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12篇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希望在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一
一、引入语文元素,凸显诗情画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来表述美术与文学艺术的相得益彰再好不过。如诗如画用来形容山水的美,彰显了美术与语文元素的相互促进和融合之美。语文是文字的传承,美术是造型视觉艺术,将语言文字的诗情画意融入到美术的流畅线条中,能彰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实施诗歌配画、日记和作文配画,或者将美术的点、线、形、色彩、明暗与空间等视觉艺术,以优美的文字语言进行表述,显示出艺术的美。如版面设计相关知识的学习,结合语文中的艺术字体、文字搭配等知识,引导学生结合小组学习模式,展开黑板报或电子版小报的设计,使得小报布局合理、颜色协调、搭配得当。在小学美术学习中融入语文艺术,彰显文字中的图案美,激发学生创新思考。
二、引入音乐元素,凸显节奏韵律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音乐相对流动,是时间艺术,美术相对静止,是空间艺术。美术与音乐的整合符合动静搭配原理,将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与思维创造的音乐艺术,以可视化的`美术艺术呈现出来。同时,美术教学可以借助音乐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鼓励学生创新。如“听音乐画音乐”这一小节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将美术与音乐结合起来,在感悟音乐的同时,自由想象,画出学生心中所想,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音乐中呈现出来的内容。以不同的线条、色彩搭配、画面设置彰显音乐和美术的艺术魅力。又如引入“彼得与狼”音乐艺术,引导学生在音乐故事中畅想,发散思维,深入学习美术知识。以音乐的感染力调动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将音乐思维中的意境以可视化的美术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三、引入数学元素,凸显立体思维
美术不是一门单方面的艺术,它不能独立存在。数学中几何图形的学习,对提升学生美术艺术的作画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缺乏对数学三视图、立体图形知识的学习,美术学习就会受到阻碍。小学美术教学需要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凸显学生立体思维,体现数学学科特色,立体几何图形的学习,为美术学习增加动力。如“拼拼搭搭”知识的学习,结合数学中三角形、四边形、圆形与立体图形知识,分析点线面组合的规律,激发学生创意思维,拼搭出画面生动的组合。又如“纸柱造型”知识的学习,结合数学中的立体图形知识,运用裁剪、卷压、折叠、黏贴等方法,打造出纸雕艺术。纸雕是一种运用卷曲、立面、立折、立柱、立体,将平面纸立体化的技法。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结合生活用品与建筑,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审美能力。
四、引入科学元素,凸显无限奥秘
小学科学课程是自然、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的融合,没有将每个学科进行细分,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生物发展与自然环境。将美术学科与科学学科结合起来,深入了解花鸟鱼虫的习性、特点与生活环境,探索自然的瞬息万变与灵活多样。结合眼观、耳听、手摸,进行比较分析,将这些知识与美术艺术融合起来,增加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和了解,更好地运用到艺术学习中。如“自然现象”,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分析下雨、打雷、刮风、下雪时的自然现象,或者展现火山、瀑布、夕阳等景象,将科学知识融入到小学美术学习过程中。又如“春天的色彩”相关知识,也涉及科学中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自然中感悟和体验,将其表现在美术作品中,以此强化学生艺术体验,提升艺术素养。
五、结语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需要重视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小学美术教学有效与语文元素、音乐元素、数学元素、科学元素整合起来,凸显语文的诗情画意、音乐的节奏韵律、数学的立体思维、科学的无限奥秘。将多学科元素的优势和特点融入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在美术课堂上多学科艺术交融、整合与升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美术课堂的生命力,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与艺术修养。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二
1 小学美术课堂的优化教学的背景和意义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美术教育各有千秋。但是,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美术教育, 都在阶段性地进行改革。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改革趋势比较统一,具体而言,都是围绕两点来进行美术教育改革的: 一是丰富艺术知识,并加强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二是合理安排艺术与文化知识,以确保二者的平衡性。在如此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下,奋战在一线的美术教师要作出一定的努力。20 世纪 90 年代,是知识经济时期,从那时开始,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把目光放在了素质教育上 。以笔者自身的理解, 认为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兴趣,教学要更具创新性。在小学美术课堂实践中,小学生创作出的美术作品都是属于自身理解范围内的内容, 且这些作品的创作灵感一定与特定的文化情境相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要充分了解这一点,采取一些技巧有效的引导学生。这样的引导对于初学美术的小学生而言,无疑是最优效的,能够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美术教师以这样的角度为出发点,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2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模式
小学美术课,以培养学生审美为基本教学目标,它的美育功能更加强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就必须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提高其综合素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步骤 。通常,小学课堂教学有界定的时间框架, 美术教师在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结构的过程中,千万要重视这一点。以此为基准,笔者认为实施教学结构的优化, 至少需要完成四个阶段的课堂内容,为学生上一节最具价值的美术课。
第一阶段,作为美术课堂活动的初始,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 教师对于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教师可安排一些有趣的开场作为过渡,让学生快速的投入到美术学习中。由于不宜在此时浪费过多的时间,一般需要将时间控制在 5 分钟之内。例如,教师配合课堂教学的主题,讲小笑话、小谜语、小故事、听音乐、欣赏图片、看录相等。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适时地引入此次教学主题。这是整个美术课堂教学的铺垫。
第二阶段,进入新授阶段,是教师引导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阶段。教师必须抓住这黄金时间, 清晰的讲解该节课所涉及的知识、技能、方法,为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方法的探究打好坚实的基础。为了让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进行得更加顺利,教师需要做好一番准备工作。例如课前推敲教案, 或者收集、制作课堂所需图片资料、确定教学重难点等,让美术教学课堂充实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枯燥、生涩的知识,教师此时的表达方法应该更加灵活生动。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阶段,即学生练习阶段,对于美术教师而言,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会遵循一点原则, 即精讲多练。这种原则对于美术这门学科而言,意义重大,也必不可缺。在此阶段,让学生有实践的时间,课堂练习是反映学生知识掌握与否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要进行适当辅导,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让学生带目的地去实践、去练习。
第四阶段,评价拓展阶段,该阶段的课堂教学已进入尾端,此时,教学应以多评价、多提建议为主,该阶段的课堂教学以交流活动为主。比如教师设置一些形式,让学生评估自己的作品。展示、评比的方式,可以自行选择,最终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作品的不足之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3 优化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策略
3. 1 树立先进的美术教育理念
以临摹为基础的美术教育观念,在追求素质教育的风气下, 显得过于老旧。在这种美术教育观念里,教学体系的构建只会围绕一项内容,即加强学生的绘画技能。这种让学生临摹的做法, 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更不利于学生创作出更具意义的作品。从表面看, 学生的绘画作业近乎“完美”,但潜藏在这种完美表象下的却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残缺处。小学生活泼好动, 有可能是美术设计人才的好苗子,因此,美术教师要重视转变美术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美术教学理念,不磨灭每一个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3. 2 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
