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当好一个教育者,怎么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学习呢?我想这是任何一个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下面快回答为大家整理了15篇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教育教学文章。
论国语教育散文 篇一
论国语教育散文
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北平各报有中央社讯一节: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主任委员魏建功,就三十馀年来国语教育推行情形,对记者谈:民国二年蔡元培任教育总长,鉴于新文化运动语体文亟须提倡,即开始组织国语推行机构。国语之推行,实际甚为简单,而教育行政负责者不予协助,以致困难重重,国语推行运动似已呈藕断丝连之态。实则国语推行,即在厉行注音符号。赞助有力之国语推行运动者,多为文学方面人物。
我国尚无专门从事语文办理国语教育者。现在国语推行人士皆在四十岁以上,后继者寥寥。政府应切实注意之,否则台湾之国语推行,今后十年的工作干部就成问题。
魏先生这一节简短的谈话,充分的叙述了冷落的国语推行的现状。
魏先生说的三十年来的国语教育,是专就民国成立以来说的。若是追溯渊源应该从清末说起。那时的字母运动和白话运动是民国以来国语运动的摇篮。那时的目标是开通民智。字母运动是用拼音字母替代汉字,让一般不识字的民众容易学,容易用。白话运动是编印白话书报给一般识得一些汉字的民众看,让他们得到一些新的知识。前者是清除文盲,后者专开通民智,自然,清除文盲也为的开通民智,那时也印行了好些字母拼音的读物。这两种运动都以一般未受教育或受过很少教育的民众为对象,字母和白话都只是为他们的方便,并非根本的改革文字。那时所谓上等人还是用着汉字和文言,认为当然。再说这两种运动都不曾强调读音的统一;他们注重的只是识字和阅读。
民国以来的国语运动可大大的不同。他们首先注重国音的统一,制出了注音字母,现在改称“注音符号”,后来又将北平话定为标准语。新文学运动接着“五四”运动,这才强调国语体文,将小学和初中的国文科改为国语科。后来又有废除汉字运动,又制出了国语罗马字,就是注音符号第二式,现在改称“译音符号”。注音字母和国语罗马字,标准语,国语科,都是教育部定的。究竟是民国了,这种国语运动不再分别上等人和下层民众,总算国民待遇,一视同仁。三十年来语体文的发展蒸蒸日上,成绩最好。魏先生说“赞助有力之国语推行运动者,多为文学方面人物”,大概就是偏重语体文的成绩一项而言。其次是注音符号第一式的施用,也在相当的进展。早年有过一个国语讲习所,讲习的主要就是北平话和注音字母。这字母也曾用来印过《国音字典》、《字汇》和一些书报。抗战前并已有了注音汉字和注音汉字印的小学教科书。抗战后印刷条件艰难,注音汉字的教科书办不到了,但还有注音小报在后方继续的苦撑着。
《国音字典》、《国音常用字汇》以及别的字典里除用第一式符号外,兼用第二式注音。但是第二式制定得晚,又不能配合汉字的形体,所以施用的机会少得多。加上带有政治性的拉丁化或新文字运动,使教育当局有了戒心,他们只将这第二式干搁着,后来才改为“译音符号”,限于译音用;注音字母也早改为“符号”,专作注音用。这些都是表示反对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一方面拉丁化运动者,却称国语罗马字和注音字母所表示的国语为“官僚国语”。本来定一个地方的话为标准语,反对的。就不少;他们主张以普通话为标准语。第一次的《国音字典》里的国音就是照这个标准定的。后来才改用北平话,以为这才是自然的标准,不是勉强凑合的普通话。改定以后反对的还是很多。江浙人总说国语没有入声,那几个卷舌音也徒然教孩子们吃苦头。抗战后到了西南,西南的中小学里教学注音符号的似乎极少。我曾参加过成都市小学教师暑期讲习会。讲过一回注音符号,听众似乎全不接头,并且毫无兴趣。这大概是注音符号还没有经教育当局推行到四川的原故。一方面西南官话跟北平也近些,说起来够清楚的,他们也不忙学国语。再说北平话定作标准语是在北平建都时代。首都改到南京以后,大家似乎忙着别的,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上。将来若注意到了,会不会像目下讨论建都问题这样热烈的争执呢?这是很难预测的。
我个人倒是赞成国语有一个自然的标准。自己是苏北人,却赞成将北平话作为标准语。一来因为北平是文化城,二来因为北平话的词汇差不多都写得出,三来因为北平话已经作为标准语多年,虽然还没有“俗成”,“约定”总算“约定”的了。标准语只是标准,“蓝青官话”也罢,“二八京腔”也罢,只要向着这个标准走就成。特别是孩子们向着这个标准走就成。以后交通应该越来越便利,孩子们听国语的机会多,学起来不会难。成人自然难些,但是有个自然的标准,总比那形形色色的或只在字典里而并不上口的普通话好捉摸些。就算是国音乡调,甚至乡音国调,也总可以帮助大家了解些。因此我赞成北平师范学院这回设国语专修科,多培植些“专门从事语文办理国语教育”的人才。这些人该能说纯粹的国语,还得有文学的修养,这才能成为活的自然的标准。他们将来散到各地去服务,标准语就更不难学习了。但是除此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该快些恢复注音汉字的教科书,如能多有注音汉字的书报更好。
废除汉字在日本还很困难,在中国恐怕更难。我所以主张先行施用注音汉字。联合国文教会议这回建议“全世界联合清除文盲”,我们的国语教育也该以清除文盲为首务。现在讲清除文盲,跟清末讲开通民智态度不同,但需要还是一样迫切,也许更迫切些。清除文盲要教他们容易识字,注音汉字该可以帮忙他们识字。说起识字,又来了一个问题,也在国语教育项下。标准语得有标准音,还得有标准字。这些年注意国民教育的人,有些在研究汉字的基本字汇。战前商务印书馆印行的庄泽宣先生编辑的《基本字汇》,综合九家研究的结果,共五千二百六十九字。
照最近陆殿扬先生发表的意见(《文讯》新六号,《关于字汇问题》),“宜以二千五百字为度”。这种基本字汇将常用的汉字统计出来,减轻学习的负担,自然很好。但是统计的时候不能只注意单字,还该注意单字合成的词汇,才能切用。有了这种基本字汇,还得注意字形的划一,这就是陆先生所谓标准字。
陆先生指出汉字形体的分歧和重复,妨害学习很大。这种分歧和重复如任其自然演变,就会越来越多,多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从前历代常要规定正体字,教人民遵用;应国家考试的如不遵用,就是犯规,往往因此不准参加考试。这倒不是妄作威福,而是为了公众的方便,也就是所谓“约定俗成”。记得魏建功先生在教育部召集的一个会议里曾经建议整理汉字形体,搜罗所有汉字的各种形体,编辑成书,同时定出各个汉字的通用形体,也就是标准字。但是这种大规模的工作,需要相当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一时不容易着手。也许还得先有些简易的办法来应急,这种得“专门从事语文”的人共同研究才成。还有,王了一先生也曾强调标准汉字,虽然他没有提出“标准字”这名称。陆先生是主张“整理国字,使之合理化,科学化,统一化,正确化,非从速厘订标准字不可”。有了标准字和基本字汇相辅而行,汉字的学习该比从前减少困难很多,清除文盲才可以加速的进展。同时还得根据标准字的基本字汇x辑国民读物,供一般应用。这种读物似乎不一定要用旧形式,只要浅近清楚就好。目下一般小店员和工人读报的已不少,报纸的文体大部分不是旧形式,他们也能够并且有兴趣的念下去。他们,尤其是年轻的,也愿意学些新花样,并不是一味恋着老古董的。
