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这8篇一年级数学教案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学难点:
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看大屏幕上这张图片,你能想起来咱们学过的一篇语文课文吗?
学生:能。《雪地里的'小画家》。
老师:是呀,他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可不就是小画家吗?看!小鸡画的是什么?(竹叶)小狗画的是什么?(梅花)咦?它们画的画为什么不一样呢?
学生A:因为他们脚的形状不一样。
教师:你真是一双火眼金睛呀!那除了这些小动物朋友们,咱们之前学的立体图形它们也能在雪地中印出不同的花型,这就是今天咱们学习的内容。(教师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
老师展示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圆柱几个立体图形,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
2.
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分离出平面图形。并且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立体图形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3.
引导学生观察几个平面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学生们对这几个图形的认识。教师并进行总结:长方形对应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三角形三条边三个顶点;圆形是曲线无角。
三、巩固。
1.
呈现一张布满各种图形的果树,让学生摘果子,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分别分开。
2.
每个人发一张用今天所学图形拼接成的轮船和火箭图形,规定好什么形状的子图形涂什么颜色,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涂完。
3.
让孩子们做小小设计师。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组合,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品(电脑演示:情景激发)。用课前准备好的彩色圆形和三角形教会学生拼接成各种各样的图画并让学生到讲台前面亲子操作,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用今天学习的几个平面图形拼接成不同的图画送给每天为自己辛苦付出的爸爸妈妈。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劳动的手、美丽的手)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
2、在对手形的描绘想象变化与添画过程中,让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增强;
3、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画一幅较有创意的手形想象画。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设疑。
1、教师多媒体出示几种有代表性的手的图片,并请学生猜一猜这是谁的手。
2、教师设问:小朋友!你觉得手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3、设问二:你觉得什么样的手是最美丽的手,什么样的手是最神奇的手呢?
4、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自由思考,大胆地进行猜想和回答。
二、欣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欣赏范图手形游戏
2、出示手形想象画挂图。
学生观察范图,并比较范图的差别,自由的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3、师:你能说说这些手形画中最喜欢的是哪一幅吗?哪一幅色彩最鲜艳,
4、哪一幅想象最丰富,哪一幅花纹最好看?
5、请几名同学上台,沾湿小手并在黑板上表达各种样子的手,看谁表达的手最有趣。
6、学生上台大胆表现自己想表现的手形,并作大胆的联想。有认识手转入如何表现一双或者一只美丽并富有创意的手形画。
三、看示范讲步骤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作业的全过程。
2、学生观看教师示范的过程,并根据教师的示范自由发言提问。
3、熟悉手形创意画的整个表现过程,形成印象。
四、学生大胆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这些数。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地数6--10的数及书写。
三、教学流程设计:
1、找朋友
交流图意。
先独立数数,说出每副图中有什么?多少?》
如:第一幅图中有铅笔10枝。
再连一连
连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
全班交流。
2、活动
“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的文具。
充分进行观察操作,引导学生交流,再说一说铅笔盒里有什么?有多少?
3、写一写
小朋友能正确地数出这么多的文具用品,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写写吧!
6个圆圈,6本书,6枝铅笔,用“6”表示。
学写6,
同样的方法理解7、8、9。学写7、8、9。
注意书写“8”的顺序,师先师范,学生再练习。
还要注意6和9的区别。
让学生说说。
在书写练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或“门牌号码”!
4、6、7、8、9、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5、练一练
先要弄清图意,看懂第一幅图提出的示范,再独立完成,“数一数,画0,再写数,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逐步体验实物,符号,数字之间的联系。
第3题,学习数数,数数可以顺着数,也可以倒着数。
本题是发射火箭倒记时的情境,可以先从1数到10,然后再从10数到1。
五、教学反思
数文具这个环节,学生虽然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但是由于秩序教乱,学习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写数,学生基本上都能正确的写出数,有写同学在8书写的时候,顺序不是很对!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认识平面图形(第34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6页的第1、3、4、5题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剪刀、印泥、橡皮泥等工具
2、学生每5人一组,每人备有3支水彩笔、1把尺子、1块钉子板等
教学过程:
一、搭玩积木,体验形体
师:(媒体播放)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美呀!小白免想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搭一座小木屋,怎么搭呢?小朋友,你能帮它设计一下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设计一座漂亮的小木屋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问:你们在搭时小木屋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把积木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1、请摸一摸自己的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摸边说)
2、问:谁知道圆柱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
(这一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
问:你有没有办法把它记下来呢?
