却是这样做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曼德拉开始学习南非的公用荷兰语,这是创立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白人所使用的语言。通过使用反对者的语言,他可以了解他们的实力和弱点,并随之制定策略。
他甚至温习自己的橄榄球知识,这是南非白人最喜欢的运动。通过语言与运动两大法宝,曼德拉希望走进南非白人的世界,他知道终有一天他不是要和他们斗争就是要和其谈判,二者只能有其一,他与他们的命运紧系在一起。
曼德拉名言“我反对白人统治,也反对黑人统治”。
写作角度:1.善待敌人 2.和解的精神 3.宽容的力量 4.理性的精神
把新闻热点植入文本教学既加深了对历史文本的解读,又增强了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和分析时事的能力,又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和范例,可谓一举三得。当我们的语文教学如此鲜活生香地出现在我们的课堂,如此生动活泼的贴近我们的生活时,我敢说,语文课堂,堂堂都会出彩。
包身工教学反思 篇六
关键词:语文教育;教育媒体;教育媒体的类型;应用教育媒体的要求
教育媒体有些什么?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书本、粉笔、黑板。教师们已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教师读书、分析、板书也就成了师生交流的方式。教师的板书、言语也就是传统教育媒体。现代科学研究昭示人们传统的教育媒体极大地影响了学习质量。而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教育的媒体范围逐步扩大,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也成为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一、 语文教育媒体的内涵与作用
大学语文教育不需要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试验,也就不需要借助试验仪器传达什么信息。这些就决定了大学语文教育媒体的多样性。根据大学语文教育的特点,恰当地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有助于提高语文教育效率。
(一)、教育媒体的含义
媒体指传播、交流信息的工具。依照这个解释,我们先探究一下传统大学语文教育的媒体。教材负载着承传文化信息的功能,学生借助教材获取信息,教师借助教材与学生交流信息,教材是一种媒体。板书是教师重点强调的内容,它传达出教师的思想信息,学生借助板书可以获知教师的教学意图,板书也应是一种媒体。教师教学言语是沟通师生思想的重要方法,教师的教学言语自然也就成了教育媒体,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教育比较封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育媒体也比较少。
现代大学语文教育媒体适应了时展。科技进步促发教育媒体呈现出全面发展的态势:收音机、录音机、录音带、录像机、幻灯机、幻灯片、计算机、投影仪、电影、电视、互联网、图片、雕塑、实物等。运用教育媒体极大地丰富了大学语文课堂教学。
但是,我们需要明晰一个概念,即现代语文教育媒体。大学语文教育媒体应是传播、交流语文信息的工具。一张白纸,没有写字,它只是一种材料,书写文字信息之后,它就变成了媒体。因此,我们不能把与大学语文教育有关的东西都称为媒体。
(二)、语文教育媒体的作用
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辅助大学语文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现代媒体技术可以思接千古,可以跨越时空,可以把静态的文字符号变成动态的可感的信息形式。现代媒体技术虽然是一种手段,但是这种手段有助于激活课堂,有助于促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1.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语文教育的魅力就因为它充满着无穷的趣味、无穷的挑战。只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为了应付考试,把充满趣味的文本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解说。现代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改变这种状况。现代媒体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引发学生对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
2.有助于加大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容量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人们把教材当作一个信息载体,教师依据统一的教学用书解读信息,传达给学生,这种信息是统一的、固定的。教师传达信息的形式有言语与板书,教师的言语量与板书量也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课堂教学时间是固定的,加快信息传播速度就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
运用录音、幻灯片、投影片、电视、电影、计算机课件等方式可以大大地加快信息传播速度。如果一个教师写板书,每分钟可以写100字,那么45分钟他也只能写4500字;如果一位教师以播音速度讲话,每分钟也就是150字,那么45分钟,教师也只能讲6750字。幻灯片、投影片、课件所传达的信息可能达几万,甚至几十万文字量。
3.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一首诗展示给学生的是文字符号,这些文字符号表达了一种意境,传达了作者的一种情感。以前人们认为诗的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现在我们就可以借助高科技手段将意境“言传”。而“言传”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过程,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