为了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导入课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能否保证,关键要看它的开端是否好。如果教师没有运用好的导入方法,学生在课堂开始就难以进入学习状态中,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就没有那么强烈了。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境遇,美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把握三点,分别如下:
第一,导入不能没有针对性。小学生年龄偏小,心理特征与初高中生有明显差别, 且能力基础不扎实,这些因素使教师在导入新课时,遇到了不少难题。只有在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后, 美术教师在设置课程导入时才能胸有成竹。此外,虽然都是小学生,但是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是有差别的,因此,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以自己所教年级学生的特点来安排不同的导入方法。
第二,导入不能缺少启发性。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能一味地自顾自地讲解新的知识点,可通过采用设问和讨论的形式创设教学氛围。这样就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美术知识当中。启发性的设问更能激发学生思考、探索、分析、比较、动脑、动手实践的欲望。
第三,导入不能过于形式化。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的过程中,要运用新颖的方式导入。新颖的导入对于强化他们的感知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更具现实意义。例如, 在进行《太阳月亮你们好》这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营造出整个教学氛围, 在进行导入时,笔者讲述了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在课堂上,先引导提问: “你们知道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吗”,接着讲述故事,这种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了烘托出氛围, 还利用有限的时间播放动画片《后羿射日》的一些片段。之后, 分组讨论。这样的导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符合他们的性格特征,能给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3. 3 更注重灵活运用教材
受新课程理念的指导,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时,不能单纯依赖现有教材内容。于教师而言,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范例。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该适当的进行拓展。在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不论是生活范畴,还是大自然范畴,亦或者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遗产中,都不乏与美术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师要认识这一点,并充分利用这重要的资源。从这点上来看,收集和整理就是灵活运用教材的重要步骤。在具体的美术课堂教学之中, 除了整合和理顺资料之外, 还需要考虑自身和学校的条件,有选择、有计划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材即利用开放的教学内容,陶冶学生情操。如此做,美术课堂教学的容量和质量都能兼顾。
在理解新课程标准、教材编排意图后,规划整体单元教学的内容,分层次设计教学内容。另外,考虑自己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多样化地选用授课教材。例如, 在欣赏美术大师和学生作品时, 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该作品的审美认知,教师可以先让一些愿意分享亲身经历的学生谈谈。并类比作者,该如何表现这种感受。之后,教师收集整理一些类似的作品,整理出这些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性及创作观念等,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其中收集整理的一些类似的作品就属于美术教材的一部分,这些资源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展现自己的的价值观。
3. 4 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选用合适的美术教法。合适的美术教法能有效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需要更具操作性。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演示、练习、互动式等。其中, 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打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方法涉及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还涉及安排教师行为活动的顺序。为了将教学方法的实用价值发挥到极致,美术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习领域、教学目标等。
3. 5 充分利用新型的教学设备
现如今,多媒体技术已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中, 也可运用多媒体技术, 提升美术课堂的有效性。为了让美术课堂教学更丰富,容量更大,可以借助新型的教学设备来实现。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往往能运用的教具就是黑板,以板书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课堂内容,一节美术课下来,所教授的内容有限。这种形式,让学生感到课堂无趣,因而也不会积极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美术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美术课件。生动、有趣的课件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于美术课堂教学而言,更强调的是视觉冲击力,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正好符合这一点要求。
3. 5 充分利用新型的教学设备
现如今,多媒体技术已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中, 也可运用多媒体技术, 提升美术课堂的有效性。为了让美术课堂教学更丰富,容量更大,可以借助新型的教学设备来实现。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往往能运用的教具就是黑板,以板书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课堂内容,一节美术课下来,所教授的内容有限。这种形式,让学生感到课堂无趣,因而也不会积极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美术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美术课件。生动、有趣的课件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于美术课堂教学而言,更强调的是视觉冲击力,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正好符合这一点要求。
4 结语
总之,小学的美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是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设置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课程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让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对于小学生而言,塑造自己审美观,就要从课堂中获取丰富的美术知识。课堂中的优化教学是在一线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为了让美术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得更具现实意义,美术教师需要树立先进的美术教育理念,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更注重灵活运用教材,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新型的教学设备,升级评价机制,以此更加有效地进行美术教学。此外,美术教师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认真履行自己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的职责,为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贡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三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飞速发展,学生教育也越来越被家长所重视。因此,现代化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美术教学的理念也在不断的革新与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的表现,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潜在的兴趣与爆发力。因此,本文为了提高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对新课标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美术;方法;教学
引言
新课改革下的小学美术课程中,教师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效果。而以往的美术教学模式一般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听或者是老师画学生看,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美术方法,但是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呆板无趣,会导致学生对美术失去兴趣。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出了以下几点的教学方法并进行了探究。