教育源于爱散文 篇二
教育源于爱散文
教育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却是一个施展爱的过程。我的弟弟年少时他很贪玩。我们从来不去管他。尊重他想玩就玩。曾经我以为学霸离他很遥远。可是我想错了,其实离他很近。我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可我知道最大的动力不是母亲口中的好好学习,而是母亲对他的爱。
有一天。弟弟想要拿一张母亲的照片在身边。我想也没想就打算把母亲在田间辛苦劳作的照片送给弟弟随身相伴。我问过母亲的意思,可是母亲说弟弟学习好是好的,我不想孩子那么累。而且田间劳作的照片。被同学看到了恐有不妥…于是我明白了对于母亲来说,学习好固然好,可是对弟弟的爱更重要。
其实我也一样,我对弟弟竟也是那般疼爱。总想给他最好的。那天下着雨,可是他要实验考试了,我很想为他做点什么。是我冒着雨在雨中去给他借到实验器材。我浑身都被淋湿了,可我依然觉得这样很值得。我脱下了自己的外套,把它挡在实验器材上。因为我可以淋雨而实验器材淋了雨之后会影响实验结果。
今天我本是很忙,下班回家。在家稍微放松之后,想起马上就要周末啦。弟弟来到我家。于是我感觉浑身充满了力气。我认真的打扫了房间。而且换了崭新的灯泡。总想给他创造一个最好的。学习环境。只要是他学习用到的。我什么都愿意付出。哪天我为了给他买资料。骑车一小时。然后走遍了这附近所有的书店。这一切。是一种支持,也是一种爱。
不想他压力大。从来不想把这些告诉他。因为我相信。他对我们的爱是一样的。不然?他就不会这般努力。所以我常常对他说,你是最棒的。因为我知道他努力了。
教育等于爱散文 篇三
教育等于爱散文
只要你爱你的孩子。你就能让你的孩子变得优秀与可爱。教育说来困难。其实一点也不。只要你爱自己的孩子,就会不厌其烦。何不把教育变做跟孩子交流的乐事呢?
在没有参合这些愿望:把幸福生活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被塑造成自身的样子,实现自己的理想,单纯的爱他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由于没有那些自私的愿望。你就避免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不良影响。你会衷心的希望孩子快乐幸福就好。
你就不会面对孩子的顶嘴而大发雷霆,而是去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你让他不开心了吗?他的思想被哪些不健康的环境侵害了?到那时如何将自己的威严耸立已不再是重点,因为你爱他。你不会对于孩子被老师训斥而呵责,而是去分析老师的训斥有没有伤害到他脆弱的心灵。会客观的思考老师的话几分有效果,几分有危害?他的。的错误应该怎样避免?怎样让他接受你让他改正的建议或想法?怎样让他忘记今日的阴影重新树立信心?因为你爱他,所以你会尽力给他制造一个绝对安全的到达健康的桥梁。面对孩子偶尔的贪玩你不会没完没了的说着读完书后的好处。因为你明白,如果不给他一个应得的快乐童年与活跃的生活氛围,他今后的生活不会多精彩。对于孩子的过错请不要发怒。他们需要发现错误的机会。小时候越调皮越爱捣蛋的小孩才会越聪明,人格才会越稳定。从现实来看,人是必须犯错的,越早越好。当然能够在犯错之前让他树立好的人格来稳定其行为固然更好。现在的教育很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人格的培养。很难做到正确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唯一让他们精神走向健康只有一条路,在缺乏指引的道路下,得靠自己走过去。错误的也罢做了才知道。所以孩子还是先犯点错误才好。因为从事实看来,大部分的孩子对于书本,老师或家长的灌输性道德培养,是没有多少效果的。
只要你有爱,你就能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有爱,他就会让家人以及朋友充满温暖。他的健康人格会指导他走向正确积极的道路上。他会爱上爱和真理,爱上创造和建设。他会学会保卫家园,保护家人和朋友。家庭会更和谐,你也会更幸福。这不就是你想要的吗?
教育备忘录散文 篇四
教育备忘录散文
在我们的眼里,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
这样的情形其实在我成为人父开始便渐渐走进我的生命,明天又是新的一周的开始,儿子早早就休息了,我去儿子屋子里取东西,打开灯,睡梦中的儿子猛然从被窝里爬起,手乱摸枕头边,定眼去看放在枕头边的闹钟。见此情状,我急忙就将儿子按下去,儿子又一次进入梦乡……
月色淡淡的,在初冬时节,就更加的清冷,淡淡的照射进屋子里,凝望着进入梦乡的儿子,不知道为何我纵然发现,一直以为还是天真烂漫的儿子不知何时已走进了人生青涩的年华,我的心隐隐的沉重起来!
人,总是要长大的,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然而,当面对渐渐长大的儿子,想到遥远,在这一刻,我的心突然有一种纠结涌上心头,思绪万千,心想,长大的儿子路在何方?长大的儿子梦在那边?当天真灿烂的年华被少年青涩取代之后,我们孩子以前的快乐还留着吗?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主要阶段,自从儿子在今年上初中,心里的沉重让孩子有所警觉,这不会成为孩子的负担吗?
我心里自问,但是却找不到一个答案,教育,真的不是一个几句话即可说明的话题,上初中以来,我发现,一向从不喜欢音乐的他,霎时便变成了一个音乐迷,他每每在闲暇时,就去听青春的歌曲,看到这个状况我就会教训他:儿子,你有这个功夫听音乐,不如看看书,写几个单词……
但是,对于我的话,儿子似乎开始躲我,甚至厌恶我说的话,难道真的是我说话的方式出问题吗?我检讨着自己,积极主动寻找留在心里的那份迷茫,为何一向不喜欢音乐的孩子而迷恋上音乐?对于这个话题其实说法有很多种,但是我主张这个说法:喜欢音乐的人,一定是心里寂寞!
是的,难道说,我儿子真的遇到了在成长之中,心灵深处的寂寞吗?
望子成龙,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对于刚上初中的儿子,我一样给予了极大的希望,于是,看到儿子闷闷听音乐的情形,心里就嘀咕,与其这样逼着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倒不如放手,倒不如给孩子创造宽松快乐一个成长的空间!话可以这样说,我相信,在儿子的成长道路上,我真的想让儿子如从前一样快乐的学习与生活,可是,事实上这在我对孩子的教育中真的是遇到了一道难解的题!
这样的境况,这样的心情,我想一些家长和我一样,会遇到,并经历过或正如我一样在经历着,然而,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并克服自己在教育中遇到的困顿呢?我不断地向心发问着!
暮色渐渐的暗下来,夜深人静,遥望窗外,眼前一片的漆黑,万家的夜灯如这冬夜里的火炉,温暖着追梦的人,我聆听着自己跳跃的心,深深的感到,自己就像是被白日遗弃的孩子,正在初冬的寒夜里跋涉着!
