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夜书所见》教案设计(优秀13篇)(夜书所见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的13篇《夜书所见》教案设计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夜书所见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夜书所见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萤”、“微”、“簇”。

2、正确流利地读古诗,读出情感,熟读成诵。

3、结合画面和注释,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描绘透过诗句看到的美丽夜景。

4、象诗人一样发现生活中细小的美,能大方地说一说。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读出情感,说出体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读诗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清代诗人查慎行经常畅游于山水之间。他饱览过无数奇观异景。一个宁静的夜晚,游玩了一天的他独自坐在船上休息,没想到却被此时河上美景深深吸引。他不禁诗兴大发,提笔写下: 板书课题:舟夜书所见

2、师:昕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也预习了,你们知道诗人坐在船上写下的是什么吗?

师: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

师:对,夜晚诗人坐在船上写下了美景。来,一起读读诗题!

3、齐读课题。

师:诗人看到的怎样的夜景呢?让我为大家吟一吟(音乐)

二、读准读顺,读出韵律

师:好多同学都已跃跃欲试,请打开书60页,轻声读读诗,注意把生字读准。(生自读)

师:读给同桌听听,字没读准帮她纠正过来。( 同位互读)

师:谁愿意第一个试试读给我们听听。(指一生读诗)

师:强调 “萤”是后鼻音,“簇”是平舌音,“微”字读得轻而准!大家一起来读读。

师:谁再来读一读古诗,不但一丝不苟地读,而且有板有眼地读。

师:谁来点评他的朗读!你的朗读让大家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两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

生:(齐读诗歌)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画面、读出来情绪来。

三、营造氛围,体验静之美

师:在这个宁静的夜晚,迷人的夜色中,诗人正被这河上美景深深吸引,同学们现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河上的美景,你一定能看到一番特别的景致。(她真会读诗,闭着眼睛想;还有他,边读边做动作帮助自己想象)

师:大家都陶醉其中了,来,读一读这两行,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哦,诗中写“月黑”,原来是一个漆黑的,没有月亮的夜晚呀!

师:你说的好。就请你来读读这句吧!(生读)

师:瞧,连月亮都不忍心打破这夜的寂静呢。你读得真好,还有谁让我体会这是一个寂静的无月的夜晚。(再指名一生读)

师:诗人看到了几盏渔灯?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师:原来诗人看到的只有小船上的一盏渔灯,难怪诗人称它为“孤光”。

师:看图,你看到了怎样的光?

师:这就是“孤光”!再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光?

师:听她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原来那盏渔灯的光太弱了,就像萤火虫的光 似的。这就是“孤光”!

师:刚才是你说的,就请你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师:我感受到了。那盏渔灯的光太微弱了。

师:能把这样的景象读出来吗? 谁来试试,指名一生。

师:读得真美,那盏渔灯就像小精灵似的。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看看从老师的朗读你能听出什么?

师:读出他的“孤零零”。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师:读出他的暗中显亮!还有不一样的感受吗?

师:那就读出诗人的欣喜!

师:小小的渔火虽然微弱,但在诗人看来,真是….(美、显眼、惹人喜爱).

师:让我们用诗句来赞美这小小的渔火,这静静的美!(接读“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板书:静

四、放飞想象,领悟动态美

师: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河面起风了。那点微弱的余光变魔术啦!

师:谁给大家读读吧!看看微风这位魔术师变出了怎样的景象?

师:先读一读,再把你看到的美美的说给大家听听。

师:微风泛起的层层波浪,用诗句里的话就是——风簇浪!

师:想看吗?(出示ppt)微风拂过,那倒映在河面上的一点渔火呀,一下子被细浪搅碎了,散向远方,河面的灯光好像漫天的星星向我们眨眼呢。再读一读,这是一种动态的美!(板书)眼中的景越美,读得也就更美。

师:谁试试?指名一生读 师:我看到浪了,也感觉到风了,只可惜星星太少了,谁让我看到多一点的星星。再指名读。

师:他试图让我看到更多的星星。请你再来读读。

师:风吹起来了,浪涌起来了,满河的星星在跳动。真美!你可以邀请一个小伙伴读!

师:读得真好。谁跟她一起读?我们一起读。全班齐读 师:那点点像萤火一样的渔灯在风的吹动下,散开成满河的星星。

师:是啊,在诗人的眼中,满河的灯光如同星星闪动,那么在你的眼中像什么?

师:表扬你的想像力。

师:一只?两只?是无数只!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啊!如果你们来写,绝对不亚于诗人。来,让我们边想象边吟诵。全班配乐齐读。

四、背诵陶冶

师:经过我们的想象,这幅画面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看,夜深了,岸边农户家的灯火熄灭了,只剩下一盏渔灯,起风了,渔火随风摇晃,满河的灯光闪动。来,请一味小诗人读诗助兴吧!指名读诗(配乐,全诗)

师:读得真好,谁能看着画面吟诵?(ppt去字幕)指名背诵。

师:我们都陶醉了!让我们站起来随着画面一起吟诵吧!全班配乐吟诵。

师:一点微弱的孤光就能激起诗人无穷的想象,这是因为诗人有双慧眼,能发现别人不容易发现的美,谁能像诗人一样,去试着发现生活中细小的美,说一说?

五、拓展发现,创造美品

师:现在老师还要给大家推荐一首描写夜景的诗,看看这首《枫桥夜泊》 cAI:出示诗句。

师:你们还收集了哪些描写夜景的诗,让我们一同欣赏。指名两生吟诵。

师:今天我们读的这些首诗都特别美,同学们在课下还可以继续分享,美美地读,美美地说!还可以像小诗人一样,美美地写,好吗?下课!

夜书所见 篇二

导学过程

个性修改

② 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六)深入朗读,感悟诗情

(七)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九)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夜书所见》

板书设计

授后反思:

《夜书所见》教案设计 篇三

今天早晨第一节课完成《夜书所见》的教学,原先以为,这首古诗会很难,但是上下来,感觉还错。无论是孩子们的表现还是课堂效果,我认为都比较不错。把这堂课的实录记录下来。

师先示范朗读两遍课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自读课文,抽几个孩子纠正读音。(在读书的时候,一个细心的孩子发现了注释,向我提出了问题。)

万颖朗读古诗,指导认识“绍、翁”。(这两个字书上没有注音,其他字书上有注音,孩子们读得还不错。)

男女生分读古诗,全班齐读。

师:刚才有个细心的小朋友问了老师一个问题,古诗上怎么有些数字呢?

生:这些数字是注释,写在了下面。

师:什么是注释?

生:可能是注意解释。

师:释正是解释的意思,而注是注出的意思,就是把词语的意思注出来,让大家知道。

那这些注释对我们学习古诗有些什么帮助呢?

生:让我们知道古诗的意思。

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注释学习这首古诗。

抽生读第一句古诗。

师:注释上告诉我们“萧萧”是风声,谁能将这句话的意思说出来。

生:风出动梧桐叶发出萧萧的风声。

生:送来秋天的寒冷。

生:江上秋风在吹。

师:“动客情”中的客是什么意思呢?

生:客是指客人,动是动心。

师:客在这里不单指客人,还是客居他乡的诗人。他动了什么情呢?