4.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语文教学是一种范例教学。学生通过一篇典范的文本学习母语的规则,表情达意的方法。学习文本本身不是目的,通过文本学习获得知识与应用能力才是目的。因此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学习”,都是强调了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现代社会对学生的必然要求。一个不会自主学习的学生将来很难适应学习型的社会。传统教学却忽略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乞求者、接受者。教师又是判断知识正误的“警察”,教师有执法权。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现代科学技术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教师垄断知识的局面随之也被打破,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搜集信息。教师占有的,学生也可以占有;教师没有的,学生也可以拥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搜集材料,理解文本。教师教学生学变成了学生学教师辅助学。这种变革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二、应用现代语文教育媒体的要求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得语文教育媒体越来越丰富{WWW.JIAOXUELA.COM}。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现代语文教育媒体的普及。现代教育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它绝对不能越俎代庖。如何正确应用现代语文教育媒体,这就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
(一)应用现代教育媒体要突出语文学科特点
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母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经常会遇到学习困难。现代教育媒体就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
1.创设与文本相关的学习环境
理解文本往往需要生活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没有必要的生活积淀,学生阅读时空跨度较大的文本就会遇到困难。现代媒体技术就可以利用科技手段为学生学习创设一个与文本相关的学习环境。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的力作,它通过北京胡同的表象,揭示了北京胡同深刻的文化内涵。因为地域的差异,学生很难在大脑中产生胡同的表象,如上海的学生只熟悉“弄堂”,济南的学生只熟悉“路”,徐州的学生只熟悉“巷”。又因为时间的跨度太大,北京的城市建设已使得北京的胡同逐渐在消失。这些客观因素就为学生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造成了困难。
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从互联网上搜集北京胡同的图片、电影以及有关资料。教师把这些资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利用三维动画技术,让北京的胡同立体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的大脑中也就自然会形成北京胡同的表象。现代教育媒体创设的情景虽然是虚拟的,但学生的感受是直观的,真实的,学生阅读文本时,就可以将自己幻化置身于北京胡同之中,这也为学生理解文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创设一种与学生学习的文本有关的情境
我们的语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佳作。这些作品都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认识,都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文本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过程,但这种交流又有很大差异。感动作者的地方未必能感动学生,这也就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困难。
比如,学习《包身工》,夏衍用悲痛的心情描写了包身工的生活,可以说这是夏衍饱含热泪的倾诉。但是当学生读到女包身工当着男人面前撒尿、换衣服时,都会哄堂大笑。原因很简单,学生没有当时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而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创设当年包身工生活的环境,一个不足十平方米的地方,生活着十六七个包身工,他们连自己的生命都无法保全,哪里还能顾及到廉耻。虚幻的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观看这样的情境,阅读夏衍的描写文字,学生不仅不会笑,而且会伤心落泪。现代教育媒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读懂文本,而且可以使学生经受心理体验。
(二)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创造条件
既然现代教育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那么它就应该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1.提供与学生学习文本相关的信息资源
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在课内用大量的时间去搜集查阅资料。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包”。学习包的内容应该是十分丰富的。学生可以从中寻求与自己学习有关的信息资源。
2.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积累的过程。现代教育媒体应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教师可以将与文本有关的重要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探索与研究。教师还可以设置与文本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课外研究,进而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三)为课堂教学实际提供方便
现代教育媒体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它理所当然要为课堂教学提供方便。而应用现代教育媒体要有一个规范,该用则用,不陔用就坚决不用,决不能为了某种目的不该用也用。在具体操作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切忌贪多
现代教育媒体技术含量高,能够给学生带来感官的刺激。但是这种刺激应该是有节制的,它不能没有限度。有一位教师执教《雷雨》,他一会儿放电影,一会儿播放话剧录像,一会展示曹禺的资料,一会儿让学生听录音,一会儿用投影仪展示有关资料。一堂课教师忙得不可开交,学生也被这位老师弄得身心交瘁。心理学研究表明:反复的强刺激也会使学生的大脑产生抑制。一旦学生大脑产生抑制,你再继续对其刺激,大脑就会对信息产生排斥,媒体的刺激也会失去效用。