教育这是一个最重要的`话题,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向来主张要将亲情与教育分开的观点,试想,那些在教育中因为心疼子女,生怕自己子女受一点的苦,这样的宽恕看似合情合理,事实上我们早就成为了孩子向学习说不的妥协借口,我们的亲情在教育上成为孩子前进的帮凶,这样下去久而久之,可以说我们的心疼就变成了孩子在学习上的保护伞,如此就可能就会让我们的孩子在接受教育上遭受重创,因而在对待孩子的主张上我总是努力要求自己要永远站在知识的这边,让知识在社会发展中说服我们孩子的心,这样或许才会让我们的孩子在教育中偏离轨道!
教育就是让我们在成长中获得知识的时候,懂得做人的道理!不要拿分数来衡量教育的成败,相信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就会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树立起相信自己的信念,一个人的成功在哪里?我想就是那永不言败的精神,在孩子的成长中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就会省去许多心,可是谁能做到呀?
为人父亲十三个年头,在儿子成长的道路上,说实在的,我从未停止过关于在教育上的思索,这是我的一份责任,我们也别无选择,更不能在子女的教育中做一个逃避者,这是一个懦夫的行为!
夜渐渐的走向午夜的钟声,我在这夜里喘着气……
教育教学文章 篇五
各位校长、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暑期校长研讨会,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各股室负责人和全区公办中小学校长理清教育发展思路,明确发展任务,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学年的到来。刚刚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各股室负责人就各自分管工作和职责一一做了发言,大家都讲得很好,我非常赞同。下面,围绕“丰富内涵提升品质 打造香洲教育高地”这一主题,我谈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香洲教育达到历史的新高度,面临着新挑战。
近年来,香洲教育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区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从省教育强区到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历史性跨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度:一是基础教育保持高位发展。全区义务教育普及率高,保持着高位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入学率高,教育水平全市领先。二是师资素质一流。全区公民办学校和幼儿园教师达7583人,其中公办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比例99%,中学教师本科学历比例98%。三是公共资源配置一流。全区公办学校硬件条件100%达到省规范化学校标准,100%配置了多媒体计算机室,100%实现了“校校通”。四是教育投入高度增长。2006年至2011年全区教育总投入达42.91亿元。每年人员经费约5亿元,设备购置及校园维修经费1亿元,学校建设经费1亿元,其他经费1亿元。五是学业水平全市领先。学生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同时,香洲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我们由政府提供的教育公共服务努力与老百姓享用这些公共服务时的切身感受还存在差距,而提供与享用之间的“关键技术”就在于学校这个“中介”,政府教育公共服务职能必须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实现。学校是教育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而这个提供者还没有在教育理念、方式和手段等方面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所以说,香洲教育已经站在了一个历史的高点,正处于需要进行重要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
二、香洲教育正处于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转型期。
当前我区教育事业正着力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硬件建设转向软件建设,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也就是尽管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硬件投入和经费投入仍然需要,但已经不是突出的矛盾;尽管保持学生良好学业成绩仍然很重要,但已经不再是教育发展的全部价值追求;尽管教育资源的均等配置、教育的标准化仍然必要,但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的新诉求。
为此,我们必须调整教育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在关注政府的资源配置和保障孩子教育机会均等的同时,更加关注学校和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过程,通过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过程优化、师生关系和谐,让家长和社会从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中看到实实在在的进步,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利益。
一是转变教育价值观念。要突破对功利教育的过度追求,更加关注教育对“人”本身价值的尊重与回归。
二是转变教育质量观念。要突破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质量追求,更加关注以人的全面而多样发展为特征的全面质量观念。
三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要突破高度统一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多样化培养。
四是转变教师培养模式。要突破仅仅强调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教师培养模式,更加注重教师教育境界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五是转变教育管理方式。要突破以行政手段为主推动教育发展的教育管理方式,更加注重思想引导和专业引领,由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而治理则更加关注被管理者本身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三、香洲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及核心任务
在座的每一位校长和教育管理人员都要从如何让教育过程更加丰实、师生关系更为和谐、多样化学习需求更能充分满足的角度进行深入探索。既要不断克服依靠分数指标、物质计量、工具价值来判断教学效益的惯性,又必须从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内涵建设和教育人本价值角度作理性思考和实践回应,以上这些都标志着香洲教育进入了转型期。
一是建立新的均衡,打造新优质学校。打造香洲教育高地必定是对教育公平和卓越的双重谋求。今天香洲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不再是“均贫富”的阶段,而是政府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必须通过学校专业化的劳动创造性地转化为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得到的教育服务,学校就必须从研究学生出发,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为教育寻找适合的学生。为此,我们的校长和教育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办新的优质学校理念,坚守对教育本原的理解,展开最质朴而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实践,让教育回归对人生命价值的追求。
二是深化课程改革,打造新高效课堂。课程是学生在校一切活动的总和,课程改革包含学生全部学校学习生活,学校是课程实施的主体。课程改革要围绕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提升教师的课程创造力,积极探索、创新、实施符合本校实际的新的“课堂教学高效模式”,逐步实现由“满堂灌”到“满堂问”,由“被动学”到“主动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围绕课程改革和课程实验展开教育教学,以课改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是改革评价体系,打造新绿色教育。教育是解放心灵的事业,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是教育的神圣使命。因此,我们要不断总结吸收其他地方好的做法和经验,努力改变以学科分数作为教学质量唯一评价标准的现状,大力实施绿色评价改革,努力构建学生多元评价体系,争取尽快出台香洲区义务教育质量“绿色评价”指标,实现从传统的排序评价走向标准评价,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从数字统计到“质”性描述,从静态判断到动态分析的转变,探索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促进师生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力争在对行为习惯、道德水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等评价难点上有所突破。
四是注重师资培养,打造新名师队伍。教育的品质来源于内涵发展,说到底是教育的人力资源--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要加强对拔尖型、创新性教师人才的培养,打造好以校长研究会为主体的“教育管理团队”和以名师工作室成员为主导的“教学研究团队”,发挥他们在学校管理、培养、培训优秀教师、开展项目研究、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和开发、整合教育教学优质资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辐射带动全区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为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提供多样化、高选择的课程。
五是培育办学特色,打造新品牌学校。每一所学校都有独特的文化符号,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办学不是让学校趋同,教育不是让个性统一。学校之间有特色差距,教育才有活力。我们倡导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形成“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的办学氛围,让所有的学校都成为老百姓口口相传的特色品牌学校,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校长都肩负重任,任重道远,区教育局也将不遗余力地支持配合学校大力培育办学特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特色品牌学校。
