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最新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快回答分享了8篇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篇一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体育课堂教学

体育有效教学是指体育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进步不单指知识与技术技能的进步,它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近几年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比较热,但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受西方体育思想影响较大,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对相关课程的深层研究,基本上处于模仿阶段,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技术的支撑。因此进一步探讨体育有效教学的理论问题,进一步分析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兴趣。通过对体育有效教学思想的剖析,能够为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奠定基础,为各级体育教师反思、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实践,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提供行动指南。

1.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有效教学策略实质上主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使用,在新课改要求下,许多专家学者对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主要侧重于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策略上,通过师生对教学环境、设计、内容、方法和评价策略的应用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文章按照有效教学的过程从准备、实施、评价三个方面介绍新课程背景下相对比较成熟的教学策略,以有效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1.1有效教学的准备策略

在设计单元教学计划前,教师要做的不仅是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教学目标的把控,还要注重对教学对象――学生实际水平的剖析,诊断学生的个体需求与差异。以教学目标为方向,教材为舵手,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张扬为目标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奠基石,进而设计教学计划。

1.2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知识与技术技能或是心理层面上的提升是关键,如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得到提升,心理认识得到改善,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并非是单一教学策略的运用,而是多种有效教学策略的结合。

如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阶段,即开始部分,可运用环境激发策略、情景导入策略,也可选择师生互动策略;在基础部分以教学方法策略和师生互动策略为主,也可加入适当的比赛、游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学练的投入度,提高练习密度;而在结束部分,可采用情景导入等策略。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的运用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创新性思维,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授挺身式跳远时,由于动作技术较为复杂,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加以多媒体式的教学视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练探究,也可以以远度为规则小组间进行比赛,总之教学中教师最大限度变换练习方法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3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

改变过去的课后终结性教学评价方式,因为在体育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许多教学目标如学习态度、健康行为、集体意识等,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的,因此,应扩大高效的教学评价策略的评价时机,课前、课中、课后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及时评价,形成性、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及时收到反馈的信息,为知识技能的学习奠定基础。

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反馈学生技术技能学习的情况,加快学生对自己技术技能掌握的程度,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2.结论与建议

2.1教师、学生等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体育教学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效果实属不易,通过对中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解,不难解释为什么要(怎么)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问题。因此,要重视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学校教学环境的合理布置。

2.2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择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恰当的教学方法。

2.3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陈晓端,Stephen Keith.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08):56-57

[2]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01):39-40

[3]王晓青。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效的课堂呼唤数学思想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3(02)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篇二

一、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初步形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策略;通过研究,切实把握高中数学课程的学科特点,深刻理解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寻求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立一支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理念所要求的新型高中数学教师队伍;生成一批实施有效教学的典型课例,发表一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科研论文。

二、研究内容

1.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目标研究

有效课堂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堂课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1)通过探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从而实现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高中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阵地,也是课程改革主阵地,因而也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中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2)通过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为重新建构新的教学策略,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在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文化性及主体性等特质的基础上,将实践活动、交往、主体性作为理论基石,为重新建构现代教学的教学策略理论框架,提供一个新的解释系统,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思辨的提升,理性的思考。

(3)通过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揭示课堂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研究,帮助高中数学教师反思和克服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不合理的传统教育观念,摒弃片面追求分数而压抑学生发展,以及目前在急功近利价值取向影响下所造成学生虚假发展的严重弊端,增强高中数学思维活动的意识,增强教育改革的意识,明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的方向和主题。

2.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范式及操作策略研究

(1)本课题将分三个层面展开研究:教学准备策略、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和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在准备教学时,教师必须要解决下列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教案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后续教学实施行为即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如何。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的一系列行为,它可以分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与课堂管理行为。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评价指标围绕本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着眼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课堂评价可通过两条途径来实施:专家、同行的评价评价和学生、家长的评价。

(2)由骨干教师来承担子课题的研究,实施行动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研究操作中,探索出符合本校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3.课堂有效教学的课例、案例分析

本课题旨在以课题研究为方法,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石,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与反思,摸索出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一般策略与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专业素养。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的基础。探究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和健全,可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

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是学生熟悉的。利用这些题来改编成可探究性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收效颇丰。学生往往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构起一种不协调,这样不协调很容易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让学生尝试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求问题结果的热情。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探究,达到开发智力、增强能力的目的。