3、师:请你用我给你们准备的工具(白纸、印泥、橡皮泥等)工具,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想用什么办法记下这些面,每个小朋友最好想得不一样,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学生开始活动,并将自己组记下的面贴在板子上,然后展示在大黑板上。
4、你们觉得哪个组的方法最多,我们就请哪个组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好不好?
(指名学生演示、操作)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用电脑演示,从长方体、正方体、三棱体上分别移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让我们来跟这些新朋友打声招呼吧!(生齐读图形名称)
三、巩固延伸,加深认识
1、请你说出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与这些图形是相同的。
2、再一起到小白免新造好的房子去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也是这些图形。(电脑播放小免的家,让学生寻找并交流)
3、师:小白免家门前有一块空地,它想围一块地种萝卜,小朋友能不能用上今天学的本领,帮小白免围围呢?围好后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围的是什么图形。
4、学生活动反馈
5、请你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三角形吗?请你试一试。
6、学生作品展示
7、师:现在许多图形都赶来开会了。(电脑播放)来了哪些图形,请小朋友用三种颜色的水彩笔给这些图形涂上颜色,统计好个数,填在表格里。(放轻音乐)
8、反馈:选两种不同的涂法在投影上展示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五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回答春天)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也该出来活动了,你们看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课件显示情境图)
谁能把这幅美丽的画面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学生讲故事说图意)
原来是小兔在请他的小伙伴们吃果子呢!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评析教师与学生情感接触,以谈话的形式自由交流,并正确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使学生融入想像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1)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思考后,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①一共有几盘果子?
②一共有多少个果子?重点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果子”的问题。
(2)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好吗?学生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
(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怎样列算式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30=或30+20=
(4)师:那20+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会算的学生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学生可用学具代替果子摆一摆。)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算法,可能出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
②因为2+3=5,所以20+30=50;③因为2个“10”加3个“10”是5个“10”,所以20+30=50;④用数一数的方法10,20,30,40,50;⑤在计数器十位上先拨2个珠子,再拨3个珠子,合起来5个珠子表示50,所以20+30=50。
师: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学生交流。)
(评析通过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时,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方法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能充分尊重这些差异,并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较好地体现了算法多样化。)
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请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课件显示第二幅情境图,学生说图意。)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把你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试着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好吗?
(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引导帮助。)(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10=40或50-40=10。)
(评析在学生已探索出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很容易由加法类推到减法,由此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学习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师:在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每一个数都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如果有的学生知道,就让学生介绍。)
边说边板书如下:20+30=50 50-10=40
加加和被减差
数数减数数
(教师再次举例说明。)(评析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再次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师:吃完了果子,小兔子还给同学们出了几道题呢!(课件显示下图)
(学生口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2.师:小猴子、小兔子、小刺猬玩得非常高兴,又来了几只小动物,他们做起了找朋友的游戏,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朋友吗?
3.师:它们做完了游戏,高高兴兴地去参加森林联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了。看!它们正在布置会场呢!(课件显示情境图)它们在说什么呢?
(学生叙述图意,并解答。可能出现的`算法有:80-30=50(张);30+(50)=80(张)。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
师:开完了联欢会,小动物们也该回家了,你们看(课件显示)。
师:这两辆车够坐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思考过程,只要说得合理,都应给予肯定。)
(评析以故事的形式贯穿练习,生动、有趣、层次分明。这样设计既符合儿童的特点,又为学生的思维提供足够的素材、足够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发展,特别是“乘车”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认识图形》36页—37页
教材分析:
学生对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经验,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开展教学,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图形。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体现“面在体上”的设计思路。为了形象生动,通过物体给这些图形拍个照片,为学生创设了操作、探索和思考的情境,丰富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
1、努力给学生现实的、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2、数学活动中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教学过程:
(用不同颜色的图形纸贴出来的)
哇,好漂亮!是不是给我们的奖品呀?
探索新知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新朋友,大家想和它们交朋友吗?交新朋友时,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新朋友叫什么名字?”
“我想知道新朋友长得什么样?”
“我想知道新朋友家住在哪儿?”
“我想知道我的新朋友有什么爱好?”
……
那大家想和这里的图形交朋友吗?那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2、生说师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3、它们长什么样呢?
