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快回答分享了7篇校本课程教案(推荐,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校本课程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校本课程教案 篇一
关键词:数学;导学案;校本化;新课程;建构;课堂教学
新课程教学改革加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施力度,力主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改革。 从新课程已实施的多年来看,有些学校的确走在了课改的前面,而有些学校一直是应试教育的坚守者。 从高考应试角度而言,笔者认为暂时不能下定论,但是从学生长久的发展来看,适应课改的学校培养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建构的能力远远大于传统教学培养的学生,这才是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新课程教学改革着力点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从课堂教学来说,哪些方面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实施的关键呢?笔者以为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实施:第一,新课程课堂教学要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体现在以校本导学案为根本的学案式教学;第二,加强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训练时间的分配;第三,具有有针对性的、适合本校学情的复习教学设计。 本文主要谈第一方面,即在课堂教学中校本导学案的编制、实施和思考。
[?] 依据
校本导学案是校本化课堂教学的新型手段,相比以往传统教学教师从头讲到尾的课堂模式,其有诸多优点可供采撷。 其理论依据是来自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和实践教育家杜威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校本课程教案 篇二
论文摘要:精品课程档案是教学档案的一部分,从精品课程档案建设的现状入手进行剖析,指出了精品课程材料归档的范围,并就如何加强精品课程档案建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进行了论述。
论文关键词:精品课程;档案工作;教学资源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4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全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2003~2010年,教育部已经评选出国家精品课程3862门,同时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各高校实施校级的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从上到下,形成三级建设体系。
精品课程是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严格的教学管理与优秀的教学效果。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形式的原始记录,构成了精品课程档案。精品课程档案是教学档案的一部分,传统的教学档案多是纸质材料,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运行、验收等整个过程,其材料主要以电子文件为主。[1]精品课程注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使用,将课程的教学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在课程网站上与之有关的通知文件和课程共享资源,有效记录、保存精品课程档案,充分挖掘档案信息,对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有重要意义。
一、精品课程档案的内容
1.正确界定精品课程档案的内涵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档案内涵相当广泛,有体现精品课程建设过程的,如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申报材料及批准、中期评估以及结题验收、总结等;有体现教学共性资料的,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室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听课情况记录、教学工作总结、重要教研活动记录、教材建设、考试大纲、试题库、学生成绩等;但更多的是教师个性化的资料,如典型教案、多媒体课件、授课录像、教学研究项目和成果、教学心得、教学分析、教学效果的评价材料,以及从报刊、杂志、网络上摘抄或剪辑的文字资料或图片、声像资料等。
正确界定精品课程档案的内涵,是为了了解哪些材料属于归档材料。精品课程在申报、评审、运行、验收整个过程中,其材料基本以电子文件为主。如申请书及其汇总表格直接通过网络报送电子版,授课录像、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践指导、参考文献等教学资源制作成网页形式,只需报送网址。产生的纸质归档材料主要是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申报通知、正式公布年度精品课程函件以及学校签字盖章的精品课程申报表。网页形式的课程资源和实体资料两种都要储存备份。
2.按项目建设过程分类产生的归档材料
精品课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归档材料包括申报、评审、运行、检查验收等全部过程。
申报阶段的材料要求:“课程网站至少提供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以及至少3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且必须按照‘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制作,申报学校在申报平台上,登录‘精品课程工作网站’,录入本年度推荐的精品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学校名称、课程网址等信息”。
运行阶段的材料要求:“申报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后,要保证课程网站畅通,免费开放课程资源,不断更新上网内容,并要求“每门精品课程上网内容的年度更新(或新增)比例不得低于10%”。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类。有形资源包括教学内容、教材、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效果及特色、学校政策支持及辐射等指标,也就是说每项内容发生较大改变,其相应的材料也应做变更并归档。以师资队伍为例,如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工作发生变动,所在学院应及时填写变更决定,上交学校主管部门备案,并报送精品课程授予单位。无形资源是指蕴含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指导思想,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灵魂,有形资源正是这种无形资源应用于课程改革与实践产生的成果,如果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有所调整,其课程的教学理念也可能发生一些改变。
检查验收阶段的材料要求:“对于2003至2009年的国家精品课程,高教司将按年度单独进行复核,根据复核情况决定是否保留或取消其国家精品课程称号”。“在享受‘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期间,将其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全国各高等学校”。
二、精品课程档案建设现状
1.档案意识薄弱,职责不明确
在精品课程档案管理工作中,领导重视与否是关系到课程档案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项目申报阶段,由于时间紧,同时还有许多具体的工作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比较重视申报材料的填报,材料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准备得比较完备,而对精品课程档案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精品课程档案的搜集以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为主,以高校教学管理和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参与为辅,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档案训练,对档案价值和档案工作规律缺乏了解,忽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资源规范制度等教学档案基础工作,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原始记录没有及时收集、归档,当需要查询和使用时,无处可找。档案管理部门基本上你交多少,我管多少,对课程档案工作缺乏责任意识。
