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优秀7篇(初中物理渗透生态文明教案)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物理教学,快回答整理分享了7篇初中物理教学教案。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 篇一

新的学期就这样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初三三个班的物理教学。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忙他们走好这一步,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做好教研、教改。

教学工作是科任教师的主要工作,此工作需要必须的技术水平,因此有必要作好教研、教改和教学工作。本期主要做好平时用心参加教研活动,在群众备课和教研活动中同其他老师共同探讨,由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用心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中。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德育教育素材,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些素材的使用,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群众主义教育等。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做为一名教师,就应要看到学习的用心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四、教学中的方法措施:

1、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资料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忙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潜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资料。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构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潜力。

初三的教学紧张而繁杂,在真正的操作中争取做到尽心,圆满。

物理教学计划 篇二

【设计理念】

本节课运用新的课程理念,把能量的有关知识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让学生搜集事例和事实,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关注人类使用能源的前景,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材通过举例引出能源的概念。收集资料式探究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主要探究形式。在本节中的“想想议议”里,就渗透着“探究能源的分类”这一课题。这种探究一般按照《课程标准》中探究程序的另一种表述步骤进行: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实例──归纳、分类、分析──得出结论。

1.本节课的内容要求较浅,但需要通过学生搜集大量的事例、资料,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能源的有关知识,并且了解人类利用能源带来的不利影响,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将来为开发新能源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能源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搜集与能源有关的资料,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获得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能源的分类

教学难点

不要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

教具和媒体

蜡烛、电灯、火柴、太阳能电动车、手电筒、风扇、手摇电动机、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能量,运转的发电机产生电能;电灯发光,产生了光能和内能;燃料燃烧产生了内能;物体做机械运动具有了机械能等等。能量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我们需要的这些能量是谁提供的?如何对这些能量进行分类?它们的各自特点是什么?我们如何来利用它们呢?学过本节后,你就会明白这些问题了。

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都需要能量。凡是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能源的广泛使用,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进步。我们已经认识了各种形式的能,可以先回顾一下学过的能的各种形式,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利用的这些能源是从哪里来的?

通过出示一个太阳能电动车,用手电筒照射,太阳能电动车转动了。用手摇发电机发电,使小灯泡发光。点燃蜡烛,蜡烛发光。

提问:这几个实验中都体现了哪些能量转化?

继续提问:对于能量你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讨论一下。

总结:能量的来源即为能源,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能源的有关问题,从而引入新课题。

思考问题,并讨论回答。例如:我们烧水、做饭,需要能量。要想开动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需要能量。

讨论、交流并回答。太阳能电动车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动能,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蜡烛燃烧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继续讨论,交流并回答。人类可以利用哪些能量?我们需要的能量从哪里来?自然界的能量取之不尽吗?

利用小实验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探究解决

问题

1.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认识哪些形式的能量?

2.让学生对这些能源进行分类吗?结合生活和生产上的能源使用情况分析讨论一下。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适当进行点拨、指导。

3.让学生继续讨论、交流、回答,刚才所举的例子都属于哪种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应属〔www.kuaihuida.com〕于一次能源,电能属于二次能源。

煤气、沼气属于二次能源,核能属于一次能源。

我们所吃的食物属于一次能源。

4.对于这些能源有没有别的分类方法呢?

我们所吃的食物是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可以称为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不是由生命提供的能量,可以称为非生物质能。

有些能源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可以称为可再生能源;有些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补充,可以称为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等越用越少,并且短时间内不可能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所以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可以在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

天然气、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地热能、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5.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是指一次能源而言的。那么,对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这些最主要的能源,学生都了解哪些有关的内容呢?让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讨论交流一下。

石油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能源。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是发达国家主要的石油供应国。

1973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由此引发了西方国家第一次石油危机。1980年,中东两个石油大国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爆发战争,两伊战争猛烈冲击世界石油市场,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20xx年3月,美国与伊拉克之间爆发了战争,致使石油价格提升。

6.由于石油是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所以,世界上为争夺石油而引发了很多战争。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讨论这样一些问题:

以石油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是否可靠?

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还能支持多久?

能否开发新型能源?

人类开发化石能源给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讨论回答

如:太阳能、电能、光能、内能。

声能、核能、生物能、化学能。

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

以及我们今天使用的化学能有:煤、石油、天然气、煤气、沼气、食物等。

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以前埋在地下的动物和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跟化石的成因一样,可称为化石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是可以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能源可以称为一次能源。电能是无法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所以称电能为二次能源。

学生通过讨论,认可了这种分类方法,但有的小组也有新的分类方法,学生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观看并找出它们的区别。

交流讨论回答。

如:煤、石油、天然气是地球给人类提供的最主要的一次能源。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的化学能。在它们死后,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腐烂了。沧海桑田,经过几百万年的沉积、化学变化、地层的运动,在高压下渐渐变成了煤和石油。在石油形成过程中还放出天然气。今天,我们开采化石燃料来获取能量,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所接受的太阳能。

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对于不同观点互相反驳。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便于学生接受。