三、问题研究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篇三

1.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反思——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为中心的分析

2.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3.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4.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化策略

5.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

6.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式教学的实施分析

7.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

8.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深圳市育才中学教学实践为例

9.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10.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矛盾及解决策略

11.例谈高中语文选修课“诗歌与散文”系列的教学策略

12.高中语文选修课问题的理论解释和实践策略

13.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教材编写实践的理性反思——以人教版和苏教版为例

14.高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

15.论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16.高中语文教师文学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调查与分析

17.高中语文教学应开拓优质高效的科学发展之路

18.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19.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特征及其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20.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之我见

21.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分析

22.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策略研究

23.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24.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探究

25.文感培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成功之途

26.浅议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7.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28.美国高中的“选课指导”及语文选修课实施的对策

29.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

30.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建议——基于江苏实验区的调查研究

31.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

32.论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33.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34.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应重视四个策略

35.我国大陆与台湾高中语文课程文件比较研究

36.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37.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38.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39.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问题研究

40.浅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

41.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

42.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43.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设的六大困惑

44.基于新课标课堂教学有效性视角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45.基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

46.新中国成立后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文变化的历史研究(1949-2000年)

47.谈高中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运用

48.优化教学设计 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49.高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初探——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阅读”课教学实践为例

50.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5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

52.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

5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必修课程评价方案构想

54.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

55.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56.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

57.探析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58.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思考

59.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之我见

60.微探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61.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62.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63.试论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

64.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变革、困惑与反思

65.关于高中语文口语训练教学的一种构想

66.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探讨

67.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及实践

68.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69.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70.高中语文古文诗词教学模式创新初探

71.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

72.关于高中语文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

73.浅谈高中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74.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后练习评价

75.高中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

76.高中语文教育评价概述(上)

77.高中语文阅读审美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78.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有效实施策略

79.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究

80.浅析当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问题和设计改革策略

81.探讨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82.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83.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84.从教材讲授看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与高考脱节现象

85.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措施探讨

86.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87.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估工具与使用策略

88.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89.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90.高中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

91.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探讨

92.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

93.走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误区

94.阅读之钥:关注文本细读——也谈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

95.高中语文泛化的介入性学科审理体系

96.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97.高中语文课堂构建中彰显语文魅力的思路探索

98.对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反思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篇四

1、小组合作的形式与方法是不是对学生的学习足够有利。在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中,小组学习的方法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学习模式,在解决某些题目中,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探究才能有效完成目标。

2、怎样才能把教师授课的特点,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合作学习是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合作学习要求学生组成一定人数的不同小组进行学习活动,并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让学生进行辅助的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会性的学习模式,为学生构建学习群体,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获得的知识不再由老师统一讲解,而是让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借助多方面的因素,充分利用学习中获得的资源,最后让学生自主有效获得知识。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新的教育理念的支撑,现行的课堂教学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对听课环节需要进行科学观察,对听课,评课与个案追踪的环节进行研究,对课堂结构的组成进行必要的分析。课堂教学的过程需要借助媒体进行分析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需要从师生互动的角度上进行分析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教学中师生的语言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同时要对课堂教学的时间与效率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最后通过筛选,提炼有效教学策略再加以分析验证,通过探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化方法,最后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务实创新型课堂教育模式与相关的评价体系。在科学实践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将探索出的新课程理念与课堂实际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有效做到将理念落实到课堂中,让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通过研究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师教学实践有效性的评价上。从理论的层面上考虑,课堂教学的复杂多样化,决定着教学情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变化,不同的教学理念决定着不同的教学实践的产生。由于各种教学实践的操作往往不在一个水平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相关策略往往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通过选择,设计与实施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方案的制定,让教学方案更具有前置性与发展性。现代教育理念已经由过去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改变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的研究。通过让学生与教师地位的根本改变,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教师专业目标的成长。

二、通过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策略研究要实现的目标

1、要构建学生的有效性学习与构建有效的教学平台,形成教师对学生有效教授的具体策略指导。

2、构建教师的有效教学模块,让教师对有效教学实验的策略个性化。

3、操作相关的成型课堂案例,创新相关的实验方案,构建教学的理论支撑框架,实施具有相关的可行性教学理论。

4、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与教师的具体授课形式形成系统的评价体系。

5、结合具体到学校的实践工作,大面积的提高教学的实际效率,在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时为课堂教学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教学有效性的理念开始于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教学就是科学的基础上,民众通过关注课堂中的教学形式总结课堂经验,在程序中教学,在课堂观察系统中教学,让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与教学效能进行有效的核定,由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因此诞生。

