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最新8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教案思想品德)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为了加深您对于我有一个梦想教案的写作认知,下面快回答给大家整理了8篇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安之若素”“义愤填膺”等词语。

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

1.揣縻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2.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认识。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与拓展。在设疑的前提下,点拨、解答难题;同时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马丁•路德•金遗像。

课时安排:2课时

预习提纲

1.熟读课文,2.积累字词。

3.结合演讲词的特点,4.整体把握文章要点。

5.初步揣摩关键词语,尝试完成练习一,6.列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及背景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如果我们在这儿提到一个国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过在没有讲出这个国家的名字之前,我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比尔•盖茨、麦克尔•乔丹、麦克尔•杰佛逊、林肯……另外,还有“9.11”。无疑这个国家的名字是“the unitedstates”(美国)。看来同学们对美国是十分熟悉的。 可是,我在问,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步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极其优美的演讲词____《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每人一份,资料内容如下:

1.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他是一位基教牧师的儿子。小时候他喜欢打篮球网球,特别喜欢踢足球。他把大量时间用来读书。为了赚点钱,他还送报纸。他喜欢广交朋友,而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打斗。15岁时他获得入学成绩优秀奖而进入壮方某州的一所大学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自由地生活。学习班和工作。1948年他大学毕业,担任教会的牧师。当时在南部各州。黑人还没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虽然美国在1865年学结束了奴隶制,然而南部各州。通过了它们自已的法律,继续把白人和黑人分开。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饭店。医院。公共汽车和火车里都有为黑人设置的隔离区。黑人儿童在单独为黑人开设的学校上学。花在黑人儿童身上的教育经费只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没有选举权,如果他们想要参加选举,就得通过一项阅读测验。

1948年到1951年间,马丁•路德•金在美国东海岸的费城继续深造。他毕业生相信,如呆人们得不到民权,那么要求社会变革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他认为,可以通过和平革命达到社会变革的目的,而不通过战争和杀戮,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国黑人,给他们平等到的权利。

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1964年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这法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选举。权。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_____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多媒体显示马丁•路德•金遗像)

2背景简介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在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子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公开。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子关进了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有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有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三、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或指定学生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生大声读课文,教师根据演讲词的特点,结合演讲的内容、场合、对象,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

(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2.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发言。

明确:(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

(3)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

(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五。学生精读课文,分组计论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

1.学生讨论,2.各组组长组织学生发言,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回顾。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的状,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得出自已正当的要求。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揭露事实”“讽刺许诺”“提出要求”“提醒当局”“讲究策略”“表明决心”。

教师出示全文结构图,要求学生填写空缺内容。

多媒体显示:

一、回顾;肯定《宣言》的重要意义

二、揭露黑人受歧视的现状讽刺①许诺提出②要求

提醒当局不兑现许诺的后果讲究③策略表明④决心

三、展望:斗争必胜

学生明确:(1)当局空头许诺(2)提出自由、平等要求

(3)讲究斗争策略(4)表明斗争决心

六。布置作业

1.仔细读课文,揣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2.体味优美的句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3.回忆所学过的演讲词,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在文段落和语境中揣麾重蹼词语与修辞方法的运用,体会文中奔涌的激情,掌握演讲词特点。

[教学过程]

1、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讨论的形式探讨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及本段的内容要点

1.多媒体显示:

(1)“伟大的美国人”指谁?(2)什么是《解放黑奴宣》?(3)本段落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2.学生讨论,互肋合共同探究。教师给必要的提示。教师出示有关林肯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

林肯(abraham lincoln. 1862 ~~1865),美国总统(1861~~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1848~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战争的初期,曾谒力设法与南方诸州妥协,遭拒绝;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内战结束时,即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

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的宣言,它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人,但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规定给黑人以土地。宣言当时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支持,并使战争形势转向有利于北方。1856年的宪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条例废除了奴隶制,但战争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视。

关于第三个问题,学生明确:本次的游行集会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求自由,要求平等,而这个主题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被当时的一位伟人写在了《解放黑奴宣方》理,而时至今日,黑人的权利不能够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重提历史,一方面表示对政府的不满,另一方面昭示明众:我们利并非无理取闹;我们必须奋斗,也许前边的路还很长。

3、读课文的第二。三部分,有意识地指导同学们诵读本部分中的重点段落,并注意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而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1.诵读课文热爱。2.3.5.7.8.10.11.12.13.14.18.19.20.21.22.23.24.25.自然段,注意情感的分配。语调的缓急。语音的轻重。

2.请同学们试读课文的确。2.3自然段。

(1)明确:第2自然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现今生活的,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读时既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本段中前边有三个相连的“今天”,这三个“今天”在读时既要一气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语调都比前有所抬升;需要重读的词有“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穷困”“萎缩”“自已”“故土家园”。第三自然段在读时整体语调可略和缓一点,但重点词语依然要注意,如;“每一个美国人”“所有的人”“生存。自由”“追求幸福”“权利”

(2)学生再读以上两段,同学之间互评。

3.学生试读第5、7、8段。

(1)明确:经过期。3、4两自然段的平缓之后,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为了满足这种情感的张扬,作一口气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式“现在是……时候”,一方面这是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极强地突出了现实为自由。平等而战的重要性,至于7、8自然段,因其内容讲的是斗争的策略,所以它的语调是平和的。是理智的,是语重心长的。

