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如下是细致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幸福了吗》读后感【精彩13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幸福了吗作文 篇一
那天带一位外国客户去鞋料市场上订购些东西。临近傍晚时去了一家饰扣档口,档口的老板娘双手交叉着抱在胸前,狭长的眼睛带点狐疑的斜视着我们。她穿一身及膝的黑色 皮衣,黝黑的脸盘上覆着层粉,让我想起小时候住在农村时,深秋或初冬的清晨里所看过的屋外那片覆着薄霜的泥土地。她阴沉沉的脸上,确实一直向外发散着冰霜般寒冷的气息。
我们在店里呆了将近半个小时,她就一直那么满脸乌云的,用爱搭不理的腔调,回应店里员工的问话,有个员工不知和她说了个什么事情,被她气急败坏的骂了几句。
我看着这个身着华贵厚重皮衣的女人那张阴沉傲慢的脸,真的很是感慨。脑子里想起20xx那个流行的话题“你幸福了吗?”,也许因为前段时间一直在看白岩松的《你幸福了吗》。
这家饰扣厂,我在7,8年前曾经去过,那时还是个手工作坊,目前已经是个有点规模的工厂了,这些从印刷着正规厂名,品牌的小包装袋和手提袋里都可以看出来。这个女人应该要么是工厂里某个老板的老婆,要么是老板的某个亲戚。所以在此负责工厂在市场上的档口。
如果前段时间她遇到央视记者的提问,“你幸福了吗?”,她会怎么回答呢?
“你说老娘幸福不幸福?你去看看老娘开的什么车,住的什么房,你再数数老娘银行账户数字后面有多少个零。明摆着的事情,有什么好问的?”
或者她会说:“你从我这脸上还看不出来吗?我整日里得盯着钱,盯着那些我根本不信任的员工,盯着那个我根本不信任的老公,我天天脑子里心里憋着各种火,装着各种事,怎么能幸福?”
望着她那身长长的皮衣,即使我眼拙,即使我不懂皮草,我也知道那件衣服价值不菲,即使一条毛领,也是抵了别人一身行头的价钱,但是也许很多年前,她不穿这种皮衣的时候,人是轻松的,脸上是有笑容的?
我们生来都是纯净安然的,都是会愉悦微笑的。是什么,让一个人一路走来,丢了这些最简单天然的轻松快乐?她拥有幸福的某些资本,但却如此不幸福。
幸 福是什么?很难准确为幸福定义,但是我想幸福是有两个层面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就像我所假设的老板娘的两个回答一样,所拥有的物质条件等等是一种幸福,虽 然这是表象的,却也是外人对其评判的一个标准和自己幸福感的一种基础,或者更精确的说,这些是幸福的筹码。但是拥有这些筹码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个幸福者。 幸福不于财富对等,却和内心相连,幸福的人心中最起码是平和轻松的。一个眼含愤怒,脸覆乌云的人,内心里怎能有幸福感?
温州很多私企的发 展早期都是艰辛的,一穷二白,手工作坊起家,一家人起早睡晚的辛勤忙碌。我想这个老板娘很多年前也许也是在某个昏暗的小屋子里那样不分寒暑的劳作,那双今 天涂了艳丽指甲油,留着长长指甲的手,也曾在机器上磨出各种茧。在某一个寒冬里,当她终于可以不再坐在机器前,终于穿上温暖的皮衣时,那一刻一定是幸福激 动的。但是一天天过去,皮衣的温暖让她不再知道寒冷的滋味,让她在看着手下的那些打工者忙碌辛劳的身影时,也不再能想起那就是曾经的自己,她开始趾高,开 始气昂,开始鄙视,开始漠视,她把自己和周围的这些人脱离开来,她觉得自己已和他们不同。
皮衣于她,隔绝的岂止是严寒?还有人情和人性的温暖。纵然皮衣温暖了你的身体,可是一颗冷冰冰的心里,又怎能存有幸福?
当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不足够以让她去驾驭得到的财富时,她便被财富驾驭着,飘在空中,不再脚踏着实地的人,如离了泥土的植物,无论被展在怎样的橱柜里,其实已再无生气。
万贯家财,不抵一颗轻松愉快的心和一张有着纯净微笑的脸。现在的她,和七,八年前的她,哪个更幸福?如果往日的勤奋给了你今天富足的生活,但你却丢掉了人之最本真的谦虚善良,那所有的努力,岂不都是与幸福背道而驰,越行越远。
《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二
第一次看到《你幸福了吗》这本书时,就是被这个书名深深地吸引住了。
《你幸福了吗》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推出的一部新书,作者从一名名不见经传的记者到央视的著名主持人和评论员,用自己二十余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述说了处在社会变革中的人们内心的变化和无奈,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的内心却变得日渐浮躁,幸福感随之减弱,甚至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你幸福了吗?当白岩松这样问我们的时候,我也在问自己,或者说在问和我一样或者不一样的人们那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我幸福了吗?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呢?……
“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百年来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域。”
“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有了底线,或者说底线一次又一次被突破,又谈何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又在哪里?”
