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电影《决胜时刻》最新观后感影评优秀14篇4-2-80

2019年电影《决胜时刻》上线各大影院,《决胜时刻》这部影片作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作品,其主要讲述的是 1949年,党中央领导人进驻北京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建立新中国的故事。关于观看2019年《决胜时刻》电影的观后感悟及思想收获,本文是不器文库人美心善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电影《决胜时刻》最新观后感影评优秀14篇,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一

电影《决胜时刻》最新观后感影评优秀14篇4-2-80

《决胜时刻》告诉我们,要始终做到为民造福。历史充分证明,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要胸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二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70年前的今天,中国的历史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共谈判最终破裂,解放军挥师南下横渡长江,全国各地相继迎来解放,新中国成立已是箭在弦上。影片《决胜时刻》,就以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为原型,采用丰满细腻的笔触和颇具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再现70年前,改变中国命运的神圣时刻。片中,既有领导人对革命事业的不忘初心,对新中国成立的未雨绸缪,又有普通战士的全新视角,无疑是对那段历史的尊重与还原。

影片以时间为线索,从领导人进驻香山工作开始,将开国大典前的历史事件一一呈现在大银幕上。从国共双方异常艰难的。谈判到战火纷飞的渡江战役,到博采众长筹备新政协会议,将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系列大事带给观众。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决胜时刻》处处体现出浓浓的新意,尤其注重对小人物的塑造和对细节的把控,带来不同以往的全新观影体验。

《决胜时刻》虽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但并没有从厚重的战争场景入手,而是在刻画领导人的同时,选取了三个身份不同的典型人物,领导人的警卫员陈有富、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孟予,以及解放军战士田二桥,从三个不同的小人物入手,透过不同的视角来展开故事,三个人之间又有着某种巧妙的联系,穿插在领导人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说起来,导演在编排上相当大胆,以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所见所得和所感所想来推动剧情,不光视角独特代入感强,更是能够以小见大,透过小人物的言行来重新解读历史,再现峥嵘岁月。

除此之外,影片对毛泽东同志的塑造更具有人情味和家庭气息。工作之余陪女儿一起抓麻雀,在餐桌上和子女畅谈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关注子女的感情生活,温情满满的场景,亲人相聚的时刻,细致入微的刻画了领导人鲜见的家庭生活;工作中,关心年轻同志的成长,当得知小同志思乡心切后,批给假期并发放路费,让他回乡省亲,小同志深受感动;闲暇时间带着小战士一起看戏,并做东请客吃饭,与老板亲切地话家常。可以说,自始至终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像普通人一样,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和蔼可亲又平易近人。这样的领导人,与以往的作品中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光贴近生活,更是有血有肉。

影片对国共谈判的历史,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进行了还原。谈判桌上,共产党一心想着推动谈判的顺利进行,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对国民党的要求一忍再忍、一让再让,为了和平的到来,在协议上不断让步;而国民党则是以谈判为借口拖延时间,妄图划江而治,暗中寻求美英等国的援助,私底下小动作不断,暗杀爱国和进步人士,以致手下将士不断起义。这一进一出之间,孰是孰非、高下立判。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周恩来回延安》、《古田军号》等国庆献礼的影片,相继与观众见面,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来追忆革命历史,重现改变中国命运的一刻。影片《决胜时刻》,不光从全新的角度来关注领导人的生活,更有小人物的独到视角,并注重对故事和情节的把控,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视性。这样的作品,不光新意十足且接地气,无疑更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2019《决胜时刻》观看有感 篇三

激动、感动、振奋、震撼、特别燃、热血沸腾……能得到观众如此高度评价的,就是目前正在全国各大影院热映的电影《决胜时刻》,这部讲述了1949年中共中央进驻北平香山,并在此完成国共和谈、指挥渡江战役、筹备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等一系列大事的电影,上映后燃起了观众们的爱国情,各种好评纷至沓来。今日,本片发布一支口碑特辑,揭秘这部电影吸引人的原因。截止9月23日,本片累积票房4800余万,各平台评分在同档期电影中位居第一,其中猫眼9.3分,豆瓣7.0分。