三、可以称得上有效教学的课堂形式

1、学生不仅在课堂学习中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也在学习课堂理论的基础上学到了其他方面的知识。

2、在上课结束之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课堂上所讨论的内容,从而做到了不强迫学生学习的重要转变。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行了解、讨论三角形的分类,让学生自学归纳总结具体的学习方法与知识结构。根据构建主义理论的相关定义,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促进转化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理论。在丰富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教学策略理论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在小组讨论,分组操作,合作交流,小组自评的过程中,让小组内的合作互助为主,竞争为辅,或者以让小组之间的竞争为主,合作互助为次要的原则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的效率的最大化。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篇五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实际;实施

1.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基础

系统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构成必须包含三个要素,即元素、相互关系、存在环境。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教学本身可看作为一个系统个,其中地理学科内容、学科教学目标、老师、学生等都是教学这个系统的元素,相互之间存在着紧密关联,并且教学目标是使教学系统发挥最大功能、实现最优化教学的前提。

教学设计理论认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过程与操作流程,是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而其中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在教学中起到提纲的作用。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为了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该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法,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是完成教学多元智能的基本保障,是培养学生地理基本素养的前提。

2.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教学目标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并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得在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意识缺乏严重。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中,目标形式上的陈述不规范,教学目标的主客体混乱,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在教学目标设计的内容上,由于意识的缺失使得目标设计内容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内容不合实际,过于空泛,无法准确的表达地理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教学目标体系不全面,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不健全;教学目标要求不合理,对学生起不到激励、引导、激发、合理评价的作用;教学目标缺乏个性、差异性、层次性,没有准确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使得教学目标的实施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2)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有些时候,虽然老师制定了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但在实施的工程中,由于意识、能力等方面的因素,造成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教学目标设计与实际的课堂教学内容不相符,导致在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实施与教学过程脱节,比如教学目标而没有教学环节,有教学过程而没有教学目标等。在教学目标的实施中,由于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使得教学目标的实施过于机械化与随意化,对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并不能最初及时有效的反应,而是仍然按照此前设计好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进行,或者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课堂突发意外的发生而随意更改教学目标,或者盲目的添加教学目标,使得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偏离高中地理教学的总体目标。此外,高考带来的压力使得一些教学目标形式化、片面化。

(3)原因分析

在主观因素方面,多年的传统教育模式以及高考压力的影响下,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多数不愿在教学中做出改变,担心教学模式的改变会影响到学生成绩;多数高中地理老师在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总是存在诸多问题,这是因为他们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地理教学专业素养不够,短期内无法完全驾驭目标教学方法;过于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多数老师缺少更为深入的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这极大的阻碍了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在客观因素方面,应试教育仍然是目前高中教学的教育模式,学生的升学成绩是决定教学评价的唯一指标,这就使得考试形式、评价制度成为制约搞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及考试评价方式的制约,使得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相关理论研究较少,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与实例借鉴;此外,大班模式的教学使得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存在较大困难,无法全面将所有学生,从而制约了高中地理老师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3.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策略

(1)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中,要遵循整体性、全面性、差异性、灵活性的原则,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内容、教学条件、学生情况等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一般为:(分解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使其具体化、细致化)(研究学生背景,使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个体性、高效性)(分析地理学习内容,确定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而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表述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实施策略

教学目标的实施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且始终伴随着教学目标优化,时教学目标的实施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地理教学目标的实施要在课堂教学前呈现给学生,使其了解到课堂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教学内容需要掌握的程度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巧妙的设计地理相关活动,从活动中渗透教学目标。此外,在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中,要巧妙的使用教学方法来辅助教学目标的实施。在地理教学目标实施中,教学反馈是监测教学目标质量与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是优化教学目标的依据,因此要强化教学效果的反馈,及时了解教学目标实施的具体效果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曹书通。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及改进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5

[2]杨帆。新课改下高中地理尝试教学法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3]旋晓伟,王林,王晓青。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篇六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新课标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一直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管理制度,单一化的教学方式目前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作为对传统教学的优化,教育部研究并设计了新型课程标准,旨在落实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一线教师在教育模式与授课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新课标的具体落实过程中,教学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暴露出了较多亟待改正的问题。下面分别对课堂实施策略、实施问题、解决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一、新课标下课堂实施策略

