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楼兰之死》语文教案【优秀9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部编版教案免费

本班学生共42人,男生23人,女生19人。学生都是附近农村的,父母虽然都在身边,但是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几乎没有家庭辅导。通过与学生接触,以及平时学生上课的表现与作业情况的观察,发现此班学生学习习惯一般,特别优异的学生很少,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快回答整理了9篇《楼兰之死》语文教案,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楼兰之死。

楼兰之死 篇一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北师大版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楼兰之死》

学生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60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28人。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大多数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初步学会了会默读、

速读课文,在预习中能够自主解决生字和词语。大部分学生具备了小组合作学习、查阅资料等能力,能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旁边写下批注。

教材分析:《楼兰之死》本册教材第三单元《变化》中的拓展阅读课文。楼兰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课文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了楼兰古城消失的原

因,也从保护生存环境方面留给人类无穷的思考。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楼兰死了”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植被被破坏的严重性,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紧迫感。

2.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引用、举例、诠释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课文,分析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

教学设计理念:在教学时,先带领学生把课文读熟,再引导学生了解“楼兰之死”的原因。

教学准备:准备有关搜集楼兰的资料、沙漠图片及文字资料,中国地图,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楼兰)楼兰在中国的哪个省,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的位置吗?

2.(出示中国地图)指名在地图上指出它的位置,并简单介绍一下这一带的地貌、气候等特点。

3.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课文《楼兰之死》,(师补充课题:楼兰之死)齐读课题。

4.质疑课题,板书有代表性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认识生字。

2.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阅读升华

(一)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小组合作学习。

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默读课文,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以下问题,并勾画出有关语句。

(1)楼兰在哪儿?

(2)以前的楼兰是什么样?

(3)现在的楼兰是什么样?

(4)楼兰为什么死了?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二)全班交流。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楼兰前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交流回答,相机板书 繁荣——消亡

2.展示搜集的材料,让学生感受“死”的真正含义。

3.分组读课文2-5自然段,说说“楼兰之死”的原因。(天然植物被破坏,土地沙化。)

4.全班归纳本课的写作方法。(诠释、举例、列数字)

(三)讨论:

1.楼兰之死给人类什么教训?

2.师:回想着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城,再看看今天人们依然在肆无忌惮地破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引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如果不让悲剧重演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做?(板书:保护环境 迫在眉睫)

四、拓展延伸

1.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列举身边见到的环境恶化的例子。

2.)快回答○www.kuaihuida.com(播放课件,了解我国为保护植物采取的措施。

五、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搜集有关自然环境的资料,准备办一期环保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楼兰之死

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

繁荣 ————————————→ 消亡

保护环境 迫在眉睫

楼兰之死 篇二

一、教学目的1、探究楼兰之死的原因,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土地沙漠化的 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的生存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2、引导学生保护环境,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3、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除了以前学习过的列数字、作比较等 说明方法之外,诠释、具体的事例,以及适当的引用,也是说明事物的方法。4、知道本课是从历史和环保的角度来说明变化的。二、教学准备:(1)课件(2)资料收集三、教学过程1、引入板书“楼兰之死”,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提出本课研究的问题。如:楼兰死亡的原因,楼兰的地理位置,楼兰是什么样子的。2、品读课文1-3自然段通过读,体会作者应用引用和对比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楼兰及周边地区的沧桑巨变归纳概括:完成填表(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地名 时间以前现在楼兰罗布泊塔克拉玛干变化的原因通过对比,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并通过现象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楼兰为什么会死,为什么在短短的1000多年里会销声匿迹? 3、学生自主探究楼兰死亡的原因(阅读2-6)a、自组学习,小组交流b、概括出死亡原因——土地沙漠化c、土地沙漠化给人们带来哪些威胁:读书体会d、补充资料,体会土地沙漠化的严重性和紧迫感e、造成土地沙漠化的原因:自然的原因(河流改道,沙尘暴,气候的变化等因素)人为原因:(战乱,过度垦荒,破坏植被……)4、升华(1)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能做什么?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举日本人到内蒙植树的事情。把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看为是自己的责任。(2)站在楼兰的废墟上,你一定感慨万千,此时此刻你想对世人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四、课后作业社会调查: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土地面积是多少,绿地面积是多少,是否有加速自然灾害进程的做法和情况。资料: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我国土地的沙漠化危害也较为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沙漠化土地已达33.4万平方公里,而且正以平均每年增加15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着。从其发展趋势来看,如不采取防治措施,今后10年我国的沙漠化土地仍将继续增加中国西部同沙线共有13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戈壁、沙化土地,横贯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山西、陕西、内蒙、河北直到东三省,直接威胁、危害着占国土总面积42.4%的辽阔地域,其中包括天津、北京两个大都市。

