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教育调研报告精选6篇(教育调研报告主要组成部分)

在当下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6篇教育调研报告,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教师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篇一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要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首先需要对心理健康标准有充分的认识,并明确其影响因素。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包括:注重引导,变压力为动力;给予机会,达到自我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创造环境,给教师一分温馨。

一、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健康调查及结果

近些年来,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幼儿园进行的幼儿教师心理检测结果为:52.1%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3.24%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65%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5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最近有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师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常模,特别是敌对、抑郁两项存在问题少于常模,但在强迫、偏执、人际关系等方面,幼儿教师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调查表明,很多幼儿园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教改革中的现实压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在当今幼教界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教师角色作了新的界定,同时提出了新的期望与挑战。而“班级人数太多”“设备材料不足”“新旧观念制约”等状况,还有面临的职评问题、考评问题以及来自自身的情感问题、家庭问题、子女问题等等,凡此种种,幼儿教师身上的压力远远超出其他职业者的压力。

2、生理症状

长期的心理困扰会使幼儿园教师产生一些生理上的疾患,常见的有厌食、失眠、头痛、恶心、心律失常等。

3、工作上不断磨难的困扰

幼儿教师其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她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由于年龄小,加之独生子女备受父母关注、疼爱,面对班级中30多名幼儿以及身后的家长,幼儿教师往往感到有很重要的社会责任赋予双肩,很多幼儿教师把幼儿能不能得到发展的责任归咎于自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而有些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开设各类兴趣班,周六班、加时班,使幼儿教师始终处于疲惫的状态。一些幼儿园园长,不仅要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而烦恼,更要为幼儿园的生存问题、资金问题而苦恼。

4、不良情绪

幼儿园教师常见的不良情绪主要有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强迫、躯体化、恐怖等。

5、工作倦怠

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太多,节奏紧张。76.6%的教师认为,尽管很努力工作,却没有成就感;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付出与获得不均衡,幼儿园的奖励制度不太合理和公正等等。

6、家庭矛盾升级、个人问题受挫,使教师身心受到伤害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家庭问题突出,主要有丈夫下岗失业;子女教育问题;夫妻矛盾大,时有吵闹;年轻教师个人问题得不到解决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教师的心理状况,诱发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心理压力大、人际关系出现障碍等都是很多幼儿园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改进和建议

改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入手,综合各种因素,创设和谐发展的组织氛围,进而提高教师的适应能力,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1、注重引导,变压力为动力

时代的发展使教育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幼儿教师要积极应对。在注重业务提高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意识到,幼儿教育工作是一种承担着社会责任的专业性的职业,从而使其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并以自己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专业独特性而自豪。

2、把做好教师心理疏导工作摆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位置

心理疏导以平等对话、理解为先,尊重隐私,重在心灵启迪,通过热情的关怀、宽慰、理解和开导,帮助情绪受困扰的教师树立信心和勇气,引导他们开展自我心理调适。

3、开展对教师的心理辅导

在教师中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对教师进行心理保健的训练,可以请有关专业人员进行讲座,还可以建立教师的心理档案,由专业人员实施,专业人员有义务与教师沟通,发现问题应及时干预,使其得到矫治,并进行保密。

4、完善幼儿园管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

工作压力是影响教师健康的主要因素,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是很有必要的。要调整竞争机制,满足大多数教师的成就感,尽可能地关心每个教师。要建立宽松的幼儿园心理气氛,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

除此之外,还要给予机会,达到自我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创造环境,给教师一分温馨;完善幼儿园管理;争取社会支持,形成疏导网络等都可以改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之,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大问题,也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在新的形势下,以新的工作视角,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个人、集体、社会的发展体系中,从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教育调研报告 篇二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写字既是重要的语文基本技能,又是人文素养的体现,写好汉字终身受益。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各科作业(包括语文作业)的卷面整洁度在下降,大部分学生书写能力呈下降趋势,能达到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要求的仅占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书写的汉字字体欠端正、结构不均、笔画松散、无章法可循,作文中的错别字屡见不鲜。因此,开发、开设书法课程,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学已显得尤为必要。

柳河县拥有一大批书法人才(其中许多人是学校老师),具有深厚的书法底蕴,已形成浓厚的书法氛围,为打造“书法之乡”积累了必要的条件,更为开发书法课程,开展书法教学活动提供了社会基础、课程资源和质量保障。