高中英语新课标课堂实施策略主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与思想为理论指导,在对教学过程的要素与环节进行优化后,编写出教学指导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英语教学中,它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选择与组合过程中,以实际教学方案为载体。另外,教学策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这一点区别于教学方法的概念。一般来说,高中英语教学实施策略具有指向性、整合性、灵活性、启发性、可操作性几个主要特征,与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性与单一性相对应。从分类上看,高中英语课堂实施策略主要分为课堂提问策略、呈现策略、激励策略、学习指导策略等。另外,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有机会进行积极的问题探究与对话交流,个性发展状况较为理想。

二、新课标实施中的问题

1.单一化的讲授模式

在新课标要求下,一线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我学习,但在实践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依然较为严重。具体来看,多数教师依然遵循原有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并无显著变化。在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压力较重,而且高中教育依然以应试为主要目的,因此很多教师只能“无可奈何”地采取以讲代学的方式进行授课。另外,还有部分教师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固守原有的机械化教学模式,客观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英语教学重归“哑巴英语”的歧途。

2.形式化的教学活动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教学活动作为教学手段的一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水平。但部分活动过于形式化,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只注重活动内容,缺少语言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英语的全方位学习。在日常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泛滥也是教学形式化的重要体现,由于授课内容容量较大,部分教师选择使用课件辅助教学,但课件播放过程中,学生难以进行积极思考,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缺乏实效。

3.本末倒置的教材认知

由于高中教学以高考等应试目标为主要要求,因此在教材的认知与使用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考试要求,产生较大误区。对教材的重点内容进行全方位讲解,唯教材内容是论忽视了对教材内容的选取与加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英语素质,但直接导致了课时不够、内容缺乏的大问题,可谓因小失大。部分教师则紧抓课外教辅的作业要求,抛开主体教材,摒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刻意迎合高考需要,使得学生难以达到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整合要求。

三、新课标实施问题的解决对策

1.灵活应用教材知识

对于高中英语教育存在的教材内容使用僵化的问题,教师应当积极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在教学大纲的要求范围内,对标准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删减、补充与调整。对于教材中缺乏的知识背景与拓展要求,可以进行适当补充;对于冗长的课文与听力材料,可以片段化地截取主要内容进行讲授,舍弃不必要的内容;对于单元内或跨单元的类似的语法知识,可以重新安排教学顺序,优化教材的处理方式。

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优秀英语教学需要以实力过硬的一线教师为基础,对于英语教师的选拔与培训工作,要适度提高门槛,以教学培训与思想教育的方式提升一线教师整体素质。首先应当加强学校的教研活动,开办全体教师参与的课程研讨会议,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自我学习。其次要加强师资的培训,各级教育主管机关应当设立分级培训中心,积极引进英语人才,以新课标的理念为依托,构建全方位的教师选拔与培养机制。

3.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贯彻新课标要求的主要环节。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优化,应当从创新课堂教学设计要求入手,有计划、有目的地强化课堂活动的应用效果。对于课堂时间的分配要做到合理化,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水平,设计课堂的主要活动。课堂设计要注重增加学生交流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表演、课堂演讲与小组讨论,发挥课堂活动的真实作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效强化了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但在一线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对于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主要存在讲授模式单一化、教学活动形式化和教材使用主次不分的问题。有鉴于此,对于高中英语教学,一方面要紧抓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要按照新课标的基本要求,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灵活化地处理教材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完善英语教学的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占奎。新课标英语教学“穿新鞋走新路”[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1-07-01.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篇七

[关键词]英语教学;有效分析;策略研究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效教学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有效性永远是教学的第一追求。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英语课堂是学校英语教学的主阵地、中心点,因此,探讨英语有效教学的落脚点在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要准确把握有效教学的内涵,明确实施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辨析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 in classroom)的理念源于20世纪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强调教学效能的核定。西方学者对有效教学的解释可归结为:目标取向、技能取向和成就取向。而国内有着不同的解释:1.沿用经济学上效果、效益、效率的概念来解释有效教学。2.从“有效”和“教学”两个概念出发来界定有效教学。这种观点认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3.以学生发展为取向来界定有效教学。4.从表层、中层、深层三个层面对有效性进行结构化分析。这种观点认为,从表层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从中层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从深层分析,有效教学时一种教学理想。实践有效教学就是把有效的“理想”转化为有效的“思维”,再转化为一种有效的“状态”。