这是一条长达近1万公里,最宽的地段1000公里的浩浩荡荡的风沙线。

这是一条咄咄逼人的风沙线。

华北、东北、西北、三北地区200多个县、旗的人民在风沙线上挣扎,2亿多亩农田遭受风沙之害,1.5亿亩草场沙化、盐渍化,800多公里铁路、数千公里公路面临着被风沙压埋的前景。黄沙染上残阳之血。在任何一个初次与之相识的人眼里,世间美景不过如斯。但这却是一种死亡的美丽。而在沙漠面前,人类已经后退了数千年。现在,沙漠已经离我们不足70公里,内蒙古锡林郭勒方向呼啸而来的狂沙是造成每年春天沙尘暴天气的罪魁。看着这张中国沙漠分布图,我想,或许,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将打响一场与沙漠作斗争的首都保卫战…

楼兰之死 篇三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汉朝与匈奴争夺楼兰之战的着名诗篇。楼兰是古丝绸之路贸易的中转站。司马迁在《史记》里说:“楼兰,古邑有城郭,临盐泽。”据记载,那时的楼兰古城与碧波荡漾的罗布泊相临,城中不河、有塔、有树,店铺相接,客商云集,一片繁荣景象。可是现在楼兰已经消失了,只剩下茫茫沙海中的一片废墟,它旁边的罗布泊也已完全干涸。往日的繁华与绿色一同消亡,如果肆虐的风沙暂时停息,那里就笼罩着一片死的寂静。

楼兰死了。楼兰为什么死了?那默默的黄沙是无声的回答。

在楼兰和罗布泊旁边就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是“进得去出不来”的意思,是“死亡之海”。其实塔克拉玛干在古代也并非今天这个样子。1989年新疆考古研究人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发现了陶锅,炼渣、木器、箭头,说明在唐代之前这里还是绿洲,还有很多人生活。但一千多年以后,这里连飞鸟都绝迹了,剩下的只有漫漫的黄沙——楼兰和绿洲被沙漠吞噬了。

当土地表层生长着绿色食物时,它是不可能变成沙漠的。当地表的植被遭到了破坏,情况就不一样了。一方面是土壤在直接的风吹日晒下,越来越干燥松散,成为细沙;一方面没有了树木和植物的阻挡,风不更肆无忌惮。它吹动着细沙移动,使沙漠不断扩大,淹没附近的土地和村庄,这就是土地沙漠化的过程。

土地沙漠化,这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的生存环境问题。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在中国的西部和北部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就连首都北京都感受到了这种威胁。每当春天出现扬沙天气,人们都有“风沙逼近北京城”之感。

沙漠在进攻、在扩大,这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是人对植被的破坏加速了沙化的进程。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各条河流的中下游,原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天然红柳和胡杨灌木林。可是,由于生活在塔里木盆地的人们把红柳和胡杨当燃料,现在天然灌木林只剩下了一半。近年来,尽管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防止天然植被破坏,但是到沙漠边缘打柴的毛驴车和汽车有增无减。据新疆墨玉瓦可乡一个林业管理站统计,每年那里要通过10万辆打柴的毛驴车。1983年,策勒县“巴扎”上一天柴车不超过500辆,现在竟高达1000辆。照此下去,总有一天这里仅有的脆弱的生态植被被破坏殆尽,塔克拉玛大沙漠还会扩大。

楼兰已死,只留下一片废墟和王昌龄那首着名的诗篇,让后人发出无限的感叹,难道我们能听任这种悲剧重演吗?

楼兰之死 篇四

〈楼兰之死〉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后我一直在反思:觉得自己的教学设计已经比较完美,教学环节丝丝相扣,过渡语也很自然,并且引导了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课文,并相机对学习方法指导。然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却不高,在课上,老师的情感没有和学生产生共鸣,这是为什么?