(2)学生再读以上段落,大家互评。

4.同学再读10到14自然段。

(1)教师提示:10~14自然段可以说是一段答言。针对“热心人”的质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衅,“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这里边有潜台词:贪得无厌;你们就不该提这样的要求等等)。面对黑人的现状,面对此公的质问,作者定会义愤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意;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意。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

这一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无疑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以不失理智,这一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因为作者在讲述的过程中是按了一定的顺序的,即由生存到政治权利。好演讲一定要煽情,但如何把握好一个度,这是一门艺术。

(7)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5.朗读第18段到第25段。

(1)明确:本段快要接近演讲的尾部,从内容上讲是对末来的展望与描绘,和前边一段相比,应舒缓一些。是鱼跃大海,鹰击长空;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作者驰骋想像,放纵而又不失中心;舒缓而又富于感召。设喻精巧,令人向往;亲情贯注,给人光明。无限的憧憬,美好的末来,无不在作者的演讲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想黑人之所想,说黑人之所说。但这还不够,他想黑人之所末想,说黑人之末说,这正是他作为黑人政治领袖的杰出之处,也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他就是这样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处地调动着听众的情绪,他设喻非凡,他语势如虹;晚安他用心在讲演,他用生命在呼唤。他是黑人的偶像,享有”黑人之音”的美誉。他的光芒如日中天;他的感召胜似万马千军。他受到民众的爱戴,而遭受敌人的仇恨,他死了,因为敌人怕他,然而亿是不可战胜的,他是民心,他是正义,他是一种精神,时至今日,在美国,黑人所要求的依然没有完全得到,他们的夜正长,路也正长。

(11)学生声情并茂朗读第18~25段。

6.教师总结。通过我们刚才的读。悟。品,想必同学们对本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

7、总结归纳演讲词的特点

同学们,演讲词这种文体,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除了在初中学过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和上一篇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外,想必大家也一定在报刊杂志上看到过一些别的演讲词。现在,我们对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已经在了更深的理解。那么,学请同学龄前们来做一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尝试:总结与归纳一般演讲词的基本特点和实质。

1.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2.明确;通过我们对演讲词的横向比较,回顾。体悟,我们可以这样说,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用整句。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多用比喻。排比。反问,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由此可见,演讲词是颇讲究艺术性的。

除了语言方面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的特点,我们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从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舍此则为缘木求鱼。悟到这一点很重要,愿同学们多想一想,多悟一悟。

8、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1.联系上下文,研读以下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人开了一张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翟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27)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28)到来,(29)黑人义愤填膺的醋暑学不(30)会过去。(这里的“秋天”与“醋暑”分别指(31)什么?)

(32)有了这个信念,(33)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34)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35)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身的争吵声,(36)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具体指(37)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2.用了排比的手法,3.选取择一处自已喜欢的,4.对它进行简评,,5.并仿照此处的排比格式写一段话。6.课文第26段到课文结尾,7.谈一谈自已在朗读时,8.是如何处理的?

学生分组讨论,明确:

1)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继承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吸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2)本句同样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人为自由。平等而奋斗所到来的那一天,比作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听人使听众,明白他们奋斗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去战斗。和“秋天”形成对比的则为“醒暑”,一个“醒暑”生动而简洁地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表现出了黑人为“秋天”的到公平而战的追赶切性和必要性。

3)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然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第2、3小题由学生自主回答,教师以鼓励为主。

五、课堂小结

本文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计喻巧妙,感召力强。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末来而结。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愿同学们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早日成材,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六、布置作业

3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已对演讲词的认识。

板书计回顾::肯定《宣》的重大意义(斗争的蓝本)

揭露现状

我讽刺当局正义的呐喊

有提醒政府时代的呼唤

一现实:讲究策略

个(斗争的必要)表明决心

想未来:斗争必胜末来光明(斗争的展望)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篇二

从容说课

1863年《解放奴隶宣言》发表100周年,8月28日,20万黑人和白人和平抗议者汇聚在林肯纪念堂前,为争取民权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马丁•路德•金发表了他的举世闻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讲词的逻辑非常严密。作者首先陈述了在签署解放黑奴宣言一百年后黑人悲惨的现状,并用三个排比句以比喻的方式分别从黑人所受的精神歧视、物质压榨和政治排挤三个方面进行描述,水到渠成地提出了集会的目标——兑现诺言,并以一系列排比和比喻强调这一目标;接着话锋一转,提醒人们讲究斗争策略,强调斗争的决心;最后,饱含深情地展望前景,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自由、平等、民主的画面,唤起全人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文质兼美是这篇演讲词的特点。

教学本文,在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和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体会本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感受文章的感染力与号召力;通过美读课文,仿写句子,品味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以诵读法为主,细读课文,理解文意;品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气势美;美读课文,再现文章的语言美;悟读课文,体会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延读课文,激情表达,畅谈梦想,拥抱未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安之若素”“义愤填膺”等词语。

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

1.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2.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重点

1.领悟深刻的思想,品味精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1.体会、理解本文的思想性、针对性以及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探究思想性、艺术性是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完美地体现出来的。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

1.文献法。课前预习时安排学生利用多种方式(到图书馆、阅览室或上网)查询有关马丁•路德•金的资料,课堂上利用五分种时间,以“我所了解的马丁•路德•金”为题,口头介绍查找的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讨论法。

3.拓展延伸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马西•路德•金遗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熟读课文,积累字词。