针对以上情况,教育局本着“学习写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原则和目标,将书法作为对学生进行“规规矩矩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教育有效途径,特别把书法课列为我县地方课程开发的内容之一。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我县素质教育,充分利用书法文化的独特课程资源,20xx年xx月12日,柳河县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杨雨梅同志带领全体督学、各校校长及相关单位领导,到柳河县实验小学,就我县开展书法教学情况进行专项调研。工作中,听取了实验小学柳梅校长的工作汇报,并实地考察了实验小学的书法教室和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实地查看和访谈及与各校校长交流了解到,我县的书法教学工作逐步走向常态化、专业化和规模化。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全县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推广普及书法教育,提高全县中小学生的书写水平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书法教育成为我县学校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

(一)明确书法课程目标

通过开设书法课程,使我县中小学生逐步感知祖国语言文字形体美的深刻内涵,了解书法的历史及相关文化知识,在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写字”要求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通过开设书法课程,促使教师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练就过硬的“三字”(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基本功,以自身高超的书写能力为学生示范,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促使学校营造书法艺术的良好氛围,利用书法教学活动的优势,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办学品牌。通过开设书法课程,为柳河县打造“书法之乡”活动奠定基础,培养人才。制定了不同年段钢笔字、毛笔字的书法学习目标。

(二)完善书法课程体系

根据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开发了一套“书法”教材。教材共分硬笔和软笔两部分,软笔书法14册,供3——9年级使用,硬笔书法18册,供1——9年级使用。1、2年级以练铅笔字为主;3——9年级钢笔字和毛笔字同步训练。

(三)强化书法课程管理

1、以“书法”教材为蓝本,开齐、开足、开好书法课程。做到有教师、有计划、有教材、有教案、有作业、有评价。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对有书法特长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

2、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和书法教科研工作,为开好书法课程提供有效保障。

学校挑选有书法特长的教师作为书法组组长,带头开展书法教学和教研工作。教育局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各校书法教师进行培训,教科研部门适时组织书法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师书法水平和授课能力,推动书法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保证了书法课程的教学质量。

3、学校把书法课纳入到教学常规管理之中。

制定了书法课程考核细则与考评方法,科学使用考评结果,督促、激励教师扎扎实实地开好书法课,杜绝课程流于形式。学校在重视学生规范书写的同时,注重了学生正确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指导与训练。从学前教育入手,从学前班抓起,只要动笔,就要强调坐姿和执笔。每个班级的前面张贴了正确的书写姿势图,为学生示范。

4、营造书法教育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书法活动。

学校把“书法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班队会、晨会、家长学校以及校刊、黑板报等宣传写好汉字的意义,介绍书体等书法常识,介绍历代书法名家、名作,推广古今书法名家及身边书法名人的练字经验等,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书法教育氛围。学校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让学生享受写字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1、写字与教学质量检测挂钩。

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即学校在组织每次教学质量测试时,要在语文试卷中设置5分,用于考察写字质量,其中1——3年级要把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列入考察之中,可占2分,写字质量占3分;第二个层面,期末考试时,进修学校设计的语文试卷中,也要有5分用来考察写字;第三个层面,即写字的质量与中考和小学质量检测的成绩挂钩。即中考时,在语文总分中额外加5分用来评价字的规范程度,全县小学质量抽测时,语文试卷的总分中,也有5分用来评价字的规范程度。

2、书法教育教学与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挂钩。

教育局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检查评价书法课程的开设情况与效果。评价结果计入各校校长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3、建立评比奖励机制。

每学年举办一次全县师生现场书法大赛,对优胜者进行表彰,并举办书法展览,展出优秀书法作品。

四、存在的问题

1、个别学生对书法课程所需书法工具准备不充分,有时发生丢笔、落墨的现象。

2、个别家长对孩子书法学习过程的不理解以及急功近利。有些家长将学生作品获奖作为书法学习的终极目标,给孩子和老师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使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

五、三点建议

1、学校统一购置笔墨纸砚。这样既保证了正常书法课所用的工具,使书法教师不必操心用具准备工作,同时统一购置书法用具,又可以减少浪费现象。

2、学校增设书法教室。学生们只要空手来到书法教室即可上课,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便利,使学生们学习书法更加轻松自如。