生:心情

看孩子们不能体会这里诗人的感情,我决定放下,先体会后两句的意思。

师:我们先放一下,看看后两句,从后两句中去体会一下究竟是什么感情。

谁能说说后两句的意思。

生: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

生:夜深就是深夜。

生:篱落是篱笆。

生:一灯明是灯光明亮的地方。

师:把他们连起来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生:知道有儿童捉蟋蟀,深夜篱笆灯光明亮的地方。

师: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说得通顺吗,怎么才能让它通顺。

生:加上一些自己的话。

师:再请个同学说说。

生:夜深了,篱笆深处有明亮的灯光,知道有小孩在捉蟋蟀。

师:你觉得这些小孩捉蟋蟀怎么样?

生:很开心。

师:那诗人看到这些小孩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天上明月,正是人月两团圆的时候,可是他却在异乡他这时最想什么呢?

生:自己的家乡。

师:他前面的感情是什么情?

生:思乡之情。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思乡之情一起再来读读这首古诗。

接着孩子们背诵古诗。

一堂课在孩子们琅琅读书声中结束。

夜书所见 篇四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⑴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⑵。

知有儿童挑⑶促织⑷,

夜深篱落⑸一灯明。

【注释】

⑴ 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⑵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⑶ 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

⑷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⑸ 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赏析】

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促织。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挑”字用得极为准确。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 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若,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夜书所见

平湖市东湖小学 沈心蕾

一天,叶绍翁去外面游玩,突然,一阵萧萧的秋风迎面吹过来,顿感阵阵寒意。

秋风吹动着梧桐树的树冠,沙沙作响。一张张树叶脱开了枝头,随风悠悠荡荡飘落到地上,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给我们留下了多么美好的形象,不禁勾起他对家乡的思念。

天气渐渐地凉爽起来,吵人的蝉声被秋风吹走了。代替它的是晚间篱笆下石板缝里的蟋蟀、蝈蝈、油葫芦的欢叫声。一点点,一阵阵,一大片,远远近近,组成一部宏大的秋天交响曲。

忽然,远处篱笆下冒出一闪一闪的亮光。那是什么呢?原来是两个调皮的小孩子提着灯笼。一晃一晃地来到篱笆下。小男孩提灯笼,小女孩捉蛐蛐。

“捉到了。捉到了。”只听见小女孩欢快地叫了起来,顿时小男孩也高兴地笑起来,充满胜利地笑声随着秋风越飘越远……

我对《夜书所见》异见

课本原文注释及相应理解: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篱落:篱笆。

[解说]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我的理解

“知有儿童挑促织”中的挑不应理解为“挖、捉”,“挑”在本诗应为“挑拨、挑逗”解。

理由一:诗人不是真正的“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而是穿越时空的意想所看到“一灯明”,它不受房屋、篱笆等事物隔挡,这“一灯明”可以在篱笆下、屋子边及房屋里。“夜深篱落一灯明”夜深儿童更应在屋子里。

理由二:“知有儿童挑促织”是由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难忘的趣事引出的,而斗蟋蟀比捉蟋蟀更有趣、更难忘,所以把“挑”理解为“挑拨、挑逗”更符合实际,使古诗更生动,更有价值。

理由三:儿童捉蟋蟀是因为爱看斗蟋蟀。按大多儿童性情而论不会坚持“捉蟋蟀”到“夜深”,而会“斗蟋蟀”到“夜深”。

我理解《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是: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的是自己疼爱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古诗的教学,一直觉得在诗句的理解,特别是出现一些跟现在的意义具有较大出入的字词的时候是最大的难点。《夜书所见》在备课就猜到学生对"书"字的理解以及对后两句出现倒装句的情况可能存在困难。果然,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想一想夜书所见, 是指诗人在做什么 书指什么不少学生意见不同,有的说书是那个人在看书,有的人说那个人在看东西把这些东西当成书,这时我让学生看图然后再反复读课题,又读了三遍课题后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他认为书是写,那个人把看到的写了下来。这时,学生也茫然不知所措,我不急于让学生下定论,因为开课前我也查了不少资料正在这个书上为难呢,这个书字是应作写来讲,但很容易让人感到是诗人在看书看到了一些景象,我想如果他们说不出来都认为是看书的话,也不能说错,但学生竟能悟出来,看来多读确实有好处。而这两首诗的难点也就是夜书所见, 这首诗的诗句不太好理解,因此我让学生再看图联想明月,独自一人,江边静静的夜这些会让人想到什么,学生都说会想到自已的家。再让学生朗读古诗,从古诗中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学生能够说出来了,既然能解其情,就好办了,学生再反复读诗句并结合注释,很快就明白了第一句的意思,第二句也好懂,但却是倒装句, 为此我先让学生读最后半句"夜深篱落一灯明"结合图学生很快明白了,但夜那么晚只看到灯又看不到人,那个人只能猜想了,再看上半句,让学生抓住"知"(料想)就马上能理解了。学完了古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然后我又重新回到课题,让学生说说"书"字到底怎么理解,这回大家都能明确地说出是"写"的意思了。 有了这样的基础,第二首诗学生基本可以靠自学理解。

夜书所见 篇五

学习目标:

1.会认“促”,会写“促”“深”两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习重点)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学习难点)

课前准备:搜集关于秋天的图画和古诗。

【学案】

一、深情朗读,走入意境。

1、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我记得我们学习过描写秋天的诗: 。

2、我要把《夜书所见》这首诗读通,不认识的字我会请教别人或查字典,我知道“挑”字的读音是 ,我能把字音读准确。

3、读诗时我要注意朗读节奏: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

二、用心品读,感动心灵。

1、我要看图再读古诗,借助古诗下面的注释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我要圈出来,一会儿到小组中去交流。

2、我们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了我对这首诗的困惑,我还学会了生字“促”和“深”,我还会给他们组词呢!

促( )( ) 深( )( )

3、我再次用心去品读,诗人看到了 ,听到了 ,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诗人 。

4、我要说,我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

5、我会吟诵,我要把它背给我的好友听。

三、拓展广读,诗文欣赏。

1、这首诗写得真好,我还知道其它描写思乡之情的诗: 。

2、我还会背更多的古诗,我们要和其他小组比一比!

我发现古诗真美,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多多积累诵读,在中国灿烂的文化中汲取更多的精华。

《夜书所见》教案设计 篇六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夜书所见》。现在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特色几方面阐明我的教学思路。

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古诗。这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根据我对教材、课标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技能目标:1会认两个生字 萧、梧,会写两个生字 促、深,读准一个多音字 挑( )。2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也就是要抓住重难点,这课的重难点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理念是先导,基于以上目标我说说这堂课的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现代古诗教学注重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品诗赏画的新理念,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联系儿童的生活体验,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渗透对比阅读,体会诗中有诗,激发读诗的热情。找准拓展点,延伸点,利用逆向思维在所见和所不见中深切体会思乡情。

叶圣陶先生说;教就是为了不教。是的授之鱼,不如授之渔。

说教法、学法:

诵读法: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对比法:  渗透对比阅读的理念,利用人物对照、意境对照,激发孩子读诗的热情。

想象法:  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利用想象拓展、延伸,逆向思维促进思乡情的体会。

直观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品诗赏画,促进思乡情的体会。

对于教学过程我是这样预设的:

一 、课前活动,接近文本

大量背诵学过的古诗。提醒古诗的节奏与感情可以适时夸张。 这是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及联系以前的古诗激起学古诗的热情。