“如果是简单的'坏,或者是极端的好,也就罢了,可惜这是一个人性复杂的时代。说到我们自己,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边坠落,一边升腾,谁不在挣扎。”
“对,错,如何评价?好,坏,怎样评估?”
“岸,在哪里?”
……
一个个鲜明的事实和疑问在白岩松的这本书里提到,它无疑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错综复杂的答案在我们的脑海里交缠着,或许这并不是用三言两语能够阐述清楚的内容。
如果你不幸福那么就读读这本《你幸福了吗》,在这里会让你找到不幸福的原因。其实归为一切还是心中的欲望在作怪,它让你那颗平静的心在挣扎和困惑,导致你幸福那块土地的缺失。如果一个时代里,青春正万分艰难的被压抑着,怎样才可以朝气蓬勃?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们率先抛弃了理想,时代的未来又是什么?如果面对挫折和困境,不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那么又怎么会幸福?
所谓经历的事情多了,有些事情才会看淡,看真,幸福其实就在身边,幸福需要好好把握,好好珍惜。
白岩松很幸福,因为他总是怀着一颗平常心,平静地向前!他是一位充满爱心、责任心;对生活充满热爱,积极向上走的人。对待工作认真踏实,对待生活充满激情。他总能看到希望和进步,而不是抱怨。时代的变幻,假、恶、丑的现象更加凸显,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加之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于现今的我们十分重要,就像白岩松一样总能看到希望。
《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三
虽然写下了《幸福了吗》读后感,其实这也不是所谓的读后感,只是我读过这本书以后,自己认为里面的一些经典的话语,一些能够发我深醒,能够对我有所帮助的一些语句。
我先说一下我对这整本书的感觉,这本书在我没有拿到以前,我一直以为这是白岩松的一本记录的书,有可能是一本长篇的小说了什么,其实仔细想想,用脑子想想也知道他不应该是一本小说,你想一下白岩松是何许人也,一个新闻评论员,一个知名主播,他又不是像郭敬明那种写悲剧的小说,也不是安妮宝贝那种写一些唯美的爱情文章,他是一个很深度的新闻人,一个对社会有超强责任的人,所以他的书是能够发人深醒,对人有所帮助的书,虽然我自信我不能吃透其中的很多的东西,但是如果我能够从中有一两句的能够惊醒我,对我有所鞭策的话,我想那这本书我就值了,真是物超所值的值了。
由于我看着本书不是一鼓作气的看完的,都是平时没事的时候翻翻,所以对于书中的很多内容,有部分已经忘了,有的时候看书的时候的心情和注意力不够全身心的投入,所以有部分的章节觉得自己就像走马灯似得就过去了,那些自己没有印象的章节也就算了,以后还有很多的机会,我可以慢慢的第二遍、第三遍的进行品读,现在我就写一下这本书对我印象深刻的`几篇吧。
首先是开篇的序,可能是刚开始品读,也许是这本书真的精髓就在这,所以我觉得这篇序对我的影响很大,首先就是那句“人类一生中有三个关系要处理,而且这三件事是不能更改顺序的,第一是人与物的关系,第二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三是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这三种关系不但对于人生还是对于社会那都是百试不爽。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我们前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都是对了解决我们的与物的关系,因为我们要为了我们的美好的生活所奋斗,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而拼搏。等到了我们的寒窗苦读结束了,我们进入了社会,我们参加了工作,我们的身份也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我们从原来的只是一个学生,只是父母的儿女,这种简单的人物关系慢慢的演变成和同事的,和领导的,和爱人的,和自己子女的以及各种各样的人物关系,这难道不是成了“人与人的关系”的处理了吗?等我们慢慢的长大,慢慢的变成熟,我们能够很娴熟的很圆滑的处理这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我们与自己内心的关系的处理慢慢的被提上了日程,我们开始注重自己内心的想法,不再像前两个阶段的纯纯的只是为了处理与物的关系,处理和人的关系,我们开始关注我们的内心,我们开始听到我们内心的想法。我们开始成熟了,甚至有点返璞归真了,虽然我现在正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开始阶段,但是我隐隐约约能够从白岩松老师的笔下感觉到那种我们人生的很多的细节。