1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懂得创设教学情境,借助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尤其是小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对新奇的事物都会想要去了解它。因此,老师可以根据课堂上要学习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比如,老师在小学一年级上册《会动的小纸人》这堂教学课程中,可以自己先剪一些小纸人表演一个节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组,要求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来创新小纸人的形象,选出几个学生和老师一起当评委,给每个小组打分数,营造出一个比赛现场的模式,激起学生的好胜心[1]。在这种教学情境下,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效果。同时,老师在设计情境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循循渐进,由未知到已知和抽象到直观。并且要有针对性的设计,让课堂的教学知识与教学情境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在设计情境教学时要注重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之间的矛盾。
2设置教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在小学美术新课改革下就一直提倡要寓教于乐,要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美术教学课上可以将一些小游戏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比如,老师在小学一年级下册《小挂饰》这堂教学课程中,老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在课堂前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准备一些小的挂饰,每样都根据几个小组来分发相同的数量。这时候让学生打开课本,在老师分发下去的小饰品中找出与课文中相视的图片。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组学生找出的速度快和准确。通过这样的小游戏,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小挂饰产生浓厚的兴趣[2]。老师在这个游戏过后可以趁着学生兴趣较高的情况下,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小挂饰制作和绘画的技巧。
3鼓励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老师的表扬与肯定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加上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和个性以及智力发展水平不同,对老师的一些批评都有不同的承受力。因此对一些美术艺术潜力不够画画水平差的学生,老师要多给予鼓励。比如,老师在布置一次课堂画画作业时,一些学生画画速度慢或者是画的不够好,导致完不成课堂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身心理就很紧张和不安,生怕老师会责骂自己,学习的积极性被打击。所以老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力量,也许只是一个浅浅的微笑或者是一个激励的眼神以及一句“没关系,你还是很棒的”这样简单的动作和语句,就能安抚学生害怕和不安的心理,从而对美术学习充满兴趣[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老师在教授学生绘画技巧的时候,还要让学生学习在生活中发现美和欣赏美,并且记录下来,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造诣。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想象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在艺术创造中自由发挥,想什么就大胆画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把想象与现实结合,还能高于现实。比如,教师老师在小学一年级下册《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这堂教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先学生介绍中国汉字演变的发展,将古代的一些经典故事与汉字发展史进行有效结合,打开学生的想象思路,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博大进深。只有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汉字中的象形文字的含义,才能画出学生心目的“想象文字”,发挥学生的想象力[4]。同时,在教学过程有很多学生在画画时都会受到限制,所以老师在这个时候要适当的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并且支持学生。
5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有很多种,首先就是创设教学情境,借助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其次就是提倡寓教于乐,要在教过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就是鼓励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尤其是对一些美术艺术潜力不够画画水平差的学生,老师要多给予鼓励。最后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等。
参考文献
[1]任向华。领略艺术之美,提升创新能力,浅议小学美术教学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J].小学教学参考,20xx,12(30):150-160.
[2]严抒勤。中小学美术综合课程建构的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xx,15(26):167-169.
[3]胡剑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xx,13(39):226-228.
[4]陈雷。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艺术性。学生之友(小学版),20xx,16(28):169-171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四
看了这个题目,你也许会问,音乐是音乐课的事。美术是美术课的事。二者怎么能混为一谈呢?其实美术和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时刻相伴相依,都是把美撒向人间,为人类精神营造一片美丽的天空。音乐的美来自听觉; 美术的美来自视觉。他们同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涂抹亮光。莎士比亚说:“美,是从生命内容射出的光芒,‘美’若一死,宇宙也就再一度混乱混沌。”
美术与音乐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工具,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它们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好的美术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乐曲。
在美术课上,教师完全可以用动人的音乐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给整个教育过程增色添彩。在音乐的陶冶下,无论是感受意境还是幻想画面,学生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创作,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美术课堂活泼而有趣。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我们把音乐引入到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来,充分体现音乐和美术在审美教育中的不同,把音乐的美与美术的美融合一体,使新课程的内容更充实。那么将音乐与美术有机融合对美术课堂有着什么样的实际意义呢?
一、音美结合,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在美术课堂上,为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创设情景。引进音乐,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从而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比如在教学的导入部分,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运用音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视听结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清晰明确,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另外,在课堂上配以合适的音乐,可以创设出具体、真实的环境氛围,显现和谐、鲜明的形象,促使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并通过直观感受诱发他们创造性的想象,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角色。同时,课上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技能,在学生作业时配合以合适的背静音乐,能使学生创作出精美超水平的作品。
二、音美结合,酝酿情绪,培养丰富的情感
情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因此,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富有感情色彩的音乐,极大地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的情感感受,引导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创造美。如《甜蜜的梦》。
三、音美结合,引发想象,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在想象中引起心灵的振动,产生艺术的共鸣。