2.结合演讲词的特点,整体把握文章要点。

3.初步揣摩关键词语,尝试完成练习一。列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及背景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如果我们在这儿提到一个国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过在没有讲出这个国家的名字之前,我想提到一些人的名字:比尔•盖茨、麦克尔•乔丹、麦克尔•杰佛逊、林肯……另外,还有“9•11”。无疑这个国家的名字是“the united states”(美国)。看来同学们对美国是十分熟悉的。可是,我要问,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极其优美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每人一份,资料内容如下:

1.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该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他是一位基督教牧师的儿子。小时候他喜欢打篮球网球,特别喜欢踢足球。他把大量时间用来读书。为了赚点钱,他还送报纸。他喜欢广交朋友,而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打斗。15岁时他获得入学成绩优秀奖而进入壮方某州的一所大学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自由地生活、学习和工作。1948年他大学毕业,担任教会的牧师。当时在南部各州,黑人还没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虽然美国在1865年就结束了奴隶制,然而南部各州通过了它们自己的法律,继续把白人和黑人分开。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饭店、医院、公共汽车和火车里都有为黑人设置的隔离区。黑人儿童在单独为黑人开设的学校上学。花在黑人儿童身上的教育经费只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没有选举权,如果他们想要参加选举,就得通过一项阅读测验。

1948年到1951年间,马丁•路德•金在美国东海岸的费城继续深造。他毕生相信,如果人们得不到民权,那么要求社会变革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他认为,可以通过和平革命达到社会变革的目的,而不通过战争和杀戮。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国黑人,给他们平等的权利。

1955年,他率先在蒙哥马利抵制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制度。1957年当选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主席。1963年领导了25万人参加的“向华盛顿进军”的示威游行集会,此集会为美国民权运动的重要里程碑。

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1964年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为法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举权。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西•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马丁•路德•金是出色的演说家,被誉为“黑人之音”。美国的《展示》杂志将他评为近百年世界最具有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

(多媒体显示马丁•路德•金遗像)

2.背景简介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让步,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的政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分开。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关进了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待了三百四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己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三、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或指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生大声读课文,教师根据演讲词的特点,结合演讲的内容、场合、对象,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

2.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发言。

明确:(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8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的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

(3)彻底消除种族隔离政策,让民主、平等、自由真正深入到生活的每个方面、每个角落。

(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五、学生精读课文,分组讨论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的主旨

1.学生讨论,各组组长组织学生发言,组长做好记录。

2.选交流较好的小组面向全体同学发言,其余各组点评。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回顾、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的现状,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提出自己正当的要求。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

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揭露事实”“讽刺许诺”“提出要求”“提醒当局”“讲究策略”“表明决心”。

教师出示全文结构图,要求学生填写空缺内容。

多媒体显示:

学生明确:①当局空头 ②自由、平等 ③斗争 ④斗争

3.教师提问:马丁•路德•金一贯主张非暴力主义,倡导非暴力抵抗原则,他演讲中的哪些语句体现了和平斗争的主张?请找出这些语句细细品味。

明确: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体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行动。我们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六、布置作业

1.仔细读课文,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优美的句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2.回忆所学过的演讲词,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我有一个梦想》优秀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体会全文激情飞扬,及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学习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质疑——点拨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我期待着那一天》

主要内容:由一个黑人孩子为了黑人的利益放弃了自己足球梦想的故事,扩展到全世界的和平问题,反映了美国仍存在种族歧视问题,以及仍然有些国家和地区不断有武装冲突。让我们期待那真正和平、民主、自由的一天。

二、导入

的确,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仍然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即使在富裕的美国也有一部分人——黑人在生活条件及差的环境里生活。让我们共同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其实这个期待早在40年前就提出来了,这个人就是马丁路德金,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有一个梦想》。(1分钟)

三、复习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层次,领悟了文章的主旨,那么主旨是什么呢?

明确:通过这次演讲唤醒黑人,给黑人以信心,去为争取自由和平等作出不懈努力。(2分钟)

四、学生读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默记30秒。

五、品味精彩语言

1、联系上下文,研读下列句子,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美国没有屡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这里的“空头支票” 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明确:空头支票指“虚假的承诺,不能兑现的空话”

表达效果:形象地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地警觉地投入战斗。

②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这里的“秋天”与“酷暑” 分别指什么?)

明确:秋天指黑人为自由、平等而奋斗所到来的那一天。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使听众明白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去战斗。酷暑:生动而简洁地揭示了备受催残的生活现状,表现了黑人为“秋天”的到来而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③朗读18—25段 思考:这几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明确:排比 增强气势 表达了作者对民主、自由、平等的渴望与追求。

2、这篇演说词言词恳切,韵律和谐、文笔优美,在上节课的朗读中,我们已充分感受到作者的非凡魅力。再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请大家找出自己做喜欢的段落或语句推荐给其他同学,并简要说明理由。(提示:欣赏角度 ①修辞及表达效果②句式特点) ( 5分钟)

六、归纳演讲词语言的基本特点

1、学生思考,分组讨论(4分钟)

整句

2、交流(4分钟) 明确: 三多 短句

修辞

七、课堂练习

1、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修辞,写一个话题一致的句子。(5分钟写,2分钟交流)

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

例句: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玫瑰的芬芳,给千百万在花香鸟语的快乐中受冷落的黑奴带来了希望。

2、学生齐读18——21段并仿照写一组排比句,要求反复出现“我梦想有一天……”。(1分钟读,6分钟写,3分钟交流)

例句:我梦想有一天,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再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沙尘暴遮挡住人们的双眼。

我梦想有一天,让所有的河流都清澈见底,不在泛起肮脏的白沫,让每一条鱼快乐得嬉戏。

我梦想有一天,让所有的天空都碧蓝如洗,不在涂抹滚滚的浓烟,每一只鸟自由翱翔。

我梦想有一天,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积如山,让每一个孩子再绿树下草地上健康成长。

八、学生质疑

九、回顾与反思

十、布置作业

1、仿写: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2、讨论:在马丁逝世的今天,你认为在美国,马丁的梦想实现了吗?