序中对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句话就是一个领导问季羡林季老的那句关于信仰和主义的问题,季老的那句“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还是主义先消失吧,也许早一天”,其实我对这句话第一次读的时候并不太懂,所以连着读了两遍,只是浅显的明白了季老的对我们现阶段的社会的一种忧心,人们不再有信仰,只是靠主义来要求人们,可是这是多么的脆弱的呀,但是面对领导人,季老并不能表现的对主义的失望,只能说也许早一天,其实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季老对信仰的注重。我们现在的社会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不断的挑战人类底线的事情发生就是因为我们缺少一种叫做信仰的东西。可是什么是信仰呢,难道只有信教才算有信仰吗,其实我认为并不是这样,只要我们心中一直有一种精神,一种我们自己信奉的精神在,有一个准则,自己内心已及社会的准则在,我们都属于有信仰。
对于文章对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去台湾的描述,白岩松对台湾的描述并没有避开一些社会敏感的问题,他也说到了他第一次去台湾的感受,其实就像一个老师在和我们娓娓道来他的生活记忆。在这篇的描述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描述的诚品书店,那种二十四小时营业的诚信,那种顾客是上帝的服务宗旨,说实话能够感受到他对我们大陆的一些生意的人的一种无奈和鞭策以及对诚品的赞扬,还有卢秀芳为自己公公穿衣服的细节,可以看出台湾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种没有好处,同为炎黄子孙,他们也秉承着中华文化,从上面可以看出他们对我们老一辈的文化的传承并不比我们大陆上的少,甚至比我们对文化的精髓还要抓的精准。还有那句证严上人说的“我们不要怕被磨,被磨过的那块石头会发亮的,而磨人的更辛苦,他是会消耗的,所以人生哪里有什么敌人”还有“人生有很多事,想象时恐惧,然而真到了具体情境中,恐惧就会消失掉。”、“很多东西都是纸老虎,之所以他有时看起来很恐怖,那是疑问你对他在意,抬举他,如果你轻松的面对他,他是否会感觉很沮丧甚至很受伤”这是多么有哲理的话呀,这些话都能够对我有所帮助,所以我觉得从书中读到这么多的东西,这是我从毕业以后读过的对我最有影响的一本书。
幸福了吗作文 篇四
有时候,我不禁反复思考同样一个问题。我们总是渴望着长大,渴望摆脱这小不点的身高,渴望摆脱掉别人看着我们嘲讽的表情,渴望摆脱掉自己的无力,渴望长大之后能选的路更多也能活得更精彩,总之我们真的很渴望长大。小孩子,心里总是觉得长大了我们就能交到更好的朋友,因为我们有那个资本去交朋友了,我们以为,我们长大了,就能赚钱就能幸福了……
真的吗?现在的我觉得曾经自己可笑极了。所有的渴望到最后不过就是一个泡沫,哪怕有些事情最后实现了,可我还是不觉得幸福。以前的我们稚嫩的笑容,幼稚的行为,在现在看来才是一个幸福啊。我们长大了,可能真的有了很高的身高,也许能摆脱掉别人的嘲讽看不起,因为我们努力了,可是,最后却也要舍弃掉我们曾经的好多东西。都说有舍有得,可有时候我们舍弃的也是对我们很重要的东西。还记得,同窗友谊吗?曾经的我们和好朋友说要一辈子在一起,现在才知道这一辈子竟然如此短暂。还记得毕业吃饭时,我们洋溢的笑容吗?为什么我们会笑?因为,我们知道了就算暂时离别,以后也还能再见啊?所以,才不会伤心,因为我们内心总觉得彼此和彼此的心永远不会分离,更不会疏离。
现在,想来当初的我们竟然如此天真。最后一次见面不过是在那次毕业之后的饭局,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渐渐断了电话练习,qq上给你发的消息总是杳无音讯,再想起你时,翻开联系人, 却再也找不到你,原来我早已经忘了你的电话号码,何来寻找?你是不是,也早就忘了我呢?再相见时,曾经同窗同寝同乐的几年时光,只换来一句好久不见。说好的要一起走,说好的以后组一个寝室,一起住在一起,以为我们能生活的很快乐。可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这样断了联系,并且都没有来得及问一句为什么?我们的友谊就这样渐渐淡了,再想起来时,不过是青春的一场幼稚感情。美好的回忆,再美好我们也不能再得到了,过去的我们也是现在再也得不到的了。
长大,真的是一件很快乐却也痛苦的事情。得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但失去的同样也是我们曾经视以最珍贵的东西啊,可曾经我们宝贵的东西,却被现在的我们弃之如履啊,人生真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啊。离别,有时候可能就再也不能见呢,毕业也许就意味着永远不见吧。有时候宁愿不要长大啊,可是时间从不怜惜我们,我们能把握的不过就是抓住自己珍惜的一切,好好珍惜吧……
幸福了吗作文 篇五
《幸福了吗?》这是白岩松写的一本书,你是否和我一样,对这本书有所耳闻?