3、争取家长支持。调动广大家长的积极性,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积极与家长沟通,明确学习书法目的,避免功利与浮躁。督促并保证学生在家每天有一定的练笔时间,做到“天天练”。使学校、社会、家庭达成共识,形成“大家都来重视书法教学”的良好社会风尚。

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 篇三

一、数据统计

寄望方面:有43.2%的居村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孩子的思想建设、内心感受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

关注度方面:在校表现的关注占20.5%,能否自觉完成作业占19.5%,而关注品德表现及校园生活感受的只占13%。

对错犯错方面:能采取说服教育为主要方式的占57.3%,而采取“不理他”“关在家里”“罚站”等消极方法的有22.7%。

二、原因透析

1、理念失衡。

一方面期望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另一方面把才能局限于孩子的书本知识或成绩表现;

2、方式失策。

基于对孩子的期望,在面对孩子错误的时候,认为严厉、高压才会对孩子有更大的触动。

三、市民声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未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管我上班多么辛苦,我都会和我爱人轮流对孩子的作业每天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学习中的问题和错误。(会打孩子吗?)会,教育过程中肯定有时候对他的表现不满意而采取一些武力,但这也是为他好啊。”梁军如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却希望读小学的孩子会有更好的发展,考上好学校从而有个好工作。罗庆在回答记者关于对孩子的希望时也表达着相似的观点,“每次考试我都要求孩子要进到前五名,否则肯定会有些惩罚。”对于孩子的素质教育,许多居村家长对此并不理解,认为那是一种浪费时间的“玩耍”,还不如将书本的知识再好好学习。

四、专家评点

珠江少年杂志社主编苏颖:过于关注孩子成绩表现,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中国父母最爱孩子,但这种爱很多时候都只表现在给予孩子好的生活物质,忽略了孩子道德品质上的培养,以及情感的交流。还有,大多家长都只把孩子看成是自家所有物,无论自家孩子多优秀,都觉得比不上别家孩子。孩子要长大,长大后就成为一个社会人,要服务于社会,要是家长能把孩子放到社会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走出家门,多接触社会,这样的教育方式或许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

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篇四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调查方法

全面推行新课程和教学,于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次调查采用采访法。通过采访,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教学问题

在我们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71%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6.4%。由此看来,教育已经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重视。孩子们是渴望拥有知识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开拓视野,知识可以让他们进一步的高升,知识可以让他们增长见识。当然,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没有技术,人才也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没有人才,技术只能等待有人来驾驽。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以至于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愿意留在家乡建设家乡,为家乡人们过上幸福生活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学内容有些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在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师很不满;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尤其是小学从三年级开英语课,但很多小学校里英语老师数量太少,导致老师工作量太大,出现了“一人多课”的现象。一些老师竟教全校学生的英语,可见工作量之大!由此导致教师不能安心工作。农村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许多无心从教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跳槽:包括彻底调离教育系统或由村级学校向县、乡级学校转移。跳槽教师多为农村中的佼佼者,这部分人员的离去无疑会降低 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

2)厌教:部分学校常规工作管理落实不利,教师敬业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责任心淡化,不愿钻研教材,对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动丝毫不感兴趣。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见异思迁。

另外,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很多骨干教师不愿意呆在农村,调至乡镇或县一级教育机构,这是因为农村的教学条件比较差;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见异思迁。

3、学生问题

通过和学生们的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小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这方面的原因不能排除心理发展的因素,小学生的学习是无意识的,缺乏主动性,需要家长及其老师的监督指导才行。据调查,76%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这就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就学生资源而言,学生基本上出了课本教材没有课外书可供阅读,学校里也因自身经济、书目价格太高等原因无法大量购进阅读书目供学生阅读,这就导致阅读视野很窄。

4、家庭问题

在西部农村,父母为了维持家庭这种开支,相当一部分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由于隔代的关系,爷爷奶奶们大都很宠孙子孙女,对他们溺爱有加,这对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形成都极为不利。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较为普遍的现象是现在的孩子大都很调皮,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他们,任他们由着性子来,一位有一个6岁小孙子的老人说:“没办法,爸爸妈妈没在家,我们根本管不住他。”

