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关于美育的作文高考(9篇)

美育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美育越来越得到了大家的重视,说不准也会成为高考作文的热点方向。下面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9篇关于美育的作文高考,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美育作文的写作思路。

关于美育的作文高考 篇一

在美育方针指导下,我校开展了“我的学校美,我的家”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也发现了不少不足。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经验,找出不足。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自己的学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也更清楚的看到了我们的不足之处,也看到了学校的美与丑。

一、学生在校的形象问题

首先,在活动中,我们要加强学生的仪表,仪态的美,仪容的修养,仪态的美,仪态的美,仪态的美,仪态的美。其次,在活动中,我们要加强班级的卫生工作,不随便乱扔垃圾,不在校园内随便涂画,不在教室里随意乱涂,上下楼梯不要拥挤,不要拥挤……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校的一些常见问题。

其次,在活动中,我们要进行学生的仪容仪态的教育,不仅让学生学得很认真,而且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得好,让自己的眼中看得见、摸得到、看得出,也要让他们看得见,从而让学生学得更加规范;最后我们要进行学生的仪态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从小就养成文明、守纪的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他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第三,在学校,我们应加强对班级的仪容仪表的培养。

首先,我们要加强对班级的仪容仪表的培养,不仅要注意学生的仪容仪态,还要注意学生的仪容仪态,不能影响学校其它同学。在活动中,我们要注意每一个细小的问题:如果你不注意仪器,你就很容易出现丢失的现象;要注意学生仪容仪表,不要让学生感到你的不好。我们应注意每一个细节,不要让这些小问题在班中产生。这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不能让这些小问题在班中产生。

第四,在家中,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在学校,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便吐痰。我们要做到不说脏话,不打架,不骂人。我们还要注意学校的校园内有关环境卫生的宣传单。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争做学校的好公民。为学校的美德增光添彩。

美育作文 篇二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美育 途径 美育设计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然而长久以来,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了工具性,过度注重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忽视了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现在新课标出台了,语文教学目标突出了“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为了实现此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就有必要提出“重视语文美育作用”的观念。

美育是灌输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美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德国诗人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指出,人必须通过审美状态才能由单纯的感性状态达至理性和道德的状态,审美是人达到精神解放和完善人性的先决条件。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心灵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铸就我们民族的高尚的灵魂,现在必须注重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作用”。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生活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生活里处处有美,只要你善于发现。美存在于自然界中,美寄身于人类社会中;美凸显在千百年来人类创作的艺术品中。语文教材是编者从千百年来优美文章中撷取的精华,其中蕴含了各种形式的美。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壮丽美,李白《蜀道难》中“枯松倒挂倚绝壁”的奇险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壮美,朱自清《春》中春花赶趟的艳丽美,郁达夫《故都的秋》中晨扫落蕊的凄清美,《沁园春·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雄阔美,等等,构成了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中无法欣赏完全的自然美。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博大,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烈,孔乙己分豆的善良,六一公公“请客应该”的宽厚,闻一多先生“前脚踏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踏入大门”的勇敢,等等,构成了足以净化学生心灵的人情美。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沉郁,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李煜、李清照的婉约,赵树理的“土”,孙犁的“丽”,莫泊桑的奇巧,都德的细腻、精准,这等等的艺术美足以使徜徉其中的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审美素养。

语文教材中不缺乏审美的材料,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对学生进行美育了。我们必须弄清美育的途径与方法,明了如何设计教学来对学生进行美育。

美育的途径包括以下三条。

1.审美意识的灌输。审美意识包括审美思想、审美趣味、审美感觉等。其中包括了人们对美的认识、评判、选择等等。美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思想、审美趣味,也发生着改变。战国时楚国人以瘦为美,所以才有了“楚王好细腰,国人多饿死”。东汉时期也以瘦为美,所以才有了美女皇后赵飞燕。然而唐代以“肥”为美,不仅书画作品中的人物体型健硕、肥大,而且“杨贵妃”也是一位胖美人。因此才有了历史上的“环肥燕瘦”。社会美、艺术美也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封建社会妇女以娴静无才、贞洁刚烈为美。而现代社会早已打破了封建礼教的思想束缚。妇女投身于社会,追求与男子的平等、追求人生的自由与尊严,才华横溢,显示其特有的魅力,这在社会中才被认为是美的。不同的时代“美”具有不同的内涵,人们的审美思想审美趣味具有巨大的时代差异。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符合现代社会进步趋势的审美思想、审美情趣。对教材别对古代文章、外国文章中的社会美的内容,我们要指导学生有选择的吸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其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审美思想;批判其不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东西。像屈原的《离骚》我们在崇尚其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刚正不阿的人格美的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其轻视生命、自投汩罗的无奈之举。

2.审美感觉的累积。审美感受的累积是提高审美能力,提升审美素养,激发审美兴趣,构建完美人格,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要途径。