2.精品课程档案建设规范性、系统性不强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性的实践过程,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其档案建设也需从申报、评审、运行直至验收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但精品课程没有明确的建设周期,只有部级精品课程在文件中提出“荣誉称号有效期5年”,一些精品课程的运行过程中档案建设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而且由于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以网页的形式展现其教学资源,其档案资源以电子文件为主,传递过程中或因计算机网络等产生技术问题,一些课程的网站建设处于随意状态。
目前,高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规范主要限于校级,精品课程档案基本上是教学院部上交多少给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再移交多少给学校档案管理部门。且教学院部的文件(档案)二级管理没有统一规范,各部门、各院部自行建设,自行管理本单位基础资料。有的院部将精品课程档案全部移交给学校,既给学校档案管理带来负担,也造成查阅不便;有的院部将精品课程档案移交学校时,由于从档案形成到归档时间过长,部分主要材料遗失,致使精品课程档案建设的完整性、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三、精品课程档案的构建
1.强化档案意识
领导重视,将精品课程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增加投入,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增强精品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档案意识,档案工作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教师要注重收集精品课程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档案材料,并及时上交;稳定专职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明确管理职责
按照文件规定,精品课程档案的管理由申报学校存档。高校要加强对精品课程档案的管理,课程负责人及其团队、课程建设所在院部、教学管理部门、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各司其责,按照工作流程,使精品课程档案管理工作长期有序地进行。课程建设团队是精品课程档案建立和利用的最大主体,应指定专人负责材料整理、申报、汇总及归档,并将课程档案管理与日常的教学紧密结合;课程建设所在院部不仅要加强前期申报阶段的材料整理,而且要强化后期建设的检查、督促;教学管理部门要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通知文件,对精品课程档案建设定期检查和验收,建立考核与激励制度;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档案宣传,拟定精品课程归档范围,明确归档材料要求,加强对精品课程档案的编研,档案人员要充分挖掘精品课程档案内容,并能根据教学人员需求,将收集的文献资料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经过科学归纳、筛选、整理和集中,由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向三次文献加工发展,形成系统、权威、深层次的信息,使其具有实用性、时效性。
3.建立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流程,强化全过程管理
精品课程档案管理规范与流程的设计要符合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与要求,以每门课程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进行归档,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内容上要保持连续性和成套性,教学过程和建设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失。考虑到精品课程没有明确的验收要求,则更应当注重过程材料的归档。重要批复文件作为事件的结果可以先行单独存档,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并存,重要的声像文件如课堂教学录像可以以光盘的形式备份,网页形式的课程资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课程负责人和教学管理部门都应留有备份。
4.加强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
将精品课程档案建设与课程自身结合起来,以网络为载体,建立一个以共享、开放和立体化为特色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网络向校内外师生提供课程共享资源。一是对课程档案的文字、图片、录像等材料及时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教学系统平台运转,共同使用,把电子化归档和纸质材料归档保管相结合,提高精品课程档案的利用与效能。二是建立档案的实体资料库和网络资料库,实现实体资料库与网络资料库的双重储存。合理设计课程网络资料库的数据结构和界面,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环节和流程的特点,反映多形式教学档案资料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学档案。
校本课程教案 篇三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0—0019—01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个亮点。校本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而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影响校本课程顺利实施的因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校本课程本身、校内因素和校外因素三方面。笔者认为,必须充分考虑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才能保证校本课程顺利实施。
一、校本课程本身质量影响校本课程实施
成功的课程实施来自于切实的课程方案。设计课程方案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实施课程所需资源,故课程方案本身的特点对课程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好的课程方案应具有:①合理性。课程方案本身要合乎逻辑,其理念、目标和手段在实施层面上应适合课程实施地区、学校的实际。②相对优越性。相对于原有的课程方案而言,新的课程方案应具有自己的长处或优势,如理念的时代性、目标的完善性、手段的多样性、评价的科学性等。③推广度。一般而言,课程方案推广的范围小,其实施起来相对较为容易,如果推广的范围广,课程实施就会困难重重。
二、校内因素是保障校本课程实施的核心因素
1.校长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校长是教师群体参与课程开发的领导力量,同时也是激发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动力。因此,校长需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要具有课程开发意识,能够意识到校本课程的重要性。
2.教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决定因素。在校本课程中,教师既是校本课程计划的设计者,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参与者,还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者。教师的思维和行动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实施能否顺利进行。然而就目前状况而言,大多数任课教师不具备校本教学的知识和经验,更有部分教师还不能很清楚地认识自己在校本课程实施中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是课程的理解者和开发者的定位。课程意识淡薄与课程开发能力欠缺成为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3.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体现者和保障因素。在校本实施中,学生既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归宿,是校本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保障因素。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塑造丰富的情感、客观的态度及正确的人生观,这样的过程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针对学生个性的心理结构的构建才能成为可能,校本课程才能顺利实施。
