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9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在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人教新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先复习组中值的定义,在七年级下教材P72中已经介绍过组中值定义。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P141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四、课堂引入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1)、请同学读P140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五、随堂练习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所用时间t(分钟)人数

0<t≤10 p="" 4

0<≤ 6

20<t≤20 p="" 14

30<t≤40 p="" 13

40<t≤50 p="" 9

50<t≤60 p="" 4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2、某班4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

请计算该班学生平均身高

答案1.(1).15. (2)28. 2. 165

六、课后练习:

1、某公司有15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

部门A B C D E F G

人数1 1 2 4 2 2 5

每人创得利润20 5 2.5 2 1.5 1.5 1.2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2、下表是截至到2002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

年龄频数

28≤X<30 4

30≤X<32 3

32≤X<34 8

34≤X<36 7

36≤X<38 9

38≤X<40 11

40≤X<42 2

3、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数。

答案:1.约2.95万元2.约29岁3.60.54分贝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二

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1。1平面上点的坐标

第1课时平面上点的坐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序实数对的概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横轴、纵轴、原点等。

2。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能写出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一点的坐标。已知点的坐标,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

3。能在方格纸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现实生活中表示物体位置的例子,理解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2。学会用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入有序实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与数学的发展之间有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点。

【难点】

理解坐标系中的坐标与坐标轴上的数字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如果让你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你会怎么说?

生甲:我在第3排第5个座位。

生乙:我在第4行第7列。

师:很好!我们买的电影票上写着几排几号,是对应某一个座位,也就是这个座位可以用排号和列号两个数字确定下来。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在以上几个问题中,我们根据一个物体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数量来表示这个物体

的位置,这两个数量我们可以用一个实数对来表示,但是,如果(5,3)表示5排3号的话,那么(3,5)表示什么呢?

生:3排5号。

师:对,它们对应的不是同一个位置,所以要求表示物体位置的这个实数对是有序的。谁来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呢?

生:用一个有序的实数对来表示。

师:对。我们学过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有序实数对是不是也可以和一个点对应起来呢?

生:可以。

教师在黑板上作图:

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

正方向;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交点为原点。这样就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个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师: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实数对来表示了。现在请大家自己动手画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指正学生易犯的错误。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如图,由点P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3,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5,我们就说P点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5,我们把横坐标写在前,纵坐标写在后,(3,5)就是点P的坐标。在x轴上的点,过这点向y轴作垂线,对应的坐标是0,所以它的纵坐标就是0;在y轴上的点,过这点向x轴作垂线,对应的坐标是0,所以它的横坐标就是0;原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0,即原点的坐标是(0,0)。

教师多媒体出示:

师:如图,请同学们写出A、B、C、D这四点的坐标。

生甲:A点的坐标是(—5,4)。

生乙:B点的坐标是(—3,—2)。

生丙:C点的坐标是(4,0)。

生丁:D点的坐标是(0,—6)。

师:很好!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写出点的坐标,如果已知一点的坐标为(3,—2),怎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到这个点呢?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在x轴上找出横坐标是3的点,过这一点向x轴作垂线,横坐标是3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在y轴上找出纵坐标是—2的点,过这一点向y轴作垂线,纵坐标是—2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这两条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既满足横坐标为3,又满足纵坐标为—2,所以这就是坐标为(3,—2)的点。下面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中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描出A(2,—4),B(0,5),C(—2,—3),D(—5,6)这几个点。

学生动手作图,教师巡视指导。

三、深入探究,层层推进

师:两个坐标轴把坐标平面划分为四个区域,从x轴正半轴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把这四个区域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注意:坐标轴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在同一象限内的点,它们的横坐标的符号一样吗?纵坐标的符号一样吗?

生:都一样。

师:对,由作垂线求坐标的过程,我们知道第一象限内的点的横坐标的符号为+,纵坐标的符号也为+。你能说出其他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吗?

生:能。第二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第三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第四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

师:很好!我们知道了一点所在的象限,就能知道它的坐标的符号。同样的,我们由点的坐标也能知道它所在的象限。一点的坐标的符号为(—,+),你能判断这点是在哪个象限吗?