学生对能源进行不同方法的分类,开阔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会对于同一事物可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

学生通过搜集事实,认识到世界的能源危机,从情感上让学生感知加强国防力量的重要性。

巩固应用

回顾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我们了解了有关能源的知识,并且会通过搜集事实获得信息,了解世界,了解人类文明。

“STS 石油危机和能与科学”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让学生了解能源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

学生练习,及时反馈信息。

课后作业

1.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1、2、3题。

观察、思考,动手动脑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有利于高学生表达能力,使科学的规律得以突现,老师则帮助学生体会任何科学认识都来源于科学实践。通过本课和STS栏目将能源科学与社会、经济、战争等问题结合起来。从而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引出打下伏笔。通过能源家族中两种新能源的介绍按照物质(物体)的结构──能源的形成──能源的利用──能源的优缺点──能源与社会。从而为能源的可持续提供了典型实例。

物理教学计划 篇三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材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10章。每章篇首都附有导语和照片,导语文字优美,具有可读性,照片选取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了解内能、热量、比热容的概念。

B、知道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理解欧姆定律、电功率。认识电磁之间的联系。

C、了解现代信息的发展,了解能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三、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注重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4、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5、加强练习,规范训练。能将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序号

日期

教学内容

9.6~9.12

分子热运动、内能

9.13~9.19

比热容、热机

9.20~9.26

热机效率、能量转化和守恒

9.27~10.3

内能复习(国庆放假七天)

10.4~10.10

10.11~10.17

两种电荷、电流和电路

10.18~10.24

串联和并联、电流的测量

10.25~10.31

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1.1~11.7

电压、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1.8.6~11.14

电阻、变阻器

十一

11.15~11.21

期中考试复习及期中考试

十二

11.22~11.28

电能、电功

十三

11.29~12.5

电功率、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十四

12.6~12.12

焦耳定律

十五

12.13~12.19

电功率知识复习

十六

12.20~12.26

家庭电路

十七

12.27~1.2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十八

1.3~1.9

安全用电常识

十九

1.10~1.16

期末考试前的复习

二十

1.17~1.23

二十

1.24~1.30

期末考试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 篇四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七、八、九三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学校开展了有效教学,实施了导学案,现工作总结如下。

一、师德表现

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认真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二、教育教学情况

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学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平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

三、其他方面

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克服困难,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同行、对学校负责的原则,认真编写导学案,导学案的实施,促使编写者对所教内容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也加强了老师间的集体备课,对导学案实施后的反思,我觉得也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立足常规教学,深入课堂抓教研,向45分钟要效率。有道是:艺无止境,学无止境,工作亦无止境。在以后的工作道路上,我一定更加加倍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使八年的物理成绩更上一层楼。

物理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知道运动的物体能做功,具有动能。

2. 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3. 知道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设计探究动能、势能的影响因素的实验过程,培养和提高探究能力。 2. 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动能、势能的影响因素,并体会这样做的优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增进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学习热情。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2. 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 难点:学生设计完成探究试验,并交流评估各自的实验方案

【教学仪器】

(一)多媒体教室:配备高亮度投影机及师、生用电脑、实验展示台

(二)分组实验器材(每组):乒乓球三个、橡皮筋三根、沙子一盆、自制四脚桌一个、海绵一块、自制滑轨一组、纸盒一只、大、小钩码、铜、铝圆柱体及小木块个一个

(三)多媒体网页课件,

(四)校园网BBS系统+投票系统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 观看多媒体视频:

(1).风暴的肆虐

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的片段中,你看到了哪些场景?

学生回答:看到龙卷风吹倒了房屋,拔起了大树,掀翻了路边的车辆……

教师提问:这其中又包含了哪些物理知识呢?

学生回答:龙卷风是运动的,龙卷风具有很大的能量,龙卷风能够对其他物体做功。

(2).刘翔110米栏的冲刺

教师提问: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这是刘翔在奥运会110栏比赛中奋力冲刺,勇夺金牌的场景。

教师评述:对!刘翔用他的速度征服了全世界,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里你又能发现哪些物理知识呢?

学生回答:刘翔也是运动的,具有动能。

2. 活动:投掷乒乓球

教师:请每一位同学从实验盒中拿出一个乒乓球——全体起立!——目标,老师手中的气球,我们比比看,哪一位同学能够准确命中!预备——发射!好,请认为刚才命中目标的同学举手。请你来谈一谈,你是如何判断你的乒乓球命中气球的?

学生回答:我看到气球被乒乓球推动了。

教师提问:从物理学的角度考虑,又可以如何来描述呢?

学生回答:乒乓球对气球做了功,乒乓球具有动能。

教师提问:从以上三个事例中,你能归纳出它们具有的共同点吗?

学生回答:物体都对另一物体做了功,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学生讨论事例的共同点,引出探究的主题——各种形式的机械能

(二)、新课讲述

板书(投影):一个物体如果能对另一个物体做功,那么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运动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我们称之为动能。

由学生的讨论,引导至对动能及势能影响因素的探讨。

教师提问:关于动能,你能提出一些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吗?