最“接地气”的领袖形象

聚焦生活细节刻画人物

“生动、亲切、可爱”、“接地气”是多数观众对电影中毛主席的感受,很多人都表示,电影里的毛主席是有温度、有感情、可以触摸到的人物,好像生活在我们每个人身边一样。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毛主席帮警卫员写情诗并教他追女孩的情节,这一桥段的设置给观众带来了不少惊喜。有观众表示,电影中的主席既有身为领袖为国决策、运筹帷幄的一面,也有身为长者、父亲,对待年轻人表现出的关心、慈爱的一面,不同于以往主旋律电影中的伟人形象,可以说是“真正走到了我们年轻人的心里”。

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得益于本片编剧何冀平对于角色的把控。据了解,何冀平不仅在开拍前研读数百万字资料,梳理故事主线,而且本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在电影中虚构了诸如警卫员陈有富、播音员孟予、小战士田二桥等角色,通过这一系列小角色与主席发生的故事,从不同维度丰富毛主席的生活侧面,进而展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毛主席形象。

传递“中国正能量”

彩色高清开国大典修复不易

“渡江战役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浴血奋战的场景看得我热血沸腾,顺利渡江后当战士们将红旗高高地插在占据地时,我眼角都湿润了!”很多人在看过电影后都表达了这样的感受,并表示,在当下幸福的生活中,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应该铭记历史,要珍惜现在美好和平的生活,“用最简单的故事,带来了最燃、最感动的震撼,这就是中国正能量,是我们每个人对祖国的爱!”

影片自20日上映以来,关于片中全彩色高清开国大典纪实影像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很多观众都说,看到这一结尾时心情无比激动,“全新修复的历史影像带我们穿越到70年前!”要知道,这可是国内大银幕首次出现全彩色高清的开国大典历史影像,为了这4分钟的画面,本片监制兼导演黄建新专程派人远赴俄罗斯,购买当年苏联摄影师拍摄的胶片,然而胶片因为年代久远出现了划痕、晃动、焦点不实等情况,带回国内经过4K技术修复才最终让这历史性时刻重现大银幕。

决胜时刻观后心得体会 篇四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结束,毛泽东主席率中共中央入驻双清别墅之后,到开国大典之间这段时间发生的轰轰烈烈而又波云诡谲的众多历史事件,包括国共和谈、跨越长江、政治协商、开国大典等,其间还穿插着领袖、普通人的战友情、亲情、爱情及与国民党特务你死我活殊死搏斗的描写。

影片里有几个点感触较深,记录如下:

毛主席看梅兰芳演“霸王别姬”,他说,“项羽孤家寡人,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不足取”。这里我看到的是领袖与普通人的不同:他也在看热闹、品唱腔,但他更随时在思考,在回顾历史、吸取教训,所以才有后来“宜将于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百万雄师过大江。

解放军炮击英国“紫石英”号并致其搁浅投降的片段,场面恢弘,特效真实,看着过瘾。

五大书记之一任弼时给其他领袖演奏小提琴。其实他当时才45岁,但长期过度操劳,他的身体已经彻底毁了,一年后他就将逝世。此刻,他打起全部精神,为他亲爱的战友、他一生的知音们再奏最后一曲;

毛主席的卫士田二桥在渡江战役中牺牲的场面很感人。他在敌人阵地的最高处竖起红旗的时刻,却不幸被两颗罪恶的子弹击中,只有16岁,牺牲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前夜。他的战友前赴后继,举住红旗不倒,后面是一个俯视镜头,满银幕是那面红旗在飘舞,也象征了新中国建立一步一血的艰辛。很多观众肯定会记住这个画面,而我还记得与田二桥相关的之前的一个片段:他的年龄现在看还只是个孩子,爱玩是天性。他和李讷用筐扣麻雀,总是扣不到,就偷偷放了一个铁皮做的小鸡在筐底,逗得李讷可开心了。那个铁皮上弦小鸡我小时候也有。

影片最后的开国大典,使用的是真实的历史记录,原影原音重现。当毛主席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历史弘音响起的时候,心中顿时升腾起骄傲与自豪之情。

总之,这部电影是一部尊重历史、制作精良、充满正能量的好电影。通过这次观影,我又重温了一遍那段如火如荼、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次美妙的精神享受。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五

9月20日,70年国庆献礼影片《决胜时刻》正式上映。该影片由新华联集团投资参股的博纳影业拍摄。电影展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进驻香山后秉承“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建立新中国,最终实现新中国成立这个伟大目标的过程。该影片创作团队阵容强大,由黄建新、宁海强担任导演,张和平担任艺术总监,何冀平担任编剧,唐国强、刘劲、黄景瑜等担纲主演。