二、引题,走入文本,准确地朗读古诗

a 出示诗题,读题,说题目的意思。(要求读得整齐,响亮)

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古代用书解释为写)作者写了什么内容?

b 出示诗歌,自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

c 谁愿意来露一手,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大家评议;字音读准了吗?再读,注意找出多音字“挑”,请同学标上拼音,把字带到诗句里读。 还有两个生字朋友:促 深 注意平、翘舌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这是渗透《课标》第二学段目标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d 指名三读古诗,全班齐读古诗。

这是让学生充分的读书,让学生正确流利的读通古诗。

三、 深入文本,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a 诗人夜晚所看见了什么?(快速找出来)

梧叶 灯 儿童捉蟋蟀

b 你从哪句看出儿童在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 你怎么知道促织是蟋蟀?因为诗歌的左下角多了一项注释,借助注释知道的。对,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帮手。现在开始我们要善于利用注释学习古诗。

这是培养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文的大意的习惯。

c 作者是怎么看到儿童的?(因为看到了灯)原来是孩子在捉蟋蟀。你们捉过蟋蟀吗?捉蟋蟀有趣吗?联系现实生活,体会儿童的快乐,有趣。表情朗读诗句,(这一环节是渗透《课标》中提到的在读中积极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体验。)听你们一读勾起了老师的童心,老师也读一读好吗?提个条件:闭上小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好象看到了什么?(儿童捉蟋蟀)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里既起到了范读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体现了师生平等,师生互动。还起到了品诗赏画的效果。

d 捉蟋蟀这么好玩,那捉蟋蟀最好的季节是?(秋天)适当表扬:同学们有一双慧眼,那我们再找一找秋天的影子。读出秋天的句子,你们见过梧叶吗?(出示实物)秋天的梧叶变黄了变干了。

e 出示课件,秋风吹落梧叶,让我们感觉到秋天的寒意,冷。我们一起捧起书读出秋天的冷和寒意。

这里利用语言,实物和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起读书的热情。

江上的秋风,萧萧的梧叶,牵动了一个人的情怀(诗人),有一个词,你发现了吗(动客情),

客的意思课件 客:客人,客商,旅客,漂泊在外的人。这个漂泊在外的人就是诗人叶绍翁(讲小故事,简介作者)。江上的秋风,萧萧的梧叶会牵动诗人想起什么?(亲人,家乡)就是诗人的思乡之情。

就在诗人想家的时候,看到儿童捉蟋蟀会想到什么?(儿时的伙伴在哪,家乡也有儿童在捉蟋蟀,小孩生活的多么快乐啊,无忧无滤,可我孤单一人)思乡之情就更浓了,更深了。我们来把浓浓思乡情深深的读一读。[

此时此刻,我也想把浓浓的思乡情读出来!读完后,同学们,不由自主的鼓掌,请同学评议我读得好在哪里,再请同学读出诗人的浓浓的思乡情。

这就是以见衬不见,诗中有诗,渗透对比阅读的理念,把抽象的思乡之情与温暖的家庭生活拉近,增加层次感。还让学生评议老师,真正体现民主、平等。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在这我是让学生自己读书,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 挖掘文本,诵读诗歌,升华情感

这么美的诗,配上音乐就更好了!配乐朗读。

诗歌可以反复诵读,也可以唱。

背诵古诗(齐背,指名背)注意字音。

这一环节是注重体现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联系背诵《宿新市徐公店》、《春居》深入体会诗人的深深的思乡之情。

这是两首感情非常快乐的古诗。这里是用逆向思维,用两首快乐感情的古诗反衬思乡情。

这也是落实课标的第二学段的古诗学习目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五 走出文本,拓展练习,学以致用

a 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写了许多描写秋天的诗歌,出示古诗《山行》、《赠刘景文》朗诵。

这一环节是整合新旧知识,注重语言的积累,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b 没学过的古诗你能读懂吗,读诗的方法,借助注释读懂古诗

出示诗句,自己借助注释读懂诗句(幻灯片出示)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选自 刘禹锡《秋词》

1、悲寂寥:因寂寞空虚而感到悲伤。

2、春朝:春天。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选自 曹丕《燕歌行》

摇落:凋残

简单讲解,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借助注释理解文意,读懂古诗,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总结赞美,提出希望,愿大家与古诗交朋友。

这里是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七作业 练写生字,配乐朗读,搜集秋天的古诗。

板书 夜书所见

思 乡

根据预设的教学过程,我说说这课的教学特色;

一、选择有意象联系的古诗作品,促进思乡情的体会。

克罗齐说:“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是意象离情趣。,都不能成立。”我在教学中选择了两首感情快乐的古诗与之反衬,选择了两首描写秋天的古诗来烘托,以一篇带多篇,深切体验诗人的感情。

二、联系现实生活,促进思乡情的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的世界隔绝开来。”根据农村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联系儿童捉蟋蟀的快乐、有趣,再联系诗人当时漂泊在外的生活实况,促进思乡情的体会。

总之,在教学中我以朴实,简洁,明了的态度,利用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古诗教学的特点,以品诗赏画的新理念,古诗意境的对照增加了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到了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福建建宁均口中心小学 李红颖

古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篇七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曾昌莲

教学目的: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3、用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激发学习古诗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挂图、投影显字。

学生:预习课文,读《静夜思》(李白)。

一、师生对话,引发兴趣

师:同学们到外地去作过客吗?在别人家里作客的心情怎么样?谁来说说?

生:作客,主人招待好,但时间久了,总觉得不对劲,总是想家。

师:为什么总是想家?

生:在别人家里不方便、不习惯。自己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还有我喜欢的小伙伴,玩游戏,说说笑笑,那才开心呢!

师:刚才,他说的在人家家里作客的心情,大家都有过吗?

生(齐答):有过。

师:好。这就叫:作客的心情。下面,我们学一首古诗(板书:夜书所见 叶绍翁)看看诗人在外作客时怎么想念家乡和亲人。先一齐读题目。

生:(读题目)。

师:谁知道这个“书“字在这里的意思?

生1:书本,在夜里读书嘛!

师:“书”字有这个意思。但是,把它用在题目里,和前后的词连接起来,特别是和“所见”连接,想想看,还有什么意思?谁说?

生2:写!

师:说得太对了,说明你肯动脑筋!再想想,“所见”,联系前面“夜书”来理解,是什么意思?

生2:看见到的,就是诗人夜里写下他看见的那些情况。

师:很好。你把题目的意思说得完整、清楚。再齐读一遍题目。

生(齐读题目)。

师:“书”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主要是看把它放在什么句子里,如“我们读书”,那就是“书本”;可在“夜书所见”里呢?

生:写!

师:对!就是“写”,这叫“一词多义”。大家再来说说“夜书所见”的意思?

生(齐):诗人在夜里写下他看见的情景。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师:诗人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打开书,自由默读,注意有拼音的字。

生:(默读)。

师:(出示生字卡:萧(xiāo)萧 梧(wú)叶 促(cù)织)谁来拼拼音?

生:(拼音,师相机正音,全班跟着拼音)。

师:这首古诗有两个字(板书)“促、深”要特别注意写法。你们看“促”的左边是单人旁还是双人旁?(生:单人旁)所以不要多写一撇;“深”字右边头顶上有一点没有?(生:没有!)那就不要加点!把刚才学的几个生字“书空”写写,看谁先能默写?