而孩子们喜欢幻想,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幻想。所以美术需要学生的幻想,绘画课中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手工课上让他们把手中奇形怪状的瓜果变成调皮的小老鼠、羞涩的小女孩……学生的想象力的飞翔是无止境、无穷尽的。音乐正是激发这种想象力的源泉。例如在教学《感受声音》的时候, 有选择性地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韵律美去感染学生。音乐的曲调诙谐,幽默又欢快,让学生根据旋律来想象出画面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创作情绪一下子提高了,随着节奏的变化,学生这儿一笔,那里一划,作画时创意大胆、自然、简练,各种各样的形象造型一下子展现在眼前,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能力发展了,兴趣也提高了。
四、音美结合,鼓励参与,培养观察力与感受力
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有观察美的能力,并通过这种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学生绘画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丰富生动的情境中认真观察,深切感受。
综上所述,当音乐走进美术,在美术教学中适当的播放音乐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做法对于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是大有好处的。音乐与美术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学生全面发展得到体现。我们应当让美术课堂回荡着“歌声”“掌声”“笑声”,诱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美术课的探索性教育所受益终生,使新课程的内容更为充实。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五
【摘要】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是培养学生美术基础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概述了小学美术在不同绘画领域的教学方法,给出了色彩教学与实践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美术教育;色彩教学;小学教育
正如美术学家小林秀雄所说的,色彩是破碎了的光,世界因此而多姿多彩。色彩是人认识世界的开始,对色彩的喜爱和追求是小学生的天性,注重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与实践,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审美的提升以及价值观的正确确立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色彩的运用,利用色彩丰富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1.小学美术在不同绘画领域的教学方法研究
1.1小学美术在国画中的色彩教学
国画在一些大中院校的开设已经比较普遍,近几年在小学美术中的教学逐渐变得广泛。国画是中国的主要画种,具有较强的民族特性,对小学生进行国画教学,在增强其对色彩的感知的同时,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相对来说,国画当中的色彩变换相对较少,色彩调配也比较简单,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所画的国画童味比较浓,彩墨效果强烈,颜色的晕染也比较自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适当放松对绘画技能的要求,让学生自由发挥,在自己独特的绘画当中感受笔墨与色彩的融合。
1.2小学美术在水彩中的色彩教学
水彩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手段。所谓水彩,顾名思义,融合了水和色彩两种元素,以水为调和媒介,具备了水清澈、透明、柔和的特性,又具有五彩斑斓的多样色彩。相对来说,水彩是比较难把握的,因此在教学初期,可以利用油画棒进行绘画,在绘画过程中,注意对小学生水彩感的培养,水彩感是在长期的实践中训练出来的,需要对自然界的素材有敏锐的观察力,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让学生都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用油画棒进行绘画创作后,学生能够直接感受道水彩颜色的斑斓多彩,能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世界颜色进行水彩的定义,丰富自己对色彩的感应能力。
1.3小学美术在版画中的色彩教学
大众对版画的认知度相对其他画种来说是比较低的,但是版画自身是具备很高的艺术地位的,正如郑振铎先生所说的“梨枣图画,为推动文化,功高不可胜言”。版画是伴随着印刷术而发展的,巧妙地运用“留黑”的手法对其进行处理,会得到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进几年儿童版画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儿童版画的特点就是对色彩的运用。进行版画教学时,首先要利用一些简单的活动,例如手印、叶印、拓印、做印章等,让学生对版画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同时激发其对版画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套色版画进行教学。儿童套色版画一般是一版多色,当作品刻印完以后往往是不能再印了,从而成了绝版,因此可以成为学生自己独一无二的美术作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兴趣爱好,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将色彩的感觉,像是冷暖、轻重、华丽朴素等融入到教学中去,让小学生在创作中感受不同的色彩,认知色彩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2.色彩教学与实践的具体措施
2.1利用游戏让学生感受色彩
在小学生的世界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都非常有趣,而艺术源于生活,枯燥乏味的文字叙述是无法吸引其学习兴趣的,仅仅局限于课堂时间与空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引领小学生走进生活,拓展视野,发现、观察和研究色彩。小学美术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对学习美术的兴趣,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以此来提升对美术构图中色彩元素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认识与把握周围物体的色彩。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采用游戏环节,在大家积极参与的愉快氛围中,提升小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举例来说,在进行《彩的对比与协调》一课的学习时,老师可以为大家准备好玩具熊以及小熊各种颜色的衣服,让学生为其搭配,在各式各样的搭配中,发现问题并感受色彩的美。
2.2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辨析色彩
当前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学活动中一项基本的手段,在小学的美术教育中教师也应该多利用多媒体设备,增加课堂的生动性。举例来说,在进行《色彩的冷与暖》一课的学习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的播放,对色彩主题进行讲解,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入具有鲜明的色彩特点的图片和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辨识色彩的冷与暖。与此同时,在具备不同色彩的图片的播放过程中,可以配上与情景相符合的背景音乐,增强色彩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给学生增加身临其境的感受。
2.3走进生活让学生认知色彩
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色彩,单单在教室中对色彩进行教学局限性太大,因此,小学老师可以进行室外教学,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中,更好地感受色彩。可以走进大自然,欣赏红的花、绿的草,白色的云彩、蓝色的天空,还有五彩缤纷的蝴蝶等等,又或者走进一些具有独特绘画风格的建筑中,在其多样的颜色设计中给学生讲解有关于色彩的知识,在这些亲身体验的情境当中,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会大大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学校在注重科学教育的同时,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方式逐渐被现代的化的教育系统所代替,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利用色彩环境的熏陶,促进小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其审美水平,并促进其正确的价值观的确立。
参考文献:
[1]王安宇。浅议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的色彩教学[J].亚太教育,20xx,09:32.
[2]王峥如。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策略探究[J].戏剧之家,20xx,09:205-206.
[3]王文京。提升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措施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xx,10:128.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六
近几年来,我就“信息技术在美术学科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思考:
美术课的安排都是由其目的和明确性的,总有吸引老师和学生眼球的部分。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分析课的内容和要求。有时候题目就告诉了这节课的重难点内容部分。比如:在讲授五年级下册《夸张的脸》这一课的时候,通过题目就能够看得出来主要学习脸的夸张,怎样把脸部夸张的有意义就需要下一番功夫了,画脸是比较简单的,但是面部表情的夸张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搜集大量有关夸张脸的图片,表现夸张脸的内容有很多,古代大量出土的青铜像,外国的各种大师的雕塑人物作品、现代的漫画等等。进一步的分析,延伸出的知识内容有很多,具体分析比较“夸张的脸”表现的不仅仅是表现脸部的特征变化,还有人物心理的变化和作者的内心感受。通过自己的分析感受,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的不仅是脸部的夸张,循循善诱的是让学生感受脸夸张的同时还有内心的变化。从吸引学生的眼球开始,找出学生喜欢看的夸张的面部表情,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在进一步的深入到心理的变化。这种深入的学习,学生很感兴趣。他们会通过了解脸部的夸张变化,进一步的想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和作者的真是感受。学习的目的到达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丰富的视觉形象,促进观察,激发兴趣。
