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中学生写的读后感【优秀9篇】4-10-24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给您带来中学生读后感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如下是细心的小编小鱼儿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9篇中学生写的读后感,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学生读后感 篇一

中学生写的读后感【优秀9篇】4-10-24

寒假中的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了电视剧《西游记》大大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从书架上拿下《西游记》这本书认真地看了起来。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写的是唐僧带领着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一路上,它们斩妖除魔,历经千辛万苦,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最后取到真经。

在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美猴王”孙悟空,他号称“齐天大圣”,他本领高强天不怕地不怕,他精明勇敢又忠诚乐观,与妖魔鬼怪斗智斗勇,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一个妖魔手下留情。记得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经过一座高山,山中的妖精“白骨夫人”想吃唐僧肉,又惧怕唐僧身边的徒弟,因此她先后三次变幻成斋僧的村姑、寻找女儿的老婆婆及老公公来欺骗唐僧,伺机下手,前两次孙悟空一眼认出妖怪,为保师傅安全,强忍紧箍咒的痛苦,将妖怪赶跑。而唐僧不明是非,相信妖怪,贬走了悟空。孙悟空恳求不成只得只身回到花果山。随后,唐僧、沙僧中计就擒,八戒侥幸逃出,明白妖怪厉害,跑到花果山请孙悟空回来救师父。孙悟空得知师父遭难,毅然与八戒离开花果山,再次与白骨精斗智斗勇,在土地山神的帮忙下最后打杀了这个妖怪,让她现出了原形,救出唐僧。而八戒又好笑又可气。他一路上改掉了好逸恶劳,贪图美色的毛病,最终成了净坛使者。沙僧原是卷帘大将,因为打破了琉璃盏被打入凡间,之后受观音菩萨的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在这本书中我最不喜欢的是唐僧,因为他不辨善恶,不分忠奸。他经常受人挑拨,不去详察,动不动就念“紧箍咒”,还要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而孙悟空为了保护他吃尽了千

辛万苦。我真是恨死他了!

读完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孙悟空的勇敢,猪八戒的可爱,沙僧的任劳任怨,唐僧的勇往直前,同时我还懂得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才能成功。以后我必须要改掉一遇到困难就放弃的毛病,其实只要再多想一想,努力一下就会获得成功!

中学生读后感 篇二

初识《儒林外史》是在看京剧《范进中举》之后。看完之后不觉惊异于作者的独具匠心,却没有领略导作者的真正用心,直到翻开《儒林外史》浏览了整个故事之后。

《范进中举》讲的是五十四岁的老童生范进终于考上举人,欢喜至疯,最后被平日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清醒的故事;非常简单的故事,但纵观全文事实上却并不是那么简单。

中举从范进身上来看是好事,苦考了三十四年终于出头,从他发疯来看足以看出那时的读书人对功名痴情一片;但他们的痴情并不是为了道德理论上的治国之经,而是纯粹的个人升官发财。范进是千万得中读书人的代表之一,封建政府用他们的荣华为不得中的读书人做榜样,加深科举对他们的毒害。

中举对胡屠户来说,也是意义非凡;对范进中举前要打要骂由着性子来,一旦中举后,因范进发疯让他打范进一巴掌,他却说:“(范进)虽是我女婿,如今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如此便把一个势利小人的嘴脸清晰的勾画了出来,胡屠户就是那些满脑子也是功名,中了科举余毒的市井小人的化身。

还有那些乡绅,都在第一时间忙不迭的为范进送金送银,正是他们为政府传播科举毒推波助澜。

作书中充斥着讽刺味,辛辣尖刻,这与作者生活背景很有联系,作者吴敬梓慷慨好施,被族人看成败家子;他后半生十分潦倒,但是旁人几次三番找他参加科举,他都不应。他的书桌下有八股细绳,每根下都有一个臭虫,一个蚊子,就是“八股臭文”之意。因为贫困无法取暖,他常邀请朋友绕成行走还“歌吟啸呼,相与应和”,并称其为“暖足”。这样的背景下,无怪乎书中描写如此地耐人寻味了。

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生活的时代很少有人提及科举这类的话,也没有了书中迂腐的现象。但是,我们常常看见家中老人为了让下下代的认凌晨排队报课外班,诸多考生因为中考高考日以继夜读书,有些考上的扔书庆贺,有些考不上的跳楼自杀。很多人拿着文凭大吃大喝。不知以后是否还会有一本“儒林次史”来讽刺这个时代的制度。