审美感受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并发展的,只有在客观上通过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创造出美的对象,才可能在这主观上相应地形成反映这一对象的特殊的能力和特殊的感受。既然人类的审美感受能力是在生产劳动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那么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只有在审美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所以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只能在审美实践的反复进行中产生。不仅如此,学生们的审美兴趣的激发也依靠审美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审美愉悦。因此审美感受的累积必须成为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途径。

3.审美方法的指导。审美方法的指导也是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审美活动是人类一种复杂的心理和心理过程。一般来说,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思维是审美感受中不可缺少的几种基本心理因素。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他们的感觉、感觉、想象、情感、思维给以方法和技巧上指导是必须的。这也是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之一。

对于语文教学活动来说,理论的思考是重要的一步,但更重要的对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更为关键的一步是教学设计如何操作。

重视美育的地位,充分发挥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美育作用,达到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教育目的,就要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美育意识。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尽力展示这些。要引导学生体验这些美。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语文教学的美育功用。例如:我们讲授朱自清的春花图时就不应只注意到其中的修辞,语言特点,应该想到如何让学生体验到这生机勃勃的美丽的春景给人带来的那种难以述说的美感,那种难以述说的愉悦。

2.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要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中美的材料,体验作者的情感并与自身情感形成共鸣,从而产生美的愉悦,积累审美感受的经验。例如:讲授柳永的《雨霖铃》一课,其中有充满着美丽的意境魅力,凄冷的自然景物描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要想体验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美丽,仅仅靠对词句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体验诗句中的美丽、凄冷的自然景色,就必须激发学生的想象,调动他们头脑中的经验。采取什么方法呢?我要求学生写一段二百字以上的扩写,让感兴趣、有能力的同学绘一幅“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图。方法虽不高明,但笔者认为能够达到让学生接受审美训练的目的。

3.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功用。语言文字相对来说是抽象的,描述出来的形象也是模糊的。但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补充。讲授戴望舒的《雨巷》一课时,产生了一个疑难问题。学生们是北方人,没有见过丁香花,所以不明白丁香花一样的姑娘是一个什么形象,笔者就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向同学们展示了南方的丁香花,使学生体验到丁香花的瘦美,也就同时很完美地理解了丁香花姑娘凄婉美丽的形象。

4.用语言表达审美的感受与学生共享。教师作为一位年长者,生活经历必然比学生复杂,生活经验必然比学生丰富。教师作为一位接受了专业培养的教育工作者,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必然高于学生。教师用语言把美的感受表达出来,让学生共享,这无疑会有利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这种审美感受是构建学生审美能力的敲门砖,必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到特殊的作用。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不仅有助于我们实践新的课程标准,而且有利于我们完美地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美育作文 篇三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教学;美育;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098-01

当经历了学前和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后,语文教学的重心已经不再是字词的积累,而应该转移到对于词语和句子以及短文意思的理解和简单的仿写方面,这是小学作文的初级阶段。在小学课本中,也明显地增加了一些写话和造句的联系要求,对于学生,尤其是刚刚开始练习写作的学生来说,还没有学会很多正确的用词或是造句的技巧,就要完成一定字数的"字、词、句、段、篇的综合练习"--作文,这实在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但是,作文教学又是整个小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着语文水平的高低,可见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侧重作文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同时,也很注重把美育内容贯穿到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样做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练习作文的兴趣,也能够开阔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情商和智商,更重要的,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此特把我多年来从事作文教学与美育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阐述,以与广大教学同仁切磋交流。

1.小学美育的重要意义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会让我们总有目不暇接的感觉,对于正处于身心启蒙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影响和左右他们身心发展的外部事物也是太多了,电视、网络、街谈巷议、父母亲友的说教,校里校外他们那个年龄阶段的小圈子里的说长道短,一方面会增加他们的知识能力,另一方面,正因为他们认知和辨别事物正确与否的能力欠缺,外在的不良的事物又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起着消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地肩负起他们身心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培养、指引的责任,不能把教师的工作仅仅局限在传授知识这种狭窄的范围内,应树立一种大教育观。只有孩子的德智体美劳能力都得到丰富和发展,才是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目标的最终体现。结合当前小学生的思想特征,我觉得小学美育面临着重新定位和建构的紧迫任务。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这些基本精神和思想对当前学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能积极地去寻找发现,就可以看到适合进行美育的很多内容,但这都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仅仅局限在狭窄的知识传输方面,应高度重视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2.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穿插美育的必要性