十一、板书设计

我 有 一 个 梦 想

马丁路德金

演讲词语言特点

长句

三多短句

修辞

《我有一个梦想》优秀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从比喻、排比等角度体会这篇演讲辞的特点。

2、学会从长文章中提取整合有效信息。

3、感受马丁路德金追求自由平等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

从16世纪起,欧洲白人就把非洲黑人掳掠到美洲为奴。黑人作为商品来买卖一向延续到19世纪,1861年《解放黑奴宣言》的颁布,让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呢

种族歧视、压迫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仍然是下等公民,生活贫困,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各级各类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

南部一名黑人妇女拒绝让座给白人而被捕的事件,激起了持续的抗议行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黑人展开争取民权的运动。当时在教会当传道士的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也投入其中,并成为了民权运动的领袖。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他发表了这次举世闻名的演讲。

目的:配乐配图,教师深情朗诵,营造气氛。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作者: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2、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猜想一下此文会写些什么资料

生答

师:请同学们快速默看课文,看后比较下文章的资料与你所猜想的是否一致

3、师生小结:

(1)、为什么有这个梦想1——6

(2)、怎样实现这个梦想7——16

(3)、这个梦想是什么17——25

(4)、期望这个梦想早日到来。26——32

目的:培养学生阅读长文章时,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的本事。

三、深研文本

1、为什么有这个梦想

1-6自然段

一百年前,政府许下“解放黑奴”的宣言,给黑奴带来了期望。

一百年后,政府没有兑现诺言,“宣言”成为“空头支票”,黑人依然没有自由和平等。

如果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国家就得不到稳定。

2、该怎样实现这个梦想

(1)7—16自然段非暴力斗争方式

理解“非暴力斗争方式”是本课的难点。首先引导学生抓“精神力量战胜物质力量”。再经过设喻,如:同学不细心把你墨水瓶打翻,你衣服被弄脏了,你如何处理这件事。学生可能有多种答案,可从中选择最好的。假如从内心原谅了他的无心之过,而不是和他拳脚相加,那么这就是“精神战胜物质力量”了。

(2)哪些语句反映了这种斗争方式

学生先自我找,找不到教师再提醒,如果找到了,教师就小结一下,找提示性词语。

“不要、不能、必须、要、只要”的句子

师小结:和平、团结、彻底、永远向前!

3、这个梦想是什么

17-25自然段

(1)学生从原文中初步归纳

人人平等

拥有自由正义

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黑人白人情同手足

(2)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

师引导学生在先前归纳的基础上再次提炼,分类专业术语归纳。

政治上:

期望美国的有色人种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同等的地位和公民权。

文化上:

期望得到尊重和理解,有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

经济上:

期望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

要求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上给予黑人真正的自由与平等权利。

4、期望平等自由早一天到来。

师:对于这样的梦想,马丁路德金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选读句子。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

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目的:培养学生静心阅读的习惯、关注细节的意识和归纳概括本事。

四、探究演讲激动人心的力量

播放马丁路德金演讲的剪辑视频(30秒)

让学生自我从文中找句子,自我读,自我领会。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拨。如情感上、语言表达上。

如果学生谈得不足,教师再用备用方案。

1、出示一组句子让学生比较。

(1)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被退了回来。

(2)一百年前,林肯总统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但它至今还没有得到实现。

生动比喻——深深抓住听众的心

2、选句子抽学生演讲。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不!我们此刻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体会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1.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强烈的感情色彩。

2.体会本文富有感召力的语言特色。

一。导语:大家都听过《爱我中华》这首歌吗?那么它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中国是一个各民族亲如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各民族平等,团结,和睦相处。)然而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能作到人人平等,表现最突出的是人权问题,既一个国家内部或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的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现象。所以,我们经常在报纸上或网上看到这样一些消息:某某地群众游行示威,某某地发生恐怖袭击事件等等。

前不久,就在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美国一直标榜着自由,民主与平等。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这里有些材料:

1992年4月30日,洛杉机爆发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暴乱,造成59人死亡,2300人受伤,起因在于4名白人警察殴打一名黑人,但法院宣判他们无罪释放。

1996年10月24日,佛罗里达发生冲突事件,起因是一名白人警察杀死一名黑人驾驶员,15人受伤。

最近,美国辛辛那提市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当地一名叫托马斯的黑人被白人警察开枪打死,原因只是托马斯有一些轻微犯罪,包括无证驾驶和开车不系安全带问题,当手无寸铁的托马斯试图逃跑时,警察竟开枪向他射击。

由此看来,美国公民中有一类人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这些人是(黑人),可以说,种族歧视问题成为美国“人权记录”中最不光彩的一页。

现在,我们把时间往前推一下,也就是20世纪60,70年代。今天,我们将通过另一个窗口来了解一下那时美国黑人的社会状况,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重要而有激情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简介

马丁路德金:黑人民族运动的领袖,非暴力主义者。

(1)他1929年出生于亚特兰大市一个黑人家庭,长大后成为一名牧师。他积极参加和领导了美国黑人运动,并成为南方基督教工人运动的领袖。

(2)他曾获诺贝尔和平奖,并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捐给了自由组织,这期间,种族极端分子不断地恐吓和威胁他,并炸毁了他的房子。但他并没有放弃斗争。

(3)1963年,他率25万黑人民众向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进军,在那里,他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他把自己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4)但1968年,马丁路德金死于种族极端分子的暗杀,年仅39岁,然而他的遇刺激起全美一百多座城市暴乱,其中也有无数名白人。

为什么他有如此大的震撼力,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这篇演讲词,感受一下马丁路德金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幻灯片)看一下本文的学习目的和学习重点。

四:研习新课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并思考这个梦想究竟是什么?