小学美术课程内容虽浅却很丰富,时空跨越古今中外,若只通过挂图、书本和口头描述等有限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让学生来观察感受事物是带有明显的片面性的,同时也很难真正发现事物的美。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等工具以它们独特的功能将丰富的感性材料整体而直观地展现出来,往往比原材料显得更鲜明、更集中、更强烈,教师利用已有的图表、照片、投影仪、电视教材、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各种教学媒体,或直接使用、或经过一定的选择、开发和组合后加以使用,并在教学媒体中表述一定的思想和意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传播,再加上巧妙的设问,促使学生更进一步观察比较事物,使学生看得清晰,感知得更充分。如《巧妙的组合》一课,利用课件中各种基本形的移动与大小疏密搭配,作出各种不同的组合,并提出要求,让学生找出各组合之间的不同,说出哪种组合最美及认为它最美的道理,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也让学生充分感受画面组合的美并寻找出规律,体验艺术美的情感。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还能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如思维过程形象化,既有利于学生观察到事物逐渐变化的原理,又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进行《画漫画》一课的教学时,教材要求学生了解漫画形象的漫化过程及原理。在制作课件前,不妨先收集一些有特色的图片,然后在PhotoShop下通行色彩高反差、拉伸、变形处理,把真实人物向漫画变化的过程用若干张形象略有变化的图片表现出来,按教学的要求排序,再播放。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真实的形象如何特征化地逐步向漫画过渡,这样学生会被很清楚地了解到漫画的漫化过程及漫化原理,教学难点得以克服,教学效果自然不错。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听觉材料,设计视听游戏,巧造情境,在音乐中感受事物形象,形成丰富的视觉想象,产生视觉共鸣。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愉快地观察与思考是我们的教学宗旨之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一些视听游戏,既有利于让学生观察到事物的变化,又有利于学生发现并掌握变化的规律,丰富视觉想象。
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调动人的情绪反应。它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与美术之间常是互相渗透、相互影响的。音乐沉浸,在听中共鸣,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绘画形象。如一年级《踢踢腿,弯弯腰》一课,教师可以先在表现运动场面的课件中播放《运动员进行曲》,然后再单独播放音乐,当豪迈的音乐再出现,可让学生闭着眼睛“看”运动员运动的情形并试着画出来,学生在音乐中将刚才和以往见到过的记忆提取出来,效果自然生动有趣。
音乐以其特有的节奏、旋律,在特定的时间中进行,表现主体的内在情感的运动过程,属于时间的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常将时间艺术——音乐与空间艺术——美术相结合,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不同艺术的相关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和更深入地了解美术的特殊性与规律。如在《听听画画》一课时,播放克莱德曼钢琴曲(乒乓之歌)与儿童歌曲《表情歌》多媒体选段不同旋律与节奏自然衔接的音乐,学生听并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随着音乐做律动。优美的歌曲运用平缓的线条,调和色彩来表现;活泼的歌曲运用起伏的线条、对比色彩来表现;激烈高亢的音乐用非常热烈的色彩和夸张、动感的线条来表现……有机的将美术(绘画)、音乐(旋律)、文学(歌词)三种艺术,形式的美积淀、渗透到学习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直觉判断和表现能力。
高品质、设计良好且使用得当的现代教学媒体会给学生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况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又缺乏促使学生观察的基础,难以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更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改变这种状态,可以有效地从欣赏、工艺设计及绘画课等方面发挥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带给学生的时空感受使学生懂得了艺术的博大与多变,优化了课堂教学。
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只通过肤浅的“看”来发现这些美,还看如何去促使学生去观察、发掘与创造,必须多方位合理运用各种媒材,积极调动多种感官,通过眼看、耳听、口说、手脑并用,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让“广义视觉”逐渐达到完美,使孩子们个个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七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修与实践探究。其间,既聆听了专家、学者与导师的专题讲座,也观摩了省、市、县、乡各级的美术研讨课,理念与实践的碰撞,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无一不触动着笔者对当下美术课堂教学深深的思考,让笔者对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示范的必要性、设问探究、欣赏评价等普遍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下面,笔者结合平日对课改教学的探究,对当下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浅析,希望能给同行们以启发与帮助。
一、示范与媒体共存,优化课堂教学
随着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多媒体运用越来越广泛,教师的教学示范却越来越少了。分析其原因,其一是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有失偏颇,把《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的“美术课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技能技法传授”误认为是“不要注重技能技法的传授”,认为“改变”就是“放弃”;其二是教师怕教学示范运用不当或操作失误,不但起不到直观的引领作用,而且极易使学生产生模仿行为,影响学生的想象创造,不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理念。因此,许多教师不敢或较少运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而是采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特性对作品进行欣赏分析来加以解决。于是教师们产生了疑问:教学示范是否还有必要再运用?是否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创新?……针对这些问题,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常锐伦教授明确指出:“美术课不能不演示,不能因做了课件而以录像替代直接而直观的演示。”这为示范教学的必要性作了明确定位。诚然,多媒体课件是好,但它只是一种手段,它必须适合教材的内容,并非所有的课都适合运用多媒体课件,如“国画、剪纸”等美术技法课,如果只运用多媒体而教师不示范讲解,学生如何知道运笔的方法?如何体验墨的浓淡、干湿在宣纸上的变化?如何体验剪刀与纸的接触所带来的奇妙效果?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只会是“看得高兴、听得激动”,等到练习时却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又如何体现美术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可见,教师示范是必要的,因为许多的技法效果、方法步骤等光用语言是难以说清楚的,教师亲身制作或作画演示,其方法步骤一目了然,学生易懂、乐学,是最吸引学生的教法。
二、设问与探究相融,提高教学实效
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因为课堂教学内容是由问题串、问题链环环相扣构成的,而教学过程也正是师生围绕问题互动探究,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针对教材与学生精心设计有效的、高质量的问题,使探究富有成效,切勿草率。
否则,提出的问题或是学生无法回答、无法探究,偏离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或是无须探究的无效问题,影响探究实效。例如,执教人美版教材第1册《画汽车》一课,教学目标是表现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而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却问:你们认识了哪些汽车?学生回答:警车、救护车、消防车……接着教师没有对车的种类进行设问,致使学生对车的种类含糊不清,偏离了教学目标。而在创作拓展阶段,教师又问:汽车为什么能在马路上行驶?汽车里面主要由哪些机器部件组成?汽车是由谁发明的?此时,教室内一片沉默。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学生无法回答、无需探究,偏离了教学内容,是与本课无关的无效问题,探究收不到实效。那么,如何设计好学生回答、讨论与探究的问题,让问题带动探究,使课堂教学持续高效开展呢?笔者研究发现:一是要深刻地理解教材,使设计的'问题符合教学内容;二是要把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使设计的问题准确无误;三是要从学生实际及学习内容出发,使设计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具有思考的价值,即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问题,形成良性的“问题链”。只有这样设计问题,学生才会感兴趣、愿思考、有话说,探究效果好。
三、欣赏与评价并进,提升审美表达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促进评价有效开展呢?笔者在教学探究中发现:
第一,教师在学生欣赏活动之前要对作品的特征和要素做出明确的识别,对作品的形式语言及对称构成原理进行分析和理解,找出美术作品的特点、欣赏要点。当学生对某幅作品有独到理解时,要及时做出调整和反馈,加强学生对作品各部分的理解。
