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歌吧,诗歌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吗?如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给大家整编的13篇清明节现代诗歌自创,欢迎借鉴。
现代清明节诗歌 篇一
清明节
作者:飘在云中央
轻盈,醉在这无助的尘世
点一烛清香
膜拜一生的寂然
闪烁间
回忆打开,排山倒海
层次分明的年轮
回应着无情的钟声
清明的泪眸,清明的心灵
在清明节里,静默,安心
清明节经典诗歌 篇二
墓碑
柔柔的风低吟浅唱
暖暖的陽光把大地拥抱
娇美的花绽放着鸟的欢笑
嫩绿的青草满坡地跑
又是一年清明节
我放下踏青的逍遥
伫立冰冷墓碑前
任由思念的火在心底燃一烧
泪水点燃冥纸
往事在青烟里缭绕
曾经的容颜
只能到记忆里寻找
一堆黄土
能割断生与死的桥
却割不完
那一生一世思念的草
适合清明节朗诵的诗歌 篇三
你走了
留下唱歌的小草
小草在歌唱
歌唱不朽的英雄
鲜血铸就的英魂
在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呐喊
——还我山河!
历史的画卷打开
暴戾恣睢的风从四面八方涌来
挥舞着长长的鞭
狠狠抽打满目疮痍的土地
衣衫褴褛的乳娘——
母亲,蓬着头垢着面
每一声痛苦的呻吟都撕扯着每一颗跳动的心
一颗泪
握在手心
直到碎裂
一种痛
藏在心底
直到铸成钢铁
生存在生存中死亡
死亡在死亡中重生
年轻的魂
振臂高呼
——振我中华!
清明节诗歌 篇四
《你若来》
你若来
花儿会自开
蜂蝶不请便飞来
盈盈一涧水
蜻蜓戏着飞
许你一地花开
不胜昨夜细雨斜风吹
零落满地
心已懒,意难却
思绪万千
面朝大海
聊心自宽
你若来
好梦不请也会来
不用周公自己裁
指尖流淌的音韵
足以使我沉醉千年
紫藤萝下的芳华誓言
已成过眼云烟
诺言一句许百年
憔悴了心
遗憾无限
待到他年在遇缘
你若来
春满大地絮漫天
疑似鹅毛雪翩翩
书中论道
文中叙情
还有滥觞对饮成三人
煮在一起
论谁是谁非
你膝下的嗷嗷声
击碎玻璃一样的宁静
心儿永远跳着
不灭的记忆
你若来
一定会不离不弃
陪你到长醉不醒
时光总是留下碎片
让记忆拾拾拼拼
只等千年
心交织,手挽手
同舟共济
在雨纷纷的季节
化几句相思
述一路离愁
饮几盏苦酒
多送你一程
清明节的诗歌 篇五
又是一年清明节
天沉沉雨蒙蒙
飘落发丝间晶莹的水珠
苍天泪
微风凉心潮湿
天地两行路
泪行行结相思
杨柳绿丫渐出头
延续着
昨日落叶的轮替
杏儿花枝满头
浅淡的粉色
花瓣落满地
延续着
花开花落的生息
白茫茫寄哀思
今非昨昨非今
同安
唯努力与幸福
可天地同笑
清明节经典诗歌 篇六
烈士
翻开中华民旅的历史,
有多少从容就义、壮烈牺牲的英雄;
走进松柏苍翠的烈士陵园,
有多少烈士的英灵在这里长眠。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瀚,还有后来人。
清明节诗歌 篇七
你若来
花儿会自开
蜂蝶不请便飞来
盈盈一涧水
蜻蜓戏着飞
许你一地花开
不胜昨夜细雨斜风吹
零落满地
心已懒,意难却
思绪万千
面朝大海
聊心自宽
你若来
好梦不请也会来
不用周公自己裁
指尖流淌的音韵
足以使我沉醉千年
紫藤萝下的芳华誓言
已成过眼云烟
诺言一句许百年
憔悴了心
遗憾无限
待到他年在遇缘
你若来
春满大地絮漫天
疑似鹅毛雪翩翩
书中论道
文中叙情
还有滥觞对饮成三人
煮在一起
论谁是谁非
你膝下的嗷嗷声
击碎玻璃一样的宁静
心儿永远跳着
不灭的记忆
你若来
一定会不离不弃
陪你到长醉不醒
时光总是留下碎片
让记忆拾拾拼拼
只等千年
心交织,手挽手
同舟共济
在雨纷纷的季节
化几句相思
述一路离愁
饮几盏苦酒
多送你一程
现代清明节诗歌 篇八
清明节反思
一年一度的清明
看看父亲母亲
平时只是思念啊
梦里总想起亲人
活着的时候尽到孝心
父母走后也忘不了他们
这一份深情啊
早已在心里扎根
不是摆摆样子啊
那是儿女的真心
不像有那么一些人啊
父母活着的时候就亏心
没有这个必要啊
父母活着时不尽孝心
等父母故去再表现
地下的父母知道你们的心
人生需要深刻的反省
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亲
其实自己所做的一切
最重要的是怎样教育后人
清明节决不能摆样子
要表达儿女的真心
人生该忏悔的事情很多
最可怕的是对不起故去的亲人
我的清明节诗歌 篇九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关于清明节的诗歌 篇十
今年的清明节,我忽然发现,诗格外的火。
网上,殷之光、方明、王刚,这些名家朗诵的名篇,令人心潮起伏;“清明节,母亲在喊我”,作为“春天读诗”的第一个视频,余光中的名句令人一次次动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这首不朽之作,有朗诵、有解读,自开春以来,反复传播不绝。同学、同行组成的微信圈,用格律诗彼此唱和,将我们带进多少难忘的岁月。短信往来,借诗传情的也不少,有的朋友早就因此获得了“手机诗人”的美誉。最近,我还应远在四川的熟人之邀,加入了一个“群聊”,进去一瞧,原来聊友们身在天南海北,互不相识,却一概以诗对答。
