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这么一个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词。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带给中国,乃至世界极大地震撼!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关于长征的读后感,方便大家学习。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里是www.huabuqi.com勤劳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7篇长征读后感700字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篇一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2)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的观点服务。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长征读后感700字 篇二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征观后感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长征纪录片,整个片子我和妈妈都是含着热泪看完的,每个真实故事再现,仿佛把我也带进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
纪录片让我真正的知道了长征是怎么回事。长征是从一九三四年十月至一九三六年十月期间,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必须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历程二万五千里,从江西瑞金出发时的三十万战士到达陕西延安顺利会师时不足三万人,一路上他们日夜兼程,马不停歇,风餐露宿,爬雪山,过草地,翻山越岭突破了敌人的炮火追击,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和勇气啊!
让我记忆犹新的爬雪山和过草地。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雪山上,寒冷饥饿,空气稀薄,严重缺氧威胁着每位战士的'生命。有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女战士,在不知不觉中冻掉了脚趾头,可想当时有多么的寒冷,战士们的穿戴多么简陋。由于饥寒交加空气稀薄战士们只要坐下就再永远起不来了(牺牲了)。还有一位战士他的身体已经埋在雪里,可是手里紧握着党证和党费,在临死前都不忘记自己是一位党员,他是多么的热爱着党和忠诚于党。
在过草地时,战士们吃完喝完了自己所带的食物,为了能活着走出去,他们就喝马尿,吃野菜,野草……有些战士吃了喝了有毒的东西活活毒死掉。
为了让伤病员能活着走出去,彭德怀元帅将自己的爱马杀掉让战士们吃。还有很多首长将军把自己的爱马让给伤病员骑。他们是多么团结和友爱。
通过这一幕幕真实故事的再现,让我懂得了我们现在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我们今天能坐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都是无数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作为一名对祖国有用的人。
读《长征》有感 篇三
我喜欢听些老故事,尤其是那些红色故事。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就收录了许多红色故事,我来详细谈谈其中长征的故事。
1933年,蒋介石发动了第五次围剿,为什么只说第五次呢?因为前四次的围剿都被这支在华南六年的部队——红军给击败了。可这次蒋介石动用了90多万兵力,这对红军来说无疑是场灾难,就在这迫在眉睫的情况下,毛泽东等领袖宣布让红军约9万人的主力部队北上延安,这就是有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先突破了敌人的阻击,他们在金沙江遇到了彝族,因为红军善于与人民交流,刘伯承将军也会些彝族语,于是和谈后的彝族人民与红军一起对抗共同的敌人。林彪先锋队强渡了安顺场,此后一支两支的部队陆续渡过了河,但这样的速度无法使红军快速全部的渡岸,于是召集30位英雄组建敢死队抢夺泸定桥,准备强渡大渡河。泸定桥已经被敌人拆去了木板,这三十位英雄冒着炮火爬过了铁链,铺好了桥,使红军到达了四川境内,后又爬过了一万六千尺的大雪山,过了荒无人烟的炮铜岗,于1935年进入了川藏边界的大草地。过草地是红军最艰难的时刻,因为大草地上的少数民族并不了解红军,便远远地后撤,红军有钱而无法买粮,且不说饥饿,草地上更多的是天灾,但红军却战胜了这些天灾人祸成功进入了延安。
这些故事虽然只是被寥寥数笔的记下,但这个历史却依然那么令人赞叹,这伟大的军事行动是敌人永远无法做到的,因为敌人沾沾自喜时,红军已经度过了大渡河,敌人还在计划时,红军已经完成了会师。正如毛主席的一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读《长征》有感 篇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历史上伟大的奇迹。我读了这首诗,感触至深。
红军战士们在长征的行程途中,遇到了种种艰难困苦,历经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踏遍了水流湍急的大渡河和金沙江;连绵起伏的山岭;天寒地冻的雪山和茫茫无涯的草地等等各种天险的阻隔。但他们心中充满奋斗的心情,满腔的热血,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英勇地与敌人作斗争,他们还勤于思考,巧与敌人做周旋,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有一次,我在放复读机,不知怎么了,突然放不动了,原来带子卡住了。我又急又气,使劲拽。但转念一想,这样会把带子拽断。于是,我静下心,慢慢的取,经过一番周折,我终于取出来了。我悟出一个道理:遇事不怕困难,要克服它才行。
我还从诗中的“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体会出红军战士们有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不仅在战场上无不流血牺牲,而且还要面临环境的恶劣,粮食的不足,但是红军战士却依然开开心心地过着每一天,我非常敬佩他们。
现在,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历史,不能忘记勇敢的红军战士,更不能忘记国家的新中国的创始人。如果没有他们的指挥作战,没有他们的辛勤工作,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一天。因此,我们要珍惜这得来不易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不能浪费光阴,虚度年华,用努力来迎接自己人生的“尽开颜”。
