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资治通鉴》读后感优秀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这次高考家长网为您整理了5篇《资治通鉴》读后感,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资治通鉴读后感 篇一

最近阅读了一本白话版的《资治通鉴》,随着阅读的进行越发感觉这部书字字珠玑。

《资治通鉴》是北宋多学科通才司马光花费19年编写而成的横跨16个朝代,由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巨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打响了反抗暴秦的第一枪,但是不到半年陈胜就被杀身亡。司马光在评价失败的原因时,分析道首先是陈胜在时机不成熟时着急称王,再就是滥杀熟人,亲近苛刻督查的人,将领们带兵攻占土地回来,凡是与命令不相和的,就把他们逮捕治罪,从而导致将领、朋友都不亲附他。

楚王韩信因势力过大引起刘邦的不安,进而用计捉住韩信,封了个没有实权的淮阴侯。刘邦问韩信他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你不过能带十万”,而说他自己带的兵越多越好,刘邦笑他说:“越多越好,那你为什么被我捉住哪?”,韩信说:“陛下你不会带兵,但很会带将”。

公元前265年,秦国发兵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人要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才肯发兵,太后舍不得,就没有答应。触龙劝说:“为什么国君的儿子被封了侯就都没有好结果呢?因为他们俸禄丰厚,却没有为国家流汗,地位崇高,却没有为国家立功。如今您抬高长安君的地位,却不趁现在您还在时让他多为国家立功,一旦您不幸去世,长安君将凭什么在赵国存身哪?”赵太后听后就同意了长安君做人质的要求。而《资治通鉴》记载的汉文帝时,吴国太子入京朝见,陪皇太子喝酒赌博,因为赌博争棋态度不恭,被皇太子用棋盘砸死。朝廷把吴太子送回吴地,吴王刘濞生气的说:“天下都是刘家的天下,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好了,何必送回来?”又送回去,葬在长安。丧子之痛最终导致吴王挑起七王之乱。

《资治通鉴》是一本巨著,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

民为本-读《资治通鉴》有感 篇二

最近读了司马光先生写的《资治通鉴》一书,同时也读了柏杨先生的“曰”,深深被这两位跨越时空的人物所做的事情所感动。司马光先生在现代史学评论中是个偏反面的人物,因为他阻挠革新。这个中学里就教过的,大家对待他的看法类似于对待曾国藩。但是,在我读了《资治通鉴》过程中所感到的是司马光先生的殷切诚恳的态度(对待皇帝),相对公平的态度(对待历史),以及痛定思痛的态度(对待历史的错误)。我不是那么肯定司马光在某些事情中的看法,因为从现代人的眼中看古人有点迂腐和局限,有些甚至是不可理解,但是换个角度从800年前的古代人的角度出发,司马光的行为不仅仅是很正派,而且是很有君子风范的(在处理历史痕迹)上,因为中国人在孔子的教化下提倡立言(当然在孔子之前就有很多人立言著书以求闻达于诸侯),所以历史材料参差不齐,良莠不分,多如牛毛,同时又经过历世的焚毁和辗转。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在皇帝的支持下选择材料,编辑整理和撰写了这部宏伟巨著是十分了不起的行为。现代的史学评论仅仅因为他是保守派而将他评论为偏反面的人物是有欠公平的。现在,我读的进程不是很快,仅仅读到第37卷(西汉末年时期),非常有意思地觉得编写历史和记载历史的人应该是比较顽固的人,否则不是这么详实地分毫不差地编录帝王和群臣的错误史话。相信史学者其实是想更多地记载他们的优点,但因为要尊重事实所以就偏偏记录了那么多的缺点,而且是重复往复地进行类似的错误。有些是比较肯定的,不管现代的史学者们还是古代的史学者们,比如对待王莽的定位。古代人对王莽进行口诛笔伐是因为王莽犯了古代知识分子所最为不齿的诛君篡位,(但是在诛君篡位这类事情里,杨坚也是,怎么风评就要好过他呢),现代史学者们批判大概因为王莽开历史倒车的缘故。我在读王莽的那段中,很难理解一个人能够集中这么多的缺点,诛君篡位就不去提了,乱杀群臣也不去提了,用人唯亲这点是很愚蠢的,还有他那个蠢到家的外交政策。