2.切忌求高
语文教育的媒体是多样的,每一种媒体有每种媒体的功能与作用。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恰当地选择媒体,才能收到实效。教师选择媒体要考虑学习目标,不能够追求时尚选用科技含量高的媒体。讲解汉字的构造,你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或用毛笔在纸上书写就可以达到目的。你却制作多媒体课件,费时费力,效果未必比板书好。考量一堂课,学生学得如何才是评价的重点,使用的教学媒体只能是一个方面。任何一位专家都不会舍本逐末,他们也不会容忍以次充主、以次代主。
3.切忌埋没了语文学习的主体
语文学习是通过阅读文本获得知识,获得母语应用能力。语文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我们应用再先进的教育媒体也将失去它的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育媒体正在经受着时代的挑战。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要求人们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也就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现代科学研究昭示人们传统的教育媒体极大地影响了学习质量。而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教育的媒体范围逐步扩大,教育媒体正在扮演提高学习质量的催化剂的角色。教育媒体多样化的态势已经形成。
参考文献:
1荣曼生,《论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j],教育信息化,2002年04期,p36-37
2李祺,《谈“多媒体热”》, [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01期,p27
3刘晓勤 ,张浩,《科学实施多媒体教学 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j],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01期,p53-55
4秦怡红,《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互动性缺乏的问题研究》,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p17-18
5王娟,《谈利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辽宁高职学报,2006年06期,p45-46
6郑宝昆,《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03期,p12-13
7 马智刚,冯平,王维俊,《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课程改革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年03期,p15-17
8 王艳清,周海峰,《关于优化高校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年05期,p34-36
《包身工》教学反思 篇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的理解是:有法,关注教什么的问题;无定法,侧重于怎么教的问题。对比十多年前使用人教版(32K本)教科书和今天新课标下再教《包身工》,我总结反思如下:
《包身工》是著名剧作家夏衍1935年写成的一部报告文学,主要反映当时东洋纱厂一些签订了“卖身契”的乡下女孩的悲惨的生活和劳动状况,是我国报告文学中的名篇。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除了让学生对报告文学这一题材有感性的认识之外,还要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包身工的悲惨的境况,学习作者的选材以及文章的结构、写法方面的特色,并延伸拓展,引发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教学难点是文章篇幅很长,仅阅读一遍就需半节课的时间,涉及的内容很多,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理出头绪,且教学时间受限,须在两个课时内结束。我认为这节课要想按时完成以**务,必须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以问题为导引,以学生为中心,分版块分组讨论。事实证明,收效不错。我认为教学设计中的亮点是:
1、课前预习:给“包身工”下个定义,以此初步感知文章核心内容。
2、第一版块:感知内容,把握主题,体会结构的严谨和巧妙。
有效**:
(1)如果你是夏衍,你在选材时会涉及“包身工”的哪些方面?
(由此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大体内容。)
(2)面对两个多月来收集的资料,如果是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思路来构思全文?看看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教师提示方法:找课文中标示线索的词句)。
(由此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三个场景,梳理全文的结构提纲,提纲挈领,把握文章主题,突破教学难点,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3)你认为我们呈现的板书已经包含了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吗?认真阅读课文,探究文章的另一条副线。(此问题未及展开,留作下节课的预习作业)
(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体会报告文学中背景资料的'作用及本文主、副线向并行的巧妙结构。)
这三个问题,均以学生**思考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气氛活跃,教师对把握课文线索的方法点拨使学生很快就把握了全文的思路。普通班的学生更是受到鼓舞,讨论热烈,很有效果。
这节课,没有繁琐的**,没有细致地分析,但学生较好地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特色。可以说实现了短时高效,并让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所收获。反思成功原因,应当是教师自己吃透了教材,紧扣文本特点,用新课程的理念**教学,从而删繁就简,上出欣慰的感觉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7篇包身工教学反思,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包身工教学反思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