六是实施开门办学,打造新开放教育。迈向现代化的香洲教育,必须走出“象牙塔”,走出传统封闭的教育环境,主动融入社会。学校要在总结上学年开门办学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家校合作力度,建立健全“家长进校”制度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合作活动,探索适合自己的“共育”模式。与此同时,开放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的对外开放,更要求教师也要走出校园看发展,走进社会看教育。要积极“引进来,走出去”,引导全区广大教师走进社区,走进企业,积极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开阔胸怀,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七是更新教育理念,打造新现代教育。虽然我区已经通过了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督导评估,但离真正的高水平深层次的教育现代化还存在一定差距。教育的现代化应该包括校舍改造、装备设施、图书资料、媒体教学手段等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教育体制、法律、规范、体系等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以及观念、思想、理论、意识形态等价值观念的现代化三个方面。目前,主要影响香洲教育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因素已经不是物质条件而是落后的思想观念、低下的管理水平和低效高耗的教育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观念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我们的校长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方式和手段,用新的、符合时代形势的现代教育观念从事学校管理,指导教育教学,通过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提升全区教育现代化水平。
八是加强国际合作,打造新活力教育。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香洲教育高地必须用更加开拓的国际视野审视香洲教育,以国际化引领现代化,全面加强与国际先进城市教育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香洲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强化与港澳教育界的合作,拓宽交流途径与渠道,积极鼓励区属中小学与港澳中小学缔结姊妹学校,探索共同举办文体、艺术等活动,定期互派教师参观访问,密切师生交流学习,努力开创珠港澳教育合作交流新局面。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先进地区的教育合作,通过引进优质办学资源、开展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模式、合作开发课程、开发合作项目等方式,提升香洲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区域竞争力的国际交流合作,为珠三角地区形成国际化城市群作出积极贡献。
各位校长、同志们,香洲教育正处于战略转型和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许多事情已经是光靠花钱不能办到的了,唯有实现认识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大飞跃、大提高,才能阔步向前发展。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统一思想,积极行动,务实创新,奋力拼搏,为丰富内涵,提升品质,打造香洲教育高地而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关于散文教学 篇六
一、抓住散文的特点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素有美文之称。它融合着自然美、诗情和哲理美,同其他文体相比,散文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形散而神不散”,做到形散神聚,和谐统一。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应用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文章的主旨)。理解这一特点,对我们把握散文的构思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把握线索,理清思路
从形式上看,散文的结构是散的。在取材上,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涉及的事情,可以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凡睹物之情,思路所及都可以联缀成篇。所以,线索对散文来说,它的作用更大。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是这样强调线索的:“启行之词,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膢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綺交,内义脉注。”因此,散文教学必须把握线索,理清思路。这样,才有利于把握作者的构思艺术和文章的主旨。
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散文的不同写法,把握不同散文的构思线索。这样,散文的线索教学,自然也就成了“审美”和“取义”的重要途经。
三、品味语言,明其特色
散文的语言灵活多样,参差错落,富于变化。各种类型的散文,乃至同一种类型的散文,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许多优秀的散文家都在各自的作品中体现出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有的清淡自然,有的铿锵有力,有的含蓄委婉,有的韵味悠然。散文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以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散文的语言是很讲究文采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作者多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四、分析意境,领悟内涵
优美的散文,其意境可以与诗比美。抒情散文,作者往往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所描绘的具体形象之中,创造深邃的意境,使人在诗情画意中受到陶冶;叙事散文,作者往往在叙事之时,借用景物点染,将自己的独到见解融入其中,从而构成了情景交融的意境,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作者流露的情思和作品蕴涵的意象,去洞察生活,去领略历史,去进一步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
由于意境是由“意”和“境”统一构成,所以散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意境。
一是展现画面。
析这些作品所展现的画面,就要讲清画面中各种物象的特色,同时也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启发联想,引导学生进入情真意切的艺术境界,从而感受作者所寄托的情感。
二是以情析境。即恰切分析作品中因鲜明的主体意识所形成的感情基调及所附托的客观物象,并由此而升发出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散文固然常常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但也常常在展示心里波澜的同时,运用点精之笔,点出文章的主旨。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文眼的作用是表露意境的深邃
五、借鉴手法,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原则,散文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范文为例,帮助学生吸取思想的精华,借鉴、模仿立意谋篇、选材组材、精心策划、遣词造句等写作技巧。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要善于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真正做到把读写结合起来
散文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是一般记叙文的提高。因此,散文教学不能忽视形象思维的培养。形象思维不能离开具体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体验。
教师不仅要结合范文的教学去指导学生认真地观察事物,而且要指导学生深入地进行体验。体验是观察的深化。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细心体验,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内涵,才能不断的丰富学生的写作源泉。
总之,散文教学是指导学生向范文学习,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写好文章;作文是让学生仿效、借鉴范文的练习,目的是要使学生化所学范文的知识为技能。如此读写结合,不断回复往返,学生的读写能力就会得到显著地提高。
教育的散文 篇七
教育的散文
孩子肚子又疼了,这是近几天再次疼痛,痛得他牙关紧咬,难于忍受。我急忙放下手中的工作,驾车向城里飞驰而去。
“孩子,还疼吗?”
我问道。
“噢!”
孩子忍着痛答道。
“是啊!孩子,你要知道,人一生,快乐和痛苦总是并存着,来自于生活的,身体的,以及方方面面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我们都得面对,并且乐观地面对,因为,从我们一出生,就注意了与痛苦同行。
孩子没有支声,我继续说道。
“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学习,也许努力的过程是痛苦的,可我们没法抉择。”
孩子没有吱声,我也就停了下来,专注地开车。
来到中医院,没想到中医院一个医生也没有,门卫告诉我,这里不能看病了,要看得到其他医院。
于是我们只好走出医院,孩子肚子显得更加疼痛。他双手捂着肚子,慢腾腾地走着。
“疼吗?”
我又问。
“噢!”
孩子有气无力地回答。
“人生往往就是这样不幸,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人能伸出一只援助的手,我们得靠自己,努力的拼出一条生路,就像一株藤萝一样,依靠一棵大树,他永远是那么纤弱,只有勇敢站起来,迎接风雨,迎接阳光,才能站得更高。”孩子没有吱声,大概是疼痛的原故,我也就打住了谈话,用一只手挽着孩子向前走着。
看好病,另外捡了一些中草药。孩子的病没有一点好转,只有把希望寄在回家吃中草药上。
将车开出医院,却佛仿想说什么,却没开口。
“瞧!孩子!”
我说。
“人生往往就是这样,明明看上去很直的路,我们却要绕一个大弯才能上路,所以别指望人生是坦途,应认清哪些是必经之路。”
“老爸,别说了,我不好受,你的人生经验很多,哪儿都有你的哲理,今天你说了三种生活经验了,够了,再说我接受不了了。”
我不禁哑然。
是啊,为人父母每时每刻都想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给孩子,但又有多少孩子能接受呢?