对待中国百姓所遇到的问题,他不但不闻不问,甚至是用很荒谬的复古来处理,同时对待外邦问题摒弃了一贯使用的互不侵犯,互利的原则,而做出了令人发怵的行为(动用国家财产来让人家单于改名字来沽名钓誉,还有就是提出不平等的条例),这类缺乏常识的行为让人摸不着头脑,只能用发昏发疯来解释他这种行为。然而最让人发寒的不是王莽的行为,而是滋生王莽的环境。滋生王先生的环境应该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而起到元凶的则是人性呀。这边我只是说说历史,并不想在这篇文章里分析人的心理和历史的心理,只是在这里提一下。人说要真正了解中国,就要读《资治通鉴》,真的是一点都不错呀。读了之后觉得,我到底在骄傲什么呢?文明也好,文化也好,历史更多留下来的是教训,这些教训则是我们后世人的财富。前人的血泪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避免过失而创造现实的文明和文化。地大物博带来的不是人民的富足和强盛,而是历经几千年的磨难。我们的民族有着建立在苦难上的骄傲和自强不息精神,也有着建立在禁锢思想下的辉煌文明。现代的人,珍惜了什么?舍弃了什么?遗憾了什么?虚荣着什么呢?最后问一句,保留了什么?不知是什么时候,我开始对历史有点感兴趣了。爱民如子的孝文帝,残暴天下的商纣王,喜好美色的唐玄宗,昏庸无比的唐德宗,信鬼神的唐宪宗与唐穆宗……一个个,令人深有感触。《资治通鉴》,一本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历史的史书,司马光整整用了十年时间才编成。宋神宗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我在里面了解到:毛泽东把这本《资治通鉴》整整读了十七遍,而我还只看了四遍。十七遍,一本书三百三十八页,总共看了五千七百四十六页。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仅仅一本书就看了五千七百四十六页,令人敬佩呀!年老的唐玄宗,老眼昏花,不明事理,让杨贵妃出家修行。后来又娶进杨太真(即杨贵妃,太真是老道士给她的道号),但我觉得杨太真似乎也不怎么好。杨太真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命他们三天三夜摘荔枝,比现在火车慢不了多少,一路上却死了很多人。唐玄宗为了杨太真的一笑,竟然牺牲了数十人到上百人的性命,可见唐玄宗的昏庸。汉哀帝偏宠侍从董贤,所以有着“断袖之癖”的典故。有一次,汉哀帝与董贤同塌睡觉,董贤翻身,不小心压住了汉哀帝的袖子,汉哀帝不忍惊醒董贤,就把自己的袖子割断了。后来,汉哀帝命董贤为大司马,结果弄死了许多人才,最后,太后把董贤赶出了宫,另择王莽。可见汉哀帝的同性恋性格,使他抛弃了国家,抛弃了许多人才。多么可惜呀!同时也反应出了汉哀帝的昏庸,只要有人在精神或事情作为上有一点点反对董贤,汉哀帝就暗杀或把他斩之,可悲呀!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无人能比,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司马光的坚持不懈。但是由于有些人的讽刺,致使司马光想马上完书,导致唐朝与五代十国的时候写得比较多。但司马光的功劳永远是伟大的!

那是一片广漠的土地,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星辰。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古老的中国,遍野都是狼烟,我眼前尽是模糊,推不开,也挥不断。只听得远远近近,人的悲号和兵刃撞击缠绕在一起,偶尔还夹杂着野兽的嚎叫,迷蒙的烟雾中,显现出几个巨大的名字:尧、纣、汉高祖、唐太宗……烟雾渐渐散去,这些名字不见了,代之以遍地征人的鲜血,倾倒的旗帜,焚烧着的画作、诗稿,以及倒塌的宫殿与茅草房……一束束竹简从天而降,一片一片,跌落在数千年积聚的尘埃里,每一片都有同样的红光在闪烁,那是鲜血写就的两个字——历史。是的,历史。硝烟、鲜血和民众的苦难,这是历史在我脑中留下的最深刻的烙印,如果说,在捧起那些厚厚的史书之前,我对于历史的了解,还毫无例外地局限于历史课本上的四大发明、三皇五帝,文学艺术这些引人自豪而堂皇的东西的话,那么解读真正的历史,无疑是对一个有良知的人一种残酷的精神上的折磨。厚厚的史书那蝇头小字里,几乎每一页都有战争、都有阴谋、都有杀戮,都有着民众苦难的呼喊与挣扎。文学、艺术,一切真善美的东西,要么为乱世所毁灭,要么在暂时的平静里苟延残喘。后世的人看到了它们得以保留下来的那一部分,欢呼、雀跃,为文明谱写赞歌,很少有人翻开沉重的故纸堆,去看一眼历史的真实。因为,真实往往意味着残酷,而我们总乐于接受快乐和幸福,然而,历史从不因我们的好恶而改变一丝一毫。当我们豪迈地吟咏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时候,处在外夷杀掠下的百姓正在那个时代奔逃,陈尸荒野;当杜甫含泪写下《卖炭翁》的时候,他胸中对于苦难的同情远远高于我们今天对于诗的艺术本身的注意力,骆宾王一代才子,却因为文人的不谙世事而卷入封建朝廷的权力之争,最后落个身死名裂的下场。就连我们从小熟悉的那个让梨的孔融,也因为得罪权贵,同全家人一起被无幸杀害……对于历史,我们有什么可以值得炫炔的呢?秦始皇穷兵牍武,希望能够统一中原,甚至发动几十万人去,修那座万里长城。在这座今天让我们倍感自豪和荣誉的建筑物里,埋藏的是千千万万秦朝百姓的血与尸骨,萦绕的是孟姜女们家破人亡的哭号,即便时间将这一切都冲淡了,遮掩了,几千年后你站在长城上时,看到的仅仅是雄伟壮观,胸怀的仅仅是自豪吗?五千年的文明史啊!这五千年的文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文明”呢?