小学作文教学可以看作是语文教学的综合延伸,因为整个的作文教学,其中已包含了字、词、句、段、篇各个环节的教学,也包括了听说读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这些环节中,都可以穿美育内容,从而使学生培养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众所周知,道德修养应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字词句段篇中所包含的美育内容。作文能力的提高与前期的写作知识储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字词句的听写、理解、以及构造都不能靠学生简单机械地去记忆。好的老师会给学生插上一双思维想象的翅膀,让他们通过自已的联想来实现理解和记忆。比如我在教学生关于春天和秋天的优美词句的时候。我会让学生们用他们幼稚的思维去想象春暖花开、莺歌燕舞、花红柳绿、五彩缤纷、春风拂面、鸟语花香、秋高气爽、瓜果飘香、果实累累、红叶满山的景象。让他们在思维中构图,想象这些景色的旖旎,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感受。这一个个词语,其实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当学生能在目睹这些词语时脑子里自然浮现这些画面,或者在身临其境时又自然地想起这些词语的时候,就可以说我们的词语教学取得了成绩,我们的美育目标也自然实现了。试想,有哪一个心中有美的人不会热爱生活,不会对他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这只是简单的词汇教学。当整段整篇的或景物描写名篇,或人生励志名篇,或意蕴丰富的启智名篇摆放到学生面前的时候,当他们进一步汲取到其中营养的时候,对于学生美好心灵和美好心智的塑造都是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的。有时我就想,每一个单纯的孩子的心田就是一片白布,我们老师都是绘画师,我们要涂抹什么颜色,可能他们就会形成什么颜色,所以说启蒙教育是无比重要的。特别是在启蒙阶段,美育又是重中之重。

2.2 把美育贯穿在听说读写等作文能力的提高环节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直接表现在作文的能力中,反之,作文能力的提高也是靠听说读写来培养形成的。一个会听的学生,他是在用心去倾听、去聆听,他从不会任意地去打断讲述者的讲述,他会用心去辨析讲述者讲述内容的正确与否,然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中间贯穿着大量的美育内容,聆听、倾听是尊重别人的表现,辨析然后取舍是美的重塑与创造的表现。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会听的孩子都是那种很乖很可爱的很有修养的孩子。读是汲取知识和营养的重要手段。教育家说,读书时进步的阶梯。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也大多都是在读的过程中获得形成的。当我在教学生《枫桥夜泊》一诗时,我先让学生看了几段关于古代苏杭船舶码头、古人行路艰难、古人客店投宿时的幻灯片,使他们对于古诗中所涉及的部分情景有了直观的认识,然后我让他们去读、背此诗,进而把这些情景穿插链接,在心中自然地组织成一串连续的镜头。这样古诗之美展现在了学生们的头脑中。后来一个学生直接对我说了他的感受,古人生活的世界,太过艰难,太冷清,一点也不比我们现在社会的繁华和热闹,当然这是孩子们的一种片面认识,是对于古诗凄清美的另一种感受。我也只能教孩子说,那生活在现代的社会里,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珍惜生活,更应该努力学习呢?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写了两篇作文,一是古诗《枫桥夜泊》改写,二是《我们今天的生活》。说可以直观地表现为能力,一个口才好的孩子都是胸有万象的。试想,胸无点墨一定不会绣口锦心。但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更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灵美和语言美。生活中不乏夸夸其谈者,也不乏语言尖酸刻薄、得理不饶人者,我们应该告诉我们的学生,这都是不可取的。在说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心灵美、语言美的原则。

作文教学并不难,难是我们没有用心、用爱去工作的一种感受。生活中充满了美,我们在作文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感受美、汲取美、进而创造美的思想和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把美育内容适时地贯穿于其中,也是当前创新形势下一种适合于小学生作文心理的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

美育作文 篇四

关键词:审美教育 美化 陶冶 提高素质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必须对学生渗透美育教育,并且应经常坚持。通过审美教育,能够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鉴赏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加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工作也是一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的原因:

首先,语文教学的内容决定了它的美育功能。

翻开中学语文课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锦绣文章,它们或察物抒情,或明理言志,或描写山水,在文章结构上表现为文字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不同的风格。总之,语文教学的内容决定了它的基本特点,审美活动几乎可以贯穿整个语文教学全过程。这是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无法与它相提并论的。

语文课本身不等同于其他课程的突出之处就在于它不仅有理性的思考,更饱含浓烈的感情。高昂、和谐、崇高、细腻的感情即是课堂魅力之所在,它总是或多或少地拨动我们的心弦,引发学生的思想,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语文课文中体现出的人文美、自然美、理想美、人格美,只要老师引导好了,语文教材会时时刻刻地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美育教育。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怎么可以放弃这个好机会呢?

其次,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中学时期正是一个人思想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行为,思想的可塑性非常强,这一时期除去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文化知识外,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以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学生以后更好地立足。

再次,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心理和人格。

无论从语文的内容以及文字本身来看,语文都蕴含着无穷的人性美以及高雅的情趣。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此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中学时期,如果及时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教给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这会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呢?

一、从课本内容和课堂教学入手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有强烈的文学性和感染力,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以情感人,以情入理,达到情理交融的境界。如在讲授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领悟,把分析着重点放在作者的感情变化上,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弄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及其谋篇布局的特点。

二、老师可以通过作品中自然景物描绘的分析,进行美育教育

例如把教材中描绘自然景物的文章,把各种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景物描写饱含作者浓厚的感情,表达了他们的美学价值。分析这些美好的景色,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也能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并让他们享受美的愉悦。

三、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还要从基础教学入手

比如从最基础的练习写字开始。在写字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一定的对书法作品的审美知识,提高他们对范字的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的感受力和领悟力。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美的方法等。