我仔细回忆课堂的情景,发现了这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学生读的少。

我在引导学生感受楼兰昔日的辉煌时,我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了楼兰的盛景,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已经激起了学生的向往之情,这时应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本来在教学设计中是安排好的,可是上课时的疏忽,忘记了。错失了一个让学生朗读的机会,也导致后面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够高涨。

让学生读今日楼兰已变成一片废墟时,学生已感觉到了痛心,但由于朗读的技巧不够,所以读的还不够好,这时我虽然范读了,但由于是公开课,怕时间不够用,没有认真指导,也没有给学生练读的机会,致使学生的朗读还不到位。

二、学生说的少。

对于楼兰昔日美景的描述,对于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对于保护环境的做法,都没有让很多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可能也堵塞了他们的思路,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一节课上下来,总感觉自己不敢放手,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没有关注到全体的学生,可能有的学生收获不大啊!

三、忽略了课堂细节

对于学生的回答,反映不够及时,有问题的地方没有发现,所以也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还是缺乏教学的技巧,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由于觉得是上公开课,过于关注教学过程的完美,而没有把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第一位,所以出现问题没有及时反馈。觉得自己以后上公开课要有平常心,真正上的是原生态的课,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楼兰之死》校内研究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后我一直在反思:觉得自己的教学设计已经比较完美,教学环节丝丝相扣,过渡语也很自然,并且引导了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课文,并相机对学习方法指导。然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却不高,在课上,老师的情感没有和学生产生共鸣,这是为什么?

我仔细回忆课堂的情景,发现了这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学生读的少。

我在引导学生感受楼兰昔日的辉煌时,我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了楼兰的盛景,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已经激起了学生的向往之情,这时应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本来在教学设计中是安排好的,可是上课时的疏忽,忘记了。错失了一个让学生朗读的机会,也导致后面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够高涨。

让学生读今日楼兰已变成一片废墟时,学生已感觉到了痛心,但由于朗读的技巧不够,所以读的还不够好,这时我虽然范读了,但由于是公开课,怕时间不够用,没有认真指导,也没有给学生练读的机会,致使学生的朗读还不到位。

二、学生说的少。

对于楼兰昔日美景的描述,对于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对于保护环境的做法,都没有让很多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可能也堵塞了他们的思路,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一节课上下来,总感觉自己不敢放手,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没有关注到全体的学生,可能有的学生收获不大啊!

三、忽略了课堂细节

对于学生的回答,反映不够及时,有问题的地方没有发现,所以也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还是缺乏教学的技巧,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由于觉得是上公开课,过于关注教学过程的完美,而没有把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第一位,所以出现问题没有及时反馈。觉得自己以后上公开课要有平常心,真正上的是原生态的课,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楼兰之死 篇五

《楼兰之死》读后感

“那时的楼兰与碧波荡漾的罗布泊相临,城中有河、有塔、有树,店铺相接,客商云集,一片繁荣景象。”字里行间中无不显示出楼兰曾是个多么繁荣的古城,可眨眼间却遭到了沙漠侵袭,繁荣变成了荒芜;喧闹变成了死寂。这可怕的变化是谁造成的呢?漫漫黄沙给出了残酷的答案:是人类,这一切都是我们人类对植被的大量破坏所造成的。是人类愚蠢的行为造成楼兰灭亡。它死了,它成了沙漠的一分子。这多么让人难以相信,多么让人震惊呀!楼兰的悲剧真的让世人清醒了吗?不,没有。文中最后一段写道:“新疆墨玉县卡瓦可乡一个林业管理站统计,每年那里要通过10万辆上山打柴的毛驴车。1983年,策勒县‘巴扎’上一天柴车不超过 500辆,现在竟高达1000辆。照此下去,总有一天这里仅有的脆弱的生态植被将被破坏殆尽,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还会扩大。”

沙漠在扩大,在进攻。这并非作者的危言耸听。今年三月,电视报道过,北京连续数十天遭受了沙尘暴的袭击,每天降沙量竟高达21吨。21吨,多么可怕的数字呀!一头白鲸的体重也不过如此!有人提议:“大家要一起植树,保护土地。”可威胁人类生存的仅仅是土地沙漠化这个杀手吗?不,还有像温室效应,水资源缺乏,水土流失,河水污染待环保问题也时刻准备着向人类发动攻击。看,我们的保护伞——臭氧层,是它为我们抵挡住了 99%的紫外线,可它越来越薄,甚至出现了空洞,这是为什么呢?这也归咎于人类。是人类使用的冷冻剂、消毒剂等化学用品向天空排出的气体破坏了臭氧层,导致了现在的结果。此外,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也是日益严重!世界上70%的人喝不到安全的水,1500万5岁以下的儿童因喝了不安全的水而死亡。就连成都这个号称“天府之国”的都市也成了缺水之城!更别提频繁爆发的山洪、海啸、地震等大灾害,这些是多么可怕的事实呀!难道人类真要等到花儿蒙上层灰;土地张开一条条干裂的大口;蔚蓝的天空变成灰色;可爱的小动物全变成尸骨时才知道珍惜大自然的恩赐吗?敞开心扉听听吧,天空在呼唤,土地在呼唤,呼唤我们每一个人从小事做起,保护这个美好的世界,珍惜这个温馨的家园,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读《楼兰之死》有感