今天和雷公还有小弟一起去定王台,特地买了这本书。觉得自己的知识面和阅读量还远远不够。觉得如果想要成为一个主持人,必须要有很渊博的知识,对各个方面都要有所了解。庆幸的是,我还年轻,我还有机会挤时间好好读书。
确实,这本书名不虚传。文字很真实,贴近我的内心,也道出了我内心的困惑与矛盾。现在还只看了很少的一部分,希望能在国庆期间把它快点看完,然后好好总结,整理思绪。
人生在世,即使自己生命的主人,又是他人生命的过客,在纷繁的世间,我们常常疾步而走,甚至不得不跑步前进,如果走得太快,倘若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可以很自如的评论他人的经历,他人的做法,可我们有没有想过,当那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们还会这么清醒,还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该怎么选择吗?现在我所面临的选择也充满挑战,是该照着我渴望的去做,还是向现实低头?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总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或许在过去看起来自己无法接受的事情,在不得已中,我已经习惯,少了以往的抱怨,多了些许的自我安慰,“还好,不算太糟。”其实,抱怨又有什么用呢?那些不如意会因为你而改变吗?是不是长大了?还是已经“老”了?每每回忆起自己初中时抱怨住宿条件的艰苦,也会觉得可笑,这点儿苦算什么,以后要吃的苦,要走的弯路还多的是,能使自己平静的去面对吗?或许现在内心的平静也是一种奢侈。
也因为这本书,我了解到了一些背后的故事,我万万没有想到,在那些节目的背后还有那么多的坎坷,有些记者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工作,在那些光鲜的背后是那些媒体人365天不间断的奋斗。确实,每条路都不好走,想要成功,都不容易。
我不希望自己的`青春只是烟花,瞬间的绽放虽然点亮了夜空,却没有留下更多的有价值的东西。我希望我有的不只是属于这个年龄激情和憧憬,而是有更多的理性和思考。偶尔也会觉得手足无措,也会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会彷徨,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付出会不会有结果,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前进,我依然愿意去尝试,我依然愿意乐观向前。
看完了文章,你是否已经明白幸福是什么?而你又幸福了吗?
《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六
或许是因为最近亚马逊及当当等商铺的竞争愈加的激烈,导致图书的折扣越来越大,让久未买书的我为了这折扣兴奋了一把,于是借机将大量的图书搜罗一番纳入囊中。
我无心将所有的书目讲解一遍那样便成了读书笔记,这样做的人不少,我自认不可能有任何的突破。今天只想谈谈其中让我最快读完却印象不减的《幸福了吗》来自白岩松。
说起白岩松,对于常年不看电视的我其实仅是一个名字,没有任何的画面感。记得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来自于2000年的《痛并快乐着》,虽然不曾读过却记得当年同学们纷纷说央视的主持人压力太大得了忧郁症于是写了这么一本书,一抒胸中的不快。直到后来才明白这是闹了个“张冠李戴”的笑话,却也只是当成了笑话,并没有认真到非要去看一看不可。
在作者自己的后续中说《幸福了吗》是作者对于自己的一个十年约定,也算是对过去十年的'一个总结与交待。读了之后我并不能较之前他的语言是否更加犀利、视角更加独特做出一个判断,也不曾出现过再去重读过去的冲动。十年物是人非,人总是在成长,十年后的他给了今天的我感动与方向。十年前的那份是属于十年前的我,只是年少的自己并不懂得,一本好书、一句鼓励能够如此的振奋人心,甚至改变一个人的道路。
他说在一次母校的演讲中他站在讲台上,当时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学生向他提问说“白老师,今天你站在第一排而我在最后一排,我要怎样才能到达您的位置?”他回答:“在我的眼中你现在才是第一排,你有无数的方式到达我这里,可我再也找不到一条路到达你那,应该是我羡慕你啊?”每每当有人问我读完这本书的感想时,这必定是我要先重复的段落,以至于我几乎将它烂熟于心了。我试着想象听到这段话的如果是我会如何的热泪盈眶,如何的感动于心,更不用说对于当事人来说这是种怎样的鼓励。对于刚刚迈开人生一步的年轻人是多么的需要这样的鼓励。
他在前言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中说有一群人在匆忙的赶路(暂且不去计较那些是哪个国家的人吧),忽然有一个人停了下来,其他的人都奇怪的问发生了什么。停下来的人说:我走的太快,把灵魂落在了后面,停下来等等它。故事的最后我知道他们肯定不是中国人,至少不是今时今日的中国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多少人还会谈论灵魂,那是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不应该存在的东西。但是问题的根源在哪呢?在今天若是不能满足物质的需求,又有多少人还有勇气去谈理想呢?
书主要通过他在生活中的见闻展开,也列举了很多对他产生影响的人和事,尽管我不能全部苟同。但耐人寻味的话语在书中我还是可以摘出很多的,它们不能感动所有的人,只是让不断摸索前行的我们适时的停一停、想一想、看看我们的方向是否始终如一,我们的目标是否依然清晰。
《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七
幸福了吗?这是我工作以来一直比较关注的话题,幸福了吗?就像此书作者白岩松说的那样我们国家10多年的高速GDP增加带来各种的物欲横流,满足了我们各种的物质文化需求,我们一直追求速度的发展,我们拥有了很多,但唯一缺少了幸福感!你幸福吗?我倒觉得真正内心幸福的人!