四、我们还可以从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入手,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例如教材中描写的众多的优秀人物,他们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美好的心灵,流芳百世的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字表象分析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和高尚的思想,形成高尚的品德。

五、从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入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还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它借助语言之美来塑造艺术形象及文学意境,引导读者进入作品中的艺术境界。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作文写作练习,以及作品中对社会生活的描写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另外,教师要贴近现实生活进行语文教学。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应与生活紧密相联。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本里有限的篇目,而应力图使学生走近形形的生活,体悟不同的人生,让学生在自己身边的广阔生活天地里学习知识,认识社会和生活,学会做人,培养对真、善、美生活的热爱,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所以,为了学生以后的生存、社会的需要和民族的发展,尽量把语文教学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内容,使生活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

美育作文 篇五

一、指导学生"赏美",欣赏艺术美

1.语言美。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可见,精美的语言多么重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语言都朴实清新,精美生动,读来令人陶醉其中,余味无穷。发掘文中的语言美还要关注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因为这也是使文章语言更见活力、情趣盎然的重要因素。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就运用了许多精彩动人的修辞手法,他笔下淡淡的月光、田田的荷叶、脉脉的流水、袅娜的荷花、漂浮的轻雾,笔墨不多,而光、影、声、色俱在眼前,绘出了一幅空灵的荷塘月色图。可见,只要充分发掘文中的语言美,就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音乐美。法国杰出的文学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柏拉图也曾说过:灵魂应该用音乐进行教育。音乐,被人们称之为心灵的语言!,就是因为音乐更容易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利用音乐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能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性情,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促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绘画美。语文文本中充满了诗情画意,常常引起我们美的遐思。孙犁的荷花淀在开头部分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优美动人的月夜荷香图;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雨中泰山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冬天之美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勃勃生机与活力、有着缤纷迷人色彩的乡村冬天之美!把美的内容溶入到语文教学中,把学生引进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张开理想之帆,驰骋在美的海洋之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因为惟有审美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

二、引导学生"辨丑",鉴赏形象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美和形象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如窦娥冤中窦娥等悲剧人物形象,由于完善地表现人类灵魂的伟大,从而在我们内心激起一种温情的赞赏,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喜悦,我们的勇气得到鼓舞,我们的灵魂受到深深的感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她的勇气震撼了世界《巴黎圣母院》那个外貌奇丑的打钟人,由于他的心灵洁白无暇,他的形象在人的心目中却永远是美的。

但是,是否文学作品中的丑角就没有欣赏的价值,就不美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她的外表是恍若神妃仙子,但内心歹毒,阴险狡猾!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无恶不作,有谁说她美呢?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等喜剧人物形象会让读者怒目痛斥,说不出他们形象的美,然而,尽管他们是丑恶的!但在艺术美中也可以转化为肯定性的审美价值!正如果戈里说的"难道对卑鄙的人入木三分的刻画,不也就在描绘诚实的人的形象吗,在一个天才的手中,一切都可以成为达到美的工具!如果只要善于驾驭服务于美的高尚思想的话。"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评鉴文章中的形象,特别是人物形象,体会他们的形象美,领悟作者美的艺术手法,就能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使之受到美的教育。

三、带领学生"入境",体验情感美

美育是心灵的体操,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魅力。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优美的文学作品包含着浓烈的审美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力求创造传情的感染气氛陶冶学生,让作品所展示的真实、感人的形象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在沁人心腑的美的熏染中感化学生,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如围绕爱国主义的旋律谱写的不少感人肺腑的赞歌,就是极好的教学范文。我国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不少诗文,慷慨悲壮,充满抗战的激情。他的《"指南录"后序》追叙了作者在国家危急关头,出身抗敌,舌战群魔的英雄气概,以及逃归中备受艰辛,九死一生的顽强斗志,深厚的爱国激情贯穿全篇。例如课文中的第四段按时间顺序历数十八次自以当死竟不死的"非人世所堪",一连串排比句语气紧迫,真切地概括了一个接着一个"层见错出"的危恶境界。这十八个镜头淋漓尽致地显示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思想,坚贞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读罢这篇《后序》,再齐声背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真是回肠荡气,不禁掩卷长叹,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了净化心灵、纯正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的目的。

四、指导学生"悟神",领略意蕴美

美育作文 篇六

语文课作为学校中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就得在课上重视和强化美育,在语文课中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让美育融于教学,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能够鉴赏美和表达美,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素质,充分达到教书育人的作用。美育因素虽然在语文学科中大量出现,同时美育特点也符合青少年特点,但是要很好体现它,让它发挥重要作用还得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美的能力

所谓感受美,就是培养学生对于艺术和现实中的美好事物具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如果学生对作品中优美的词语,诗一般的意境,素淡朦胧的景物特征等感受不出,那么他们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就比较迟钝,感受美的能力就差,所以对于这一部分学生就得强化美育。因为若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差,他们对美的欣赏和表达能力就相对来说要困难得多。同时他们对作品中词语所表示的特殊含义的理解、意境的把握、主题的升华也就不能准确无误地掌握,对作品的理解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首先要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美的能力。可从简单的声音、颜色、线条、形状等的感受到复杂的美感。

