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5篇】

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推导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人教版小学数学相关内容,快回答精心整理了5篇小学数学教案,欢迎查阅与参考。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了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和上一册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每一格代表2个单位或者多个单位。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应该比较感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由于年龄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多组织活动,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 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设情景问题置疑,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三、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四、课堂小www.kuaihuida.com结

五、布置作业。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概括分数可以化成小数的规律。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特征,并能正确的进行判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

2、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

二、教学新课

1、让学生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1/21/3.3/42/55/68/153/22

5/82/97/101/129/144/253/40

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

三、引导观察

(1)观察两个框内的分数,各有什么特征?(他们是最简份数)

(2)把这些份数的分母分别分解质因数。

(3)再次观察这些份数的分母有什么特点。

(4)师生共同归纳

(5)议一议

(6)请每个同学举出两个例子,验证一下刚才概括的这个特征是否正确。

四、应用这些特征判断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

五、巩固练习

六、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明白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够正确辨别物体的方向。

3、能够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4、通过学习东南西北的知识来感受我们祖国的'地大物博,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数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辨别物体的方向。

2、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教学难点:

1、建立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东南西北的知识来为生活服务,特别是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参照物的方向的体会。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卡片,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判断方向的物体。

教学设计:

一、活动引入

1、学生根据老师口令做动作。

2、提问引入,提示课题。

二、初步感受东、南、西、北的相对位置

1、为学生分组并命名:东方队,南方队,西方队,北方队,中心队。

2、说一说:中心队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队?

3、说一说:四周各队的对面各是什么队?体会北方队与南队,东方队与西方队是相对的。

三、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

1、观察地图,认识方向标。

2、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海南,西藏,上海四个地方,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

3、小结: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活动记忆。

四、闯关大八行动

第一关:“五岳”命名我能行!

第二关:东、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关:灵活运用我最棒!

第四关:智慧生活我能行!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完成练习四的第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的方法,并能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选择用合理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4和6 3和7 5和9 10和6

二、完成第25页的5~8题。

1、第5题

⑴ ①让学生观察左边4题,说说这几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②找出每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③比较和交流:有什么发现?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⑵独立完成右边4题,再比较交流发现了什么?

2、第6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上数的最小公倍数的。?

3、第7题

先让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并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列表的过

程实际上就是求7和8的最小公倍数。

4、第8题

先让学生说说求几月几日小林和小军再次相遇,可以先求哪两个数的

最小公倍数,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三、小结: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思考题

提示:先用列举法找3、4和6的最小公倍数。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篇五

一、引入

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南通市要建“奥林匹克广场”啦!这个现代化的体育活动中心就建在我们学校的正南方向。你们知道哪个方向是南吗?用手指一指。

(同学纷纷用手指南)

师:哦!大家都知道这一面(手指南)是南。那么,除了南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方向?

生:除了南,还有北。

生:还有东、西。

二、展开

师:人(和物体)总是位于一定的方向和位置的。我们怎样区分方向呢?你们有什么方法吗?

生:我看太阳认方向。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面向东,背后就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师:这个方法真好!我们一起学一下。

(同学纷纷面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分辨西、北、南)

生:不对!早晨可用这个方法。下午,面向太阳落山的方向是西,背后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师:对!黄昏与早晨的情况正相反。要是阴天、雨雪天呢?

生:可以用指南针,指南针的箭头一端总是指向南。

生:我看房屋认方向,房屋的大门一般都是朝南的。

生:我看人们晒衣服,搭衣服的晒架总是装在房屋南边阳台上的。

生:冬天,积雪几天不化的一面肯定是北,冰雪很快融化的一面肯定是南。

生:山坡上,草木茂盛的。一面是南。

评析:调度同学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实际”,让同学自身运用各种方法认识东、南、西、北的方向。通过交流和对话,使每个同学都个性化地学会识别方向。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识别方向的方法,现在就请大家用这些方法确定你们组在教室中处在什么方向。

生:我们组在东边,因为太阳从我们这边升起。

生:我们组在东的对面,是西。

生:教室是朝南的,我们组正好在教室靠南的这边。

生:我们组在北边,在南的对面。

师:(把南通电视塔的模型放在教室中间)现在,南通电视塔就耸立在我们的中间。谁能说说电视塔与你们组的方向位置关系?

生:电视塔在我们组的东边,我们组在电视塔西边。

生:电视塔在我们组的西边,我们组在电视塔东边。

评析:同学被置于生动、实际的生活空间,运用各自的方法识别四个方向之间的位置关系,真实而亲切。

师:南通电视塔一直在我们的中间,位置没有变,怎么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一会儿在南,一会儿又在北呢?

生:因为我们在不同位置看电视塔。

生:从不同的角度看电视塔,就有不同的方向。

师:对!方向总是以一个地方为规范相比较而确定的,与不同的规范相比,就有不同的方向。

评析:抓住课堂上出现的情况,故作曲解,使同学生发方向的相对性意识。

师:(不经意地走到教室的西南方)现在,同学们在东、南、西、北各占了一个方向。可是朱老师呢?朱老师站在这里,是什么方向呀?

生:朱老师站在西南方。

师:为什么说这是西南方了

生:因为你站的方向是西和南交*的地方。

生:因为你站的地方是西边偏南、南边又偏西。

师:谢谢同学们给我也定了一个方向,叫西南。现在,请同学们往四周看看。猜猜,还能发现一些这样的方向吗?

(同学环顾教室,讨论交流)

生:(指东南方)这又东又南的方向是东南。

生:(指西北方)这又西又北的方向是西北。

生:东南与西北是相对看的。

生:(指东北方)这又东又北的方向是东北。东北与朱老师站的西南也是相对看的。

评析:从西南方向的确定开始,再让同学通过“往四周看看”的空间观察,凭借已有的主观体验,发现东南、西北、东北等复合方向和其相对关系,同学享受着自身发现的胜利喜悦,衍生出积极情感和自信心。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上面就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5篇小学数学教案,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人教版小学数学的相关认知。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