生:能,在第二象限。

四、练习新知

师:现在我给出几个点,你们判断一下它们分别在哪个象限。

教师写出四个点的坐标:A(—5,—4),B(3,—1),C(0,4),D(5,0)。

生甲:A点在第三象限。

生乙:B点在第四象限。

生丙:C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它在y轴上。

生丁:D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它在x轴上。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在方格纸上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上面描出这些点。

学生作图,教师巡视,并予以指导。

五、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生:认识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会写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描点,知道了四个象限以及四个象限内点的符号特征。

教师补充完善。

教学反思

物体位置的说法和表述物体的位置等问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但可能没有想到这些问题与数学的联系。教师在这节课上引导学生去想到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让学生参与到探索获取新知的活动中,主动学习思考,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实例与坐标的联系感受坐标的实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2课时平面上点的坐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认识坐标系中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平面上的点连接成的图形,形成二维平面图形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通过二维坐标来描述图形顶点,从而描述图形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平面上的点连接成的图形,计算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难点】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也学习了已知点的坐标,怎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这个点表示出来。下面请大家在方格纸上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在上面标出A(5,1),B(2,1),C(2,—3)这三个点。

学生作图。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个点用线段连接起来,看一下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生甲:三角形。

生乙:直角三角形。

师: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生:能。

教师挑一名学生:你是怎样算的呢?

生:AB的长是5—2=3,BC的长是1—(—3)=4,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是×3×4=6。

师:很好!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大家再描出四个点:A(—1,2),B(—2,—1),C(2,—1),D(3,2),并将它们依次连接起来看看形成的是什么

图形?

学生完成操作后回答: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计算它的面积吗?

生:能。

教师挑一名学生:你是怎么计算的呢?

生:以BC为底,A到BC的垂线段AE为高,BC的长为4,AE的长为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4×3=12。师:很好!刚才是已知点,我们将它们顺次连接形成图形,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连接成的图形:

教师多媒体出示下图:

人教新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方差公式:S = [( - ) +( - ) +…+( - )]比较复杂,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公式都会有一定困难,以致应用时常常出现计算的错误,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安排了几个环节,将难点化解。

(1)首先应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方差和方差公式,目的不明确学生很难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举几个生活中的小例子,不如选择仪仗队队员、选择运动员、选择质量稳定的电器等。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判断经常要去了解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仅仅知道平均数是不够的。

(2)波动性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第一环节中点明了为什么去了解数据的波动性,第二环节则主要使学生知道描述数据,波动性的方法。可以画折线图方法来反映这种波动大小,可是当波动大小区别不大时,仅用画折线图方法去描述恐怕不会准确,这自然希望可以出现一种数量来描述数据波动大小,这就引出方差产生的必要性。

(3)第三环节教师可以直接对方差公式作分析和解释,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平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完全平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平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平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25的讨论问题的意图: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为引入方差概念和方差计算公式作铺垫。

(3).介绍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画折线法。

(4).客观上反映了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求平均数或求极差等方法的局限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方差的意义和目的。

2.教材P154例1的设计意图:

(1).例1放在方差计算公式和利用方差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之后,不言而喻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对方差公式的掌握。

(2).例1的解题步骤也为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学生以后可以模仿例1的格式解决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引入:

除采用教材中的引例外,可以选择一些更时代气息、更有现实意义的引例。例如,通过学生观看2004年奥运会刘翔勇夺110米栏冠军的录像,进而引导教练员根据平时比赛成绩选择参赛队员这样的实际问题上,这样引入自然而又真实,学生也更感兴趣一些。

五。例题的分析:

教材P154例1在分析过程中应抓住以下几点:

1.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

2.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个统计量,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平均数,因为公式中需要平均值,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算步骤。

3.方差怎样去体现波动大小?

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复习巩固方差,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

六。随堂练习:

1.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2.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1 2 3 4 5

段巍13 14 13 12 13

金志强10 13 16 14 12

参考答案:1.(1)甲、乙两种农作物的苗平均高度相同;(2)甲整齐

2.段巍的成绩比金志强的成绩要稳定。

七。课后练习: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 S,所以确定去参加比赛。

3.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 )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4.小爽和小兵在10次百米跑步练习中成绩如表所示:(单位:秒)

小爽10.8 10.9 11.0 10.7 11.1 11.1 10.8 11.0 10.7 10.9

小兵10.9 10.9 10.8 10.8 11.0 10.9 10.8 11.1 10.9 10.8

如果根据这几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会选谁呢?