三、校外因素是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1.地方教育部门对校本课程实施的管理。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需要有必需的设备与经费上的支持。如果地方教育部门重视校本课程开发,那么校本课程实施所需的经费和人力投入及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就会较为充足,从而为校本课程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2.社区和家长是校本课程设施的必要保证。社区人士和学生家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之一,能够对校本课程实施提供指导和帮助。如果家长支持校本课程开发,那么,他们就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本课程实施当中;如果家长一味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学生的帮助,那么学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消极地对待校本课程实施。
四、对于实施校本课程的建议
1.政策支持。我国的教育体制决定更多的教育决策为教育行政部,而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下放权力,赋予学校教师课程开发权力,也就是说我国正逐步向中央、地方、学校均权的方向发展。因此,校本课程实施就从政策上得到了支持。
2.经费援助。校本课程实施需要大量财力和物力上的支持,因此需要经济作保障。对于学校的经济来源,不应只是养眼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拨款,应该寻求更多的途径,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经费。
校本课程教案 篇四
关键词:地方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方案;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69-02
通过对我国40所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执行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为《方案》)现状调查得知,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的现象,办学前景和人才培养质量令人堪忧,值得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反思。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利用全国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研讨会之机,对40所地方高校体育院系专家、学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结果与分析
1.培养目标不准。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统计得知,有28所地方高校是按照教育部《方案》培养目标制定的,即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见表1。“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占统计总数的70%,而其他三种类型只占30%,说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地方高校中占主导地位。然而地方高校体育院系招收的学生在专业技术、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都与全国重点部属体育院校招收的学生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近几年体育考生是在高中期间“临时抱佛脚”,专业基础差,专业思想也不牢固,进入大学后需要花大部分时间进行体育基础的“补课”,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再投入到其他项目的学习中,所以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很难达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2.课程结构老化。
①重公共课轻专业课。见表2,我国40所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所设置的公共课与专业课平均比值为3.2∶6.8,与《方案》所规定的2.6∶7.4相比,有过之而不及,有少数地方高校甚至达到了4∶6以上。这一现象是契合《方案》“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和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重公共课轻专业课”的课程结构体系客观上造成了知识结构的错位和学生思想的混乱,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是“既不专,也不通”。②重理论轻技术。《方案》中规定理论与术科之比为6.57∶3.43,而统计的地方高校平均比值为6.88∶3.12,很显然,地方高校更重视理论教学。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两个原因:其一,受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影响;其二,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欧美国家理论与术科之比达到了7∶3以上。欧美国家学生在中学期间普遍都有较高较强的运动能力,进入大学以后,可以不需要花更多时间来学习技能,而中国的学生则恰恰相反。由于大多数地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都是入学前突击专业技术训练,所以专业运动技术普遍较差。实践结果表明,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重理轻技”的课程设置,失去了体育教育专业的根本特性,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胜任基层体育教学工作。③重必修轻选修。通过对40所地方高校的调查统计表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必修课普遍偏高,见表2,必修课与选修课之比是7.35∶2.65,远高于《方案》中5.6∶4.4的规定,有少数学校必修课与选修课之比甚至达到了9∶1。很显然地方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提高,但专业选修课偏少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及个性发展。
3.实践形式单一。表2中的《方案》规定实践环节总课时不能少于10~12周,而地方高校实践环节平均课时为16~18周,表明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与提高。但在实践形式上比较单一,绝大多数学校仍然把常规的集中实习作为重点,而且实习时间都安排在最后一年。实践活动太过经验化、单一化。
三、对策与建议
1.确定正确的培养目标。现阶段我国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把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的“通才”目标是不太切实际的。因此,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培养基层第一线的“精专业,强能力,创业型”的体育工作者。学生毕业无论是当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健身房、社区、体育产业和自主创业等工作岗位,都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水平、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围绕目标调整课程结构。由于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特殊,所以课程结构不能照搬欧美国家“重理论,轻技术”的模式,应根据社会发展和需求及学生实际,走“加强理论与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的发展道路。
3.全面加大实践环节力度。实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关键。在体育专业课中融入创业教育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时间内必须狠抓的一项工作和任务,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在重视集中见习和实习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实践的机会,包括在体育专业术科中增加实践锻炼和培养创业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杨万林,徐云霞。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异位于回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5):460.