如我在讲解《荷塘月色》一课时,文中的“文眼”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者开门见山地提了出来,对于初次接触这篇课文的学生来说,作者那种不宁静的苦闷心情一时是难以理解和把握的,于是我在课前就寻找带点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的磁带,然后自己先配乐朗诵,感受效果,在音乐低沉的地方是否正巧体现作者的哀愁,在音乐舒缓的地方是否正好体现作者淡淡的喜悦。等一切准备好后,上课让学生分段配乐朗读,朗读完后让他们回答他们所读的那段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物,景物特征又如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因为有音乐的帮助,所以学生回答起来不是太困难。借助录音机,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不仅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也逐渐培养起来,对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能力的培养就可逐层深入了,这样美育的第一步就实现了。美也存在于自然、社会、艺术和科学等客观事物和客观的活动过程之中。

二、培养学生正确鉴赏美的能力

所谓鉴赏,就是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和现实事物美的现象的本质的理解,掌握正确地鉴别美的标准,提高评判和欣赏美的能力,以及提高审美兴趣和爱好。有些学生对美的理解有一个误区,认为那些丑的、荒诞不经的事物不属于美的范畴,应把它们打入另册。皆大欢喜的大团圆式的喜剧才是美的,那种肝肠寸断,给人带来遗憾的、伤感的悲剧是不美的。 学生这种对美的评判的标准是错误的,若不及时纠正这种错误的观点和看法,就会给他们造成偏见。我给他们讲美的范畴不仅有优美、崇高、喜剧还有丑、荒诞和悲剧,同时给他们讲清悲剧的性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恩格斯语),同时鲁迅先生对悲剧的评价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通过对美的范畴的解释和悲剧的分析,同时举了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的例子,如《哈姆雷特》《麦克白》等,纠正了学生的偏见,培养了他们正确鉴赏美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理论修养和审美兴趣。不仅加深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表达美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美育的又一职能,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地鉴赏美丑的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判断事物的美和丑,并且不断提高鉴赏美的水平。这种对于事物美丑的鉴别力,同样并不是先天具有的,而只能在日常教育活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人们常说,“爱美是人的天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事实表明有爱美之心,并不等于就有了美学修养。世界纷繁复杂,中小学生往往分不清真假、善恶和美丑,有的盲目崇尚“哥儿们义气”,有的盲目模仿影视中的暴力动作,有的盲目追求“流行”。由于缺乏对美应有的鉴别力和鉴赏力,难免会出现美丑颠倒,是非混淆的情况。况且由于人们的生理基础,心理素质,文化教养,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在各不相同的审美情趣中不但有高下之分,而且有健康与病态,进步与落后之别。凡此说明,对中小学生确实需要通过美育教育培养他们正确地鉴别美丑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使人们树立起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从而满怀激情地去追求应该追求的美。

三、培养学生表达美的能力

美育教育 篇七

关键词:美育现状;美术教育;审美;创造;传承

2018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希望。艺术最高学府尚且面临如此困境,职业学校的美育现状又是如何呢?经过九年义务教育,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正是树立人生观世界观的年纪,在这里,他们能完成自己的美育任务,顺利成人吗?现状是不容乐观的:首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导致学生在前往高考的独木桥上前仆后继,文化课是学习的重中之重。学生能接受到的美术教育、美育教育少之又少!其次,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技能技术人才,职业学校的培养重心放在了技术技能学习上。学生很少有机会能接受到良好的美育教育。最后,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快餐文化借互联网大行其道,别说学生容易迷失自我,就连老师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木心说:没有审美能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职业学校的美育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一、职业学校美育教育的目标

美育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学生准确地分辨美与丑,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精神的参与满足和心灵再造,找回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幸福感。美术教育是能够培养提升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端正树立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的教育,是美化学生的生活、净化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更加爱美、爱生活的教育。当前职业院校的美育教育可以通过美术教育,贯穿在所有学科中进行,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专业技能,更迫切的是要让学生提升审美意识。