“长方形是长长的;
正方形是四条边一样长,方方的;
三角形有三个角;
圆没有角圆圆的。”师奖励学生图形,
说得真棒,这个奖品“长方形”送给你。
4、那它们住在什么地方呢?(生面面相觑)
请大家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木块,用手摸摸它们的面。
“老师、老师,正方形住在这儿。”(师点点头,奖给生一个正方形)
“老师、老师,长方形住在我书的上面。”(师奖给生一个长方形)
……
5、我们给这些新朋友拍拍照片好吗?
“没相机,怎么拍呀?”
师:有铅笔和白纸吗?(师示范了一个)生拿着积木,铅笔、白纸,描了起来,然后剪下来,师启发学生还用印泥印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6、其实,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家,我们的教师就有很多。你们能给你们剪下来的图形找到自己的新家吗?
“找到新家后,就把这些图形贴的那些物体的面上。”
墙壁上、门窗上、开关上、钟面上、流动红旗上,水桶上、地面上……点缀了一层。
7、全课小节,并板书课题。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七
课题有几支铅笔第1课时
课标内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法的含义;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加法的含义。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善于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正确计算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挂图、小棒、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加法的含义
1、师:右手出示2支铅笔,问:老师手上有什么?板书:2
左手出示3支铅笔,问:这只手上呢?板书:3
生:说一说“2”和“3”分别表示什么
2、师:合起来是几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法。
(由设置情境直接引入教学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师:2和3合起来就是5,试一试用算式写出来。
生:独立尝试。
2、小组交流:2+3=5①、“5”表示什么?
②、认识“+”、“=”
(让学生独立尝试探究,自主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3、摆一摆:摆小棒
①、先摆1根,再摆4根,和起来是几根?
②、先摆2根,再摆3根,和起来是几根?
③、先摆3根,再摆2根,和起来是几根?
动手操作,写出算式,读出算式,交流汇报。
(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并能训练快速写出正确的算式,进一步体验、理解加法的含义)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试一试:看图列算式
①、马路上停着3辆汽车,又驶来1辆,一共是几辆?
②、树上停着2只小鸟,又飞来1只,和起来是几只?
指导看图,说图意,列算式,写答案。
2、玩一玩
拍手游戏:①、师先拍2下,再拍3下,和起来是几下?
②、生先拍3下,师再拍1下,和起来是几下?
③、男同学拍4下,女同学拍1下,和起来是几下?
伸手指游戏:①、师出3个手指,生出1个手指,和起来是几个手指?
②、同桌互练,在规定的时间里,比一比,谁写的算式多。
(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解答,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感受学习的乐趣)
3练一练
①、独立完成课后练一练的1、2、3题
②、有困难的提出来。
四、实践活动,内容延伸
1、数一数,你的文具盒里有几支铅笔?和同桌的和起来是几支?怎么写算式?
2、出示挂图,说一说,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加法问题?
3、找一找,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
(让学科回归生活。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提出数学问题的同时,培养了他们从小热爱生活,学好数学的思想品质。)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设计〗
(一)学前准备
1、口算:32+5,70一60,78一6,39一4,26+3,88一5,30+20,83+6
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谁?(出示一个青蛙手偶)我们来听听青蛙说什么?(让青蛙做个自我介绍。)
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一青蛙吃害虫。(揭题板书)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图(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
2、师:青蛙妈妈说:“我吃了56只害虫。”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听了它们的话,谁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生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探究56+30的计算方法
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2、小组汇报交流
生1: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来是86根。
生2:从计数器上拨珠,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再加3个十,合起来是8个十6个一,就是86。(师边听边整理计算过程。)
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
3、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师:你们明白了,老师也明白了,现在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为什么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2)汇报交流。
(3)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4、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师:56一30=?该怎样计算?(教学过程与56+30相同。)
(四)实践运用,内化新知
1、趣味游戏,练一练第3题。
2、同学们,刚刚在做游戏的时候,小青蛙好像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了,是怎么回事?大家瞧!(出示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适时告诉学生啄木鸟也是益鸟,我们应该保护它。)
3、练一练第2题。
师:同学们,青蛙妈妈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青蛙爸爸为慰劳它们,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跳水比赛。看,多热闹呀!(课件)
师:大家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
生:有38只青蛙。
师:忙了一天,青蛙该回家了,看荷叶上最后还剩下几只青蛙?(5只)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比看谁最先算出来。(算式不要求统一。)
(五)总结评价,知识延伸
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我们和青蛙一块度过了愉快的40分,对它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它有兴趣的,回家查一查:一只青蛙一年大约可以吃掉多少只害虫呢?现在请听一首关于青蛙的儿歌(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新课)。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8篇一年级数学教案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一年级数学教案。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