明确:

政治:选举权

梦想文化:教育权自由、民主、平等

经济:就业权

五:下面我们通过看一些图片,更深地了解一下这种种族压迫的历史。(放幻灯片)

(一):图片(1),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掠夺非洲黑人,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黑人受到的是非人的待遇,遭到任意地打骂和侮辱。他们常常像牲口一样被人卖掉,尤其是那些黑人孩子,刚刚懂事,就被迫离开母亲,被带走,被卖掉。例如《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就是被买来的。

18世纪,美国发生了内战,林肯总统宣布了《解放黑奴宣言》,但这只是从法律上条文规定,实际上黑人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平等。

20世纪60、70年代,黑人仍就是处在受压迫,受歧视的地位,如黑人和白人不能通婚,黑人只有5%的人有选举权,而且必须通过一项阅读测验。黑人儿童在专为黑人设置的学校上学,黑人儿童的教育经费不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在一些公共场所都设有黑人隔离区,如在公共汽车上,黑人只能坐在后车厢,中间也可以坐,但有白人上车,黑人必须让座。

一次,一位黑人妇女坐在了白人专座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被警察带走。这一事件激起全市黑人的强烈抗议,马丁路德金就领导了这次运动,他组织全市黑人拒绝乘坐公共汽车,一直坚持了一年多时间,最终迫使法院宣布公共汽车公司对黑人的隔离属于非法,这次运动黑人取得了巨大胜利。

(二):在历史上,不仅是美国,在其他一些国家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种族歧视,例如在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受了几乎灭种的灾难。

图片(2)一些犹太人被迫屈辱地爬在地上,周围站满了纳粹军官,一个个发出了阴险地狞笑——这里引入一部影片《钢琴家》,

因为在这部影片里也有同样的镜头,这位钢琴家也是一名犹太人,在战争来临以后,他遭到了同样的迫害,他被关在集中营中,每天要起来跑步,周围站满了纳粹兵,如果有一天哪个军官心血来潮,就会随意从队伍里点出或拉出几名犹太人,让其爬在地上,然后从背部开一枪,一条生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所以,这些犹太人每天都在死亡线上挣扎。

(三):在纳粹分子迫害犹太人期间,他们还要研制一些武器,如毒气。那么他们就需要一些实验品,这些可怜的犹太人变成了无辜的牺牲者,这些人当中有大人而更多的则是一些孩子。

图片(3),这些孩子在恐吓和威胁下生活,个个骨瘦如柴,然而此时,生存对他们来说已成为一种奢望,最终将成为纳粹的实验品。

(四):就是不成为牺牲品也会在饥寒交迫中痛苦的挣扎。

如图片(4),其中的小女孩已在饥寒中走向了生命的尽头,此时,你有何感想?有人说想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希望全世界的孩子都不要重复这样的历史,不要再继续这样的历史,我们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健康、快乐的生活。

(五):我们再来看一部影片的图片——《辛德勒名单》

图片(5),这里也有一个孩子,穿着红色小裙子的小女孩,作为一名犹太人,她也在囚禁和监控之内,然而天真活泼的小家伙好象并不懂周围到底发生了什么。犹太人被要求排队前进,她也走在队伍里,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与天真。此时的画面,除了她那红色的小裙子,其他任何事物都是黑白颜色。在那灰暗低沉的背景之下,恰似一团火焰在燃烧,显得是那么的鲜艳夺目,迸发着一种活力,一种生命热情。

然而残酷的纳粹分子有没有珍惜、爱护这样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没有。最终小女孩也倒在了他们的屠刀之下。

(六):图片(6)是辛德勒与朋友收葬了小女孩,她的小裙子依然是那么得鲜红,撩人心目。

以上是犹太民族受歧视,受压迫的图片。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我们中国人的境况,别的不说,就拿中国的留学生到了美国,美国的一些民众打出了“中国鬼滚出去”的旗号。

六:下面,通过以上种种事件,谈谈你自己的感想。

以下参考:

(1)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无论是什么样的肤色,什么样的种族,都没有高低贵*之分。我们应该互相尊重和理解对方,互助互爱,和睦相处。

(2)人都应有一颗博爱之心,表现为一种人类关怀。这种精神,我们可以追溯到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有一部著作《复活》,它不仅要求在物质上的复活,更强调精神上的复活,宣扬一种爱的哲学,表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这样,人类才不会有压迫和战争,不再流血和牺牲,不再有饥饿和痛苦。

(3)从一个国家角度来讲,国家必须强大,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他的人民才不会被人瞧不起。那么,国家强大,由谁来担负这个重任呢?(我们青少年)《少年中国说》中这样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少年应趁风华正茂之时,为中华的复兴,崛起而努力奋进。