[2]赵激扬,邹小二等。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课程方案调查[J].吉首大学学报,2008,(1):111-112.
校本课程教案 篇五
中国地方高校既肩负着培养地方基层专业人才的责任,也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任务。我国地方高校一直承担着使命,为全民素质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各地基层培养了大批踏实敬业、会学善用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旨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指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目前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今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探讨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是为了更好地修订课程方案,切实地培养与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
2高校类型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点
地方高校人才目标是培养会学善用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此为目标的高校被归属于教学型大学。这类高校毕业的学生,多数在企业或事业单位居于执行层,从事执行工作或管理一个小型团队,因此要求既有动手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的管理和研究能力,总之是应用型的人才。吴国英将高校类型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点做了清晰地表述。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需要通过符合教育规律的实践课程方案,经过实验、实习、实践,四年不断线地实践教学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执行、解决问题、协调能力。然而,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方案陈旧,即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实践教学。
3地方高校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3.1课程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符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课程来完成。目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追求社会价值为取向。通常情况下,课程价值取向也应随之转变,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方案。现实情形却差强人意,许多地方高校实践课程多年如故。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时,最为重要的课程方案未能同步跟上。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脱节,导致频繁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流于形式。首先实践课程门数绝对少。以实践性较强的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教学型大学的实验和实践性课程基本为6门,包括2门教育实践课程。研究型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和实践性课程一般在10门左右。仅课程数量而言教学型大学就明显少于研究型大学。其次学时、学分执行最低标准。仍以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高等学校地理科学专业规范建议课程教学按16~18学时折算1学分,实践教学按32~36学时折算为1学分,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按每周折算为1学分的方法折算。教学型大学执行的都是最低标准,而有条件的高校或研究型大学相同学时折算的学分要低许多。再次专业特色不突出。教学型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基本是专业实习与教育实习平分秋色,导致既没有突出专业特点,也无教师教育专业特色。
3.2模块化课程方案尚未建立
模块化是指“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即模块)”。模块化课程更加地关注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的构造关系及其配置过程。每一模块生成的过程,就是对课程与课程、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逻辑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的过程。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显然需要经历细致地推敲、严密地论证,否则只能是全部知识的拼盘。地方高校模块化课程体系尚未建立。
4地方高校实践课程问题成因
4.1人才培养目标失准
近些年,高校数量增加、社会需求多样并伴有结构性就业失衡导致部分大学迷失了人才培养目标,走错了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迷失、学校定位欠佳最明显的是省属本科院校,它们处于高等教育中间层次,前有部属重点大学,后有新生本科院校,不能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动态与本校的办学情况,很容易被社会风潮带着走。人才培养目标失准,一般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虚高,超出了学校及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造成了虎头蛇尾的现象。人才培养目标虚高表现在:一是课程方案制订时就已经低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二是变相或不执行课程方案。
4.2课程方案指导意见的束缚
高校课程方案的结构与设计是经校级最高决策机构确定后再交由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并提出“指导意见”,其中最具实质性的内容就是给出课程方案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表”,明确要求各专业培养方案在制订时遵照执行,实际上是对课程决策的指导和框限。根据学校课程设置及指导意见的要求各专业在设计课程方案时,只能在专业课程安排上进行抉择。
4.3利益群体的阻碍
校本课程教案 篇六
1.我国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控制研究
2.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回顾与展望
3.我国高等体育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4.论高师体育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
5.以职业为导向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兼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
6.我国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发展演变研究
7.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现状及结构调整研究
8.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结构状况分析与调整设想
9.高等教育大众化下体育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析
10.新中国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变迁与启示
11.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2.高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动态与分段管理模式研究
13.我国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与体育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
14.论高师体育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
15.我国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规范性研究
16.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研究述评
17.建设体育强国时期高校体育本科教育发展态势分析
18.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困境成因分析——以江苏高校为例
19.20世纪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回顾与展望
20.综合性大学体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21.吉林省体育本科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22.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存在主要问题剖析
23.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展望