历史,字字行行都是残酷。残酷的统治,残酷的文化,残酷的道德。一个犯了大罪,不仅他的家人、他的邻舍、他的朋友要与他同罪,就连妻子、祖母、母亲的宗族以及许多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都要受到诛连。一案既发,成百上千的人无辜被杀,有的甚至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已经祸从天降。而这种诛连九族的手法,在整个封建社会的漫长的历史中源源不断地重演。就是这些封建帝王死后,仍不放弃鱼肉人民的机会,他往往将建造陵墓的上千的工匠们,和他生前的嫔妃婢仆,一齐或杀死或活埋在陵墓里,美其名曰“守陵”。《资治通鉴》里就曾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武士们用刀枪将帝王的陴妾们逼进陵墓,然后用石头沙土填堵了出口。附近的居民一开始还能在静夜听到隐隐的哭喊,三五天之后就声息全无。这样悲剧几乎充斥了每个朝代。我们熟悉的隋文帝、唐太宗、康熙皇帝还有成吉思汗都做过类似的决定。不同的是太宗的遗命因为一个武则天而改为出家感业寺,总算保全了一群女人的性命。而这样的行径,在那个时代很少遭到人们的质询。不公正的事情经历了年年月月,人们的感觉也仿佛麻木了起来,因此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辟如缠足、辟如文字狱,辟如女性的极端低下的地位,以及君臣之道三从四德的封建道德,不但为老百姓所默认和遵循,连那些所谓有知识有见解的士大夫阶层也深以为然。于是,无以计数的人们,不是死于战乱流离,就是受害于那个黑暗的社会,难怪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狂人”,频频翻动历史,却从头到尾只看见两个字——“吃人”。

面对历史我感到惊愕,我从不曾知晓那些灿烂辉煌的背后有着如此苦难深重的隐情。我们赞美着五帝三皇的非凡业绩。却看不到盖世功勋背后的遍野枯骨;我们欣赏着古往今来的佳诗妙句,却体会不到这些诗句中隐含的悲惨现实;我们炫耀着四大发明的成就,却无视它们被应用于杀戮和掠夺的不光彩历史,我们的眼睛只看到了表面的光辉与灿烂,却忽视了作为任何一个社会之主体的老百姓的痛苦与悲哀。解读历史,才渐渐明白,“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任何在对历史的无知基础上的自豪与崇拜都只能受到那些长眠于地下的先人们的潮讽。只有以一颗虔诚的心去走进历史。你才会发现,历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不是文学,不是艺术,也不是伟人,而是和平与秩序的宝贵性,只有在和平的年代,只有在有秩序的生活中,文学、艺术以及其它一切的一切才能够展其所长,社会生活才繁荣稳定,才有了真正令我们自豪的历史。所以,如果不曾解读历史,让我们对所谓“华夏五千年文明”保持慎重的缄默;如果不曾解读历史,让我们至少不对那些英雄伟人们作一知半解、津津乐道的评说;如果不能从历史中看到过去的苦难,未来的希望,那就看看现在吧:打开电视机,听一听伊拉克的枪声,看一看非洲难民的眼泪,望一望世界动荡的股市,你就知道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无论你读与不读,它都永远存在,而且,只要贪欲与战争存在于这个世界一天,真善美的东西便没有生存和发展的余地,人类的悲剧也将源源不断地重演。历史永远不仅仅是历史。