以诗缅怀先烈、悼念故人、咏景抒情,在清明节里,可以说,成了流行的文化,当然,反过来也为清明节增添了文化的内涵,让扫墓、踏青,不再单调、不再那么没文化。
十几年前,多少人感喟诗歌在衰落。在一个浮躁的环境里,大概最先被淘汰的就是诗了。写小说、写剧本、写音乐,连过去“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歌词,都可以赚钱,唯独写诗是绝对赚不了钱的。既然赚不了钱,当然也就变得冷冷清清。
其实,诗的动力从来不源自市场,而是亘古不变的人情。只要有人情在,诗就永远不会沉寂。仍以清明节为例:
清明,这是个祭奠追思的日子,自古便有诸多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更是千古传唱。每遇清明,我们用什么来寄托哀思呢,说来说去,诗才是最佳选择。而自从有了网络,网上祭奠迅速普及,在无数的纪念帖子中,诗的感染力沉郁且震撼。
清明节气,春意正浓,春天是抒发情怀的好时光,苏轼就吟唱过:“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如今,清明节是假日,踏青、赏春已经成为旅游大潮,一路上,见到盎然的春意,只要胸有点墨,谁不诗兴大发?
近些年,诗歌在复苏,复苏不在专业诗人里,而在众人的心中。或许他们没有结集,但U盘里早已车载斗量;或许他们没有付梓,但在自媒体的年代,一点击便是发表;或许他们没有成名,但诗与书法、国画一样,本来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怡情养性的所在,是私人的事情。
我国曾经是诗的大国,诗的历史悠久,只要有点文化底子,谁不作诗?诗,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也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渠道,作诗,几乎伴随着文化人的一生。大多数人都不会因写诗而成名,也没有人想着靠写诗维持生计。今天,人人都识文断字,在这样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最需要恢复的传统就是诗书画,这些,曾经都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回首前尘,每次历史转折关头、文化振兴肇始,诗最有底蕴,也最具号召力。
书法正在普及,是个场合就可以看见有人在那里当众泼墨挥毫;绘画,在各种老年、少儿培训班的教育下,也不再是极少数人的事情。而诗歌,说难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既可以不花钱,也无需上培训班,自古都是自学成才,不成才也无所谓,求其舒心而已。至于偏爱新体,还是钟情格律,那完全因个人情趣而定。
无比发达的网络,诗的位置应该更重。古往今来的佳什名篇,经过视频和多媒体制作,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诵,有条件有魅力成为网络文化的重头。诗的字数可以很短,所以,多少见解都不妨凝聚在短短的几行之中,在以简取胜的网络文化里,以诗为帖、以诗为微信,比那些直白的发泄更有情有力。
文学是文化的中心,诗是文学的核心,一个诗歌被发扬光大的时代,文化才有无限的希望。世界如此,中国也如此。
清明节诗歌 篇十一
天沉沉雨蒙蒙
飘落发丝间晶莹的水珠
苍天泪
微风凉心潮湿
天地两行路
泪行行结相思
杨柳绿丫渐出头
延续着
昨日落叶的轮替
杏儿花枝满头
浅淡的色
花瓣落满地
延续着
花开花落的生息
白茫茫寄哀思
今非昨昨非今
同安
唯努力与幸福可
天地同笑
清明节诗歌 篇十二
每年的今日
都有一茬思念
随着布谷鸟响亮的叫声
水汪汪地生长在后人的心间
自由放飞的风筝
不管路途多么遥远
都会被一根长长地细线
牵回故乡的祭坛
跪拜一丘黄土跟前
将寄托很久的哀思点燃
再呼叫天堂的专线
让喜忧演绎成泪水浸润的叨念
阴阳相隔的祖先
仍旧释放着温暖
伸出干枯的双手
把晚辈的心紧攥
清明节诗歌 篇十三
土之下
土之下,那是阴界
里面住着不同的姓氏
猜想定是极乐世界
去的人,都没有回来
闭上眼睛,进去
绕过一场葬礼
让一些泪和纸灰
飘起来
土之上的人
不能停止怀念
不相信人真的已经死去
想,他们是去了异地生活
在地下保佑我们
念叨我们
清明
清明节
其实不清明
雨纷扰,雾隐隐
一米外,见鬼骑墙
路上,风佛动白幡与蝶灰
白头荻花,招摇
水涨水落,泼墨春天
清明,不清不明
巫咒,从发霉的蒲坐
不断渗出,漫过三月
语无伦次地诅咒着明媚的诗地
让桃花神经错乱
搅动四月的静,搅动
阴阴的黑,不清明
清明雨
细细的丝
密密麻麻的斜织着
忧伤
不安的灵魂飘动
看不见黑色的睡眠
被雨分割成
泪眼
澹泊的清明
心情沉潜,宁静
在词根里视而不见
做一座山
风来岿然,狗吠无惊
让泪水,在隐忍中闪烁
让巫咒,溺于无声俗尘
雨过,天就会清