上述不同概念和内涵争议的焦点在于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 “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论者主要从教师教学行为来刻画有效教学,评价者也往往较多关注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教材处理、教学程序安排、对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及教师教学功底、教学效果等;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论者呼吁“以学论教”,从学生的角度来考察课堂教学,如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是否与其他同学进行有效地交流与互动,是否对知识有理解,是否积极思维,是否得到合适的学习资源,是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有学习反思,是否有积极地情感体验等。

笔者认为,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应体现“教与学”的统一,把教与学割裂开来谈论“有效教学”是不够准确的,因此应从教师教学行为实施与学生的学习行为转变两个方面来认识“有效教学”。

二、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有效教学的前提是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位学生通过英语教学活动是否获得进步或发展,是判断教学有效与否的唯一标准。那种只注重培养英语尖子,忽略或放弃弱势学生的教学只是部分有效或低效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是说教师每一节课上都必须接触到所有学生,和所有学生交流,这在大班化现象较普遍的当今几乎是不可能的,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教学设计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放弃每个弱势学生,并力争使每位学生受益却是必须做到的。当教育条件和技术逐步发展成熟时,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从个别化或小组化走向班级化---追求规模和效益;当人们更加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时,教学又开始走向小班化或小组化---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共同进步。看似在走回头路,其实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

2.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学的效果;二是教学的效率。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是看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合情合理的前提下,通过教学活动是否达成或部分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与教师是否辛苦和认真关系不大,教师教的很认真、很辛苦,但教学方法手段有问题,达不到教学目标,仍是低效的教学。例如一位英语教师在教授定语从句的教学设计中制定有“通过分析定义和句子结构、成分、句型转换、翻译句子的形式,增强学生对定语从句的理解能力”的目标,而实际上学生对句子结构的认知几乎为零,因此定语从句的讲解还未开始,教师就已经在句子结构和分析句子成分上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学生还是不易搞不清楚句子结构和句子成分,更不要说课堂进行句型转换和翻译句子的练习了,更是难以实现这样的目标,所以整节课气氛沉闷,学生在积极地听,教师在拼命地讲,结果学生还是一头雾水,这节课的效果就很不好。

教学效率的评价则要看劳动成本与教学效果的比,在教学效果不变的情况下,教师付出的劳动成本越高,教学效率就越低。教学效率和 “教学最优化”的追求是一致的,是人们为了获取最大的预期利益或效果,或是为了把预期的损失或负效果降到最低限度而采取的行为、决定或方案。有效教学应该是一种讲究经济、计较成本、追求“多快好省”的教学。

3.注重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落实

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落实,是目前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在三维目标中,语言知识和技能是核心,同时也是其他两个维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的基础,是学生提高语言素养的根本。但是没有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无从谈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是无法得到体现,而课堂教学的模式也只能回到课改前的状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很重要的,没有这一目标,英语教学将失去其所体现的人文性,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就失去了更多的现实意义。因此,三维目标绝对不是毫无意义的简单叠加,三个方面应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教师要以知识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教师要以知识技能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教学潜能,进一步实施好新课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篇八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三维目标;教学策略

Junior school "history and society "3D teaching target the strategy and research of the implement

FANG Dun-da

Abstract:Three dimensions unifying mutually from the knowledge and the technical ability, process and the method, the emotion attitude and value and fusion is "history and society "by all means pursue of the ideal classroom. This text takes classroom teaching as main battlefield, and take the bilateral activity of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teaching as to study topic, with the construction or purchase, implement of 3D target with reach for study main line, take classroom case as a research to carry a body, and also take 3D target wrong and the disequilibrium as to diagnose object, with the teaching introspect for direction, creative teaching method, reach the design of teaching hard with excellent , process and method of, the homework design and try book structure of excellent turn; pass scene teaching, case teaching, problem teaching, movable teaching and reading on five kinds of methods and teaching to introspect, classroom diagnosis, the theories promote of opening an and carrying out knowledge and technical ability, process and method, emotion attitude and value to unify can be blend ed mutually.