原因何在?因为社会压力过大,因为唯物主义,各种现实主义,拜金主义,也许真的无可厚非,这是强压社会下的自我追求的畸形结果更或这是更适合我们更好地活下去的必然选择,选择幸福活下去的权利有错吗?当然没有,生活不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吗?只是当我们上升到这个民族的高度的时候我们不免担心,担心这样的强压社会下,这样的信仰选择方式,这样不安的心,让我们的民族主义也会面临着怎样选择?
看完此书后似乎更加明白了我们为什么感受不到那份期待的幸福?房价与收入可笑的对比,物价飞天般的上涨,爱情的现实考验,尊严的奋力捍卫,人文环境的`大革命等等都可以是一个我们人认定的答案,但是缺少信仰,方觉是我们最大原因。我们15亿人民,1亿信佛教,1亿信共产主义,剩下的却没有任何信仰!就像之前总结有关幸福是什么的那句话:“小时候,幸福是样东西,得到了就幸福;长大了,幸福是个目标,实现了就幸福;成年了,幸福是种心态,领悟了就幸福。”细想真就那样,只是小时侯那个东西比较容易得到,即使特不到也会得到其他的东西得以幸福的安慰,这也就难怪我们往往总在成年后感慨:“要是能回到小时候该多好”因为小时候能更容易满足,更容易幸福。但是其实那个东西,那个目标,那个心态不正是我们一直找寻的信仰吗?缺少了信仰就谈不上幸福了!所以以前的时候我们那么容易感觉幸福,因为容易满足,心无杂念,那么淳朴。但而今各种物欲横流,各种诱惑,各种攀比,各种浮躁,伤了也更伤不起,hold不住了,也因此幸福的额度也大大减值,更难满足。知足者常乐,这句话诠释的是大家智者般的心态,我们这个年代和这个时代注定给不了我们那样的环境,有时改变不了这个社会的时候,可以努力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让自己活得更幸福些!
祝愿你我早日寻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幸福!
幸福了吗作文 篇八
对白岩松今年9月出的一本书,《幸福了吗?》有所耳闻,今天和雷公还有小弟一起去定王台,特地买了这本书。觉得自己的知识面和阅读量还远远不够。觉得如果想要成为一个主持人,必须要有很渊博的知识,对各个方面都要有所了解。庆幸的是,我还年轻,我还有机会挤时间好好读书。
确实,这本书名不虚传。文字很真实,贴近我的内心,也道出了我内心的困惑与矛盾。现在还只看了很少的一部分,希望能在国庆期间把它快点看完,然后好好总结,整理思绪。
人生在世,即使自己生命的主人,又是他人生命的过客,在纷繁的世间,我们常常疾步而走,甚至不得不跑步前进,如果走得太快,倘若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可以很自如的评论他人的经历,他人的做法,可我们有没有想过,当那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们还会这么清醒,还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该怎么选择吗?现在我所面临的选择也充满挑战,是该照着我渴望的去做,还是向现实低头?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总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或许在过去看起来自己无法接受的事情,在不得已中,我已经习惯,少了以往的抱怨,多了些许的自我安慰,“还好,不算太糟。”其实,抱怨又有什么用呢?那些不如意会因为你而改变吗?是不是长大了?还是已经“老”了?每每回忆起自己初中时抱怨住宿条件的艰苦,也会觉得可笑,这点儿苦算什么,以后要吃的苦,要走的弯路还多的是,能使自己平静的去面对吗?或许现在内心的平静也是一种奢侈。
也因为这本书,我了解到了一些背后的故事,我万万没有想到,在那些节目的背后还有那么多的坎坷,有些记者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工作,在那些光鲜的背后是那些媒体人365天不间断的奋斗。确实,每条路都不好走,想要成功,都不容易。
我不希望自己的青春只是烟花,瞬间的绽放虽然点亮了夜空,却没有留下更多的有价值的东西。我希望我有的不只是属于这个年龄激情和憧憬,而是有更多的理性和思考。偶尔也会觉得手足无措,也会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会彷徨,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付出会不会有结果,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前进,我依然愿意去尝试,我依然愿意乐观向前。
《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九
幸福是什么?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而且,这种答案是千奇百怪的。其时每个人的内心状态不一,那么对幸福的理解就会有不同,幸福要靠自己去体验去感觉,它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
读完了白岩松的《幸福了吗》,扪心自问,我们幸福吗?其实,我们也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正如他所言,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但是,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到的。从上个世纪80年初开始到2010年的事业有成,时间跨度将近30年,这漫长而又短暂的30年,作者经历了很多,他用自己的笔记录着国家的变化,社会的变革,以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在自己每一次历经的国家重大的活动中或者事件中,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角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有人说,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的生活状态。仔细想来,还是有些道理的。心态是什么,心态应该是一个人的内心的活动状态,是他对外部世界或者环境的一种感知,这种感知有时候是主动的,有时候是被动的,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反应,或者生活的一种感受。