生:(“书空”生字,然后本子上默写,同桌互相检查)。

师:这首诗(课文)的左下角有“注释”,它是帮助我们了解生字生词的,要联系课文来理解。现在,大家边读课文边看注释,看看谁先弄懂全诗的大意?

生:(自由读课文,互相讨论)。

师:这首诗都能通读了。四句嘛,能背吗?谁来?

生:(多数举手)

师:(指一位)你背看看!

生:背得好。现在,同桌的互相背,看能背这首诗的有多少?

生:(互相背诗)

师:看来多数同学都能背这首诗了。

三、精读课文,感悟诗意

师:现在,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这首诗,提个要求:诗人在这个夜里到底写了他见到的一些什么?先学前两句,仔细默读,认真想,在重点词语下边画一横。想好了就举手。

生:(边读边想,有的互相议论,有的举手)。

师:(指生1)你说说!

生1:诗人看到了萧萧秋风吹下落叶送来寒冷,江面上也吹来秋风……(到“动客情”就语塞。)

师:你说对了。不过,请大家再仔细想想,这前两句诗中“秋风呀、落叶呀、寒冷呀,江上也刮来秋风……)这么一个夜晚,诗人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感觉?认真体会后,谁想好了谁回答。

生2:(举手)冷冷清清。

师:诗人一个人在外地作客又在这么冷冷清清的夜里还会很自然地感到什么?读读想想后回答。

生3:(自由读以后举手)孤单、寂寞、苦闷。

师:对,诗人这时确实感到孤单、寂寞、苦闷,就像你们在别人家里作客人时有过的那种心情呀!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产生另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众生举手)

师:(指一人)你来说!

生4:很容易想家、想亲人。

师:对,对!很容易想家,想亲人。这就是在外作客时最容易引

起的一种心情。这就叫(板书):动客情,“动”就是牵动(引起)作客的思乡之情(客情)。请大家把前两句再读一遍。生:(齐读)

师:现在来学后两句诗。(出示挂图或指看文本上的图)。边读边看看注释。

生:(默读后两句)

师:你们读了后两句,又看了插图,高兴吗?

生:(笑)捉蟋蟀呀!

师:你们高兴,我也高兴。诗人在这深夜里忽然从远处看到灯火下的儿童捉蟋蟀,他会高兴吗?

生:高兴!

师:是的,诗人一定会高兴的。请把后两句诗再读一下。读时,想想“知”字的含意是什么?

生:(自由读,讨论)。

师:“知”,你想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能够看见(知道)那么小的蟋蟀吗?想想看,“知”字该怎么解释?

生1:估计、猜想。

生2:料定。

师:这三种解释都有“想”的意思。不过,“料定”多少带有肯定的意思,要确切些。请再读全诗。

生:(轻声,细读)

师:是的,诗人看到那两个儿童捉蟋蟀玩得真开心呀,他自己当然也很高兴!可是,诗人这时毕竟不是在在的家乡呀,他看到这里的儿童们玩得那么高兴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什么?

生:诗人越会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

师:是的,诗人会想起他的家乡和他的童年。那么,这首诗的第二句写了“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是诗人想念家乡、亲人的意思。从这里可以看到诗人在前两句中“动”了客情;在后两句诗中看到儿童们玩蟋蟀他又一次“动”了客情,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和童年。(投影显字):

师:所以,“动客情”就成了全诗中的中心词。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蕴含)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我们要抓住这个中心词更好地用心去感受这种感情。请再读一遍,看能不能读出这种感情?

生:(静思细读)。

师:(观察生读后)你们都在认真读,很好。不过,有的读得太快了,有声音太高……。你想,诗人当时一个人很孤单、很苦闷,思乡心切,情绪低沉的呀,声调要缓慢些。比方,有个小姑娘拉住妈妈的手摇,双脚轻轻地跳:“妈妈,我求求你啦,走吧,怪不好玩,回家啊!”你看你看,她是多么想家呀!这首诗就是要把诗人“想家”(乡愁)的感情、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再自由读,看谁读得最好?

生:(自由读)

师:现在,我看诵读好多了。只是“动客情”是诗中的中心词,吐字要清,适当放慢。(范读)“江上/秋风/动……客情!”最后两句“捉蟋蟀”场景确实令人高兴,但同时又牵动了诗人“动客情”思念家乡呀!所以后两句语气可明快些,但不可过快。

(范读)“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我再请大家齐读全诗。

生:(齐读)。

师:过去,我们学过李白的《静夜思》一诗,现在看看大家还能背出来吗?

生:(齐背诵,投影显字)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师:你们想想看,诗人李白抬起头来望见那挂在天空中的明月是那么高,月光又明又照得那么远,月光为什么会使他一低下头来就想起自己遥远的故乡呢?明月真神呀!开动脑筋想想,为什么?

生:因为同在一个月光照耀下,这时照到他床前,同样可以照到他那远离的故乡去,也会照到他亲人的房里去,他在老家就常常看月光。所以月光使他思念起故乡来!

师:你讲得太好了。我们学诗就要学会联想,你看,他想到了“同在一个月光下”,月光是能照到千里之外诗人的故乡去的呀!大家再把这两句诗读一下。

生:(读《静夜思》后两句)

师:“明月”会引起他想念家乡,那么,“江上秋风”使诗人“动起了客情”,也是思念家乡呀!有个成语讲:看见某种景象而引起某种思念之情,就像两位诗人那 m.xiaozongshi.com 样,谁先想出这个成语?

生:(4人举手)

师:(指1人)你说。

生:见景生情!

师:对,(板书)“见景生情”,又叫“触景生情”。见景能生情,那么,为了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我建议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里去,看看他是怎么写成这么美好的诗篇的,好不好?

生:好呀!(鼓掌)

师:那好,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深情地)夜深了,诗人孤单单的,多寂寞呀!上床睡吧,又睡不着。秋风萧萧地吹,树叶落了,送来寒意;那篱笆下捉蟋蟀的儿童啊,更加思念遥远的故乡、亲人……!这一幕幕情景(用手作翻滚状)涌上心头,越想越怎么样?

生:越睡不着,越兴奋。

师:活像什么?

生1:活像一阵阵风浪在心中翻滚。

生2:汹涌澎湃。

师:忽然,几个浪头“砰”的一声,撞起了什么?

生:雪白的浪花。

师:对。撞起了几丈高雪白晶莹的浪花!这时,诗人眼前一亮,蹬开被子,翻身下床,就干什么啦?

生:诗人就写下了《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

师:你们看(字幕显示):“诗,就是诗人在生活中的激情碰撞出来的浪花!”……大家再把这首古诗诵读一遍一吧!

生:(齐声诵读)

师:刚才,我们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我们也来学做小诗人,好不好?就根据这首诗的意思,用现代人的话口述四句;要想像、顺口、有感情。先分组讨论,看哪组表达最好?

生:(讨论后,有的组举手)。

师:(选一个人诵读)你们组来吧?

生:萧萧秋风吹落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啊,

江面上的风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园)!

那篱笆下的儿童们玩蟋蟀啊,

更使我思念自己的童年!

师:好呀,你们组共同动了脑筋呀!只是“家乡”改为“家园”与“童年”念起来更顺口。你们认为怎样?