电影上映后引起热烈反响,获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豆瓣影评中有专业人士撰文称赞该影片为“平凡角度塑造‘高光时刻’”。这部电影比以往的红色电影更具感染力,既呈现了时代的宏大和伟人的丰功伟绩,也展现了那些时代伟人平易近人的生活,塑造了伟人平凡的'一面。有些观众评价电影“燃点笑点泪点兼具,看完心里很温暖”。也有年轻观众表示,这是一部适合全年龄段人群观看的合家欢电影:“很少能有和爸妈没有代沟的电影,这部电影很适合一家人一起看。年轻人可以了解一段历史,父母辈可以重温他们那个年代的记忆。”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博纳影业于2019年出品了“中国骄傲”三部曲,即《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已于8月1日上映,《中国机长》将于9月30日在各大院线上映。这些影片用新颖独特、充满人文精神的艺术视角,为当代人解读了坚定信念、坚守担当、临危不惧、果敢坚强的高尚品质,都彰显了浓浓的爱国情怀,向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2019年电影《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六

电影《决胜时刻》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新生引航·开学第一课”学术放映交流活动,近600师生、党员同志集体观影交流。

电影《决胜时刻》正是反映和讲述了1949年中共中央进驻北京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新中国,在此会见民主人士、指挥渡江战役、筹备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等一系列大事,再现了共和国们运筹帷幄、筹建新中国的决心与信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决胜时刻》在一众优秀献礼影片的传统上,开辟全新的创作道路,讲述建国前夕中共中央的一段珍贵历史,是黎明之前的大事记。

监制兼导演黄建新、编剧何冀平、摄影指导邵丹、美术执导霍廷霄、叶飞司令员饰演者赵宁宇携影片来到北京电影学院,与广大师生交流与分享。

黄建新回母校接受“考验”众主创分享拍摄感受

在两个小时的欢笑声、惊叹声和掌声之后,影片主创们与北京电影学院师生交流分享创作经验和心得体会。

作为北京电影学院83级毕业生,黄建新从导演做到在业内享誉盛名的金牌监制,创作无数经典作品,作为《决胜时刻》监制和导演,他和同学们坦言“特别高兴把作品带回母校放映,同时也是个紧张的‘考验’。”回想起在大学时期与同学们一起观看前辈带回母校放映电影时的点滴记忆,黄建新导演真诚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能拍电影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学校,有大师巨匠们手把手面对面的教授传习拍电影的知识,可以说是很幸福的时刻”。

北京电影学院在职的三位老师:该片美术指导霍廷霄表达了做老师十几年,始终带着薪火相传的校训,带领自己学生组成的最年轻的美术团队,努力在电影美术设计方面开疆拓土。摄影指导邵丹也表示,这部电影的摄影团队也是带领自己的学生一起完成,在几个月的辛苦努力下,当大家一起观看工作成果时,也是一种提升和传承。叶飞司令员扮演者,来自表演学院的教师赵宁宇,还参演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赵宁宇不但透露了自己在电影《决胜时刻》中实则分饰两角,也不忘传授表演经验,对学生们谆谆教诲。编剧何冀平也笑称自己虽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但也是电影学院的“表亲”,是一家人,并介绍了自己在四个月的时间里一边翻阅近百万字文献,一边同步高质量完成剧本的过程。

打造富有情感的“主流电影”让角色更有温度

在同学们的提问环节,问起黄建新导演是“如何做到用电影讲述中国近代发展史?如何拍好一部部优秀、接地气的主旋律电影”时,黄建新导演回答道,“相比主旋律电影,我更愿称这些电影为主流电影。这些电影的产出是人类理想价值观的展现,是人类对判定是非,对未来社会,对自我理想,对满足于心灵深处愿景的期待。主流电影是电影工业的重要一环,也是一个国家电影业存亡的基础。”黄建新导演补充道:“拍摄主流电影,关键是如何表现想表达的东西,在喜怒哀乐中传递价值观,让电影富有情感、有说服力,感人至深,才能做到观众喜爱又能传达正确价值观的电影。”

在人物塑造方面,编剧何冀平表示,自己在翻阅了无数文献之后,她发现了伟人真性情的一面,毛主席本来就是一名智慧的、和蔼可亲的,对大人物小人物都有很深情感的伟人,于是剧本抓住了这一点,不仅和之前的银幕形象有所区别,也让角色更加“有温度”。

中国电影首次尝试!人工智能修复“彩色开国大典”