二、职业学校美育教育的措施

(一)学会欣赏美。什么是美?美是静止的也是活动的。美术欣赏课可以在教室里面通过多媒体设备观看从史前到今天的人类艺术史来了解学习;也可以走出课堂,到美术馆、展览馆去现场体会;或者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板报评比、文明宿舍评比、艺术节活动来尝试用各种方法来表现美。另外,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上各种创意比赛,锻炼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让教学与时俱进。美是具象也是抽象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展现了12世纪北宋清明时节汴河上下十里的世俗生活,你可以看见九百年前的人、建筑、车马、风景,体会实实在在的人、物的美。20世纪,荷兰画家蒙德里安接触了柏拉图主义和多神论思想,又受到立体派作品的影响,创立了自己风格的“格子画”,虽然你只看见一些简单的几何形和平涂的色块,看不见任何具体的物象,但画面给人一种安宁的抽象的美感,对建筑、工艺和设计产生巨大影响。美是具有包容性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我们都看得见的,但是杜尚的泉可不是人人都欣赏得来的。只有深入了解艺术家生活的时代,探究艺术家的思想,才能全面的理解和欣赏一件现代艺术作品。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他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一个时代,生活相对安逸富足,画家能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研究绘画和科学。此时的蒙娜丽莎安详,宁静。我们再来看看杜尚生活的时代,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场面,让杜尚厌倦所谓的文明社会,反对粉饰的上流社会,他选择直面血淋淋的现实世界,是一位反艺术的艺术家,从此改写了西方艺术史,催生了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二)学会创造美。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1.理论结合实践。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是实践课程,以学习技法技能为主,但是如果就此不讲究理论教学,是无助于技能技法的增长以及后期的发展的。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是零基础,甚至是对美术完全没有兴趣的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画,去表现。2.美术教学评价多元化。美术活动是一个创造性活动。面对同样的写生台,一百个学生应该有一百张画,这才是写生的意义。面对不同的画,老师应当给予不同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眼睛里的美都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帮助每一个学生树立自信心是美术课中的美育目的。否则学生会失去表达美的意愿,不利于健康人生观的树立。3.多学科贯通融汇。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要结合语文课、历史课,把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融合进去。有一个典故:北宋年间,有一考试画家的命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有的画家在“踏花”二字上做文章,画了很多颜色形状各异的花卉;有的画家在“马”字上做文章,画了健硕高大的名贵马匹,只有一位画家抓住了诗句末尾的“香”字做文章,在马蹄周围画了几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让看画的考官会心一笑,从而获得了第一名。这样的画既表达了诗文的画面效果,又引人思考:为什么蝴蝶不围着花飞而要围着马蹄飞?进而得出马蹄因踏了花丛而沾了花的香气,这才惹得蝴蝶纷纷来嗅!这婉转曲折的诗意,正是中国传统审美特别之处。4.借力科学技术的翅膀。初音未来的出现,为电子音乐的创作提供了另一种可能。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美术的技能技法也在不断变化进步,美术、设计涉及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拓宽和细化。职业学校也要积极引进新的人才、新的设备,让学生,包括老师,能以最快的速度和社会接轨。我校的无纸动画实习基地就是良品动画公司和学校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引进了当前先进的无纸动画生产线,为学生的新技能的学习提供了可能。

三、传承美的文化和历史

1948年1月,沈从文先生把理想的美术教育的宗旨作了如下概括:“美术系属于全人类心智与热情之产物,为连接人类苦乐沟通人类情感一种公共遗产。对于此种珍贵遗产之谨慎保持,并发扬光大,进而贡献于人民共同享受,丰饶人民情感,或加深其生命深度,实艺术家之责任。”美术的历史也是人类情感和文化的历史,只有透过外在形式的美,尝试去探究艺术作品的内在美,我们才能更进一步地窥视到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虽然美是没有国界的,但各个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对美的理解和表达上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中主要谈了中国的美学,区别于西方油画的逼真写实,中国的山水画,也就是文人画,讲究的是气韵生动,不求形似,但求神韵。在美术创作中,除了向前看,展望未来,如果能适时地停下脚步来,回顾过去,从历史中寻找启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近几年有一些漫画历史的读本,比如说《漫画三国》,《半小时漫画系列》把沉重的历史,用幽默风趣的漫画表现出来,让更多人,特别是儿童愿意去阅读,去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这就是成功的美术作品。

总之,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和美育教育是不可分割的,美术教育不能离开美育教育而流于仅仅对表面形式美的追求;美育教育也不能离开美术教育建筑空中楼阁,空谈美育。美育教育任重而道远,不光是职业学校和高等教育学府,更应该着眼于青少年、儿童,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普及美育,提升全社会的审美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毕生的精力和智慧。

参考文献:

[1]王慎十.面向新时代的美育工作[J].艺术工作,2019(4).

美育教育 篇八

1.设置的美育课程不够科学,美育教育内容也没有紧跟时代步伐,没有时代性和实效性,这是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表现之一,而美育教育课程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直接关系。

当前,高职院校所设置的课程少而且比较凌乱,很多的高职院校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开展了美育教育工作,但是也仅止于开展了工作而已,却很少有人会关注开展的效果如何,教育监督部门也不会对美育教育进行定期考核。所以,开设的美育教育课程知识达到了教育部提出的最低标准。讲授美育课程的教师很多是兼职或者是专业艺术专业的教师,课程的内容也会受到一定的约束,他们更加注重对专业性知识或者是技巧的传授,也就是把艺术看做是一门知识或者技能去教授给学生,但是没有让学生重视美育教育的特色与追求美的过程,没有对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欣赏美的眼光和胸襟以及精神境界的培养方面不足。

2.师资力量薄弱,投入的经费很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育教育的质量。

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美育学这个专业,也就没有专业的美育老师。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是由艺术类专业老师或者文学专业老师负责美育课程,因为不是专业的美育教师,所以美学基础参差不齐,艺术素质也不尽相同,教学能力同样有所差异,那么就可以预测美育学课程的教育质量了。美育教育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美育课程也不是一个讲桌、一个粉笔、一个教学PPT就可以的。美育课程应该以物质为基础,应该投入足够的经费去完善美育教学设施。例如,多媒体功能教室、音乐欣赏教室、练琴教室等等,但是当前的高职院校更加重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并没有投入足够的经费去建设这“不算重要”的美育教育。