第二,引导学生从内容美、色彩美、造型美、形式美等方面对优秀美术作品进行多方位的感受与体验,并逐步引导学生感受美术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思想内涵,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感受。
第三,引导学生用美术的语汇、美术的眼光来欣赏作品,即用点、线、面、形状、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从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等基本原理层面理解作品的美感,养成良好的部分或整体审美表达方式。
第四,要构建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让学生平等地与教师及美术作品进行交流。同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欣赏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感官参与,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并鼓励学生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从而在合作与对话过程中实现审美欣赏能力的建构,使评价持续有效地开展。总之,新课程是一次深刻、持久的教育革命,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开放的学习空间,也给教师们搭建了实现理想、展示机智与才华的平台。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勤于学习,善于研究,敢于挑战,不断总结反思,拓展设计思路,完善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焕发新的生命活力,让教学改革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确保课改的成功实施。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八
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美术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改进美术教学方式,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深入研究传统美术教学方法的不足与缺陷,积极寻求更加适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做了论述,并提出一些尝试性的做法,希望能够对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www.kuaihuida.com≥学方法;创新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美术与音乐、体育一样,往往被人们当作副科看待,特别是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美术也是小学课堂里面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之一,美术是一门培养着孩子们独特的艺术课程。在目前的课程改革之下,美术与语文等其他课程一样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现在新的课程改革指导文件下,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新的改革探讨。需要做好的是及时将美术课程的定位维持好,也即是侧重分析美术课程的价值,因为学生们对于这种个性课程也是要重视的,毕竟影响着孩子们的未来的综合发展和潜力的发挥。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上教师演示过多。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上面,老师们过多的展示着自己对于美术课程的教学观念,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孩子们其实是很有天赋的,所以教师们在指导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应该多多激发孩子们对于美术的想法,尤其是需要鼓励好孩子们去画画,去绘画属于自己心里面所想的内容,只有这样,教师们才能够避免演示过多,而忽略理论孩子们的兴趣。进而可以提高好孩子们的美术主动动手能力。
2.理论知识讲述过多。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理论知识讲述过多,而且较为抽象,学生光靠想象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吸收教师讲授的知识。理论知识是不可以有太多的,现在的小孩子其实是很调皮的,他们对于老师的要求是希望老师能够采取独特并且有趣的课堂知识来引导他们进行美术的学习。
3.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多。在小学美术教育里面,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对于教师还是有一点陌生感和隔阂感的,因此需要增强好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质量,加强好老师和孩子们的交流,只有交流多了学生们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去学习,也就才会对美术课堂感兴趣。此外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绘画任务时,往往规定具体的事物,老师们很少主动的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作画,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美术教学。
二、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由于在现在的美术教学上面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所以进行好目前小学美术的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创新就是最为基本的策略研究,具体有如下方法:
1.做好课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其实也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只要做好引导孩子们,主动让孩子们自己去学习,这样就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给激发起来了。教师们需要循序渐进,将小孩子们爱好的东西了解下,因为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很厉害的,只有将美术课程导入到孩子们喜欢的东西或者是动物,又或者是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上面,继而孩子们的兴趣和想象力就提升起来了。这个时候,教师们就可以利用美术课程上面的自由发挥时间,引导孩子们进行自己喜欢的东西的艺术创作,这个时候孩子们多半都是很感兴趣的。并且在教师们引导孩子们进入美术课程的自由发挥时间之后,老师还必须对孩子们做画的画表现出兴趣。因为孩子们的好奇心是需要被引导的,只有在这个时候夸奖孩子们画的很好看,孩子们会激起他们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从而以后教师在美术课堂上面的深入教学也会逐渐的顺利起来。通过这种形式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起学生听课的兴趣,起到很好的作用。
2.努力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即使是小学美术,其理论也十分抽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努力尝试将这些较为抽象的专业美术语言具体化,美术的价值可以是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也可以是将具体的东西抽象化,这就是美术的艺术魅力。所以其实教师们在美术课程教导上面需要做好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因为孩子对于周围的事物还是有着很多疑问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将事物给具体化起来。
3.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小学生比较天真,具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美术的绘画和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开拓的过程,教师在美术课程上面应该及时的发散好学生们的思维,比如学生在绘画自己所喜欢的动物的时候,这个创作的过程是会有很多的疑问的,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及时的引导好,进而发散好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思维模式,因为孩子在进行美术绘画的时候也是一个大脑在被开发的过程。
4.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美术课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现在多媒体技术即互联网知识是与时俱进的。对于美术教学来说,也是一样的,可以指导老师们将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在多媒体技术上面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们对这个卡通人物进行故事的创作,继而指导孩子们将多媒体上面的卡通人物给画出来,丰富好美术课堂。现在的美术卡通不是死板的,而是充满着效率的,只有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水平,及时将教师的循循善诱精神发挥出来,最终就能够实现起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论
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教学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从而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校教学的多元化。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一定要真正重视美术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结合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美术的课堂活动中来。例如实现美术学习途径的多元化、加强美术与多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并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真正保障并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曹静。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xx,(05):121-122.