教育随感的散文 篇八
教育随感的散文
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教育也如此。我们的好多东西学着西方和美国,促进发展啊。
我们的教育更是,我觉得什么学得都不太像,惟独教育学的太像了,尊重学生,学生是祖宗,教师是奴隶。我们几千年来的尊师重教没有了,我们的孔子也遗忘了。教师打骂学生,媒体就来了,记者主持人就说了,老师错了,学生对了。我真想如果可能的话,让那些主持人到下面任教一年,教学成绩要保持在原有接班的基础上,还要有点进步,因为人是不断进步的。一年下来他们就不会这样“己所不欲,误施于人”了。他们就知道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滋味了。
呼唤我们民族的文化,尊师重教。
阅卷有感
争取去评阅试卷,满怀着期待去阅卷,感受颇多。
和一些城区优秀老师分在一起,他们评阅作文,我分到评阅课内阅读。我改着改着,非常忧患,一篇课内阅读片段,学生做得竟如此糟糕,真痛心!是老师没有讲清?还是学生没有学懂?还是我们的。教学存在着问题?没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学去体会。我一边改一边深思这个问题。可那些优秀的城区老师却快速改着,不时嘲笑我改得慢。
再有那些优秀的城区老师刷刷刷,快速改着,中午吃完饭也不休息,埋头又改起来,敬业精神让人佩服。也不知道她们怎么那么有精神,有注意力地看清学生的每一道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佩服佩服啊!哎,要知道,阅卷是极其细致的工作,认真仔细的改,也在认真深刻地学。在评阅学生试卷时,要反思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做?改的同时想到学生做题的思路,想法,想到平时的教学的问题,在改阅试卷想到这些,可以更好的用于自己平时的教学,可以更好指导学生平时怎么学习。这样我们的改阅试卷的意义就是愉快的和重大的。
教育是农业,不是批量生产复制的工业。我们的评阅试卷也是农业,要对每一份试卷犹如对每棵菜一样,精心对待的。为了对我们的学生,我们辛苦教育的老师负责,我们应该慎重对待。
希望大家从评阅试卷中进行反思,从阅卷中关注学生,关注教育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原创】我的教师节
教师节不期而遇了,我们老师自豪,我们老师骄傲。为我们的学生茁壮成长,为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为了更好的过好这个教师节,为了这个教师节有特别的意义,我在教师节这天给学生上《中华少年》这一课,在激情的朗读中激起孩子们的前进的力量,在诗歌的理解中积聚孩子们奋进的源泉。孩子们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自豪自己是中华少年,自己要谱写更璀璨的诗篇。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世界,则国雄于世界。我们老师培育出强一代的少年,那我们的祖国就富强。
然后我和学生们一起庆祝教师节,主题为《桃李芬芳》,孩子们竞相表演自己的节目献给老师,孩子们芬芳绽放,我们老师激情动容。
这个教师节特别有意义。
教育教学文章 篇九
这本书没有那种高深的理论,而是关注现实,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科学史上的名家等的分析对比综合上,从课堂教学、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等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育新理念。阅读了袁先生的《教育新理念》,让我的头脑经历了一番洗礼。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时期的教师,需要以一种怎样的姿态迎接这一转变呢?我个人认为应具有以下理念:
一、修身养性,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二、热爱学生,做到对学生尊重与宽容
“教育是人学”。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
(二)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学生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
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胸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广阔的心胸;宽容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能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给学生以自我反思、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对犯错误的学生,常常让他们先做一件好事,然后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时,做好事后心灵深处的旧我和新我是怎样论战的,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
三、要做伯乐,具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
生活中许多有特殊天赋的人、有着异乎常人的大智慧的人,一开始通常不会被人理解,反而被称为愚蠢或傻瓜。我们的学生中其实也不乏这样与众不同看似愚蠢的人,身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只盯着那些分数指挥棒下的“优等生”,而错把美丽的天鹅当成了可怜的丑小鸭了呢?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需要教师关注个性差异,允许每个学生自由地发展与个性充分地张扬。我们对待学生不能象“割韭菜似的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我们应当善于用欣喜的目光去发现去培养有独特个性,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与鼓励作为给学生们的礼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天才出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是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为本位。教育工作者在参与新课改的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确立行动目标,迎接教育的挑战。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人精神财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尤其是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们。从这本书中,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读出管理理念、办学方向;而思想者读出的更多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此书给了我很多的启迪,也让我深思。我相信,如果你也一起分享了这本书,作为人,你是幸福的,作为教师,你是快乐的,作为你的学生,他们的生命也会非常精彩。以上只是我的几点感想,其实书中的每条建议都带给我不同的感受,我想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将这些教育智慧赋注于教育实践中,努力成为一名成功而幸福的教师。
关于散文教学 篇十
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散文可以说占了不少的比重。可对于散文的教学,作为语文教师的我经常会感觉到束手无策。散文不像小说那样情节集中,也不像诗歌那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审美感悟,它是处于中间地带的,“形散而神不散”的即谓“散文”。当我拿到一篇散文的时候,我教学过程的开端往往不是先阅读文本,而是先阅读教学参考和各种资料,然后再阅读文本,甚至根本不阅读文本(尤其是自己以为熟悉的课文)。备课时会较多地甚至是大量地阅读包括教学参考书在内的相关资料,最后是各种结论充塞自己的头脑,却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更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会把这些教参的内容教授给学生,形成了对文本的某些特定的认识,很难改变,也很难有新意。
郑教授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举了两个案例:七年级上册的《散步》和七年级下册的《安塞腰鼓》。这两篇课文我都教授过不止一两遍,所以郑教授在举例的时候,我也不自觉地想起了自己教学的过程。自然而然的,我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散步》一文中,郑教授谈到了语言的赏析。这一步骤在我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有,可是同样的赏析语言,过程却截然不同。记得我当时教学时,让学生找的是关于写景的句子以及对称的句子。郑教授独树一帜地提出了这句话:“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她说在我们的认知过程中一般是把“我”放在最后的,那么就应该是“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和我。”而且中间用的都是逗号,我们往往用的是顿号。那么是作者犯错了吗?不是的,这是作者特意如此,为的是表现出本文的语言特色。由此可见,郑教授对文本解读的细致,以及她独特的发现。
《安塞腰鼓》则表现出了另外一个问题。相信教授过这篇文章的老师都知道,这篇课文的语言大部分运用了排比,在词语的选用上颇具特色。郑教授对此也颇为赞同,可是她重点分析了“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这句话。记得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对这句话的理解一般侧重在修辞,侧重在黄土高原丰厚的文化底蕴上。郑教授在分析这句话时认为刘成章对江南的印评价有失偏颇。他夸赞了黄土高原这一片土地,甚至为了显示这一片土地的过人之处,不惜贬损江南。这就好像生活中喜欢篮球的人,他们可以喜欢篮球,不喜欢其他的球类,但不能用贬低其他的球类运动来凸显篮球的好,这种观念和做法是不恰当的,过于偏激了。文本解读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就很难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郑教授指出: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多元化,这就成了一元化。
听了郑桂华教授的这两个案例分析,我更加明白了自己散文教学过程中的疏漏之处。不仅仅是文本解读过于一元化,而且热衷于寻找所谓新的教学方法,把备课时间花在资料搜集尚的多,花在构思如何教学上多,花在教学形式上的多,花在设计练习上多,而花在阅读文本上的时间少。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体验就少了,而“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有更多的写作素材”。
郑教授最后指出:“散文教学最怕的是功利化的解读和标签化的解读。”所谓“功利化的解读”就是为答题、考试而作的解读;所谓“标签化的解读”就是把文本的内涵人为地上升到一个高度。而散文教学的核心应该是独特的言说方式、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言说对象。虽然,郑教授的话比较专业,但是细细品味之下却别有一番风味。
浅谈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育 第十一篇
浅谈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有效达成《新课标》的规定呢?