二、高等院校美育教育的对策分析

对于美育的教育和培养上无法达到统一的模式。针对高校之间的差异性,在实际的实现过程中采用的范式也就不同。不过总体来说,美育在所要营造的氛围内容主要有:思想的转变;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加强课程的设置;资金投入力度增加;第二课堂逐渐丰富;美育论坛的开立及校园环境的美化等。本文针对当前高校美育教育频繁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措施

1.确定要树立的美育教育理念应该具有功能高、内涵多、整体性和全育性

美育是一种对人的整体性的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如各种艺术和美的具有实际内容的审美活动或者是接受一些中介的美感体验,美育是对人的教育,同样也对整个人的综合素质十分关注,要对人的审美能力提高,还要陶冶人的性情。美育实际上还追求和谐、真善美的人格方面的教育,对于人的综合素质及独特性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都有所关注,是以提高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为目标的教育。

2.建设完善的美誉教育体系

美育教育所包含的教育领域很广,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所以要在每个环节落实好教育工作,包括管理、后勤和教学中,并且所有部门都要在美育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将优势积极的发挥到工作中,但是美育教育不是意味着开立几门课程,美誉教育是贯穿融合于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以一种学科的形式在所有环节和方面中体现出来。高校教师应该不断发现和研究教学中审美点,并且采用合理的方式传达给学生,逐步建立完整的、开放的并且具有互动性的美育教育体系。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美育教育的实践活动,例如进行文学、艺术、音乐欣赏和艺术创新活动,进行以美育作为中心思想的研究性讨论,开展社会调查、文艺采风等活动。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

教育的过程就是老师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是依照美的规则进行下去的。老师应该对自己的教授对象了解并且熟悉,掌握这个规则,才能更好地进行美育教学。老师在进行教授知识、提升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当老师把这一规则与教授统一在一起的时候,就达到了创造美的目的,实现了美育渗透。

4.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育教育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歌唱、舞蹈等这些艺术技能,更应该重视的是文化内涵,应该对学生的人生境界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追求美的生活。艺术的实质是美,传授艺术应该与艺术的美融合在一起进行,不应该把艺术创作只是看做需要传授的知识去教授。高职院校的美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学校管理人员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并认真总结经验,促使美育理念融入到整个教育工作中。

5.教师言行渗透美育

对于教师来说,要逐步提高审美观,对师德风范进行改善,教师的言谈举止中要为学生渗透无声的美感。还要求教师不断对自身的品德和修养增强,力气完美的人格,这样才能影响学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钦佩的感情,并潜移默化受到教师的感染。

6.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要逐渐的加强校园文化改善,为学生提供积极乐观的氛围。从根本意义上说,校园文化属于隐性的授课方位,对学生的教育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美育教育中的地位比较关键,绝对不能忽视。校园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无形教育方面,也就是硬环境和软环境。校园的设计、美化和绿化等都属于硬环境。一所新颖别致的校舍院落,能体现出设计者的美育构思,学生身在其中,耳濡目染各种美,必然会心旷神怡,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组织建立各学生社团,引导其健康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美育讲座、美育学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三、结束语

美育教育 篇九

【关键词】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创造性

一、美育教育的舞蹈教育的现状、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实现美育教育的现代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加强美育教育的学习和研究,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投资。从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到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把美育教育列入德育,智育,体育教育的行列中,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中“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智力开发,发掘人对美的创造力和潜在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说明美育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同国外相比,我国的艺术美育水平还有待提高。长期以来,我国美育教育缺乏创造和突破性的进展,人员素质,工作经验和体制也没有得到提高和及时改善,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大量引进科学教材和方法外,关键是培养教育性的专业人才。诚然,舞蹈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课程体系,在当今高校艺术教育中更应受到重视。

高校舞蹈教育即大学舞蹈教育,是富有一定专业性的教育,这就要求高校本身对舞蹈教育体系的自我认识,改善及发展。从专业舞蹈教育大体来看,当今高校的教学整体体系处于不完善状态。

首先,舞蹈教育内容不完善,舞蹈艺术是最古老的一门艺术,舞蹈教育也堪称是古老的教育形式之一,它应当早已进入科学殿堂。然而,由于这种艺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理论的滞后使舞蹈学的形成要大大缓于其它姊妹艺术。当然,实践与理论的不平衡现象近年来有所缓解,当今一些高校艺术学院自身历史的发展也跟踪了这样一个规律。如果在教学中缺乏理论的指导学生只能盲目性的学习,缺乏科学性,学到的东西没有真正的内涵,久而久之,其舞蹈意识形态便是残缺的,在一定场合、环境下主观发挥也受到限制。