七:本文演讲词的特点

文章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黑夜”的期待开始,到对“黑人的生活现状”的失望,到要求“政府兑现支票”的义正言辞,再到“我有一个梦想”热烈憧憬。作者想人民之所想,讲人民之所讲,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正义的呐喊,时代的呼声,征服了在场的所有听众,这将永久的成为后人为自由,平等,人权奋斗的里程碑。所以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可以说是激情洋溢,发挥得淋漓尽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八:再一次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最后听一下它的英文录音。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篇六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所说课的篇目是《我有一个梦想》。现就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课时安排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我有一个梦想》是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政治演讲词,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文章情文并茂、语言流畅,那饱满的激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深深地感染着听众,引起人们的共鸣。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

二、制定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到能力’、‘过程到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2.新课标对必修课程的设计目的:“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

3. 新课标关于必修课程中常用应用文教学的建议:“应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

4.单元学习指导与目标:“注意抓住演讲词的主旨和特点,分清逻辑层次,体会其中多样化的表现手法”,“领悟、品位其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

<二>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进一步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及意义

2.能力目标

理清演讲思路,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

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德育目标

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三、确定教学重难点

1.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

由于学生不熟悉西方的宗教生活,不了解美国的社会制度,对美国的种族歧视、隔离政策全无感受,所以就难以理解作者反映的严酷事实,难以体会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而理解这点,才能理解他讲话的深远意义。所以把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2.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学习并应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表达能力。

本文是一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演讲词,使其具有如此语言特点的主要是排比句式的运用。我所带的班级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普遍存在着表达方面的困难,因此把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学习并应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表达能力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四。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本文是应用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与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用诵读法与讨论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知识,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感情,领会演讲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对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讨论法,通过设计问题,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师补充点拨归纳。

五、课时安排

本课计划二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熟读课文,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理清演讲思路,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

第二课时:在朗读中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4] [5]

教学

环节

[4] [5]

教学

环节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篇七

一、学习目标1. 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 理解作者的和平斗争主张,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3. 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为自由、平等、民主而奋斗。

二、学习重难点1. 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2. 品味语言的深层含意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课文思路分析1. 整体感知 这篇演说蕴涵了作者奔涌的激情,它以磅礴的笔势揭露了美国的现实,展示了黑人痛苦的生活处境,赞颂了黑人群众高昂的战斗精神和争取民权的决心,满怀憧憬地表达了要求人人平等,渴望民权自由的强烈愿望。2. 把握结构(1)(1~4)指出集会的原因。(2)(5~16)提出斗争的要求和设想。(3)(17~32)具体提出梦想的内容。3. 写作特色(1)恰当运用修辞。(2)文章在语言表述上极富特色。【典型例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肄业(yì) 正轨(guī) 弭谤(mǐ) 相勖(xǜ)b. 会晤(wù) 訾詈(zǐlì) 能裨使用(pí) 稽查(jī)c. 宗旨既乖(guāi) 当轴(zhòu) 敷衍(fūyǎn) 商榷(què)d. 潦草(liáo) 塞责(sāi) 鲜为人知(xiān) 潜修(qiǎn)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敷衍四年,缭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活动于社会。b.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c. 故必有卓决之士,以身做则,力骄颓俗。d. 将来典藉满架,自可旁稽搏采,无虞缺乏矣。3. 下列关联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1) 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 其造诣,容有底止。(2)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 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 必有以励人。a. 旨 那么 虽 更b. 旨 则 因为 所以c. 如果 则 故 更d. 如果 那么 虽 更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思德已牺牲60年了,与那个时代相比,时代变了,条件变了,环境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b. 在奥运会110米跨栏决赛中,刘翔首当其冲,第一个到达了终点。c. 高原上,战士们在这里炒沙做饭,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d. 他说话做事都挥洒自如,给人一种非常干练的印象。5. 下列句中标点运用正确的是( )a. 如今的二七纪念塔已经变“矮”,为高楼大厦所拥抱。郑州的巨变,有力地印证了邓小平同志的至理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b. 这一阵子闹哄着文人“下海”,朋友见面,不出三句话准问:“怎么着?你下去没有。”我不得不如实禀告:“我不敢下。”c. 认准一个目标,只要它有意义、(尽管可能是自以为)有乐趣,就矢志不移地追求下去,哪怕清苦,哪怕不为人理解。d. 企业家出资“炒星”,为的是更大的利益和广告效益;记者“炒星”,为的是新闻的“所谓轰动效应”;青少年追星赶星,不过是“狂潮”的表面泡沫而已。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因此我想,世间诸多复杂的事物, 其实是极简单的。人类善于将 www.jiao www.kuaihuida.com xuela.com 简单的事物,用自己的行动和文字制造出无数的复杂来, 使后来者多有迷失,弄不清真面目。面对复杂的事物,我们 迫切要做的, 找到一条简单而实在的途径,简单到只需要一条进入的路,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奋进,该更容易到达些罢。a. 因为 以至 应该 乃是 b. 也许 以至 或许 才是c. 因为 以致 应该 才是d. 也许 以致 或许 乃是7. 下列每组句中上下句衔接得好的语句是( )① 过去的切割工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很不安全。工人们早就迫切要求改进这种落后的工艺。② 过去的切割工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很不安全。对于这种落后的工艺,工人们早就迫切要求改进。③ 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吴天祥的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人们,他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以表达敬佩之情。④ 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在场的人们被吴天祥的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他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以表达敬佩之情。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8. 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谁也不能以任何理由 赡养父母的义务。(2)为了写好这篇文章,他费尽心力 各种有关资料。(3)很多学生 能力差,遇事爱冲动,是最让人担心的问题。a. 推脱 收集 自治b. 推托 搜集 自治c. 推脱 搜集 自制d. 推托 收集 自制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如果你真心相助,那是我们真正的朋友,如果有什么三心二意的话,那我们就不客气了。b. 近日,竟出现了为区区二元五角钱,游戏室老板杀害三个小学生的震撼人心的事件。c. 王强不知体育馆往哪儿走,急忙向路边人问路,一连问了三次,那人都三缄其口,不加理会。d. 他虽然腰缠万贯,但终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身无长物。10. 填入下列句中最适当的一句是( ) 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原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 ,收获的也最多。a. 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b. 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c. 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d. 让在生活中失去了太多的强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11. 节选的这部分文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2. “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这句话中“这个梦想”和“美国的梦想”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13. 最后一段中“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句子中的“刺耳的争吵声”和“优美交响曲”分别指什么? 答案及分析:1. c 析:a. 轨guǐ;勖xù b. 裨bì d. 塞sè;潜qián;鲜xiǎn2. b 析:a. 缭——潦 c. 决——绝;做——作;骄——矫 d. 藉——籍;搏——博3. c 析:根据句间关系及关联词的协调一致思考。4. a 析:b.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c. 炒沙做饭:比喻白费力气,劳而无功;d. 挥洒自如:指写作诗文,运用笔墨自如,不受拘束。5. a 析:b. 把问号改为逗号,“没有”后用问号;c. 中顿号放在括号后面;d. 中“狂潮”去掉引号。6. d 析:“以致”表示不好的结果,“以至”是“从而达到”之意。最后一个空应含轻微转折语气,故选“乃是”。7. c 析:② 承接得紧,语言顺畅;④ 主语保持一致。8. c 析:推脱:推却、推辞,侧重强调责任、事故与己无关。推托:借故拒绝,重在强调委婉拒绝不肯接受。收集:使聚集在一起。搜集:到处寻找并使聚集在一起。自治: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自制:克制自己。9. a 析:b. 褒义词,不能贬用;c. 比喻说话谨慎,“三”不是具体的次数;d. 指多余的东西。10. d 析:从文句看,三个分句的主语分别是“命运”“它”“它”,而“它”指代的就是“命运”,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来看,“收获的也最多”,显然不可能用“命运”作主语,那么只可采用兼语的形式体现动作的主动者,因此,根据主语一致性的要求,故选d。11. 一连使用了6个以“我梦想有一天”开头的排比句式,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畅快淋漓地从正面表达自己对自由平等的渴望,气势磅礴,雄劲有力,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析:把握排比句的表达效果,与选文实际相结合答题。12. “这个梦想”是指黑人和白人一样都能拥有自由、平等的权利;“美国的梦想”是指一个通用的口号,即美国所宣传的赖以立国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想。 析:从一组排比句中提取重要信息。13. “刺耳的争吵声”指种族歧视造成的民族矛盾。“优美交响乐”指各族人民平等、自由、团结、和谐。 析:整体感知全文,总结主旨。