我认为散文阅读教学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从而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即注重现代散文教学的实效性。
当代散文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特征:日益注重“理性”、“理趣”。散文的魅力,在于情感体验之中对社会人生的一种领悟。但是,散文的理性、理趣,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直接议论,而是寓理于事、于情、于景、于物。也就是说,它和散文的形象性,并不矛盾。仅仅抓住散文的特征来提高教学实效,当然是不够的。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而不应该是一言堂,无论在散文教学还是任何其他文体的教学中,教师都要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找准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肖伯纳说:“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的前方。”我们是学生求学路上的伴侣,是一个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的引路人。
20 世纪30 年代 , 美国学者詹姆斯・默盖尔提出了阅读层次论 ,我认为其中的知识性阅读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教师只要指导和督促学生掌握就可以了。而理解性阅读、探索性阅读层次才是提高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层面,所谓理解性阅读,包括转换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分类能力;推断能力等。所谓探索性阅读能力,包括审美能力;评价能力;创新能力。而提高这些能力,首先教师就要有必要的讲解和恰当的指导。比如对于文章整体的把握,根据散文文体特征,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就要有三种意识:
一是“独特意识”。抓住散文的特征 ――“贵在有我”,引导学生潜心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深入挖掘作品的“独特与深刻”的“情思”,找到作品中的那个“我”,体悟出“我”的个性。
二是“鉴赏意识”。引导学生循着“感受”――理解――鉴赏“拾级而上。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多媒体展示的课文相关图片,然后倾听配乐朗诵,然后准备说说济南的冬天美在哪里。这就是对济南的冬天进行审美阅读,前一个步骤是”审美的感受“,后一个步骤是”鉴赏“。审美阅读能力,包含审美感受力与审美鉴赏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下一个环节是在感受的基础上,提升”理性认知 “ ――品读 2 、 3 、 5 段文字,不仅感受它的美,而且要从遣词造句、音韵节奏、文脉气势、修辞手法上分析它何以产生美的效果。让学生”跳出来反观“,依托审美的感性认识,深化其思想涵义的深刻精妙之处,精化其人文情怀的。感人之处。
三是”语言意识“。引导学生”披文入情,高度重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高质量地培养语感。抓住作品中那些最有教学价值的语言加以咀嚼,如朱自清的,《春》中,对主题”春花图“中几个关键词:让,赶趟儿,闹着,散,眨等,写出了百花争春的繁盛,最后三段中的娃娃新,姑娘美,健壮青年,不仅包含比喻、排比等修辞,而且抓住事物特征,突出主题,以及抒情式的表达,熟练掌握和运用鉴赏语言的方法。
提高课堂实效的另一方面则是了解初中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原有生活体验,激起阅读兴趣。
初中生正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感性向理性过渡的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但水平还不高。同时初中学生思维的品质尤其是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
所以,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无论课堂教学的实效与长效,都要立足于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的原有水平,或精心设计教学切入点,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合理评价学生,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或拓展学习空间,激起学生求知的兴趣;或寻找美点,让语文课奉献一份美丽的心灵鸡汤,注重感悟,让语文课绽放一束美丽的理性之花……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有兴趣、有参与体验、有情感共鸣、有思维活动、有诵读感悟、有交流碰撞。 充分发挥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开启关闭的心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然提高散文教学实效性的策略还有很多,比如恰当运用测评手段,量化测评后进行量化分析,适时运用多媒体,将阅读教学适当转化为在阅读中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注意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鼓励学生进行猜测、想象和假定; 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做出即时的反映并通过讨论修正他们的观点;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由教师问问题和等待特定的答案; 鼓励学生表达、交流个人的文学阅读感受和经验; 重视学生阅读经验的唤起和回顾,引导他们联想、比较正在阅读和曾经阅读的文本等也是提高散文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总之,教山有路勤为经,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教学的领域里,既要不断提高理论的能力,更好亲身实践,才能够真正得到提高,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育的散文 第十二篇
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其原因就是时代越来越先进。因此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不能落后。
关于教育——我们国家已经尽了最大责任去落实,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受教育程度都已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他的修养风度,一个家庭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上一辈对下一辈的教导,一个民族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昌盛。
不错,关注,重视教育是我们国家的主要政策之一。我们不断向往高水平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水平,现在,我们不单追求教育达标,更是追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从古至今,我们都在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佳话,而达到这点的前提是,每个学者都能接受到高水平的教育。有了好的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程度,才能使中国人一代比一代强。由此可见,教育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每个中国人对家庭,对社会,甚至于对国家的影响,只有将中国人的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上去,才能把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提高上去,作为一个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告诉我们,中国人自强自立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高水平的教育,这样才能创造中国领先世界的神话!
如今,教育已不单单指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更广泛指来自家庭的教育。正值花样年华的我们,往往有逆反心理,所以常常因此而忽略甚至不理解家长对我们的关心和教育,其实家长对我们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决定了国家的未来,也就是我们这些新人,是否能为祖国创造一个美好明天。