答案:1. 6 2. >、乙;3. =1.5、S =0.975、 =1. 5、S =0.425,乙机床性能好

4. =10.9、S =0.02;

=10.9、S =0.008

选择小兵参加比赛。

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四

第二环节:探索发现勾股定理

1.探究活动一

内容:投影显示如下地板砖示意图,引导学生从面积角度观察图形:

问:你能发现各图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何关系吗?

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发现:

结论1 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意图:从观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地板砖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对特殊情形的探究得到结论1,为探究活动二作铺垫。

效果:1.探究活动一让学生独立观察,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2.通过探索发现,让学生得到成功体验,激发进一步探究的热情和愿望。

2.探究活动二

内容:由结论1我们自然产生联想: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具有该性质呢?

(1)观察下面两幅图:

(2)填表:

A的面积

(单位面积) B的面积

(单位面积) C的面积

(单位面积)

左图

右图

(3)你是怎样得到正方形C的面积的?与同伴交流(学生可能会做出多种方法,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方法一:

如图1,将正方形C分割为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

方法二:

如图2,在正方形C外补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形成大正方形,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方法三:

如图3,正方形C中除去中间5个小正方形外,将周围部分适当拼接可成为正方形,如图3中两块红色(或两块绿色)部分可拼成一个小正方形,按此拼法。

(4)分析填表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归纳出:

结论2 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意图:探究活动二意在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探讨、归纳进一步发现一般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由于正方形C的面积计算是一个难点,为此设计了一个交流环节。

效果: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探究,在突破正方形C的面积计算这一难点后得出结论2.

3.议一议

内容:(1)你能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 , , 来表示上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

(3)分别以5厘米、12厘米为直角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2中发现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 ,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

数学小史:勾股定理是我国最早发现的,中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勾股定理”因此而得名(在西方文献中又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意图:议一议意在让学生在结论2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到勾股定理。

效果:1.让学生归纳表述结论,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作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难点: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难点是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突破的方法是通过复习分数的通分、约分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导出通分、约分的概念,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将分式变形。

三、练习题的意图分析

1.P7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

2.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

3.P11习题16.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

四、课堂引入

1、请同学们考虑:与相等吗?与相等吗?为什么?

2、说出与之间变形的过程,与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

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五、例题讲解

P7例2.填空:

[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

P11例3.约分:

[分析]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P11例4.通分:

[分析]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数学八年级上册优秀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2过程与方法: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求商的近似数与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教学工具

ppt、题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 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按照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出示题目。)

2.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值。(PPT课件出示题目。)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83×0.9;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7×0.56。

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在小数除法中,常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商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2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教学教材第32页例6。

爸爸给王鹏买了一筒羽毛球,一筒是12个,这筒羽毛球19.4元,每个大约多少钱?

19.4÷12 ≈ 1.62(元)

答:每个大约1.62元。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自主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2)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还除不尽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价钱时,通常只精确到“分”,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①学生回答后,修改自己的计算过程,得到19.4÷12≈1.62(元)。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三位小数,再将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3)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精确到“角”,又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一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二位小数,再将第二位小数“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4)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①通过上面的两次计算,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数?

②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5)介绍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时,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可以不用再继续除,只要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

①如果余数小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小于5,直接舍去;(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角”的计算过程。)

②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等于或大于5,要在已求得的商 的末一位上加1。(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分”的计算过程。)

2.对比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1)对比求“1.07×0.56”的积的近似数与求“19.4÷12”的商的近似数,想一想,它们在求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2)思考: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交流、概括。(PPT课件演示。)

①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②不同点:求商的近似数时,只要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了;而求积的近似数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后再取近似数。

3 巩固应用,内化方法

1.计算下面各题。

保留一位小数:4.8÷2.3≈ 2.1

保留两位小数:1.55÷3.9≈ 0.40

保留整数: 14.6÷3.4≈ 4

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集体订正,着重让学生明确每一小题除到第几位小数,然后怎么取近似数。

2、选择。

(1)37.3÷2.7的商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C )。

A、13.82 B、13.80 C、13.81

(2)23.5÷0.91的商( B )23.5。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3、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3题。

①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组织学生交流、比较取近似值的各种方法,看哪种方法既快捷又简便。明确从全局出发只列一个竖式,看最多保留三位小数,就先直接除到第四位小数,然后再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地进行保留,这样既简便又不易出错。

4、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 )

(2)求商的近似数时,精确到百分位,就必须除到万分位。( × )

(3)求商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一样,必须先求出准确数。( ×)

5、一支铺路队正在铺一段公路。上午工作3.5小时,铺了164.9 m;下午工作4.5小时,铺了206.7 m。是上午铺路的速度快,还是下午铺路的速度快?