生:行!……(略)

四、布置作业

1、默写生字4个。

2、默写课文。

3、读读《静夜思》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首诗。联系本课,更好地体会诗意诗情。

作者:曾昌莲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夜书所见教案 篇八

一、出示课题,理解题意

1、回顾以前所认识的诗人,出示课题,提问: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2、再读课题,提问: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写)

(2)“所见”是什么意思?(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pck分析:课前让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交流了解诗人的背景,为学生学好古诗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铺垫。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诗题,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也能更好地过渡到古诗内容的教学。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2、老师正音(“挑”),师生讨论生字“促、深”的识记方法。

3、听录音朗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4、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分别用“”和“〇 ”画下来。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

5、学生汇报。(板书: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

pck分析:从整体入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并让学生边读边画,培养学生带问题读书,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学习第一、二行诗

(1)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理解)。

(2)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诗人)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3)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

(4)我们班有很多随父母来到这读书的孩子,离开家乡的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5)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6)小组赛读这两行诗,再指名读,齐读。

(7)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pck分析:抓住诗句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感受秋天,感受诗人的孤独和思乡情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并让新居民孩子谈谈自己离开家乡的感受,深深体会“动客情”。

2、学习第三、四行诗

(1)自由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齐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

(3)质疑:①“知”字是什么意思呢?(料想)

②发挥想象,猜想孩子还在玩些什么呢?

(4)师:诗人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

(5)根据刚才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引导:在翻译古诗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翻译时可以把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pck分析:通过学生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解除疑难,理解诗句所描述的情景。引导学生对于诗句中的“知”字深入思考,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想象,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体悟了诗的内涵,也学会了阅读。

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师配乐范读。

2自由读,指名读诗,师生评价。

3、男女赛读。

4、游戏背诗:师说出诗中的一个字,学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5、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6、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

7、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

pck分析: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情感升华。古诗教学也应注重积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背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品味古诗的诗蕴,灵活把握教材,拓展教材,使课堂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积累。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pck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背诵优秀诗文。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注意扶放结合,由点及面,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感受中华古诗文化的魅力。

古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篇九

一、导入新课

1.秋姑娘早就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金秋时节。同学们,你们发现秋天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吗?

2.师小结:是啊,秋天,我们可以看见它五彩缤纷的色彩,听见它美妙的声音,分享它带给我们的欢乐,但是黄叶飘飞的深秋又给诗人带来了怎样的情绪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叶绍翁的古诗。

板:《夜书所见》

3.师生共同理解题目意思。

二、汇报自学(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自学情况)

1.对子之间检查生字认读情况,理解新词。

2.对子交流读懂了什么,说说自己的疑难,组内尝试互相释疑。

3.小组长归纳不能解决的疑难。(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自主学习(学案引导,读书圈点,发现问题)

1 .交流生字新词

2. 感悟体会,理解诗意

1)一小组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画面中的景象表现了哪几句诗的意思。

2)学生讨论,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质疑:还有什么问题或哪些词语不理解?

老师重点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四、探究交流(检测学情,合作探究,更正讨论,生成问题)

(一)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1.理解“书”、“所见”的意思,近而解题。

2.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3.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4.问: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

(二)精读诗文,感悟诗意

1.诗人在这样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划线,说说感受。

2.在这样凄凉的秋夜,诗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他想到什么呢?)

3.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写景部分。

4.图文结合,自由读文,联系上下文讨论“知”的意思。

5.在图中标出从诗文中摘到的词,给图画配上“注释”。

6.作者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就会想到什么?

7.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感觉?

古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培养和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识记生字,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中的秋意和感情。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并读读背背。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夜书所见》)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2、.体会诗人情感的转变。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由郁闷转为欢快的心情变化

一、导入新课,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秋天是一个多彩多姿的季节,丝丝的凉意和片片纷飞的黄叶,给人带来无尽的思乡情绪。.谁能来说一说写思乡之情或描写秋天的古诗吗?预设)

生1:静夜思

……

(2)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写思乡的古诗。 让我们先去认识这个主人公——叶绍翁吧。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古诗的学习中认识到他,谁能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 (预设)

生:他是一位南宋的诗人(板书:南宋 叶绍翁)

生: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他擅长写景抒情,字句华美精丽。

生:他的祖籍在建安,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建欧,和我们一样都是福建人,说起来还是我们的老乡呢。

2、回忆方法,明确目标。(师生共同回忆以往古诗教学情境,明确学习古诗的基本要求。)

下面老师想请大家自学这首古诗,在学习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读懂古诗呢?(预设)

生1:读。把古诗读准,读流畅。

生2:说。利用注释说说古诗的意思。看看注释,想想每一句诗的意思,然后说给同桌听,看看能不能说明白。(师:对,利用注释理解诗的大意,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生3:想。诗人想表达一个怎样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生4:读。带着感情再读古诗。

生5:诵。背诵古诗。

……

3、小结方法,提出要求。

利用注释学习古文,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看看注释,想想每一句诗的意思,看看能不能说明白;能感受、体验诗的思想感情,领会诗的表达方法;能主动记诵积累。

同时要注意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然后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学们能做到吗?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二)学文悟情展示(全班)

古诗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需要我们细细的去揣摩,才能更好的领悟其中的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文里,去细细品位,看看你们刚才的理解,对了多少,还有什么需要修正的地方。

1、学生凭借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⑴ 逐句理解诗意。(有不同意见时,其余同学可以补充或订正)(预设)

生1:风吹动梧桐叶,发出萧萧的风声。

生2:送来秋天的寒冷。

生3:江上秋风在吹。

生4:客是指客人,动是引起、牵动,情是感情。

生5: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

生6:夜深就是深夜。

生7:篱落是篱笆。

生8:一灯明是灯光明亮的地方。

生9:知道有儿童捉蟋蟀,深夜篱笆灯光明亮的地方。

生10: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不够通顺,要加上一些自己的话才能让它通顺。诗句的意思应当是夜深了,篱笆深处有明亮的灯光,知道有小孩在捉蟋蟀。

……

⑵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句与句连接不连贯时,其余学生可以补充或引导,使句子能通顺,连贯。)(预设)

生: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生: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

2、学生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客在这里不单指客人,还是客居他乡的诗人。天上明月,正是人月两团圆的时候,可是他却在异乡他这时最想什么呢?他动了什么情呢?(预设)

生:最想自己的家乡。

生:是思乡之情。

……

(2)诗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若生遇到困难,师可适当指导:引导学生从生机勃勃的盛夏景象和黄叶飘飞的深秋景色的对比中体会作者的感情。)(预设)

生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秋风落叶之时,寒意阵阵,

生2:客游在外的诗人见到此情此景,倍感孤独郁闷。

生3:后两句写了远处篱笆下的灯火,诗人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

生4:由此而想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心中升起一种温馨亲切之感,感情略显舒缓。

……

3、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1)、朗读展示。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思乡之情一起再来读读这首古诗。

(2)背诵展示。

师:这么好的诗歌,你们想把它背下来吗?(想)

师:想想,怎样背诵背得快,记得牢?给你们点时间试一试。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加深理解)

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就会勾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你们对 “思乡”二字有什么体会呢?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的赛诗会,比比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的展示最独特、最有感情?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这首诗好在哪?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预设)

生: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挑”字用得极为准确。

生: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

生: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生: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一江秋水,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生: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句写诗人客舟所见。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这种欢快有趣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一二两句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诗四句均是写景。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子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均是不着痕迹地融汇在环境描写之中。

生: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灯、秋童、秋舟、秋意,均是写动,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漆黑如墨,幽深莫测,黑暗无边,这是写静,静得凄神寒骨、惆怅满怀。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生:悲欢对比,以欢衬悲。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生:传情达意,暗用典故。“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明白了这一点,自然就容易理解,诗句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生:拟人、通感,增辉添彩。“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发寒秋之感,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深长。

生:字斟句酌,“寒”“挑”传神。“寒”字一语双方,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儿童的专注敏感、精挑细翻,儿童的屏息观察、惊喜兴奋,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

生:虚实结合,以实映虚。全诗四句写景写人,所见所闻,或明或暗,全是写实。满耳秋声,满目秋夜,一江秋水,一群儿童,犹如场景写真,给人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这活灵活现的场景写实巧妙地传达出诗人愁绪满怀、长夜难眠的凄清孤寂之情。实中有虚(客情),寓虚(情)于实,以实映虚,言有尽而意无穷!