还有大多数家长没有家教意识,他们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去,不要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人三曲的在地里刨食吃。

三、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

第二,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

第三,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

靖远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前景:充实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成果,提高质量,在保持两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和制度,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发展学前教育。重视儿童早期教育,重点发展学前教育,使绝大部分乡村儿童都能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情况。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一些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达到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小说的讲解却与此相反,多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电视、电影的片段,让学生从中去领会故事的情节,去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这也说明了老师们能因材施教。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总是很活跃。他们备课时不限于教参、优秀教案等书,能够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发挥,这在我实习期间听不同的老师讲课时感受最深。有一个老师讲授一篇很枯燥的文言文时,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甲骨文字,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好奇,激发了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好地记住了难懂的字词。他的语言也十分的幽默,还不时地做一些动作,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情况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教育实习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特别是理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能力是很受人欢迎的。

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为了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最近,我们在杭州市余杭区农调队、金华市农调队和龙泉市农调队的协助下,就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在规范收费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杜绝违规收费还任重道远;农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义务教育的费用负担比较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还比较低;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困难还比较多。

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篇五

一、调查研究背景

某些乡镇学校教育出现极度懒散现象,学生受到的教育质量大大折扣,尤其是化学学习。对于初三学生来讲,化学内容繁琐而且很难理解,初三化学的教育质量、教育态度都在走下坡路,很让人担忧。而且,初三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处于入门阶段,化学教育尤其重要。

二、调查分析的方法和范围

为了充分体现主观性,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方法。问卷以客观型题型为主,便于被调查者填答。对山西省神池县义井镇中学初三两个不同层次的班级学生进行了化学教育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化学教育现状问卷调查》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3份。

本次调查涉及三大部分的内容: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学生如何学习化学以及对学好化学的信心。其中我把如何学习化学分为三个部分:理论课学习现状,实验课学习现状以及平时学习方法。通过这几部分对现今初三化学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初三学生对化学的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信心,从而更进一步的了解初中化学教育的现状,更进一步的改变教学模式,适应初学者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做到教师辅导、学生主导的素质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该调查总共有25道题,其中24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24道客观题中,有4道是关于学生学习化学主动性的问题,2道是关于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的问题,其余的就是学生如何学习化学,其中5-9是理论课堂的现状,10-13是关于实验课堂的现状,14-22是化学的学习方法。下面我也将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讲述调查分析及评价。

三、调查分析与评价

(一)提高学习化学主动性将是教育者长期坚持并且要长期执行的教育任务。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并且现在的初中化学教育的任务与内容大大缩减了,但是本次调查,却出现了不同的发展状况与趋势。调查结果显示有54%的人比较喜欢并愿意主动学习化学,而有45%的人不主动学习,1%的人不喜欢化学。调查表示有大多数的人还是热衷于化学这一新型的学科,有极大部分的学生不太喜欢化学,有极少数的学生讨厌化学。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镇上的教学设施的不完整,不齐全,不完全开放,这是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的客观原因之一。在一些地区,尤其镇区地带,非重点学校的化学设施还是有待改善的,特别是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是吸引学生好奇心与兴趣的关键,当实验室不存在时,同学们面对烦躁而又未知的新事物,自然会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学习化学就自然而然的没有了主动性。

2、教师水平有待提高与改善。教师的教学课堂技巧给予同学第一次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教师尽量提升自我素质,用知识与科技包装自己,赢得大部分学生的喜爱,这样才能够将化学教好,为学生主动学习化学提供了主观条件。

3、学生的主观因素。学生的主观因素导致对化学的喜恶,这一点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这也导致了极少数人不喜欢化学,乃至理科。

这一现象表明了化学学习状况的挫折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化学教育要着手三步走:第一,从更本上讲,改善化学教学现状,提高化学教育质量,就要坚持改善和完善学校化学教育设施,提高学校教育文化。第二,从教育者来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是提高教育者教学技能的条件与效果。当学生学生不愿意自主学习化学,那么教育者就不得不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学习较为基础的知识,而且严重影响学习化学的教学质量。此二者是辩证统一于化学教育建设中。第三,学生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初三的学生,对未知的事情产生了兴趣还有恐惧,太多的繁琐的未知事物让同学去有理由的构想,太多的构想会刺激学生的'大脑与心理,随即产生厌学的现象。为了预防学生不良的心理的产生,我们要倡导健康心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面对化学,学习化学,从而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二)学习化学的信心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因素。

