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关于《阿q正传》读书笔记(精彩5篇)2-14-85

鲁迅的《阿Q正传》我已经读过许多次了,至今依然还没能完全弄懂其中的深意。大概是我自己头脑特别笨的缘故吧,不像有些人那样,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奥妙,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以下是勤劳的小编sky给大伙儿整编的关于《阿q正传》读书笔记(精彩5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阿Q正传》读后感 篇一

关于《阿q正传》读书笔记(精彩5篇)2-14-85

出自于鲁迅笔下的阿Q是个以喜剧形式开头却以悲剧收场的复杂的人物形象。《阿Q正传》主要讲述了阿Q孤苦伶仃,靠打短工过日子,备受欺辱却用他的“精神胜利法”艰难度日的故事。他是个有着严重的心理疾病的流浪农民形象,开头就写到赵家老太爷不允许他姓赵,还随意打骂他,可以看出赵老太爷的蛮横,但同时也看出阿Q虽然勤劳能干,但是自己仍然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甚至路人都可以随便欺负他。挨打了却说自己终于被儿子打了,人们嘲笑他头上长了癞疮疤,他因此忌讳说光,明明自己没有老婆,却还吹嘘说“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便翻身妄想成为村里人的“统治者”,在读书人面前佯装很有见识,为了向村民们炫耀番,宣称自己也要“造反”,加入革命的大军之中,而革命的`人却将他视为草芥。阿Q本来就是粗浅的人,怎么可能懂得革命的事情,这也正说明了,目光短浅深受封建思想残害的农民无法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这个道理,这是农民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的。

鲁迅正是因为看到了当时人们战争失败却还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的现实,同时意识到农民的局限性以后,才创作出来阿Q这个悲剧的人物形象。通过阿Q的悲惨结局,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够看清中国备受欺辱的真相,希望破除封建思想对人们的残害,希望国民能够正视失败,痛定思痛,这样,才能够挽救中国。

阿q正传读后感作文 篇二

阿Q是一个流浪者,没有家人,没有稳定固定的职业,只能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我感觉阿Q他连基本的生存权利也没有,连一间可以住的的房屋也没有,只好长年在土榖祠里住,然后被迫接受那些有钱人的欺负,以及村里人们的戏弄、侮辱,阿Q除了可以出卖劳动力给别人之外,他几乎一无所有,甚至连自己的姓什么名什么都并不在意。

虽然阿Q到处受到压迫、侮辱,但是他总是“乐观”。在受到侮辱时,他不是奋力反抗,正视事实,而是用他所谓的“精神胜利法”来为自己地位低下、屈辱处境辩护,用我看似可笑地隐瞒和编造出退路,自我安慰,取得精神上的胜利,在“苦中求乐”。

阿Q在他临死前,令他最遗憾的两件事情是:一是画押的圆圈画得不够圆,二是游街的时候,没有唱出几句戏来。这是多么的可笑,更是多么的可悲呀!这决不是临危不惧,而是愚昧至极,连动物都会同情他这一套的精神胜利法,阿Q没有灵魂,就是死了也上不了天,只有一副欺软怕硬的躯壳,他的存在对别人来说毫无意义。多他不多,少他不少,最多会成为人们无聊时的谈资。

读了这本书我体会到我们应该面对现实,不应该为自己所面对的困难克服。

《阿q正传》读后感 篇三

作为一个失去土地的流浪雇农,阿Q是受压迫的群体,走上革命道路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阿Q参加革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和私利。其支配思想实际上还是传统思想。他对革命的理解是错误的'。这也是鲁迅在《阿Q正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总结。鲁迅提出经历了革命之后阿Q的精神胜利法并未改变,这场革命其实没有实际作用,县官老爷还在职,看客还是原来的那群看客。鲁迅意识到民主革命需要真正的思想启蒙。

一场没有作用的革命,导致了阿Q的死亡。而阿Q到死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死。他还是一个没有觉醒的麻木的雇主,一个被人看低鄙视。地位低下者,一个取悦于人的小丑,一个牺牲品,一个悲哀。

阿q正传读后感300字 篇四

《阿Q正传》是鲁迅《呐喊》中的一篇小说,文中他写入了阿Q的动作,语言,神态表情以及心理描写,使我身临其境。

《阿Q正传》一共九章,写了阿Q的变化。第一章“序”交代了为给阿Q作传的原因,概括了阿Q的身世和现在的处境;第二章和第三章重点描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利用别人的痛苦来表现自己的胜利,表现了他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畏强凌弱和十足的奴相;最后写了辛亥革命波及未庄以后,阿Q自发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动,以及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以后,他对辛亥革命的极度失望,_窃取革命果实,阿Q被杀的悲惨结局。

透过阿Q的故事,我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精神愚昧。阿Q的爱国,一心向着革命的心使我深受感动,我要向他学习。

阿Q的生活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辛劳,痛苦。人们都不爱国,都成了假洋鬼子,里通外国,成了_细。

《阿Q正传》读后感 篇五

读过的书不多,《呐喊》却是其中最能带给我能量的书,虽然只是一部短篇小说,但却揭露了当时人性的丑陋,唤醒人们的良知,十分生动。

《阿Q正传》写的是一个叫阿Q的人,他是一个自欺欺人的人,虽然从表面上看,他十分乐观,但他是一个没有身份,没有地位的人,许多人都会瞧不起他,把他看得很卑微。多年后阿Q有了自己的工作,赚了许多的钱,人们却又对他满着敬畏,这是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对穷人唯打是骂。对有权有势的富人却阿谀秦承。鲁迅小时也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家境富裕时被人尊敬,家境贫穷时,又被人唾弃。

封建社会就是这样。阿Q是一个没有身份,但却是一个野心极大的人,他希望能成为大人物,被人们尊重、关注,所以,他也会为此大费周折,甚至不择手段。那些大官员也是为了爬得更高,而乱杀无辜。这样,就影响着社会风气变得以大欺小,人人不平等。

《阿Q正传》告诉我们:我们要用平等的眼光看世界,共享同一片蓝天,共处同一个世界。生活中,会有许许多多的不平等,但我们不该抱怨,应该怀着爱与感激,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去发现别人的优点,而不是去嘲笑、侮辱。

鲁迅先生写《呐喊》,他呐喊的不是就人们心中的善良吗?他想要改变人们的内心,他想要拯救人民。世界对我们来说有时是不公平的,但不要灰心沮丧,我们只有试着改变自己平等地对待他人,才能让自己的心灵纯洁善良。

让我们怀着一颗善良有爱的心,善待他人,发现他人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