Key words:"History and society "; 3D target; teaching strategy

伴随着《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出台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运用与新课堂教学的探索、总结、反思也随之深入。《历史与社会》课程育人的方向性和教学导向性要求我们对课程标准所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有科学的解析、实施(细化到每一节课时)与科学评价。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三维目标解析的偏差,导致目标达成过程的避重就轻与错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胡乱堆砌,使课堂教学华而不实,导致教学评价的虚化。《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迷失的误区,其根源就在于对《历史与社会》三维教学目标缺乏正确解析与实施。根据统一性、过程性、情感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相互统一和融合视角,客观审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三维教学目标的建构、实施与达成,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体现统一和融合,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益,是对《历史与社会》理想课堂的必然追求。

基于上述分析与思考,我们提出《初中<历史与社会>三维教学目标的解析与实施的研究》,本课题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师生教学双边活动为研究主题,以三维目标的建构、实施与达成为研究主线,以课堂案例为研究载体,以三维目标错位与失衡为诊断对象,以教学反思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在理论上构建以三维目标的解析――建构与实施――评价三个环节,并以“建构与实施”环节为研究重点的三线、五策略、三步法研究方法(简称“三五三研究法”)。“三线”是指教学的设计与优化、过程与方法的优化、作业设计与试卷结构的优化;“五种策略”是指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活动教学和阅读教学五种方法;“三步”是指教学反思、课堂诊断、理论提升的开展与实施,其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一、教学设计的优化

教学设计是三维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化,优化的教学设计是实现与达成三维目标的前提。《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分析“课标”(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学习者的特点、学习内容、教学条件及教学系统组成特点诸因素的基础上,精心构造和选择具体方案的过程。根据实践,根据课题组两年多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五步教学设计方法:“析――读――制――理――评”,其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析”是指对课程标准的解析;“读”是指对教学主题、教学内容的解读、对学生学情、教师个性及特长的解读;“制”是指根据前面二个条件,制定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理”是指整理与优化教学内容、策划与优化教学过程与方法;“评”是指学习成效与三维目标达成度的测评方案。

图2

五步教学设计法从新课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出发,围绕解读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教师个性及特长,制定三维教学目标,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建构与优化教学过程与方法。在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时,将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和根据课标理念和内容标准创造开发新的教学素材融合起来。在策划与优化教学过程与方法时,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坚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现有的教学条件为依托,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诊断性测评,了解教学目标达成度,及时发现问题,为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依据。同时,强调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和选择必须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征,充分考虑到教学条件和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学习成效测评时,注意形式的多样性,通过采用课堂提问、书面测验、作业反馈及表现性任务等方法考核与测评学习成效和三维目标的达成度与和谐度。

二、过程与方法的优化

“过程与方法”的优化,集传承与创新、个性与共性于一体,进行多维度的立体教学实践。

基于情景,注重情感,提升学生情感的效度。教学情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一种氛围或场景。设计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启发学生思索,最终达成学生情感的内化与升华。教学情景的创设紧扣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实践中通过创设事例情境、漫画情景、对比情景、反思情境、图例情境和视频视听情景,营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达到体验、感受的目的。

基于案例,注重探究,拓展学生能力的深度。案例是教学中比较典型的、富有启发性的,或者是学生普遍感兴趣,或者共同困惑的材料。针对目前《历史与社会》课上案例导入与运用浅层化处理、重形式轻内容、重包装轻内涵的实际,我们坚持案例教学应回归学科自身价值,注重案例的深层化、立体化与探究化。通过案例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能力和归纳与阐释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中案例或作业中的案例,培育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

基于问题,增加辩题,提高学生思维的力度。提问情境的创设是调动学生学习自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索,最终找出问题的结果。设问有“度”,使“问”真正起到牵线、搭桥和引路的功效,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高。对问题的设置,要充分把握问题的角度、广度、力度和梯度,选择最佳的切入点,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导入辩题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思考与论辩,陈述与总结。在辩论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思维中展示辩证唯物史观,在辩证中提炼知识的深度、培育能力的功底。辩题的设置,不仅将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教学,引导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合作的基础上开展竞争,而且强化了学生的知识体验,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基于活动,增设课题,丰富学生学法的广度。活动教学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外显和内隐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从而使其各方面素质得到和谐发展的师生互动互惠的教学方法。活动教学中,通过交互学习、合作学习、专题学习,提高教学的互动性与实效性,优化教学过程;通过以通读教材、专题调研、确立课题、研究学习、成果展示、总结评价和课后延伸为基本环节的课题学习,力求给学生以活动的情景――动力;给学生以活动的悬念――问题;给学生以活动的时空――机会;给学生以活动的环境――场合;给学生以活动的方法――策略,从而培育和谐的教学生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丰富阅读,培植兴趣,培育学生知识的厚度。能力的提高、阅历的扩展、经验的提升、兴趣的培植、人文底蕴的积淀等都必须有赖于知识的积累与拓展,有赖于学生对史书典籍的阅读与扩容。实践中,引导学生通过网络阅读、书籍阅读、视频阅读和活动式阅读,培养其人文底蕴,让学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能“明理喻情,通古达今”,才能“博采大家,纵横时空”。