我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生活中伴随着酸甜苦辣,人生百态莫衷一是,每个人对外部世界或者生活环境的感悟各有千秋。利他主义者,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你可能感知这个世界处处充满快乐与幸福,因而你的生活状态是知足的,是常乐的;利己主义者,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琢磨,带着索取的目的去捕捉生活中每一处的利益,你可能始终生活在危机和惶恐中,因而你的生活状态是烦恼和苦闷的,是永无满足的,因而也体会不到生活中的乐趣,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生活本来是没有味道的,因为每个人对社会和人生的嗅觉不同,才有了不同的感悟,心态好的人,无论身处顺境或者逆境,他都会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在顺境中,他会不骄不躁,不狂妄自大,始终拥有一颗平常的心,得之不喜,失之不悲;在逆境中,他不会自暴自弃,不妄自菲薄,更不会一蹶不振,饮鸩止渴。心态不好的人,恰恰相反,无论身处顺境或者逆境,他都会不知足,顺境时,他认为是自己应该所得,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向往着更多的更好的境遇,逆境时,就会自怨自艾,怨声载道,甚至沉沦陷落,破罐子破摔。
拥有一颗平常的心,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坎坎坷坷,用那份淡定和从容去感受和感悟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而不破不仅是生活中的一门学问,更是人生的哲学。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并不是理想的生活所在。唯有在世事中不断地磨砺,在人生中不懈地历练,才会有处变不惊的胆识和豪迈;唯有不断地提升学识素养,修身养性,才会有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宁静和睿智。
因此,如果拥有一副好心态,那么,我们的生活状态至少是优雅知性的,始终处于一种坦然接受现实生活的体验中;如果我们纠葛与尘世的爱恨情仇,那么他的生活状态应该是缺少快乐和幸福的。
毕淑敏说,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机遇、友情、成功、团圆……它们都酷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幸福。但是就其生命的本身,我觉得很充实地去度过每一天,去感受生活中那种宝贵的时光、那种亲情、那种温暖,包括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我想其实这就是幸福。
幸福了吗作文 篇十
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那里似乎藏着一个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秘密,从不言说,却日益增多。
正如白岩松所言,现代的人,越来越多,不分男女,会戴上一念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怎样的一种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
时代纷繁复杂,忙绿的人,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现实的种种,又能如何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呢?即使真的找到了,可,也未知那是否真的是最初想要的答案呢?
手串,对于现代的人而言,真的能够做到心静,气定吗?内心的想法,有时只不过仅仅是一场装饰,难道真的会有几人谈佛论经?
不假思索,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于是,生命之中应该有的都将会接踵而至,什么忧愁,什么无奈,等等如此皆不过是人内心在作祟,因为它如人们口中念道的“常识”,并不复杂,只因它是“常识”,也正因为如此,会认为這念手串,仅存着内心的幸福。
这是一个传统的复归,还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因祈福而产生的下意识行为,还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这些对于旁人而言,或许是猜想或者是什么,都无法考量,只是想简单的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毕竟,这个物欲横流的圈子,底线,早就被人抛却脑后,亦或是把划破现实的武器。
很久以后在某段漫长的旅途之中我想我会反复审视那些事,那些人。回到家的时候,我推开虚掩的门,望穿房内的一切,整齐的摆设打破了本该的宁静,我后悔曾经做出的决定,如今却还执着那份信念,很想远离那些忧伤的人事之后,沿着新的生活轨迹慢慢行走,手上拿着那串念珠,才敢回想这个万劫不复的年代。
平静,反思,生存的空间中,我们需要反复思索这些关键词,或许有一天,等我们停下脚步,把伤口上的浮尘擦去,涂上酒精或消炎的药,会刺疼我们,然而也只有这样,伤口才可以恢复的更好。
这样一个关键词,却会因为某些复杂的因素变得不再安静,不平静,就不会懂得如何反思,偌大的一个空间充满了恐慌感,不知该何去何处。
這几日鉴于过往的种种,那些失与得,就如过往云烟随风而散,有时它也阴魂不散,总是捉住你不放,有时候真的不知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个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浪漫固然可爱,然而面对女友轻蔑一笑之后转身离去,浪漫,又能有着怎样的说服力啊?