生: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多地1、收集有关描写秋景或思念家乡的古诗,更好的去领略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瑰宝所带来的无限魅力! 有能力的同学可以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试着将本首诗改写成一段话或一篇习作。3、自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对王维多一些了解。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

孤单

动客情

快乐

第二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同东兄弟》

教学目标 :

1、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展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

3、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师:谁知道王维?谁会背王维的诗。(学生交流上网查找的资料、从课外书知道的内容。)

师:同学们懂得真多,王维少年时期就很有文才,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善于描写自然景色。有人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板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回忆上节课的学习方法。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了解诗人、理解诗题、明白诗意、体悟诗情、吟诵诗文。并用自己话说说每一步具体做法及要求。)(预设)

生1:读。把古诗读准,读流畅。

生2:说。利用注释说说古诗的意思。

生3:想。诗人想表达一个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4:读。带着感情再读古诗。

生5:诵。背诵古诗。

……

师小结:利用注释学习古文,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看看注释,想想每一句诗的意思,看看能不能说明白;能感受、体验诗的思想感情,领会诗的表达方法;能主动记诵积累。同时要注意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然后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今天,我们就按同样的方法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初读全诗整体感知)(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1、学生自读。(读准通,说意思,想感情,感情读,能背诵。)

2、小组内展示。(预设)

生1:“九月九日”是农历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生2:古人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习惯。

生3:“山东”并不是现在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作者的家乡蒲州。

生:忆的意思是想念,思念。题目的意思是在重阳佳节里怀念家乡的兄弟。

生:不对,应当是在重阳佳节里怀念家乡的亲人,而不单单是思念兄弟。

生:“为”诗应读“wéi”)

生:茱萸(zhū yú)

生:诗中写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独自在异地他乡思念家乡兄弟的事。

……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品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情感)

1、学生凭借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⑴、逐句理解诗意。(有不同意见时,其余同学可以补充或订正)(预设)

生:独的意思是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生:异乡的意思是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生:为异客的意思是作他乡的客人,就是在他乡做客。

生:诗句的意思是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

生:每的意思是每当。

生:逢的意思是遇到。

生:倍的意思是格外,加倍,更加。

生:是佳节的意思美好的节日,诗中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

生:诗句的意思是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生:遥知的意思是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生:茱萸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zhū yú),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生: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

生:少一人的意思是缺少了我一个人,指缺少了作者王维。

生:诗句的意思是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

⑵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句与句连接不连贯时,其余学生可以补充或引导,使句子能通顺,连贯。)

(3)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预设)

生:独自一人身在他乡,成为他乡之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故乡的亲人。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

4、再读悟情。说一说,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预设)

生:诗中表达了作者身居外地,逢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

5、学生展示朗读能力。(读时速度稍慢,声音稍低缓。)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配乐朗读。师:先自读体味,再朗读交流。

(3)背诵展示。师:想想,怎样背诵背得快,记得牢?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在全班展示)(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加深理解,想象训练口语)

1、这是一首思乡的诗,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样说?用什么方法向亲人述说思乡的感情?

2、既然同学们想到用电话,就请你们当诗人,老师当诗人的亲人,述说思念之情。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1、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哪些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认为“独”字用得好,“独”字表现诗人一个人离开家乡、亲人的孤独心情。

生2:我认为“异”字用得好,说出诗人在外地想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2、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最好是哪一句?你体会到什么?

生3:每逢佳节倍思亲。

3、为什么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

生4:自己孤身在外,每逢过节时,看到别人全家欢聚一堂皇,就感到孤单寂寞,因此,比平时更加思念亲人。

……

4、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你在哪儿看到过或听到过?你知道它这时的具体含义吗?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1、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就会勾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的赛诗会,比比看看哪位同学了解的思乡诗最多,背的最有感情?你如果有亲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话说说你对他的思念吗?如果你没有亲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当作王维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阳登高了,会对身处外地的王维哥哥说些什么话,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呢?

2、收集自己喜欢的思乡诗、歌曲等。

3、小练笔:改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倍思亲

独      兄弟

少一人

夜书所见 第十一篇

《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之《夜书所见》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激发学习古诗兴趣。

4、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的思乡思亲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由郁闷转为欢快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一、互动释题,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背古诗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首古诗——李白的《静夜思》。(师生背诵)“思”在这里是“思念故乡”的意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也是表达想念家乡和亲人的。(“ppt”出示,明确“学习目标”)

2、出示诗题、作者姓名。读诗题,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那“书”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连起来说说?(师:叶绍翁是我国宋代的一个大诗人。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田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

3、(“ppt”出示课文插图)瞧,这就是诗人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扫清字词障碍

师:诗人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有拼音的字。

生:(自由朗读)。

师:(多媒体出示生字:萧(xiāo)萧 梧(wú)叶 促(cù)织)

生:(齐读生字,师相机正音。)。

师:这首古诗有两个字 “促、深”特别容易写错。(板书)要注意些什么?

生:“促”的左边是单人旁,不要写成双人旁。“深”字右边是凸宝盖,不是宝盖头。

师:把这两个生字“书空”写写。

生:(自由书空。)

师:这首诗的下面有“注释”,它是帮助我们了解生字生词的,要联系课文来理解。现在,大家边读课文边看注释,看看谁先弄懂全诗的大意?

生:(自由读课文,同桌讨论。师指名说。)

三、研读交流,体会诗情

1、指名读诗。读中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景象——梧叶、秋风、儿童、促织、篱落、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意。(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脑海里浮现出什么?)作者在他乡看到了这些景物,引起了作者什么感情呢?

2、请大家再自己读读这首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引导朗读交流,读中感悟。抓住“送寒声”“动客情”“一灯明”这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此刻的心情。

师:现在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

师:读得真好啊!我刚刚听你把“送寒声”的“寒”读得特别好,我想问问,你是怎么读得这么好的呢?

生:我觉得我是把诗读得有感情了。

师:是啊,你想,萧萧的秋风啊,把梧桐树叶吹得纷纷落了下来。诗人此时会有怎样的感觉?

生:有点寒冷的感觉。

师:诗人只是觉得身上寒冷吗?

生:除了身上寒冷外,他肯定也很心寒,他现在一个人在外地,肯定很孤独。

师:你体会得多好啊!诗人此时孤身一人在外地,看到萧萧的秋风吹落枫叶,心里感到非常孤独。请你再读一读这句诗。(个别读、齐读)动客情,使诗人产生了什么感情?