五年级的语文课上,我们学了一篇课文《楼兰之死》。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有许多启发和感想。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楼兰是一座美丽的古城与碧波荡漾的的罗布泊相邻,城中有河、有塔、有树,店铺相接,客商云集,一片繁荣景象。可是现在楼兰消失了,只剩下茫茫沙海中的一片废墟,它旁边的罗布泊也已完全干涸。往日繁荣的景象与绿色一同消亡,如果肆虐的风沙暂时停息,那里就笼罩着一片死的寂静。在楼兰和罗布泊旁边就是塔克拉玛大沙漠。塔克拉玛在古代也语是“进得来出不去”的意思,是“死亡之海”。

当土地表层生长着绿色植物时,它是不可能变成沙漠的。当地表的植物遭到了破坏,情况就不同了,一方面是土壤在直接的风吹日晒下,越来越干燥松散,成为细沙,一方面没有了树木和植物的阻挡,风就更肆无忌惮。它吹动着细沙移动,是沙漠不断扩大,淹没附近的土地和村庄,这就是土地沙漠化的形成。

读了《楼兰之死》我明白了:楼兰这座美丽的城市被吞噬是因为没有花草树木有关,风沙来临时没有树木的阻挡,所以楼兰被吞噬。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人类不爱护环境,乱砍伐树木,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我么应该保护环境否则将来受到伤害的是我们自己。让这个水蓝色的球体永远长存。

读《楼兰之死》有感

读了《楼兰之死》这篇文章之后,我知道楼兰这座古城“死”了,它旁边碧波荡漾的罗布泊也干涸了。往日的繁华与绿色也一同消亡,在那里,如果肆虐的风沙暂时停息,那里就笼罩着一片死的宁静。

楼兰死了,是因为地表生长的绿色植被被破坏了。当地表的植被遭到破坏时,土壤在直接的风吹日晒下,越来越松,成了细沙,风吹着沙子移动,所以楼兰就被沙漠吞没了……

读过这篇文章之后,我有一种深深的恐惧,人类如果再这样破坏环境,那么只能最终走向灭亡。

每当春季出现扬沙天气时,风沙无情地吹打着我们,我们只好紧闭门窗躲在教室里,不能出去活动,这时,我们都会诅咒这鬼天气。每当这时候,我就会试想,如果将来到处是沙漠,没有一滴水,没有一片绿州。到那时候,人们就只能一起呼唤水的到来,体验濒临死亡的恐惧。

我不能让种悲剧再上演,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环境,爱护绿色,让市郊充满绿色。楼兰消失了,我们不能再让任何一座城市成为下一个楼兰。

楼兰之死 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植被被破坏的严重性,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紧迫感。

2、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引用、举例、诠释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准备有关沙漠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及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一、质疑揭题

1、师朗诵《从军行》。解释诗意。

2、板书——楼兰,在地图上指出它的位置。

3、引导学生想象楼兰的样子。

4、补充课题《楼兰之死》

5、质疑课题,板书有代表性的问题。

二、阅读升华

1、自由朗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①通读全文,自学文中字词。②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交流。

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楼兰前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交流回答,相机板书繁荣——消亡

3、展示搜集的材料,让学生感受“死”的真正含义。

4、带着疑问默读课文2-5自然段,楼兰为什么死了?小组交流“楼兰死了”的原因。

5、全班归纳。结合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诠释、举例、列数字)

6、列举身边见到的环境恶化的例子。

7、激发情感(回想着历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城,再看看今天人们依然在肆无忌惮的破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引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加强语气:如果不让悲剧重演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做?

8、小组讨论,以小组完成一份计划书。展示小结。

三、拓展延伸

1、统计,如果象课文列的数据,那10年、100年后,柴车一天有几辆?共有多少辆?要破坏多少植被?