长征,谱写了一首悲壮的交响曲和一曲悲壮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悲壮的画,我要把长征铭记在心,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
长征读书心得体会_《长征》读后感 篇五
古往今来,读书似乎永远都不会是一个陈旧的话题,它凝聚了人类不老的文化和不朽的智慧。是一座无穷无尽的知识宝库,等待着新一代的我们去发掘。
在书中,我们可以尽情的徜徉。与林黛玉一起葬花,感受花之凄凉;与孙悟空一起斩妖除魔,各显广大神通;与宋江一起替人排忧解难,尽显侠的本色;与诸葛亮一起草船借箭,钦佩他的足智多谋…
在书中,似乎永远都不会倦。读到阿廖沙遇到外祖父的毒打时,我曾为他潸然泪下;读到祥子再遇挫折时,我曾为他加油鼓劲;读到儿时的迅哥顽皮淘气时,我不禁捧腹大笑;读到凡卡经历的虐待时,我曾为他默默祈福…
在书中,我们可以领略人物的风采,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杜甫勇攀人生顶峰的远大抱负;品味张继落榜后枫桥夜泊的苦涩寂寞;感悟李煜沦为亡国之君的离愁哀痛;品读范仲淹登高思乡的淡淡愁绪…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与书为侣,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扬帆起航,开拓智慧的天地。汲取书中的精华,开阔视野,我读书,我快乐,不倦,无悔。
书的味道,比蜂蜜还要甜,比花香还要香。像一曲很优美很动听的旋律,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细细品味其韵味,足以打动千千万万人的心房。多少人,为了读书,手不释卷;多少人,为了读书,废寝忘食。可见,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多读好书,品味其意境,其人物,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让书来丰富我们的大脑,不断完善自己。
书,是一位智者,启迪我们能更轻松、更快乐、更努力地去学习,无形中,走向成功就会事半功倍。一本好书,就是一剂苦口的良药,一架通往成功的桥…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走进书的世界,抛去烦恼,与书为友,感悟生命的价值!书……我爱你!
《长征》读后感心得体会 篇六
读着著名作家王树曾的《长征》一书,让我感慨万千,既为当时艰苦卓绝的残酷斗争而震撼,又为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而振奋。
长征路上的都处是急难险恶,不管在血雨腥风的战场,还是人迹罕至的湿地,红军战士们的革命乐观精神无处不在;面对数十倍敌人的追击、堵截,四百多场遭遇战,取得最终胜利,红军在革命斗争中的勇敢和智慧无处不在;转战大半个中国,一路浴血奋战一路传播革命理想,深得劳苦大众的拥护和爱戴,军民鱼水深情无处不在。
经历太多的苦难,付出太多的牺牲,长征的胜利让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走出了反围剿失败的阴影,保存和锻炼了革命骨干力量,为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取得硕果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_周年大会上讲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之奋斗的目标早已实现,人民过上没有压迫和剥削的生活,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目标已经确定。我们每个人的长征路在哪里,如何走?我想,我们的长征路就是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就是立足岗位,认认真真干好本职工作,为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奋斗。
如同长征路上不是所有红军都是战斗员一样,我们为国家建设,为人民服务,每个人的工作岗位不尽相同,但每个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理想和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用伟大的长征精神,脚踏实地干好事业,必将能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读《长征》有感 篇七
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多少年来战争的硝烟,途中的艰难险阻;现代的幸福安康,当代的愉快生活,目前的和平甜蜜,是谁?是谁?给了我们这一切美好的东西?是红军!
今天,我怀着翻滚如滔滔江河的心情读完了由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毛泽东写的《长征》。读完后,心中仿佛犹如滔滔江河,叙之不尽。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他们只当成是平平常常的事。是什么在他们身后默默地支持者他们?是信念!是远方的乡亲盼望的思绪!是他们渴望战争胜利的决心!是的,仅此就足以支撑他们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可在红军眼里只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红军看来只是脚下坚固的泥丸。他们把在生命边缘的危险统统抛之脑后,一心想的是人们渴望幸福的表情,是唱遍山头的战歌,是坚强大无畏的战斗精神。想到这里,我由衷地感谢红军叔叔:“您辛苦了!”
他们一个接一个倒在了充满了艰辛的路途中,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为战斗的胜利献出了一份不可多得的力量。是的,他们是寒冬中的一枝坚强的梅花,他们是和梅花一样有着一身傲骨的人!
红军们不曾放弃过胜利的一丝希望,可我们呢?生活在充满了父母宠爱的我们又有怎么做来回报他们对我们的付出?我们没有。是遇到困难就摇头就走,是擦破一点皮就号啕大哭,是受到委屈就硬拽着别人不走,是认为读书路太过艰难就放弃了父母寄托在身上的期盼。
这就是我们对红军牺牲而做出的回报吗?如果再按这样的成长轨道生活下去的话,我们在将来要面对的重重难关的考验中必败无疑!
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辛勤工作的父母,为了长征途中牺牲的红军们。读书吧!坚强吧!摆脱那个以前懦弱的我们吧!让中国更加富有强大吧!让我们自己的头上有一片更加美好的蓝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