此外,本片摄影指导邵丹在谈到拍摄战争场面时感叹“拍夜景难度大”,他带领着摄影团队,在紧张的拍摄周期内不断创新突破,最终保证了拍摄效果真实。美术指导霍廷霄在现场也针对“历史场景的还原和真实性的权衡”的问题作出解答,表示要“还原历史场景服饰,又不失现代审美”,在色彩保护度上大量调整,最后呈现出均衡的美术效果。

关于影片结尾处修复后的彩色开国大典画面,黄建新和霍廷霄共同回答道,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由于底片被烧,只能从国内国外现存底片中搜寻那一天的影像,抓住修复点之后通过4K技术修复镜头,基于人工智能才把数据找回来,整个过程历时一个月,这也是中国电影中第一次适用这类技术。黄建新回忆说,“当看到彩色修复成片中毛主席看向远方的眼神,真的可以深切感知毛主席的伟人形象与气魄。”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七

说在最前面,我没文化没历史修养,如果电影海报和宣传上写,如果不熟悉那段电影,你没资格看,那我就为我的言论道歉!

正文:

如果不是为了最后的彩色开国大典,我可能坐不到一个小时。

这个电影我看完出来以后,挺难过的,这么好的题材,拍出这样的效果,怎么可能吸引到很多人去观看?

里面很多情节,比如特务在陈有富周围神神秘秘几次交手,剧情就断掉了;一篇文章写了3分之1,就跳去了另外一篇,上一篇都没结束啊喂,编剧在做什么啊?陈是军人,工作的时候开着军车,和女主发生感情戏的部分,军人是这样的'吗?可以这样吗?我很难和军人联系起来啊,难道建国以前我党军人没有纪律?渡江战役告捷,虽然胜利但是死伤众多,导演转眼就开始表现毛主席一家学外语其乐融融的样子,感情很割裂啊!后面把张的家人带来他身边的情节,说好听点是一家团聚,不好听不就是人质吗,如果电影想正面表述tg,导演这个手法真的可以吗?

我不止一次觉得导演黑我兔,观影途中经常产生“这样真的可以吗”的疑惑,要表现主席的亲民,应该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润物细无声,而不能给人一种“我要让你看看我有多亲民”的感觉啊,电影里不知道是i演员的问题还是导演的问题,很无语啊这个感觉。

一般的烂片看了也不至于这么生气,我也根本不会去看,这个电影宣传我真的,不至于请水军,那我只能理解为很多人带着任务去安利了。然后我就抱着期待去看了啊,还约了小伙伴一起,结果一边看一边觉得,这到底是什么啊!

和鹅组里的一个楼主留言的,结果越说越生气,主旋律这么做,除了敷衍领导,我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意义,要真正让大家爱看,基本的讲完一个故事都没做到。想要科普历史,加深大家的记忆,也没做到啊。小时候看的地道战地雷战不是这样的啊,就算是之前的建党伟业建军大业也不是这样的啊。

2019《决胜时刻》观看体会 篇八

“显我国威、育我国人、强我国志、振我国魂”在《决胜时刻》电影中璀璨非常,那热血沸腾的场面,感动无数观众;那振奋人心的时刻,激动得让人泛起泪花;那坚定果敢的决断,让人们的信念更加坚定。上周五,《决胜时刻》登陆各大影院,上座率在不断攀升,同时口碑也越来越好。根据目前豆瓣、猫眼、淘票的评分情况来看,分别是7.0、9.3、9.1的分数排在同期电影的前列。

本片讲述1949年,党中央领导人进驻北京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建立新中国的故事。在电影中,让观众看到的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领导人,而是一位十分亲民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故事中,让观众体会到的不是对领导人的吹捧,而是对毛主席在新中国建立前夕的呕心沥血;在镜头中,让观众感受到的不是普通百姓的没有地位,而是警卫员、解放军战士等小人物细致生动地刻画。这部影片给观众的最直观的感受便是人民领袖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感动于人们能在领袖的带领下实现自我拯救,那坚定的信念和勇气,让人为之震撼。

《决胜时刻》是有唐国强饰演毛泽东,黄景瑜饰演陈有富,还有饰演周恩来的专业户刘劲等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飙戏。特别是青年演员黄景瑜,虽然从推崇偶像派的网剧中脱颖而出,但他并没有认定自己是偶像,坚持要走实力派演员的路线,不得不说,黄景瑜近年来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塑造的角色都获得观众的认可,在本片中与唐国强的对手戏着实可圈可点。据黄建新导演透露,黄景瑜在39摄氏度的高烧下依然坚持拍摄,直到自己身体开始摇晃才去医院治疗,这件事情让黄导看到青年演员的敬业精神,而黄景瑜的话更让观众感动:“伟人和革命先辈的精神鼓舞着我,革命尚未成功的时候,绝对不能后退,绝不能倒下。”