中学生读后感 篇三

“在童年,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蜂窝,一些普通、平凡的人们像蜜蜂一样,把自己的知识和关于生活的想法的蜜送到那里,每个人尽自己的力量慷慨大方地充实着我的心灵,这种蜜往往是肮脏而苦涩的,但这一切知识仍然是蜜。”这是作者高尔基在《童年》中写的话。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在世界文学史上,它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新的历史时期。

《童年》中所描绘的是一种浓厚的、色彩斑斓的、离奇的、难以形容的生活。那段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县极端诚实的、美妙的天才讲出来的一个悲惨的童话。

在那种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小孩子做错了一点事,要脱掉裤子挨打;父子兄弟间为了分家,吵架斗殴,甚至打得头破血流;外祖母毫无过失,也逃不了外祖父的拳打脚踏,米哈伊尔舅舅为了寻开心,用烧红的顶针捉弄老匠人格里戈里;母亲跪在地上请求继父不要在外面鬼混,继父却用他穿着靴子的脚狠狠地踢她的胸部;格里戈里为外公干了一辈子的活,当他双目失明,丧失劳动能力时,却被赶出染坊,流浪街头乞食为生;外公不但残酷剥削工人,而且六亲不认,与老伴一起煮茶时,茶叶也要放在手心里细细数过,生怕自己吃了亏。《童年》描写了那么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但整部作品仍像阳光透过云层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

与外公那类人的厌恶相反,有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的外婆。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与外婆同类的人还有小伙子茨冈与客房“好事儿”。他勤劳能干,力大无穷,虽然被外公与舅舅当成牛马使唤,但仍很善良乐观。房客“好事儿”则是一个成年人,对生活透彻的了解与感悟,见识远大,这些人从正面唤起了阿寥沙对生活的热情向往。

一个人无论处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中,生活多么艰难,总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有一颗追求光明、正直、善良的心,就能战胜邪恶,走正自己的路。即使在龌龊的环境下也能培养出健康、正直的心灵。正如高尔基所说: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奇妙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有滋生各种无耻的败类的肥沃土壤。但这种土壤终究会长出卓越的、健康的而且富有创造性的力量,生长出善良和人道的东西,不断激发我们建设光明的、人道的、新生的、不灭的希望。

中学生读后感 篇四

《世界一点儿也不稀奇》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它很胆小很自卑,他从来都没走出过自己的房间。有一天,他胆怯的走出了自己的房间,却在月台那儿哭了起来。一个中年人看到了,来到他面前,问他为什么哭。当他知道了他是因为害怕而哭时,他哈哈大笑起来。用手帕为他擦干眼泪,对他说了这样一个哲理:瓦总是盖在房顶,树叶总长在树上。孩子,你不要再做井底之蛙。你因该走出家门,走进五彩缤纷世界的大门。而后小男孩通过不断尝试,迈进世界大门的故事。

看了这故事后,我突然想到了我小时候:有一天,我二叔、二婶到我家做客。我妈妈准备在家为他们“露两手”,正做着菜呢!做菜用的醋不够了,妈妈正忙着,走不开,就让我去买醋,可我不敢走出家门,更不敢不听妈妈的话,只好硬着头皮去超市,在路上,我满脑子理想的是快去快回,而且一路小跑,生怕把自己能丢了。到了超市,我买好醋,赶紧往回跑,回到家受到了妈妈的夸奖。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我消除了心理阴影,终于敢迈出了那一步,那种感觉真是太爽了,觉得自己走出了黑暗,就像由小孩变成了大人。

我以前不也知道雷电是怎样产生, 通过想象和查资料我知道了。其实云层上有着,正负电离子,如果两种云朵碰撞在一起就产生雷电。

生活也是这样,不管你遇到多么艰难的事,都要敢于去尝试,只有你只有敢于尝试,或许会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能证明世界一点都不稀奇!