师:谁来读读后面两句诗?(指名读)

师:这两句写了什么?此时诗人看到这些情景,又会想到什么呢?

生1:他会想到自己的亲人。

生2:他会想到自己的亲人和自己童年时的小伙伴。

师:是啊,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时跟小伙伴一起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侯一起玩时有趣的事,可能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可是现在呢?自己一个人在外地,童年的伙伴们还能记起我吗?再读一读,好吗?

生: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诗人一个人在外地,多孤单啊!读——

生: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他看到萧萧的落叶,看到捉促织的儿童,他心里又是多凄凉啊,读——

生: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我在这里这么孤单,我的朋友啊,你们能想起我吗?读——

生: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请大家把整首诗联起来。读一读,好好感受感受。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样的景象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师:为了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我建议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里去,看看他是怎么写成这么美好的诗篇的,好不好?

生:好呀!(鼓掌)

师:那好,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深情地)夜深了,诗人孤单单的,多寂寞呀!上床睡吧,又睡不着。秋风萧萧地吹,树叶落了,送来寒意;那篱笆下捉蟋蟀的儿童啊,更加思念遥远的故乡、亲人……!这一幕幕情景(用手作翻滚状)涌上心头,越想越怎么样?

生:越睡不着,越兴奋。

师:这时,诗人眼前一亮,蹬开被子,翻身下床,就干什么啦?

生:诗人就写下了《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

师:你们看(字幕显示):“诗,就是诗人在生活中的激情碰撞出来的浪花!”大家再把这首古诗诵读一遍吧!

生:(齐声诵读)

四、作业

默写一首学过的表达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的古诗。

教学反思:

1、趣味、直观性的导入。教师借助《静夜思》这首学生熟悉的诗,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唤起学生初步的情感体验,为学习新课作铺垫。再通过欣赏课文插图,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2、“琅琅书声是小学语文课堂永恒的追求。”从整体感知到研读探究,最后熟读成诵,都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朗读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阅读教学提倡“强化初读、延迟开讲”,古诗教学更是如此。“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教师指导学生反复地阅读诗句,把这首诗的感受读出来,进而抓住关键语句研读体会,与诗人的心灵对话。

3、拓展积累。布置课后作业,引导积累。

《夜书所见》教案设计 第十二篇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促、忆、异”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两首诗。

3.理解诗句内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读中品味,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渗透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教育。

4.拓展阅读古诗《舟夜书所见》《渡汉江》等,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学挂图。

2.投影仪。

3.收集这两首诗作者或内容相关的古诗。

学生准备:

1.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2.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大胆猜想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先读一读,并观察一下书上的插图。大胆想一想,这两首诗可能是写什么的?两首诗之间可能有什么联系?

学生看书,思考。

2.交流,梳理。

教师要允许学生大胆想象,但必须有自己的依据。

教师归纳小结:诗句中有“动客情”“倍思亲”等词语,可能是反映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怀。有“儿童”“兄弟”等人物的出现,猜测可能有对他们的思念。另外,从画面中的景与人,也能感受到这种情形。

【设计意图】以往的古诗教学,教师总喜欢先入为主,自己一厢情愿地创设好情境,方便学生顺利进入情境。我认为教师有些越俎代庖,这恰恰失去了学生能力培养的机会。让学生猜想,而不是瞎想。猜想是需要依据的,学生根据阅读和观察,迅速从文字和图画中捕捉有效的信息,并深入思考,作出判断,这是一个观察、思考的过程。同时,这样做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二、围绕主题,回顾学法

1.师:是的,这两首诗的确是反映了诗人想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内容。想一想以前我们学习过或者课外读过这样的诗歌吗?能试着背诵几首吗?

学生背诵关于一些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古诗,如《静夜思》等。

2.师:诗歌是作者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语言简洁凝练,却字字含情。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文字,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忆、所感。想一想你们以前是怎么样学习这样的古诗的?你们已经掌握了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1)先读准确。根据提供的拼音读准确,读流畅。

(2)根据提供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有的需要补充和调整等。

(3)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请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经验,都有自己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就是充分估计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引领、提升。这既是省时高效的好方法,也是对学生的赏识与尊重。

三、自主练习,读准读熟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古诗,看看在这两首诗里,诗人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怀?

投影出示:《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按照刚才同学们介绍的方法,自己学习这两首诗。有问题的可以同位合作。

2.检查读的情况。

(1)指名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音,读好节奏。

(2)反复练习,做到每个同学都能够读准确。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容易忽视的话题。我们有时候容易把“关注每一个学生”当成口号喊出来,而不能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而这一点要求是最基础的,必须人人达标。因此,时间可以充分一些,学生参与可以更多一些。

四、尝试理解,感悟诗情

(一)《夜书所见》。

1.师:首先我们学习第一首《夜书所见》,题目是什么意思?

引导:“所见”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学过一首《所见》,意思是所看到的。夜书所见,就是在夜里写下所看到的。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你了解他的情况吗?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依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交流。

教师适当补充。

【设计意图】这既是学生课前学习的一次检阅,也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同时也是学习这首诗歌所必需的。只有了解了诗人当时的情况,才能为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情感的铺垫。

3.师:通过刚才大家的阅读和思考,结合课本中介绍的关键的词语的意思,这首诗歌的内容是什么呢?诗人到底“见”到什么了呢,先想一想,然后回答。

学生可独立思考,也可以合作讨论。

师:诗的前两句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诗句的理解不能简单地一句一句地翻译,诗的四句本身是一个整体。要结合词语的内容适当地调整。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如:

师:“萧萧”指的是什么?(风声。)

师:什么时候的风声?(秋天的风声。)

师:你怎么知道是秋天的风声呢?(第二句中有“秋风”一词。)

教师小结: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一阵阵寒意,这情景不禁让客游在外的人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

师:练习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师:第三、四句的内容呢?

学生回答。

引导:“知”是什么意思呢?

师:夜里能看到“一灯明”,怎么就一定“知道”是“儿童”在“挑促织”呢?

学生进一步看图、读文,全方位地思考。

师:原来,“见”的意思不仅仅是指用眼睛观看,还包括作者的“倾听”和“回忆”。作者不仅用眼睛看到了“一灯明”,而且听到了萧萧的风声、促织的鸣叫声、儿童不时的说笑声。

教师小结:

忽然看见远处的篱笆下有一盏灯火,我料想那是孩子们在捉蟋蟀玩吧。

师:看到了眼前的情景,作者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孤单,想念家乡。)

师:读出自己的见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领悟诗句的内容,必须要让学生把几句联系在一起,而不能一句一句地进行分析。这既符合古诗本身的特点,也让学生在尝试理解的过程中慢慢悟出了学习古诗的方法。但仅这样还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对于诗中重点词语深入思考,教师的追问就起到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的效果。

(二)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大诗人王维。他在什么时候写下的这首诗?