片中,黄景瑜饰演的陈有富,他身上有着军人的忠诚和严肃认真的态度,也有着少年的英姿勃发与单纯直白,和对儿女的动容与羞涩。他作为警卫员,时时刻刻保护着毛主席的安全,同时,陈有富和毛主席平时的对话常有“互怼”模式,为较为严肃的历史题材影片带来了一丝幽默感。不可否认,黄景瑜的演技更上一层楼了。

片尾的最后4分呈现出的色彩斑斓的开国大典纪录片,与观众平时看到的黑白影像资料片有着明显的反差,片中的彩色版更是拉近了观众与1949年的距离,导演的大胆想法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听听毛主席那庄严的宣告,传到了长城内外,白山黑水之间,世界每个有中国人的地方,昨夜还是西风凋碧树,今日确实黄河之水天上来,试问身边人却道生活依旧,知否,知否,应是国家成立时刻。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九

在看《决战时刻》的时候,多次因革命先烈们在战火硝烟中冲锋陷阵浴血奋战而泪光闪烁,因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而深深感动,深切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好儿女,用鲜血、汗水、泪水换来的,多么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们要牢记历史,坚守初心,勇担时代重任,继续保持和发扬革命先烈在渡江战役中所迸发出的勇往直前、攻坚克难、决战决胜的“渡江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十

电影短短2个小时,讲述中共中央”进京赶考“、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重大事件,一幕幕重新映入眼前,心中不禁感慨,新中国成立来之不易,今天中国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今天人民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因为来之不易,所以我们应越发珍惜。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首70个春秋,70年前,他们为中国扬芳起航,70年后,我们要继续为中国保驾护航!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干部,在工作岗位上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工作虽小,责任大,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同时,要勤于学习,加强内功修炼,学以致用,提升实践水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19年电影《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十一

今天观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决胜时刻》,这部影片反映和讲述了1949年中共中央进驻北京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新中国的大事记。再现了共和国缔造者们运筹帷幄、筹建新中国的决心与信心。影片中的一些片段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是毛主席身边的小战士田二桥的牺牲,16岁的年纪,带着对主席的承诺回到家乡,踏上战场,为了红旗不倒,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另一个是,身体状况相当不好的任弼时手写请柬,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请来围坐一起,把一曲小提琴曲送给曾经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展现了对往昔的回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最震撼的是,影片的最后看到了开国大典的彩色历史画面,十分震撼,心情也仿佛受到感染,心潮澎湃。这一幕幕的场景,无一不体现出了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要珍惜当下,珍惜和平,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十二

电影《决胜时刻》生动地再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中共中央进驻北平香山,筹划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争取和促进国共和平谈判,号令渡江战役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举行开国大典等故事。

短促的历史时刻,蕴含着化时代的历史巨变,蕴含着继往开来的历史大转折,蕴含着波诡云谲的政治、军事斗争风云,既赞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大智大勇、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也揭露了不自量力、疯狂阻挡历史潮流的反动势力的垂死挣扎和阴谋诡计。历史再一次证明:历史前进的滚滚洪流不可阻挡,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势力或者个人都必将避免不了走向失败覆灭的可耻下场;更加以波澜壮阔的各种大场面闪回穿插,勾画出半个世纪里中华民族为寻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走过的艰辛历程。

观看决定着中国前途和命运的这一历史时刻的重大事件,令人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信念和坚强意志,为革命先驱和无数先烈为新中国而不怕牺牲、奋勇前进的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崇高精神,充满无限敬仰和永远怀念,精神世界受到洗礼和熏陶,充满在新时代的新希望、新干劲、新创造的`坚定信心和无限力量。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新中国的70年,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地位的确立,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波澜壮阔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最广大的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心意相通、荣辱与共,始终一路敢为人先、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务实创新,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根本宗旨,只有这样的党派和人民才是战无不胜的,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和不断前进的发动机、播种机和宣传队、先锋队,才能成为历史的真正缔造者。