没有学习好化学的信心,就没办法真正的学习好化学。没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就没有决心去做好自己的任务,同时达不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因此,初中生应当树立高尚理想,满怀信心去面对化学,面对新事物。

(三)初三化学学习现状

1、理论课堂的现状

据第5题教学方式的调查统计,有23.5%学生喜欢老师直接讲授,65.5%学生喜欢启发式教学,而11%的学生喜欢探究式。据第6题在上课注意情况的调查统计,非常集中的占10.5%,一般的有87.5%,不太集中的占有2%。据第7题对教师课堂提问,学生积极反应的程度的调查统计,有17%的能够积极思考,有67%的人有时思考,而有16%的人偶尔会思考。据第8题学习时与老师较多交流的程度的调查统计,13%人与老师有较多的交流,45%人只有一般,42%人与师生交流较差。据第9题当你的看法与教材和老师不符时情况的调查统计,提出异议的有24%偶尔的占多数,有57%,而有19%人不能够提出异议。

由以上得出该调查对象的总体还是处于中间状态的,比较喜欢的是启发式教学,上课一般集中精神听课,对老师的提问,同学们会思考,而与教师交流的程度的,就有待于提高了。这与教师的教育方式与学校的管理制度有关的。教师的教育是学生学习各个表现的直接指导。学校的管理模式,是学生上课表现的间接2

领导者。管理模式影响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与学校风气,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也在慢慢形成该班级的风气,影响到学生上课的各种体现。

我们应当从以下方面解决此问题:第一,改变学校教育管理方式,把教育管理模式改为积极向上的学校管理模式。消极的管理模式,太过严肃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教育,即使在初中教育中,尤其是化学教育,这种方式能够完全打消掉学生学习新事物的积极心态,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比较积极向上的教育模式,创造自己合理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第二,改变化学教师教学模式,尤其是化学教师。化学教师是为学生提供化学知识,起到开门指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提升自我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多开积极向上的班会,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多思考,多问问题,多主动回答问题。

2、实验课堂的现状

据第10题对化学实验的态度的调查统计,有10%的学生喜欢并想尝试化学实验,有45%的学生喜欢但害怕操作,有40%的学生一般但不至于反感,5%的学生不喜欢切害怕受伤。只要教师能够多开积极向上班会,扩开学生视野,增添学生信心,就可以改善这一情况。

据第11题做化学实验时的做法的调查统计,仅有4%的学生观察记录,及时总结思考,56%的学生观察现象,记下他人总结,有40%的学生只看现象,不关心总结。同学们都观察现象了,对新奇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心,但缺少总结。教师们应当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让同学们发现现象,通过现象总结其本质。

据第12题平时上实验课你和你的搭档如何分工的调查统计,10%的同学愿意两个人相互协作,有45%的学生喜欢照搭档说的做,有20%的学生喜欢叫搭档按我说的做,25%的学生大多是搭档在操作。说明学生实验课时的合作方式多种多样,最好的一种就是两个人协作,但却占最少数,教师应当鼓励两个同学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据第13题对化学实验中产生某些现象与书本不一致情况的调查统计,10%的尽可能提出可能产生的原因,有67%的学生去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23%等待老师的解释。学生主动实验的情况不是太乐观,学生都是问老师或者等待老师的解释,不会主动的提出可能产生的原因。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学生的自我不愿意学习的主观因素,也可能是教师的生搬硬套,直接让学生知道并记住,缺乏教师的指导作用。为了解决此问题,教师应当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式,接受新潮知识,活化自己的思维;学生应当打破传统,改变学习方法,努力的去有根据的思考,增强个人创新能力,走符合大趋势的现代化特色文化道路。学校应当深化体制改革,增加实验器材,为同学提供丰富的实验器材与药品,为同学大开方便之门,让真正有能力的学生,自我做实验,提高其在实验方面的创新能力。

3、学习方法

据第14题你最喜欢的学习方法的调查统计,学生靠老师传播的竟然达到了63.5%,课后继续探索占16.5%,自学占20%。学生学习的来源主要是教师的传播与课后自我预习,合作学习的却很少,原因主要在于考试的压力下,学生没有时间合作学习。