中学生读后感500字 篇五

今天我读完了《简爱》,对简爱这个人的印象也改变了许多,以前认为简是一个又丑陋又有心眼的人,而看完之后才发现她很善良而且勇敢。

我第一次感动是简爱小时候,被送进学校,只有一个朋友,名字叫海伦,简要给海伦画像,于是海伦脱下了她的帽子,散下来一头金黄色的漂亮卷发,正巧被先生发现先生说她虚荣,于是要拿剪刀剪断她的长发,简为她辩解却不起作用,于是简就脱下自己的帽子要求和海伦剪一样的头发。我清楚的记得她大声对先生说NO的时候那坚韧的脸庞,这种勇气是当时的孩子们少有的,因为在当时老师总是被认为是正确的。

简长大后,当听说舅妈病危(www.huabuqi.com)时,她不计较舅妈以往对自己的伤害,仍然去看望并照顾自己的舅妈。并且当舅妈说出以前自己对丈夫撒谎说没有简的消息的时候,简仍然原谅了,这是我感动的第二个情景。在简看来过去已成往事,珍惜现在才是最重要的。她的大度与善良最终为她赢得了舅舅的遗产,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好人自有好报吧。

简和罗切斯特的恋爱也同样让我感动,罗切斯特从傲慢到对简的着迷,是简的独特性格与智慧影响了他。罗切斯特坚守自己作为丈夫的责任对自己的疯了的妻子不离不弃,即使面对两厢情愿的恋爱,他仍然冒着生命危险解救自己迷失在大火中的妻子,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让我为之肃然起敬。

结局的圆满让我为简感到欣慰,简的坚韧不屈的身影将成为我日后拼搏的动力,我将把对简的感动化为我自己的精神力量。

中学生读后感 篇六

读完了《城南旧事》,我默默地问自己:英子的童年幸福吗?哪有不是的道理!那么多的朋友,那么多的游戏,有那么多的人爱着她——还嫌不够吗?不。但,我怎么感觉,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却溢满了浓浓的哀愁,离别的伤痛呢?

——题记

离别的哀伤如迷蒙的云雾,久久笼罩在那20年代的老北京上空。

对英子来讲,这个时代,是弥漫着悲愁的。那么多个她爱着的,深深的爱着的人物,如一朵朵花,一朵朵渐渐凋零,枯萎的花瓣又被时间的风,不知吹到哪里去了。一个个,都离她而去了。

那个文静娇羞的小伙伴妞儿,不在了;那个善良温柔的大朋友秀贞,不在了;那个憨厚淳朴的小偷哥哥,不在了;那个美丽漂亮的兰姨娘,不在了;那个进步学生德先叔,不在了;那个亲切体贴的宋妈,不在了;那个严厉而又和蔼的父亲,也不在了……在时间的匆匆脚步中,又有多少人不在了呢?那离别时凝聚的泪水,那离别后飘荡的愁云,还会化作一阵轻风飘散吗?

那一个个离开的人,英子对他们又是多么不舍呢!那依依惜别的伤痛,那匆匆告别的哀愁,镌刻在心里,都透进骨头里去了;还会被抹平吗?一个个消失的她所爱的人,有的还会乘着时间马车回来看看,那些无法回归的,又是多么大的一种伤痛啊;离别时的挥手,又包含了英子对离去人的多大思念啊!

好了,那凝聚的离别的愁云,该散的就散了吧;让对那个人的怀念留下,其他的就化作一缕云烟,飘了吧。把对离去人的缅怀珍藏在心间——谁能说,那地方不是一个圣地呢?

中学生读后感 篇七

读了《新雷锋故事》这本书,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多。

雷锋,一个响亮而熟悉的名字,一个使人倍感亲切的名字,他虽然离我们生活的年代甚远,但是他那不平凡的事迹却流传至今。

民间有句俗话“雷锋出门走千里,好事做了一箩筐。”人民有困难找雷锋;祖国建设有困难,雷锋急捐款。他乐于为人民,为祖国而服务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的。其中有一个故事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雷锋有一天肚子疼,去医院看病,路过工地上,被工人为建造房屋所忘我的工作精神所感染,就和工人们一起不知疲倦的工作着。事后,战友不解地问他:‘你当时不是肚子疼吗?’雷锋却笑嘻嘻地说:‘我发现干活能治病!’。”就这样,雷锋把自己仅有的一点火和热,全部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党。雷锋,是全国人民的好榜样,是一代人民的骄傲。雷锋的一生,是无私为人的一生,是热爱祖国的一生。

时间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几十个春秋过去了,人民仍在怀念着雷锋,呼唤着雷锋精神。

我从书中看见了这样的话:

请你——

把自己的红领巾同雷锋的对比

看谁的更鲜艳

请你——

把自己的人生同雷锋的对比

看谁的更壮丽

读了雷锋的故事后,我感到脸上火辣辣的,我愧对于我脖子上的红领巾。因为我和很多小朋友一样,十分“吝啬”,连在公交车上碰到老爷爷老奶奶让一下座位也不肯,竟认为这样会让人瞧不起的,可是这在雷锋做的众多好事中显然是是微不足道的呀!我相信如果再在车上碰见老爷爷老奶奶,我会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将座位让给需要它的人,而且我会在众人交织成的异样的目光中昂首挺胸,心中感到无比自豪。当我再次面对飘扬的红领巾,也当之无愧!