其次,缺少规范性教材。系统理论和教材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无科学理论作铺垫,教材内容也空洞。当今系统理论教材中缺乏的是系统科学的规范性专业艺术教材体系,如:思想和艺术性较高,有训练价值的中外舞蹈作品教材,在教学中没有积极稳妥地引进舞蹈新技术和没有采用优秀的舞蹈新作品以更新教材,随着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专业学科在内容上不断拓展的更新,所以,系统的科学理论教材需要较为成熟的新的教学成果来填充。

第三,缺乏专业的教学人员。人才是作好任何工作的原动力,放在教育中尤其重要。作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应当从哪些具体方面进行修养的提高呢?一般来说,在进行文化基础知识,舞蹈基础理论、舞蹈基本技巧学习的学生时代是谈不上人才富有艺术修养的,因为这个阶段还是一个学习一般文化知识和接受舞蹈艺术遗产与基础知识的阶段,舞蹈有着极强的艺术修养,在取得一定基础知识和一定舞蹈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理论修养和创作技巧,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水平,并熟练自如地创造出具有一定神韵和意韵的作品。

一名好的舞蹈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理论技能知识。其一,掌握扎实的文化知识,包括:一般文化即非舞蹈艺术类所涉及的知识,社会及自然学科中和各门类艺术间相互影响促进的知识,还有舞蹈文化所涉及的相关史论与技能知识,在这三类文化素养中,专业文化较多受到重视。

然而,一般文化是所有艺术文化的基础,各姊妹艺术文化是整个大树上与舞蹈专业文化相互影响,交互生产的分支,两者都潜在地影响到专业文化的生产与发展。虽然舞蹈教育者的专业技能一般都能达到一定水平,但在艺术表现力上的深浅则往往体现对舞蹈艺术审美感应的差异上,舞蹈的感受力,实质上是心灵中对舞蹈文化底蕴的文化审美,文化素质始终围绕着艺术感受力。事实上,有的学生到了一定程度就再也上不去了,究其原因,不是手脚工夫的问题,而是头脑文化空白了。同时也反映出教师的教学工作。乔治桑曾深刻指出:“技巧是一种才能,但必须去体验生活,寻找真理,经过锻炼才能获得,同时又要不执拗的工作,在抽刀向敌之前必须彻底学好剑术。”文化素养直接制约着舞蹈者的整体水准,制约着有深厚文化素养所构成的精神内涵。

其二,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舞蹈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中的技能技巧更趋繁难。作为一名舞蹈教育者要想得心应手地进行教学、创造就必须具有精湛的艺术技巧,只有高超娴熟的技巧才能将胸腔注入内在生气和将韵形象变成手中具有生命力的舞蹈艺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说过:“不受一番冰苦,哪得梅花放清香?练功如打铁,打了再烧,烧了再打,打尽一切杂志,白炼而后成了纯钢。”可见,精渗的具有独创性舞蹈技巧和创造才能是从艰苦的长期磨练中得来。

其三,具备一定的组织、策划、编导能力。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具备上述能力的基础。舞蹈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对于教育者来说,拥有丰富而深刻的生活积累,特别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往往容易激发欲罢不能创作的冲动,从而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地构思和创作出内涵深刻的东西,把它运用于课堂中,带动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其潜能,提高学习舞蹈的整体水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一个很有才能的教育者,长时间远离了生活或对要表现的对象不熟,体验不深刻,也是会失败的。当今高校中一些专业舞蹈老师,实际离专业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由于理论知识没、专业术语和技能方面的缺乏,对于学生的问题不仅不能作出科学的回答,也直接影响到自己能力的提高与发展,而且长期培养起来的职业习惯意识和无意识作用,无形中使他们不能从专业角度解决。

二、美育教育中舞蹈教育的宽泛性、狭义性美育教育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教育,舞蹈教育作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与其它教育有着紧密关系。

从宽泛性来说,舞蹈教育涉及的对象较广泛,当今不仅限于年轻人,许多年龄较大的群体,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也有他们自己的舞蹈方式,或多或少不同程度进入到这个队伍中;教育形式多样化,可以有专业课程,安排,也可以培训的方式来教育,或是编排舞蹈参与各种有关活动来实践性地学习舞蹈,有助于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用新的方式来看待和把握人生。

从狭义上说,首先,高校的舞蹈教育涉及到生活、历史、自然等广泛知识领域,这就要求接受者较为广阔的知识背景和一定理解能力,才能有美的观念,对美的作品产生美的感受,积累经验。其次,美育中的舞蹈教育对于德育智育、体育也有相当作用。例如,在德育方面,一个作品可以作为教学的辅助使受教育者通过可感舞台形象领悟较好的品德,它对直觉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和对人的智能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也许美育教育、舞蹈教育的同时,促进作用最为重要的方面还在于它能培养教育者完整健全的人格。再次,舞蹈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属于更高层次的教育,墨子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求暖,然后求丽;居必求安,然后求乐”。总的来说,舞蹈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学生在健全完美人格的大学生涯中,通过学习和掌握舞蹈艺术的基本知识,将更加具备现代人的精神风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这9篇关于美育的作文高考是来自于快回答的美育作文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