据19题在化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学生解决途径的调查统计,89%的同学都会采取与同学讨论或查书后,不懂再问老师,11%的是马上问老师直到懂为止。由此可见,同学在学习化学面临问题时,都知道讨论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表现,需要大力发扬。

据第20题在化学学习中何时查漏补缺的调查统计,仅13%的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能及时复习总结,有67%的同学在临考前查漏补缺,而有15%的学生遇到难题才想到看书总结,5%的人则从未复习总结和查漏补缺。这一现象表明,学生学习到新知识后及时复习的总结占少数,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在临考前查漏补缺,临时抱佛脚。表明学生自主复习总结的意识不强,动力不充足,学习方法的掌握不是太充分,有待提高。

学生在学习方法这一方面来看,主要依靠教师,缺乏自主性;主要凭借书本,缺少提问性;缺少复习总结,具有盲目性。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从学生个体,多与学生聊天交流,了解其缺失的地方;第二,从教育工作者上入手,改变教学方式,活化课堂;第三,从学校的管理方式入手,转变管理模式,建立和谐校园。

四、调查小结及建议

此次调查,从学生中获取了不少他们化学学习现状,应该说较为成功。调查对象能够对问题认真思考之后,如实填写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调查结果主要反应了以下几个问题:

1、学习化学大部分比较有兴趣,但主动性有待提高;

2、学习化学的信心不足;

3、学习化学的方法落后传统,需要转变。

从以上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搞好化学教学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不但要从学生的思想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注重课堂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动性。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对化学“喜爱”的火花,增强学习动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3、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形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课堂,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鼓励创新。为此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

5、加强化学实验与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化学实验是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感性认识最为有效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等能力的有效方法,还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动机的途径。

6、改变学校管理模式,建立合适学生的管理方式,人性化管理,多展开心理活动,调解乏味知识传播,构建和谐校园。

教育调研报告 篇六

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各项涉农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全国各地贫民百姓得到了实惠,基本生活有所改善,全县贫困人口享受农村低保人数发展迅速。

据调查了解,目前,乡村已享受农村低保人数达1563人,其中老年人219人,学生104人,残疾人296人,贫困老党员。21人,其他人员944人。享受农村低保人数占该村总农业人口的56%。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的社会稳定。

(一)建立农村低保公示制度。在申请审批享受农村低保户过程中,村委会主要做到了几方面工作:

一是严格农村低保申请审批制度。村委会及时成立由村支书、主任、副主任、村民小组组长组成的工作组,通过调查了解家庭人口基本情况及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做好调查摸底、政策宣传、对象产生、低保金发放等各个环节工作。

二是及时传达省、州、县农村低保有关政策,通报全村农村低保人数及相关工作情况,共同分析研究当前村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严格按照《云南省农村低保实施办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办法和、细则,村委会加强对低保制度的落实,本着“本人申请、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组审定上报、张榜公示、政府审核、民政审批”的农村低保工作方式,认真做好该村农村低保工作,形成了农村低保工作责任制度。

(二)加强低保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自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村加强农村低保政策宣传,坚持舆论先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村干部通过办宣传栏、贴标语、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把实施农村低保工作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工作程序、资金发放和管理等讲明讲透,做到农村低保政策家喻户晓。

据了解,村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专项宣传农村低保相关政策,召开了2次会议,重点动员青年群众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参加会议人数达1593人次,印发宣传涉农惠农政策资料500余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坚持原则,规范低保工作程序。按照县民政局及低保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村坚持动态管理、区别对待、分类施保的原则,合理确定农村低保对象范围,以户为单位,深入调查了解家庭收入,认真核定家庭收入,严格审核审批程序。

对符合享受的对象,在本村范围内进行为期7天的张榜公示,公示后无重大异议的,由村委会造册登记并报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乡政府提出审核意见并张榜公示后报县民政局审批,县民政局审批同意后,经所在村委会再次向社会张榜公示。

确认无重大异议的,发给由省民政厅统一印制的《云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后方可领取农村低保金。在低保金发放过程中,乡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组到村委会进行集中发放,这样,确保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保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6篇教育调研报告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教育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