学生回答:动能的大小各不相同,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1: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由学生使用现有的器材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的科学探究。

探究实验完成后,由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实验过程,并讲述实验方法。 教

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他的实验操作过程及方法有什么看法吗?

引导其他学生对这种方法进行评价,分析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形成辩论式的探讨氛围,以寻求更科学的探究方案。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教师总结: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充分运用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时,应保证两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而在研究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时,又要保证两次实验物体的质量保持一致。

板书(投影):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运动的速度

教师提问:之前的活动中,扔出去的乒乓球落到地面后又会弹起,请同学们想想,除了动能,还有哪些形式的机械能呢?

学生回答:还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学生活动2:探究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由学生自主挑选所要探究的命题,将全班同学分为两部分,分别进行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大小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完成后,由学生分别上台展示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结果。教师继续发动其他同学对此做出相应的评判,重点突出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运用。

板书(投影):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

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形变的程度

教师提问:操场上飞来的足球可以用脚去踢,飞来的铅球可以用脚去踢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飞来的足球和铅球速度基本相同,但铅球的质量大,所以动能也大,能对人做的功也多,将造成的伤害也大。

学生列举生活中有关能量的实例。

教师提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把课堂知识应用到对实际生活中去。

(三)、课堂巩固:

1. 使用BBS的投票系统进行选择题的练习和对错统计,当堂反馈教学效果。

2. 利用多媒

体网络课件,浏览网页内容,复习巩固的同时,扩大知识面,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

1.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物理知识? 2. 你学会了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

物理的教学计划 篇六

一. 教材分析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学年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初步认识声光电等自然现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五、具体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困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CAI课件进行教学。

六、具体时间安排如下:(教学参考)

周次 日期 内 容(课时)

第一周 3、1——3、5 电压(1)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1-2)

第二周 3、8——3、12 电阻(1) 变阻器(1)

第三周 3、15——3、19 复习和总结(1) 测试和评卷(1-2)

第四周 3、22——3、26 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 欧姆定律及应用

第五周 3、29——4、2 测量小灯炮的电阻(1)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1)

第六周 4、5——4、9 复习和总结(1) 测试和评卷(1)

第七周 4、12——4、16 电能(1) 电功率(1)

第八周 4、19——4、23 电功率(1) 测量小灯炮的电功率(2)

第九周 4、26——4、30 准备期中考试

第十周 5、3—5、7 五一假 期中考试和评卷

第十一周 5、10——5、14 电与热 (2)

第十二周 5、17——5、21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1) 复习和总结(1)

第十四周 5、24——5、28 磁现象(1) 磁场(1)

第十五周 5、31——6、4 电生磁 (1) 电磁铁 (1)

第十六周 6、7——6、11 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1) 电动机(2)

第十七周 6、14——6、18 磁生电 (2)

第十八周 6、21——6、25 复习和总结 (1)

第十九周 6、28——7、2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物理教学计划 篇七

八年级物理备课组在新的学期,会以全新的面貌,更加积极、努力地完成学校各项工作,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八年级基本情况

本年级共十二个班,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难教难学,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工作计划与目标如下: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为物理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课程环境,新的课程注重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使物理成为学生对生活经验的提炼与升华的有力工具。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观察、猜想、调查、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能收获自信、感受自尊。全体教师要发挥新教材的优势,使新教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要创新教研机制,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营造一种人人参与,深层研讨的教研氛围,充分挖掘学校的潜能,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条件,建立充满生机的、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制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形成三种新理念:

1、提倡实践与反思——教师人人都是研究者

在新课程教学中,要倡导“教师人人都是研究者”、“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才”等理念,鼓励教师大胆实践,认真反思。

2、鼓励交流与互助——在思维碰撞中共同进步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教师发挥协作精神,互相学习借鉴,进行思维碰撞。

3、注重专业引领——有效缩短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期

(二)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要求每节教学内容都进行集体备课。采取“头脑风暴”的形式,先谈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研讨,最后理出较好的设计思路供大家分享,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形式,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接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要求恰当运用教材,突出重点,解决关键,突破难点。

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

(三)经常开展听课交流活动

由于新课程是全新的,没有教学权威,没有现成经验,新老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要求教师要调整心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经常听课,听课后进行深入的分析、点评。

(四)切实做好课后辅导与“反思”

本学期进行五次单元测试,每章测试前后要做好复习和测评工作,课后,要注重教学反馈。通过批改作业、与学生交流、章节测验等环节检测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疑惑。

(五)保质保量出好每周一练

按照每周一练的安排表,每位教师在每周三前出好试题,周四拿到油印室,同五发给学生。做到全收全改,有检查,有评讲。

(六)组织学生做好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习物理起到重要作用。实验前要分好实验小组,选好小组长,小组长负责实验器材的领取、归还、实验过程的掌控。

(七)根据教学“问题”进行教学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思来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要求全体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完成一项有一定水平研究课题,总结一篇值得推广的教学论文。

八年级物理备课组将努力完成各项工作计划,得到全校师生认可,取得新的成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7篇初中物理教学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物理教学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