2、搜集有关自然环境的资料,准备办一期手抄报。

板书设计:

楼兰之死

繁荣→消亡

保护环境 迫在眉睫

楼兰之死 篇七

读《楼兰之死》有感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德强双语小学五年四班:陆阳

读了《楼兰之死》这篇文章之后,我知道楼兰这座古城“死”了,它旁边碧波荡漾的罗布泊也干涸了。往日的繁华与绿色也一同消亡,在那里,如果肆虐的风沙暂时停息,那里就笼罩着一片死的宁静。

楼兰死了,是因为地表生长的绿色植被被破坏了。当地表的植被遭到破坏时,土壤在直接的风吹日晒下,越来越松,成了细沙,风吹着沙子移动,所以楼兰就被沙漠吞没了……

读过这篇文章之后,我有一种深深的恐惧,人类如果再这样破坏环境,那么只能最终走向灭亡。

每当春季出现扬沙天气时,风沙无情地吹打着我们,我们只好紧闭门窗躲在教室里,不能出去活动,这时,我们都会诅咒这鬼天气。每当这时候,我就会试想,如果将来到处是沙漠,没有一滴水,没有一片绿州。到那时候,人们就只能一起呼唤水的到来,体验濒临死亡的恐惧。

我不能让种悲剧再上演,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环境,爱护绿色,让市郊充满绿色。楼兰消失了,我们不能再让任何一座城市成为下一个楼兰。

简评:读后感是读与感的综合统一。本文的小作者能够在熟读原文的基础上,仔细分析楼兰之死的原因,并能结合生活的实际谈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高谈阔论。写读后感最关键的是切忌空谈,缺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的读后感只能说是空洞无物,只喊口号没有行动。读后感不仅让自己感动,就是别人读了你写的文章之后依然有同感,这样的读后感才达到了写作目的。

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作者:尹双欢

我学习了《楼兰之死》这篇文章后,想到了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楼兰原来是一个很美的城市,但是现在的楼兰城已被沙漠覆盖了,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由于人们大量的砍伐树木,破坏环境,让风沙有了机会吹入楼兰城,才害死了楼兰城。以前,在楼兰城的旁边,还有一个很美的湖——罗布泊。那儿,水草丰盛,鱼虾成群,但是现在同样干枯了,变成了一片沙海,消失在人迹罕至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了。

人们不断砍伐树木,破坏生态平衡会让水土流失,会让沙漠扩大的速度加快。现在,就连我们的首都北京都受到风沙的威胁,一到春天,只要出现扬沙天气,就会让人们连门都不赶出,连窗户都不敢开。

人们如果再不保护环境,北京迟早会成为第二个死了的楼兰城。这样,不止楼兰城会死亡,就连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会死亡。你们想这样吗?想让我们居住的地球灭亡吗?请大家别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业中来吧。

楼兰之死 篇八

教学目的

1.探究楼兰之死的原因,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土地沙漠化的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的生存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保护环境,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3.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除了以前学习过的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之外,诠释、具体的事例,以及适当的引用,也是说明事物的方法。

4.知道本课是从历史和环保的角度来说明变化的。

教学重难点:

探究楼兰之死的原因,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土地沙漠化的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的生存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诠释、具体的事例,以及适当的引用,也是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课件

2.资料收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板书“楼兰之死”,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提出本课研究的问题。如:楼兰死亡的原因,楼兰的地理位置,楼兰是什么样子的。

二、品读课文1-3自然段

通过读,体会作者应用引用和对比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楼兰及周边地区的沧桑巨变

归纳概括:完成填表(用简洁的文字表达)

地名 时间 以前 现在

楼兰

罗布泊

塔克拉玛干

变化的原因

通过对比,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并通过现象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楼兰为什么会死,为什么在短短的1000多年里会销声匿迹?