记得曾经有人说我是个多情的人,让我想起了晴雯的一句判词:多情公子空余恨。漫漫人生路,谁不是个多情的人呢?只不过我这个多情人早点出现而已,这个青春的时代,本该是我们这群年轻人蓬勃向上的时候,可又偏偏是这个年代,让我遇上。太多的事,太多的人,已是给时代的年轮留下了暗示,常常我会质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为何一个人喜欢急匆匆的赶路,停下的时候却从未感到任何疲惫,时常痴痴的傻笑,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有停下的时刻,我自知有时候我总在假设一些问题,选择一些虚构的空间,当初的期待只不过是时间给了一个限定,同样的人站在一个起跑线上,终点定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可,比赛后会有谁真正想过这样的结局,恒定不变,却由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完成的并不是一个概念。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时间总在我们看的见的时候大摇大摆的流过,儿时希望长大以后自己可以想那些作家一样,可以用自己的言语记录下属于自己情感,崇拜他们可以在行笔中自由地呼吸,而如今,自己依然如愿以偿地拥有了那份期盼,很想言无禁忌一会,可偏偏现实的坏境并未让我真真地如愿以偿。那时,希望今天的你我可以犀利,多年后的今天,可却意外地添加了一个“哥”,不过,哥,只是一个传说。多么可笑的感慨,口中也顿时变得无味,空话,套话,如此等等比比皆是,却还会有人硬是加上一些形容词给其套上光辉的色彩,让本该客观地反映生活面貌的真实存在的东西变得遥不可及。
近来网络上由林心如主演的《倾世皇妃》,刘诗诗主演的《步步惊心》,牵动了我这样一个多情的人,這两部言情古装剧,并没有因为某些外在的因素,而让我感到一丝不快,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何会喜欢,是女主角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是故事本身的感染力,半生之事,皆如云烟,袅袅消散,终化为一声轻叹,一抹凝泪。剧中的歌曲,常常会牵引着我的思绪,《倾世皇妃》中的两位母亲,杜皇后,独孤皇后,让我无比感动,他们为了自己的孩子耗尽了一生的心血,换来的却是子女的那几句心如刀割的言语。骨肉至亲,化为他人,永长辞兮。惨傷愁悲,梦想魂归,见所思兮。惊寤号兆,心不自聊,泣涟涌兮。
有时,近乎天真的言语,却有理地诉说着一种无言的悲哀。当年轻人不再拥有争吵或是争吵的环境,也就会失去或推迟按他们想法改变世界的机会,同样也会不再拥有那些无知的冲动。我一直在思索自己的罪过应该得到怎样的惩罚,选择漫长的可以停驻的驿站,却没有原谅,洗濯我的罪过,时常我都会憎恶自己,言语中透露的是众人眼中的多愁伤感,女孩敏感的心灵,但,我会痴痴的依旧傻笑地对着文字中的空格,不停地敲打着不熟悉的键盘。
信仰有时会因理性变得难以描述,有时也会简单变得非常具体,空空落落让人感到失落,或许,这些只是个体的风景,脚步放慢的大部分时间,会流泪地数完压抑。
但不知,对,错,如何评价?好,坏,怎样评估?
岸,在哪里?
《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十一
守望藏人索南达杰几乎品一己之力在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直至被杀害。
农民张正祥守护滇池几十年,家财散尽,妻离子散。这样的人我们的身边不常见,可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阅读和了解了他们的故事之后,觉得索南达杰、张正祥们活得很单纯,很理想,很浪漫。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执着地守望着自己的“麦田”?回答只能是:信仰!一般认为:信仰,是指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神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现在,我们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宗教的信仰,只是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大家痴狂地崇拜者某个人,应该说那是一个有共同信仰的年代。如今社会的多元,各种主张,各种价值观和我们这个城市的小汽车一样多,并且各自存在,稍有碰擦,妥协的不多,争论的不少。见解如此多样,且能并存,岂不正是自由的理想国?讽刺的是,几乎人人都在抱怨束缚太多,没有自由。于是大家开始探讨幸福在哪里。白岩松,一个资深的媒体人,在《幸福了吗》一书中讲述了不少真实的事件,表达了不少真切的感受,与其说他在书中和读者一起探讨着幸福的根源,不如说是在扪心自问:我幸福了吗?在他的陈述和自问中也坦白了一个媒体人理所应该的担当,一个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9.11”的沉默在白岩松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新闻评论部充满自由空气的年会是情感的沟通,是激情和压抑的释放;放弃《时空连线》、《新闻会客厅》、《中国周刊》制片人这样的官职,重回一个单纯的主持人角色,这是他在权利面前可贵的平静和坦荡;总理参加的。座谈会,直言不讳地评议国务院部委,可鉴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和担当;四川地震赈灾晚会现场临时放弃对蒋敏的提问,地震救援直播中讲述笑话,表达了他对于爱的主张;“7.13”申奥成功之夜演播室里的尖叫是热情的张扬;耶鲁大学《美国梦,中国梦》的演讲展现了他的自信和开放……书中很多这样的细节都是作者在和读者一起分享着自己的幸福时光。这幸福不一定是快乐,有时也是热泪盈眶的,不一定兴奋和激动,有时也会黯然神伤。