①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说一说要想知道“是上午铺路的速度快,还是下午铺的速度快”,该怎么办?(要分别计算出上午和下午铺路的速度,并比较大小。)

②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保留不同小数位数的取值情况。

③组织学生交流各种不同保留小数位数的情况,体会只要能比较出速度的快慢,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少越简单,明确取近似值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精确度,灵活选择保留的位数。

上午铺路速度:164.9÷3.5≈47.1(m)

下午铺路速度:206.7÷4.5≈45.9(m)

47.1>45.9

答:上午铺路的速度快。

6、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4题。

(1)蜘蛛的爬行速度大约是蜗牛的几倍?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①引导学生审题,并让学生明白当题目中没有明确保留小数位数的要求时,一般要保留两位小数。

②引导学生自觉、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将“1.9÷0.045”转化为“3.8÷0.09”),并完成第(1)问。

③完成第(2)问: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一般要除到被保留位数的下一位;也可以除到被保留的位数后,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余数超过或等于除数的一半时,可直接向前一位进一,取商的近似值;如果余数不到除数的一半,则直接保留。)取商的近似值。

板书

商的近似数

爸爸为小明买了一桶羽毛球,一共12只,花了19.4元,每个多少元?

19.4÷12=1.6166666666667……(元)

1.看——需要保留几位小数或整数。 保留两位小数:1.62

2.除——除到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 保留一位小数:1.6

3.取——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19.4÷12≈1.6(元)

答:每个约1.6元?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2. 弄清三角形按角的分类, 会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通过对三角形分类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分类的基本思想,并会用方程思想去解决一些图形中求角的问题。

4.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

5. 通过对定理及推论的分析与讨论,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联系与转化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互动式,谈话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自然引入

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发现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

问题1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我们已经明确了,而且利用上述关系解决了一些几何问题,那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何关系呢?

问题2 你能用几何推理来论证得到的关系吗?

对于问题1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小学学过的),问题2学生会感到困难,因为这个证明需添加辅助线,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辅助线 ”。教师可以趁机告诉学生这节课将要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板书课题)

新课引入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本节课从旧知识切入,特别是从知识体系考虑引入,“学习了三角形边的关系,自然想到三角形角的关系怎样呢?”使学生感觉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自然合理。

2、设问质疑,探究尝试

(1)求证: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让学生剪一个三角形,并把它的三个内角分别剪下来,再拼成一个平面图形。这里教师设计了电脑动画显示具体情景。然后,围绕问题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进行学法指导。

问题1 观察: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 什么角?

问题2 此实验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转化为一个平角)

问题3 由图中AB与CD的关系,启发我们画一条什么样的线,作为解决问题的桥梁?

其中问题2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对于问题3学生经过思考会画出此线的。这里教师要重点讲解“辅助线”的有关知识。比如:为什么要画这条线?画这条线有什么作用?要让学生知道“辅助线”是以后解决几何问题有力的工具。它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条件;恰当转化条件;恰当转化结论;充分提示题目中各元素间的一些不明显的关系,达到化难为易解决问题的目的。

(2)通过类比“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按角怎样分类呢?

学生回答后,电脑显示图表。

(3)三角形中三个内角之和为定值 ,那么对三角形的其它角还有哪些特殊的关系呢?

问题1 直角三角形中,直角与其它两个锐角有何关系?

问题2 三角形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有何关系?

问题3 三角形一个外角与其中的一个不相邻内角有何关系?

其中问题1学生很容易得出,提出问题2之后,先给出三角形外角的定义,然后让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并书写证明过程。

这样安排的目的有三点:第一,理解定理之后的延伸――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模仿定理的证明书写格式,加强学生书写能力。第三,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三角形三个内角关系的定理及推论

通过上面四个例题的分析与讨论,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与提高,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练习、讲评等教学环节中,形成师生之间的、学生之间的“双向反馈”是很重要的。

4、变式训练,巩固提高

根据例4 的度数的求法,思考如下问题:

(3)如图5,过D点画AB的平行线MN,与AC、BC交于点M、N,则 的度数多少?