三、学生自主探究楼兰死亡的原因(阅读2-6)

a、自组学习,小组交流

b、概括出死亡原因——土地沙漠化

c、土地沙漠化给人们带来哪些威胁:读书体会

d、补充资料,体会土地沙漠化的严重性和紧迫感

e、造成土地沙漠化的原因:

自然的原因(河流改道,沙尘暴,气候的变化等因素)

人为原因:(战乱,过度垦荒,破坏植被……)

四、升华

1.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能做什么?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举日本人到内蒙植树的事情。把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看为是自己的责任。

2.站在楼兰的废墟上,你一定感慨万千,此时此刻你想对世人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五、课后作业

社会调查: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土地面积是多少,绿地面积是多少,是否有加速自然灾害进程的做法和情况。

资料: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我国土地的沙漠化危害也较为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沙漠化土地已达33.4万平方公里,而且正以平均每年增加15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着。从其发展趋势来看,如不采取防治措施,今后10年我国的沙漠化土地仍将继续增加

中国西部同沙线共有13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戈壁、沙化土地,横贯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山西、陕西、内蒙、河北直到东三省,直接威胁、危害着占国土总面积42.4%的辽阔地域,其中包括天津、北京两个大都市。

这是一条长达近1万公里,最宽的地段1000公里的浩浩荡荡的风沙线。

这是一条咄咄逼人的风沙线。

华北、东北、西北、三北地区200多个县、旗的人民在风沙线上挣扎,2亿多亩农田遭受风沙之害,1.5亿亩草场沙化、盐渍化,800多公里铁路、数千公里公路面临着被风沙压埋的前景。

黄沙染上残阳之血。在任何一个初次与之相识的人眼里,世间美景不过如斯。但这却是一种死亡的美丽。而在沙漠面前,人类已经后退了数千年。现在,沙漠已经离我们不足70公里,内蒙古锡林郭勒方向呼啸而来的狂沙是造成每年春天沙尘暴天气的罪魁。看着这张中国沙漠分布图,我想,或许,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将打响一场与沙漠作斗争的首都保卫战…

楼兰之死 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植被被破坏的严重性,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紧迫感。

2、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引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揭题

1、在上课之前先请大家来欣赏一首歌。(播放俞静的《楼兰姑娘》)

师:欣赏完了动听的《楼兰姑娘》,(板书“楼兰”) 谁能简单的介绍一下楼兰?,你能想象一下楼兰或楼兰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楼兰很神秘,楼兰姑娘很美丽。

2、师:可是神秘的楼兰却死了。补充课题“楼兰之死”,看了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生:楼兰怎么会死?……

二、读文感悟

1、师:自由朗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

①借助工具书自学文中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②思考楼兰死亡前后有哪些变化?

交流 板书:繁荣 废墟

2、师:那以前繁荣的楼兰是个什么样的?默读第一自然段划出相关的语句。交流 示ppt 指名读出来,齐读。我这儿有两张古楼兰城的复原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可以用哪个词来描述这张图片?壮观、繁华、美丽……

3、示《从军行》齐读,师:通过这首古诗中我们知道到了唐朝古楼兰还是当时国家的重要关隘重镇。(直到20世纪初才被人们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发现了它的遗迹,但已是一片孤寂死亡之地)

4、默读课文1到3自然段,划出文中描写楼兰死亡后的语句。

交流: 指名回答 示ppt

知道“塔克拉玛干”什么意思吗?文中有没有解释?生答。这是说明文的一种说明方法叫“诠释”。再读 指导朗读读出孤寂之感。

师:刚才我们看了古楼兰的繁荣、壮观,再来看看书中的这幅图,这让人感觉到的是一片荒凉。示ppt昔日的河流;昔日客商云集的地方;曾经茂密的胡杨林;曾经壮观的城镇。

5、带着问题自读4、5、6自然段。交流 示ppt

6、师:可是法律也没有制止住人们愚昧的做法,乱砍乱伐最终导致了一个国家的消失。那么今天呢,这样的现象有所改变吗?生:……师:课文给我们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同学们注意具体的数字, 示:ppt 说明现在的人们乱看乱伐更严重了,想象一下如果继续这样下去10年、100年后会是什么样子?

生:……

7、指导朗读第七自然段。强调读出反问的语气。

师: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保护环境、禁止乱砍乱伐,制定更严厉的法律。

板书:保护环境

8、课堂小结:通过课文学习你能简单的概括一下课文吗?

引导板书:繁荣 废墟 保护环境

三、小结拓展

师:大家说的很好。现在让我们来看看3800年前的美女,通过现在高科技的复原,怎么样很美吧!

示课件:为了拯救人类文化遗产,联合国将于中国政府合作,在全世界范围征集可行性研究课题:怎样让楼兰古国风采重现?

板书设计:

楼兰之死

繁荣→废墟

保护环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9篇《楼兰之死》语文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楼兰之死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