教育不光是书面,更需要灵活,需要联系实际,因为我们所重视的教育,终要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的,而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接受教育也是为了能给祖国创造辉煌。太多人的眼光过于局面性,应该把“教育”二字,拓展开来看,这样我们会发现很多,它包含很多东西,而且更多的是我们从生活中,从尝试中所得到的宝贵的经验。
在很久以前中国就已是一个文明古国了,我们在文明,教育方面始终领先世界,然而不少国家从中国引进了我们的文明和文化,比如:日本。且先不说大的方面,就日本人的传统服装和服来说,就是中国唐代的着装,他们在既我国几千年以后才这样穿衣。就日本来说,其实还有很多的中国文化,比如:建筑风格,日本建筑物多采用中国唐朝的建筑风格,由此可见中国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而如今的中国,往往是把自国的传统风格换成了西方文化,我们的国家的确越来越发达了,但我更相信,没有人愿意看到中国丢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去模仿,过分汲取的西方文化。现在,我们所受的教育确实很先进,但是又有多少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东西呢?我不是说追求他国的文化是一种错,而是强调我们国家不应该丢失自己的风格。
但愿美好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但愿我国的文化越来越领先世界。
教育的智慧散文 第十三篇
教育的智慧散文
什么是教育的智慧?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老师,学养不深,圈子有限,不比象牙塔里的理论家,一下子还真说不清楚。但从我校四位青年女教师的治班做法中,我似乎渐渐领悟出它蕴含的深意。她们长年累月地坚守在三尺讲台,整天与一帮毛孩子打交道,他们的青春也许没有“月上柳梢头”的浪漫,但绝不缺乏“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胸襟与价值。
一、饺子吃出的变化
张丽丽老师调入我校的第三年,她带的班进入了最为紧张得毕业冲刺阶段。班里一位姓李的男生,原先的表现挺好,但到了即将升学的关键时刻,反而越发的不可理喻:独来独往,沉默寡言,动不动就跟别人发脾气,学习成绩也江河日下。张老师从学生嘴里了解到,他的父亲开大车跑运输,暑假的时候出车祸去世了,就很想找机会安慰安慰他。
一天,第四节上课的时候,张老师发现他又迟到了,就是自习课也不能迟到啊,于是就把他叫到办公室,详细地询问他进入毕业班后的学习、生活情况,告诉他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老师,还鼓励他拿出男子汉气概,以优异的成绩告慰罹难的父亲,修补母亲那颗破碎的心。完了,张老师让他回教室拿来期中考试的语文试卷,仔细地分析出错的原因,让他当场进行修订。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过了一个多小时,午饭的时间已经错过。这时,张老师拿出桌上的饭盒,告诉他:“下一个任务,吃饭——”这男生说什么也不肯,张老师嗔怒道:“我还等你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毕业后请我到星级酒店吃大餐呢?今天我们运气好,孩子的爷爷过生日,送来了这么多饺子。”边说边打开保温饭盒的盖子,一股白色的蒸汽袅袅升起。男生夹起饺子,还未送到嘴里,眼泪就啪嗒啪嗒地掉了下来……
自此之后,这个男生重新回到了从前,渐渐地又和同学们一起说说笑笑了,因为他真切地感受到父亲离世后,老师、同学都没有疏远他,看不起他,反而给了他更多的关爱。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他并不孤独和无助。编造各种借口回家的毛病渐渐改掉了,学习成绩也开始好转,因为他在老师的开导下,彻彻底底明白了,唯有自己努力学习,成人成才,才是对母亲最好的安慰。
心语: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爱是教师最重要的法宝,师爱如水,它看似柔弱,却蕴藏着强大的教育力量,它能感动心灵,启迪智慧,创造奇迹。当我们的班主任对班里的问题生无计可施的时候,你不妨拿起“爱”的武器。
二、无声的关爱
那是的第一场雪,雪下得并不是很大,飘飞的雪花落在地上,不一会儿就消融了,变成雪水汩汩地流进了路旁的下水道里。雪后的第二天早晨,也就是毕业班放寒假的最后一天,陈淑英老师像往常一样,匆匆地吃了口早饭,就骑上电动车往学校赶去。两节课上完后,她还要召开本学期最后一节班会,让学生把假期生活安排得紧张有序。
雪水经过一夜的冰冻给马路穿上一层薄薄的铠甲,通往学校的那条大街变得像镜子般明亮光滑。迷雾中,陈老师小心地前行,临近通向学校的路口正准备拐弯时,一辆自北向南疾驰的轿车,刹着车划了过来,只听得“哐”的一声,陈老师连车带人被撞出10几米远,倒在了血泊之中,头上鲜血如注。跟她相距不远的一位女老师见状,一下子吓傻了,一边哭喊着前去救人,一边拿出手机拨打了120。学校政教处的几个老师得知消息气喘吁吁地赶到的时候,急救车刚刚停稳,他们和医生一道把陈老师轻轻地抬上车,送往医院。由于失血过多,陈老师脸色蜡黄,一直闭着眼睛,直到半个小时过去,她才缓缓地睁开眼睛。CT片拿出来看过之后,在场的人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所幸的是除颅骨受伤外,其他部位的擦伤均无大碍。整整一个寒假,陈老师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伤情稍有好转的时候,陈老师就让家人把教科书、备课本拿到医院,把未讲完的三个单元认认真真地备了一遍。
正月十六,学校正式开学了。按照医生的要求,她需要回家静养至少半个月才能上班,但陈老师牵挂着班里的学生,正是中考冲刺的关键时期,学生耽误一天就可能遗憾终生。她打电话要求校长辞掉替补老师,自己上课。校长见她态度如此坚决,只好答应她试试看,并再三叮嘱她千万不要硬撑。于是,她就让爱人开车把她送到学校。她一小步一小步挪到教室,没有力气讲课,就在讲台上坐下,让科代表代替她去讲。学生们怎么也想不到老师会这样出现在他们眼前,一个个眼含热泪专注地听讲,其庄严的气氛,使我联想到了都德的《最后一课》。几堂课之后,该班的学生们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玩命地学习。原先自习课的嗡嗡声消失了,晚就寝的违纪现象也不见了。一位班里出名的楞头青,惹事精,下课铃响后,第一个跑到讲台,扶起陈老师,哭着对她说:“以前我的确像你说的是个浑球,从今往后我如果不好好学习,我就不是个人。”陈老师帮他擦去泪水,欣慰地笑了。
这一年的中考,这个班出人意料地考得十分出色。重点高中上线8人,一中公助生高达40余人。老师们都开玩笑说:“陈老师的伤可不白受,头上撞个窟窿,挽救了一个班呀。”
心语:教育真是一门艺术。有的人把自己的不幸,当做向领导讨价还价的借口,当做博得别人同情的筹码;有的人把不幸,化作一种教育的资源,留给学生一生的回忆和尊敬。教育更需要真情的付出,唯有真情,才可融化坚冰,走进柳暗花明的教育佳境。
三、特许你犯错六次
9月,学校让焦瑞香老师担任初三(10)班的班主任。这个班有几个全校出名的“刺头’,自己不努力学习,自习课说闲话,晚就寝也隔三差五地闹点动静,让政教处记下,班级量化分被扣。
焦老师新官上任,急于把班级成绩搞上去。于是,就专门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讨论“纪律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让每人制定了一个“追赶目标卡”。此举对学生震动很大,毕竟是毕业班,考不上高中,不好给管吃管喝的`家长交代。但这几个“刺头”,几天过去就依然故我,追赶目标早忘到爪哇岛去了。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休息环境,理了这几个刺头看来是势在必行了。把家长叫来恨恨地修理修理吧,显得老师无能,再说现如今有些家长不定找什么理由推三挪四,效果未必就好。思来想去,焦老师就想了一招。她把这几个捣蛋鬼找来,和颜悦色地充分肯定主题班会之后他们的进步,班级量化分由全校倒数已上升到中等,你们为班级做出的贡献,老师记在了心里。然后,焦老师把他们的头儿留下,让其他同学回教室写作业。“刺头”知道这要拿他开刀了,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没成想焦老师却温和地说:特许你到毕业再犯六次错误,他们我只给了三次,如果你嫌少,还可以再加几次,咱们立个君子协定。
这学生见老师对他如此“关照”,实在开不了口,急忙说:“不少不少,超过六次,老师,我就自动走人。”
从此这个学生变化很大,尽管自制力很差,但到毕业犯错误的次数也没超过四次。
心语:每一朵花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借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等待她的开放,然后静静地欣赏。
愿我们的每一个班主任都做一个侍花的行家,一个专业的赏花人。
四、板报写出的自信
我校首届毕业班的时候,魏淑肖担任01—(1)班的班主任。一名叫苏华的男生,从山区转来,基础较差。上课还好,自习课的时候,他总是低着头,沉默寡言,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全班56名学生,每逢考试,其成绩总在50上下徘徊。班主任着急,科任老师也不知如何教好。