中学生读后感 篇八

今天我在阅读一本书,名叫《窗边的小豆豆》,本书的主人公就是这本书的作者,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这本书是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一本书,33种文字全球发行,拥有读者数千万;而本书的作者就是因为书中的经历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她就是小豆豆——黑柳彻子,一个因淘气,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孩子。我一捧起这本书就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了它。这本书主要讲了小林先生创办了一所富有特色的学校——巴学园。巴学园专门接受一些在其他学校不受老师欢迎的调皮、异想天开的孩子们,而小林先生却根据各个孩子的想法,精心地设计教育方法,在小林先生的培养下长大以后都成了才。

我看了这本书后非常喜欢“巴学园”,巴学园非常有特色,小林先生很了解孩子,他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教法使这群孩子自由中学习,比如说电车教室、散步、想上什么就上什么、吃饭前先唱歌……巴学园从1937年——1945年,在这八年里,对小林先生来说应该是最富有热情的,也是在这八年里,是小林先生的理想之花绽开的一瞬间,只可惜这个学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已经被毁了。读到这里,我不禁泪水涟涟,我为这么好的一所学校被毁而感到遗憾。我想:如果没有战争,小林先生会培养出多少人才啊!小豆豆能这么有名,也是和她的妈妈教育方法有关,当小豆豆一年级被退学时,她妈妈并没有泄气和责怪小豆豆,而是尽自己的一切力量为小豆豆寻找适合她的学校,最终小豆豆在小林先生的教育下成为一名作家。如果现在的家长和老师们也能像书中的家长和老师们一样,创办出更多像巴学园一样的学校,那么就不再会有厌学的孩子了吧!我想:这大概也是这本书在全世界畅销的原因吧!

中学生的读后感 篇九

今天下午,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让我开心,让我着迷,让我……这是什么书呢?这本书是《比比扬奇遇记》。

这本书告诉了我:人纵然误入歧途也不要绝望。这本书的主人公——始终不失去善良之心的扬。比比扬误入魔鬼王国,那里容不得半点慈善与良知,凭他一份与生俱来的善良和勇敢,在失去了自己的脑袋后,又让自己的脑袋回到了自己的肩膀上,真是有趣极了,精彩极了!

童话中,魔鬼们为什么要把比比扬的脑袋换成泥巴脑袋呢?因为比比扬肩上扛着自己的脑袋,就还算是人间的孩子,只不过是淘气到失去了部分善的孩子。不错,在这之前他的确干过不少坏事:偷箍桶匠的鸡、骑箍桶匠的驴……可在魔鬼看来,比比扬坏得还不是那么彻底:他还在思念贫穷的父母,还在思念着同自己嬉戏的小伙伴……总之,心中还存有一份善,一份人性,这份善,这份人性妨碍着比比扬彻底的魔鬼化。这让魔鬼不可放心,不能容忍。为了让比比扬彻底地变成魔鬼,魔鬼们想了个计策,趁比比扬下到河里洗澡的时候,把比比扬的人脑袋,换成了泥巴脑袋,因为肩上扛着泥巴脑袋,就没有作为人间孩子的痛苦,就可以跟着魔鬼去干一切魔鬼要干的事。魔鬼们是这样想的,但魔鬼们想错了,他拿了小魔鬼的尾巴,作为控制魔鬼的砝码。最后,这份善,这份勇敢救了他,使他从魔鬼的城堡中突围,打败了大魔法师,还救了落入魔掌的美丽公主……

从本质上来讲,善良一旦显出它的强大,邪恶就会显得脆弱,并不可避免地被善良击破。世界的美好正在于人们祈愿善良来帮助他们,让他们生活得更美好。

《比比扬奇遇记》这本书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时光。同时这本书也带给我一些启示:有时人的成长就是这样危险,不过只要人性尚在,一切都还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