(4)当MN绕着点D旋转过程中, 会有怎样的变化?

提示:变化1 当直线MN与AC、BC的交点仍在线段AC、BC上时, =

变化2 当直线MN与AC的交点在线段AC上,与BC的交点在BC的延长线上时,

变化3 当直线MN与AC的交点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与BC的交点在线段BC上时, =

变化4当直线MN与AC、BC的交点在C点时, =

经过这样的变式、发展、学习,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也使学生体验了数学的运动变化观,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

5、小结

通过设置问题:“本节在知识方面以及在思想方法方面你有怎样的收获?”师生以谈话交流的形式进行小结。强调学生注意:辅助线的作用及运用定理及推论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条件与结论的关系。

6、布置作业

a、书面作业P43#3

b、上交作业P42#16、17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图案最常见的构图方式:轴对称、平移、旋转……,理解简单图案设计的意图。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设计出简单的图案。

2、能力目标:经历收集、欣赏、分析、操作和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情感体验点:经历对典型图案设计意图的分析,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重点与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及它们的组合进行的图案设计。

难点:分析典型图案的设计意图。

疑点:在设计的图案中清晰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意图

教具学具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图案、图标的剪贴、临摹以及。多种常见的图案及其形成过程的动画演示。

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在优美的音乐中,逐个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典型图案,并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每种图案标志的对象。(展示课本图3—23)

明确在欣赏了图案后,简单地复习平移、旋转的概念,为下面图案的设计作好理论准备。对教材给出的六个图案通过观察、分析进行议论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图案的设计中常常运用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为学生自己设计图案指明方向。其中图(1)、(2)、(3)、(4)、(5)、(6)都可以通过旋转适合角度形成(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每个旋转的角度和旋转的次数及旋转中心的位置),另外图(2)、(3)、(5)也可以通过轴对称变换形成(可以让学生指出对轴对称及对称轴的条数),而图(2)可以通过平移形成。

2、课本

1 欣赏课本75页图3—24的图案,并分析这个图案形成过程。

评注:图案是密铺图案的代表,旨在通过对典型图案的分析欣赏,使学生逐步能够进行图案设计,同时了解轴对称、平移、旋转变换是图案制作的。基本手段。例题解答的关键是确定“基本图案”,然后再运用平移、旋转关系加以说明,注意旋转中心可以为图形上某一特征的点。

评注:可以取其中的任何一个为基本图案,然后通过变换得到。而且变化方式也可以是:左下角的图案通过轴对称变换得到左上图和右下图。

(二)课内练习

(1) 以小组为单位,由每组指定一个同学展示该组搜集得到的图案,并在全班交流。

(2) 利用下面提供的基本图形,用平移、旋转、轴对称、中心对称等方法进行图案设计,并简要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三)议一议

生活中还有那些图案用到了平移或旋转?分析其中的一个,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四)课时小结

本课时的重点是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是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这些变换设计出一些简单的图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图案的设计又增加了哪些新的认识?(可以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多种方法来设计,而且设计的图案要能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再就是图案的设计一定要新颖,独特,这样才能使人过目不忘,达到标志的效果。)

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九

第三环节: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内容:

例题 如图所示,一棵大树在一次强烈台风中于离地面10m处折断倒下,树顶落在离树根24m处。 大树在折断之前高多少?

(教师板演解题过程)

练习:

1.基础巩固练习:

求下列图形中未知正方形的面积或未知边的长度(口答):

2.生活中的应用:

小明妈妈买了一部29 in(74 cm)的电视机。 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 cm长和46 cm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意图:练习第1题是勾股定理的直接运用,意在巩固基础知识。

效果:例题和练习第2题是实际应用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意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

教师提问:

1.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思想方法?

2.对这些内容你有什么体会?与同伴进行交流。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

1.知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 , ,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 .

2.方法:(1) 观察—探索—猜想—验证—归纳—应用;

(2)“割、补、拼、接”法。

3.思想:(1) 特殊—一般—特殊;

(2) 数形结合思想。

意图: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可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效果:通过畅谈收获和体会,意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增强不断反思总结的意识。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内容:布置作业:1.教科书习题1.1.

2.观察下图,探究图中三角形的三边长是否满足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9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