突然想到白岩松的另一本书《痛并快乐着》,稍改一改,痛并幸福着。正如他自己所写到的:“假如真正有理想有责任的新闻人,永远感受的是痛苦,甚至在领导的眼里,反而是麻烦的制造者,并且这样的人,时常因理想和责任而招致自己与别人的不安全……”能痛并快乐,因为心中是真实的,灵魂是真实的。白岩松在书中引用了梁漱溟先生的见解,梁老认为,人类面临又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人和物之间的问题;人和人之间的问题,任何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明天,开始信仰。”也许这就是白岩松给我们的答案。有信仰是幸福的,守望自己的麦田时幸福的,所以索南达杰、张正祥们是幸福的。甚至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考尔菲德也是幸福的,尽管他迷茫、彷徨、困惑,但心灵深处仍有自己的守望:“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也要寻找,属于我们的守望。
《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十二
完完整整的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面朝着太阳,心中想:有阳光的地方就是有幸福的地方。
白岩松,一个优秀的央视主持人,在对以前生命反思的时候写了这本书,书中的形式是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了中国近几年发生的事情,题材有辉煌的,有悲伤的,有尚待发展的……给我们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亲切的母亲的形象。母亲是一个饱受了灾难,但是现在仍然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在发展着。以一个腾飞的形象展现在全球的面前,她现在是全球瞩目的焦点,是我们国人的骄傲,在一个现象的'背后,白岩松都是以他不同的眼光和不同的高度在反思着,他能让我们静静的思考看起来已经理所当然的,已经被我们忽视了,麻木了的事情,让我们重新对这种事情进行着思考,我细化他书中的畅所欲言,喜欢他们这些新闻人背后的故事。
在他的书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欣赏着他,佩服着他,从他的身上,从他的文字中我学会了对事情不同角度的思考,学会了对一件事情进行反面思考的方式,从书中我也学到了要慢慢的建立自己的话语权的能力,建立自己独立看问题的能力。
一本书可以带给我很多东西,多读书,读好书。
这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受和的撒加分享一下,哈哈,大家有机会的话也是可以看一下的。
《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十三
“天上的星星哪去了,一眨眼,不见了!”一曲童谣勾勒出了童年的美好幸福的回忆,或许纯真的幸福该是在童年,而那天,早已经被锁在了那昨日记忆中了,像小孩吹出的七彩泡泡,美丽易碎。越长大,越孤单,时常追问自己,幸福是什么问着自己幸福了么而那属于海子的: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只是想望,却遥不可及。正如白岩松《幸福了吗》所说,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这个人,也是你!现今社会中,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匆匆而过,人们在忙忙碌碌的创造着所谓的中国奇迹。是节奏的变快,还是真正寻求心里的些许安慰还是让自己时刻与时代同步,不被时代的洪流卷走!宛如抓着的一根救命稻草,而正因为人人如此,内心焦灼与日俱增,也成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盖洛普调查的中国人的幸福指数,结果显示令人诧异:中国人的幸福感低于伊拉克,七成中国人感觉生活困难!对于这略显夸张的调查,我们不予苟同,白岩松说:“时代的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需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是的,我们都在寻找一个答案。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从大人到孩子,都背负着不同的压力,比如学生的学业,大人们的家庭事业,他们的房子,车子,票子。这些,现实又无形的压力压得我们“面怒狰狞”,扭曲了微笑!“橡胶人”孕育而生。我们这些所谓幸福一代,其实在自己还未舔食完时代给的那层糖衣时就被卷进了现实的血雨腥风中了!我们的升学压力,就业压力,还贷压力……这样我们当中当然就不乏“啃老一族”,“卡奴”,“房奴”了。可能正是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吧!
人们也越发趋向于追求功利性的东西了!比如,读书,现在少有人会捧着一本对于自己无用的求来熏陶自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工具书指导书的盛行!太过于功利,让我们迷失了方向,毕竟正如哲人所说,读书就是读自己!我们迷失在一片雾中,都在挣脱。现实竞争的残酷性,我们的神经总是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即使有些人经受住了,成为竞争中的佼佼者,但他也可能失去了许多,可能是心理上的神经质,身体上的亚健康!有些人则选择了怯懦的逃避,沉溺在自己虚拟的精神世界中难以自拔!直到有一天,现实侵入他的梦境,将其一切灰飞烟灭!他就萎靡了!所以,在这竞争中,懂得调节,张驰有度,懂得偶尔的慢慢走,带着欣赏,才能闯出自己的王道!不是自己太过专注也不是这个世界太过认真!现今的我们,该是放慢脚步,思考一下为什么的时候了。认知一下自己,问问自己,是不是把灵魂落在了后头,走远了,别忘记我们当初为什么出发!让自己杂些吧,少一些功利。或许在杂的世界里,才能真正看到幸福的七彩光芒。世上不乏强者,当然也就不乏平凡之人。白岩松在书中说道:“所谓混的好的,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痛苦与要付出的代价;所谓混的不好的,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平净!就看你怎么看待它,怎么拥有的好!”对的,拥有便是幸福,无论拥有是否贵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