这几天,我利用署假时间读完了《资治通鉴》这本书,其中王朝的更迭以及气势的盛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宋朝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马光编成这部四百多万字的巨著,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这是品质,在今天仍然可贵,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下面我就来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

战国是一个崇尚诡术的时代,百家辈出,然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杀伤力最大的还是反间计。反间计有很多的表现形式,然而其无一例外的针对了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多疑)。何人不疑,何况国君,寡人寡人,说的就是无倾腹相交之人啊。因为敌人和小人的反间,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魏,魏据中原之地,富庶傲视诸侯,如果能留住吴起和孙膑这两位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又何愁霸业不成;损失最惨重的还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治胡地,使赵成为战国末期唯一能够和秦抗衡的国家。然而长平一役,赵为范雎反间,以赵括代廉颇,以至四十万大军为秦坑杀。有太多的史实和反间计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肯定的是,它将继续挑战人类最脆弱的部分。因为信息永远不可能是完备的,人性永远是多疑的。还有一点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商鞅变法。以刑名之学变法,手段太残酷,积怨太深。他在渭水旁边处决囚犯,染红了整片渭水。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得到太子虔和贵族的支持。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车裂灭门。“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今日中国要推行各项改革,亦应徐图缓进,毋操之过急。再来说说唐太宗,唐太宗是个明知且有远见的皇帝。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光知吃饭,不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稼穑之艰难,就不会珍惜粮食,就会大吃大喝,就会忘记劳动者的血汗,久而久之,则饭不常也。你只知骑马,加鞭快马,不知道喂马,不知道让马休息,不知疼马,则不能久乘之。不错,你一时比那些让马休息的人快了一些,可是你忘了,你的坐下骑已经气喘吁吁,快渴死了,饿死了,累死了,它不会把你驮到目的地的。君犹舟,民犹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当权者不知爱护百姓,当头头的,不知关心下属,则危在旦夕。这也就清晰明了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

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比较的典型,望大家有时间都来读一遍,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

资治通鉴读后感 篇三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读罢此书,感受颇多。《资治通鉴》的。资料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经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司马光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本书使用了一套“古怪”的计时术语作为全书的时间框架体系,如“阏逄摄提格之岁”之类。“阏逄”相当于汉语“甲”,“摄提格”相当于汉语“寅”。为什么不用汉语的天干地支,而偏偏要用一套多音节语言的干支体系呢?

之后查过资料我才了解其实,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这是天皇语言,即三皇时代的官方语言。明代著名学者万民英所著《三命通会》云:“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其十干曰:于逢(又名“阏逄”——编者注)、旅蒙、柔兆、疆困、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于、执徐、大荒落、敦洋、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经过查阅资料与询问教师朋友我了解到《资治通鉴》本身的编纂,具有很多特点或优点。首先是它取材广博和编写精审,所记叙的历史是幅员超过万里,人口超过千万,时间长达一千多年,而全书不到三百卷,组织精密,条理清楚,详略得宜,言简事明,有深入浅出之妙,这是一般史书不能与之相比的。其次,司马光的治学态度十分严谨,所用史料都经过仔细选择,并将选用的过程和选定的理由,一一记载下来,编成“考异”,成为《通鉴》一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后世流传中,人们才把它分开了,这项治学方法,所以称为“考异法”。这都是在组织形式方面比较突出的优点。

至于考异法是什么呢,我还不是很了解。仍要请教教师实资治通鉴中很多故事是用来体现作者对迷信思想的不懈。

其迷信思想,在统治者可谓根深蒂固,司马光常常依据事实揭破其底细。如记武则天之事:“太后好祥瑞。有献白石赤文者,执政诘其异,对曰:以其赤心。(李)昭德怒曰:此石赤心,它石尽反耶!左右皆笑。”又:“太后习猫,使与鹦鹉共处,出示百官。传观未遍,猫饥,搏鹦鹉食之。太后甚惭。”(并见《唐纪》二一长寿元年)事虽细微,意义则甚为重大。又如镇压黄巢起义的高骈,据有扬州,为霸一方,而听信玩弄神仙之术的吕用之,终至于城破身死。《通鉴》详记其事,不掩饰,亦不夸大,读者自然留下深刻的印象(《唐纪》七○至七三)。此类记载不仅仅证明司马光的见解正确,同时也证明其文学手法高妙。关于几次大战役的描述,如昆阳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淮西之战等,都极简练而生动,称为古代叙述战争的典型之作。