师:可能有的同学很早就听说过这首诗了?你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听说的?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这首诗流传久远。学生对此应有许多的了解,老师提这个问题的目的就在于了解学生对这首诗掌握的情况。以此确定教学宜建立在适当的点拨上,而不再需要逐词逐句的讲练。

2.师:关于这首诗,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

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倾听,补充。

【设计意图】课堂是学生的。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听众,是别人的补充和争论,而教师也是教室中的一个分子,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认为自己知道的,不一定是全部真知道,还需要教师的点拨。但这样的对话应该是敞开心扉的,是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引领。

3.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质疑。师生间补充。

(比如:王维的家不是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茱萸,是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这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在重阳节或者其他重大的节日,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比如,登高,插柳,等等。)

4.师:谁来完整地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我独自一人在他乡做客,每逢遇到重阳日,我都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我知道此刻家乡的兄弟们都已经登上了高处,插上了茱萸,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呀。

5.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练写生字,并练习背诵两首诗(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首诗。

指名背诵两首古诗。

2.师:还记得两首诗的内容吗?说一说。

3.师:这两首诗表达的主题一样,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二、品读赏析

(一)《夜书所见》。

1.师:要真正地学习一首古诗是需要反复诵读,深入品味的。诗的题目是《夜书所见》,仔细读一读,作者都“见”到什么了呢?

(看到梧桐、儿童、篱笆、灯光……;听到风声、蟋蟀的鸣叫声,儿童可能还有儿童不时的说话声……)

师:一个“见”字,统领了全诗的内容,我们把这个字叫作“题眼”,就像题目的眼睛。

2.师:可是,如果作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就这样写下来,那也算不得一首好诗。再读一读,看一看,你认为诗人哪些地方写得好呢?

学生读、思、议结合。

师生间对话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a.“萧萧”。

师:描写风声的词语还有哪些?

师:诗人选用了“萧萧”这个词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表达了一种凄清的心境。诗歌是意境的,作者开头就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b.“送”。

师:明明是风吹来的声音,一个“送”字,送来了什么?

什么“声”?(秋风吹动梧桐叶的声音。)

师:这样的声音在作者听来,心里是什么感受?

c.“情”。

师:这个“客”是谁呀?(作者)

师:什么“情”呢?(有孤单凄冷之情,有思念家乡之情,还有……不同的读者产生不同的感受,作者的高明之处就是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触发读者的遐想。)

d.“知”。

师:既然是夜里,作者怎么只凭“一灯明”,就判断了儿童在“挑促织”呢?

师:作者看到了什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这一切更使他想起了什么?

(这是他自己的儿童时代和伙伴一起捉蟋蟀的情景。思乡之情更加强烈了。)

师:这个“情”还包含了什么呢?(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的生活。)

师:回忆自己的童年的生活趣事是非常幸福的,有时候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可是诗人此刻想起以往的趣事,心情会怎么样?(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外,更加思念家乡,更加想念亲人。)

【设计意图】古诗语言凝练、简洁,但恰恰是这样的语言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是作者的匠心独运。品味古诗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诗境,抓住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经历、体验,由表面的“见”,展开想象,搜寻隐含的“忆”,感受语言的美妙。

3.练习有感情地诵读。

【设计意图】在这样的基础上诵读,才能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走进诗人的心灵,学生才能把自己移情当作诗人,“使其言皆出自我之口”。这时候的“读”才能成为一种情感的表达,是真正地有感情地读,而不是为了读得有感情而装腔作势的读,这时候的“读”才能成为一种读者与作者间共鸣的催化剂。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师:这首诗的“题眼”是什么?(忆)

师:作者在重阳节这天“想念”什么呢?

2.师:再读一读,看一看,你认为这首诗中诗人哪些地方写得好呢?

学生交流。

教师点拨:

a.“异乡”“异客”。

师:两个“异”字,和前面的“独”合在一起,让你有什么感受?(开头一个“独”,紧跟两个“异”,勾勒出了作者身在外乡的孤单心境,更增加了思乡的情绪。)

b.“倍”。

师:“倍”字怎么理解?(“更加”的意思。思念的情感非常强烈。练习读这句话。)

c.“遍”和“少”。

师:这样的对比,衬托出了什么?(思念之情。)

师:你曾经离家很长时间吗?有什么感受?你能体会他们的情感吗?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

3.你最想珍藏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呢?为什么?

师:当在外打工的亲人在中秋之季,他们会自然地想起——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当在外留学的亲人在月圆之时,他们会自然地想起——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每年春节,无数的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他们会自然地吟诵——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无数佳节,当我们思念漂泊在外的亲人的时候,他们也在思念着我们,让我们深情地吟诵这首诗——

师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同胞的心,亲人的心总是紧紧牵挂,紧紧相连。这的确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句,他记载着无数离家在外的游子的心声。佳节也已不再仅仅是指重阳节了。

【设计意图】以“读”为核心,以“品”为依托,以“情”为主线,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反复诵读,整体感悟,感受古诗语言的优美,激发情感的升华。

三、整体比较

1.师:同学们,当这两首诗共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会出现两个不同的画面,既然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学习,想象一下,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异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表达了同样的主题——想念家乡,思念亲人。一个“见”,一个“忆”。由景生情,由情生景。真是巧妙绝伦啊!

2.再读两首诗,情感升华。

【设计意图】两首诗放在一起,也许真是教材编辑的有心安排。把两首诗放在一起教学,这样的整合突出了诗歌的主题。课堂结构从开始的整体感知,到品味后的整体比较,让学生不仅感悟了古诗的内容,而且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可谓是既看到了树木,又看到了森林。

3.师:比起远离家乡的游子们,你现在想对自己的家乡和身边的亲人说些什么?(珍惜现在的一切,热爱自己的家乡,珍惜亲人之间的友情。)

四、拓展阅读

师:古往今来,关于想念家乡,思念亲人这一主题的诗歌很多,老师推荐两首。

出示:《游园不值》《渡汉江》。

师:自己练习读一读,和我们本课学习的古诗做比较,也可以课后自己收集一些,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这就要求教学中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注意扶放结合,由点及面。让学生在阅读积累中充分感受中华古诗文化的魅力。

【课后反思】

本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完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以外,重点呈现了两个方面的突破。

一、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依据书中介绍的关键词语的意思,和自己查阅的内容,在疏通句意的过程中,感受到要注意诗句间的内在联系,如“萧萧”指风声,结合二句的“秋风”,就可以理解为秋风吹梧桐叶的声音。诗句的理解不能单独地一句一句地分析,要上下融合,注意内部之间的联系,组织语言也要符合古诗的意境。

二、古诗教学的难点,在于对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中年级要求学生开始关注诗人的情感,因此,教学中,学生从认知入手,通过品味语言,引发情感,在情感的陶冶中,启动思维,从中感受、理解、体会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通过展开想象,多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感悟诗人运用语言的独到,感悟古诗的语言魅力。使学生对诗人的情感历程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形成共鸣。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本设计还巧妙地将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由情感驱动、引发情感共鸣,从而产生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界。这样做,凸显了主题,突出了这类古诗的特点,也激发了学生课外进一步拓展阅读此类古诗的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三堡实验学校)

夜书所见 第十三篇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二、观察画面、解题。

1、出示图画,指导观察。

2、解题。

3、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思考。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指导自学

1、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四、师生交流

1、看第一句诗句,你们读懂了什么?

2、学生质疑。

3、指导朗读。

4、过渡: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5、在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6、学生质疑

你最喜欢诗中哪一句或哪个词。

五、感情朗读、激活画面、练习背诵。

1、齐读,同桌互相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2、自愿上台描述。

3、背诵古诗。

六、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解说]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这13篇《夜书所见》教案设计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夜书所见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