《我有一个梦想》优秀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崇高的献身精神,理解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非暴力抵抗的和平斗争主张。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2.揣摩重点句段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3.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揣摩文段和语境中重点词语与修辞方法的运用,体会文中奔涌的激情。

2.体会演讲思路的逻辑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创设情境。投影:图片、影像资料。(如林肯纪念堂前的纪念活动、被刺的情景、墓地、故居等图片,马丁·路德·金演讲的录音作图片展示的背景)

本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怎样的思路演讲的?

讨论后明确:整个演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7)自然段,叙说这次集会的原因和目的。这里有对黑人生存现状的沉痛地揭露,有对美国政府的严正地警告。第二部分(8-17)自然段,对黑人争取自由而进行的斗争提出了一些要求和设想。这里是对黑人同胞的殷殷地告诫。第三部分(18-34)自然段,表达作者心中执著追求的“梦想”以及为了实现“梦想”所具有的决心与信念。

也可以投影展示文章结构:

教师小结并补充:

这篇文章结构层次分明,在逻辑上环环相扣,非常严密。这些不但体现在段落之间,也体现在某些段落内部。例如:课文第三段,四个“100年后的今天”,第1句,综述悲惨现状;第2句,物质上贫困,精神上遭受歧视;第3句,想把现状公之于众。

三、模拟演讲

上面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理清了文章的逻辑联系。而学习这篇演讲,重点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语言优美,铿锵有力,极富感召力的特点。怎样做到这一点?循着作者的思路,进行模拟演讲,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下面请同学们模拟演讲,演讲结束后,我们根据演讲的要求,结合这篇演讲稿的内容,讨论究竟怎样演讲得更好。

①模拟演讲1-3节。

讨论一:这一部分,整体上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重音以及停顿该怎样处理?

明确:第1、2自然段是演讲的开始,有深情地回忆,因此宜用平调,然后要充满激情。第3自然段揭示了黑人的现实生活,要沉痛愤激。几个“100年后的今天”既要一气呵成,又要比前面语调有所抬升;需要重读的词有“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穷困”“萎缩”“自已”“故土家园”。第4自然段可略和缓一点,但重点词语依然要注意,如:“每一个美国人”“所有的人”“生存、自由”“追求幸福”“权利”等等。

讨论二:开篇阐明了“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义,为什么要从这里写起?