24.我国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控制研究
25.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公共基础课设置比较研究——以江苏省普通高校为例
26.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与设置比较研究
27.美国大学休闲体育本科课程体系的特征及启示——以印第安纳大学为例
28.现行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29.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及其对策
30.地方新建体育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的研究
31.体育本科专业与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课程衔接研究
32.《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解读
33.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比较研究
34.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刍论
3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新旧两种课程方案比较及实施要点研究
36.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
37.新升格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设置探究——以钦州学院为例
38.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以河北省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为例
39.新疆乌鲁木齐市普通本科院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40.山东省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4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沿革
42.高校体育本科解剖学教材的发展演变
43.“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44.《全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本科)课程方案》之我见
45.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再思考
46.“体育强国”战略环境中应用型体育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47.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方向的设置及其目标体系的理论建构
48.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异态审视——以江苏本科院校为例
49.体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探讨——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例
50.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体操教材内容变更与设置的研究
51.关于体育舞蹈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考
52.福建省体育本科院系龙狮运动的开展现状与对策
53.关于调整体育本科专业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设置的探讨
54.浅析广西增设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必要性
55.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开设运动损伤学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56.河南省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57.论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师范性的缺失及加强
58.地方性大学体育本科专业结构优化与办学社会化的研究
59.新形势下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60.就业导向与职业发展:体育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61.论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62.我国体育本科专业分层次选方向培养的总体构想
63.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64.对我国本科体育院校布局与体育专业规模的分析
65.云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现状研究
66.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
67.美国体育学院本科专业培养计划解析
68.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69.辽宁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70.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学生学习现状及发展对策
71.对实施《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担忧与建议
72.体育本科人才的跨学科培养研究
73.对成人体育本科课程设置的分析与研究
74.江苏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
75.河北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
76.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
77.地方性大学体育本科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78.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培养规模现状分析
79.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体育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80.2003年部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创新与作用研究
81.复合型视角下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福建省部分高校为例
82.高师院校体育本科《人体解剖学》课程改革研究
83.体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84.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开办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85.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认知分歧探微及启示
86.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开设顶点课程教学研究
87.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88.美国休闲体育专业本科认证标准分析
89.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师队伍现状及发展对策
90.地方综合性院校体育本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三峡大学为例
91.2007~2011华东区高校体育本科专业增设现状及分析
92.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研究
93.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前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94.对《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质疑
95.对我国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
96.河北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
97.教学型本科院校体育教育功能定位及实现途径
98.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研究
99.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休闲体育本科课程研究
100.对新升本科体育系田径普修课达标考核标准的研究
101.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系列教材栏目设置与功能布局的研究分析
102.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布局研究
103.本科高校体育人才培养问卷编制及信效度初步检验——以重庆市为例
104.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前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05.我院设置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论证报告
106.我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