[2]易天云。改进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思考[J].华夏教师,20xx,(05):47-48.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九
1.中国画创新的道路探索
2.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传神写意”
3.浅谈素描写生
4.简论书法用笔与中国画笔墨
5.谈画好素描的窍门
6.浅谈艺术中的“目视”与“神遇”
7.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8.论水粉画写生“水”和“”的运用
9.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的魅力
10.浅析中国画的美学理念
11.中国画设色中的变色
12.重视眼、脑、手的训练
13.浅论中西绘画中的线条艺术
14. 浅谈美术的功利价值早于审美价值
15. 浅谈中国山水画
16. 浅谈中国画的”形“与”神”
17. 浅谈素描创新——造型、审美、感知能力
18. 略论中国画的构图
19. 浅谈写意花鸟的赋彩
20. 如何看待“笔墨等于零”
21. 浅谈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
22. 浅谈中国画的气韵生动
23. 试谈当代油画的写意特征
24. 浅谈自然色彩写生
25. 浅谈中国古代人物画——敦煌壁画“飞天”
26. 水墨画的美学特色
27. 中国水墨画的现状与出路
28. 浅谈中国人物画
29. 浅谈对山水画的认识
30. 浅谈中国画“线”的艺术
31. 面对未来的中国水墨画
32. 浅谈色彩写生
33. 中西绘画色彩比较
34. 浅谈中国画的构图特点
35. 浅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观念
36. 浅淡“书画同源”
37. 浅谈中国画的空白
38. 头像素描学习的要求是什么
39. 简论中国画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40. 浅谈文人画对中国画之影响
41. 中国画贵在创作
42. 浅谈中国画中的“气韵生动”
43. 谈徐渭的杂花图卷
44. 如何对待西方现代派美术
45. 线描艺术的魅力
46. 传统水墨与都市水墨
47. 浅论山水画写石方法
48. 论"线"在素描绘画中的作用
49. 浅谈中国画空间的创新
50. 论白描仕女画
51. 谈中国画的现状和出路
52. 浅谈国画百年之变迁
53. 浅谈色彩与人的心理
54. 论白描
55. 笔精墨妙与意趣心契
56. 浅谈基督教对米勒的影响
57. 古代书法论所涉“道”“理”“法”三者关系
58. 论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59. “线条、色彩、构图”——绘画美的本质
60. 散谈中国画的特点----作为阅读符号的中国画
61. 线——造型艺术的独特语言
62. 谈临摹
63. 对中国水墨画传统技法的几点认识
64. 油画之我见
65. 散论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
66. 速写与创作情感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十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营造美术课堂的梦幻美感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欣赏水平有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工具的欠缺,美术老师往往会感觉不知道如何开讲,很难将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做到认真描述,而美术课堂的所特有的色彩美感也不能与学生充分分享,对于学生的课堂教学大打折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美术教学,教师可以将事先挑选的图像、声音、视频和背景知识整理成为课件,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多媒体课件所传达的教学内容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眼睛和耳朵,刺激其视觉和听觉,充分渲染美术课堂的课堂教学氛围,打造亦真亦幻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在进行模型结构分析和色彩搭配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模型内部结构和外观设计,而且可以通过模型的旋转来充分体会到建筑之美,感受到建筑物的3D立体之美,整个课程教学可以立体生动,比教师简单的宣导要有效的多。而在色彩搭配教学方面,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三原色的之间色彩原理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就可以通过三原色的搭配模拟出自然界任何一种颜色,这种教学模式就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到色彩的原理,充分感受到自然界的色彩之美。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拓展美术课堂的创新视野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脱离家庭环境,步入社会的第一个阶段,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通过课堂知识的宣导,学生可以继承过去创新思维的结晶,也可以为将来的创新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努力拓展学生的创新视野也是广大美术老师的教学重点之一。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没有必要的辅助学习资料和自身的年龄限制,对于创作感觉无从下手。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提高学生的信息吸收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比如,在进行相关的设计课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课堂搬入到多媒体教室,教师通过多媒体电脑给学生们播放相关的光盘资源或者相关的音频资料,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手段来表现设计元素,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强美术课堂的德育渗透
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是教学目的之一,也是教学的手段。美术教育作为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培养方面也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大多停留在教师的课堂宣导和课下温习巩固上,德育渗透或者流于续表,或者成效甚微。多媒体技术作为最强的信息技术,它可以充分结合小学课堂的审美教育,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课本中的德育内涵,从而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比如,在美术欣赏课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我们国画大师的山水画精品,带领学生们感受我们国画所特有的氛围,也感受到我们国家独有的文化魅力和国家的大好河山,通过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将爱国心和民族情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美术课堂教学中来,使得学生,们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而在《我爱劳动》、《美丽家乡》等主题创作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的创作素材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于劳动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憧憬,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总结
多媒体技术作为当前炙手可热的课堂辅助教学工具,能够真正有效地将趣味性、实用性和开拓性融入到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极大地减轻老师的教学工作量,又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的小学美术老师一定要积极努力地掌握这门技术,将它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不断地将小学美术教育推向纵深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第十一篇
一、加强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措施分析
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更加重视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小学美术教育存在不少问题,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秩序混乱等。美术作为一门美育的特殊学科,其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等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采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学好美术课。为了加强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应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发挥主导作用师资力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目前很多小学在美术方面的教师资源力量还比较薄弱,专业水平也不高,有的美术老师还是语数英老师兼任的。此外,教师的自身素质也会对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倡导自主学习的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美术老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现代素质教育理念。其次要加强自身专业水平。
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还不能完全理解教材插图的造型与艺术表现背后的含义,对美术作品的内涵、艺术风格等也没有掌握,达不到审美的要求。因此,美术老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不仅仅要具备美术专业知识,还要善于将自己对美术的见解与经验,以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用学生喜闻乐见并积极主动参与的形式,提高自身美术教学水平。
(二)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丰富课堂教学小学生比较好动,容易被别的东西吸引注意力。要想保证课堂教学规范,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要求教师发挥教学热情,采取多样的形式,传授美术的基础知识技能,丰富课堂教学。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进行美术教学就是很好的教学手段。从网上获取教学资源,结合美术课程的特点,拓展、丰富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创造自由互动的课堂也是非常有效地手段之一。
综合使用讲授、游戏、讨论、演示等教学方法,采取合作互助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自己判断美丑、感悟绘画作品的内涵,并进行自己的绘画构思。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丰富课堂,加强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三)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