三、作业设计与试卷结构的优化

《历史与社会》的作业结构,应呈现多元、开放的特点,立足校本教研的开发与研究,这既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又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吻合。作为一种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也应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并且以不同方式与三维目标达成一致。作业设计要充分利用教材,采用多元化、多类型的作业结构,重“质”少“量”,详“异”略“同”,少封闭,多开放,变单一为多样,变独立完成为协同合作,精心设计诸如作业本、填充图、教与学记录、学生笔记、社会实践、课堂表现等组合式作业,努力提高作业质量,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形式上要活泼、力求多样化,通过学生自己出题、写小论文、办小报等途径,创新作业形式,内容上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新课改下的考试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师生教与学的有效手段。与课程改革相呼应的试卷也应遵循“三维目标”的要求,并通过多元形式,充分凸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展示学生个性与才华。因而,命题要在全面检查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反映三维目标的要求。在检测评价时,我们坚持“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相结合,通过精心设计新颖灵活的题目,力求题型多样,难易适度,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深化诊断与反思

反思、诊断、提升主要是利用教师的课堂教学资源,采用课堂观摩、课例分析、案例解剖、教学实录分析等方式。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通过反思,对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与症结进行诊断;在诊断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进与提升。具体的形式有: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反思与诊断(突出反思导致学生主体地位迷失的主要原因、现象和症状,通过诊断,形成对教学的共识)、教学客体与教学组织形式的反思与诊断(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以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进行教学的状况,重视过程的设计和方法的选择,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开启学生思维的方法,走出以多媒体代替常规教学和弱化传统媒体作用、以图文、动画、音频、视频这种全新形式的“满堂灌”取代过去讲授式的“满堂灌”的误区)和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的反思与诊断。后者主要以教学片段、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案例专题等形式,通过典型的案例和课例反思,分析教学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三维教学目标的构建、实施与达成情况。通过教师自评、学生信息反馈、学生情感检测:同伴互助点评,形成对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提出整改措施,对课堂教学进行个案指导。整改中,要求教师从完善教学准备、优化教学设计、合理设置教学流程和环节等方面去把握与实施,在教学中进行有效运用。

五、改革评价方法,实施发展性评价

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评价同样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保证,它由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类别和反馈解释等核心内容构成。在实践中,我们根据“注重激励评价,激发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突出主体,重视自评,鼓励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指导学生尝试情意目标评价”的基本思路,坚持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转变评价观念,构建科学的三维目标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做出评价,而且要对学生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尤其要关注学生在这些方面发生的变化及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同时,我们还提倡自评与他评(组评、师评、家长评、社会成员评等)相结合,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成员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各种方式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成为促进三维目标达成的推进剂,从而实现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正确解析了《历史与社会》三维目标的内涵与关系,设计了“三维目标”实施的操作程序与原则:横向上运用“整――分――合”的思维方式,对三维教学目标进行整体把握;纵向上使“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的目标相互呼应,以实现教学目标的高水平达成;具体流程上采用五步设计法,科学配置三维目标的实施策略与途径,灵活搭建实施平台,深入细化实施策略,合理建构了教学评价的原则与体系,叩开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新大门。

课题研究使教师明确了三维目标的内涵与关系,激发了教师对课程理论与教育理论学习的兴趣,打破了教师“实战经验丰富,理论功底薄弱”的窘况,为教师探索新教学设计、揣摩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多元的教学评价机制、深入课堂观摩学习、现场反思、课后交流、整改提升提供了极佳的时空条件,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也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舞台,从而开启了教师个性化发展的新天地。

课题研究搭建了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新舞台。追求教与学“双赢”的共同目标、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元的课堂教学评价,催生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热情,使《历史与社会》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园地。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这8篇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