当然由于水平与局限我又读了许多后续资料其中指出了不少错误如《史记》错记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年代,因而将齐宣王伐燕记为湣王之事,与《孟子》、《国策》诸书的记载均不合,此刻根据《竹书纪年》已经纠正了这个错误。《竹书纪年》是魏国的史书,因与儒家经典记载多不一致,在宋代不受人重视,以致之后逐渐失传,此刻看到的是辑录本。司马光虽然看到过原本的《竹书纪年》,而不知利用,于是硬将齐宣王的年代比《史记》拉后十年,避免了与《孟子》等书的矛盾,其实毫无根据,不能作为史实看待。又如著作《后汉书》的范哗,在朝臣争权中被杀,而诬加以叛逆的罪名,编造了很详细的情节,《宋书》全收于《范哗传》中,司马光未作分辨,也照样采用了(《宋纪》六),到清朝,王鸣盛才辨明了当时的史实(参看《十七史商榷》卷六一)。又如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当权,陶侃为一代名臣而出身于寒门,世家出身的当权者对他多加诬蔑,《晋书》不辨真伪都收录下来。《通鉴》已多予删汰,但亦有删汰不尽者,如云侃“以不豫顾命为恨”(《晋纪》一六)。陶侃为地方长官,与晋明帝也无特殊关系,自然无必要参豫顾命,清王懋竑为陶侃作了正确的辨白(参看《白田草堂存稿》卷四)。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小错而否定大的成果。

读《资治通鉴》有感 篇四

读过关于“三国”的人都知道:“三国”时期是指曹、刘、孙建国至“三国”先后灭亡,这是“三国”时期,其实不然。三国时期是以董卓乱京,孙策找到玉玺,好戏就从这里开始。

三国时期,是英雄豪杰辈出的年代,也是诗人,词人不受用之时代,所以,诗,词人不甚出名。因为战乱你再满腹经纶也没用,对方一刀子过去你能写什么?而武将则不同,对方一刀子过去,把它激怒了,一棒子跟你拼个你死我活,对方也没办法。这是一个“潜规则”:国家混乱是要武将;国泰民安要文臣。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如:诸葛亮,是个文臣,却能在乱世时,使蜀国安定,这不是武将能做到的。

说到诸葛亮,就得谈一谈曹操,这又是为何?乍一看,没有什么。可是只要细细观察就会发现:诸葛亮与曹操都是丞相;诸葛亮与曹操均开丞相府;诸葛亮为武乡侯,曹操为武平侯;诸葛亮与曹操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且均为“皇帝无权”。

《资治通鉴》这本书比《三国演义》真是得多,希望众位不妨看一看!

资治通鉴读后感 篇五

亚里斯提卜曾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比吃的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的,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可见一本好书的重要性。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带领他的助手历时十九年编写的一部空前巨著,也是已知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26年的历史,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取名“资治通鉴”。

阅读此书,我们能穿越时空,来到古人生活的世界,零距离感受战场上的肃杀,帝王们的奢侈,百姓中的疾苦。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地广人多,本是可以通过励精图治而一统天下,结果皇族子弟们却不为成就霸业而打算,却为争夺王位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于是乘此机会士大夫们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这时皇族子弟们才猛然醒悟,而此时已无法再管制士大夫们,最终落得了“三家分晋”的结局。导致这种结局的原因有两点:

1、他们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不做长远打算,只看见眼前的王位而看不见未来的发展;

2、他们人心不齐,犹如一盘散沙,不能齐心协力共同谋发展,最终让士大夫们有了可乘之机。

隋和秦是两个短命的王朝。它们在建国之初都很强盛,但都二世而亡。是什么让如此强盛的王朝瞬间土崩瓦解?就是它们的帝王实行的暴政。唐太宗李世民大家都知道吧?

他在我国古代帝王中是明君的代表。玄武门之变后,他登上了皇帝宝座,并重用贤臣,减轻百姓负担,对周边少数民族恩威并重,使国家繁荣富强,深受人民爱戴。由于他在位的这段时间政治比较清明,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史称“贞观之治”。

同样是帝王,为什么所统治的国家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最关键的就是你是否能深得民心。可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