明确:《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的宣言,在美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也可以说这是保障黑奴权利的一部法典。作者高度评价了宣言的巨大意义,说它“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这样,作者首先为黑奴争取民权自由运动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基础,说明美国自颁布宣言以来,黑奴就应该而且必须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就将美国政府置于一个极为不利的境地,也为以后的斗争扫清了舆论上的障碍。

从内容上看,在阐明宣言的意义后,作者笔锋陡转,向人们揭露了一百年后美国让人失望的现实,“黑人仍生活在富裕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仍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黑人的这种悲惨的处境与首段中宣言的光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比之下,文章自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讽刺效果,增强了内容的感染力和对敌的战斗力。

讨论三:第3自然节,删掉后面的三个“100年后的今天”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第3自然节:“100年后的今天……100年后的今天……100年后的今天……”表达的是一百年来黑人的悲惨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强化了黑人境遇的悲惨,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贫困,给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如果去掉后面三个“100年后的今天”,主要内容不变,但语气显然不如原文更有气势。

师提示:体会排比句式的作用:1、语言有气势。2、感情充沛。3、(结合演讲词这种文体)会使听众受到鼓舞。

②模拟演讲第4-7节。

讨论一:这一部分,整体上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重音以及停顿该怎样处理?

明确:第4段用平调读,要清晰。第5段“我们不相信”要读得掷地有声。“兑现”“正义和自由”“保障”宜重读。经过4、5两自然段的平缓之后,第6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为了满足这种情感的张扬,作一口气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式“现在是……时候”,一方面这是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极强地突出了现实为自由。平等而战的重要性,要读得义正词严、铿锵有力。

讨论二:第5自然段,“空头支票”指什么?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里比喻的使用,跟我们以前见过得有什么不同?能从文章中找到更多的例子吗?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明确: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继承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这里的比喻,是直接用喻体修饰本体。(其它例子很多)

讨论三:第6自然段,“现在决非……现在是……现在是从……现在是向……现在是把……”,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使用排比句式,则把这次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阳光普照”;是把“流沙”改为“磐石”。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的分量。

讨论四:第7自然段:“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醋暑就不会过去。”这里的“秋天”与“醋暑”分别指什么?

明确:这里运用比喻,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去战斗。与此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表现出了黑人为“秋天”的到公平而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③模拟演讲第8-17节,

讨论一:这一部分,整体上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重音以及停顿该怎样处理?

明确:第8、9自然段,因其内容讲的是斗争的策略,所以它的语调是平和的。是理智的,是语重心长的。

第10—14自然段,面对黑人的现状,针对“热心人”的质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衅,(这里边有潜台词:贪得无厌,你们就不该提这样的要求等等)作者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足;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足;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足。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只要“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这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能极大地鼓舞人们的斗志,更加坚定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也不失理智。因此我们要注意: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好演讲一定要煽情,但如何把握好一个度,这是一门艺术。这一些,在演讲的时候要体现出来。

讨论二:怎样评价马丁·路德·金的“无暴力抵抗”?

学生自由发言。合理即可。

④模拟演讲第18-34节,

讨论一:这一部分,整体上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重音以及停顿该怎样处理?

明确:这一部分是演讲的高潮所在,从内容上讲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描绘,和前边一段相比,应舒缓一些。是鱼跃大海,鹰击长空;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作者驰骋想像,放纵而又不失中心,舒缓而又富于感召;设喻精巧,令人向往;亲情贯注,给人光明。无限的憧憬,美好的未来,无不在作者的演讲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想黑人之所想,说黑人之所说;但这还不够,他想黑人之所未想,说黑人之末说。这正是他作为黑人政治领袖的杰出之处,也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他设喻非凡,他语势如虹,他用心在讲演,他用生命在呼唤,他就是这样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处地调动着听众的情绪。

讨论二:请概括出“梦想”的内容,评价一下这些“梦想”,说说作者用排比的效果。

明确: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拥有正义和自由;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

无论是国家、民族、团体还是个人,只有在政治上确立了自己地位,才能拥有讨论正义和自由的权利,只有在偌大的社会中推行正义和自由的思想,才能从思想上消除歧视思想,只有消除了歧视,才能真正出现黑人和白人和睦共处的局面。

7次重复“我有一个梦想”,极具气势。形式整齐而且内在逻辑严密。这六个排比,如长虹贯日,瑰丽绚烂(文采);如阳光普照,正大光明;气韵流转,如飞瀑直下,一气呵成(表达酣畅淋漓);如铁链相接,环环相扣(逻辑严密)。所有这些使得这篇演讲充满了真挚热烈的感情色彩。这扎根于美国现实中的梦想是那么亲切而令人神往,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黑人群众渴望自由平等的心声,也增强了人们为民权而斗争的力量。

讨论三:第27段 “信心”具体指什么?“交响乐章”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用排比,用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信心”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心,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乐章”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明确:这里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念。排比句的使用,使这个信念坚定、执著、充满了义无反顾与视死如归的悲壮,唤起了所有读者与听众的共鸣;能使作者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充沛。能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进而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四、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

五、总结。

(一)本文的内容:

指出解放黑奴的宣言没有完全兑现,黑人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平等;陈述了集会的两个目的;劝说集会的人们采取正确的斗争方式;表达黑人心中的梦想。

(二)本文的特点:

感情激昂,文字优美,贴切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句式整散结合,富有变化,极其具有感召力。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上面这8篇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