107.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108.江苏省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教学实践现状
109.徐师大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专项选择调查与研究
110.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保障
111.生态理念下体育院校体育类本科就业的实证分析——以某体育院校2012级为个案
112.河南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查
11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实践解读与分析
114.江苏省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115.创新与超越: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发展路径探索
116.体育院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评价指标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117.安顺学院增设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118.对黑龙江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
119.河南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设置现状研究
120.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中的问题探析——以齐齐哈尔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为例
121.关于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探究
122.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规范建设的思考
123.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课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124.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
125.高等师范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126.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案看武术课程的嬗变
127.体育院校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
128.我院设置新闻学本科专业(体育新闻方向)的思考与实践
校本课程教案 篇七
[关键词]课程管理;学校课程规划;学校课程变革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2-0036-05
新课程改革中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使学校具有了一定的课程管理和开发权,同时也对学校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是学校课程规划问题。在以往高度统一的集权式课程管理下,学校主要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推行要求学校必须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实施、评价与管理,必须对学校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这是学校以往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因此,对学校课程规划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学校课程规划的动力:课程政策与学校价值实现的整合
学校开展课程规划既是课程政策变革的要求,也是学校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它们共同构成了学校课程规划的驱动力。学校课程规划不只是简单实施国家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它要求学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和设计,以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办学思路和特色。从一定意义上讲,一所学校的课程规划是否合理有效,更取决于两者的合力效应。
(一)学校课程规划是课程管理制度变革的要求和结果
三级课程管理将原来过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权力下放,赋予学校部分课程决策权,要求学校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统一规划与实施。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国家、地方和学校意志的生效需要经过学校课程规划来实现,学校通过规划课程,使三种课程权力趋于和谐。因此,学校课程规划是课程管理体制变革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二)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有效实施国家课程的要求
从国家到地方,课程实施可以被视为将一个具体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从地方到学校,课程实施可以被视为将变革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在学校,课程实施可以被视为一个缩短现存实践与创新所建议的实践之间差异的过程;在课堂,课程实施可以被视为教学。国家课程政策只是规定了宏观层面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及框架,不可能顾及学校层面具体行为细节上的操作。学校课程规划能够尊重国家课程难以企及的具体学校、社区环境和师生之间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弥补了国家课程实施的局限性。国家的课程政策能否有效落实到课堂教学定的师生身上,关键取决于学校在课程规划中的组织和管理。也就是说,学校课程规划使得学校在统观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要求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处理三者间的关系,更好地发展学校的特色。
(三)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要求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允许的范围内,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成员为主体,充分利用当地社区以及本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突出学生特点和学校特色。学校要完成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必须对学校课程整体进行规划,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构架进行分析,否则其所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就有可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内容、时间、空间乃至资源等方面产生重复甚至冲突,进而使学校的课程管理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四)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实现整体特色价值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千校一面,缺乏特色,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课程的高度统一。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课程权力的赋予为学校特色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契机。学校要利用好这种契机,关键是合理规划学校课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课程规划将成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并制约着学校的整体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校的发展特色。它不仅涉及静态的文本方案,涵盖动态的操作过程以及相关管理工作,而且强调对学校发展的整体思考。进一步而言,学校课程规划会促进学校以学校课程与教学工作为抓手,统筹规划其他工作。正如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骆玲芳校长所说,对于学校与教师来说,没有课程规划,我们可能会在一些点上做得亮,有能力的教师个体会做得好,而课程规划使工作整体得以协调,进而确保了全体教师都有了底线标准。正是学校课程规划对学校特色价值实现的生动反映。
二、学校课程规划的向度:学校课程从理想到现实的方略谋划
学校课程规划是对学校课程蓝图的勾勒,是学校整体发展的核心内容。它体现在制订、实施和评价学校课程的一系列活动与过程中,旨在将学校课程的愿景一步步转化为现实。学校进行课程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编制课程方案,为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与管理提供总的蓝图。但学校课程规划并非只是课程方案的编排,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落实课程方案,确保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课程,让课程能够成就所有学生。另外,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基于本校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活动,因此,学校课程发展的愿景和使命也应该成为学校课程规划的重要内容。尽管不同学校的课程规划内容可能存在差异,但一个系统、全面的学校课程规划大体上应包括以下三个向度:学校课程发展愿景的确立、学校课程方案的整体设计、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一)学校课程发展愿景的确立