培养审美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的动力。小学生的思维跳跃非常快,总是乐于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展开一些思考和研究。因此,美术教学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兴趣资源,吸引学生主动去认识美,发现美,集中注意力在美术课堂上,学习效率必将有所提高,从而教学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探究性、综合性美术写生活动的开展就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种手段。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从具有不同形态、结构、比例和色彩等的世间万物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有特别感悟的绘画素材,不但能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开拓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通过亲身体验,从教材、从周边的人事物中发现美、领悟美,享受美术学习的快乐。
(四)实现多样化教学评价。
启发审美创造不同的人对事物的欣赏角度不同,发现的美也不同,因此,对小学生美术课的评价不应该限定在分值上,教师必须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从实际从发,针对小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不同感悟能力,制定出层次分明的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教师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在尊重学生的艺术欣赏的同时给予客观指导,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构图或调色能力,从临摹相似度或创新性等多方面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
二、结束语
为了加强教学质量,作为小学生美育的启蒙者,美术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创造能力;规范美术课堂,不断创新欣赏教学绘画的方法,让学生不仅学会欣赏美,还要学会创造美,更要学会感悟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审美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才是最高教学目标,这才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表现。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第十二篇
小学美术创新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绘画才能。儿童身上本来就有一种好奇、好动,跃跃欲试的创造欲,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富于启发,便能有效地提高儿童的创新意识。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儿童认知事物的心理特点及绘画的特殊形式,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去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面向生活,激发兴趣
美,就在我们身边,生活是创造的唯一源泉,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是创新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儿童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大都是在室内进行的,由于缺少生活,没有“心”的参与,学生的绘画结果呈现出模式化、固定化的特点,缺少创新,没有个性。如果转变下环境,让学会们用心去体验生活,去感受生活,必然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开拓其思维。例如有次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画命题画《我最感兴趣的活动》,结果收上来一看,学生们画的都是一些陈旧的题材,他们实在想象不出有趣的事情。这也因为他们跟大自然太少零距离接触了,环境让他们的童年色彩平淡,不再多姿多彩。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让学生多去接近大自然,去体验生活,去感受生活,还是上次的命题画,这次,我让学生走出去,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结果他们很放松自己,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有特色的活动。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经过引导,一幅幅个性色彩鲜明的图画跃然纸上。
在儿童绘画创新过程中,我们应该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展创新的机会,引导儿童积极思维,让他们在创新活动的过程中感悟创新,体验创新的快乐,从而掌握绘画创新的自主权,使绘画活动转变为儿童内心需要的显现。“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走进生活,感悟生活,这是儿童绘画创新的生命力所在。从生活出发,让他们的绘画贴近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才能促使儿童创作出真正充满童真童趣的创新性作品,使其创新才情得以展现。这是培养儿童绘画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细心观察,大胆尝试
走进生活,用心品位生活,还得学会仔细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这犹如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带他们走进知识的宝库。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应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使整个观察过程围绕着预定的目的进行,这样的观察才能持久、有效。首先得学会“看”,然后才是“画”,你能看出多少东西,就能画出多少东西,你能看得深入,就能画得生动。由观察而产生理解,()由理解而产生联想,由联想而产生创造,这样必能激发儿童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指导儿童画一盆花时,如果老师不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孩子们往往会得出笼统的印象,画面必然会粗略。这时,教师可以和他们共同商量观察的内容和顺序,如花盆的形状、颜色、质地、花叶,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等。在老师有目的地指导下,他们遵循观察目的,细心观察,就能够大致把看到的事物画下来。接着,老师又让学生进行联想添画花盆背景,从而使画面内容变得丰富,不致于单调、乏味。当然,良好观察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创设良好氛围引导学生乐意观察、主动观察。在一定观察方法的指导下,促进他们观察能力的提高。
观察是创新的前提,如果不把观察的结果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观察也只是徒具形式罢了,因此,还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观察结果表现出来,允许他们展开想象的空间进行大胆地尝试,即使尝试的结果与原物不相像,老师也要大胆鼓励。没有尝试,创新就无从谈起。这种尝试是儿童拥有自己个性的一个过程,在尝试的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他们观察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使他们的创作个性得到最好的发挥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给与学生尝试的机会,最大程度地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以流露。这样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也有利于儿童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小巧的帆船》的绘画指导课上,我首先指导孩子们观察帆船的结构,一般说来,帆船分为船体部分和船帆部分。现实生活中的船体形状是长条形的,船头有点尖。在仔细观察的前提下,引导他们进行大胆的尝试,让他们不要仅仅满足于这种形状,把船体画得更好玩些。如画成西瓜的形状啊,画成鱼的形状啊,飞鸟的形状啊,或者你喜欢物体的形状等等。试一试,这种在观察后的自由随意画出来的帆船就更有新意,学生一定会设计出各种不同形状的美妙帆船来。
三、教法灵活,富有创新
教师长期使用一种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学生必然感到乏味,兴趣减退。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寓教于乐”,在儿童与美术创新之间架起一座金色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和新奇中表现心灵,提高思维的创新性和敏锐性。就象流淌的河水一样,因为流动变化而灵动、秀丽。对儿童绘画创新能力提高而言,亦是如此。创新教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都是可以采用的。当然,多变的教学形式并非只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兴趣,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参与,因为他们是主体。应设法使儿童的天性得以充分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善于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儿童的创新兴趣。如将故事与绘画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推理多种结局,并就自己的推理进行绘画构思。例如我在教《帽子回来了》一课时,给学生讲了一个关于小猪的故事,引导学生听完故事后设想多种结局,有的学生回答是长颈鹿先生帮忙,有的说是小鸟用嘴衔下来,有的讲是大象用长鼻子勾下来。学生设计的结局各异,此时老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展现自己独特的绘画思路,就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音乐熏陶,激活想象,音乐能激发儿童无限的遐想和创造。在想象画《我想飞》教学中,我利用优美的音乐和富有情感的语言引导他们想象: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突然间有着一双美丽的翅膀,我飞过碧绿的。草地、飞进苍翠的林间,飞过――你们还会飞到哪儿?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除了长出翅膀可以飞以外,还可以怎样飞?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有的说:“是仙女带他们飞。”有的说“是在鸟儿的翅膀上飞翔。”在美妙音乐的感染下,孩子们的想象如同真的插上翅膀一样在空中飞翔,一幅幅有创新的图画从孩子们的笔端涌出。除此以外,教师还可用猜谜、童谣、游戏、试验等方法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在此就不一一阐述了。
好奇、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如在绘画过程中为他们提供有趣而丰富的课件以及制作材料等,也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空间。如引导孩子用废品废蛋壳、旧挂历、纸盒等制作剪贴画,用木板、旧毛线、水粉颜料制作版画等,都能使儿童受到启发并激发他们创新的意识。
流云涛影读不尽,小学美术创新教学的途径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着无穷的创造力。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其创新才能,让他们画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12篇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