一个偶然的机会,魏老师发现他多才多艺,不但字写得好,而且还会画画。于是,魏老师就安排他担任板报组的组长,每一个月更新一期班里的板报。自从当了这个组长后,他脸上明显比以往多了一些笑容。轮到换板报的时候,班主任只说一个宣传主题,剩下的工作,像标题的位置、色彩的搭配、插图的设置等全由他做主。
为了办好板报,他每一期都要先画出草图,征求板报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几经修改后才搬到黑板上。政教处每次都要进行评比,(1)班的板报质量排名始终名列前茅。每评比一次,政教处都要在黑板上公布全校前10名的成绩,班主任开班会也要予以重点表扬。正是在换板报的过程中,他认识到了自己在班集体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找到了不该失去的自信。在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共同帮助下,他克服了严重的偏科现象,学习成绩也渐渐地追了上来,由班里的后进生达到了中等偏上的位次。第二年,他不负众望,顺利地考上县一中。
心语: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一个学生一旦拥有了自信,他的人生或迟或早都会铺满鲜花,结出硕果。作为老师,有意识地创造并善于抓住每一次教育的契机,是成熟和爱心的集中体现。
这四位老师的做法,算不算有智慧,我无法下定论。但我知道,教师的爱是滴滴雨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教师的爱是架高灵敏度雷达,总能捕捉到最佳的教育契机。
双语教育散文 第十四篇
双语教育散文
我的母亲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小时因了还算不是特别贫困的家庭,母亲上过她自己那个年代的高小,在我们那个大多数农村妇女都是一个字不识的山村,母亲也称得上是个文化人。
为此,母亲自小就希望我们姐弟四人能够多多读书,将来一个个跳出“农门”,成为真真正正的文化人。但遗憾的是,我们四人一个比一个惨,我和我姐还混完了高中,而我的两个弟弟则在初中就止住了前进的脚步。
而今,小弟的儿子都进幼儿园了,依旧不改初衷的母亲把希望又寄托在了小弟儿子身上。这不,小弟带着媳妇在外地打工,母亲便带着她一手带大的孙子从老家来到了县城。在离居住地大概百米远的一家民办幼儿园,小弟的儿子成了小班里的一名新学员。
读书的日子总是过得太快。转眼,第一个学期过去了,小弟的。儿子果真比在乡下时变得能说会唱,居然连唐诗也能摇头晃脑背上几首,惹得母亲那个高兴的劲儿一路高涨,没事的时候,还常常呆在幼儿园向老师问这问那。
新的一个学期来临后不久,幼儿园召开了一次隆重的学生家长会。鲜红的宣传单、艳丽的热烈欢迎某专家前来讲课的大幅标语弄得家长们无比激动。随后,一盒盒标注着“给孩子一个希望的明天”“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DV光盘在专家及幼儿园老师的激情演讲中被家长们抢购一空。自然,我的母亲也不例外。毕恭毕敬地送上三张百元大钞,便像捡了个天大的宝贝似的捧着两盒光盘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家。
“快,桂兰,快来看下这个怎么打开。”那日,母亲在楼下激动地高声叫唤着我的名字。
待母亲告诉我老师说看了那两盒光盘小弟的儿子就会变得聪明,变得会读书时,我不禁哑然失笑。天下哪有这样好的事情,就凭那两盒光盘,一盒学汉语拼音及唐诗宋词,一盒学英语字母及常用单词的“双语”教育光盘,人人就能变成会读书的天才。“妈,你被人骗了。这样的光盘现如今都少有人买,到网上一找,随便要什么就有什么,根本就要不了这么多钱。”看我一点不信的样子,母亲又说了幼儿园里很多人都和她一样买了光盘,而且还有人是抢着买的。
再说下去,我怕母亲受不了伤心,只能作罢。而此时,母亲和弟弟的儿子都在盯着那两盒光盘等着我为他们打开看看里面究竟是些什么东西,他们压根就不知道那些光盘还要通过电脑或者是DV机才能播放出来。
后来,当我从楼上拿了笔记本电脑下去告诉他们只有这个或是等买DV机来才能播放出来时,母亲气得连连说老师在学校怎么没有说,要不,知道有这么麻烦,她根本就不会买什么“双语”教育光盘,害得她平白花了那么多钱。
十几天后,小弟托人从外地带回了他以前买的DV机,母亲陪着小弟的儿子兴奋地跟着看了几天后,再也没兴趣的他们早已把那些光盘丢进了衣橱的一角。从此,日子又恢复到了没买那些“双语”教育光盘前的宁静。
教育经典散文 第十五篇
教育经典散文
这几天,我们这里的太阳就像火一样炙烤着大地!
但是从没有影响人们对高考的心情。从外面办事回来,满身的汗水刹那间就从毛细血空里渗出来,不时发出股股的味道,弥漫在清凉的办公室里,因为干渴,大家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水杯!
不过街道上一群群学生模样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眼前,他们就是参加今年高考后的一个个青春的身影,多好的年龄,多好的人生,我由不得在心里慨叹。
因为要过星期,所以大家自然是坐办公室在闲聊,话题很广泛,从国家大事到生活的小事无所不聊,其中,大家谈起昨晚在央视节目中关于一个尖子生弃考的话题触动了我的心弦。在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我想,尽管是一个案,但是在我们教育界却被引起广泛的争议!
六月,对于我们中国的学子来说,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考试月,如高考刚过去,马上就是中考,接着就是小考,还有期末放假考试等等!考试虽然是检验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手段之一,然而,分数依然成为了我们国人关注的话题,对一个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标志主要是用分数来衡量,于是,分数就渐渐地与我们的教育等同起来。我这不是危言耸听,不妨我们听听周围人的说法,当问到孩子成长的问题是,最普遍的一个问题,也是挂在嘴边的问题:你孩子考试的怎么样?进入重点吗?
这就是我们目前教育的国情。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要面对考试,为此,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叮嘱最多的就是一定要拿高分,这是将来步入大学的唯一通行证。这样谈教育,我的话也许有点刻薄,但是,在现实面前,我们谁肯拿自己孩子的命运来做注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十年寒窗九载熬油,这是我们对古代读书人的描述,而现在学生在厚厚的书海里,我想也从不会亚于这古代读书人面对的压力。因此一个尖子生弃考,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对教育考试制度对抗的个案,但是,热议的地方,我想就是我们如何面对教育,面对考试问题。
我也是从高考中走出来的,对于高考的滋味,只有经过高考的人才能真切体会到高考对于我们人生的影响。
现在的高考制度可以说是我们古代科举制度的延伸,十年寒窗九载熬油,这虽然是对于古代读书人参加科举制度考试的一种描述,而我们当代的高考制度又能比古代的科举制度损色几分?于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考就成为了我们国人共同关注,仔细回首这三十多年的高考之路,一年又一年,高考曾不知牵起多少人的心结。而对于经历过高考的人来说,总会在自己的人生之中总会留下一段沉沉的文字,对于高考的定位,我们知道这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项制度,因而自然就与读书人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而对于高考的感受就有千万种说法,一如有人把它比作振翅高翔的踏板,有人将此比作是无以逾越的天堑,还有的人把其比作是过独木桥……
因而高考的这份心情不但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甚至牵着我们教育的鼻子,于是有的学校便以追求升学率的为目标的教育目行为,而这种教育观点在我们国人的眼里从来就没有被遗弃过。
坐在电脑旁边,如今高考已经过去好几天,但是因为关于高考的`话题,我脑海里几乎是一片的空白,真想在百度中搜索道自己想找的答案,于是就习惯地按着鼠标浏览别人写的文字,而求的一份心情的慰籍!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之间就是一年一度高考已经过去,于是,关于高考的话题就渐渐成为了我们近一段时间文字里最显著的一页,而在对高考的话题中,有的慨叹,有的反思,有的感激,也有的在为之加油,然而我们不论是以怎样的文字去认识高考,但是我相信,关于高考的每一篇文字都一样的能唤起我们对高考的怀念之情!
读书破万卷,这虽然是对于古代读书人在科举制度考试的一种描述,而我们看看当代高考制度下的学生,比古代读书人能损色几分呀?
因而从这个现状上看,如今的高考一样影响着我们高考的心情!无论我们是以什么样的结果谢幕,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是要诚恳地对高考人说一声: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上面就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15篇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教育教学文章的相关认知。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