学校课程发展愿景就是根据学校现状对学校课程未来发展的一种有远见的预设或期待,是课程规划的灵魂,也是学校课程的归宿,通俗地说就是学校的课程理想和价值追求。作为育人的场所,学校要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的任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确定反映学校自身特色的课程愿景或理想。所以,学校的课程愿景不是个别校长、教师或其他人的愿景,而是整个学校组织的愿景,是被学校大多数人认可的、充分理解的愿景。因此,学校课程愿景的确立应是集体对话和协商的结果:一方面,通过对话、协商来概括、总结、提炼乃至提升学校的课程愿景;另一方面,使学校成员集体认同这样的课程愿景,便于实施与执行。学校课程愿景的拟订,并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学校课程规划者可以根据学校行政人员的领导风格、教师的经验与意愿、学生的成熟度、家长和社区人士的参与情形等因素采取不同的研制方式。
(二)学校课程方案的整体设计
学校课程方案是学校整体性地规划学校课程体系并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课程规划实施的前提与依据,并直接决定着学校课程规划的质量与实施水平。学校课程方案是一个由宏
观和微观等不同层次内容构成的系统,涉及到学校课程诸多内容的设计,其大致包括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的校本化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方案以及校本教研方案等。在设计过程中,不同方案所关注的具体问题不同。
课程标准的校本化方案主要关注如何以国家课程的要求为底线,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学情分析,使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要求进一步细化,以便合理调适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层面的有效落实,确保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促进学生的最大化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学校在开发课程时各种课程方案的统称,是学校课程标准的配套方案,主要包括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和课程纲要两个层面。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是学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的概括性描述,一般包括课程规划的基础、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建议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校本课程的结构是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校本课程的门数、课时要求以及限制性条件等。课程纲要是由教师个体或小组合作设计,并以纲要的形式呈现出某一门课程的具体方案。它完整地呈现了课程的各种要素,包括课程目标、学生背景与资源情况分析、学习主题或活动安排、相应课时以及评价建议等。
课程设置方案主要关注学校课程的科目、课程表(课时安排)以及各学科的性质等。学校课程规划工作者要在认真研读新课程方案的前提下,把握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学校必须统筹各领域、各学科的必修课、选修课开设事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将它们协调一致后形成本校的课程设置方案。
课程实施方案主要关注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排课与学生选课指导、课程实施的组织形式与进程以及考查标准等。课程评价方案主要关注课程实施的效果,包括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校本教研方案主要关注对学校课程实施的反思策略,包括学校课题的拟订、教研团队的组织等。
(三)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过程实质是在规划好的学校课程方案与学校现实间的一种调适过程。学校课程规划对学校的影响最终依赖于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课程方案的实施有赖于课程共同体对课程规划的理解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行动和一系列保障措施。因此,学校课程规划工作还要考虑课程方案的实施与保障问题。
1.观念转变
课程改革的过程首先是观念变革的过程,观念不变革,任何改革措施都难以推行。有学者认为,新课程需要树立的观念有:学校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课程发展的中心,教材是范例,教室是实验室,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创生的活动,教师即研究者,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家长是教育伙伴。所以,学校课程规划必须反思植根于学校成员思想中的传统观念,分析它们与新课程变革所确立的新观念之间的差距,进而确定教育观念转变的途径和保障机制。
2.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学校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素养是课程方案得以落实的直接因素,课程发展、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学校课程规划对原有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进行了彻底变革,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改变教学行为,重新定位角色。学校课程规划也为教师专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和途径;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学校课程成功落实的重要支撑。为此,学校必须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机会。
3.革新的学校课程领导
革新的学校课程领导是指在学校情境下,课程领导者影响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的动机,提升教师参与变革的能力,促成学校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文化,达到促进学校课程发展和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目的。革新的学校课程领导为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人事保障和制度保障。他们不再仅是单一的执行主体,而要致力于学校课程方案的设计、开发、实施与管理事务。学校课程规划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发展不同,它强调学校的实际环境,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综合运用课程与教学各方面的因素,旨在使学生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学校课程规划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理念,有着对学校管理体制、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方式进行转型性变革的要求。学校课程方案的有效落实要求学校课程领导者转变自己的管理观念,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建立一个和谐、合作的专业发展团体,创造一种团结、民主的文化氛围,以便实现学校课程规划发展的理念,促进学生学习的改善。“课程领导”是相对于“课程管理”而言的,前者是指做正确的事,后者强调把事情做正确。“课程管理”较为注重自上而下式的领导模式,而“课程领导”相对崇尚一种平等民主、互动协商式的领导形态。学校课程领导并非仅限于传统学校中的行政人员,它是一个通过组织重建后形成的多层级的动态运行系统。在我国新课程改革尤其是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的学校课程规划中,革新的课程领导的作用遍布于学校各个层次课程项目的发展与落实中。
三、学校课程规划的路径:学校课程愿景与学校现实的调适之旅
学校课程规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工作的具体落实和完成,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在课程规划中既体现出学校的课程愿景,又能紧密结合学校的传统和实际。所以,学校课程规划的过程实质就是在学校课程愿景和学校实际之间不断调适的过程,它需要课程规划者的精心谋划。
(一)建立学校课程规划组织
学校课程规划组织是为统筹规划学校课程的一系列活动而设置的专业组织。完善的组织机构是制订高质量学校课程方案的基本保障。它不仅是制订学校课程方案的各项工作的组织者,而且是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课程规划组织成员应通过自荐或推荐等方式民主产生。一般来讲,学校应选取那些具有课程规划能力和协调性的人员。
(二)研究学校课程的特色、问题与发展方向