再现和回顾那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刻,不光是为了激发激情和产生自豪,更是为了在新时代引领广大中共党员、机关干部和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更是为了在新时代团结和激励更多的人,集众智聚众力,为开展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创造历史新辉煌而不懈奋斗、不断前进,并做出扎实而更多、更大的积极贡献。

《决胜时刻》最新观后感 篇十三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70年前的今天,中国的历史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共谈判最终破裂,解放军挥师南下横渡长江,全国各地相继迎来解放,新中国成立已是箭在弦上。影片《决胜时刻》,就以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为原型,采用丰满细腻的笔触和颇具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再现70年前,改变中国命运的神圣时刻。片中,既有领导人对革命事业的初心,对新中国成立的未雨绸缪,又有普通战士的全新视角,无疑是对那段历史的尊重与还原。

影片以时间为线索,从领导人进驻香山工作开始,将开国大典前的历史事件一一呈现在大银幕上。从国共双方异常艰难的谈判到战火纷飞的渡江战役,到博采众长筹备新政协会议,将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系列大事带给观众。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决胜时刻》处处体现出浓浓的新意,尤其注重对小人物的塑造和对细节的把控,带来不同以往的全新观影体验。

《决胜时刻》虽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但并没有从厚重的战争场景入手,而是在刻画领导人的同时,选取了三个身份不同的典型人物,领导人的警卫员陈有富、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孟予,以及解放军战士田二桥,从三个不同的小人物入手,透过不同的视角来展开故事,三个人之间又有着某种巧妙的联系,穿插在领导人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说起来,导演在编排上相当大胆,以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所见所得和所感所想来推动剧情,不光视角独特代入感强,更是能够以小见大,透过小人物的言行来重新解读历史,再现峥嵘岁月。

除此之外,影片对毛主席的塑造更具有人情味和家庭气息。工作之余陪女儿一起抓麻雀,在餐桌上和子女畅谈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关注子女的感情生活,温情满满的场景,亲人相聚的时刻,细致入微的刻画了领导人鲜见的家庭生活;工作中,关心年轻同志的成长,当得知小同志思乡心切后,批给假期并发放路费,让他回乡省亲,小同志深受感动;闲暇时间带着小战士一起看戏,并做东请客吃饭,与老板亲切地话家常。可以说,自始至终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像普通人一样,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和蔼可亲又平易近人。这样的领导人,与以往的作品中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光贴近生活,更是有血有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延安》、《古田军号》等国庆献礼的影片,相继与观众见面,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来追忆革命历史,重现改变中国命运的一刻。影片《决胜时刻》,不光从全新的角度来关注领导人的生活,更有小人物的独到视角,并注重对故事和情节的把控,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视性。这样的作品,不光新意十足且接地气,无疑更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决胜时刻》观后感悟 篇十四

电影《决胜时刻》讲述了*等中央领导人自1949年再回北平进驻香山后,到国共和谈、渡江战役再到筹划新中国的建立等一系列事件。

从前的我们对毛主席的印象似乎只停留在“一位伟大的”。而电影选取了许多生活的小事,让毛主席在我吗=们的心中逐渐丰满。

“我离开北平时才26岁,转眼间56喽。”轻松的语气,微笑的神态,然而三十年来的辛酸苦楚有几人知晓。刚入北平便知火车站外有国民党埋伏,依然微微笑着从容迎接。这种幽默豁达或许早已经深入了主席的骨髓,如此才能让他一次又一次带领着人民解放军走过一次次危难。

和女儿一起抓小鸟,躲在树后悄悄等待的模样完全就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关心下属的感情生活,教他用诗经里的爱情诗歌表白,事成之后满脸骄傲;为了能去戏园看梅先生的戏,“套路”自己的警卫员;看着老乡捎来的辣椒笑弯了眉……这一件件的小事让主席十分的“接地气”,主席不再是处于云端只能仰望,他就是我们身边一个伟大的普通人。

“一切为了人民”是贯穿*、人民解放军工作的基础思想,为了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而奋斗不息。国共和谈本不必谈,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足够的力量解决一切障碍”。但为了人民免受战火纷扰,我们一让再让。“天下为公”是他们永远的初心。南京政府派来的和谈代表来到北平时说“人人笑容挂念、容光焕发”。全国上下都渴望着解放军的到来,因为他们带来和平与自由。这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影片末尾时,16岁的田二桥紧紧抓着旗杆不让它倒下,最终献出自己的生命。那封留着弹孔,浸着鲜血的信是他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有这样一些满身烈焰从炮火中走来的人,胜利怎么会不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