学校课程规划并不是指学校可以对整个国家计划、地方计划进行任意的增删调换,而是具有很强的政策制约性和理论指导性。同时,‘学校课程规划工作者一定要遵循客观、全面的原则,研究学校课程的特色、问题与发展方向。
1.分析政策
学校课程规划必须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保障国家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立足于每个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学校必须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允许的范围内,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机遇和挑战、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2.寻找基点
在制订学校课程规划时,课程规划者首先要对学校的办学历程、实践经验、师生状况、课程发展的传统现状以及学校的整体生态环境等作出全面、客观的检视。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才能找到政策与学校课程的结合点,进而提出学校课程规划发展和改进的策略。
3.教师专业发展分析
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水平是影响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制约学校课程规划有效实施的瓶颈。学校课程规划者可以利用教师发展状况分析工――FAPO(即feelings、at-tention、promoting、organization四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组合)来分析教师在学校内的生存际遇和内心体验,以便了解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并为学校课程规划提供相关依据。
4.学校课程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即strengths(强势)、weaknesses(弱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四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组合。SWOT分析,即通过访谈、座谈、民主调查等方式,把与学校课程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强势因素与弱势因素、外部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客观、全面、有次序地排列起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后加以分析,并从中得出相应结论的一系列过程。
(三)拟订学校课程规划草案
拟订学校课程规划草案是指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由学校课程共同体起草制订的关于本校课程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学校课程规划草案是学校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依据,也是学校管理和评价学校课程的基础性文件,它为学校各层人员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方针路线。与此同时,该文件也可以得到持续不断的调整与改善。
学校课程规划草案一般包括学校发展现状、办学特色与学校愿景、指导思想、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评估设想、组织体系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
第一,学校发展现状。学校发展现状即课程规划的背景,涉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发展需要等学校课程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在拟订学校课程规划的过程中,学校要详细分析本校发展以及课程发展的传统、优势与面临的困难,通过对学校课程相关因素的全面、客观分析增强课程方案的可行性。
第二,办学特色与学校愿景。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沉淀出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较为稳定的倾向性特质。学校愿景则是学校对于课程所形成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向往,它既反映了学校对课程发展的认识程度,又能引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对学校课程的规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学校拟订课程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学校设置课程结构体系的依据。
第四,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的课程类型、科目以及模块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在学校课程发展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学校首先要制订学校课程发展的总体思路,然后详细拟订本校的课程框架结构,并对学校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科目作出详细规定。
第五,课程实施。学校课程实施主要包括重新整合学科知识、构建综合选修课程的结构体系、开发和建设综合选修课程以及拓展延伸研究型学习课程等步骤。
第六,组织体系与保障措施。组织体系包括学校课程组织机构的运营以及学校课程规划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进程等;保障措施包括课程发展的激励机制,课程开发的投入等发展环境的创造。
(四)多方征求意见
学校课程规划是基于学校内部的一种全新探索。同时,学校课程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牵涉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专家以及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参与。这就决定了学校课程规划的广泛性和艰巨性。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的拟订以及实施活动必须征求多方意见,使他们了解本校课程规划的目的、内容和要求,进而给予热情的支持。
I.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教师作为学校课程规划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的主体,是影响学校课程改进的重要因素,因为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对课程规划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行动。只有当教师理解了课程规划,并产生了行动的意愿时,学校课程才有发展的契机。在课程规划的制订过程中,学校要听取教师的意见,设计激励机制,开通“成果展示”“过程记录和体会”等多种渠道倾听教师的声音,并作出及时的反馈。
2.寻求专业力量的支持
实践表明,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依赖于个人的经验与习惯,在理论层面,他们的知识相对欠缺,所作的理论思考也比较有限。因此,专业人士的支持,可以使教师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另外,由于新课程实施时间不长,学校行使自主规划的权力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求学校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学校课程规划还不太现实。在拟订学校课程规划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征求多方意见,尤其应借助专家力量的帮助,这样才能保证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遵循课程发展的规律,保证课程发展的领先性。
(五)学校课程规划的不断改进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不断变革、教师专业技能的成长、学生身心状态的变化以及课程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校课程的发展总是处于一个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中,不可能一次性拟订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学校课程规划。学校必须在课程发展的道路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学生和社会发展的检验中不断改进,在否定之否定中攀登新的高峰,让学校课程体系更切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期待。
[参考文献]
[1]靳玉乐,董小平,论学校课程的规划与实施[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08-114.
[2]赵小雅,从课程规划入手突破课改“迷雾”:走近浙江省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课程规划[N],中国教育报,2006-11-17(5).
[3]靳玉乐,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创新与教育观念转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48-5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这7篇校本课程教案(推荐是来自于快回答的校本课程教案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